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报告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大学生身体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生身体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生身体健康调查报告1. 引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大学生健康问题的现状,以及对大学生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健康促进措施的建议。

2. 调查方法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并在校园内随机选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中包括了关于饮食、运动、睡眠、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3. 调查结果3.1 饮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饮食不均衡的问题比较严重。

很多学生存在吃快餐、零食和高糖饮料过多的情况。

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肥胖等问题。

3.2 运动情况大学生的运动情况普遍不足。

调查发现,近六成的大学生每周只进行1-2次的体育锻炼,而且时间较短。

长时间久坐和缺乏运动会增加患上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3 睡眠质量大学生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不佳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生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其中三成的大学生存在失眠的情况。

长期睡眠不足和失眠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4 压力状况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较大。

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大学生感到经常或偶尔有压力,其中超过四成的大学生觉得压力较大。

长期面临压力会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对大学生健康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健康问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也没有重视睡眠和压力管理。

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的宣传教育。

5. 健康促进措施的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健康促进措施的建议:•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学校餐厅应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减少对快餐和高糖饮料的供应。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最新整理以各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大学生健康问题调查报告范文.docx

最新整理以各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大学生健康问题调查报告范文.docx

最新整理以各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大学生健康问题调查报告以各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大学生健康问题调查报告在校大学生健康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世界性的人口大国,这就使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各方面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普遍大学生都在寻求就业出路,有的考研,抱头苦读;有的发展特长,各展千秋,但更多的大学生则是迷茫颓废,不管刻苦的还是颓废的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身体素质在不断的下降,然而很多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正在发生改变。

这一系列的压力给大学生造成的健康损害已非往日所能比,他们正在遭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迫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结束生命,选择浪费生命,选择虐待生命。

食品安全问题、跳楼问题已经无法冲击他们麻木的心灵和浑浊的眼睛,仿佛抽烟、酗酒、打游戏才是他们生命的主体。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省的整体健康水平状况,并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增强大学生对自我健康的xx程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将来建设祖国打好身体基础。

二、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呈贡大学城的部分在校大学生2、调查方式:网上发调查问卷3、调查时间:20xx年5月4、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根据学校的代表性以及开展问卷调查的可操作程度开展问卷调查,我们组在呈贡大学城中各大高校中展开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52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女生占和男生各占50%。

问卷整理与数据统计:在对问卷进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成分析表格。

5.问卷设计内容(参照附录):问卷为本组成员自编的《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表》,问卷总共设计了11个小问题,内容包括了同学们的健康现状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有可能影响同学们健康的环境因素。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统计结果,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具体的来介绍大学生的健康问题:(一)、身体健康调查结果和分析1.1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状况的xx程度及有关身体健康的相关问题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普遍很好,只有极少部分同学的身体状况处于病态和亚健康中。

大学生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教育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

然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以及他们的健康教育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大学生健康教育调查。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某大学的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21年6月。

调查问卷采用个别调查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57份。

二、调查结果1、大学生生活状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学习4-6小时,睡眠时间普遍在6-8小时,但有超过20%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约10%的人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

同时,约20%的大学生存在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大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精神疲劳等问题,约50%的学生经常感到紧张和压抑。

同时,有约20%的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心理困扰,需要重视和关注。

3、大学生饮食健康对于大学生的饮食健康问题,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饮食方面存在问题,如饮食不规律、喜欢吃垃圾食品等。

约15%的学生饮食偏好不健康,长期过量吃零食和快餐等会导致肥胖、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

4、大学生体育锻炼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比较良好,超过70%的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但锻炼时间较短,平均每周不足3小时。

5、大学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健康类课程和活动。

此外,大学生也关注就业和职业规划等问题。

他们希望学校开设就业专题讲座和职业咨询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分析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需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和指导。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身心健康方面的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2、学校应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酒等,鼓励学生规律作息时间;3、学校应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4、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学生健康饮食;5、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推广,提高学生运动量,增强体质和身体素质。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以下报告。

一、调查概况本次调查以某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1000份。

问卷涉及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方面。

二、健康状况分析1. 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体质良好,但有近30%的学生感到体质一般,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体质较差。

其中部分学生表示体质较差的原因是长时间久坐、不爱运动等。

2. 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

约有50%的学生表示曾经或正在经历学习、生活压力,且有10%的学生因此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些学生也存在睡眠不足、失眠等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

3. 饮食习惯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饮食习惯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吃早餐、外出就餐频率高、偏好高糖高脂食品。

约有40%的学生表示不吃早餐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有超过60%的学生表示每周外出就餐至少3次,且在校园内便利店购买高糖高脂食品的学生也占到了40%以上。

4. 运动情况虽然大学生中有近80%的学生表示自己会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但绝大部分学生的锻炼频率只有一周一次或更少。

有25%的学生表示自己几乎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

这些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运动习惯并不规律,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1. 学习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表示学业繁重、考试压力大是导致心理问题、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2. 生活方式大学生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少学生因长时间熬夜、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健康问题。

3. 缺乏健康意识大学生普遍缺乏健康意识,没有形成保持健康的良好习惯也是导致健康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针对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保持较好的身体健康状态,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体育锻炼状况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有一定的体育锻炼习惯,约有70%以上的大学生进行过周末群体健身活动,比如慢跑、篮球等。

然而,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

据调查数据显示,主要原因是时间和精力不够,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运动太累、没有意义等。

鉴于该问题的存在,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多加考虑,鼓励学生将体育锻炼纳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二、饮食习惯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够重视。

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在平时无法做到规律的饮食,约有20%的学生在吃饭时不注意均衡搭配,常常选择就近方便或者口感好的大众化快餐。

同时,大约有15%的学生存在饮食过量的问题,而且常常吃零食和高糖、高脂的食品。

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饮食教育,并提供更多的健康膳食方案、菜单和选择。

三、心理健康不可否认,许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压力。

这些压力包括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压力等,长时间累积下来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据调查发现,超过40%的大学生存在着轻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指导,支持学生参加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

结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关系到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希望学校、社会和家庭能够共同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学业、生活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健康问题,如体质下降、心理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

为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并制作了以下报告。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大学生参与。

问卷内容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二、调查结果1. 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超过60%的人表示自己存在着身体不适的情况,其中以头痛、背痛、肩颈疼痛等为主。

这些不适症状主要是由长时间的课业、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引起的,也有部分人表示是因为长时间缺乏运动所致。

2. 心理健康状况在心理健康方面,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感到焦虑、紧张、压力大等情绪问题,其中有近30%的人因此而影响了学习、生活。

而在面对学业挑战、社交压力、未来就业等问题时,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更是难以忍受。

3. 饮食习惯关于饮食习惯的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存在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以吃夜宵、吃垃圾食品为主。

很多大学生因为忙于学业,没有规律地进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身体素质下降。

4. 运动习惯在运动习惯方面,近8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平时缺乏运动,其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体育锻炼习惯。

有部分大学生表示自己虽然会参加偶尔的运动活动,但缺乏规律性和持续性。

三、存在的问题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身体不适状况严重:长时间的学习、工作、使用电子设备等造成大学生的身体不适状况严重,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2. 心理压力大:大学生面对学业、生活、就业等问题,心理压力较大,需要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3. 饮食和运动不规律:大学生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不规律,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和身体素质下降,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四、建议和措施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健康意识。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通用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通用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通用一、背景介绍健康是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如何保持健康成为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为大学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提供科学参考。

调查对象:以某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设立不同学院的样本,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实地观察和定量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调查时间:2021年9月至12月。

三、健康状况分析1.身体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较高比例的人自我感觉身体健康良好,超过70%的大学生每天可以保持8小时以上的睡眠,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能够养成适度锻炼的习惯。

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在饮食健康和睡眠方面存在问题。

2.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近半数大学生有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压力,其中压力主要来源是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

另外,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在情绪波动、失眠等问题,但较为积极的是,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压力,比如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

四、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健康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调查数据中可见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有较高比例的大学生存在饮食不规律、偏好油炸食品以及过量饮食的问题,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睡眠质量:超过5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和睡眠环境不佳,因此加强睡眠质量管理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至关重要。

3.运动习惯:虽然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保持健身的习惯,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存在运动时间不足的问题,长期缺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会带来负面影响。

4.心理健康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大学生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措施,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五、对策建议1. 饮食健康教育:加强饮食健康教育,提倡合理膳食结构,减少高盐、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生活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经常重复的、不经意间产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而身体健康则是大学生们快乐生活的基石,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学生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改善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促进身体健康。

一、大学生生活习惯1.大学生作息习惯调查结果表明,有85%的受访者在大学期间作息规律。

然而,也有15%的受访者存在作息不规律的现象。

此类学生往往会熬夜、放宽作息时间等,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因此,我们建议有生活不规律问题的学生应尽量保持作息规律,避免夜晚霓虹灯的刺激,不要长时间熬夜。

2.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能保证三餐规律,但依然有30%的学生存在不规律饮食、偏食等问题。

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学生们应该从加强饮食常识学习入手,并注重均衡营养的搭配,尽量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品的摄入。

3.运动习惯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仅有50%的受访者平时有定时运动,还有一些学生对于运动戴孜漠不关心,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大学生应该树立运动的意识,培养经常运动的习惯。

此外,可以选择跑步、游泳、打球等方式进行锻炼,使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大学生身体健康1.眼睛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受访者存在近视、眼疲劳等问题,其中远视的人数往往占据很大一部分。

学生们应该适当控制视力的使用,减少过多沉迷于电子产品带来的不必要影响,视护会对身体产生好的效果。

2.私处健康大约50%的受访者坦露出自身存在着不少私处健康问题。

这种问题往往已经呈现普遍的趋势,并对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风险。

学生们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多关注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和保健。

3.睡眠时间有爱熬夜的人在支配自己的健康时,个人的睡眠时间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报告组长:刘莲子 1410630423 问卷设计、报告撰写、报告展示组员:李瑞玲 1410630424 问卷审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李彦莹 1410630421 发放问卷、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王骞笛 1410630422 发放问卷、报告撰写、ppt制作杨倩 1410630418 发放问卷、报告撰写王洪越 1410630420 发放问卷、报告撰写一、摘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加强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中健康素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大学生的健康素养认知与行为情况,分析相关因素,从而为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二、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于健康的话题如潮水般涌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增强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其中,健康素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素养是指导其科学、理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前提条件。

国内的健康素养调查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也较少,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对健康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大学本身生活较为轻松自由,没有对体育成绩有严格的硬性要求,容易从心理上放松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另一方面,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使有些学生课余时间沉迷其中,造成视力下降,缺乏锻炼,甚至是三餐不规律,熬夜等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同时,初中高中普遍忙于学业,缺乏对一些健康知识甚至常识的涉猎和了解,大学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得培养良好的健康素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拥有良好的健康素养对于大学生在其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的健康发展有着良好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为此开展此次针对在校大学生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

三、调查组织1、调查时间:2016年4月10日------5月20日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3、报告完成时间:2016年5月30日4、小组成员:刘莲子、李瑞玲、李彦莹、王骞笛、杨倩、王洪越此次调查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调查与研究方法1、抽样方法及样本点的确定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样本抽取涵盖全国各地以及少量海外留学在校大学生。

2、问卷的设计问卷由23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个人情况、健康状况、健康习惯与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和常识等相关问题。

(注:问卷附在调查报告最后)3、数据资料整理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调查结束后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仔细的逻辑检查,随后对数据加以整理、编码,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得到有效问卷记录为210个,有效率为95.4%,数据质量良好。

五、结果与分析(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健康状况的结果与分析1.调查对象健康的现状分析图1为利用spss软件制作的人口金字塔图。

显示了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和身体状况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此次调查多为大二和大三学生,共有97人和29人,且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很好”和“好”的人数居多,分别为59人和57人。

图中还可以得到另一个信息:大三大四学生的身体状况略好于大一大二学生,大一大二有选择“差”的学生,共6人,大三大四学生并没有选择这个选项,人数为0人。

因而,不难看出大学生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如下:1)总体上身体状况偏好。

由于目前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和卫生环境的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较原来有所提高。

2)年龄偏长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偏好。

由于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丰富,对于自身的健康比较了解,身体状况偏好。

3)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过于片面。

认为自身没有重大疾病状况,就觉得自身健康状况“极好”,没有考虑到潜在的“亚健康”问题。

图1 大学生健康现状2.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分析表1和表2是利用spss制作多重响应变量集合并统计频率情况,由此反映出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多选)。

由此看出,除缺失一个值不计,听讲座有30人选择,占8.2%;选择“咨询医生”的有58人,占15.9%;选择“看展览”的有11人,占3.0%;选择“看卫生节目”的有62人,占17.0%;选择“书刊”的有72人,占19.8%;选择“家庭教育”和“其他”的人数分别为61人和70人,分别占16.8%和19.2%。

选择“其他”的人多为通过网络获取知识。

由调查可得:1)“书刊”是获取健康知识途径的领头羊。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于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视。

各高校入学开展身体健康知识普及和发放身体素质健康有关书籍,使“书刊”成为获取的主要方式。

2)“网络”紧随其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手机客户端APP的普及,网络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网络可以对自身不适症状自查,管理自身健康。

3)“看展览”处于弱势。

进社区等看展“展览”的带有实践色彩形式不占主流。

一是因为时间问题,二是因为路途问题。

表1 个案摘要途径a听讲座30 8.2% 16.8%咨询医生58 15.9% 32.4%看展览11 3.0% 6.1%看卫生节目62 17.0% 34.6%书刊72 19.8% 40.2%家庭教育61 16.8% 34.1%其他70 19.2% 39.1%总计364 100.0% 203.4%表2 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统计3.大学生作息、生活习惯的比重分析图2是利用条形图,对大学生就寝时间进行统计。

可以看出10点到12点就寝的人数居多,占60.0%;其次是12点到2点和看心情,占大约18.0%。

其余10点前和2点后的人数最少。

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作息不规律,熬夜情况严重。

图2 大学生就寝时间分布图3是利用复式条形图来统计分析大学生锻炼情况,由此可以看出,男生锻炼频率比女生高,一天一次运动的男生人数占40.0%,而不怎么锻炼的女生人数大约占35.0%,一天一次的女生仅大约占15.0%,不怎么锻炼的男生仅大约占13.0%。

图3 大学生锻炼频率分布表3是利用交叉表来分析体检频率与身体素质关系,由此看出,一年体检一次,身体素质没有下降的人数占多数,为25人;从不体检,身体素质下降的人数占多数,为36人。

无缺失值。

不难看出,有规律的体检有助于监控身体情况,能够及时地改善身体素质。

多久健康体检半年一年三年从不合计身体素质是否下否7 25 14 28 74 降是17 40 13 36 106 合计24 65 27 64 180表3 体检频率与身体素质关系交叉表(二)对日常生活常识认知度的结果与分析有人会问什么是常识?了解常识有什么用?简单地说常识就是很平常的知识,它不是特定的知识,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且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常识,也就是普通的知识。

如今,很多的大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方面都不太重视,大学生是属于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体素质处于最好的年龄,对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日常生活常识的认识情况,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1.大学生对医疗常识的了解度分析表4为我们调查的大学生对医疗常识的了解度分析,分别对成年人正常体温范围、成年人正常脉搏此时、被猫犬抓伤后怎么办、以及对保质期的认识四个方面进行了了解。

从中可以看出,大同学们对体温范围,脉搏次数和保质期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而在被猫犬抓伤这一题有较为模糊的答案,大部分同学分不清是注射狂犬疫苗还是肥皂清洗后再注射狂犬疫苗,这表明仍然有同学对医疗常识的认知存在误区。

所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知道医疗常识的人占5%,大部分同学有正确的医疗常识观念,少部分同学的医疗常识是错误的。

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计数计数计数计数成年人正常体温范围?35-36°4 135 536-37°21 69 21 1737-38°2 113 3 不知道04 0 2成年人正常脉搏次数每分钟30-502 9 1 0每分钟60-10022 73 24 21每分钟100-122 6 1 3不知道 1 9 3 3猫抓伤后您会?立刻去注射狂犬病疫苗 6 43 11 10立刻用肥皂和水清理伤口,并尽快注射疫苗17 42 13 13用水冲洗即可 2 8 3 1民间土方处理 1 2 0 1不知道 1 2 2 2保质期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过了保质期看起来没坏可以吃1 10 1 1 不吃25 84 28 23 过了保质期热一热还吃02 0 2 不知道 1 1 0 1表4 关于体温、脉搏、狂犬疫苗、保质期常识分析结合之前的调查分析可知,大学生不知道医疗常识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没必要学习医学基本知识。

大学生获取常识的途径主要是书刊和家庭教育,我们认为,常识不需要特殊专业的学习,但需要每个人都对其有正确的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不止以上调查的这些,普及这些医学基本知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很多人的身心健康都很重要。

有家媒体曾经报道,北京市有50%的中学生血压偏高,高血压的危害很大,可以引起很多脏器的病变,我们应该在学生中普及高血压、体温、脉搏等的常识和异常状况,这对我国下一代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2.对健康生活的态度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例如下:戒烟限酒占到了80.6%,平衡膳食88.3%,与人和睦相处76.7%,多吃营养品32.8%,控制体重62.2%,多吃多睡的占到21.1%,经常运动的占84.4%,不知道的占3%。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健康生活的认识较为全面,大家都对健康生活有一个很好的态度,至于现实生活中是否实行这还有待研究,比重较小的是多吃多睡,这是一个错误选项,这也反映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对健康生活认识的差异性。

$保持健康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 百分比保持途径a戒烟限酒145 17.9% 80.6%平衡膳食159 19.7% 88.3%与人和睦相处138 17.1% 76.7%多吃保健品,营养59 7.3% 32.8%品控制体重112 13.8% 62.2%多吃多睡38 4.7% 21.1%经常运动152 18.8% 84.4%不知道 6 .7% 3.3%总计809 100.0% 449.4%表5 健康生活态度分析表大学生相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身体素质较好,所以不需要刻意维持健康,最常见的健康生活方式是戒烟限酒和平衡膳食、经常运动。

由于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且身体素质没有大的缺陷,所以在选择多吃保健品和营养品时比重较小。

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同学们较为统一,普遍都有正常的认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大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

下表是关于戒烟的调查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戒烟越早越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有5.6%的同学认为烟瘾是无法戒掉的,根据问卷最后的统一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烟瘾无法戒掉的人群中男性占比达到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