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试剂配制记录模版

欢迎共阅

滴定剂配制记录

欢迎共阅

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

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 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 一、引言 在化学实验室中,混标标准溶液的配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混标标准 溶液是指在实验中用于比较、检测和校正的溶液,它的配制需要严格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并且需要记录每一步操作的细节。为了方便 记录和管理混标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制定了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 表模板。本文将就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并据此撰写一份有价值的文章。 二、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的构成 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通常分为几个部分,包括基本信息记录、配制过程记录、质量控制记录等。下面将依次对这几个部分进行详细 解析。 1. 基本信息记录 在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中,首先需要填写的是基本信息记录

部分。这部分通常包括混标标准溶液的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员、 溶液浓度、溶剂信息等。这些基本信息对于混标标准溶液的管理和追 溯非常重要,需要在记录表中清晰地进行记录。 2. 配制过程记录 配制过程记录是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这一部分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溶剂的称量、溶液的配制、溶液的搅拌、溶液的保存等。这些记录需要尽可能 详细和准确,以便在后续的质量控制和追溯中能够准确地还原配制过程。 3. 质量控制记录 质量控制记录是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记录混标标准溶液的质量控制结果,包括溶液的 浓度测定结果、PH值测定结果、溶液外观检查结果等。这些记录对于判定混标标准溶液的质量和可用性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个记录表 模板在配制混标标准溶液时非常实用,可以方便地进行记录和管理。 三、混标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模板的使用

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 1mol/L亚精胺(Spermidine):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溶解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mol/L二硫苏糖醇(DTT):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至微量离心管,加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acetate):溶解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溶解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3mol/L乙酸钠(sodiumacetate):溶解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HCl:加8.6ml的浓盐酸至91.4ml的水中。 1mol/LMgCl2:溶解20.3gMgCl2·6H2O于足量的水中,定容到100ml。 5mol/L氯化钠(NaCl):溶解29.2g氯化钠于足量的水中,定容至100ml。 10N氢氧化钠(NaOH):溶解400g氢氧化钠颗粒于约0.9L水的烧杯中(磁力搅拌器搅拌),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L。 10mg/mlRnase(无DNase)(DNase-freeRNase):溶解10mg的胰蛋白RNA酶于1ml的10mmol/L的乙酸钠水溶液中(pH5.0)。溶解后于水浴中煮沸15min,使DNA酶失活。用1mol/L的Tris-HCl调pH至7.5,于-20℃贮存。(配制过程中要戴手套)。 2mol/L山梨(糖)醇(Sorbitol):溶解36.4g山梨(糖)醇于足量水中使终体积为100ml。

化验室常规试剂的配制

化验室常规试剂的配制 1. 过硫酸钾(GB641):40g/L 溶液; 称取20g 过硫酸钾,精确至0.5g ,溶于500mL 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2.钼酸铵(GB 657);26g/L 溶液; 称取13g 钼酸铵,精确至0.5g ,称取0.5g 酒石酸锑钾(KsbOC4H4O6·1/2H2O )(HG 3—321),精确至0.0002g ,溶于200ml 水中,加入230ml 硫酸溶液(1:1),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 。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2个月)。 3.抗坏血酸(HG 3—536);20g/L ; 称取10g 抗坏血酸,精确至0.5g ,称取0.2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1401),精确至0.01g ,溶于200ml 水中,加入8ml 甲酸(HG 3—1296),用水稀释至500mL ,混匀,储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4.四苯硼钠:0.02mol/L 配制与标定 称取四苯硼钠约7g ,精确至0.01g 。加水50mL ,微热助溶,加硝酸铝0.5g ,震摇5min ,加水250ml ,再加入氯化钠16.6g ,溶解后静置30min 。用双层定量中速滤纸过滤,加水600ml ,用氢氧化钠调PH 为8-9,加水至1000ml ,过滤,溶液置于棕色瓶中备用。有效期6个月。 标定:称取105-110C 下恒重的苯二甲酸氢钾0.5g ,精确至0.0002g 。加水100ml 溶解,加冰乙酸2.0ml ,在水浴中加温至50C ,从滴定管中徐徐加入50.00ml 配置好尚未标定的四苯硼钠溶液,然后急速冷却,同时加以搅拌,在常温下放置1小时,用恒重过的G4 坩埚式过滤器过滤,滤渣用四苯硼钾试液洗涤三次,每次5ml ,滤渣在105C 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计算: C=3583.0 V m 式中:C —四苯硼钠的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 —四苯硼钠的标准溶液的体积,mol/L m —滤渣的质量。 0.3583—与1.00ml 四苯硼钠标准滴定溶液【c (C6H5)BNa=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四苯硼钠所得结果应表示至四位小数。 四苯硼钾试液:称取苯二甲酸氢钾0.1g ,加水50ml 溶解加冰乙酸1.0ml 。再次溶液中加入未标定的四苯硼钠溶液15.00ml ,搅拌均匀后放置一小时,过滤。将生成的沉淀物,用水洗涤,取沉淀物的一半,加水100ml ,在50C 水浴上恒温5min ,同时加以搅拌,然后急速冷却,冷至室温后放置2小时过滤,弃去最初滤液30ml ,余下滤液备用。有效期三个月。 5.喹钼柠酮: 溶液Ⅰ:称取70g 钼酸钠,溶于150ml 水中; 溶液Ⅱ:称取60g 柠檬酸,溶于85ml 浓硝酸和150ml 水的额混合液中; 溶液Ⅲ:量取5ml 喹啉,溶于35ml 浓硝酸和100ml 水的混合液中。 在不断搅拌下,先将溶液Ⅰ缓慢加入到溶液Ⅱ中。再将溶液Ⅲ加入到溶液Ⅱ中。

常用实验试剂配制

1DEPC水(1‰) 1000ml 水 1ml DEPC 根据需要确定要配的体积,泡实验器具的DEPC水静止4小时后备用,泡24小时。配液体的DEPC水37℃过夜,送至高压,然后配相关溶液。 20.1M tris(ph 7.5) 12.114g tris 1000ml DEPC水 用HCL调ph至7.5,高压备用。 3 4%PFA的配制(ph 7.0)40g PFA 1000ml 0.1m tris(DEPC水配制高压) 将溶液持续加热至60℃左右,搅拌之至完全溶解,注意温度不要超过65℃,否则PFA降解失效。 30.2% 甘油/0.1M tris 20ml 甘油 980ml 0.1Mtris 4 20XSSC Nacl 175.3g (ph 7.0)柠檬酸钠88.2g DEPC水1000ml 分别稀释至2XSSC和0.2XSSC备用 5 HEPES 溶液HEPES 23.8g (ph6.8-8.0)DEPC H2O 100ml 6 50X Denhaldt′s 液 聚蔗糖(Ficoll 400)0.2g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pyrrolidone) 0.2g 牛血清蛋白(BSA)0.2g DEPC 水20ml 7 预杂交buffer Deinoized formanmid 5ml 20X SSC 1.5ml 1M HEPES 0.5ml 50X Denhanldt′s液1ml 龟精DNA 0.6ml(4ug/ul) DEPC水 1.4ml 龟精要先95℃10-15min加热变性,随即冰浴。杂交buffer分装后-20℃保存。 8Washing buffer (ph7.5) maleic acid 5.8g NACL 4.4g Tween(吐温) 1.5ml 定容至溶质浓度最后分别为0.1M maleic acid 0.15M nacl 0.3% Tween 9Maleic acid buffer (ph7.5) Maleic acid 5.8g Nacl 4.4g 定容至500ml 溶质的浓度最后分别为0.1M maleic acid 0.15M nacl

溶液配制实验报告

溶液配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 学习如何准确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实验器材: 试剂瓶、容量瓶、溶液采样管、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滴定管、试管架、试管等。 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试剂。注意确认试剂的浓度、性质 及配比。 2. 将试剂瓶中所需体积的试剂倒入容量瓶中。 3. 使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试剂,将其加入容量瓶中。 4. 将容量瓶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摇晃瓶体使试剂完全溶解。 5. 取适量溶液样品,用滴定管或溶液采样管进行分析。 结果与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溶液样品,并通过 指定方法进行分析。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准确称量试剂的重 要性。一旦试剂的质量有所差异,可能导致溶液浓度的偏差,影 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试剂的纯度,不同纯度的试剂在配 制过程中所需的质量或体积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验前要仔 细查看试剂标签,了解其纯度和使用要求。 此外,溶液的配制过程还需要注意搅拌的均匀与持续。通过使 用磁力搅拌器,能够确保试剂充分混合,使得溶液浓度均一。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受到实验环境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和外界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 需要在实验室内保持稳定的环境条件,避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即将进行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溶液配制的其他方 法和技术。例如,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以提高配制溶液的准 确性。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试剂,还可以尝试使用离心机等设备,以更好地实现混合和溶解。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准确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注意试剂的质量和纯度,搅拌的均匀与持续,以及实验环境的稳定性。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溶液配制,并在实验中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实验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操作的技巧,更取决于我们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实验报告 -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报告 -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大学化学实验 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法定量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熟悉滴定管、移液管的准备、使用及 滴定操作。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确定。 实验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一般能与酸或碱直接(或间接)发 生酸碱反应的物质大多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他们的浓度。 按酸碱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酸与碱完全中和时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满足如下基本关系: cAVA?cBVB?A?B 式中,cA、VA、?A分别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cB、 VB、?B分别为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其中,酸、碱的 化学计量系数由酸碱反应方程式决定。 由于酸、碱的强弱程度不同,因此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在pH=7处。通常, 酸碱溶液为无色,酸碱中和是否完全,需用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指示剂往往是一些有机 的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不同。用作指示剂时,其变色点(在化学计 量点附近)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选用指示剂要注意:①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 ②颜色变化明显;③指示剂用量适当。 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容易挥发,NaOH固体 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直接配成的溶液其浓度不能达到标准溶液的精度,只能用 标定法加以标定。基准物质H2C2O4的分子式确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脱水或吸水,可 以准确称量,所以,本实验采用(H2C2O4・2H2O,摩尔质量为126.07g・mol-1)为基准 物质,配成H2C2O4标准溶液。以酚酞为指

实验室常规试剂配制

实验室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 1 MTris-HCl,, 组份浓度1 MTris-HCl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1.称量121.1 gTris置于1 L烧杯中; 2.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按下表量加入浓盐酸调节所需要的pH值; 4.将溶液定容至1 L; 5.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 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个单位; 1.5 MTris-HCl 组份浓度1.5 MTris-HCl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1.称量181.7 gTris置于1 L烧杯中; 2.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 4.将溶液定容至1 L; 5.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 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个单位; 10×TEBuffer,, 组份浓度100 mMTris-HCl,10 mMEDTA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1.量取下列溶液,置于1 L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均匀混合; 3.将溶液定容至1 L后,高温高压灭菌; 4.室温保存; 3 M醋酸钠 组份浓度 配制量 配制方法 PBSBuffer 组份浓度 mMNaCl,2.7 mMKCl,10 mMNa2HPO4,2 mMKH2PO4 配制量1 L 配制方法1.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 L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滴加浓盐酸将pH值调节至,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 L; 4.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上述PBSBuffer中无二价阳离子,如需要,可在配方中补充1 mMCaCl2和0.5 mMMgCl2; 10 M醋酸铵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n=C V,配制标准浓度的溶液 实验用品 烧杯、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NaCl(s)、蒸馏水。 实验步骤 (1)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2)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用玻璃棒搅拌) (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要求平视)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实验结果 计算出溶质的质量 实验结论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和1000 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备注 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 (3)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

溶液配制与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溶液配制与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文章一):实验报告_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目的 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法定量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熟悉滴定管、移液管的准备、使用及滴定操作。 3. 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确定。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一般能与酸或碱直接(或间接)发生酸碱反应的物质大多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他们的浓度。按酸碱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酸与碱完全中和时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应满足如下基本关系:cA V A ?cBVB ?A?B 式中,cA、V A、?A分别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cB、VB、?B分别为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化学计量系数。其中,酸、碱的化学计量系数由酸碱反应方程式决定。由于酸、碱的强弱程度不同,因此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在pH=7处。通常,酸碱溶液为无色,酸碱中和是否完全,需用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指示剂往往是一些有机的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不同。用作指示剂时,其变色点(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选用指示剂要注意:①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一致;②颜色变化明显;③指示剂用量适当。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容易

挥发,NaOH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直接配成的溶液其浓度不能达到标准溶液的精度,只能用标定法加以标定。基准物质H2C2O4的分子式确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脱水或吸水,可以准确称量,所以,本实验采用(H2C2O4·2H2O,摩尔质量为12 6.07g·mol-1)为基准物质,配成H2C2O4标准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C2O4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定后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从而得到HCl标准溶液。仪器与试剂电子天平,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吸耳球,锥形瓶(250 mL),试剂瓶,量筒,洗瓶,滴定台,蝴蝶夹,烧杯,玻棒,滴瓶,滴管。H2C2O4标准溶液(约0.05 mol·L-1,学生通过直接法[1]自行配制),HCl溶液(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酚酞(1%),甲基橙(0.1%)。实验内容 1. 准备用自来水冲洗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备用。用去污粉洗涤锥形瓶、量筒、烧杯,依次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洗净。 2. 0.1 mol·L-1 HCl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的配制(实验室备好)HCl溶液的配制:用洁净的量筒量取浓盐酸4~ 4.5 mL,倒入洁净的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500 mL,盖上玻璃塞,摇匀,贴上标签备用。NaOH溶液的配制:通过计算求出配制1 L NaOH溶液所需固体NaOH数量,在电子天平上用小烧杯称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然后将溶液倾入洁净的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1 L,以橡

溶液配制记录范文

溶液配制记录范文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溶液配制的方式,熟悉溶液的配制过程,并掌握配制过程中的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 溶液配制是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配制溶液的方法有称量法和稀释法两种。称量法是根据溶质的质量比例精确配制溶液,而稀释法是在已有溶液的基础上,用溶剂将其稀释至所需浓度。 实验仪器与试剂: 1.磁力搅拌器 2.称量瓶 3.手持式电子天平 4.三角底容量瓶 5.各种试剂(如NaCl、NaOH、HCl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a.清洗并消毒所需试剂容器。 b.检查瓶盖、瓶塞是否紧密,容器是否存在破损。 c.称量所需试剂前先校准电子天平。

d.检查溶剂是否过期,若过期则需更换新溶剂。 2.根据实验要求,决定所需溶质和溶剂,计算所需质量和体积。 3.称重试剂 a.清洁并校准电子天平。 b.纳入干净的称量瓶中。 4.配制溶液 a.根据所需质量或体积,向三角底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质。 b.用溶剂将溶质溶解至一定体积。 c.摇匀溶液直至充分溶解。 5.检验溶液浓度 a.取适量溶液放入试管中。 b.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比色法、滴定法等,检测溶液的浓度。 c.如浓度不符合要求,根据需要进行稀释或浓缩。 6.记录所配制的溶液信息 a.按照实验要求,记录有关溶液的相关信息,如浓度、溶质、溶剂、配制日期等。 实验注意事项: 1.在称量试剂之前,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配制液体时,使用洁净、干燥的工具。

3.配制过程中,及时记录操作及所得结果。 4.每次操作后,清洗工具和容器,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中,成功配制了若干溶液,并通过浓度检测方法验证了其浓度。每一步操作都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并注意了各项注意事项。实验结果表明所配制的溶液符合预期要求,操作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误差。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溶液配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溶液配制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技巧。在实验过程中,我加深了对操作的认识,提高了操作的精确性和独立性。此外,我也注意到了实验过程中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溶质的溶解不完全、称量误差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注意。通过实验的反复实践,我相信我对溶液配制的操作技巧和理论知识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和巩固。本次实验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溶液配制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对今后的实验研究工作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参考资料: 1.《化学实验技术与工程》,陈桂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年 2.《实验化学》,朱清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王树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