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_蒋奇武

合集下载

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_蒋奇武

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_蒋奇武

2011 年 11 月ISSN 1009-5039zwwx@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Overseas English 海 外 英 语Tel:+86-551-5690811 5690812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蒋奇武(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 ,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 : 外来语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来源于别的语言的词汇 。

日语的外来语也称 “ 伝 来 語 ” 或 “ 洋 語 ” , 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英美语系 , 也 有来自葡萄牙语 , 法语 , 俄语等语言的词汇 。

在日常会话和文章当中使用很多外来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 , 日语外来语一般用片假名 书写 。

1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方面大量地吸收接受外来文化 , 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传统文化 , 在新旧 、 内外相交相冲之下 , 日本人却 能将外来文化融入日语中产生出日语外来语 。

该文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为例 , 通过分析日语中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 , 探究其 “ 外表 - 词汇构成 ” 和 “ 内在 - 意义 ” 的变化 , 进而透视出日本文化吸收改良外来文化的特点 -- 外来本土化的能力 。

关键词 :japanese loanwords word-forming meaning chang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039(2011)11-0269-02 不具有该词义的新词汇 。

例如 :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中 , 词 汇 构 成 往 往 采 用 音 译 法 。

例如 : 常见的中文 “ 盘尼西林 ” 就是按照英文 “penicillin ” 的 读音直接翻译过来的专有名词 。

日语外来 语 也 大 量 存 在 这 样 的转换方式 , 例如日文的 ’ミルク’ 就是英文 ‘milk ’ 来的 。

除了 直接音译外 , 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良 , 日 本 人 创 造 的 外 来 语还有以下的几个构词特点 。

浅析语言演化的外部因素——以日语外来语为中心

浅析语言演化的外部因素——以日语外来语为中心

浅析语言演化的外部因素——以日语外来语为中心发布时间:2021-03-29T10:45:58.240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作者:付临恩[导读]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语言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新词的出现,当然也伴随着旧词的消亡。

语言发展主要由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决定。

其中外部因素主要通过民族交往、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彼此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吸收其他民族的词汇。

黑龙江大学付临恩 150000摘要: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语言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新词的出现,当然也伴随着旧词的消亡。

语言发展主要由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决定。

其中外部因素主要通过民族交往、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彼此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吸收其他民族的词汇。

日语外来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外来语虽然源于其他语言,但是其发音、结构及词义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力图通过这些变化来浅析语言演化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语言演化;外部因素;日语外来语一、引言邵宇(2006)指出,外来语区别于其他一般词汇的特质就在于它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交融,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带有两个民族文化的烙印。

日语中外来语词汇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日本国立国会研究所在90年代,对常见的90种杂志中出现的日语词汇构成比例的调查表明,外来语的数量已经可以与固有词汇比肩,占词汇总量的40%以上,是八十年代的五倍。

史群(2003)在《新编日语外来语词典》(修订本)中从日本新近出版的各种外来语词典及日文报刊和各种专业书籍中搜集8万余条。

词条范围涵盖经济、科技、医学等各个领域。

二、外来语的定义广义上来说,外来语是指从日本以外的国家传入的词语,但狭义上的外来语则是指源于欧美国家的词汇。

日语中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语到底是指哪一类词汇呢?日本权威词典《广辞苑》对此给出了这样定义。

「他の言語より借り入れられ、日本語と同様に日常的に使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た語。

浅谈日语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浅谈日语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浅谈日语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中日词汇交流是双向的:汉语词汇传入日本,给日语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有大量的日语词汇传入中国,但并不是完全照搬。

本文以翻译理论中的归化和异化理论为根据,分析日语词汇传入汉语词汇后的形态,旨在使读者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标签:汉语词汇日语词汇归化理论异化理论一、引言众所周知,日语中的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

汉字的传入,不仅丰富了日语词汇,而且对日语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日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种决定性的影响,造成了日语对汉语的影响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就词汇而言,汉语和日语的交流是双向的,既有大量的汉语词汇被吸收到日语中,也有大量的日语外来词被接纳到汉语中。

日语词汇是被原样接纳到汉语中还是有一定的改变呢?本文通过翻译学中的归化与异化理论,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二、日语中的汉语词汇自公元5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日本之后,日语中就形成了大量的汉语词(漢語),这些词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吴侃,1999):(一)从古汉语传入日语(二)日本人把原有的词汇改造成汉语词当时,汉语词要比原有的和语词时髦,日本人便把一些和语词进行间读,变成汉语词,以抬高自己的身份。

比如“かえりごと→返事、おほね→大根、みもの→見物”等。

(三)利用中文的造词规律创造的汉语词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努力汲取西方文化,在翻译外文资料时,需要大量的词汇来表达。

于是,在此期间,日本人又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

当然,也有一些是援引了英汉词典中的汉语译文。

比如“血管、神経、改良、昨年”等。

(四)取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日语中改变原来的词义而使用的词日语中有很多汉语词取自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改变了汉语原来的词义。

比如“経済、表情、景気、改造”等。

鉴于汉语对日本文字的巨大影响,时至今日,日语中仍然在产生着大量的汉语词汇。

这些词汇由于双向交流而慢慢进入到汉语词汇当中。

探讨日语外来语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探讨日语外来语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日本外来语在日本的实际生活中占据了无可或缺的地位,影响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本文就日语外来语形成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探讨,以加深人们对日语外来语的了解。

关键词:日语外来语形成原因影响前言: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语不断的引入并被广泛使用,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文字的形成和发展。

外来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日本和国际交流的结果,外来语的形成和使用给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一方面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给日本的文化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下面我们根据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探究日语外来语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分析日语外来语形成的原因(一)日语的本身特征有利于外来语的传入和形成对日语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外来语全部是用片假名来表示,这是因为片假名是表音文字,没有实在意义。

日本人在引进外来语的时候,不用过多考虑其涵义等因素,只根据大概的发音用片假名的形式来表示即可。

其表示形式有几种,1、直接音译2、外来语和汉语结合3、英语和外来语组合4、在和语的基础上增减等。

外来语的构成和使用形式灵活多变,这是由于日语本身的特征决定的。

此外,日语属于粘着语,借助语助词、助动词和利用词尾变化可充当多种语言成分,将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词尾和外来语结合就可以形成新的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

日语的名词相对英语来说,是没有性、数、格的变化,而音译的外来语绝大部分是名词,因此,将两个名词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名词,不用考虑单复数、名词所有格之类的语法性因素。

这样一来,极大地促进了外来语的传入和形成,并不断扩大。

(二)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与国际交流,加快了外来语的形成1530年葡萄牙商船绕过大西洋到达日本,开始与日本进行贸易往来,并带来了大量的新鲜名词,这对于闭塞的日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吸引,日本语言家就利用片假名来记录这些名词,这是最早传入日本的外来语。

在葡萄牙之后,西班牙、荷兰等国的商船、传教士也带来了大量的外来语。

日语外来语的使用意图和效果

日语外来语的使用意图和效果

日语外来语的使用意图和效果作者:韩冰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第04期摘要:日语中融入了大量以欧美语言为主的外国语词汇,丰富了原有的日语表现。

经过了“日语化”的外来语,在日语的语言体系中,词形、意义、音韵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

作为交流的媒介,外来语导入新的概念并创造出新的语感。

其使用效果主要表现在含糊其辞、回避责任,缓和语气,减少词语重复以及提高形象等方面。

关键词:外来语;粘着语;语感;意图和效果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4-0092-05一、问题的提出一种语言极少可能完全独立于其他语言而存在,总会和其他语言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互影响。

当然,影响的程度由于地理条件、国交亲密度,以及双方的经济政治实力、国民性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

日本十分重视外来先进文化,尤其是到了近现代,在逐步实现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以欧美语言为主的外语词汇大量地被借用到日语中。

日语词汇根据出处,主要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

外来语是指在本民族语言中融入的来源于外国语言的词汇,日语中的外来语主要指来源于欧美西方国家语言的以片假名标记的词汇,称为“カタカナ语”。

日语外来语的词源绝大部分来自以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为主体的西方语种,其中英语词源的外来语占80% ,据绝对优势。

对于日语外来语的研究,在日本,主流研究以词义的难解性、外来语与日语原有词汇的区分使用、以及对日语中外来语泛滥等问题的探讨等为主。

如:杉岛(2005)[1]以18~25岁的大学生与34~68岁的中老年为对象,对144个常用片假名单词的主观使用频率进行了调查,比较了不同年龄层的外来语使用状况。

石绵(2001)[2]考察现代外来语的历史,比较研究日语中的外来语和外国语中的外来语的异同。

田中(2006)[3]全面考察了现代社会外来语的使用现状,分析外来语问题存在的根源。

小林(2009)[4]挖掘日本接纳外来语的历史,考察现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泛滥的外来语的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浅析日语外来语的使用动机和表达效果

浅析日语外来语的使用动机和表达效果

浅析日语外来语的使用动机和表达效果作者:李霞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13期李霞(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日语的词汇主要分为和语(固有的日语)、汉语、外来语几类。

其中,外来语主要是指和语和汉语以外的,从别国引入的语言,诸如英语、意大利语、德语等。

据统计近年来外来语词汇已经占到日语词汇的10%,并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它们涉及到日本政治、经济、文化、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出现在日本的电视、广告、杂志等上面,而且口语中使用外来语的频率也是相当之高。

基于外来语的这一特点,随着学习的深入,日语学习者越来越觉得外来语是一个难点,和语或是汉语词汇中明明有同样意义的词汇,为什么还要使用外来语代替呢。

本文将从外来语同和语、汉语的区别使用这一角度,举例简单分析日语外来语的使用动机和表达效果。

一方面,在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等日语中不曾有的意义,而日语中没有对应的较贴切的和语和汉语时,直接使用外来语来表达,如パソコン(个人电脑)、ワープロ(打字机)、ケア(照顾,护理)等词即为此例。

从明治维新开始,到二战后的高度经济成长期,日本人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好奇心,体现在语言上即是大量使用外来语,并且觉得使用外来语给人好的印象和新鲜、时髦的感觉,同时还显得高雅。

例如,把晚餐说成“ディナー”,而不用“夕食”;把“包”说成“バッグ”,而不用“鞄”等即为此例。

另一方面,使用外来语产生的表达效果可以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使用外来语可以给听话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同样说“机会”这样的意义,既有“チャンス”又有“機会”,使用“チャンス”即特别突出强调难得的好机会,而“機会”则只是用于一般的陈述众多机遇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

(2)使用外来语可以有缓和语气,使得表达具有并不显得那么生硬,突出对比的效果。

如广播电台的地方台,常常说成“ローカル局”而避免使用“地方局”这样明显有区分对比效果的表达,另外,说“老人”时,使用“シルバー”,显得语气缓和,将“競争相手”说成“ライバル”使得说话的语气没有那么针锋相对的感觉。

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

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

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
蒋奇武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外来语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来源于别的语言的词汇.日语的外来语也称“伝来语”或“洋语”,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英美语系,也有来自葡萄牙语,法语,俄语等语言的词汇.在日常会话和文章当中使用很多外来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日语外来语一般用片假名书写.1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方面大量地吸收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传统文化,在新旧、内外相交相冲之下,日本人却能将外来文化融入日语中产生出日语外来语.该文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为例,通过分析日语中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探究其“外表—词汇构成”和“内在—意义”的变化,进而透视出日本文化吸收改良外来文化的特点——外来本土化的能力.
【总页数】3页(P269-270,274)
【作者】蒋奇武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浅谈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的构成及其记忆 [J], 陈丽萍
2.浅谈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语词汇 [J], 刘志芳
3.浅谈构词法在科技英语词汇构成中的作用 [J], 马晓刚;姜丽霞
4.浅谈英语词汇学习中"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的转变 [J], 黄华楷
5.学习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J], 张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英语影响下的日语外来语的走向

浅谈英语影响下的日语外来语的走向

浅谈英语影响下的日语外来语的走向作者:李卫群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使用频繁,已经成为现代日语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化进程日益深入,英语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共通语,是否将英语作为日本的公用语也成为近年来日本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日语外来语会面临怎么样的命运呢?本文试从日语外来语在日本的使用现状分析探讨外来语的走向问题。

关键词:外来语;国际化;公用语;文化交流基金项目: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njj1042)作者简介:李卫群(1975~),女,海南海口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日语言文化比较,日本语教育。

日本外来语的来源主要是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汉语、朝鲜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满语、梵语、俄语、西班牙语、荷兰语、阿夷努语等。

据统计,汉语占40%,英语占45%,此外的其他语言仅占15%。

明治时代以前日本的外来语主要还是用汉字来书写外来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转向学习西洋文化,日语一般采用音译法吸收外来语,也就是说用“片假名”这个表音文字来标记英语源外来语,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是外来单词。

由于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在日语外来语中所占比重较大,日语在近代受英语的影响也比较深,因此本文仅涉及日语中的英语源外来语。

英语作为现代社会中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对世界各国的语言影响非常显著。

从全世界来看,1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

比如在日本,在国际化的一片呼声中,新闻媒体以及官厅政府的文书已经充斥着片假名混杂的文字,要理解那些外来语,没有相当的英语能力是不行的。

除了日语之外,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日本各界,关于英语与外来语之间的各种话题与争议也层出不穷。

关于“英语公用语”论当今日本的很多日本人已经实际地生活在外国,生活在外语的环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 11 月ISSN 1009-5039zwwx@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Overseas English 海 外 英 语Tel:+86-551-5690811 5690812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蒋奇武(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 ,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 : 外来语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来源于别的语言的词汇 。

日语的外来语也称 “ 伝 来 語 ” 或 “ 洋 語 ” , 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英美语系 , 也 有来自葡萄牙语 , 法语 , 俄语等语言的词汇 。

在日常会话和文章当中使用很多外来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 , 日语外来语一般用片假名 书写 。

1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方面大量地吸收接受外来文化 , 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传统文化 , 在新旧 、 内外相交相冲之下 , 日本人却 能将外来文化融入日语中产生出日语外来语 。

该文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为例 , 通过分析日语中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 , 探究其 “ 外表 - 词汇构成 ” 和 “ 内在 - 意义 ” 的变化 , 进而透视出日本文化吸收改良外来文化的特点 -- 外来本土化的能力 。

关键词 :japanese loanwords word-forming meaning chang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039(2011)11-0269-02 不具有该词义的新词汇 。

例如 :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中 , 词 汇 构 成 往 往 采 用 音 译 法 。

例如 : 常见的中文 “ 盘尼西林 ” 就是按照英文 “penicillin ” 的 读音直接翻译过来的专有名词 。

日语外来 语 也 大 量 存 在 这 样 的转换方式 , 例如日文的 ’ミルク’ 就是英文 ‘milk ’ 来的 。

除了 直接音译外 , 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良 , 日 本 人 创 造 的 外 来 语还有以下的几个构词特点 。

1 省略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 的 一 种 现 象 。

语 言 作 为 一种信息符号 , 在有限的时间里传达一定量的 信 息 , 而 为 了 达 到言简意赅 , 省略的使用便成为一种必然 。

现代日语中的省略 现象较之其他语言更具有广泛性和特殊性 。

由 于 某 些 词 汇 过 长 ,使 用 起 来 不 方 便 ,于 是 就 取 其 中 的 一 部 分 ,变 成 一 个 短 小 的 , 容易记忆 、 容易发音的词汇 。

日语的省略不仅仅体现在日常 会话中 , 外来语词汇中也大量存在 。

例如 : 外来语 ( 片假名词汇 ) 的造语能力 虽 然 不 及 汉 字 的 造 语 能 力 强 5, 但 外 来 语 不 仅 可 以 通 过 “ 外 来 语 + 外 来 语 ” 这 种 构 词 方 式 ,它 还 可 以 通 过 “外 来 语+日 语 ”或 “日 语+外 来 语 ”来 构 成 新 语 。

这样就使外来语的构词能力大大加强了 。

2.2 外来语和日语的复合从语言类型分类上来说日语属于黏着语 6。

黏着语具有通 过在名词 、 动词等词后粘贴不同的词尾实现 构 词 、 造 句 的 语 法 功能 。

利用这一特点日语的外来语构词能力大大加强了 。

2.3 名词性复合语日语和外来语复合后构成一个新的名词。

风靡世界的 “karaoke ” 一词便是这样产生的 。

卡拉 ok 是由日语的 “ 空 ” 和英 语的 “orchestra ” 复合构成 。

“ 空 ” 在日语里为 “ 空的 , 没有的 ” 的 意思 , 引申为没有歌词 ;“orchestra ” 的意思是 “ 管弦乐队 ”, 引 申 为伴奏 。

合起来就是没有歌词只有伴奏的演奏 。

其它常见的如下 :日本是一个很容易吸收外来文化 的 民 族 。

明 治 维 新 之 前 的中国文化以及明治维新之后的欧美文化 都 为 日 本 提 供 了 大 量先进的外来文化 。

与此同时 , 日本民族又是一个奉行扬弃精 神的民族 , 在吸收的同时总是注重加工和改造 。

日本人将英语 单词复合后产生的和制外来语也恰恰体现了这一民族性 。

2 复合2.1 外来语和外来语的复合 ― 和制英语日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分别来自 汉 语 里 面 的 草 书 和 楷 书 偏旁 , 进一步日本人又创造了 “ 国字 2”。

从近代开始 , 中文里面 充斥着无数的日语外来词 , 从 “ 宪法 ”、“ 共产党 ”、“ 政 治 ”, 到 现 今流行的 “ 人气 ”、“ 卖场 ”、“ 洋服 ” 等等 。

现如今 日 本 又 大 量 吸 收 欧 美 文 化 , 创 造 出 “OL ”3 “OB 4” 等 “ 和 製 英 語 ”, 这 又 何 尝 不 是消化吸收改良的又一个版本呢 。

“ 和製英語 ” 也称为 “ 和風英語 ”, 是日语词汇的一个种类 。

一般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英语词汇组成的 该 英 语 本 身 原 来 并2.4 非名词性复合语日语的 サ 变动词 “する”、 一段动词 词 尾 “る ”、 形 容 词 词 尾收稿日期 :2011-06-26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菲菲修回日期 :2011-07-25中外文学文化研究269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2011 年 11 月 3.3 用法错误导致不一样日 本 2000 年 颁 布 了 与 防 治 跟 踪 狂 相 关 的 法 案 。

其 日 文 为 :《ス ト ー カ ー 規 制 法 》, 全 称 是 《ス ト ー カ ー 行 為 等 の 規 制 等 に 関 す る 法 律 》。

21 里 面 的 “ ス ト ー カ ー ” 对 应 英 文 为 ‘stalker ’,《スト ー カ ー規制法 》 可以理解为与防治跟踪狂相关 的法案 。

但其全称中的 “スト ー カ ー行為 ” 一词着实难以理解 。

两个名词直接重叠了 , 没有任何的修饰 。

英文应该是 “stalking activities ” 或者 “stalking behavior ”, 应该说用日语表 达 为 “ス ト ー キング 行為 ” 才更符合逻辑 。

“い ”、 形 容 动 词 连 体 形 “な ” 等 都 可 以 与 外 来 语 结 合 构 成 具 有 新词性的词汇 。

例如 :日 语 中 ,当 外 国 语 转 变 为 外 来 语 时 不 仅 其 “外 表-词 汇 构 成 ”发 生 了 变 化 ,使 用 环 境 也 影 响 并 促 使 其 “内 在-意 义 ”发 生 了变化 。

4 结束语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 , 正如王·刘 (2008 ) 22 所指出 的 :“ 日 本吸收外来语采用音译 , 数量很大 , 用片假名表 示 , 很 开 放 。

” 日本一方面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 另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文化 。

这 两种文化的撞击与融合的体现之一就是 外 来 语 。

日 本 在 小 心 翼 翼 地 保 留 着 传 统 的 同 时 也 大 胆 地 吸 收 和 改 造 外 来 文 化 ,加 以模仿和改良后为我所用 。

可以说外来 本 土 化 是 日 本 人 的 专 长 。

同样 , 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同时 , 越来越多的外来词 、 外来 文化也大量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

日本人 坚 守 传 统 并 吸 收 改 良 外来文化的精神 , 或许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借鉴 。

3 外来语意义的变化新造外来语和对外来语原意加以 改 造 是 使 外 来 语 语 义 发 生变化的两个基本途径 。

新造的外来语表 面 上 保 留 了 英 文 的 单词和发音 , 但其意义和英文本身有着根本的 区 别 。

这 样 , 一 方面通过扩大和缩小外来语的原意来构成 新 的 词 汇 , 另 一 方 面也出现了和外国语原意完全不同的外来语 。

3.1 意义完全不一样通过 “ 断章取义 ” 的形式将两个或更 多 的 英 语 单 词 组 合 在 一起 , 然后产生一个看似听似英语的新词 。

这个新词的原意和 新意完全不一样 。

例如 :Notes:1. 《 大辞泉 》 松村明 监修 小学館 1997原文 : “ 他 の 言語 から 借用 し、 自国語 と 同様 に 使用 するよ うになった 語 。

借用語 。

日本語 では、 広義 には 漢語 も 含 ま れるが、 狭義 には、 主 として 欧米諸国 から 入 ってきた 語 を いう。

現在 では 一般 に 片仮名 で 表記 される。

” 2. 日本创造的汉子 。

如 :‘ 榊 ’‘ 辻 ’ 等 。

《 広辞苑 》 新村出編 岩波書店 2008 原文 : “ 日本 で 作 られた 漢字 「 榊 」「 辻 」の 類 。

和字 。

” 3.office lady 女职员 4.old boy 校友 , 老毕业生 5. 《 日本語教育 ハンドブック》 日本语教育学会 编 大修馆书店1990 p362原文为 “ 外来語 は 漢字 に 比 べて 造語 力 に 欠 け る と い わ れ て きたが、”() 内为笔者添加 。

6. 黏着语是语言类型分类法中以词的结构为主要标准而划分 出来的语言类型之一 。

其特点是词内有专门表示语法意义 的附加成分 。

通过在名词 、 动词等的词尾粘贴不同的词尾来 实现语法功能 。

日语 、 韩语 、 蒙古语都是比较典型的黏着语 。

7. 大城市中心居住人口伴随着地价高升以及环境恶化而减少 , 周边地区人口增加而出现的人口分布呈轮胎状的现象 。

《 大 辞泉 》 松村明 监修 小学館 1997 原文 :“ 大都市 の 中心部 の 居住人口 が 地 価 の 高 騰 や 生 活 環 境 の 悪化 などのために 減少 し、 周辺部 の 人口 が 増大 して 人 口分布 がド ー ナツ 状 になる 現象 。

” 8. ‘さ’ 为日语的接尾词 。

接在形容词 、 形容动词以及一部分助 动词的词干后构成名词 , 表述其状态 、 程度 、 性质等 。

原文 :“ 形容詞·形容動詞 の 語幹 、 一部 の 助 動 詞 の 語 幹 に 準 じ るものに 付 いて 名詞 をつくり、…の 状態 であること、…の 程度 であること、…の 性質 であることの 意 を 表 す。

” 出处 同上 。

9. 《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0. 《ハイブリッド 新辞林 》 松村明 等监修 三省堂 1998 11.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 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 ( 中 国 ) 有限公司 2002 12. 《 広辞苑 》 新村出編 岩波書店 2008 13. 《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 下转第 274 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菲菲3.2 意义的扩大和缩小将外语词汇的语意抽象化 ,是创造外来语的一种途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