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十大假新闻

合集下载

2003年假新闻回放

2003年假新闻回放

2003年假新闻回放
老顽童
【期刊名称】《新闻爱好者》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原央视名嘴、新近加盟东方卫视的方宏进,最近在《新周刊》上著文称:“像真新闻一样,对假新闻的回放同样可以揣测世道:”传播假新闻固然有损于媒体的公信力,但是,回味那些个性鲜明的假新闻,却也受益匪浅。

【总页数】1页(P45)
【作者】老顽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2003年度投诉回放 [J], 曾祥素
2.2003年全国部分省市特色单项选题回放 [J], 秦玉
3.2003年镜头回放 [J], 罗毅
4.2003年十大假新闻“奖” [J], 陈斌;贾亦凡;阿仁
5.2003年TCL的服务管理模式变革“回放” [J], 苏德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提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网络传播的兴起。

以往在传统新闻媒体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的言论得到空前的发展。

网络自由舆论超市的形成、不加控制的信息传播、大众传媒职业道德建设的滞后造成网络信息流量的失控已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

<BR>本文的观点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在强化大众传媒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发挥主流媒体把握网上舆论的强势,增加信息开放的透明度,培养公民的媒介素质,以达到对互联网虚假信息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对网络舆情加以正确的引导。

<BR>[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控制;网络舆情引导<BR>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BR>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任何一项技术革命的出现都对社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矛盾的双重性。

一方面它对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性的报道,表现出使传统媒体无法与其相比的优势:快捷、信息的多源(便于受众比较)、互动,让受众可以参与对事件的评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引导和影响社会舆情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绕过了传统媒体运作的“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程序,分散了舆论,特别是“色情”、“煽情”及“暴力”等低俗消息的充斥,及一些流言、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蔓延又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稳定。

<BR>“假如你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界处闲逛,可以顺便拍几张照片传上去,让博客兄弟们帮你辨认一下那个大胡子的老头是不是拉登;假如你晚饭后在马路上闲逛消食,看见一朵红云从西天飘然而来,也能马上记录下来立即传上你的博客主页,同时打电话请天文学家去辨认一下是不是UFO”。

(1)<BR>这就是互联网发布新闻的方式。

<BR>最早使用这种类似的方式,而产生影响的是一个美国自由攥稿人——德拉吉。

1999年的某个深夜,德拉吉把发生在白宫的“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性丑闻整个端上互联网。

当代假新闻之三大怪状及对策研究——基于%3a2001~2009_十大假新闻_内容分析的思考

当代假新闻之三大怪状及对策研究——基于%3a2001~2009_十大假新闻_内容分析的思考
也相应会低。但我们反观这些“十大假新
形成的——人口死亡(7条)、天气恶劣(2
条)、闹事犯罪(2条)、食物有毒(1条)、比
赛“输”球(1条)之类的事情只要电话联
系相关部门便能获得准确消息。
很多人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归结为 新闻工作者自身态度不端正、新闻专业主 义精神缺乏。当然,这均是最直接的原因, 但规范一种行为除了需要当事人的自律 以外。特别是当自律不能解决当务之急的
时候,我们还需要外部的他律,即相关法
闻”数量较多的城市和地区。他们的环境
都不闭塞。相应的经济条件和人才资源也
是优越和丰富的。这些较为发达地方的媒 体出现那么多假新闻.有一个可以理解的 原因——竞争导致假新闻。这些地区经济 的较好发展,也带来了媒体的繁荣。媒体 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对于市场份额、经济 效益的争夺大战让新闻工作者急红了双 眼,他们或随意转载消息减少新闻生产成 本,或编造劲爆故事迎合受众心理。在90
得过普利策等高级别奖项.但最终就因为 一张合成的照片而被报社辞退。在我们国 家,目前新闻媒体是现实社会中的强势机 构或组织,新闻职业是各种社会职业中具 有相对优势的职业.媒体与记者编辑拥有 了与普通人相比更多的信息权力.因此相
《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愿则和问题案例
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二
的媒体都设有专门的负责答辩更正事宜 的组织机构。在我国也应同样如此.媒体 一旦刊播了假新闻,就有义务在第一时 间进行具体的调查,在公开场合做出具 体的解释和道歉。 i是对于假新闻责任者和所在媒体 的惩罚制度。西方媒体对于造假者有严厉 的处罚,如《洛杉矶时报》的摄影记者布莱
公开解释、道歉、惩治责任人的仅有22
14彩向叠劳者
万方数据
当代假新闻之三大怪状及对策研究——基于:2001~2009"十 大假新闻"内容分析的思考

新闻报道中的错别字

新闻报道中的错别字

新闻报道中的错别字【篇一:新闻报道的常见差错及处理】新闻报道的常见差错及处理一、差错的基本类型业内一般把新闻报道中的差错归纳为三类,即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

1、政治性差错。

多指一些导向性的或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提法。

比如,有的媒体借反思改革否定改革,认为改革改错了;有的媒体在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出来以后,在头版进行详细报道,还刊登参选人照片。

有时,则是一些关键词句处理不好,造成政治性差错。

比如,将“中国”与“台港澳”并列、将一些国家与台港澳并称“等国”、将“朝鲜”写作“北朝鲜”等。

政治性差错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有。

西方的编辑学教材也很强调“政治正确”,比如,规定不得使用性别和种族歧视语言等。

2、事实性差错。

如将“人民币”错为“美元”、将“1920年的苏联”错为“1920年的俄国”、将“湖南”错为“湖北”、将“英国外交大臣”错为“英国外相”等。

值得警惕的是,有些事实性差错,也会引发政治麻烦。

3、技术性差错。

这类错误所占的比例最大,包括题文不一、电头错、标点错,以及掉字、掉段、多字、错别字等等。

这些“小错误”有时也可能导致事实性差错甚至政治性差错。

另外,还有因漏报、迟报,或将未定稿乃至涉密文件当成新闻稿发表等等造成的差错。

在实际工作中,比较致命的差错可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编辑一定要严加防范:一是新闻失实,二是政治导向失误。

二、产生差错的原因:1、对电脑操作不熟悉。

编辑在输入工作完成后没有认真检查稿件,导致出现多字、少字和别字。

比如,将“十分引人注目”错输为“十分31人注目”,将“外甥”错输为“外生男”。

2、编辑文字功力不够,知识面太窄。

这方面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编辑识字量不够。

有人统计,按照现行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应当认识3500个常用字,加上大学现代汉语教育,总识字量只有4274个。

而新华社在1988年全年发出的90627篇通稿中,就一共用到6001个汉字。

哈市公布2003年打假维权十大案

哈市公布2003年打假维权十大案

哈市公布2003年打假维权十大案10日,哈尔滨市工商部门公布了2003年查处的十大典型案例。

2003年,哈市工商部门为确保市民拥有放心消费环境,加大了执法力度,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农药、化肥等行业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处案件12663起,罚没款3680.97万元,接待各类投诉1082起,结案1062件,挽回经济损失174.5万元。

1、哈尔滨嘉陵龙江摩托车公司商标侵权案哈尔滨嘉陵龙江摩托车公司在未经“嘉陵”商标注册人许可的情况下,于2003年4月18日与哈尔滨市佳安商行签订协议,由其提供厂房、技术、商标、产品包装、说明书、合格证及部分配件,佳安商行提供资金,以哈尔滨嘉陵龙江摩托车公司的名义生产、销售摩托车,在其包装箱、产品说明书、用户保修卡上标有“嘉陵——龙嘉摩托车”字样,并在产品说明书上使用“中国嘉陵集团”的称号。

至2003年7月,该公司共生产摩托车466台,使用上述包装的摩托车366台,已售出357台,销货款128.005万元,库存9台,价值3.48万元,非法经营额合计131.485万元。

该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

哈市工商局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库存摩托车9台,没收库存尚未使用的侵权包装箱31个,说明书108册,罚款20万元。

2、哈尔滨铁路局阿城车务段尚志站不正当竞争案哈尔滨铁路局阿城车务段尚志站(以下简称尚志站),于1999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1999)71号《关于发布<铁路货物保价运输办法>的通知》,开始收取货物保价费。

该办法第二条规定,托运人托运货物时,根据自愿的原则,可向站方要求办理保价运输,并按该办法规定支付货物保价费。

尚志站擅自违反上述规定,利用其铁路部门的独占优势,违背客户意愿,强制收取保价费,仅2002年1月份至2002年12月份就收取保价费达30万元。

哈尔滨铁路局阿城车务段尚志站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已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

关于新闻真实性标准的课堂讨论——新闻失实与假新闻不真实的新闻有两种,部分失实的新闻属于失实新闻,但不属于假新闻。

假新闻是指没有客观事实根据的“新闻”;失实新闻是指新闻有客观事实根据,但新闻没有能够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面目。

部分失实、完全失实是对失实程度的一种描述,如果完全失实,那就变成了假新闻,因为完全失实与没有事实根据本质上已经没有了差别。

可以说,新闻造假就是在新闻报道中“明知非真而故意骗人”;而新闻失实则含义更为宽泛,只要报道的内容“跟事实不符”,不管是失误造成,还是蓄意捏造而成,都属于“新闻失实”。

前者主要的特点在于“主观故意”;后者的特点在于兼括了无意和有意两种情况。

新闻造假,其实只是新闻失实的一个下属品种。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采写的报道有违事实真相。

明白了新闻造假与报道失实的区别后,我们就可以下判断说,新闻造假者在报道之初,就心存瞒骗企图,这一定关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报道失实”可能只是因为世相复杂,个人的判断力不足或采写不扎实,导致新闻报道与实际真相不相符合,未必和新闻职业操守有关。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传播态的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或陈述。

记者或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客观事实自身的复杂性,记者对事实的认识能力,截稿时间的要求,新闻源主体、控制主体、影响主体、收受主体等对新闻报道的可能影响等,所有这些因素的各种可能作用,决定了新闻报道所达到的真实必然是有限度的真实,不可能实现绝对真实。

事实与真相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事实呈现出来的现象往往有真相、有假象,记者在报道事实时,如果不能区分真相和假象,就会导致新闻失实。

这里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事实本身的复杂性;二是记者正确认识事实的能力;三是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比如,有时新闻源主体会有意遮蔽事实的真相,控制主体会限制记者对事实的全面了解,等等。

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当前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是凭空捏造。

2001至2010年十大假新闻分析

2001至2010年十大假新闻分析

客 观 原 因
3、受众的猎奇心理和对媒体的高度信任是虚 假新闻产生的社会原因 2、激烈的媒介竞争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
4、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虚假新闻的 科技的发展、 孳生提供了捷径 返回
由小人物假新闻向名人假新闻过渡 由小人物假新闻向名人假新闻过渡
题 材 变 化
硬性假新闻增多 2007年开始, 2007年开始,电视假新闻开始增多 年开始 2007年开始,正面假新闻开始增加 2007年开始, 年开始 国际假新闻增多 炒作新闻增加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微博造假开始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微博造假开始 兴起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过失造假 另一类则是故意造假 过失造假, 故意造假。 一类是过失造假,另一类则是故意造假。 过失造假大多是新闻工作者本身受知识 受知识、 过失造假大多是新闻工作者本身受知识、 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 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对新闻事件和 信息缺乏正确的识别水平和判断能力, 信息缺乏正确的识别水平和判断能力,不 能客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而导致的新 能客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而导致的新 闻失实; 闻失实;故意造假则是新闻工作者和媒体 因为过分追求名利 有意杜撰、捏造的。 过分追求名利, 因为过分追求名利,有意杜撰、捏造的。
主 观 原 因
专业根源:专业意识虚弱,专业观念淡薄, 专业根源:专业意识虚弱,专业观念淡薄,专 业态度歪斜,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维迟钝, 业态度歪斜,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维迟钝, 专业眼光浑浊,专业技能不足,专业程序缺环, 专业眼光浑浊,专业技能不足,专业程序缺环, 如此等等, 如此等等,是导致虚假新闻得以广泛传播的专 业根源。 业根源。 认知根源:新闻事实的复杂性,认识能力的局限 认知根源:新闻事实的复杂性, 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性要求, 性,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以及各种传播 环境条件的约束和限制, 环境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都可能使新闻传播者报 道一些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的新闻。 道一些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的新闻。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

高师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探析【内容摘要】:媒介素养教育是指以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大众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为特征的教育活动。

当前,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大媒体与社会机构的参与力度,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提高媒介素养水平。

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

[1]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familiar with the mass media resource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mass media, the use of the basic skills to manage their own affairs and the media and a reasonable interaction with the media of education activities.At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possess important actual significanc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takeadvantage of its own resources, the social sector to participate in effort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 media literacy levels.What is the media literacy? media literacy the concept is totally but, according to scholars rubin analysis,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ability to mode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Broadly speaking, the media literacy is correct and constructively enjoy mass media resource capacity to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 the media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ogress. Consists mainly of the public media resource motive, the use of resources from the media and the media resource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and media skills in criticism, etc.【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传播媒介、社会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十大假新闻■陈斌贾亦凡阿仁编者按:两年前,一个寒冷的深夜,一次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催生出‚ 2001年十大假新闻‛。

原本只是游戏之作,偶尔为之,谁知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本刊又相继评出‚世界杯十大假新闻‛、‚ 2002年十大假新闻‛,简直成了打假专业户。

原以为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

于是,心灰意冷,退意萌生。

转眼,又近年底,新闻界的不少朋友希望我们继续评选‚ 2003年十大假新闻‛,认为这项工作虽然艰苦,却很有意义。

既然社会需要,同行欢迎,读者爱看,我们也就义无反顾,只有将新闻打假进行到底了。

经过紧张的评选,‚ 2003年十大假新闻‛现已评出(获奖名单附后),其中《比尔〃盖茨遇刺》得票最高,因此无可争议地荣获‚ 2003年度客里空最假新闻奖‛,奖给‚长鼻子两面人‛奖杯一尊,奖状一个,以及客里空银行的支票一张。

综观2003年的假新闻,和前两年相比,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现归纳如下:1.数量多。

前两年评选,候选篇目大约在二三十篇左右,真正‚杰出‛者凤毛麟角。

而 2003年的候选篇目多达 130余篇,且总体水平提高,故而挑选余地大大增加,从而确保了评选质量。

2.寿命短。

2003年假新闻数量虽多,但寿命普遍较短,往往两三天内就被揭穿。

如《<背影>落选鄂版新教材》,刊出的次日就被揭穿。

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3.技巧高。

过去的假新闻,往往凭空捏造的多,因此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破绽。

而现在的假新闻,则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故而欺骗性很强。

因此屡屡出现这种极富喜剧色彩的情形:刊出假新闻的媒体已经公开道歉,然而依据该假新闻有感而发的时评还在源源不断地刊出。

可见假新闻的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居然能蒙骗职业高手。

4.权威媒体也造假。

前几年,假新闻大多是小报小刊所为,权威媒体和主流媒体很少涉案。

但 2003年不少影响恶劣的假新闻,却出自权威媒体,实在是有失名门风范。

5.竞争对手揭短。

如今,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同一个城市、地区,竞争尤甚。

因此,假新闻往往是被同城(地区)的竞争对手揭穿。

这也是竞争带来的好处。

6.公开道歉认错。

以往出现假新闻,刊出媒体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挖空心思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

而2003年,不少媒体刊发假新闻后,勇于公开认错并向公众道歉,如《中国经营报》、《武汉晨报》、新浪、搜狐等。

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少权威传媒刊出严重失实的报道,如《人民日报》 2月 15日的报道《广东非典型肺炎已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病人痊愈出院》。

而实际情况却是‚2月6日非典型肺炎进入发病高峰,全省发现病例218例,当天增加45例,大大超过此前单日新增病例;2月12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宣布至2003年2月9日,全省报告病例305例,死亡5例;2月28日全省累计发生病例789例……‛(《羊城晚报》 2003年5月4日)。

再如新华社2003年4月4日报道:卫生部部长张文康4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已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大陆自2003年初发现非典型肺炎以来,截止到3月31日,共报告非典型肺炎1190例,其中北京12例。

而事实真相是:截至4月18日,全国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病例1807例,其中,广东1304例,北京339例……这些新闻和事实相差甚远,毫无疑问应列入假新闻范畴,甚至还有望被评为2003年度客里空最假新闻奖。

但由于《人民日报》、新华社都是依据权威新闻源而发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真实地纪录了历史,因此,把造假的板子打在媒体和记者身上,似乎不公。

有鉴于此,参加评选的专家们建议,报请有关部门授予‚2003年度假新闻特别荣誉奖‛。

2003年度客里空最假新闻奖1.借尸还魂奖比尔〃盖茨遇刺【编剧】佚名【出品】中国日报网站【首映时间】 2003年3月29日【剧情梗概】美国有线新闻网CNN3月28日消息称,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出席洛杉矶的一个慈善活动时遭到暗杀并死亡。

很快,新浪、搜狐等国内各大网站相继转发这条消息,并发布关于‚比尔〃盖茨遇刺‛的手机短信。

【事实真相】没过多久,中国日报网站刊登原始文章的截图,同时追加报道:‚此消息在CNN网站上出现大约半个小时后,不知何故CNN网站又将此新闻稿撤除。

到目前为止,美国其他媒体和通讯社均无此消息的报道。

‛然后,中国日报网站更正:‚微软公司致电中国日报网站,称该消息是2002年愚人节的恶作剧内容,不知何故3月28日又出现在CNN网站上。

‛新浪、搜狐均证实比尔〃盖茨被刺身亡消息为假新闻,正式表示道歉。

当天,红网等网站证实,该篇假新闻的原始出处不是CNN网站,而是伪造的CNN网页,与CNN毫不相干。

中国日报网站的编辑在搜索CNN网站时,不知怎么竟会把伪造的 CNN网页当真了。

【获奖理由】按照新闻的重要性定律,名人之死,肯定是重大新闻;如果一个名人死上两回,那无疑就是特大新闻了;而能让去年就已被证实的愚人节新闻再次成为轰动性新闻,除了自叹弗如外,无话可说。

况且,这条假新闻还为中国红火的短信业又添一把火。

据不完全统计,以此消息为内容的短信,仅中国国内的发送量就超过1000万条,若以一角钱一条计算,便使SP(短信等信息内容提供商)进账百万元。

故而荣获此奖,名至实归。

建议 SP 合伙给予相关人员以重奖。

2.扑朔迷离奖卡梅隆决定执导《9〃11生死婚礼》【编剧】刘净植【出品】《北京青年报》【首映时间】2003年1月26日【剧情梗概】一个中国不知名的作者的不知名作品,被好莱坞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看中,这听来有点不可思议的事却是现实——由现代SNP创作中心策划、现代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旅加女作家贝拉的《9〃11生死婚礼——我的情爱自传》,已被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花102万美元买断了影视改编权,并确定由曾导演《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执导。

随后,《经济观察报》进一步报道:‚卡梅隆,一直在积极而审慎地选择作品,他阅读了《9〃11生死婚礼》部分章节的英文稿后,认为这便是他一直要找的东西。

而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董事会也一致决定,购买该作品并投拍电影‛。

【事实真相】从10月12日开始,自由撰稿人曹长青在海外发表《贝拉的百万美金骗局》等系列文章。

作者称他向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卡梅隆的公司了解,对方都说从未听说过贝拉的小说和拍摄电影这件事。

作者断定,所谓好莱坞高价买断版权之类的说法完全是谎言。

12月5日,《文汇读书周报》报道,《9〃11生死婚礼》的策划人安波舜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他们是与一家美国投资公司签订了版权协议并通过它向十多家公司投递了《9〃11生死婚礼》的英译本草稿,而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卡梅隆只是其中之一。

他说,选择拍摄方、导演方,是投资方的事,投资方承诺:该片初定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

因此,并不排除其他公司和导演拍摄的可能。

也就是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9〃11生死婚礼》,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获奖理由】凭空捏造假新闻,属于造假的初级阶段,不仅造假成本太高,还容易被揭穿。

但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便已进入造假的中级阶段。

该新闻妙在似与不似、假与非假之间。

新闻中的绝大多数要素都是真实的,但构成新闻眼的关键要素却是虚假的,此类造假手法,已接近造假的最高境界,故而更具欺骗性。

此非初学者所能为也。

3.添油加醋奖‚小‛百万富翁抱得美人归【编剧】厉莉【出品】《华西都市报》重庆版【首映时间】2003年5月12日【剧情梗概】5月11日,身高1.18米的小伙牟小彬,带着身高1.60米的少女覃艳,出现在重庆卫视的《龙门阵》录播现场。

2001年,牟小彬跳槽出来,又向朋友借钱办了一间酒吧。

他想方设法搞些‚花样‛来吸引顾客,第一个月就赚了1万多元。

生意越来越红火,牟小彬狠狠心,把酒吧抵押给银行贷款,又办了一家托运公司,专门搞货物托运。

接着,他又和人合伙在重庆沙坪坝开了一个图像工程室,一连为公司揽到了包括万州‚心连心‛广场效果图制作在内的多个大单。

去年春节,覃艳给家里打电话,试探问了问家里对一个身高1.18米的人做女婿的看法。

没想到家里人称:‚只要两人在一起顺顺当当过日子就好。

‛18日,重庆电视台《龙门阵》又播出了有关牟小彬与覃艳的节目。

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牟、覃两人的恋情。

包括《华西都市报》在内,各大媒体都强调牟‚已拥有资产上百万‛。

【事实真相】5月23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牟表示:‚我从来没说自己有多少钱,也从没号称过自己是‘百万富翁’。

‛6月4日,《成都商报》报道:‚最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不光乡邻不信牟小彬是老板,就连牟小彬的父母牟天明、段开菊也不信自己的儿子是老板,更不认为他是什么‘百万富翁’。

‛【获奖理由】作者深谙读者猎奇心理,知道仅靠一个矮男人和一个高女人的爱情故事,不足以吸引眼球,更有落俗套之嫌。

故而再让其自强不息,经过几番奋斗,小不点终成‚百万富翁‛,抱得美人归。

不仅符合‚郎才女貌‛之传统婚配观,更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精神‛,也为人们树立起自立自强的学习榜样。

4.胆大妄为奖警察鸣枪八次镇住百人群殴【编剧】朱顺忠【出品】《东方家庭报》【首映时间】2003年5月22日【剧情梗概】5月20日凌晨,郑州市桐柏北路某家属院内,发生一起持械群殴案。

双方先后纠集了三批共百余人,手持钢管、棍棒参加了这场疯狂的、血腥的打斗。

参与殴斗的众人面对警方的喝斥不予理睬,现场的数十名民警只得拔出手枪数次鸣枪示警。

直到鸣枪 8次,双方才最终停了下来。

该文刊出后,又经河南报业网发布,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等国内30余家网站以《郑州百余男女持械群殴警察鸣枪示警八次才制止》为题进行了转载。

【事实真相】该文引起中共河南省委、郑州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要求公安机关对此事予以严肃查处。

郑州市公安局迅速组成专案组,对此事件进行专案调查。

经查明,5月19日晚 10时左右,文化宫路和互助路(并非桐柏北路)发生了一起七八人参与的小规模打架斗殴事件(并非百余人械斗),夜巡民警赶到现场并予以制止后,移交林山寨派出所处理,整个过程未鸣一枪。

朱顺忠当晚在家中用借来的一部电台接通警方专用频率,偷听110接处警信息,从中寻觅新闻线索。

他从电台中听到了110指派中原夜巡民警赶赴西郊处理一起打架事件的信息后,便用电台进行跟踪收听。

由于现场人声嘈杂,他便主观臆断现场发生了大规模的聚众械斗。

在未去现场采访核实,未听到一声枪响的情况下,就写下了‚百人群殴,警察鸣枪‛的报道。

由于他的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第五款之规定,5月24日,公安机关依法对他予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