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轴套设计

机械设计-轴套设计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毕业设计轴套--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

毕业设计轴套--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零件图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3)1.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3)2.毛坯分析 (4)2.1毛坯的选择 (4)2.2毛坯图的设计 (4)2.2.1 确定毛坯尺寸 (4)2.2.2零件的毛坯图 (5)3.零件的工艺分析 (5)4.工艺路线的拟定 (6)5.机床和工艺设备的选择及其理由 (7)5.1机床的选择及其理由 (7)5.2.刀具的选择 (7)5.3量具的选择 (8)5.4夹具的选择 (9)6.机械加工过程 (9)7.结论 (10)附图:轴套零件图 (12)轴套毛坯图 (1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 (1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2 (15)机械加工工序卡2 (16)机械加工工序卡3 (17)机械加工工序卡4 (18)机械加工工序卡5 (19)机械加工工序卡6 (20)机械加工工序卡7 (21)机械加工工序卡8 (22)机械加工工序卡9 (23)机械加工工序卡10 (24)机械加工工序卡11 (25)机械加工工序卡12 (26)机械加工工序卡13 (27)机械加工工序卡14 (28)机械加工工序卡15 (29)参考文献 (30)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摘要:轴套零件在机械中的作用主要是导正、限位、止转及定位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对轴套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编写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零件在加工中必须保证重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根据现有生产设备选择合理的机械加工路线。

关键词:轴套尺寸设备精度1.零件图分析轴套一般起滑动轴承作用,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

图1轴套零件图该零件(图1)为轴套类零件。

表面由外圆柱面、轴肩退刀槽表面组成,其中2.0132±φmm ,60030.00φ+mm, 950022.0φ-mm 这三个直径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8,为了保证同轴度通常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粗精加工分开,使粗加工中的变形在精加工中得到纠正,要求尺寸较高为60030.00φ+mm 、950022.0φ-mm 、2.0132±φmm ,其表面粗糙度为Ra1.6µm、Ra0.8µm 零件的左端和有端有M6螺纹孔,深8mm 。

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和编程毕业设计

轴套零件的工艺分析和编程毕业设计

零件图轴套三维图轴套三维图轴套类零件旳工艺设计与加工摘要:伴随数控技术旳发展,数控技术旳应用不仅给老式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旳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旳象征,并且伴随数控技术旳不停发展和应用领域旳扩大,它对国计民生旳某些重要行业旳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旳作用。

伴随科技旳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停旳发展更新,目前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旳更新快,CAD/CAM旳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旳技术。

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旳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因此这规定从业人员具有很高旳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

本文重要通过c车削加工配合件旳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旳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也许影响在车削加工中旳原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毕配合规定。

关键词: 车削;CAD/CAM;配合件零件加工前言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工作旳重要构成部分和教学过程中旳重要实际性环节。

毕业设计旳目旳是:通过设计,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旳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某些有关软件旳学习,去分析和处理本专业范围内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旳能力,培养我们建立对旳旳工艺设计思维,学会查找工具书,掌握数控工艺设计旳一般程序,规范和措施。

本次设计选择旳课题为轴类零件旳车削加工工艺设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对机械制图旳基础知识有了深入旳理解,同步也为我们从事绘图工作奠定了一种良好旳基础。

并锻炼了自己旳动手能力,到达了学以致用旳目旳。

它是一次专业技能旳重要训练和知识水平旳一次全面体验,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旳重要根据,同步也为我们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必要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目录序言第一章零件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零件旳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25 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1)、毛坯类型;2)、余量确定;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1)、工序图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五、起止日期: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年月日八、设计评语:九、设计成绩:年月日本文主要介绍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其次设计钻两斜孔的钻孔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1. 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旋转运动,并起到保护轴和轴承的作用。

轴套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引擎、机床、风机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2. 轴套的材料选择轴套的材料选择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合金、铝合金、钢等。

铜合金轴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铝合金轴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适用于重量要求较轻的设备;钢制轴套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高负载和恶劣工况下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3. 轴套的加工工艺3.1 轴套的车削加工轴套的车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适用于轴套的内外径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车床、夹具、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车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切削深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夹紧;步骤4:启动车床,进行粗车削和精车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车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研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3.2 轴套的磨削加工轴套的磨削加工通常用于提高轴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磨削加工包括外圆磨削和内孔磨削。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磨床、砂轮、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磨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砂轮粒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磨床上,并调整好夹具,保证轴套的稳定性;步骤4:启动磨床,进行粗磨削和精磨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磨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

3.3 轴套的冷镦加工轴套的冷镦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孔上的花纹或沟槽。

冷镦加工与车削和磨削不同,它通过冷镦机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型。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 引言轴套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其用途是在轴和孔之间提供支撑和滑动的功能。

在工程设计中,轴套类零件通常需要经过精密的加工工艺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2. 材料选择在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轴套类零件材料包括普通钢、不锈钢、铜和铝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要考虑零件的使用环境、受力情况、耐磨性和成本等因素。

普通钢通常用于一般工况下的轴套,而在耐腐蚀和高温环境下,不锈钢是更好的选择。

3. 加工工艺流程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3.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准备。

包括材料的切割和锻造等操作。

在这一步中,需要将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2 粗加工粗加工是对轴套类零件进行初步形状加工的过程。

通常使用车床、铣床、钻床等机械设备进行操作。

在这一步中,需要根据工程图纸和要求进行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操作。

粗加工能够将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到大致接近设计要求的程度。

3.3 热处理热处理是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硬度和韧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表面强化等。

热处理能够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并增加其抗磨性和耐久性。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工件形状进行参数的选择和控制,以保证热处理效果的达到。

3.4 精密加工精密加工是将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到精确的设计要求的过程。

精密加工通常包括数控加工、磨削、线切割等操作。

数控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加工,磨削能够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几何精度,线切割能够加工出复杂的内部结构。

3.5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氮化等。

表面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套类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4. 加工工艺优化为了提高轴套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可以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

轴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轴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合金钢
合金钢具有较好的强度和 耐磨性,适用于需要同时 承受较大载荷和较高转速 的轴套。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要求
高精度
轴套类零件的内外圆、孔径等尺寸精度 要求较高,通常在±0.01mm以内。
稳定性好
轴套类零件需要具有较好的动平衡和 热稳定性,以保证旋转或往复运动的
平稳性和精度。
表面质量好
轴套类零件的表面需要光滑、无毛刺、 无划痕等缺陷,以提高耐磨性和使用 寿命。
02
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是指刀具在切削过程 中沿进给方向移动的速度,它 决定了切削深度和切削量。合 理的进给速度有助于平衡切削 力和热量,提高加工精度和表 面质量。
03
切削深度
04
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切削刃在工件 表面上切削的深度。切削深度的 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力和切削热, 进而影响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 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 适的切削深度是必要的。
根据刀具的承受能力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深度与切削宽度, 以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05 车削加工的质量控制
加工前的质量控制
零件图纸分析
对轴套类零件的图纸进行详细分析,确保理解零件的 结构、尺寸、材料和加工要求。
刀具和夹具选择
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确保 加工精度和效率。
02
轴套类零件通常具有旋转或往复运动的特点,需要承受较大的
载荷和摩擦力。
轴套类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因应用场合而异,但通常具有中空、
03
内外圆等特点。
轴套类零件的常见材料
01
02
03
高碳钢
高碳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 性,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 载荷的轴套。
不锈钢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

智能化设计: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 技术,实现轴套类零件的智能化设 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定制化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个性化 需求,实现轴套类零件的定制化设计,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环保设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制造工艺,降低 能耗和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加工方法:半精加工常用的方法有车削、铣削、磨削等,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材料 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加工精度:半精加工的精度要求比粗加工高,需要保证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 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质量要求。
精加工的定义和目的 精加工的方法和设备 精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精加工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定义:超精加工是一种精密加工方法, 通过高精度机床和特殊磨料对零件表 面进行超精细加工,以达到极高的表 面质量和精度
设计的优化考虑加 工工艺:在设计过 程中,需要考虑加 工工艺的限制和要 求,通过优化设计 来提高加工效率和 产品质量。
协调与优化的实践 经验:通过实际生 产中的经验积累, 不断协调和优化加 工工艺与设计的关 系,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加工: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绿色环保: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高效化加工:提高加工速度和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柔性化加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提高加工灵活性
加工设备:粗加工设备包括铣床、车床、钻床等。
注意事项:在粗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同时,应 注意保护机床和刀具,避免损坏。
定义:半精加工是指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加工内容:半精加工包括对轴套类零件的外圆、内孔、端面等表面的加工,以及螺 纹、键槽等结构的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目录1引言12数控机床的概述22.1数控及自动编程的发展简介22.1.1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22.1.2自动编程软件的发展、联系及优越性22.2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2.2.1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32.2.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32.3数控机床的分类32.3.1按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32.3.2按加工方式分类32.3.3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42.3.4按驱动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42.4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42.5数控机床的特点4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5第四章轴类零件实例加工<一)64.1实体零件的生成64.2加工工艺分析74.2.1分析零件图纸和工艺分析74.2.2确定装夹方案94.2.3确定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94.2.4刀具的选择104.3选择切削用量124.3.1主轴转速的确定124.3.2进给速度的确定124.3.3背吃刀量确定124.4编程134.4.1编程技巧134.4.2编程特点154.4.3编程方法154.4.4编程步骤164.4.5实例分析16附录A 加工程序 (23)致谢311引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生产率和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他不仅能够提高品质质量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但是采用这种自动和高效率的设备需要很大的初期投资,以及较长的生产周期,只有在大批量的生产条件下,才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消费向个性化发展,单件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占到70%--80%,这类产品的零件一般采用通用机床来加工。

而通用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由人工操作,难于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质量。

特别是由曲线、曲面组成的复杂零件,只能借助靠模和仿行机床或者借助画线和样板用手工操作的方法来完成,其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受到极大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特别是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应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才得已产生和发展。

数控技术是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技术的简称。

它采用数字化信号对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使其产生各种规定的运动和动作。

利用数控技术可以把生产过程用某中语言编写的程序来描述,将程序以数字形式送入计算机或专用的数字计算装置进行处理输出,并控制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执行程序,从而使生产过程能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采用数控技术的控制系统称为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存在多种数控系统,其中产生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是机械加工行业中的各种机床数控系统。

所谓机床数控系统就是以加工机床为控制对象的数字控制系统。

安装有数控系统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

它是数控系统与机床本体的结合体。

数控车床是数控系统与车床本体的结合体;数控铣床是数控系统与铣床本体的结合体。

除此之外还有数控线切割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等。

数控机床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是集机械、计算机、微电子、现代控制及精密测量等多种现代技术为一体的高度机电一体化设备。

数控机床的产生使传统的机械加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复杂工件的制造成为可能,更表现在采用了数控技术后使生产加工过程真正实现了自动化。

2 数控机床的概述2.1数控及自动编程的发展简介2.1.1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1952年美国泊森斯公司<parsons)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以数字计算机原理为基础的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简称NC)三坐标铣床,开创了机械加工自动化的新纪元。

1955年数字控制<简称数控)机床进入使用化阶段,在发展曲面的加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60年代中期进入实用阶段。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机床厂能够生产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

我国经济型数控机床的研究、生产和推广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数控技术水平方面、数控系统方面及驱动系统方面。

2.1.2自动编程软件的发展、联系及优越性CAD/CAM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并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CAD/CAM一体化成为可能。

从20世纪90年代起,CAD/CAM技术向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系统集成,资源共享和产品生产与组织管理的高度自动化,提高产品的竞争CAD/CAM系统之间和各个子系统之间要进行统一的数据交换。

从狭义上讲,NC编程就是CAM的同意词。

利用NC加工技术,可以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传统机械加工相比,NC加工具有如下优势:1缩短了产品加工是的辅助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利用数控机床,特别是数控加工中心进行NC加工,基本上一次装夹,减少了夹具设计与制造以及工件定位与装夹时间。

2加工精度高、安全可靠。

利用数控机床和NC加工技术,可以在制造前进行加工路径的模拟和仿真,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并能进行干涉检查。

能够及早发现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修正。

3可以加工复杂的零件。

一般机床不能加工的零件,都可以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并且加工精度高,可重复性好。

随着CAD/CAM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很多著名的软件都具有很强的NC功能。

在中国使用较为广泛的集成软件有Pro/ENGINEER、UGIL、Master CAM和CATIA等。

Pro/ENGINEER是CAD/CAM/CAPP/POM于一体的,能够完成制造业所需的各个方面功能设计的软件包,Pro/ENGINEER集成了零件设计产品装配及NC加工,具有铣削、车削、点火花线切割等加工编程能力。

2.2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2.1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工作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实现:1、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图样与工艺方案,用规定的代码和程序格式编写加工程序;2、所编程序指令输入机床数控装置;3、数控装置将程序<代码)进行译码、运算之后,向机床各个坐标的伺服机构和辅助控制装置发出信号,以驱动机床的各运动部件,并控制所需的辅助动作,最后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由此可知,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加工程序、输入输出装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辅助控制装置、反馈系统、电器逻辑装置以及机床本体。

由下图2.2.1可知机床数控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

图2.2.1:机床数控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2.2.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由上图可知,数控机床在加工时,是根据工件图样要求及加工工艺过程,将所用刀具及机床各部件的移动量、速度及动作先后顺序、主轴转速、主轴旋转方向及冷却等要求,以规定的数控代码形式,编制成程序单,并输入到机床专用计算机中。

然后,数控系统根据输入的指令,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信号和指令,控制机床各部分进行规定的位移和有顺序的动作,加工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件。

2.3数控机床的分类2.3.1按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点位控制<Point to Point Control )或位置控制<Positioning)数控机床轮廓控制Contouring Control数控机床2.3.2按加工方式分类1.金属切削类:如数控车、钻、镗、铣、磨、加工中心等。

2.金属成型类:如数控折弯机、弯管机、四转头压力机等。

3特殊加工类:如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激光切割机等。

4其他类:如数控火焰切割机、三坐标测量机等。

2.3.3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1两坐标数控机床:两轴联动,用于加工各种曲线轮廓的回转体,如数控车床。

2三坐标数控机床:三轴联动,多用于加工曲面零件,如数控铣床、数控磨床。

3多坐标数控机床:四轴或五轴联动,多用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2.3.4按驱动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1 开环控制数控机床2 闭环控制<Closed Loop Control)数控机床3 半闭环控制<Semi-closed Loop Control)数控机床2.4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1轮廓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的零件;2用普通机床加工时,需要制作复杂工艺装备的零件;3用普通机床加工时,工艺路线过长、工装过多的零件;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零件<100件以内);5新产品的试制零件;6价值昂贵,加工中不许报废的零件;7生产周期段的急需件;8集铣、钻、镗、扩、铰、攻螺纹等多种工序于一体的零件。

2.5数控机床的特点1适应性强,适应加工单件或中小批量复杂工件;2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3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改善劳动条件;4生产效率高;5良好的经济效益;6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为了达到机床的有效利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轴套类零件的加工使用数控车床。

在下面的章节里,我将围绕两种典型的数控车床来阐述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3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主要要求如下:1 尺寸精度比一般的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

轴类零件中支承轴颈的精度要求最高,为IT5~IT7;配合轴颈的尺寸精度要求可以低一些,为IT6~IT9。

2 形状精度高。

3 位置精度高,其一般轴的径向跳动为0.01~0.03,高精度的轴为0.001~0.005。

4 表面粗糙度比一般的零件高,支承轴颈和重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常为0.1~0.8um,配合轴颈和次要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8~3.2um。

轴类零件一般常用的材料有45钢、40Cr合金钢、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还有20CrMoTi、20Mn2B、20Cr等。

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毛坯是棒料和锻件,只有一些大型或结构复杂的轴,在质量允许时才采用铸件。

由于毛坯经过锻造后,能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可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所以除了光轴、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可使用热轧料棒料或冷拉棒料外,一般比较重要的轴大都采用锻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