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研究一、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起源与流行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是指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从大众中选出有潜力、有才华的个体或群体,并在电视或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和比较的一类娱乐节目。

这类节目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如美国的《美国偶像》和英国的《X音素》等节目。

这些节目以其独特的赛制、绚丽的舞台和激烈的竞争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娱乐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2005年HBS制作的《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由于其新颖的形式和激烈的竞争模式,一炮而红,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接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一大批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如《中国好声音》、《舞林争霸》、《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等。

这些节目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改变了娱乐产业的格局,塑造了许多当红明星。

二、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1.创新的赛制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在节目形式和赛制上进行了创新。

节目形式上,采用了观众投票和明星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评选结果更加公正客观。

赛制上,设置了多轮淘汰赛,使得选手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节目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更强。

2.发掘和培养新人选秀类真人秀节目通过公开选拔和培养的方式,为娱乐产业输送了大量新人。

这些新人在节目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选秀节目为这些新人提供了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成为明星,实现自己的梦想。

3.促进了娱乐产业的发展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推动了娱乐产业的发展。

首先,节目本身成为了收视率的保证,为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

其次,节目中涌现的新人成为了娱乐圈的中流砥柱,推动了娱乐产业的进一步繁荣。

同时,选秀节目也催生了一大批后续产业,如音乐唱片、演唱会、艺人经纪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

4.社会影响和副作用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流行不仅仅对娱乐圈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中国选秀节目发展

论中国选秀节目发展

论中国选秀节目发展作者:刘嘉怡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1期【摘要】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无论从节目影响、节目数量、节目收视来看,都已经成为不可以忽视的一股电视文化传播力量。

各种形式的选秀节目在评选形式、程序上虽略有不同。

【关键词】中国;选秀;节目;发展中图分类号:J9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110-01在全球电视选秀节目轰轰烈烈的影响下,亚洲电视也闻风而动。

香港电视播出的由日本人“制造”的电视选秀节目《电波少年》影响最大。

国内各家电视台策划了各式各样的真人选秀节目,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等等,这些都让国内的观众耳目一新。

任何一种电视节目的兴起与衰落都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电视节目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近几年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电视节目种类,如何使这种电视节目种类赢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的喜爱,丰富并优化我国电视节目的种类,对我国电视娱乐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节目的娱乐性既然要满足观众的娱乐体验,就要求节目首先具有娱乐性。

这使得节目的策划者和制作单位要走出演播厅,在广阔的空间里将最具娱乐性的元素呈现给电视观众,同时,为迎合观众参与体验的兴趣,节目还需要有惊险刺激的宏大场面、荡气回肠的叙事时空。

正因如此,《幸存者》把舞台分别搭在了荒无人烟的南中国海小岛上,搭在了澳洲孤岛,甚至非洲荒原上。

《生存大挑战》第一届徒步走边关,尽赏边关山山水水;第二届重走长征路,将传说中的雪山草地纳入镜头;第三届,则进一步把太平洋上的天宁岛、中国的黄河源、新西兰的异域风情作为生存挑战的背景,也算用心良苦了。

今天的电视其实是处在一种“全民体验”的社会心理背景之下的。

这是电视走过泛娱乐阶段之后的必然趋势。

以联欢综艺节目为代表的泛娱乐电视节目已无法满足今天的电视观众深刻的需求,今天的观众不仅要看,而且要“体验”深层次的参与。

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众文化的蓬勃兴起,电视选秀节目在我国已逐渐成为电视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秀节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选秀节目的日益增多,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节目同质化、选手素质参差不齐、恶意炒作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也损害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历史和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当前电视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包括节目内容同质化、选手素质参差不齐、恶意炒作等,以及这些问题对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提高节目创意、加强选手素质培养、规范节目制作流程等,以期为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将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我国电视选秀节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受观众喜爱的优秀节目。

二、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分析我国电视选秀节目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节目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在逐步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环境的日益开放。

目前,我国电视选秀节目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节目类型,如歌唱类、舞蹈类、才艺类、真人秀类等,涵盖了各种年龄层和观众群体。

这些节目也吸引了大量的明星和普通人参与,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我国电视选秀节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高度相似,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

这不仅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也影响了节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浅析中国真人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中国真人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中国真人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 引言1.1 真人秀节目的起源及发展真人秀节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美国。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档名为《摩门的新娘》的真人秀节目在电视上首播,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档真人秀节目。

之后,真人秀节目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真人秀节目在美国迎来了全盛时期,如《纽约的老板》、《求职大亨》等节目家喻户晓,成为当时的焦点。

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观赏模式和娱乐性,更在于其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模式,让观众参与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和利益,成为了当时电视节目领域内的一股新风潮。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5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节目。

这档节目打破了传统选秀观念,为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随后,越来越多的真人秀节目涌现出来,如《中国达人秀》、《爸爸去哪儿》等,逐渐形成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热潮。

真人秀节目的起源与发展,不仅丰富了电视节目类型,也反映了观众对于真实、互动性的需求。

1.2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兴起中国真人秀节目凭借其真实性和娱乐性,在中国迅速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超级女声》成为首档在中国大陆播出的真人秀节目,大受欢迎。

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真人秀节目陆续推出,如《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得益于社会的转型和观众需求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对娱乐节目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真人秀节目来放松自己,了解他人的生活和故事。

中国真人秀节目也不断创新,引入各种互动元素和娱乐形式,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兴起还得益于媒体平台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越来越多的平台竞相抢夺真人秀节目的播出权,促使制作方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和创意,满足观众的需求。

真人秀节目也成为了各大平台吸引观众的法宝,带来了可观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发展历程作者:刘金晶来源:《今传媒》2014年第07期摘要:“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是指一种以音乐为表现内容,以歌唱为表达方式,以电视为传播载体,以比赛为竞争手段,进行选拔优秀音乐人才的节目类型。

从1984年的第一届《青歌赛》到2014年的《中国好歌曲》,我国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程。

纵观我国的电视音乐选秀历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

“两个阶段”即重“选”和重“秀”阶段。

“四个时期”即雏形期、发展期、瓶颈期、复苏期,其贯穿在“两个阶段”之中。

关键词: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091-02 从1984年的第一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称《青歌赛》)到2014年的《中国好歌曲》,我国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已经步入了而立之年。

这三十年间,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起起伏伏。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节目文本试把握其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每一个发展阶段所呈现的特征。

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概念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的一种,从字面上看,是“电视”、“音乐”和“选秀”三个关键词的结合体。

“电视”为传播媒介,“音乐”是节目内容,而“选秀”是节目形态。

“选”有选择、选拔之意,而“秀”,可作“优秀”之解,也有表演、娱乐之意。

“选秀”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能力要求,选拔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

因此“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是指一种以音乐为表现内容,以歌唱为表达方式,以电视为传播载体,以比赛为竞争手段,进行选拔优秀音乐人才的节目类型。

二、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纵观我国的电视音乐选秀历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

“两个阶段”即重“选”和重“秀”阶段。

所谓重“选”阶段,是指以选拔挖掘歌唱人才为节目主要目的,秉承“秀”服务于“选”的节目理念,为选而秀,这一阶段以《青歌赛》为主要代表;而重“秀”阶段,指继《超级女声》以来的音乐选秀节目,这类节目以赚取收视率为主要目的,采取多样的节目表现形式,集商业性和娱乐性于一身,在衡量“选”和“秀”这架天平中,指针更偏向于“秀”。

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实践

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实践

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实践作者:林朔辰来源:《卷宗》2013年第01期摘要:电视选秀节目是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从开播伊始就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

选秀节目无论从节目影响、节目数量、节目收视来看,都己成为了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股电视文化传播力量。

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由于缺乏创新,慢慢的出现了千台一面的现象,渐渐出现了疲乏的状态。

关键词:电视选秀;问题与局限;发展;创新一、电视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电视选秀节目在经历了遍地开花之后,千台一面的现状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之上。

打开电视我们会明显发现,这些节目在内容、环节、舞台设置、现场观众安排、嘉宾甚至主持人风格上都存在着强烈的模式化倾向。

起初,观众们可能还会对这类节目产生新鲜感,但是在越来越多的重复和煽情后,人们就会渐渐地产生厌倦。

选秀节目开始进入疲乏状态,节目没有新意,观众出现审美疲劳,选秀节目数量虽然依旧很多,但是往日的夺目光彩己不复存在。

节目开始缺乏张力,真正可以重新点燃人们收视热情的节目已寥寥无几。

(一)节目同质化严重所谓电视媒体的同质饱和化,就是指目前媒体所存在的、以大致相同的节目制作手段、制作流程、节目类型传递内容大致相同的各类信息的现象。

很多节目无论是在内容结构上,或是在制作流程上都如出一辙,但看到选秀节目带来的多方利益,各个电视台又都卯足了劲开播此类节目,导致选秀节目同质饱和化严重。

国内的表演类选秀节目借鉴于《流行偶像》、《美国偶像》。

本世纪初,这种选秀节目在英国和美国己属常见,然而对中国观众而言,尚属新鲜事物。

当首先制作的湖南卫视获得巨大成功后,其他卫视台迅速跟进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种迅速跟进没有任何创新,而是机械地复制。

这样,必然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难以长久的保持参与和观看节目的激情。

(二)节目格调过于单一电视选秀节目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拓展电视台的发展空间等方面,都有着相当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叙事分析

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叙事分析

作者: 龚频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电视
页码: 68-6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电视选秀节目;叙事分析;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节目播出时间;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萌芽时期
摘要: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了以198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为代表的萌芽时期,以2005—2006年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生”为代表的迅猛发展期和以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限制选秀节目播出时间的规定和叫停部分劣质选秀电视节目为转折点的降温调整期。

中国的电视选秀节目慢慢回归理性,在追求收视率和经济利益回报的同时,更注重品质和精神内涵的传递。

国内真人秀发展史

国内真人秀发展史

国内真人秀发展史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

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

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

其中,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使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

受《超级女声》产业化成功运营的启示和诱惑,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

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渐入佳境,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火爆荧屏,职场类真人秀异军突起,婚恋类、旅游类、整容类等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通过中国电视人孜孜以求的六年探索,真人秀这个舶来品逐渐走出了早期形式简单克隆的阶段,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并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

本报告将就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形态特征、存在问题、未来趋势等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给广大观众及理论工作者、业界人士一些启迪。

一、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从2000年至今,中国节目真人秀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兴起和发展二个阶段。

1.兴起阶段(2000——2004年)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节目的创意来自于香港亚视与日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电波少年》的启发。

该节目是讲述两位分别来自日本及香港的青年结伴而行,互帮互助,历经几个月的颠簸流浪,战胜了饥饿、寒冷、孤寂、疲惫,完成横越非洲艰苦旅程的故事。

1995年,广东电视人看到《电波少年》节目,第一次了解到“真人秀”这种全新的电视节目样式,开始萌生出打造“真人秀节目”的念头。

1996年暑假期间,广东电视台在一档以青年为对象的栏目《青春热浪》中推出了“生存大挑战”专题节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1984—2002年
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这是中国第一个电视选秀比赛。

该比赛的专业性较强,参加节目的门槛较高,所以观众的参与度很低。

在这个阶段观众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节目。

✧成长阶段:2003—2004年
在2000年,大众类的电视选秀节目开始被搬上银屏,荷兰的选秀节目《老大哥》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节目。

节目以其新颖的参与方式和极高的互动性,获得了平民大众的喜爱。

紧接着该选秀节目模式被德国、意大利、丹麦、美国等十八个国家引入本国。

中国多家电视台觊觎已久,节目被引入到中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2003年8月,湖南卫视参照《美国偶像》创办了《超级男声》。

该节目摒弃了选手的专业性,只要有动人的歌喉就有机会成为超级明星。

刚开始报名的只有一百多人,但在节目播出后,报名人数大约以每天二百人的速度增长,两周内便有三千人报名。

节目中心紧接着经过半年的筹划,便在2004年创办了《超级女声》大型选秀节目。

超级女声第一期经历了平稳的一年。

✧高潮阶段:2004—2007年
2005年《超级女声》第二期异军突起。

该节目为年轻人变成明星提供了简捷的途径,一时间观众参与量和收视率节节攀升。

总决赛期间的整体收视率为6.22%,收视份额为17.89%,有着近乎万人空巷的情景,造就了地方电视台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速朽阶段:2008—2011年
由于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导致 2006年以来,中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浙江卫视的《梦想奥运真男孩》、山东卫视的《联盟歌会》、江西卫视的《红歌会英雄汇》以及被停播的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等各种选秀节目200多个。

0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式的盲目跟风,选秀类节目的新颖程度严重下降,
观众参与热情锐减。

综艺类选秀节目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此阶段选秀类节目的收视率平平。

再发展阶段:2012年
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

《中国好声音》一改近几年选秀节目以炒作、毒舌、绯闻为卖点,以发现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目的,排除相貌的干扰,实实在在地挖掘中国好的声音。

除了第一期收视率排在“天天向上”节目后,全国位列第二,其余档期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均位列全国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