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临床护理论文

糖尿病足临床护理论文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从而消除糖尿病患者足部的隐患,降低病残率。

方法:对患者进行良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正确把握和控制、健康教育,控制好血糖,预防感染。

结果:35例糖尿病足患者除1例截肢外,其他均经1~3个月的治疗愈合,恢复了肢体功能。

结论:应用正确的临床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有明显效果,包括全身治疗、创面及溃疡面的局部抗感染治疗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溃疡的愈合时间,减少截肢的发生,让患者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临床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58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截肢者是非糖尿病的15倍,每年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而后者85%以上因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组织感染或坏疽所致[1]。

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5例,通过加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护理,提前预防,达到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截肢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5例,均符合1999年who对关于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足(df)判断依据是:足部分或全部红肿、溢脓、皮肤缺损、软组织坏死或骨质破坏,足部分或全部变黑坏死[2]。

其中男20例,女15例,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病程约4~20年。

主要的表现:双足感觉异常,疼痛、麻木、坏疽、发凉、足趾发绀,皮肤反复溃烂而不易愈合,足背的动脉博动减弱或是消失。

b超检查,提示下肢血管的管径变细,血的流量减少。

糖尿病足的程度: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糖尿病足分为6级。

①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存在,但无溃疡;②1级: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③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感染;④3级:深部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⑤4级:局部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⑥5级:全足坏疽[3]。

糖尿病足病患者临床护理策略论文

糖尿病足病患者临床护理策略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糖尿病足病患者临床护理策略论文【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综合预防护理【摘要】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

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即糖尿病发病的三步曲:溃疡、截肢、死亡。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一、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危险因素及诱因经研究证明,糖尿病足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神经病变;②血管病变;③免疫障碍;④伤口难愈合。

危险因素及诱因:①根据病变因素的来源及其可控性,有人把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不适当的脚部护理、酗酒、吸烟、没有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及不依从性等;内部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病程长,男性,合并肾、眼睛病变,老年,足部变形等。

②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最主要的诱因,血糖控制不良者下肢可高出2倍。

且86%的下肢截肢是由于足部血管或神经病变部位表皮小损伤诱发。

常见于鞋袜不适合或长时间行走致足底压力过大,早期表现为局部茧子的形成,这更加重了局部的压力。

足茧的出现往往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

因此说,理解溃疡如何演变而成很重要,这样预防溃疡和截肢的方案才能起作用。

二、糖尿病足的预防2.1加强危险因1 / 5素的筛查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应坚持每年进行1次全面的足部检查。

①询问。

了解患者有无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糖控制情况;有无足部麻木、发凉、疼痛、蚁行感;有无足部溃疡史;有无失明或视力下降、肾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防治论文

糖尿病足防治论文

糖尿病足的防治【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其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对于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致残、致死率意义重大。

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也备受关注,除了全身治疗外,局部创面的处理很重要。

本文就糖尿病足的概念、危险因素、预防、护理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治疗近年来糖尿病疾病呈高发趋势,其已经成为众多研究人员所关注的课题,(intm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idf200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1]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2.46亿,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55%,达到3.8亿;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此疾病患者有9240万之多。

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糖尿病足(df)的并发症,现今df的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其中约2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df,由于该病致残率高,约40%的df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手术,10%的患者截肢后30天死亡,50%的截肢患者会在5年内死亡,df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乃至整个社会。

因此,df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及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就糖尿病足的概念、危险因素、预防、护理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1 定义患者因糖尿病而发生df,其为一种病理表现,其是感染、糖尿病神经病变(dpn)、周围血管病变(pvd)三者共同影响的疾病。

这其中dpn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运动神经受损、轻度瘫痪、肌肉萎缩、无力等表现,患者一般多为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损伤了其足部,而患者因体内的血糖指标过高,其下肢的供血有所降低,在其足部受到损伤之后易于发生足部溃疡的情况出现。

2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2.1 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国内外资料已证实,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是df的危险因素。

研究[2]间越长其发生df的几率就越大,这也许和高龄患者长期患病致使动脉硬化,从而加大致病的因素。

2.2 患者的血糖指标过高患者血糖数值居高不下会对患者的血管、神经有很大的伤害,从而导致df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足治疗护理管理论文

糖尿病足治疗护理管理论文

糖尿病足治疗护理管理论文论文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49.5%[1],一旦发生糖尿病足有5%-10%的患者需要截肢,在非创伤性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2],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然而糖尿病足病变是可防可治的。

本文就近年来我科收治的45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析阐述。

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男33例,女12例,年龄48~67岁,病程10+5年。

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病因分析(1)血管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糖脂代谢紊乱,机体处于高糖、高凝、高粘状态而发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下肢供血逐渐减少。

(2)神经病变高血糖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内膜缺血缺氧而发生神经病变,导致周围感觉神经缺失,肢体末梢的保护性感觉减弱或丧失,周围运动神经病变,骨间肌萎缩,足部脂肪垫变薄,跖骨头突起。

(3)合并感染因神经病变患者痛觉减低或消失。

当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造成伤口感染,引起糖尿病足,严重者导致坏疽。

其次,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障碍,多核细胞的移动趋化功能降低,噬菌能力下降,是导致感染的另一重要原因。

{3}(4)其它诱因①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对末梢神经病变如肢体麻木,蚁走感、灼痛感等不及时就医,足部溃烂不及时诊治而造成糖尿病足。

②生活习惯不良,如嗜酒,不讲卫生,不注意防范。

③忽视足部护理,只注意心脑肾的防护。

治疗方法(1)控制血糖:使FPG控制在4.4~6.1mmol/LPPG控制在4.4~7.8mmol/L(2)控制感染根据药敏结果或经验用药选用两种或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

(3)伤口处理清创去脓,每天换药1~2次,局部用红外线照射,及湿敷,湿敷液配制:生理盐水100ml,胰岛素8u,庆大霉素8万u,654-210mg,局部坏死严重者,可予以祛腐生肌药外敷。

(4)扩管改善微循环(5)营养神经(6)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促纤溶(7)营养支持(8)截肢:病变严重损坏骨质感染扩大明显,及时截肢。

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运用

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运用

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发展为糖尿病足,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足在所有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比例高达15%,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糖尿病足护理成为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评价,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糖尿病足护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运用情况,探讨其在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对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案,为临床实践和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1.3 意义和价值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综合性护理可以帮助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通过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合性护理还可以促进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医疗水平和质量。

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疗效,对促进健康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糖尿病足的危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对于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较高。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这会影响到患者的足部感觉和血液循环,使得足部容易受伤并难以愈合。

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溃疡、感染和坏疽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供对该病的更深入了解和有效应对方法。

在研究背景中介绍了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和对患者的影响,研究目的在于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探讨护理干预的意义。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足的定义和病因,探讨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并给出康复建议。

结论部分将强调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展望未来护理干预的发展方向,并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对这一疾病的防范与治疗意识。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干预,预防,治疗,康复,重要性,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不容忽视。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足部糖尿病足发病率约为15%,而且糖尿病足可导致严重的感染、溃疡甚至截肢的后果。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糖尿病足的挑战,从而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通过深入研究糖尿病足的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我们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医护人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研究目的还在于总结目前护理干预的经验和局限性,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健康管理。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工作,为防控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贡献力量。

1.3 意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论文---糖尿病病足的护理

论文---糖尿病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病人病足的护理进展摘要:伴随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共性问题,而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多,糖尿病足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因此做好糖尿病与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工作,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展,减少患者截肢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分级分类、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作了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老年人护理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迅速增加,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5年时更将达五千九百三十万人。

2006年,糖尿病位居中国住院患者病因第十位、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六位。

资料显示1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糖尿病足病变,这些患者中又有14~24%的需要截肢。

2004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出:我国护理界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与西方国家比相对滞后,需要加强,以使我国广大护理人员在糖尿病防治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5年国际“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就是“糖尿病与足保护(Diabeties and Foot Care)”,可见对糖尿病足部护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糖尿病的学者注重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其中护理工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对我国糖尿病足治疗、护理工作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并结合文献做如下介绍。

1糖尿病足的简介1.1 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础1.1.1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目前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是中、小动脉硬化闭塞与外周神经功能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1】亦有单独的糖尿病性神经病【2】。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4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临床上表现为缺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冷、静息痛等,最终结局是溃疡、截肢和死亡。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糖尿病足是一种因糖尿病导致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进而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死。

糖尿病足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优质的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一、足部护理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特殊情况,对足部的护理尤为重要。

要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感染。

要定期检查足底和趾缝处是否有破损、溃疡或其他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还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温洗脚,以免造成足部烫伤。

对于足部长期有压迫的部位,还可以使用特殊的护垫或鞋垫来减轻压力,预防糖尿病足患者出现压疮。

二、血糖管理糖尿病足的发生往往与高血糖有关,因此对血糖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护理应包括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避免出现血糖波动过大的情况。

还要督促患者按时按量地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服用,保持血糖水平在稳定的范围内。

护理人员还应该教育患者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减少足部的损伤。

三、感染预防糖尿病足患者由于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供血不足,往往对外部细菌和真菌的感染更易发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感染预防工作。

首先要避免给患者使用磨砂脚部的工具,以免造成皮肤受损,给细菌病菌提供滋生的机会。

要及时处理足部的伤口和溃疡,避免感染的发生。

在患者进行足部清洁和护理时,要使用消毒过的器具和清洁用品,避免将外部的细菌传播到患者的足部。

四、足部按摩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适当的足部按摩可以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的疲劳和酸痛感。

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进行足部清洁和护理后,对其进行适度的按摩,促进足部血液的循环,增加足底的灵敏度,减少足部神经病变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的是,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于用力,以免对足部造成不利的影响。

五、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疾病的康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87-01
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
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

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其不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增加了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因此,如何预防糖尿病足,保护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截肢率,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我科2005
年1月以来收治了此类患者18例,通过治疗及相应护理,收到良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均为2型糖尿病,男11例,女7例,年龄28-81岁,病程-40年。

13例表现为下肢感觉减退、麻木、发凉、疼痛,3例足溃疡表浅,1例溃疡至骨质,1例趾坏疽严重;合并感染10例。

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感觉异常者无一例发现足溃疡,足溃疡表浅者全部愈合,深部溃疡好转,坏疽者自动出院,无截肢致残病例。

1.2治疗方法
(1)严格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使血糖控制在餐前
7-8mmol/l、餐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2)控制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3)改善微循环,使用银杏达莫、丹红等(4)没有禁忌证,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

(5)营养神经治疗,给予弥可保1000μg/d,每日1次静脉注射。

(6)局部伤口换药,清除坏死组织,使用碘伏、双氧水消毒生理盐水冲洗,视创面情况每日1~2次至每1~2日一次换药。

2护理措施
2.1饮食调护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活动量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能量消耗间的平衡,指导患者有规律的进食。

原则上进食要定时定量,早中晚食量分配各1/3,应避免饱餐,忌烟酒。

食物以低脂、低热为主。

糖尿病足部坏死的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强热量10%---20%,据患者饮食习惯,使食谱多样化。

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疾病好转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
2.2心理护理
多数糖尿病足病患者有多年糖尿病病史,加之病足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以及饮食的限制、监测血糖带来的疼痛,易造成患者和家属紧张和恐惧,产生焦虑心理;此外因足部感染坏疽,伴有恶臭,病人常有自卑心理,。

护士应时刻掌握患者心理及时给予解释和安慰,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治疗的重要性和目的,告诉患者糖尿病足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而且相对长期的治疗,严格控制饮食、控制血糖达标、抗感染、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以及局部伤口换药都是糖尿病足病治疗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配合治疗。

良好的心理对于病情的治疗尤为重要。

2.3患足局部护理
每日检查足部,观察皮肤情况,注意观察患肢末梢循环、局部温度、伤口敷料清洁度、有无脓性渗出以及渗血;注意有无水泡、肿胀、擦伤,有无感觉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和弹性。

伤口换药时尤其要注意清除坏死组织,同时要注意避免清除过度损伤正常组织,并导致感染扩散。

注意观察肉芽组织生长、创面面积改变情况。

及时将患者病情向医师汇报以便调整治疗。

由于糖尿病足病常导致患肢疼痛、换药时出血等,故要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出血的多少,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按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2.4运动
运动疗法为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其在运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足的保护,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要柔软,运动后要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或受压的痕迹,有足部畸形或足肿胀者者宜散步;对足部有开放性病变者,有坏疽、急性溃疡合并感染的,应卧床休息,不宜行走。

2.5糖尿病知识宣教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注重饮食及药物治疗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足部的保养及护理,因此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糖尿病的一般知识外,要需告知糖尿病足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让患者了解搪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以及患者有哪些危险因素,如何来控制或消除这些危险因素。

然后应让患者知道如何应付一些特殊情况,如何保护自己的足,什么情况下应及时看医生等。

要告诉患者糖尿病足保护教育的基本
原则。

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其措施包括每日进行足部皮肤的清洗、按摩。

修剪趾甲略呈弧形,与脚趾等缘。

鞋袜平整、宽松。

动态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检查有无水肿、皮损、脚病以及足背血管搏动、足部皮肤感觉等情况。

有表皮破溃时及时处理。

科学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适当运动、出院指导,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并预防糖尿病足的感染。

.
参考文献
1.孙红.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干预对策,现代医院,
2005,5(11),67-68
2金玉娟.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147-1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