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语法与翻译表达
语义分析和语法制导翻译

第六章 语义分析和语法 制导翻译
语义分析的任务:检查语义错误
类型检查:
运算数类型
一致性检查: 名字声明与引用
控制流检查: 转移目标
名字检查:
作用域
翻译的任务:建立等价的目标程序
生成中间语言的指令序列
名字绑定:
变量名、过程名
建立运行环境
6.1 属性文法
语义分析与语法制导翻译的描述方法
属性文法的定义:
A=(G,V,F)
G 是上下文无关文法 V 属性的有穷集 F 关于属性的断言和谓词
用法
针对语义,为文法符号设置属性
终结符使用单词的属性
为每个产生式设置语义规则
通过描述各属性的关系 将语义分析和翻译步骤定义为产生式的 断言和谓词
例6-1: 计算器的算法设计
需求:算术表达式的求值 设计:
属性的计算
构造语法分析树,填加响应的语义规则 综合属性
自底向上按照语义规则来计算各结点的综 合属性值
继承属性
需要探讨计算次序
例6-3:3*5+4 的
语法树与属性计算
L P rin t(1 9 )
E .v a l= 1 9
E .v a l= 1 5
+
T .v a l= 4
T .v a l= 1 5
编制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引入属性表示语义信息
将值 val 作为表达式 E、项 T 和因子 F 的属性
用语义规则描述表达式的求值
属性文法(语法制导定义)
产生式 L→E
语义规则 print( E.val )
E → E1 + T E.val := E1.val + T.val
E→T
翻译中的语义分析和表达

翻译中的语义分析和表达
王宪
【期刊名称】《外语研究》
【年(卷),期】1990()4
【摘要】翻译即释义(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
语义分析是翻译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翻译研究的实质性问题。
要想透彻地理解原作意义,就必须全面了解影响和制约意义的各类条件。
首先,我们知道,词、句子和话语结构的意义要受到上下文的制约,要受到句法规则的制约,要受到习惯用法的制约……等等。
但仅了解这些条件还远不能解释特定话语的全部意义。
只有在认真分析诸如言语环境、文化差异,文体职能等等因素之后,才能全面、
【总页数】9页(P34-42)
【关键词】翻译过程;语义分析;翻译者;文化差异;译文;表达方式;语言色彩;联想意义;语言使用者;原作
【作者】王宪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职业翻译语言词汇学中不同语境的语义分析研究 [J], 王丽芬
2.职业翻译语言词汇学中不同语境的语义分析研究 [J], 王丽芬
3.从翻译失误看语篇翻译中的深层逻辑语义分析 [J], 许晓艳;黄滨
4.跨文化比较与翻译——浅议翻译实践中的语义分析 [J], 杨明光
5.语义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J], 李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讲 语义与翻译

Tom is a tiger.像老虎一样精力充沛; 像 像老虎一样精力充沛; 像老虎一样精力充沛 老虎一样残忍 She is a lovely duck. That problem is an albatross.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instead of using “dragon”, we render: to hope one’s son will get somewhere / will be successful to sow dragon’s seed撒下不和的种子 撒下不和的种子
5.The doctor introduced a long tube into the sick man’s throat so he could breathe. 导入) (导入) 6.Television and space travel are introducing many new words into our language.(带来) (带来) 7.I introduced my country cousin to the big city by showing him the sights. 带领,引导) (带领,引导)
Connotative meaning
Connotation: the suggesting of meaning by a word apart from the thing it explicitly names or describes. Connota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implied meaning that is over and above its pure conceptual meaning
她醉心于这美丽的景色。 她醉心于这美丽的景色。 He is infatuated with the beautiful scene. He is engrossed in the beautiful scene.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沈涵文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一、文本类型理论彼得·纽马克是一位现代语言学教授,任教于英国萨里大学,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教学。
纽马克在布勒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类型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表达型文本重视原文作者的权威,关注原作者思想感情,不会考虑读者的反应。
以下几种属于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抒情诗、小说、戏剧等严肃性作品;国家政治人物的演讲稿或文件、各种法规和法律文献等权威性言论;自传、散文和私人信件等抒发个人感情的作品。
这些纯属是作者个人感情的宣泄,读者背景模糊,不关注读者的反应。
信息型文本注重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它的语言常常比较客观,不带个人特色,重在信息的传递,而语言正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其用词、搭配等通常较为传统。
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科学、技术、商业、工业等,常常以教材、报告、报纸、论文、备忘录和会议记录等形式呈现。
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读者的反应。
目的是号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来思考、感受并有所行动。
典型的号召型文本包括:告示、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等。
一个文本常常会具备几种功能,但往往以其中一种功能为主[1]。
同一文本会因为不同的交际时间、地点、背景和对象产生不同的功能[2]。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含义20世纪末期,彼得·纽马克出版了《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在这本书中,他首次引入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
语义翻译以原文作者为出发点,竭力将原文的信息贴切地传达出来。
其更偏重于对原文文本的呈现,也就是在不违反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将原文内容尽可能地再现。
因此,在进行语义翻译时,译文应该在译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使得译文与原文在文体风格上尽可能地相似,从而使读者有更精准的阅读体验。
英语语句翻译方法

英语语句翻译方法英语语句翻译方法有哪些?翻译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并不难,看看下面吧!一、正反、反正表达法i.汉语从反面表达,译文从正面表达例1:他提出的论据相当不充实。
译文:The argument he put forward is pretty thin. (词) 例2:我们确信,年轻一代将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
译文: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prove worthy ofour trust. (短语)例3:他七十岁了,可是并不显老。
译文:He was 70, but he carried his years lightly. (句子)II.汉语从正面表达,译文从反面表达例1:他这个人优柔寡断,而且总是反复无常。
译文:He was an indecisive sort of person and always capricious. (词)例2:调查结果清清楚楚地显示病人死于心脏病。
译文:The investigation left no doubt that the patient had died of heartdisease.(短语)例3:这类举动迟早会被人觉察的。
译文:Such actions couldn’t long escape notice. (句子) III.特殊的否认句式例1:有利必有弊。
译文:There is not any advantage without disadvantage. (双重否认)例2:我们在那个城市从未因为是犹太人而遭受歧视。
译文:In that city, we had never suffereddiscrimination because we wereJews. (否认转移)二、分句、合句法I.分句法汉译英时,需要分译的句子多数是长句,或者是构造复杂的复句。
这种句子如果译成一个长句,就会使译文冗长、累赘、意思表达不清楚,也不符合英文习惯。
翻译技巧-翻译和语法分析

翻译技巧翻译与语法分析译题一:What to Do About Friends Holding You BackFor the most part, you probably don't need to make any radical changes to who you hang out with. As long as you understand your friends might have jealousies about your self-improvement goals, you'll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m and deal with them.Just remember that if your friends tell you something is "impossible" for you to do or you "can't" do it, they might just be trying to save themselves from feeling hurt. Once you accomplish your goal they'll eventually adjust. Plus, you might give them the inspiration to break down their own assumptions and set "impossible" goals of their own.Any of you have great supporting friendships? Any of you notice when your friends become jealous and sabotaging?参考译文:如何应对朋友的红眼病大多数时候你不必动不动就想着换一拨在一起耍(四川话)的朋友。
英语翻译中的语义表达

英语翻译中的语义表达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而翻译则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表达语义是至关重要的。
语义是指语言中词汇、短语、句子等表达的意思和含义。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中的语义表达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词汇的语义表达是翻译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不同语言中的词汇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语义范围。
例如,英语中的“love”可以表示爱情、喜欢、关心等不同的含义,而在中文中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翻译。
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义要求选择合适的词汇,以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其次,短语和习语的翻译也是语义表达中的挑战之一。
短语和习语是语言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它们的意义和字面意思往往不一致。
例如,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指的是“去世”,而字面意思却是“踢桶子”。
在翻译这类表达时,译者需要理解其隐含的意义,并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以保持语义的连贯性。
此外,句子结构和语法也对语义表达产生影响。
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在翻译过程中语义的改变。
例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中文中往往需要转化为主动语态。
这就要求译者在保持语义准确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语法规则,以确保翻译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此外,文化差异也会对语义表达带来挑战。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以确保翻译的语义表达符合目标文化的习惯和理解。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翻译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只有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义差异,才能准确地表达语义。
其次,译者需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以便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此外,译者还可以借助翻译工具和资源,如词典、语料库等,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英语翻译中的语义表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面对词汇、短语、句子结构、语法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情态动词在翻译过程中的语义转化与表达

情态动词在翻译过程中的语义转化与表达情态动词是一类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特殊语义作用的词汇,用于表达说话人对某种态度、意愿、可能性、推测等的情感和判断。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情态动词的语义转化和表达方式会产生差异。
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情态动词的含义,成为翻译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情态动词的语义转化情态动词的语义转化是指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和语境的差异,使得情态动词在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产生变化。
这种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态动词的强调程度转化不同语言对情态动词的强调程度不同,需要根据语境和语义的需要进行转化。
例如,英语中的“must”可以表示强烈的命令或责任,而在汉语中常常用“一定”或“必须”来表达。
2. 情态动词的可能性转化情态动词通常用来表达可能性或否定,但在不同语言中的转化方式略有不同。
例如,拉丁语系中的语言将情态动词与动词结合使用,如法语中的“peut-être”(可能),而在英语中直接使用“maybe”(也许)。
3. 情态动词的虚拟与真实转化情态动词也常用于表达虚拟与真实的差异。
例如,中文中的“应该”或“会”常用于表示虚拟的情态动词,而英语中则使用“should”或“would”来表达。
二、情态动词的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情态动词的表达方式不仅需要准确表达其语义,还需要符合所处的语境和文章的整体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1.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直接将情态动词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这种方式通常较为直接,能够准确传达情态动词的语义。
例如,将英语中的“could”直译为“能够”或“可以”。
2. 替换法替换法是指通过替换情态动词,使用具有相近或等价意义的短语或词汇进行表达。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法习惯。
例如,将英语中的“should”替换为“建议”或“应该”。
3. 转化法转化法是指将情态动词的含义转化为其他词类的词汇或短语来表达。
这种方式可以使表达更加灵活,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义语法与翻译表达在影响翻译表达的诸多因素中,首先遇到的莫过于对句中词汇意思的、对句子结构的分析,也就是语义和语法这两个方面。
在翻译过程中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好,那么翻译的东西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信"和"达"。
至于"雅"的问题,它与译者的文笔修养及其他一些因素等联系甚紧,本文无意谈及。
笔者只想从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对翻译表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用实例加以分析,旨在证明语义和语法这两个因素在翻译表达中的重要性。
一、语义理解应准确符号学的观点认为,一门语言就是一个系统,表达概念的词可以看作是系统中的实体,这些实体只有在系统中才有意义。
这就是说词汇是静态的,句子是动态的。
词汇只有置于句子才有意义,而只有根据句子乃至语篇来确定某个词汇的准确含义,才能真正达到翻译便是译意的目的。
所以,语义的理解应力求准确。
不仅要突出文字的表层意思,有的还必须译出其深层的涵义。
这样译文表达才可能正确无误。
可见理解准确是翻译准确的前提,否则便会译不达意,贻笑大方。
现就语义理解的重要性以若干实例加以说明:1. Health is above wealth, for this cannot give so much happiness as that.译文:健康比财富更重要,因为财富不能像健康那样给人们带来幸福。
原句中this代替就近的名词,即wealth(财富),that代替较远的名词,即health(健康)。
要把两个代词翻译成所代之名词才说得通。
如果把this和that拘泥于表面原意译成"这个"和"那个",这样指代很不明确,放到译文中则让人不知所云。
再如:There are two classes of people: the selfish and the selfless; these are respected, while those are looked down upon.此句中的these指前面靠近的the selfless(忘我的人),those指较远的the selfish(自私的人)。
所以全句应译成:世上有两种人:自私者和忘我者;忘我的有受到尊敬,而自私的人则遭鄙视。
2. Men and nations working apart created these problems, men and nations working together must solve them.译文: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离心离德产生了这些问题: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同心同德必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句中men和nations都是复数。
如果简单地译成"人们"和"国家"但不合原意,甚至被理解为人同国家之间离心离德和同心同德。
故此,应在"人"和"国家"之后加上"之间",使句子不仅准确地表达了men和nations两个词在句中的深层含义,而且读起来也通顺。
3.He was astounded but highly pleased that the man who presided over the destinies of the mighty British Empire should come pleading to him.译文:他又惊又喜,那位掌握着大英帝国命运的人居然来向他央求。
Should作为情态动词有"应该"的意思,但是当句子中有pity, surprise, shame, shock等表达说话人感情色彩的词时,从句中的should就往往被译成"居然","竟然"等,把说话人的同情、吃惊、羞怯、不满、赞叹、怀疑等感情表达出来。
原文中有astounded和pleased表示惊喜的词,所以should应译民"居然",如果译成"应该",就错了。
4. Hairless Yunus has a few marbles missing because he is a wrestler.译文:秃头尤诺斯是个角力士,他缺几个心眼。
当marble用作复数时有"理智,常识"等含义,如to lose one's marbles(失去理智)。
原句如果按marble 的表层意思译成"大理石"则译文便成了"秃头尤诺斯是个角力士,他丢掉了几块大理石。
"这句子就令人不可思议了。
5. He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to challenge the interest of all concerned.译文:他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兴趣。
Challenge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挑战"。
但如果望文生义把challenge译成"挑战",则"挑战兴趣"是说不通的。
此处只有译出其深层含义"引起"为好。
6. A shy, retiring man known to his Columbia University students as a dull lecturer, he had the brilliance of mind that made him the teacher of his time, respected by presidents and philosophers alike.译文:他是一个怕羞,性情孤独的人,在他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们看来,他是一个令人乏味的老师。
然而他极其聪明,智慧过人,这使他成为当时最杰出的教师,深受各大学校长和学者们的尊敬。
retire有"退休"的意思,但是,因此就推断此处retiring是"将要退休的"那就错了。
Retiring和人搭配时并不是退休的意思,而是“沉默寡言"的意思。
句中的the一般是冠词。
但此处的the 是起强调作用。
修饰人和事物时有"最典型","最理想" "最重要"等意思。
所以原句如果把retiring man译成"即将退休的人",把make him the teacher译成"使他成为那个老师",整个句子的意思就相差太大了。
可见望文生义实在是翻译之大敌。
7. The Einsteins, however, could not afford to pay for the advanced education that young Albert needed.译文:然而,爱因斯坦的父母无力负担年轻的阿尔伯特深造所需要的费用。
句中The Einsteins不是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本人,所以不能理解为"爱因斯坦无力负担…?quot;而指爱因斯坦的父母。
Einsteins是Albert的姓。
英语中凡是在人名的姓后加s,姓前面再用上定冠词the,就用来指父母、夫妇、兄弟姐妹等,时也指全家。
8. "you must remember that we are here to serve the people, that we are building a New Society. The bureaucracy has this rare opportunity to prove it's worth to build a progressive nation".译文:"你们必须记住,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正在建设个新社会,这是全体政府官员显示其才干,建设个进步国家的好机会。
"bureaucracy即有官僚政治、官僚制度的意思,但还有"整体,政府官?quot;的意思。
如果把它译成官僚主义,那就与整个句子的意思相去甚远了。
可见,翻译应考虑整个下文的逻辑性。
9. This was the last place the colonialists would leave, for in it lay rich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译文:这是殖民主义者最不愿意离开的地方,因为那里蕴藏着财富和自然资源。
句中last是least willing的意思,不是"最后的"意思。
如果望文生义译成"这是殖民主义者最后离开地方",句子的意思出入就大了。
再如:He is the last man to accept a bribe.他决不是受贿赂的人。
He is the last man I wanted to see.他是我最不愿见的一个人。
10. There is a definite link between smoking and heart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But this doesn't make you too uncomfortable because you are in good company.译文:抽烟和心脏病以及肺癌的确有联系。
但这并不能使人们感到太大的不舒服,因为和你一样抽烟的人很多。
company用作可数名词做"公司","连队"等解,而用作不可数名词则是"伙伴,伴侣"等意思。
句中的good company中没有任何冠词,是不可数名词,故译作"和你一样抽烟的人很多。
"如果按照自己印象最深的、最熟悉的释义去套,就会把后半句译成:"因为你是在一个好的公司里。
"和前半句就风马牛不相及了。
二、语法分析要精细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指出"语法分析是翻译过程极其重要一环"。
这是说一个英语句子,即便是在懂得了词义的基础上,如果语法分析对,句子结构弄错,也势必造成误译,甚至与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
下面数枚实例足可说明问题:1. He is not a majestic personal figure like Roosevelt, and he doesn't inspire fear like Johnson. 译文:他并不像罗斯福那样是一个代表威严人物,而且也不像约翰逊那样叫人望而生畏。
在"not…as/like…"这个句子结构中,as和like都应属于主句的否定范围,这种结构语法上称之为否定转移(transferred ne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