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试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

试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

国农业补贴重点不够合理 、 明确 。 2 农 业直补政策诱发新 问题 . 农业补贴方式从 20 0 3年 起各 地 区逐 渐实 行 由间接 补 贴改为直接补贴 , 农业 补贴 对象错位现象得 到改变 , 民从 农 事生产 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 粮食 丰收 , 对农业 发展起到促 进
我 国农业补贴 的重 点是 粮食补 贴 , 起初 的粮食 补贴 主
变 , 了补贴 的力度 。这 些政 策在一 定程 度上促 进 了农 加大
业的发展 , 增加 了农 民的收入。由于中国是一个农 业大 国,
有9 亿农 民在农 村 , 加上该政策 环境 复杂和政策 的不完善 ,
我 国农 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不理想 。要不断提 高农业补贴 政 策的效果就必须在借鉴 国外农业 补贴政策 的 同时,制定 出 符合中 国国情的农业政策 , 促进农业 的持续发展 , 帮助农业
关键词 : 业补 贴 ; 农 补贴效果 ; 补贴方式 ; 政策执行 ; 补贴机制 中图分类号 :30 F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15 (0 7 0 0 9 0 10 7 0 20 )6- 1 5— 3
( 国财政没有此类计 划与安排 ) 八是农 业结构 调整补 贴 我 ;


我国农 业补贴的演变与现状
( 国财政 目前刚 刚起 用 , 我 力度 小效 果不 明显 ) 九 是环保 ;
补贴 ; 十是贫 困地 区补贴 J 。
1农业补贴的定义 .
农业补贴是一 国政府对本 国农业支持与保 护政策体 系 中最重要 、 常用的政策 工具 , 最 是政 府对农 业生 产 、 流通 和
V 12 o6 0.6N .
20 .2 0 7 1
试 析我 国农业补贴政 策

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及其政策改革分析——基于顺序logistic模型的分析

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及其政策改革分析——基于顺序logistic模型的分析
— —
基 于顺 序 lgsc 型 的分 析 oii模 t
肖 琴
( 中科技 大 学 ,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汉 华
[ 摘
40 7 ) 30 4
要 ] 本 文通过对全 国的农 村地 区做 随机性 的抽样 调查 ,将所获得 的样本数 据作顺序 l ii o sc计 gt
量分析 以验证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 ,得 出如下的结论 :虽然农业补贴提 高了农户的生 活水平 ,但农 业物
( 关键词 ] 农 业补 贴
农 户行 为
顺序 l ii 模型 o sc gt
I :0 3 6 /. s .0 4—90 2 1 .3.1 D 1 .9 9 jsn 10 Ol i 1X,0 10 0 2
[ 中图分类号 ]f 2 [ 3o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作为 公共 财 政 的 一 部分 ,农 业补 贴 问题 是 中
分 析 了农 业税 减 免 和直 接 补 助 政 策 对 不 同农 户 收 入 的影 响 ,得 出这 两 种政 策 主 要 提 高 了农 业 地 租
和 土地所 有者 的收 入 ,并 且 具 有 一定 的 降低 收 入
分 配差距 的正 向作 用 ;宋海 英 ,周 应 恒 (0 4 L 20 ) J 6 对 直接补 助 的原 因和 可 能 的后 果 进 行 了分 析 ,认
- --— —
7 9 ‘— 。 - —
第 3期( 总第 29期) 0
要 探讨 当前 的农 业 补 贴 政 策 是 否对 农 业 生 产 有 实
际的效 应 ,以及 这 种效应 是 如何表 现 出来 。
关 于 农 业 补 贴 的 研 究 , H w r 1 a e o a D.et r d hs

中日两国农业补贴政策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农业补贴政策对比分析

穗 轴 的品种 多 , 白色穗轴 的品 种少 , 少 的 原 因 与 育 种 遗 传 有
关, 在育 种品种杂 交上红 轴 ×红 轴 =红 轴 , 红轴 ×白轴 =粉 轴, 白 轴 ×白轴 = 白轴 。 穗 轴 的 红 与 白对 产 量 没 有任 何 影 响 。 ( 8 ) 粒型一 般分 为马齿型 、 半马齿 型 、 硬 粒 型 。 马 齿 型 品 种居 多 , 马齿 型品 种一 般产量 高但 米质 差熟期较 长 , 硬粒 型 品种米质好 但产量低 一般熟期 都较早 , 半 马齿型 品种表现 介 于马齿型和硬粒 型之间 。 ( 9 ) 籽 粒颜 色一般 分 为黄 色 、 橙 黄色 、 白色 , 其他 的颜 色 多为特用玉米 ; 黄色籽粒 品种居多 。 ( 1 0 ) 抵抗能力 , 抗性要好 。 ( 1 1 ) 综合 抗性强 。是指抵 抗各方 面不利 因素 的能力 强 , 即对 病 、 虫、 涝、 旱等方面的抵抗强 , 也称 综 合 抗 性 强 。 ( 1 2 ) 活秆或熟 : 穗 已经成 熟植株的茎 、 叶还是绿色称 为活 秆 成熟 。 活秆成 熟 的品 种综合抗 性都 比较 好 ,产量 相对 的 高, 增 产潜力大 。 ( 1 3 ) 吉林 玉米 良种的 品质即“ 品种 品质 、 播 种品质 、 营 养 品质” 三方面要求高 。
国家 对 稻 谷 的 最 低 收 购 价 格 也 会 有 较 大 幅 提 高 。
1 . 2对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进 行 补 贴
1 . 2 . 1大 幅 度 增 加 购 置 机 械 直 接 补 贴 2 0 1 2年 中 央 安 排 6 0亿
对 于 坡 耕 地 造 林 ,一 次 性 每 亩 补 助 种 苗 费 和 造 林 费 5 O 元, 经 当年 验 收 合 格 , 每亩补助原粮 1 5 0公 斤 ( 从2 0 0 3年 开始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中国加入 W T 0以来 ,政府 提供 国 内农业 生产及农 产 品更 多的支持 ,农业补 贴被认定为农 业保护政策 中最重 要 的管理 手段 ,有效推动 农业生产 、农 产 品流动和 贸易 风险转移 。农业补贴通 常包含两层含 义,一种是政府 提 供 对农业 部 门的投 资支 持 ,其 中较大 部分是对技 术、水 利 、环保等方 面投资 ;另 一方面是对粮 食等农产 品提供 的价格、 出口或其他形 式补 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 。
而我 国财政补贴 在总量上还相差甚远 ,年均增加水平具
1 农业补贴现存政策
1 . 1 粮食 直 接补 贴 长期 以来 ,国家 在流通 环节每年 都支付 大量粮食 补
贴 间接地补贴农 民 ,最大程度 地保护农 民经济利益 。也 正 是 由于粮食产 量 的大幅度 增加 ,粮食 过剩导致 国库 只 能 降价销售或不 断降低价格 保护标准 ,最终农 民利 益还 是无 法得到保 障。并在繁杂 的 旧有补贴体 制下 ,政府通 过层层 环节将补 贴发放到农 民手 中,过程 所具有 的不确 定性 导致 最终很难 让农 民得 到应 有 的利 益。新粮食直补 机制 的建立 ,以较少 的资金 投入 使农 民获得更 多的收益 。
标 准 。如粮食直补 ,各 省份没有考虑市场粮食 价格及 当
期 是否种粮 ,都是 按照往期测量面积给 予农 民补贴, 即
1 . 2 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
良种补贴 的含义 是 ,为大 范 围鼓励 农 民选 用优 良种 子耕种 ,当农 民选用优 质农作物 品种时 ,国家发放 的相
补 贴金额未与现期种植面积和价格发 生关联 。另外补 贴应当严格测量 当期实际播种面积并据此 向农 民兑付粮
有 波动性 ,某些偏 远地区 的城乡 资金 资源 配置差距悬殊 的状况还亟待解 决 。粮食安全储备补 贴中,扶贫 、援助 自然灾害 、建设农 村生态环境等投 资比重相对 较少 ,并 且 国家财政预算 还未对农 民的收入 、生产 调整 补贴等给 予相关支持 。

农业补贴的经济效应

农业补贴的经济效应

稳定农业产出
农业补贴可以稳定农业产 出,减轻市场波动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保障农产品 供应。
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补贴可以引导农业生 产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 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和转型升级。
农业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补贴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 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增加农民
收入。
改善农民收入结构
农业补贴的经济 效应
汇报人: 2023-11-30
目 录
• 农业补贴概述 • 农业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 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和效果 • 农业补贴政策的挑战和对策 • 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农业补贴概述
农业补贴的定义
01
农业补贴是指政府对农业生产和 农民给予财政支持,以维护或增 加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福利和保 护环境。
按补贴环节划分
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 补贴、消费环节补贴、农 业结构调整环节补贴。
按补贴方式划分
价格支持、直接补贴、间 接补贴(如税收减免、保 险政策等)。
02
CATALOGUE
农业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农业补贴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增加农业产出
农业补贴通过提供价格支 持、减少生产成本等方式 ,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和发展
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
梳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分析政策演变的原因和趋势。
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
介绍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内 容和特点,以及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效果评价
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
详细阐述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补贴对象、标准、方式和时间等。

农业补贴政策的结构解析及优化对策

农业补贴政策的结构解析及优化对策
关 键 词 :农 业补 贴 补 贴规 模 补 贴 结 构
中 国分 类号 :F 2 33
农业补贴政策 是我 国政府保 护和 支持农 业经 济 发展的最 主要的政 策工具 ,随着我 国财政 实力 的逐 渐 雄厚 ,我 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也在趋 于完善 。但是 , 我 国的农 业 补贴 政策 仍 存在 很 多不 足之 处 ,因此 , 改革我国农业补贴 政策是 推进我 国农业 经济快 速稳 健发展的必 由之路 。
粮食购销价格 由原来 的存在合 理差价 逐渐发 展到 购 销拉 平 ,经营 费用 亏损 由财 政给予 补贴 。十一届 三 中全会以后 ,国家 为增加农 民收入 ,17 9 9年再 次全 面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
强和规范补贴管 理。至此 ,我 国开 始逐步 加大对 农
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符合 wr o规则 的现代农 业补贴 体系 。 20 0 9年 2月 1 ,国务 院发布 了 《 号 中共 中央 斟 务院关 于 20 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 民持续增 收的 若 干意见》 ,这是 改革 开放 以来第 l 1个 以 “ 农” j
到 10亿 元 。 0
从 19 99年开始 国家 实行 了农村税 费改 革 ,提 出 了取消农 业特产税和农业税 的 目标。 “ 十五 ” ( 00 20

6・
21 0 2年 第4期
21 0 0年 1 3 月 1日,中央 一号 文件 《 中共 中央 、 国务院关于加 大统筹 城 乡发 展力 度 ,进 一步夯 实农 业农村发展基础 的若 干意见 》 发 布。 《 意见 》. 出 提 了 21 00年农业农村工作 的总体要求 :把 统筹 城乡 发 展作为全面建设 小康 社会 的根本 要求 ,把改 善农 村 民生作为调整 国 民收入分 配格局 的重 要 内容 ,把 扩 大农村需求作 为拉动 内需 的关键 举措 ,把发展 现 代 农业作为转变 经济发 展方式 的重大任 务 ,把建 设 社 会主义新农村 和推进 城镇化 作 为保 持经 济平稳 较 快 发展 的持久 动 力 ,按 照 稳 粮保 供 给 、增 收惠 民生 、 改革促统筹 、强 基增后 劲 的基本 思路 ,毫不松 懈 地

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

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

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一、背景“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综合体,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农民是国家的基本劳动力。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增收。

二、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重要性财政支持是实施“三农”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财政支持,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优惠税收政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这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三、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具体举措1.农业补贴政策:政府通过农业补贴,鼓励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其中包括直接补贴、面向农业机械化和生产资料补贴等。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积极投入财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以及农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农业科技推广:政府加大对农业科研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组织培训、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4.农村金融支持:政府通过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信贷和保险等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融资支持,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四、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效果1.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财政支持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的竞争力。

2.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财政投入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供了更好的道路交通、供水和供电条件,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3.农民收入的增加:财政支持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补贴和金融支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五、对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建议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政策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

农业污染背景下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分析

农业污染背景下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分析

李 守 伟 ,李 光 超 ,李 备 友 • 农 业 污 染 背 景 下 农 业 补 贴 政 策 的 作 用 机 理 与 效 应 分 析 • 中 国 人 口 •资源 与 环 境 ,#〇19,29 ( 2 ) :97 - 1〇5 . [LI
Shouwei,LI [ ua/gchao,LI Beiyou.Analysis 〇/ impact mecha/isma/d
② 绿 色 生 产 投 资 量 随 着 绿 色 补 贴 率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③ 在 产 量 补 贴 政 策 下 ,均 衡 农 产 品 价 格 随 着 补 贴 率 的 增 加 而 降 低 ,而 农 业 排 污 量 随 补 贴 率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绿 色 补 贴 政 策 的 作 用 恰 好 相 反 。④ 与 产 量 补 贴 政 策 的 实 施 效 果 相 比 ,绿 色 补 贴 政 策 下 的 农 产 品 价 格 较 高 、污
分析比较两种不同补贴政策在均衡状态下的环境重要性、污染排放率、农业补贴率、排污税率等因素对补贴效应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研 究 发 现 :① 在 两 种 补 贴 政 策 下 ,均 衡 农 产 品 产 量 、生 产 者 剩 余 、消 费 者 剩 余 、政 府 预 算 支 出 和 社 会 福 利 都 随 着 补 贴 率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谭君1认为在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能单依靠税收手段应该以完善的立法为基础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的配合运用以技术推广和监督反馈为主要形式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管控体系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中国 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9 年 第 29 卷 第 2 期 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Vol.29 No.2 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
农业补贴政策是关系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我国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有利的政策工具,是农业领域的直接性需求,是农业健康、稳固发展的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宏觀调控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没有能得到很多的实施,相反,部分剩余农业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领域,农业生产步伐受阻。

本文从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存背景出发,分析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农业补贴支持体系的建议,以期能对我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标签:中国农业补贴政策
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分析
1.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东西差距逐渐改革初期,为了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先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运用先进技术增加农产品产量,通过固定的销售渠道,保证农产品时产时销,转变农产品特色,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行多分产业格局,改变农民收入结构等,这样的一些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就东西部农村来看,差距却还在继续拉大。

由于农民收入增产缓慢,由此带来的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出来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粮食总量显著上升,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粮食安全问题。

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三个下降”:一是粮食总产量下降;二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三是粮食人均产量下降。

此外粮食生产费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因素都让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危机。

1.3 中国农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农业是对生态环境依赖和资源禀赋较强的产业,也是直接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产业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所采取的粗放的经营模式,伴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已严重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农业生态资源系统遭受无止境的挖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①开荒种粮,生态破坏严重。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退林变耕在我国依然存在。

通过开垦土地来提高粮食的生产量,使大量的土地遭受破坏,大量毁林造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并且进一步加剧了江河湖道淤积,江河蓄水调洪能力减弱,由此带来了不断地水涝洪灾。

②土地和水资源日益不足且污染严重。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的31%,属于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农田灌溉供水不足,而且80%的工业废水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直接排入江河,导致江河湖泊受污染严重,也因此使灌溉的农田受到严重破坏。

1.4 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不足作为我国公共性投资主体的政府,在农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对于农业的投资主要是用于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资金补贴。

政府的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决定了农业的整体发展速度。

虽然,在投资力度上面,我国政府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距离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国家对于农业基本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更是严重匮乏。

1.5 乡镇企业可能走向二次失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乡镇企业便已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门,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一个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

尽管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相关的其他产权制度尚不明晰,政企不分,归属不明,乡镇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仍然被看作是政府的附属产物。

现存的诸多限制,乡镇企业只能固步自封,在固有的、传统的发展道路上前行,无自主创新、无主权自由,这一体态严重滞缓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脚步,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长此以往,乡镇企业将会走向衰竭倒闭。

2 中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仍然相对不足近年来,“三农”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农业问题,告诉我们,农业不发展,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国家和政府,在政策上加强了引导和支持,在保护措施上采取了强投入、强管理、强规范的有力举措,使我国农业发展焕然一新。

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我国的扶持力度仍然显得极为单薄和不足。

2.2 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首先是措施配置不合理;其次是间接支持多,直接补贴少;第三,农业支出结构无法适应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由于中国农产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加强农业补贴主要是用于提升农产品产量。

当前的农业支出结构,无法从根本上适应新时期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无法满足农民收入增加的需要。

2.3 中国农业补贴的法律不健全为了保障农业的稳固发展,近年来,有关农业的立法也是逐年增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了农业生产的各种保障条例,其余10余部法律也基本围绕农林牧渔的各个领域作出了相应的条文规定,在诸多的法律条例当中,对于农业补贴这方面的政策仍然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政策不明、法令不明。

农业补贴的字眼虽然在政府的相关文件中也有所体现,并未作为一项独立的政策制度写进相关的农业法律条例中,因此不能从体制上保障农业补贴的实施与落实。

2.4 农业管理体制不完善中国的农业管理体制是伴随着我国产品经济条件而产生的,在管理体制下的各个农业生产环节是相互独立的,生产归属农业生产部门,流通销售属于商业管理部门,贸易交换是属于外贸部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生产、交换、消费相互独立,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降低,市场竞争力减弱。

2.5 缺乏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目前,我国仍然缺乏与农民收入相关的六项政策。

如收入稳定计划、生产者收入保险、资源闲置补贴、农产品价格调整政策、农业投资补贴等,因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补贴手段,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方面根源于我国长期处于各项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不足,财力急缺的国情,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在农业补贴制度建设上面的不完善。

3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农业补贴支持体系
由于我国实行农业补贴政策的时间短,經验和财力不足,我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方式选择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要实现农业补贴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的原则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大绿箱支撑力度所谓的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测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退休或专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等等。

具体措施有:一是有选择地引入
“绿箱”中的收入补贴政策。

一方面减免受冲击严重的农产品主产区、贫困地区以及受灾地区有关农产品的税收,油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解决。

一方面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

二是直接向低收入农业生产者发放收入补贴。

通过对各项补贴的集中使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3.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我国的农业补贴量有限,因此在掌握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出农业补贴的效用,特别是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机制,实行生产、流通、销售一条龙,整合现有的产业结构规模,强化农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力度。

3.3 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投入力度,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政策及资金的扶持,进一步扩大乡镇企业的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就业问题。

同时,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变生产观念,实现技术更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

4 结语
农业补贴是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补贴,不仅能够保持农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更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竞争力,提升社会总体经济效益的有力途径。

因此,通过国家和政府的不断重视,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的持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期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肖琴.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及改革建议[J].当代经济,2011.
[2]赵启轩.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3]左腾云,邵辉.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J].市场论坛,2009.
[4]高一鹏.WTO框架下中国农业补贴制度重构[J].中国财政,2005.
[5]郭伟.农业补贴的政策转型与具体操作[J].中国农村经济,2003.
作者简介:刘微微(1986-),女,广西桂林人,现就职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王丹(1982-),女,河北泊头人,现就职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