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合集下载

CT诊断脑卒中的要点

CT诊断脑卒中的要点

悦读自我·防治-70 - Family life guide龚春娟 (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文脑卒中在临床上很常见,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危害性大,严重时可致残、致死。

因此,早期诊治脑卒中十分重要。

CT 是诊断脑卒中的常用方法。

本文主要分享关于CT 诊断脑卒中的要点。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也称“脑血管意外”(CVA)、“中风”,是指一种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至大脑所致的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比出血性卒中高,在脑卒中总数中约占60%-70%。

颈内动脉与椎动脉闭塞、狭窄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年龄40岁以上人群多见,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病情严重时可致死。

根据神经功能障碍轻重及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与完全性卒中(CS)。

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比较高,主要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寒冷、炎热、气候变化剧烈季节多发,暴怒兴奋、重体力劳作是主要诱因,其预后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伴有合并症。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疾病。

因此,早期诊治脑卒中成为学者们探讨的一大课题。

何为CT?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借助精确准直的射线配合灵敏度较高的探测器,围绕人体某一部位进行一个接着一个的断面扫描。

CT 检查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适合多种疾病检查。

根据射线不同,可将其分成不同类型,如X 射线CT(X-CT)、γ射线CT(γ-CT)等。

CT诊断脑卒中的要点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者堵塞,局部血流阻断所致的脑组织坏死,脑卒中通常伴有明显症状,但是发病24小时内CT 检查多呈阴性,高分辨率CT 检查时少数在6小时内可见病灶区域密度下降。

(1)超急性期,是指发病6小时内,部分文献资料将1小时内死亡病例也囊括其中。

颅脑疾病征象学大全

颅脑疾病征象学大全

虎眼征
男,25岁。 HdllervordenSpatz综合征患者。 T2WI苍白球对称 性显著低信号,此 低信号区中央在苍 白球的前内侧可见 高信号区,呈虎眼 状表现。
猫眼征—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
直角脱髓鞘征—多发性硬化
诊断要点:MRI对于 MS的诊断最为敏感, 尤以水抑制(FLAIR) 像对大脑病灶显示最 好。病灶常见位置为 侧脑室旁白质 (>80%)、胼胝体 (尤其是其底面“胼 胝体-透明隔交界”、 视觉通路包括视神经 炎、脑干。双侧脑室 旁的病灶长轴与脑室 “垂直”分布,称为 “直角脱髓鞘征”。
同心圆征—同心圆性硬化
同心圆性硬化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见于 Balo病。是多发性硬化的一种变异型。
虎纹与豹纹征—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A:脑白质放射状低信号条纹构成虎皮纹。 B:半卵圆区的低信号斑点构成豹皮纹。
烛泪征—沿侧脑室的钙化灶,结节硬化
脑回状或弯曲条带状钙化—脑颜面血管瘤综合症
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软脑膜毛细血管-静脉血管畸形网,并深入脑内以及颜 面及眼脉络膜血管畸形。临床表现为癫痫,智力低下,偏瘫,颜面三叉 神经紫红色血管瘤可累及唇,常伴先天性青光眼。本病在未发生钙化之 前,CT平扫可无任何阳性发现,如行增强描可见到脑皮质表面软脑膜血 管畸形,其畸形血管呈脑回状、弧形状或扭曲状强化。
米老鼠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牵牛花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戴帽征—脑积水脑室内压力增高 戴帽征:头颅CT 出现“戴帽”现 象,提示脑室内 压力增高,脑脊 液通过室管膜渗 透至脑室旁白质 内,形成侧脑室 周围低密度影像 学改变。
戴 帽 征
富士山征(火山征)—气颅
颅脑CT扫描时,表现为额叶受压剥 离的两侧硬脑膜下低密度影,两侧的 气体张力作用使额叶后移,额叶塌陷 和额顶叶空间扩大,形成富士山的剪 影。 女,53岁,颅骨钻空活检所致张力性 气颅。CT平扫示双侧额顶部硬脑膜 下低密度气体影,额叶受压后移,额 顶叶间空间扩大,形似富士山剪影。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析)-交互78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析)-交互78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11)(总分87.27, 做题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患者女,17岁。

从1岁起开始反复出现活动后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并经常发热、感冒,因肺炎多次住院,营养状况较差,发育比正常同龄人显著差。

其)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B无阻力性肺动脉高压C无动力性肺动脉高压D无持续性右向左分流E无持续性左向右分流FPDA最窄直径≥0.5 mmGPDA最窄直径≥2.0 mm分值: 0.84答案:A,B,D,G2.患者女,26岁。

妊娠6个月,因左下肢肿胀、疼痛3 d入院检查,患者妊娠后较少活动,自诉患肢疼痛于行走时可加剧。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明显肿胀和压痛。

应做的处理包括(提示入院后患者行加压超声检查,未发现异予以排除深静脉栓塞可能B予以5~8 d后复查加压超声成像C予以静脉造影D复查D-二聚体水平E行MRV检查F予以动脉造影予以螺旋CT扫描分值: 0.67答案:B,E3.患者男,65岁。

吸烟30年。

1周来反复发作胸痛,与体力活动有关,休息可以缓解。

6小时前出现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伴气促,不能平卧。

查体:神志清楚,BP 90/65mmHg,HR 12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及3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可闻及干鸣音及湿啰音。

CK-MB 60IU/L。

除冠心病外,下列常可引起心绞肺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狭窄C多发性大动脉炎D肥厚型心肌病E扩张型心肌病F风湿性心脏病G感染性心内膜炎分值: 0.67答案:B,C,D4.患者男,55岁。

头晕两周来诊。

两周前测血压160/100mmHg,口服“降压0号”1片/日,服用2天。

因头晕未见好转来诊。

测血压170/95mmHg,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30μmol/L。

既往体检测血压150/90mmHg,未治疗。

糖尿病1年。

吸烟35年,20支/日。

其母患高血压并曾在62岁时发生心肌梗死。

适合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C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E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H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I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分值: 0.67答案:A,F,G,H5.患者女,17岁。

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新进展

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新进展

(平均通过时 "但对缺血损害程度、发生脑梗死危险性评价不如rCBF
间)
和rCBV
"rMTT可作脑灌注压的测量指标
CBV
异常灌注区多代表梗塞核心
(脑血容量)
CBF
"反映血流动力学改变
(脑血流量) "异常灌注区代表缺血组织
PWI显示缺血范围大小的顺序:TTP/MTT > CBF > CBV
参数颜色变化的意义
ASPECTS 评分与 NIHSS评
分的关系
2008,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 Vol 3,November 2008,
230-236
14
ASPECTS 预测预后 与溶栓后是否出血 8-10分 " 梗死核心小 " 出血几率6.4% ! 7分 " 梗死核心体积中等 " 常>1/3MCA供血区,rtPA 与安慰剂的出血几率 5% VS 2.8% ! 3分 " 梗死核心体积较大 " 出血几率40%,预后差
c
d
发病20小时
CBVCBF↓ MTT↑ TTP↑ 发病2小时
左额叶病灶 a CBV正常 b CBF↓(兰) c MTT延长(红绿) d TTP延长(绿) 或无(黑)
相对灌注参数 病侧参数/健侧参数 可恢复脑组织rCBV与rCBF均高于梗死脑组织,rMTT低于梗死脑组织, 说明可恢复脑组织灌注减少轻,而梗死脑组织灌注减少严重
!TTP、MTT颜色变红 说明灌注时间延长 !CBF、CBV颜色变蓝 说明灌注减低 !CBF、CBV颜色变红 说明灌注增加
TTP延长
CBF减低

超早期脑梗死CT表现特点的总结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CT表现特点的总结分析

【 摘
要】 目的 总结超早期脑梗死的 c 表现特点 , T 提高诊 断准确性 。方法 收集 4 例经 临床证实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 3
超早期脑梗死的 c T表现有特点 , 练掌握能够提高 熟
c 资料 , T 具体观察大脑中动脉、 局部脑组织及 侧脑室前角的变化情况 。 结果 c 显示大脑中动脉 高密度增粗征 3 例 , T 7 局部脑组织 肿胀征 3 例 , 室前角压迫征 4 例 , 9 侧脑 l 局部脑实质 密度减低征 2 。结论 例 诊断准确率 。
超 早期脑 梗死 , 是指 发生在 6h以内 的脑 梗死 。 此期 由于神 经细胞 处于 肿胀期 尚未完 全坏 死 , C 故 T 及 常规 MR检查 并无 明显异 常改 变 ,T灌 注检查 及 C
11 一般 资料 .
全部患者均排除了脑 出血并经临床治疗后证 实为脑梗死 ,发病时间少于 6 。患者存在头晕头 h 痛 , 心呕吐 , 恶 突发性 半身麻 木无力 , 偏身感 觉障 碍, 言语不清 , 伸舌偏向一侧 , 肢体肌力下降及意识
【 关键词 】 脑梗 死, 超早期; 大脑 中动脉增粗;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中图分类号 】 84 2R 4. 【 R 1. ;73 文献标识码】 【 4 3 A 文章编号 】 096 1(080—380 10—8720 ) 04~3 6
A ayio au e o y ea uecrba frt nX nq a , an u, a n n prm n o ailg,i nn n lss nCTf trs f p rc t ee rlna ci uX u n Hn gY e H rHo ̄u . at e tfR dooyLa ig e h i o e t De o Poica T f o Mii ru eea Hopt io i sa 2 0 0C ia rvni &aC a nn op G n r l l gG l si 以Da bn hn1 7 0 ,hn g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TREATMENT
04
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TREATMENT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超早期-溶栓;急性期-抗血小板聚集
脑水肿的处理
治疗
多种方案,何种有效?
MCA管理
各种支持处理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脑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
血脑屏障破坏
脑疝
细胞毒性水肿
梗死后膜转运蛋白功 能丧失,钠水进入坏 死或缺血的细胞
>50%MCA,DWI> 145cm3 右侧GCS≤13, >2/3MCA供血区+占 左侧GCS≤9 位性水中±中线移位 >2/3MCA供血区+基 底节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DESTINY Ⅱ
非优势侧>14, NIHSS 1a≥1 优势侧>20
1、占住院缺血性卒中的2-8%
流行 病学
2、占所有MCA区域缺血性卒中的10-15%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左侧大脑中A 分支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03
早期临床表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大脑半球损伤
偏瘫
98%
同向偏盲
偏身感 觉障碍
92%
73%
意识障碍
55%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20-80岁,平均56-61岁 2、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中 3、年龄越轻症状越重 4、病情高峰期:缺血24-72小时 5、颅高压:头痛、呕吐、意识水平下降、 视乳头水肿、瞳孔变化。
间质性脑水肿
占位效应压迫三脑室 和室间孔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增强扫描:脑肿瘤,炎症,动脉瘤,AVM等
CT(扫描方法)
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线或上眶耳线,层厚8~10mm, 连续8~10个层面
如遇小病变则行薄层扫描(<5mm) 垂体区病变常用冠状面,扫描基线尽量垂直于鞍底
CT
扫 描 基 线
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下部层面
CT
❖CTA (CT angiography)可 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准确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分辨肿瘤与水肿。 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MR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等。
4、DS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 肿瘤血供等。
5、椎管造影
显示椎管内有无肿瘤、梗阻以及梗阻 的部位和梗阻的程度。
一、头颅平片
➢ 一般用正、侧位,根据需要增加其它位置
中枢神经系统
一、检查方法
1、X线平片
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只能提示某些 病变,不能确诊。
2、CT扫描
平扫: 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
3、MR扫描
平扫: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信号病变。
MRI扫描方法
❖ 一般横断面层厚8~10mm,间隔1~2mm。矢状及冠 状面层厚4~5mm
❖ 垂体微腺瘤或微小听神经瘤需采用薄层扫描,层厚小于 等于3mm
❖ 常规采用SE序列T1WI及T2WI。T1WI显示解剖结构较清晰, T2WI显示病变较敏感
2、MR信号表现
脑脑 脑 脂 颅 板 脑 血 钙 白灰 脊 质质 液 肪 板 障 膜 管 化

影像科危急值相关影像征象解读与临床意义

影像科危急值相关影像征象解读与临床意义
影像科危急值:当影像学发现某些异常,表现患者可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 临床医师需要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就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 放射科医生及时告知
• 临床医生及时干预
• 更好的拯救患者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急性重度脑积水; ④颅脑CT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脊
观点二:四等分法 气胸线由外向内回缩至1/4肺野时实际容积约减少50%; 至1/2时已达75%以上; 及至内1/4时,肺容积只有原来的1/16,就功能而言, 已合部散失 观点三:四度分法 1度---新月形气体位于肺尖和上肺野外带,肺尖部发线 不低于锁骨上线; 2度---发线影位于肺野中外1/3处,肺尖低于锁骨下缘; 3度---无肺纹区达1/3至2/3部分; 4度---超过3度,无肺纹区超过肺野2/3以上。
脑干出血
左侧小脑半球出血
• 出血量:幕上出血>30ml 幕下出血>10ml
• CT出血量计算:脑内、硬膜外血肿出血量(ml)=最大层面 长×宽×层数/2 (单位:cm 层数:1cm)
• 鉴别:新鲜出血 CT值 60-80HU 钙化≥100HU 分布特点、是否对称 灶周水肿
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 额颞叶片状低密度影内见斑点状、斑片状高密度影
脑挫裂伤并血肿形成
外伤史
直接征象-脑沟、脑池密度增高。
鞍上池、环池 及外侧裂池等 内铸形高密度 影填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64岁,(大面积缺血性脑梗塞,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缺血性脑梗塞多数病例于24小时内查不出密度变化,少数病例于血管闭塞后6小时显示大范围低密度区,
部分病例仅显示早期改变,即致密动脉征:发生于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其他大动脉,表现为一
段动脉密度增高,CT值为77~ 89HU ,而正常动脉为42~53HU,动脉粥样硬化斑为114~321HU。
可能为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所致。
--------引自 吴恩惠 主编 头部CT诊

断学

女,58岁,突发意识不清伴呕吐及右侧肢体无力半小时
两天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