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真菌论文

合集下载

中药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研究引言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传统的中药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一、中药的抗真菌活性中药作为传统药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等多种活性。

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对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例如蒲公英、人参和冬虫夏草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或破坏真菌细胞膜来达到抗真菌的效果。

二、中药的抗真菌机制中药对真菌的抗菌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1. 抑制真菌生长: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直接抑制真菌的增殖和分裂,从而减少真菌的数量和病变的扩散。

2. 破坏真菌细胞膜:中药中的一些成分能够破坏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真菌细胞的溶解和死亡。

3. 调节免疫功能:中药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真菌感染的抵抗力,并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三、中药的治疗应用中药在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研究,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和它们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1. 黄连:黄连具有抗菌、抗炎和抗真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

2. 阿魏:阿魏具有抗真菌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口腔和消化道真菌感染。

3. 黄芪:黄芪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真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真菌感染。

4. 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研究发现它也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严重真菌感染。

在使用中药治疗真菌感染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四、中药的优势和挑战中药在治疗真菌感染中具有以下优势:1. 丰富的药物资源:中药草本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可以提供多种选择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作用:中药不仅可以抗菌,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组织修复,对真菌感染的治疗具有综合作用。

然而,中药在治疗真菌感染中也存在一些挑战:1. 药物繁杂:中药的成分复杂多样,具有多种活性成分,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

药用真菌灵芝对癌症的防治

药用真菌灵芝对癌症的防治

食道癌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地区相当集中。

其发病率在河北、河南、江苏、山西、陕西、安徽、湖北、四川、福建等省在各种肿瘤中高居首位,其中河南省病死率最高,以下依次为江苏、山西、河北、陕西、福建、安徽、湖北等省。

年平均病死率在100/10万以上的县市有21个,最高的是河北省邯郸市(303.37/10万)和磁县(149.19/10万),山西省的阳城(169.22/10万)和晋城(143.89/10万),河南省的鹤壁市(169.22/10万)和林州市(131.79/10万)。

对流行地区分布的深入分析发现,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可以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高、低水平地区相距很近,而病死率水平却可相差几十倍到二、三百倍。

由高病死率水平到低病死率水平常形成明显梯度,呈不规则同心圆状分布。

主要的高病死率水平地区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太行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鄂豫皖交界(大别山)地区;闽南和广东东北部地区;苏北以及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

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存在高发区,哈萨克斯坦的古里亚夫、伊朗北部的土库曼、南非的特兰斯开等,/NewsDetail.asp?DetailNewsId=5526 /NewsDetail.asp?DetailNewsId=5526药用真菌灵芝对癌症的防治作者:高益槐, 唐文波, 周树峰作者单位:高益槐(新西兰梅西大学), 唐文波(纽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 周树峰(新加坡国立大学)1.学位论文唐文发酵灵芝菌丝体中灵芝酸的分离纯化及其抗癌活性研究2006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HIV病毒,免疫调节等。

以往研究表明包括灵芝酸在内的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

但是,天然的灵芝子实体中,灵芝酸含量较少。

本实验室在灵芝菌丝体发酵高效生产灵芝酸等代谢产物方面,有良好的研究积累和技术优势。

本论文对灵芝酸的分离纯化和抗癌活性及机理进行了探索,以期对灵芝类药用真菌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桑黄菌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论文

桑黄菌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论文

桑黄菌的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摘要】桑黄菌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

本文介绍了桑黄菌的形态特征、药理效果、栽培技术,为桑黄子实体规范化栽培及商品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桑黄菌;生物学特性;药理效果;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90-011 生物学特性桑黄,学名: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别名裂蹄针层孔菌、裂蹄木层孔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

桑黄泛指木材白色腐败菌——针层孔菌的统称。

桑黄依其寄生树种不同,形状、颜色和所含的药用成分也不尽相同。

目前,根据市场上流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桑树桑黄、杨树桑黄、松树桑黄、黑桦树桑黄、白桦树桑黄、暴麻子树桑黄、漆树桑黄等。

其中,寄生于桑树之上的桑黄才是正宗的桑黄。

桑黄子实体中等至较大,无柄。

菌盖半球形,剖面扁平至马蹄形,深烟色至黑色,有同心纹和环棱,初期有微细绒毛,后变光滑、稍龟裂,硬而木质化,2~12cm × 3~21cm,厚1.5~10cm,边缘锐或钝其下侧无子实层。

菌肉深咖啡色、锈褐色或浅咖啡色,厚2~7mm。

菌管同菌肉同色或相似,多层,每层厚2~5mm。

管孔面锈褐色,管孔圆形,每毫米6~8个。

孢子黄褐色,光滑,近球形, 3.5~4.5 μm ×3~4μm。

刚毛圆锥形,13~35μm×5~10μm。

桑黄野生寄生于杨、柳、桑、桦、栎、松等树木之上,多年生,分布广泛。

2 药理效果据《本草纲目》记载:桑黄味甘、性平、有毒。

主治女子漏下赤白,血病腹内结块,肿痛,阴阳寒热,不孕。

疗月经不调。

黄熟陈旧色白的,可治久泻,益气不饥。

鲜嫩金色的,可治饮食失节引起的两肋之间结快,腹痛金疮,治女人崩中带下,月经闭凝,产后血凝。

治男子胸腹结块,鼻出血,肠风泻血,妇女心腹痛。

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

目前,桑黄菌被国际公认是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桑黄以96.78%的肿瘤(癌症)抑制率在目前所有治疗癌症的药物中排在第一位,已成为药用真菌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关键词】,抗真菌关键词:中草药;抗真菌;回顾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

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

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

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对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

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

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

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

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等,使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大,其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倍。

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研究者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进行了化学及药理研究,至今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

研究范围从单味中药发展到复方,研究和探索抗真菌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为发现和研制抗真菌药物提供有利的线索和理论依据。

目前中药抗真菌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水煎剂,乙醇、乙醚、稀醋酸等的浸出制剂。

另外研究中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管碟法、固体培养基法、纸片抑菌法、平皿稀释法以及平板打孔扩散法等,它们通常只用于对中药的抑菌活性作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常用二倍稀释法。

本文就近年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字中草药抗真菌研究1、不同形式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1.1单味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近百年来,人们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

王理达等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MTT法测定了黄柏等13种生药醇提物的抗真菌作用,发现黄柏、丁香、乌梅等有强烈抑制真菌活性。

宫毓静等采用体外半固体药基法对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筛选,发现牡丹皮、土槿皮等22种中药对一种或几种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纪丽莲[证明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有抗霉菌活性。

王昊、付爱华[5~6]发现茵陈、黄精、白头翁等中药对浅部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尹秀芝报道苍术浸出液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

屠鹏飞测定龙血竭对多种真菌的MIC在18.8~750μg/ml,其作用靶位是真菌的细胞壁。

刘小琴等发现紫苏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侯幼红等[10]发现飞龙掌血等药性苦寒的中药表现出类似几丁质酶和刀豆蛋白A的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体外粘附作用.何进测定了大蒜油的抗真菌活性(MIC为6.25~50μg/ml),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延长真菌生长的迟缓期。

药用真菌论文

药用真菌论文

药用真菌药理成分与功效概述(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摘要:药用真菌是指作为药物用以治疗疾病的真菌。

是具有保健和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类真菌,我国国土辽阔,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与利用药用真菌的历史悠久,而且是利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用真菌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大力开展药用真菌的科学研究和新药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报道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 药用真菌的历史, 药用真菌研究开发的意义,概述了药用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生物功效。

关键词:药用真菌;药理成分;功效;治疗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bio-effects of Medical Fungi Abstract:Medical fungi (MF) as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are to point to the fungal disease. It is kinds of fungi possessing health car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China is abundant in MF resources, it is also among the earliest countries utilize fungi to cure illnesses. As the deepening of the scientific study, MF will play more and more role in medical field and possesses very broad development potential. Main kinds of fungi possessing medical values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and the history of medicinal fung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medicinal fungi and the ir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bio-effect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Medical fungi;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effect; treatment1.前言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种真菌,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蜜环菌论文:蜜环菌 多糖 分离 抗氧化

蜜环菌论文:蜜环菌 多糖 分离 抗氧化

蜜环菌论文:蜜环菌子实体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其速溶剂的研制【中文摘要】蜜环菌(Armillaria spp.)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又名榛蘑。

蜜环菌是一种食药用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多糖。

多年来,经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蜜环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开发生产出多种蜜环菌制剂,但产品大多属于保健产品的第二代。

蜜环菌各种功能的有效成份到底是什么、主要的活性部位究竟有哪里等问题并没有研究透彻。

本论文对人工栽培的蜜环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系统研究,相信能为其药理作用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对蜜环菌多糖的应用前景和开发现状有重要价值。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将三种提取技术应用于蜜环菌多糖的提取研究。

以蜜环菌粉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考察了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酶提取法三种提取方法,优化了提取工艺。

研究表明:热水浸提得到的蜜环菌多糖得率为5.96%;超声波浸提方法得到的蜜环菌多糖得率为5.38%;酶法提取得到的蜜环菌多糖得率为6.25%。

和热水浸提法相比,超声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而酶提取法能显著提高多糖得率。

因此,酶法提取是一种较理想的多糖提取方法。

2.对蜜环菌子实...【英文摘要】Armillaria(Armillaria spp.) isEukaryota,Basidiomycota,Basidiomycetae,Hymenomycetes,Tricholomataceae,Armillaria (Fr.:Fr.) Staude.It was also known as Hazel mushroom Armillaria was a kind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It contained a lot of chemical components. The chief chemical component of it was the polysaccharides. Over the years, th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studied had shown that Armillaria polysaccharides had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And many kinds of Armillaria preparations had been produced...【关键词】蜜环菌多糖分离抗氧化【英文关键词】Armillaria polysaccharide separation antioxidant【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蜜环菌子实体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其速溶剂的研制摘要4-5Abstract5第一章前言8-17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8-15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15-17第二章试验材料与方法17-27 2.1 材料与设备17 2.2 方法17-27第三章结果与分析27-46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27 3.2 热水浸提蜜环菌多糖的研究27-30 3.3 超声波浸提蜜环菌多糖的研究30-34 3.4 酶法提取蜜环菌多糖的研究34-39 3.5 乙醇分级得到的蜜环菌粗多糖39 3.6 粗多糖的凝胶柱层析39-40 3.7 蜜环菌多糖体外抗氧化40-44 3.8 蜜环菌速溶冲剂配方优化44-45 3.9 蜜环菌速溶冲剂产品分析结果45-46第四章结论46-47第五章讨论47-48参考文献48-51致谢51-52作者简介52。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药用真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药用真菌是一类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真菌,拥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医学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对药用真菌的研究逐渐增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疗法的渴望,药用真菌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药用真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药用真菌的概述1. 药用真菌的定义和特点:药用真菌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包括蕈属、麦角菌属、青霉属等。

药用真菌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拥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成为新药开发的热点。

2. 药用真菌的分类和种类:药用真菌可分为毒蕈和无毒蕈两大类。

常见的药用真菌有灵芝、牛肝菌、蝈蝈菇等。

二、药用真菌的发展现状1. 药用真菌的历史应用:药用真菌在中医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如灵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神草”,被誉为“长寿菌”;牛肝菌在欧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领域。

2. 药用真菌的现代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深入。

目前,药用真菌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许多药用真菌被发现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医学应用价值。

三、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1. 药用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用真菌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多肽等。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和纯化这些化学成分,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2. 药用真菌的生物学研究:对药用真菌的生长环境、生命周期、营养需求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为其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3. 药用真菌的药理学研究:药用真菌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上。

通过药理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用真菌的作用途径,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药用真菌的未来趋势1. 药用真菌的新品种开发:随着药用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药用真菌的需求不断增加。

研究人员将继续发掘新的药用真菌品种,并重点研究其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药理学疗效。

2. 药用真菌的生物合成技术:生物合成技术将有助于提高药用真菌中有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并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药用真菌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真菌药理成分与功效概述(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摘要:药用真菌是指作为药物用以治疗疾病的真菌。

是具有保健和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类真菌,我国国土辽阔,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与利用药用真菌的历史悠久,而且是利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用真菌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大力开展药用真菌的科学研究和新药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报道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 药用真菌的历史, 药用真菌研究开发的意义,概述了药用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生物功效。

关键词:药用真菌;药理成分;功效;治疗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bio-effects of Medical Fungi Abstract:Medical fungi (MF) as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are to point to the fungal disease. It is kinds of fungi possessing health car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China is abundant in MF resources, it is also among the earliest countries utilize fungi to cure illnesses. As the deepening of the scientific study, MF will play more and more role in medical field and possesses very broad development potential. Main kinds of fungi possessing medical values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and the history of medicinal fung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medicinal fungi and the ir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bio-effect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Medical fungi;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effect; treatment1.前言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种真菌,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在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产生诸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多糖、苷类、生物碱、甾醇类、蒽醌类、黄酮类及抗生素等多种物质对人体有保健功能,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1]。

它的医疗和保健作用不仅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得到一致的肯定,而且近年来也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特别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药品生产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大力开展药用真菌的科学研究和新药的开发, 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菌类25万种,在我国有药用价值的近400种,而真正作为药用的只有几十种。

现代医药学飞速发展, 研究水平不断深入,对疾病的防治研究更是日新月异,但现今对疾病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

西医有疗效快、针对性强等优点,但对某些疑难疾病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未能完全适应疾病谱的变化,某些疾病诊断明确但治法单一,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其广泛应用。

而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科学,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在治疗一些疾病中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把传统中医药和民间用药积累的宝贵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从丰富的真菌资源中寻找新的物质资源,更好的发挥它在中医药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药用真菌对一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预防作用, 现对研究较深入透彻的药用真菌的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2.药用真菌的研究历史真菌直接作为药材是我国利用真菌的一个发现,并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255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知用“神曲”(其中优势菌为根霉)治疗饮食停滞。

用豆腐上生长的霉菌治疗疮痛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雷丸、猪苓、茯苓等真菌药物。

此后各代医药书籍对药用真菌均有记载,如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清代黄宫秀所著的《本草求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集、整理的真菌药物有灵芝、木耳、鸡枞等共20多种,对各种药物的性能、作用、有无毒性等方面分别作了记载。

例如,马勃,列为下品,气味辛、平、无毒,主治恶疮马疥;记载灵芝时分别列了青、赤、黄、白、黑、紫6种,均属上品,性味稍不同,无毒,久服能延年益寿,是滋补药物[2]。

这些药用真菌经历了上千年的医疗实践的验证,迄今仍广泛应用。

在《中国药用真菌》、《中国药用孢子植物》、《中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也都汇集有关食、药真菌的性能、资源分布、生态生理、种质生产调制等方面的记载[3]。

3.药用真菌的医学作用3.1药用真菌在传统医药中的作用药用真菌在传统医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现存的真菌大约有20--25万种,中国至少有10万余种,已报导的有8000种左右,其中传统药用及经试验具有药效的真菌多达400余种,可是,目前大量用于医疗临床的仅有几十种[1]。

在中国加入WTO,医药行业面临十分严重挑战的形势下,大力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开发,为中国的医药行业尽快地提供尽可能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药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约有十几种药用真菌,其中主要有灵芝、猴头、银耳、茯苓、猪苓、麦角菌、亮菌、蜜环菌、竹红菌、雷丸、马勃、冬虫夏草等[4]。

据测定,药用真菌可产生多糖、多肽、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植物激素等多种生理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人的心血管、肝脏、神经、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随着药用菌的药理、药用成分逐步被揭示,使得药用菌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等行业。

3.2药用真菌在保健品中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在人们的消费中占的比重愈来愈大。

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长寿成了人们生活追求的主要目标。

药用真菌不仅是公认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纤维的保健食品,而且药用真菌还有较强的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及其他许多保健功能。

这些重要功能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以灵芝、冬虫夏草、香菇、茯苓、云芝、银耳、羊肚菌、猴头、蜜环菌等药用真菌及其多糖等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已经在国内外上市销售[5]。

3.3药用真菌将形成新的药用工业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测定、分离、精制手段的提高,药用真菌所含或分泌的种类繁多的具有生理功能的化合物,都将逐步地得到检测和分离精制。

它们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功能机团和生理、药理功能也正在得到确认。

这就为开发西药级药用真菌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药用真菌制剂为基础,复配以其他中草药成分的产品的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这又将产生一大批新的生物制剂产品。

这两大类产品加上前面提到的保健品类产品的崛起,必将促进一个新的工业发酵领域的出现,而且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将是惊人的[5]。

4.药用真菌的药理活性成分4.1真菌多糖类真菌多糖类物质包括那些由7个以上醛糖、酮糖缩合而成的多聚糖。

由于它还结合有部分蛋白质或多肽类成分,所以又称其为糖蛋白或糖肽。

其化学结构特征是含有β(1→3),β(1→4)糖苷键,或者是含有β(1→3),β(1→6)糖苷键[6]。

药用真菌多糖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在对人类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显示出很好的疗效。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加上对膜的化学功能、免疫物质的化学研究及新药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发现多糖及其糖缀合物参与了细胞中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细胞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对各种抗原和药物的受体,激活免疫细胞等[7,8],因此真菌多糖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成为研究的热点。

真菌多糖具有降血压、血脂、健胃保肝、抗氧化、延缓衰老、抗感染、抗辐射、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修复损伤的组织细胞等多种功效。

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是目前所知其最为重要的生物活性,也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部分。

经动物试验和临床证明:真菌多糖具有抗肿瘤用,在动物实验中,真菌多糖对宿主的毒性小,而对肿瘤的作用强,部分真菌对肿瘤的抑制率高达100% 。

在癌症病人手术治疗、化学药物及放射线治疗后使用,可以减少化疗、放疗副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据统计,已从大型真菌中筛选出了260余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糖[6,9,10]。

真菌多糖存在于真菌子实体、菌核和菌丝体中,同时也可以用液体发酵获得。

至今为止,人们对药用真菌研究最多的也是多糖类物质,香菇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银耳多糖、猪苓多糖、虫草多糖、金针菇多糖、黑木耳多糖、茯苓多糖、猴头多糖等,并在医药和保健品上都得以广泛应用[11]。

4.2生物碱真菌生物碱是真菌中的一类重要代谢产物,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可分为吲哚、嘌呤和吡咯三类。

4.2.1吲哚类主要有麦角碱、麦角胺新碱、麦角胺、麦角异胺、麦角生碱、麦角异生碱等六对旋光异构体。

有药理活性的是其中的左旋体。

含这类成分的代表真菌为子囊菌的麦角菌,担子菌类的杯菌属中一些种类亦含有这类活性物质。

吲哚类成分中麦角碱及其衍生物对治疗偏头痛、心血管疾病均有明显效果;对眼角膜炎患者、内耳平衡功能及甲状腺分泌功能失调等症也有一定疗效。

麦角新碱则为促子宫肌肉收缩、减少产后流血、催产等妇科用药[6]。

4.2.2嘌呤类这类生物碱是真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例如具有降低血脂作用的蜜环菌腺苷及嘌呤,降低胆固醇的香菇嘌呤,有杀菌作用的虫草素等等。

4.2.3吡咯类如从灵芝中分离出来的灵芝碱甲、灵芝碱乙等均属吡咯类,它们具有抗炎作用。

4.3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是指松节油和许多挥发油中含有的一些不饱和烃类化合物,这些不饱和烃具有G10H16通式,通常根据其组成的差异而分成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四萜、五萜及多萜等种类。

从菌物中分离出来的萜类多数是属于倍半萜、二萜和三萜类。

其主要作用是具有抗癌和抗菌活性[11]。

4.3.1倍半萜类从担子菌类中分离出来的不饱和烃类多属于倍半萜类,依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12种结构类型。

如从榆耳中分离出的榆耳三醇,从杯菌中分离出的伊鲁醇,从球果小皮伞、绒白乳菇等伞菌中分离出的小皮伞型倍半萜,从紫韧革菌中分离出的韧革菌型倍半萜,从黑蛋巢菌中分离出的五种蛋巢菌素,从乳菇属中分离出来的五种乳菇菌素(乳菇醇),从斑盖金钱菌中分离出两种单环倍半萜类和三个双环倍半萜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