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解析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解析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直线m与直线n互相垂直,垂足为O,A、B两点同时从点O出发,点A沿直线m向左运动,点B沿直线n向上运动.

(1)若∠BAO和∠ABO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AP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若△ABO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AQ、BQ相交于点Q,AP的延长线交QB的延长线于点C,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Q和∠C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Q和∠C的度数;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不变化.理由:∵AP和BP分别是∠BAO和∠ABO的平分线,∠AOB=90°,∴∠APB=180°(∠OAB+∠ABO)=180° ×90°=135°

(2)解:都不变.

理由:∵AQ和BQ分别是∠BAO的邻补角和∠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P和BP分别是∠BAO和∠ABO的平分线,

∴∠CAQ=∠QBP=90°,又∠APB=135°,

∴∠Q=45°,∴∠C=45°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PB=180° ?(∠OAB+∠ABO);根据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得到∠CAQ=∠QBP=90°,由∠APB的度数,求出∠Q和∠C的度数.

2.如图①,△ABC中,BD平分∠ABC,且与△ABC的外角∠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1)若,,求∠D的度数;

(2)若把∠A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如图②,猜想∠D、∠M、∠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BD平分∠ABC,

∴∠CBD= ∠ABC= ×75°=37.5°,

∵CD平分△ABC的外角,

∴∠DCA= (180°-∠ACB)= (180°-45°)=67.5°,

∴∠D=180°-∠DBC-∠DCB=180°-37.5°-67.5°-45°=30°.

(2)解:猜想:∠ D = ( ∠ M + ∠ N ? 180 ° ).

∵∠M+∠N+∠CBM+∠NCB=360°,

∴∠D=180°- ∠CBM-∠NCB- ∠NCE.

=180°- (360°-∠NCB-∠M-∠N)- ∠NCB- ∠NCE.

=180°-180°+ ∠NCB+ ∠M+ ∠N-∠NCB- ∠NCE.

= ∠M+ ∠N- ∠NCB- ∠NCE= ,

或写成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C=37.5°,根据邻补角定义以及角平分线定义求得∠DCA的度数为67.5°,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D的度数;

(2)由四边形内角和与角平分线性质即可求解.

3.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1摆放在直线AD上(直角三角板OBC和直角三角板MON,∠OBC=90°,∠BOC=45°,∠MON=90°,∠MNO=30°),保持三角板OBC不动,将三角板MON绕点O以每秒1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旋转时间为t秒

(1)当t=________秒时,OM平分∠AOC?如图2,此时∠NOC﹣∠AOM=________°;

(2)继续旋转三角板MON,如图3,使得OM、ON同时在直线OC的右侧,猜想∠NOC 与∠AO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在三角板MON开始旋转的同时,另一个三角板OBC也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OM旋转至射线OD上时同时停止,(自行画图分析)

①当t=________秒时,OM平分∠AOC?

(4)②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NOC与∠AOM的数量关系.

【答案】(1)2.25;45

(2)解:∠NOC﹣∠AOM=45°,

∵∠AON=90°+10t,

∴∠NOC=90°+10t﹣45°

=45°+10t,

∵∠AOM=10t,

∴∠NOC﹣∠AOM=45°

(3)3

(4)解:②∠NOC﹣∠AOM=45°.

∵∠AOB=5t,∠AOM=10t,∠MON=90°,∠BOC=45°,

∵∠AON=90°+∠AOM=90°+10t,∠AOC=∠AOB+∠BOC=45°+5t,

∴∠NOC=∠AON﹣∠AOC=90°+10t﹣45°﹣5t=45°+5t,

∴∠NOC﹣∠AOM=45°.

【解析】【解答】解:(1)∵∠AOC=45°,OM平分∠AOC,

∴∠AOM= =22.5°,

∴t=2.25秒,

∵∠MON=90°,∠MOC=22.5°,

∴∠NOC﹣∠AOM=∠MON﹣∠MOC﹣∠AOM=45°;

故答案为:2.25,45;

·(3)①∵∠AOB=5t,∠AOM=10t,

∴∠AOC=45°+5t,

∵OM平分∠AOC,

∴∠AOM= AOC,

∴10t= (45°+5t),

∴t=3秒,

故答案为:3.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OM= =22.5°,于是得到t=2.25秒,由

于∠MON=90°,∠MOC=22.5°,即可得到∠NOC﹣∠AOM=∠MON﹣∠MOC﹣∠AOM=45°;(2)根据题意得∠AON=90°+10t,求得∠NOC=90°+10t﹣45°=45°+10t,即可得到结论;(3)①根据题意得∠AOB=5t,∠AOM=10t,求得∠AOC=45°+5t,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OM= AOC,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4)②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4.综合题

(1)如图1,若CO⊥AB,垂足为O,OE、OF分别平分∠AOC与∠BOC.求∠EOF的度数;

(2)如图2,若∠AOC=∠BOD=80°,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求∠EOF的度数;

(3)若∠AOC=∠BOD=α,将∠BOD绕点O旋转,使得射线OC与射线OD的夹角为β,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若α+β≤180°,α>β,则∠EOC=________.(用含α与β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解:∵CO⊥AB,

∴∠AOC=∠BOC=90°,

∵OE平分∠AOC,

∴∠EOC= ∠AOC= ×90°=45°,

∵OF平分∠BOC,

∴∠COF= ∠BOC= ×90°=45°,

∠EOF=∠EOC+∠COF=45°+45°=90°;

(2)解:∵OE平分∠AOD,

∴∠EOD= ∠AOD= ×(80+β)=40+ β,

∵OF平分∠BOC,

∴∠COF= ∠BOC= ×(80+β)=40+ β,

∠COE=∠EOD﹣∠COD=40+ β﹣β=40﹣β;

∠EOF=∠COE+∠COF=40﹣β+40+ β=80°;

(3)

【解析】【解答】(3)如图2,∵∠AOC=∠BOD=α,∠COD=β,

∴∠AOD=α+β,

∵OE平分∠AOD,

∴∠DOE= (α+β),

∴∠COE=∠DOE﹣∠COD= ,

如图3,∵∠AOC=∠BOD=α,∠COD=β,

∴∠AOD=α+β,

∵OE平分∠AOD,

∴∠DOE= (α﹣β),

∴∠COE=∠DOE+∠COD= .

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OC=∠BOC=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D=40+ β,∠COF=40+ β,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3)如图2由已知条件得到∠AOD=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OE=(α+β),即可得到结论.

5.如图,已知点,且,满足 .过点分别作轴、轴,垂足分别是点A、C.

(1)求出点B的坐标;

(2)点M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的角平分线交射线于点

N,在点M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3)在四边形的边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将四边形分成面积比为1:4的两部分?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得:

,解得:

∴点的坐标为

(2)解:不变化

∵轴

∴BC∥x轴

∵平分

(3)解:点P可能在OC,OA边上,如下图所示,

由(1)可知,BC=5,AB=3,故矩形的面积为15

若点P在OC边上,可设P点坐标为,则

三角形BCP的面积为,

剩余部分面积为,

所以,解得,

P点坐标为;

若点P在OA边上,可设P点坐标为,则

三角形BAP的面积为,

剩余部分面积为,

所以,解得,

P点坐标为 .

综上,点的坐标为, .

【解析】【分析】(1)由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可知由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由此可列出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B点坐标;(2)根据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明,所以比值不变化;

(3)点P只能在OC,OA边上,表示出两部分的面积,依比值求解即可.

6.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a,0),B(b,c),C(d,0),a是-8的立方根,方程2x3b-5-3y2b-2c+5=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d为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

(1)求点A、B、C的坐标;

(2)如图1,若D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D∥BC时,∠ADO与∠BCA的平分线交于M点,求∠M的度数;

(3)如图2,若D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连BD交x轴于点E,问是否存在点D,

使S△ADE≤S△BCE?若存在,请求出D的纵坐标y D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8的立方根是-2,

∴a=-2,

方程2x3b-5-3y2b-2c+5=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

解得,,

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是5,

则A(-2,0)、B(2,4)、C(5,0)

(2)解:作MH∥AD,

∵AD∥BC,

∴MH∥BC,

∵∠AOD=90°,

∴∠ADO+∠OAD=90°,

∵AD∥BC,

∴∠BCA=∠OAD,

∴∠ADO+∠BCA=90°,

∵∠ADO与∠BCA的平分线交于M点,

∴∠ADM= ∠ADO,∠BCM= ∠BCA,

∴∠ADM+∠BCM=45°,

∵MH∥AD,MH∥BC,

∴∠NMD=∠ADM,∠HMC=∠BCM,

∴∠M=∠NMD+∠HMC=∠ADM+∠BCM=45°;

(3)解:存在,

连AB交y轴于F,

设点D的纵坐标为y D,

∵S△ADE≤S△BCE,

∴S△ADE+S△ABE≤S△BCE+S△ABE,即S△ABD≤S△ABC,

∵A(-2,0),B(2,4),C(5,0),

∴S△ABC=14,点F的坐标为(0,2),

S△ABD= ×(2-y D)×2+ ×(2-y D)×2=4-2y,

由题意得,4-2y D≤14,

解得,y D≥-5,

∵D在y轴负半轴上,

∴y D<0,

∴D的纵坐标y D的取值范围是-5≤y D<0.

【解析】【分析】(1)根据立方根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别求出a、b、c、d,得到点A、B、C的坐标;(2)作MH∥A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CA=∠OAD,得到∠ADO+∠BCA=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DM+∠BCM=4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即可;(3)连AB交y轴于F,根据题意求出点F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7.

(1)如图,已知C为线段AB上的一点,AC=60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

①若BC=20cm,则MN=________cm;

②若BC=acm,则MN=________cm.

(2)如图,射线OC在∠AOB的内部,∠AOC=60°,OM平分∠AOB,射线ON在∠BOC 内,且∠MON=30°,则ON平分∠BOC吗?并说明理由.

【答案】(1)30;30

(2)解:平分

理由:∵OM分别平分∠AOB,

∴∠BOM= ∠AOB

= (∠AOC+∠BOC)

=30°+ ∠BOC.

又∵∠BOM=∠MON+∠BON=30°+∠BON,

∴∠BON= ∠BOC.

∴ON平分∠BOC.

【解析】【解答】解:(1)①∵BC=20,N为BC中点,

∴BN= BC=10.

又∵M为AB中点,

∴MB= AB=40.

∴MN=MB-BN=40-10=30.

故答案为30;

②当BC=a时,AB=60+a,

BN= a,MB= AB=30+ a,

∴MN=MB-BN=30.

故答案为30;

【分析】(1)①由已知得到AB=80,根据线段中点求出MB和BN的值,计算MB-BN即可得结果;②分别用a表示出BN、MB,根据MN=MB-BN计算即可;(2)根据OM分别平分∠AOB,用∠BOC表示出∠BOM,再用∠BON表示出∠BOM,两个式子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8.己知AB∥CD,点E在直线AB,CD之间。

(1)如图①,试说明:∠AEC=∠BAE+∠ECD;

(2)若AH平分∠BAE,将线段CE沿射线CD平移至FG。

①如图②,若∠AEC=90°,FH平分∠DFG,求∠AHF的度数;

②如图③,若FH平分∠CFG,试判断∠AHF与∠AE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如图①

【法1】过点E作直线EK∥AB

因为AB∥CD,所以EK∥CD

所以∠BAE=∠AEK,∠DCE=∠CEK

所以∠AEC=∠AEK+∠CEK=∠BAE+∠ECD

【法2】连接AC,则∠BAC+∠DCA=180°

则∠BAC+∠DCA=180°

即∠BAE+∠EAC+∠ECA+∠ECD=180°

所以∠BAE+∠ECD=180°-(∠EAC+∠ECA)=∠AEC

即∠AEC=∠BAE+∠ECD

(2)解:①【法1】因为AH平分∠BAE,FH平分∠DFG,所以∠BAH=∠EAH,∠DFH=∠GFH

又因为FG∥CE,所以∠GFD=∠ECD

由(1)知,∠AHF=∠BAH+∠DFH

= ∠BAE+ ∠DFG= ∠BAE+ ∠DCE

= (∠BAE+∠DCE) = ∠AEC= ×90°=45°

【法2】因为AH平分∠BAE,所以∠BAH=∠EAH

因为HE平分∠DFG,设∠GFH=∠DFH=x

又CE∥FG,所以∠ECD=∠GFD=2x

又∠AEC=∠BAE+∠ECD,∠AEC=90°

所以∠BAH=∠EAH=45°-x

由(1) 知,易证∠AHF=∠BAH+∠DFH=45°-x+x=45°

②【法1】因为AH平分∠BAE,FH平分∠CFG,所以∠BAH=∠EAH,∠CFH=∠GFH

又因为FG∥CE,所以∠GFD=∠ECD

由(1)知,∠AHF=∠BAH+∠DFH

= ∠BAE+∠GFH+∠GFD= ∠BAE+ ∠CFG+∠GFD

= ∠BAE+ ∠(180°-∠GFD)+∠GFD=90°+ (∠BAE+∠GFD)

=90°+ (∠BAE+∠ECD)=90+ ∠AEC

【法2】设∠BAH=∠EAH=x,∠CED=y,则∠GFD=y

因为HF平分∠CFG,所以∠GFH=∠CFH=90°-

由(1)知∠AEC=∠BAE+∠ECD=2x+y

∠AHF=∠BAH+∠DFH=∠BAH+∠DFG+∠GFH

=x+y+90°- =x+ +90°= (2x+y)+90°= ∠AEC+90°

所以∠AHF= ∠AEC+90°(或2∠AHF=∠AEC+180°或2∠AHF-∠AEC=180°)

【解析】【分析】(1)过点E作直线EK∥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也可连接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2)①根据(1)的结论可得∠AHF=∠BAH+∠DFH,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AHF,即可求解;也可设∠GFH=∠DFH=x,则∠BAH=45°-x,再根据∠AHF=∠BAH+∠DFH求解;

②根据(1)的结论可得∠AHF=∠BAH+∠DFH,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将∠AHF用∠AEC表示出来;也可设∠BAH=∠EAH=x,∠CED=∠GFD=y,则有∠AEC=∠BAE+∠ECD=2x+y,再结合∠AHF=∠BAH+∠DFH即可求解.

9.如图1,已知∠MON=60°,A、B两点同时从点O出发,点A以每秒x个单位长度沿射线ON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y个单位长度沿射线OM匀速运动.

(1)若运动1s时,点A运动的路程比点B运动路程的2倍还多1个单位长度,运动3s 时,点A、点B的运动路程之和为12个单位长度,则x=________,y=________;

(2)如图2,点C为△ABO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连接BC、AC,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ACB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求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OC并延长,与∠ABM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与AB 交于点Q.

①试说明∠PBQ=∠ACQ;

②在△BCP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请写出∠BAO的度数.

【答案】(1)3;1

(2)解:的度数不发生变化,其值求解如下: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点C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即AC平分,BC平分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3)解:①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点C为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即AC平分,OC平分

又是的角平分线

② 是的角平分线,BC平分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则在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那么一定是

.

【解析】【解答】(1)由题意得:

化简得

解得

故答案为:3,1;

【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建立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得;(2)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3)①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再根据角平行线的定义即可得;②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得出,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从而得出,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最后根据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

10.如图,直线,点E、F分别是AB、CD上的动点(点E在点F的右侧);点M 为线段EF上的一点,点N为射线FD上的一点,连接MN;

(1)如图1,若,,则 ________;

(2)作的角平分线MQ,且,求与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2)的条件下,连接EN,且EN恰好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60°

(2)解:如图,

∵,

∴∠EMQ=∠AEF,

∵,AB∥CD,

∴MQ∥CD,

∴∠NMQ=∠MNF,

∵MQ平分∠EMN,

∴∠EMQ=∠NMQ,

∴ = ;

(3)解:设∠ENM=x,则∠MNF=2x,

∴∠ENF=3x,

∵AB∥MQ,

∴∠BEN=∠ENF=3x,

∵EN平分∠BEF,

∴∠BEF=2∠BEN=6x,

∵∠AEF=∠MNF=2x,∠AEF+∠BEF=180°,

∴2x+6x=180°,

解得x=22.5°,

∴,∠EFN=∠AEF=∠MNF=45°,

∴∠EMN=∠EFN+∠MNF=90°.

【解析】【解答】解:(1)∵AB∥CD,

∴∠BEF+∠EFD=180°,

∵ ,

∴∠EFD=30°,

∵,

∴∠NMF=90°,

∴∠MNF=180°-∠NMF-∠EFD=60°,

故答案为:60°;

【分析】(1)根据AB∥CD得到∠BEF+∠EFD=180°,由求出∠EFD=30°,

根据得到∠NMF=9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MNF=180°-∠NMF-

∠EFD=60°;(2)根据得到∠EMQ=∠AEF,由,AB∥CD推出MQ∥CD,证得∠NMQ=∠MN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MQ=∠NMQ,即可得到 =

;(3)设∠ENM=x,则∠MNF=2x,根据AB∥MQ得到∠BEN=∠ENF=3x,由EN平分∠BEF,证得∠BEF=2∠BEN=6x,再根据∠AEF=∠MNF=2x,∠AEF+∠BEF=180°,列式求出x=22.5°,即可求出∠EMN=∠EFN+∠MNF=90°.

11.(探索新知)

如图1,点C将线段AB分成AC和BC两部分,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

(1)若AC=3,则AB=________;

(2)若点D也是图1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C点),则AC________DB;

(3)(深入研究)如图2,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

若点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线段MN的长度.

(4)图2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

【答案】(1)3π+3

(2)=

(3)解: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

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不妨设M点离O点近,且OM=x,

x+πx=π+1,解得x=1,

∴MN=π+1-1-1=π-1

(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

如图3,若CD=πOD,则π+1-x=πx,解得x=1;

如图4,若OD=πCD,则x=π(π+1-x),解得x=π;

如图5,若OC=πCD,则π+1=π(x-π-1),解得x=π+ +2;

如图6,若CD=πOC,则x-(π+1)=π(π+1),解得x=π2+2π+1;

综上,D点所表示的数是1、π、π+ +2、π2+2π+1

【解析】【解答】(1)解:∵AC=3,BC=πAC,

∴BC=3π,

∴AB=AC+BC=3π+3

( 2 )解:∵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

∴BC=πAC,AD=πBD,

∴设AC=x,BD=y,则BC=πx,AD=πy,

∵AB=AC+BC=AD+BD,

∴x+πx=y+πy,

∴x=y

∴AC=BD

【分析】(1)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代入解答即可;(2)根据线段的大小比较即可;(3)

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设M点离O点近,且OM=x,根据长度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得x,进一步得到线段MN的长度.

12.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使∠AOC=5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如图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边OM在∠BOC的内部,且OM恰好平分∠BOC.此时∠BON=________度;

(2)如图3,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ON在∠AOC的内部.试探究∠AOM与∠NOC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若第t秒时,OA,OC,ON三条射线恰好构成相等的角,则t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25

(2)解:∠AOM与∠NOC之间满足等量关系为:∠AOM-∠NOC=40°,

理由如下:∵∠MON=90°,∠AOC=50°,

∴∠AOM+∠NOA=90°

∠AON+∠NOC=50°

∴∠AOM-∠NOC=40°

(3)13秒,34秒,49秒或64秒。

【解析】【解答】解:(1)∵∠AOC=50°,

∴∠BOC=180°-∠AOC=130°,

∵OM平分∠BOC,

∴∠BOM=∠BOC÷2=130°÷2=65°,

∴∠BON=90°-∠BOM=90°-65°=25°;

故答案为:25.

(3)如图,有四种情况:

1)当∠AON1=∠CON1,

∵∠AOC=50°,

∴∠AON1=∠CON1=(360°-∠AOC)÷2=155°,

∴∠NON1=155°-90°=65°,

∴t=65°÷5=13(秒);

2)当∠AOC=∠CON2,

∴∠NON2=360°-∠AON-2∠AOC=360°-90°-2×50°=170°,

∴t=170°÷5=34(秒);

3)当∠AON3=∠CON3,

∵∠NON3=∠NOB+∠AOB-∠AON3=90°+180°-50°÷2=245°,

∴t=245°÷5=49(秒);

4)当∠COA=∠AON4,

∠NON4=∠NOB+∠AOB+∠AON4=90°+180°+50°=320°,

∴t=320°÷5=64(秒).

故答案为:13秒,34秒,49秒或64秒.

【分析】(1)已知∠AOC的度数,根据补角的性质可求∠BOC的度数,结合OM平分∠BOC,则∠BOM的角度可求,于是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确定∠BON的大小;

(2)∠AOM和∠NOA互余,∠AON与∠NOC之和等于50°,两式联立消去∠AON,可得∠AOM和∠NOC的数量关系;

(3)因为OA,OC,ON三条射线恰好构成相等的角,分四种情况讨论,依次为当∠AON1=

∠CON1,当∠AON3=∠CON3,当∠COA=∠AON4,当∠AOC=∠CON2,根据已知角的大小,结合角的关系分别求出∠NON1,∠NON2 ,∠NON3,∠NON4的大小,则t可求.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复习课专题汇总

复习课一(2.1-2.4) 例1 计算: (1)(-34)-(-12)+(+34)+(+8.5)-13; (2)0-(-256)+(-527)-(-21 6)-????-657. 反思: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往往是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灵活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简化的关键,往往把互为相反数的先加,同分母的先加,同号的先加. 例2 计算: (1)(-3)÷????-134×0.75×73 ÷3; (2)(114-56+1 2 )×(-12); (3)(-24)÷??? ?-14+18-12. 反思: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往往是把乘除统一成乘法,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化运算,在计算过程中还应注意结果的符号不要搞错.分配律的逆向使用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找准相同的因数才能准确地计算. 例3 开学时,某校对七年级(1)班的男生进行了单杠引体向上的测验,以能做7次为达标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第一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

(1)第一小组的达标率是多少? (2)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 反思: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分析清楚题意,选择正确的运算.运算过程中能用运算律的要使用运算律来简化计算. 1.计算:(-1)÷(-5)×(-1 5 )的结果是( ) A .-1 B .1 C .-1 25 D .-25 2.据探测,月球表面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而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在月球上昼夜温差有( ) A .56℃ B .-56℃ C .310℃ D .-310℃ 3.下列计算:①0-(-5)=-5;②(-3)+(-9)=-12;③23×(-94)=-3 2;④(-36)÷(- 9)=-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凉山州中考)若x 是2的相反数,|y|=3,则x -y 的值是( ) A .-5 B .1 C .-1或5 D .1或-5 5.数轴上的点A 和点B 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A 对应的数是-2,P 是到点A 或点B 距离为3的数轴上的点,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所表示的数的和为( ) A .0 B .6 C .10 D .16 6.(1)(____________)÷4=-31 2 ; (2)比6的相反数小4的数是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____. 7.(1)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c|=1,则a +b c +c 2 -cd =____________,

七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下图所示,已知AB//CD, ∠B=30°,∠D=120°; (1)若∠E=60°,则∠F=________; (2)请探索∠E与∠F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3)如下图所示,已知EP平分∠BEF,FG平分∠EFD,反向延长FG交EP于点P,求∠P的度数; 【答案】(1)90° (2)解:如图,分别过点E,F作EM∥AB,FN∥AB ∴EM∥AB∥FN ∴∠B=∠BEM=30°,∠MEF=∠EFN 又∵AB∥CD,AB∥FN ∴CD∥FN ∴∠D+∠DFN=180° 又∵∠D =120° ∴∠DFN=60°∴∠BEF=∠MEF+30°,∠EFD=∠EFN+60° ∴∠EFD=∠MEF +60° ∴∠EFD=∠BEF+30° (3)解:如图,过点F作FH∥EP

由(2)知,∠EFD=∠BEF+30° 设∠BEF=2x°,则∠EFD=(2x+30)° ∵EP平分∠BEF,GF平分∠EFD ∴∠PEF= ∠BEF=x°,∠EFG= ∠EFD=(x+15)° ∵FH∥EP ∴∠PEF=∠EFH=x°,∠P=∠HFG ∵∠HFG=∠EFG-∠EFH=15°∴∠P=15° 【解析】【解答】解:(1)分别过点E、F作EM∥AB,FN∥AB,则有AB∥EM∥FN∥CD.∴∠B=∠BEM=30°,∠MEF=∠EFN,∠DFN=180°-∠CDF=60°, ∴∠BEF=∠MEF+30°,∠EFD=∠EFN+60°, ∴∠EFD=∠BEF+30°=90°. 【分析】(1)分别过点E、F作AB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FN=60°,∠BEM=30°,∠MEF=∠NFE,即可得到结论;(3)过点F作FH∥EP,设∠BEF=2x°,根据(2)中结论即可表示出∠BFD,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EF=x°,∠EFG=(x+1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综合题 (1)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 (2)对于(1)问,如果我们这样叙述:“已知点C在直线AB上,且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解:∵AC=6cm,且M是AC的中点, ∴MC= AC= 6=3cm, 同理:CN=2cm, ∴MN=MC+CN=3cm+2cm=5cm, ∴线段MN的长度是5m (2)解:分两种情况: 当点C在线段AB上,由(1)得MN=5cm, 当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初一数学上册分类专题复习题

金牌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目录 1.方向问题...................................................................................................................... 2.销售折扣...................................................................................................................... 4.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5.两方程同解.................................................................................................................. 6.相反数、倒数.............................................................................................................. 7.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8.方案选择...................................................................................................................... 9.收水费.......................................................................................................................... 3.路程问题...................................................................................................................... 10.代数式概念 ............................................................................................................... 11.整体带入求值 ........................................................................................................... 12.同类项 ....................................................................................................................... 13.未知数系数为0........................................................................................................ 14.非负+非负=0............................................................................................................

初一数学上册分类专题复习题

初一数学上册分类专题复习题 目录 1.方向问题 (2) 2.销售折扣 (2) 4.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4) 5.两方程同解 (5) 6.相反数、倒数 (4) 7.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5) 8.方案选择 (7) 9.收水费 (10) 3.路程问题 (12) 10.代数式概念 (10) 11.整体带入求值 (10) 12.同类项 (15) 13.未知数系数为0 (15) 14.非负+非负=0 (11) 15.从三个方向看图形 (17) ( 确定符号 (17) 16.0、1 的特殊性,可以用n)1 17.正负方位 (18) 18.产量股票问题 (19) 19.找规律 (21) 20.图形折叠 (23) 21.钟表问题 (23)

22.解方程 (23) 欧拉公式:顶点数V+面数F-棱数E =2 1.方向问题 1.学校、电影院、公园在平面图上的标点分别是A 、B 、C ,电影院在学校的正东方向,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25°方向,那么平面图上的∠CAB 等于( ) A .115° B .155° C .25° D .65° 2.如下图所示,关于图中四条射线的方向说法错误的是 A .OA 的方向是北偏东35° B .OB 的方向是北偏西15° C .OC 的方向是南偏西25° D .OD 的方向是东南方向 2.销售折扣 1.某品牌西装进价为800元,售价为1200元,后由于该西装滞销积压,商家准备打折出售,若保持5%的利润率,则应打 A .6折 B .7折 C .8折 D .9折 2.某件商品连续两次9折销售,降价后每件商品售价为a 元,则该商品每件原价为( ) A.0.92a 元 B.1.12a 元 C.1.12a 元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1.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举例说明:3、2、0.5、 3 1等是负数。 -3、-2、-0.5、- 3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一般情况下 2323 a b a b ++=+是不成立的,但有些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0a b .我们称使得2323 a b a b ++= +成立的一对数,a b 为“相伴数对”,记为(),a b . (1)若()1,b 为“相伴数对”,试求b 的值; (2)请写出一个“相伴数对”(),a b ,其中0a ≠,且1a ≠,并说明理由; (3)已知(),m n 是“相伴数对”,试说明91,4m n ?? ??+? - 也是“相伴数对”. 2.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7﹣6|=7﹣6;|6﹣7|=7﹣6;|﹣6﹣7|=6+7. (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 ①|7+21|=______;②|﹣1 2+0.8|=______;③ 23.2 2.83 --=______; (2)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1111924233202033?? -++---+ ??? (3)用简单的方法计算:| 13﹣12|+|14﹣13|+|15﹣14|+…+|12004﹣ 1 2003 |. 3.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90MON ∠=). (1)若35BOC ∠=,求MOC ∠的大小. (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②,使边OM 恰好平分BOC ∠,问:ON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③,使边ON 在BOC ∠的内部,如果 50BOC ∠=,则BOM ∠与NOC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4.点O 在直线AD 上,在直线AD 的同侧,作射线OB OC OM ,,平分AOC ∠. (1)如图1,若40AOB ∠=,60COD ∠=,直接写出BOC ∠的度数为 , BOM ∠的度数为 ;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word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word 版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 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如图,点A 、B 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分别表示的数是2-和1.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 (1)AB= . (2)点P 是数轴上A 点右侧的一个动点,它表示的数是x ,满足217x x ++-=,求x 的值. (3)点C 为6. 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BC AB -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 (秒)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3.已知线段AB =m (m 为常数),点C 为直线AB 上一点,点P 、Q 分别在线段BC 、AC 上,且满足CQ =2AQ ,CP =2BP . (1)如图,若AB =6,当点C 恰好在线段AB 中点时,则PQ = ; (2)若点C 为直线AB 上任一点,则PQ 长度是否为常数?若是,请求出这个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若点C 在点A 左侧,同时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端点重合),请判断2AP+CQ ﹣2PQ

七年级上册数学难题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4x2n-5+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_. 2.若x=-1是方程2x-3a=7的解,则a=_______. 3.当x=______时,代数式x-1和的值互为相反数. 4.已知x的与x的3倍的和比x的2倍少6,列出方程为________. 5.在方程4x+3y=1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__. 6.某商品的进价为300元,按标价的六折销售时,利润率为5%,则商品的标价为____元.7.已知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为60,则这三个数是________. 8.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________天完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方程2m+x=1和3x-1=2x+1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为(). A.0 B.1 C.-2 D.- 10.方程│3x│=18的解的情况是(). A.有一个解是6 B.有两个解,是±6 C.无解D.有无数个解 11.若方程2ax-3=5x+b无解,则a,b应满足(). A.a≠ ,b≠3B.a= ,b=-3 C.a≠ ,b=-3 D.a= ,b≠-3 12.把方程的分母化为整数后的方程是(). 13.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两人同地、

同时、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 A.10分B.15分C.20分D.30分 14.某商场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时发现,二月份比一月份增加了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了10%,则三月份的销售额比一月份的销售额(). A.增加10% B.减少10% C.不增也不减D.减少1% 15.在梯形面积公式S= (a+b)h中,已知h=6厘米,a=3厘米,S=24平方厘米,则b=(?)厘米. A.1 B.5 C.3 D.4 16.已知甲组有28人,乙组有20人,则下列调配方法中,能使一组人数为另一组人数的一半的是(). A.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B.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C.从乙组调12人去甲组 D.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或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17.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场. A.3 B.4 C.5 D.6 1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的左盘上将2个物品取下一个,则在乙图中右盘上取下几个砝码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A.3个B.4个C.5个D.6个 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10分,共46分)19.解方程:-9.5.

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题1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15000000千米,将150000000千米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5×910千米 B .1.5×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1.5×710千米 *7、20032004 )2(3)2(-?+- 的值为( ).A .20032- B .20032 C .20042- D .2004 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 A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 3028864215 144321-+-+-+-+-+-+- 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 1 -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1.5,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 2、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 3、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 4、已知9,a -=那么a -的相反数是 .;已知9a =-,则a 的相反数是 .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1,已知∠AOB=140°,∠AOC=30°,OE是∠AOB内部的一条射线,且OF平分∠AOE. (1)若∠EOB=30°,则∠COF=________; (2)若∠COF=20°,则∠EOB=________; (3)若∠COF=n°,则∠EOB=__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4)当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请把图补充完整;此时,∠COF与∠E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答案】(1)20° (2)40° (3)80°-2n° (4)如图所示:∠EOB=80°+2∠COF. 证明:设∠COF=n°,则∠AOF=∠AOC-∠COF=30°-n°, 又∵OF平分∠AOE, ∴∠AOE=2∠AOF=60°-2n°. ∴∠EOB=∠AOB-∠AOE=140°-(60°-2n°)=(80+2n)° 即∠EOB=80°+2∠COF. 【解析】【解答】(1)∵∠AOB=140°,∠EOB=30°, ∴∠AOE=∠AOB-∠EOB=140°-30°=110°, ∵OF平分∠AOE, ∴∠AOF= ∠AOE= ×110°=55°, ∴∠COF=∠AOF-∠AOC, =55°-30°,

=25°; 故答案为:25°; (2)∵∠AOC=30°,∠COF=20°, ∴∠AOF=∠AOC+∠COF=30°+20°=50°, ∵OF平分∠AOE, ∴∠AOE=2∠AOF=2×50°=100°, ∴∠EOB=∠AOB-∠AOE=140°-100°=40°; 故答案为:40°; (3)∵∠AOC=30°,∠COF=n°, ∴∠AOF=∠AOC+∠COF=30°+n°, ∵OF平分∠AOE, ∴∠AOE=2∠AOF=2(30°+n°)=60°+2n°, ∴∠EOB=∠AOB-∠AOE=140°-(60°+2n°)=80°-2n°; 故答案为:80°-2n°; 【分析】(1)根据∠AOE=∠AOB-∠EOB先求出∠AO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F,最后根据∠COF=∠AOF-∠AOC解答即可; (2)根据∠AOF=∠AOC+∠COF先求出∠AO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E,最后根据∠EOB=∠AOB-∠AOE解答即可; (3)与(2)的思路相同求解即可; (4)设∠COF=n°,先表示出∠AO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E,最后根据∠EOB=∠AOB-∠AOE解答即可. 2.如图1,已知∠AOB=120°,∠COD=60°,OM在∠AOC内,ON在∠BOD内,∠AOM= ∠AOC,∠BON=∠BOD. (1)∠COD从图1中的位置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OC与OB重合时,如图2,∠MON=________°; (2)∠COD从图2中的位置绕点O逆时针旋转n°(0<n<120且n≠60),求∠MON的度数; (3)∠COD从图2中的位置绕点O顺时针旋转n°(0<n<120),则n=________时,∠MON=2∠BOC.

七年级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 问题提出 ] 一个边长为 ncm(n?3)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切成边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木块,没有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只有一面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有两面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有三面涂上颜色的多少块? [ 问题探究 ] 我们先从特殊的情况入手 (1)当n=3时,如图(1) 没有涂色的:把这个正方形的表层“剥去”剩下的正方体,有1×1×1=1个小正方体; 一面涂色的:在面上,每个面上有1个,共有6个; 两面涂色的:在棱上,每个棱上有1个,共有12个; 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每个顶点处有1个,共有8个. (2)当n=4时,如图(2) 没有涂色的:把这个正方形的表层“剥去”剩下的正方体,有2×2×2=8个小正方体: 一面涂色的:在面上,每个面上有4个,正方体共有个面,因此一面涂色的共有个;两面涂色的:在棱上,每个棱上有2个,正方体共有条棱,因此两面涂色的共有个;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每个顶点处有1个,正方体共有个顶点,因此三面涂色的共有个… [ 问题解决 ] 一个边长为ncm(n?3)的正方体木块,没有涂色的:把这个正方形的表层“剥去”剩下的正方体,有______个小正方体;一面涂色的:在面上,共有______个;两面涂色的:在棱上,共有______个;三面涂色的:在顶点处,共______个。 [ 问题应用 ] 一个大的正方体,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把它切成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发现有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96个,请你求出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 2.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6,用符号“AB”来表示点A和点B 之间的距离. (1)求AB的值; (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使AC=3BC,求点C表示的数; (3)在(2)的条件下,点C位于A、B两点之间.点A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2秒后点C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到达B点处立刻返回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直到点A到达点B,两个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A运动的时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小专题练习十七《角-解答题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小专题练习十七 《角-解答题专练》 1.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D 是OB的反向延长线. (1)射线OC的方向是; (2)若射线OE平分∠COD,求∠AOE的度数. 2.如图,∠AOB=72°30′,射线OC在∠AOB内,∠BOC=30°. (1)∠AOC=_______; (2)在图中画出∠AOC的一个余角,要求这个余角以O为顶点,以∠AOC的一边为边.图中你所画出的∠AOC的余角是∠______,这个余角的度数等于______. 3.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AOC;OE平分∠BOC.

(1)图中∠BOD的邻补角为_________;∠AOE的邻补角为____________。 (2)如果∠COD=25°,那么∠COE= ;如果∠COD=60°,那么∠COE= ; (3)试猜想∠COD与∠COE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判断∠ACE与∠BC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CE=30°,求∠ACB的度数; (3)猜想:∠ACB与∠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5.①如图1,点A、C、B在同一直线上,CD平分∠ACB,∠ECF=90°.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有的直角; (2)写出图中与∠ACE相等的; (3)写图中∠DCE所有的余角;

(4)写图中∠ACE所有的余角; (5)写图中∠FCD的补角; (6)写图中∠DCE的补角; ②如图2,已知点A、O、B在一条直线上,∠COD=90°,OE平分∠AOC,OF平分∠BOD,求 ∠EOF的度数. 6.如图,已知∠AOM与∠MOB互为余角,且∠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 (1)求∠MON的度数; (2)如果已知∠AOB=80°,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3)如果已知∠BOC=60°,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4)从(1)(2)(3)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 7.如图,已知∠AOB是直角,∠AOC=4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 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 ()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 ()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__,PC =______. ()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 达C 点后,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AOB =120°,射线OP 从OA 位置出发,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向射线OB 旋转;与此同时,射线OQ 以每秒6°的速度,从OB 位置出发逆时针向射线OA 旋转,到达射线OA 后又以同样的速度顺时针返回,当射线OQ 返回并与射线OP 重合时,两条射线同

七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点整理(完美版)

有理数的概念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并加以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部分知识是有助于我们记忆的。对于本节的知识如果一时记不住也不要急,毕竟我们才刚刚进入初级数学的学习。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正数和负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有理数 (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如:-(-2)=4,这个时候的a=-2。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② ? ?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 a>0 ?a是正数; a<0 ?a是负数;a≥0?a是正数或 0?是非负数; 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3、数轴【重点】 (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③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 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4)、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4、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练习题

《1.1 正数和负数》(1) 一、正数是数,例如 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的数,例如 数0既不是,也不是。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 二、(1)向同桌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 3 , 0,-3.1415, 200,-754200,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5万元记作+5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 _______,-3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50m, B.向南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有“—”号的数是负数 B、带有“+”号的数是正数 C、 0是自然数 D、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3、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m. 5、某科学家研究以45分钟为1个单位时间,并以每天上午10时的记为0,10时以前的记为负,10以后的记为正,例如:9:15记为了—1,10:45记为1,依此类推,上午7:45记为() A、3 B、-3 C、-2.15 D、-7.45

6、在数,02.0,2 14,,0,1,34 ---π中非负数有 四、1、521,76,106,14.3,732.1,34,5.2,0,1----+-中,正数有____负数有______ 2、如果水位升高5m 时水位变化记作+5m ,那么水位下降3m 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3、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4、“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正数和负数》(2)NO:2 一、7、-9.25、910- 、-301、427、31.25、0、715 、π、-3.5. ①正数 ②负数 ③整数④分数 二、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3kg,小华体重减少2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 解: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kg,小华体重增长kg,小强体重增长kg. 2、2012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5.4%, 德国增长2.3%;法国减少3.2%, 英国减少2.6%, 意大利增长1.2%, 中国增长3.5%. 这六个国家2012年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增长率为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中国.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常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点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20,点B对应的数是80.现在有一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 (1)与、两点相等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 (2)两动点、Q相遇时所用时间为________秒;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3)动点P所对应的数是时,此时动点Q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 (4)当动点P运动秒钟时,动点P与动点Q之的距离是________单位长度. (5)经过________秒钟,两动点P、Q在数轴上相距个单位长度. 【答案】(1)30 (2)20;40 (3)52 (4)25 (5)12或28 【解析】【解答】(1)AB的中点C所对应的数为:;(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2+3)t=80-(-20) 解得:t=20(秒) 80-2t=80-2×20=40,或-20+3×20=40 ∴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点为40;(3)22-(-20)=42, 80-42÷3×2=52 ∴动点所对应的数是时,此时Q所对应的数为52;(4)∵20秒相遇,∴(2+3) ×25-[80-(-20)]=25(5)P、Q两点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两种情况 AB=80-(-20)=100 ①相遇前,(100-40) ÷(3+2)=60÷5=12(秒) ②相遇后,(100+40)÷(2+3)=140÷5 =28(秒) ∴经过12或28秒钟,两动点、在数轴上相距个单位长度. 【分析】(1)根据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为a、b,则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可以用 公式计算;(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为总路程,列方程求解即可;用80-2t即可求得此时两动点对应的数;(3)先求出动点P对应的点是22时运动的时间,再根据Q和P运动时间相等计算Q点运动路程,进而求得点Q对应的数;(4)根据题意P、Q两点25秒运动的路程和减去总路程就是PQ两点间的距离;(5)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 ①相遇前相距40个单位长度,②相遇后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

初一上册数学专题训练

、选择题 1 ?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3a+2b=5ab B. 3x 2 5x 5 =8x 7 8 9 C. 4x 2y —5xy 2 = _x 2 y D.5 xy- 5yx=0 2 ?下列各组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 3 和 0 B 、2 二 R 2 与二 2R 2 C 、xy 与 2pxy D 、- x n 1y n 」与 3y n 」x n 1 3 ?下列各对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0 与 1 3 B. -3x n 2y m 与2y m x n 2 C. 13x 2y 与25 yx 2 D. 0.4a 2b 与0.3ab 2 4 .如果!x a 3 2y 3 与-3x 3yZ 是同类项, 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 丄a =1 a 二 0 _ a 二2 丄a =1 A. B. C. D. b =2 ]b =2 ]b =1 b =1 5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不属于同类项的是 () A. 3m 2n 3和-m 2n 3 B. 翌和 1 5xy C.-1 和1 D. a 2 和 5 4 6 .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 8a - 2a = 6; (B) 5x 2 2x 3 =7x 5 ; 2 2 2 (C) 3a b - 2ab = a b ; (D) 2 2 2 -5x y _ 3x y _ -8x y 位数,则这个五位数的表示方法是 ( ) 10a b B. 100a b C. 1000a b D. a b 、填空题 11 ?写出dx 'y 2的一个同类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已知代数式x 2y 的值是3,则代数式2x 4y 1的值是 A.1 B.4 C. 7 D.不能确定 8 . x 是一个两位数,y 是一个一位数,如果把y 放在x 的左边,那么所成的三位数表示为 A. yx B. y x D.100 y x 9 ?某班共有x 名学生,其中男生占51%则女生人数为 ( ) 专题一合并同类项 C.10y x A 49%x B 、51%x C 49% x 51% 10. —个两位数是a ,还有一个三位数是 b ,如果把这个两位数放在这个三位数的前面 ,组成一个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