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ocx

第一章采购信息系统开发背景及调查结果

1.1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迫切需求正日趋增加。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采购信息系统,使整个采购流程规范化,模式化,透明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采购环节的效率并切实降低采购成本。本采购系统为上海一机械制造企业量身定制,以促进该企业在采购方面的信息化。

1.2系统开发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现行人工手动运作采购流程,具有过多的主观人为因素,不能做到采购过程的客观,公正,精确。尤其是每月的采购需求数,在人工的计算下,经常出现错误误差。

通过采购信息系统的实施,企业的采购流程将大大优化。计算机化将有效减少错误数据的发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工作效率。

1.3 现行系统调查

1.3.1现行采购部门流程调查

1.编制采购计划:

根据生产计划,工作令,库存数确定采购品种及数量。生产计划采用双月制:本月

查缺补漏,下月提出计划。当月采购数=原材料希望数-库存数-在制数+安全数量+

已发货未到单数。

2.选择供应商:

通过供方登记表:名称、地址等,及其主要供货种类,材料价格,质量评级(由质

检单位、生产制造单位进行评级)及过往供应商的表现评分,选择合适的供应方。

将采购计划传真至供方,议价、定价、确认交货日期。签订购销合同。

3.过程跟踪:

根据采购计划的交货节点,了解跟踪分供方的制作进度,督促分供方按时交货。与

分供方确认交货品种、数量、时间,并与库管员及时沟通,货到后应与库管员核对

确认。

4.交货、检验、入库、入账手续:

核实物资是否到货:如果物资未到货,则寻找供方,催促其发货。如果物资入仓,

则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采购部门与库管员核实。随后开具报验单,联系检验科进

行验货。如果验货通过,则检验科与采购部联系确认。否则办理出库并退货。

5.向供方催要发票、核对无误后交由财务登记入账

6.供方评价:

要求检验科对物资部件的质量及等级进行评价并录入系统。通过以下指标衡量供

方:(1)、供方的交货时间是否拖延。(2)、交货数是否与合同有出入。(3)、供方

服务态度。(4)、售后服务态度。

7.请款:

每月5日前根据上月进货情况,当月进货计划,并考虑应付款等情况,编制请款计

划。根据请款计划填写请款单。将请款单和分供方台账交由有关领导审批。将审批

的请款单送财务办理付款手续。将审批的请款单送财务办理付款手续。台账登录。

(由于公司已有现行财务系统,此采购系统只做了与财务系统的接口,为包含详细

与财务有关的过程)

1.3.2现行采购流程存在的问题

1.生产与仓储的数据不够准确。原来库存管理系统还存在问题,实际的仓储数量与系

统显示的数目不吻合,导致采购部门无法通过管理系统来进行原料的采购。

2.入库手续。材料入库时,由经办员开检验单,然后进行货物检验,如果不合格,则

再开据退货单。公司经理希望检验单能够由仓库管理员开据,但鉴于货物种类繁多,仓库管理员只能完成入库的操作,所以目前还是由经办员开据,供方到货前会有通

知,到货时则由仓库管理员通知。

3.入账手续。目前他们所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只是起到了记录的作用,但无分析以及统

计的功能,更没有和生产、仓储部门衔接起来。

4.关于请款,采购经理认为,财务应该根据采购合同进行拨款,而不是由采购部进行

请款,付款的部门应该是财务部而非采购部。他现在也表示比较无奈,每次请款,

财务查看之前的采购单,看钱是否用完,用完的话再拨出一部分。采购经理认为他

们总是在做其他部门的事情,有时候没有做好的话,自己还得受委屈。

5.各个部门比较缺乏标准化管理模式。过去采购甚至没有合同,一个电话就可以采购,

价格最后再议。生产部门、仓储部门关于材料的实际数据无法精确反映。各部门有

些工作分配并不合理,很多事情采购部替其他部门都做掉了,一旦出了问题,很难

对症下药。

6.对于供应商的评价尚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目前还是由采购部自己对供应商评价,对

新的供应商有1年的考察期,是否通过完全是由他们自己说了算,总经理很难检索

以及评估到每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

1.3.3企业对采购系统的要求

1.由于整个系统庞大复杂,建议我们参考海外具有成功经验的ERP采购系统,适当进

行个性化的修改。

2.采购部门只是一个执行部门,需要根据库存以及生产要求来进行采购,所以系统上

关于上述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否则,采购系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3.提供标准的生产录入表,设置空白栏进行特殊项目的补充。提供各类零件材料,仓

库库存等各类信息的查询功能。

4.完善财务系统,与财务部门明确分工,互相联系,提高效率。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密,

限定能够查看这些数据的人员。

5.引入供应商评价体系。通过系统,对货物的质量,送货进度,欠款,售后服务情况

进行记录,便于经理了解各个供应商的详细情况。

6.将生产、采购、仓储的各类数据整合,统计分析,便于管理层进行查询信息,观察

进度,处理问题,最终达到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净利润的最终目的。

1.4 建议的新系统

为解决该企业采购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为今后企业信息化及国际接轨这不可逆的时代潮流的考量,建议该企业使用计算机化的采购信息系统。该采购系统应是基于因特网及企业局域网的,实现业务管理自动化、数据流传输实时的,输入与输出标准化、将来能与其他企业软件兼容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安全保障的,包括全面的权限登录等级规划及数据安全防入侵保护及数据备份恢复功能。

1.5 可行性研究

1.5.1技术可行性分析

从软件角度来看,目前的软件技术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数据库还是应用程序都可以实现系统功能。各种语言包括C#、JAVA等均能完成程序代码并实现信息系统功能。各种数据库包括SQL Sever, Oracle等均能为企业搭建数据库;从硬件角度来看,系统所要用到的硬件均可以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满足系统要求。从人员角度来看,本系统的用户是制造型企业的采购部人员,懂得基本微机操作即可,无须另聘专人即可使该系统正常实施运行。从技术角度来看,开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已经具备了完备、成熟的理论和体系结构。所以本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1.5.2经济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的实施所需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软、硬件、系统开发及系统维护。本系统总体耗费不多,是在一个企业和个人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的。应用本系统给大学毕业生,企业及管理人员带上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管理成本,方便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管理,也方便大学生找工作和企业找员工。

1.5.3营运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的运营阶段,使用系统的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只需日常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这方面的知识,与系统有直接接触的职员都已经具备。并且在项目投产前,还会安排对操作系统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系统技术维护支持工作,在初期仍将由硬件供应商及本人完成,以后由信息部接手。该公司信息完全具备使用维护该系统的能力。因此本系统营运方面可行。

1.6结论

综上所述,实施本系统,已具备技术可行、经济可行、营运可行的条件,所以公司同意开发和使用本系统。

第二章系统分析

2.1系统目标

1.降低人力及设备的费用成本。

采购系统优化了资源的配置,简化了人员的参与,从而降低了人力以及设备的费用。2.提高采购处理速度

与传统人工处理的采购不同,采购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大大简化了原先繁琐的流程,避免了人工的过度参与,从而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提高了采购处理速度。

3.降低采购成本

由于采购系统提供更为客观,公正,透明的数据输出,避免了人工询价下由于回扣等暗箱操作产生的额外成本,同时优化采购选择方案,降低采购成本。

4.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智能分析等模块,对企业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信息,帮助企业高层做出最优决策,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收益。

5.提高人员利用率

采购系统的实施,使得削减冗余人员成为了可能。先前过于庞大的采购人员限制了企业人员利用的效率。而采购系统精简了企业所需的人员配置,大大提高了企业人员利用率。

2.2组织结构分析

该企业下属多个部门,其中与采购部门有直接关联的由生产部门、库存部门、财务和审核部门。

采购部下设三个办事处,分别为计划处、供方联络处、物料检验处。其中计划处进行采购计划清单的制定。供方联络处进行对供应商的联络工作。物料检验处负责入库物料的质量检验。组织结构如图2.1所示

图1—公司组织结构图

2.3需求分析

2.3.1业务流程分析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按采购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将业务流程分为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过程管理收货管理

1.采购计划管理:采购员根据库存部门发来的库存单,生产部门提供的外购清单,采购员

制定月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分为基于工作令的采购计划和非工作令采购计划(非工作令物料通常指零星物料或一次性使用)。将采购计划交予审核部门审核,审核通过的采购计划,作询报价请求操作;未通过计划返还采购员进行调整重新制定。

2.采购过程管理:采购员拿到通过的采购计划后,查询及读取供应商提供的物料报价信息

和相应供应商历史评价信息,通过确认报价选择最佳供应商,生成采购订单。将采购订单送至审核部门审核,审核通过根据付款协议等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审核未通过退回作二次询报价或改选供应商。采购订单及采购合同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数据相同。

合同比订单多了条款等附加信息,故下将合同订单作为一张单据。订单(合同)一式四份,文档留底,给供应商一份、财务一份,订单跟踪员一份。订单跟踪员读取采购订单信息,查询到货日期将至及到货日期已过货未到的订单所属的供应商,发送催询单,并对未按时到货的供应商作“过期”评价记录。

3.收货管理:供应商发货,携送货单及物料至接收员。接收员核对到货数量和采购订单,

并修改订单已到达数量。接收员开据报验单通知检验员检验。检验员检验产品后,根据产品质量情况,开据合格单,不合格(退回)单,及不合格(可回用)单。合格单与不合格(可回用)单交库存部门入库,不合格(退回)单退回供应商通知重新发货。产品质量情况亦发送订单跟踪员一份,作修改供应商评价信息,及修改订单数量,再次催询等。不可回用及不退回供应商则进行报废处理。(报废处理在业务流程图中省略)。

业务流程图图例:

(1)外部实体

(2)内部实体

(3)文件/单据

(4)信息流

图2—第0层DFD 图

2.3.2数据流程分析

本采购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如图2.3.2.1所示,二级数据流程图如图2.3.2.2所示.仓库管理员把缺货单给采购员,由采购员汇总制定采购计划,再编制订货单交给供应商。对收到的供应商的供货单和货物进行检验后,符合要求的入库,不符合的则退回给供应商或回用处理。

数据流程图图例:

第0层

图3.1—第0层DFD 图

(1)外部实体

(2)加工

(数据加工)

(3)数据存储

(4)信息流

第一层

图3.2—第1层DFD 图

第二层

=============================P1============================

图3.3—第二层P1 DFD 图

P1:——根据库存部门发来的库存单,生产部门提供的外购清单,制定月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交予审核部门审核,审核通过的采购计划记入未通过计划退回

==============================P2============================

图3.4—第二层P2 DFD 图

P2——根据采购计划所需物料,进行供应商选择,生成采购订单。 ,根据报价由低到高排序,并参照读取最终采购订单即合同,记入 ==============================P3============================

图3.5—第二层P3 DFD 图

P3——读取<=5

天的订单,②到货日期已过货未到的订单,制定催询单并发送供应商。同时记入

==============================P4============================

图3.6—第二层P4 DFD

P4到货数量,(若未全部按时到货,采购跟踪员读取采购订单文件时可以查询到还有x 数量未到,进行跟踪催询),出具报验单不合格品(或质量)记录,若有不合格品需要退回,则修改订单文件。将合格单,不合格(可回用)单交给库存部门做入库处理。不合格(退货)单发至供应商。

2.3.4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简单地讲,数据流图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就是数据字典。数据词典对数据流程图的各种成分起注解、

说明作用,给这些成分赋以实际的内容除此之外,数据词典还要对系统分析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说明。

图2.9 数据存储条目

图2.14 数据元素条目

图2.10 数据加工条目

图2.11外部项条目

图2.12 数据流条目

第三章系统设计

3.1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计,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将整个系统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图如下:

图4—功能模块图

3.2 详细设计

3.2.1 代码设计

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20]。采用代码设计可以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简化程序设计,减少出错率,节省存储空间。

代码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实用性和生命力。

1.本系统代码设计原则如下:

(1)唯一确定性。

即每个代码都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

(2)稳定性。

代码的定义和描述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要避免过多的改动。

(3)可扩充性

要考虑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必须留有一定的后备余量,当增加新的实体时,直接利用原代码加以扩充,而不需要重新变动系统。

(4)标准化与通用性。

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是代码设计的重要依据,采用已标准化的编码,系统内部使用的同一种代码做到统一。

(5)便于识别和记忆。

为了同时适合人和计算机,代码不仅要具有逻辑含义,而且便于识别和记忆。

2. 采购管理系统代码设计

代码分为无含义码和有含义码两大类。其中无含义码包括顺序码和无序码两类,有含义码包括系列顺序码、数值化字母顺序码、层次码、特征组合码、复合码。

采购员代码设计

设计依据:采购员代码由采购部门编号+采购组(PG01) +采购员进入系统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供应商代码设计

设计依据:供应商代码在采购系统内由外部编号(T)+组编号(K1)+供应商进入系统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例:起始号T-K10000;终止号 T-K99999

物料代码设计

设计依据:物料代码在采购系统内由外部编号(T)+物料组编号(M1)+物料进入系统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例:T-M10020

采购订单代码设计

设计依据:采购订单代码由采购类型(标准采购订单为NB) +采购订单信息号(包括供应商、物料等信息)+采购组(PG01)

例:NB5400000PG01

3.2.2 数据库设计

1、E-R图

E-R模型是一种语义模型,它旨在表达数据的含义。在E-R模型中,实体型、属性及实体集之间联系的表达方法如下:

(1)实体型:用带实体名的矩形框表示。

(2)属性:一般属性用带有属性名的椭圆形框表示,多值属性用双椭圆形框表示,派生属性用虚椭圆框表示。属性与其对应的实体型之间用直线连接。

(3)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用带有联系名的菱形框表示,并用直线将联系与相应的实体相连接,且在直线靠近实体的那端标上1或n等,以表明联系的类型。

本系统的实体有:采购计划、采购订单、采购员、供应商、库存、物料、报价单;

联系有:查看、产生、接收、查询、属于、提供。全局E-R图见图5.1,实体及其属性见图5.1-5.4

图5—全局E-R图

图5.1—采购员实体及其属性

采购员(采购员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地址)

图5.2—供应商实体及其属性

供应商(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5.3—物料实体及其属性

物料(物料ID ,物料名称,BOM 序号,物料图号,材质) 图5.4—采购订单实体及其属性

采购订单信息(采购订单ID ,订单状态,物料编号,物料价格,供应商编号,分库类型,到货日期等)

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概念模型转换成能被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支持的数据模型。即将数据组织成一个与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形式。首先,根据前面的设计结果和具体的特点,将全局E-R 模型转换成一个初始的关系模型。然后,对其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关系模式,如有则利用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方法消除之,以达到符合第三范式的要求。

采购员(采购员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地址)

供应商(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物料(物料ID ,物料名称,BOM 序号,物料图号,材质)

采购订单信息(采购订单ID ,订单状态,物料编号,物料价格,供应商编号,分库类型,到货日期) 3、主要数据表设计

数据库表的结构设计采用规范化关系模式的方法。规范化的基本思想是消除数据依赖中不合理的部分,让一个关系描述一个概念、一个实体或者实体间的一种联系,若多于一个概念就把它分离出去。

在采购管理数据库里面建设了4个表分为了采购员信息表、供应商信息表、物料信息表、采购订单信息表、信息表

采购员表用于存储采购员信息,其主键为管理员编号,该表结构如表3.1所示

供应商信息表用于存储供应商信息,其主键为供应商编号,该表结构如表3.2所示。

物料信息表用于存储物料信息,其主键为物料编号,该表结构如表3.2所示。

表3.3 物料信息

产品信息

采购计划信息表用于存储采购计划信息,其主键为采购计划编号,该表结构如表3.4所示。

报价单信息表用于存储报价单信息,其主键为报价单单编号,该表结构如表3.5所示。

表3.5 报价单信息

采购订单信息表用于存储采购订单信息,其主键为采购订单编号,该表结构如表3.6所示。

表3.6 采购订单信息

3.2.3 输入设计

输入设计对系统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即使计算机和处理均十分正确,也无法获得可靠的输出信息。同时,数据设计是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的纽带,决定着人机交互的效率。输入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输入信息正确性和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做到输入方法简单、迅速、经济和方便使用者,错误率越小。

1、输入信息校验

本系统采用目前较广泛使用的输入方式,从屏幕上通过键盘实现人机对话。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验。本系统使用的校验方法如下。

(1)重复校验

将同一处理内容重复执行两次,然后比较其结果,不同之处立即予以纠正。

(2)逻辑校验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逻辑控制。

(3)界限校验

如订单号的有效范围是不超过18位,如果录入一个超出这个范围的数据,则提示出错。

(4)代码校验

输入设计是在显示系统的登陆界面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系统。

2、本系统的输入设计遵循下列原则:

(1)输入量应保持在能满足处理要求的最低限度。输入量越少,数据准备时间也越少。

(2)输入准备及输入过程应尽量简单易行,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3)应尽早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查(尽量接近原数据发生点),以便使错误及时得到改正。

(4)输入数据应尽早地记录在其处理所需的介质上,以避免转录及可能发生的错误。

典型模块的输入设计如图6所示。

图6—采购订单输入设计图

3.2.4 输出设计

在系统设计中,输出设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输出时由计算机对输入的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高质量的有效信息,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格式,提供管理者使用。因为信息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的结果只有通过才能为用户所使用。另一方面,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来看,输出决定输入。输出设计与输入设计大同小异,需要给出输出的方式和用户界面的内容,如显示输出的屏幕格式、打印输出的格式,每个显示、打印项目的类型长度。输出设计时,也要注意整个系统中统一设计风格。

信息输出方式有多种,有屏幕显示、打印、磁盘、光盘、绘图等。本系统选用显示、打印这两种输出方式。本系统在屏幕输出中,可以使用系统的条件查询程序对要查询的记录数据内容进行限定,经过查询后,系统会输出显示符合用户要求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转为word 格式打印出来。

典型模块的输出设计如图7.1、 7.2所示

图7.1-采购订单输出设计图1

图7.2-采购订单输出设计图2

第四章系统的实施

系统实施是系统开发的最后一个阶段。所谓系统实施是将系统设计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系统的过程。

4.1 系统运行环境

(1)服务器的软硬件配置

硬件配置: CPU P4 1.8GHZ或以上,硬盘80G,内存512M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eb服务器软件:IIS 5.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软件: Microsoft Access

(2)客户端的软硬件配置

客户端的硬件配置: CPU PⅢ 500MHZ或以上,硬盘4OG或以上,内存128M或以上

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 Win7

客户端浏览器软件:IE(Internet Explorer)

4.1.1开发工具的选择

本系统使用的工具是ASP,是B/S结构。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服务器端的脚本编写环境,可以组合HTML页、脚本命令和ActiveX组件来创建动态、交互的动态Web页或基于Web的应用程序[24]。严格来说ASP并不是一种语言,它只是提供一个环境来运行Script,它所用的语言仍然是VBScript或JavaScript,也可以是它们两者的组合。ASP没有固定的开发工具,任何一种文本编辑器都能胜任ASP脚本的编辑工作。

ASP是服务器端的网页技术,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而对客户端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有一个浏览器就行。ASP就是在HTML文件中引入了两个扩展的成对的HTML标记<%和%>,同时文件的扩展名改为.asp[25]。在IIS接到用户对.asp文件的请求时,首先执行括在<%和%> 标记间的VBScript语句,然后将执行的结果和其他的HTML语句一起返回客户端,这样客户看到的仍然是标准的HTML语句,不会看到开发者的编程逻辑。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作为当今流行的Web服务器之一,提供了强大的Internet和Intranet服务功能,使用它可以轻松的发布站点,在本系统制作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试,浏览自己的页面[26]。

4.1.2数据库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美国Microsoft开发的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SQL是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意思为结构化查询语言[27]。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按照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规定,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可以用来执行各种各样的操作,例如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等。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 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 版本[29]。sql server 2000 由一系列相互协作的组件构成,能满足最大的web站点和企业数据处理系统存储和分析数据需要。

sql server 2000 的客户/服务器提供了许多传统主机数据库没有的先进功能,数据访问并非局限与某些已有的主机数据库应用程序。sql server 2000 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与

主流客户/服务器开发工具和桌面应用程序的紧密集成。可以使用许多方法访问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的特点:

(1)internet集成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支持。它还具有构成最大的web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要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功能[30]。sql server 2000程序设计模型与windowsd dna构架集成,用以开发web应用程序,并且sql server 2000支持english query 和microsoft搜索服务等功能,在web应用程序中包含了用户友好的查询和强大的搜索功能。(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

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windows 98 的便携式电脑,到运行windows 2000数据中心版的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sql server 2000企业版支持联合服务器、索引试图和大型内存支持等功能,使其得以升级到最大web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库和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 一、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题10分) 10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B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3.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 计算机系统 B. 手工管理系统 C. 人机系统 D. 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4. DSS解决的是()。 A. 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B. 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 C. 非结构化问题 D. 结构化问题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5. 在任一组织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是()。 A. 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B. 战略计划层,战术计划层,管理层 C. 战略计划层,业务计划层,操作层 D. 战术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答案:A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6. 购物超市收银台终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A. 战略支持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知识工作系统 D. 事务处理系统 答案:D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7. 企业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针对其建设,系统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 A.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日逻辑模型 C.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 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答案:A 章节号:1-2 难易系数:0.1

将DOCX文档转换成DOC文档方法

Word联盟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RSS ?投稿 ?首页 ?Word教程 ?Excel教程 ?PowerPoint教程 ?Office教程 Docx文件怎么打开,如何打开Docx文件? 熟悉Word办公软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Word2003生成的文件格式是Doc的格式,而Word2007或Word2010生成的文件是Docx的。用Word2003是无法打开2007和2010中的Docx文件的。然而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人用的是Word2003,还有一部分人用的则是2007或2010,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说今天我在同事家复制了一份文件是Docx格式,而自己家用的却是Word2003,那我更本就无法打开这个文件!相信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默认的情况下Word2003是不能打开Docx文件的,那Docx怎么打开呢?今天Word联盟就来教大家用几种方法,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Docx文件! Docx文件说明 Docx格式文件是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以上版本的文档扩展名,Docx 取代Doc。而且Docx文件比doc文件所占用空间更小! Docx文件怎么打开,Word2003是如何打开docx的? 方法一(建议使用)、可以直接从微软官方下载个兼容包补丁程序,安装后重启电脑,就可以用Word2003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的。 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2007Cnv.exe

方法二、因为Docx文件本身属于一种ZIP压缩文件,所以我们可以用“winRAR压缩包”来打开。方法如下: 首先将“.docx”文件后缀改成“.zip”,此时,文件就变成了一个压缩包,双击打开我们会看到有几个文件夹,我们打开“word文件夹”,如下图; word文件夹中,“document.xml”文件里面就是文本的内容,我们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但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代码;“media”文件夹里面就是文本中的图片了;(如下图)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鱼夭 第一章系统思想 (6) 1系统的概念 (6)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7)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8) 4系统思想的发展 (9) 5系统工程方法 (10) 6软系统方法论 (10)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11)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1)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11) 2信息处理器 (12)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12) 4.信息管理 (13)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14) 6.信息系统的结构 (15) 7.C/S和B/S软件结构 (17)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7)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17)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17)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 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19)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 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 什么? (23)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24) 第四章系统规划 (24)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24) 2规划方法 (25)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25)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26) 5资源的生命周期 (26)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26) 1系统分析的任务 (26)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27) 3两种方法: (27)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28)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29)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 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29)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 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 理条目 (29)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 策表,考题)?优缺点 (29)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30)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30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31)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 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 制用例图 (31)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 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32)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 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33)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 方向) (34)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35)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35) 1系统设计的任务 (35)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DOCX文件转换

还在为转换DOCX文件发愁么?这篇文档拯救你! 虽然微软放出Office 2010已经有段时间了,不过还有很多朋友停留在用Word 2003编辑文档。Word 2007和Word 2010默认的文档格式是DOCX,这种格式的文档无法用Word 2003直接打开的,虽然可以Word 2007或者Word 2010将DOCX 格式另存为DOC格式,但是只能一篇一篇的处理,如果文档数量很多,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或者别人传给你的docx而你用的Word 2003,那么我们该怎么转换呢?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用软件批量转换 Batch DOCX to DOC Converter是一个可以批量转换格式的软件。安装后,会自动进行升级,取消升级,然后将doc2doc.exe复制到软件的安装目录内覆盖原文件即可。 第一步:添加批量文件。运行Batch DOCX to DOC Converter,单击Source栏右端的Folder按钮,弹出浏览文件夹窗口,展开树状目录,找到并选定需要转换的DOCX文档所在的文件夹,然后单击Search按钮,将选定文件夹中的文档批量添加进来。如果是单个文件的话,则点击后面的File按钮 第二步:转换格式。单击Target栏右端的Folder按钮,弹出浏览文件夹窗口,展开树状目录,指定一个文件夹用来存储转换后的DOC文件,然后单击Convert

按钮,该程序将自动开始批量转换文件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文件存入指定的文件夹,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的。 下载地址:千脑下载(1.72MB) 2、通过在线转换网站转换格式 在线转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 转换方法比较简单, 第一步:点浏览(选取需要转换格式的文件),选择转换后的格式 第二步:在”Email” 里填入你的邮箱. 第三步:点”CONVERT IT!” (搞定,一会就会把转换好的DOC格式发到你的邮箱). PS:经Yongd测试,需要等段时间才能发到邮箱里,可能和邮箱有关系吧。 点此前往 3、下载office2003 2007兼容包补丁

医学科研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考试卷(A卷)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学科研设计: 2、金标准: 3、临床试验: 4、操作定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四种方法。 2、简述建立科研结论的条件。 3、简述医学科研设计的四大原则。 4、简述误差控制的6种基本方法。 三、实践题(40分) 结合你所从事的专业和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一份简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设计》考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学科研设计:医学科研设计是运用科学的、专业的和艺术的思维方法对医学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决策、规划的过程。 2、金标准:即同行公认的专业标准,如疾病诊断的病原学、病理学、影像学、解剖学标准。 3、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与对照所显示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4、操作定义: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可使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四种方法。 提出假设有以下4种基本方法: (1)差异法。一种疾病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发病明显不同,那么,在一种情况下出现的因素在另一种情况下没有出现,则这种因素的存在或缺少应可能是该疾病的病因(如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癌发病的差异)。 (2)一致法。如果一种因素的存在与否都与一系列不同场合中某病的出现与否有联系,那么这种因素的存在与否就与该病的发生有关(如甲肝的发生与接触病人、拥挤、卫生条件差有关,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肝炎病毒的传播)。 (3)伴随变异法或剂量反应效应。如饮食中含碘减少,则地方性甲状腺病增加;放射线暴露增加,则白血病发病率增加;不洁性行为越多,爱滋病的感染机会越大。这些都是伴随变异的具体例子。 (4)相似法。一种疾病或某种结果的分布和频率可能与另一种疾病十分相似,就说明其发病原因相似,如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 2、简述建立科研结论的条件。 在医学研究中,经过统计学检验成立的假设还不能成为科学理论,而只能形成一种有待进一步验证的假说。假说要转化为理论需要具备如下3个基本条件: (1)假说与客观事实相符。即科学假说运用于实践时,有越来越多的事实与这个假说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六章

精品资料 第六早、结构化系统分析 6.1、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它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 力? 答:职责:与各类人员打交道,是用户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和 “翻译”,并为管理者提供控制开发的手段。还必须考虑系统的硬 件设备。数据输入、系统安全等各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坚实的信息系统知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且还 必须具备管理科学的知识。有较强的系统观点和较好的逻辑分析能 力,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共 事。 6.2、用作业流程图表示到图书馆借书的过程(从查目录、填索书条 开始)。 不 给 办 理

精品资料 不合格的卡,现金 6.4、结合本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情况,画出“奖惩管理”的数据流图 答:异动管理: 招生办 录取信息P1. 1 入学 D2临时学籍表级名单 答: 储户仁现金 P 审 核 ------------------- i ! 现金库“异动管理”, 现金 账目

精品资料 奖惩管理: 数据结构条目

精品资料 名称:学生登记卡姓名曾用名入学时期 性别民族政治面貌是否华侨籍贯本人简历 开始时间 结束年月 在何地 家庭主要成员 姓名 关系 年龄 职务 工作单位 6.6、对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出纳台业务进行系统分析: (1 )画出数据流图; 答:总编号 编号 有关的数据流、数据存储

第0层: 图书借阅信息表第一层:

P1.3 拒绝借 阅图书 图书借阅信 读者归还要求 P2.1 未归还图书 P2.2 丢失记录单 检杳图书 是否归还 L 图书未归还管 理 1 丿 --------------------- ? 图书借阅信息表P2.3 检查图 书损坏I 情 况 J 厂 P2.1未归还图书 破坏情况 赔偿信息 图书 P2.2.2 图书库 限定所丢 图书的价 读者赔 偿图书 并登记 ^息 ----------- 丿图书丢失记录单 D1 图书借阅信息表

医学科研设计试题

科研论文 一.最佳选择题 1、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科研工作的关键是:---(A) A.课题选题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开题报告 2、科研选题的意义在于:---(E) A.科研选题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 B.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人员的个人成才 C.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D.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管理活动的效能 E.以上都正确 3、科研选题范围要有利于:---(E) A.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重大疾病的防治 B.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某些研究形成“拳头”课题 C.有利于利用现有的人力、设备、集中投资,解决有可能突破的问题 D.有利于贯彻“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开发研究 E.以上都正确 4、不属于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的是:---(D) A.群体预防研究 B.检测诊断方法及检测试剂研究 C.预防疫苗的研究 D.个体预防研究 E.治疗AIDS的药物研究 5、科研设计的作用为:----(E) A.可以减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B.可以取得较为可靠的资料 C.可对实验数据的误差大小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 D.提高实验效率 E.以上都是 6、在整个调查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C) A.整理资料的计划 B.分析资料的计划 C.搜集资料的计划 D.研究计划 E.选择调查方法 7、医学科研设计中对照的意义:----(E)

A.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B.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C.可找出综合因素中的主要有效因素 D.通过对照可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E.以上都是 8、搜集资料时要遵循的3个原则为(B) A.对照、随机、重复 B.准确、完整、及时 C.细心、耐心、及时 D.随机、准确、及时 E.检查、核对、仔细 9、以下检验方法除下列哪一种外,其余均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D) A.Friedman,sM检验 B.H检验 C.配对设计符合秩和检验 D.t检验 E.查r s界值表法 10、总体分布类型不清小样本资料的均数比较可采用: (A) A. t 检验 B. 秩和检验 C. χ2检验 D. u 检验 E. 查r界值表法 11、在假设检验中,当t0.05 B.P<0.05 C.P>0.01 D.P<0.01 E. 0.01

WORD 2007 doc(docx)格式转换为PDF格式的方法

WORD2007doc(docx)格式转换为PDF格式的方法 1.打印法 2.加载项法 3.MSOffice2007PDF/XPS格式插件 4.第三方软件法 [正文] 1.打印法 1.1Acrobat Distiller Doc文件向Pdf格式转换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通过Adobe公司提供的Adobe Distiller虚拟服务器实现的,在安装了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后,在Windows系统的打印机任务中就会添加一个Acrobat PDF 打印机,如图所示: 图1 现在比较流行的DoctoPdf类软件如Pdfprint等的机理都是调用Adobe Distiller打印机实现的,如果想把一个Doc文件转换为Pdf文件,只要用Office Word打开该Doc文件,然后在"文件"—>"打印"中选择Acrobat Distiller打印机即可,如图2所示:

图2 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将Doc格式的文件转换为Pdf文件。 1.2adobe flashpaper 先我们来了解一下FlashPaper2的工作原理。FlashPaper2安装完后,实际上在操作系统中自动安装了一个虚拟打印机,叫做"Macromedia FlashPaper",我们使用控制面板打开"打印机和传真"窗口,就可以看到, 如图所示。

图3自动安装的FlashPaper虚拟打印机 这个虚拟打印机并不会真地将文档打印到纸介质上,而是将可打印的文档输出为SWF或PDF文档。这里所说的可打印文档种类很多,比如常见的Office文档、网页文件、文本文件等等。 所以,简单说来,FlashPaper2的工作原理就是用FlashPaper虚拟打印机将可打印文档转换为SWF 或PDF文档。 优缺点:和打印预览的效果一致,不会有莫名奇妙的变化,但文档结构图无法形成,阅读时不是很方便,体积稍大,生成速度较慢。 2.加载项法 安装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后,在word2007中会出现如图所示加载项,点击Create pdf即可生成 PDF。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总结

1.一个计算机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描述是否正确 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3.系统的特性(选择):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4.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 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5.信息系统功能(5个)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提供 6.信息系统与软件区别: 信息系统一定是面向企业的,即使是同类型的企业,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差别;软件则可能面向一类企业或者一类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工程与软件工程的差异。 7.评价信息系统标准(5个):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效率 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信息系统是否易于改动 8.常见的CASE工具:ERwin、PlayCASE、Rose2000、Visio2003、Power Designer 9.诺兰模型 1)初装:企业购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特点:数量少、未联网、无系统2)蔓延:管理部门大量使用计算机。特点:数量多、小范围联网、无系统3)控制:管理部门有意识规划全单位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并引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 4)集成:企业整体有规划的建设全方位的整体信息系统,来辅助全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5)数据管理:针对数据进行协调一致和深入使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6)成熟: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需要,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10.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由IBM公司在20世纪 70年代提出,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它将信息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规划。 11.BSP方法的特点:采用了企业过程的概念,将任何一种企业从逻辑上定义出 一组过程。 过程只与产品和服务有关,与企业机构和组织结构无关。从而使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强有力的适应性。 12.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了解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分析企业过程并建立 数据类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确定各子系统的优先级制定开发进度 13.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划分为四 个阶段: (1)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等活动。 (2)获得阶段指资源的开发活动,即获得资源的活动。如产品的生产、 学生的入学、人员的聘用等。 (3)服务阶段指资源的存储和服务的延续活动,如库存控制。 (4)归宿阶段指终止资源或服务的活动或决策,如产品的销售。 14.原型法: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系统主 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八章

第八章面向对象设计 8.1 面向对象设计和结构化方法有什么不同?它具有哪些优势? 答:不同点:出发的角度不一样:结构化方法从系统角度出发,而面向对象从对象出发。 优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条理,可重用性好。 8.2解释继承、封装、消息和多态性的概念。他们分别带来什么好处? 答: 继承:是指特殊类的对象拥有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和服务。好处:(1)可以简化系统的描述和实现(2)直接实现了软件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封装:是软件模块化思想的体现,也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好处:(1)实现了信息隐藏(2)简化了接口,降低了系统耦合度 消息: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好处:(1)更接近人们日常所采用的术语,对象间课可通过消息实现交互,体现了对象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2)其涵义更具有一般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函数或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并获得不同的结果。好处:(1)当给不同子类的

对象发送相同的消息时,消息的发送者可以不用关心具体的对象类型,而由对象自身做出不同的响应处理(2)需要扩充一种新类型时,只需要从父类中在派生一个子类,覆盖父类的某些业务,而不需要改的其他外部程序。 8.3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关系有哪些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 类关系: 继承:例如银行值班经理完全可以充当收银员这一角色。 实现:对接口的实现 对象关系: 关联:如学生和课程的选修关系 依赖:一个对象A在执行事务过程中向另一个对象B发送消息,请求某种服务,那么就说A依赖于B 8.4什么是UML?它定义了哪几种视图?每个视图描述了什么? 答: UML:是由单一模型支持的一组图示法。 视图: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教你快速将Word的Docx格式转换成Doc格式 刚刚在网上下载了个Word财务方面的表格,但是下载下来才发现是“Docx格式”的文件,并不是我常用的“Doc格式”的文件,要知道Docx格式的文件只有用Word2007才能够打开,自己电脑上装有Word2003,打开后全是乱码,这该怎么办呢?呵呵,这点小问题难不倒我,用Word也有个5、6年了,这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了解。相信遇到此类问题的朋友也是非常着急,下面Word联盟就来教大家几种简单的方法将“Docx转成Doc”! 说明:Docx格式只支持Word2007或以上版本的Word才能打开,而Doc格式是Word2003中的格式。 提示:Word2007或以上版本可以打开Docx和Doc格式,而Word2003只能够打开Doc 格式,无法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 方法一、利用在线Docx转Doc网站转换! 国外的一个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很不错,速度又快,几秒钟就搞定了。点击网站中的“Browse”按钮,找到你Docx文件存放的路径,网站就会自动转换,转换完毕后,点击下面的“Browse”下载按钮,将转换成功的Doc文件下载下来。 点击Browse转换

点击“Download”下载转换成功的Doc文件 方法二、下载Word兼容包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或保存Docx格式文件! 这个兼容包微软很早以前就提供了,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主要目的是为了兼容Office 所有版本之间的转换与互动! 下载地址1:Word兼容包下载 下载地址2: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941b3470-3ae9 -4aee-8f43-c6bb74cd1466 下载地址3: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fs/900/1/8eccc13f15a88b2972d5ba6163c8ee7127955064/exe/FileFormatC onverters.exe 下载地址4: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 2007Cnv.exe 以上任意选择一个下载即可。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 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

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4.3 详细调查 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说明:Docx格式只支持Word2007或以上版本的Word才能打开,而Doc格式是Word2003中的格式。 提示:Word2007或以上版本可以打开Docx和Doc格式,而Word2003只能够打开Doc格式,无法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 方法一、利用在线Docx转Doc网站转换! 国外的一个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很不错,速度又快,几秒钟就搞定了。点击网站中的“Browse”按钮,找到你Docx文件存放的路径,网站就会自动转换,转换完毕后,点击下面的“Browse”下载按钮,将转换成功的Doc文件下载下来。 点击Browse转换 点击“Download”下载转换成功的Doc文件 方法二、下载Word兼容包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或保存Docx格式文件! 这个兼容包微软很早以前就提供了,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主要目的是为了

兼容Office所有版本之间的转换与互动! 下载地址1:Word兼容包下载 下载地址2: 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 ilyID=941b3470-3ae9-4aee-8f43-c6bb74cd1466 下载地址3: 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fs/900/1/8eccc13f15a88b2972d5ba6163c8ee7127955 064/exe/FileFormatConverters.exe 下载地址4: https://www.360docs.net/doc/9f3010472.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2007Cnv.exe 以上任意选择一个下载即可。

复习题(医学科研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复习题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答:一个周密而完善的研究设计,能合理地安排各种研究因素,严格地控制误差,从而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可靠的资料,减少误差,达到高效、快速和经济的目的。 ?从统计学角度来讲,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1.建立研究假说,明确研究目标, 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单位和总体(population)、样本(sample), 3.对研究对象是否施加干预和如何施加干预, 4.确定研究设计类型, 5.确定研究指标及获得指标值的方法, 6.制订数据的管理及统计分析计划, 7.预计会得到什么结果,资料的可靠性及质量控制, 8.需要多少经费与时间等。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什么? 答:按照严格正规的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分组之前均不能预知分组情况,以便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保证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这是设置理想的均衡对照的方法,理论上可使已知和未知的影响疗效的因素在两组间均衡分布,减少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的影响。 ?均衡与分层的关系? 答: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抽样了解总体的情况,但是样本常常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研究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因为高血压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如果任意把一些高血压病人分组治疗,即使完全随机也不合理。因为有的组重度多,有的组轻度多。故应该先把轻、中、重度的高血压分层(stratification),再随机分组才能做到均衡(balance),称为分层随机。在分层的基础上,在层内随机抽样进行样本分配。这样可使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衡,从而增大可比性。 ?采用临床盲法实验的意义 答: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一项治疗措施的疗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而在试验中,若研究对象知道自己的治疗情况,研究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则会由于主观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信息偏倚,采用盲法(blinding 或masking)可有效地避免这种偏倚。这项原则的具体方法是研究对象、观察检查者和试验设计者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都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治疗措施的情况。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种分组方式? 答:1.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 2.分别从不同总体中进行随机抽样,获取代表各不同总体的随机样本 ?配对设计 答: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是将受试对象按既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 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经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经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各章要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各章要点 第一章系统思想 1.系统的概念,特性。 第二章管理系统 1.管理系统的概念、构成、特点 第三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信息的定义? 2.什么是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 3.信息系统的定义、结构。 4.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包括哪些典型系统?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四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2.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图。 3.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的基本思想。 4.信息系统开发中有哪些方法?各自的基本思想、优缺点、一些主要原则。5.什么是信息系统的诺兰模型?各阶段的特点?模型的作用。 6.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第五章系统规划 1.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数据流程图的定义、基本成分、绘制方法。 3.数据字典的构成?作用? 4.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有哪些?特点?绘制方法?比较。 第七章结构化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目标、设计内容? 2.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有哪些?各自的定义。 3.如何由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 4.代码的定义?种类?校检码的设计? 5.输入设计的原则?常用的输入数据的校检方法有哪些? 6.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中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7.如何由ER图导出关系型数据模型?三种范式的定义?如何进行关系的规范化? 第十章系统实施 1.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2.好程序的标准是什么? 3.系统测试的定义?检验软件的方法有哪些?

4.软件测试的目的、类型? 5.测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如何用黑盒法、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7.系统的转换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 第十一章系统维护与管理 1.系统维护的类型? 2.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3.系统监理、系统审计的定义。 第八章面向对象分析 1。什么是UML? 2。UML的构成,及各种图的含义。 3。什么是用例? 4。用例图的绘制方法? 5。类图的基本图素。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软件维护指软件交互使用之后,为了改正软件中的错误或满足新的需求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2、调试在成功地进行了测试之后,进一步诊断和改进程序中存在的错误过程。 3、可行性研究又叫可行性分析,它是所有工程项目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可行性研究是指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则,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以及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4、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设计程序的技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技术,任何程序都可以通过顺序、选择和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复合实现。 5、信息系统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需求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6、供应链管理系统就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共同目标,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与信息流进行集成的管理和统一协调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网络与通信系统、有关数据、规章制度和人员的统一体。 7、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交叉管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学科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辅助支持企业,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 8、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9、数据字典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数据字典配以数据流程图,就可以从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二、填空 1、按照生命周期法建设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主要文档有:系统开发立项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开发计划书,( 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报告,系统测试计划与测试报告,系统使用与维护手册,系统评价报告,系统开发月报与系统开发总结报告. 2、描述程序处理过程的工具称为过程设计工具,可以分为图形、表格和语言3类。其中图形工具包括(程序流程图)、(N-S图)和(PAD图);表格工具包括(判定表)和(判定树);语言工具包括(PDL语言)。 3、模块独立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模块的内聚)和(模块的耦合)。前者反映的是模块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联系,后者反映的是一个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 4、结构化程序设计中(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模块划分思想正是人类思维中运用抽象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体现。 5、数据流图中带箭头的线表示(数据流),开口矩形(或两条平行横线)表示(数据存储)。 6、可行性研究又叫可行性分析,它是所有工程项目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7、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8、(数据流图)能够清晰地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已经成为需求分析阶段最常用的工具。 三、问答题 1、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及特点。 生命周期法就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2)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1)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1章 一、填空题 1. 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相关性 2. 整体性 二、选择题 1. A 2. C 三、问答题 1.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 统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性。举例略。 3. 略。 第2章 一、填空题 1. 信源信宿载体 2.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3. 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二、选择题 1. C 2. A 3. B 三、问答题 1. 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2. 信息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以处理为中心、数据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和以模型为中心的四个阶段。 以处理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是一体的,没有独立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数据各自孤立,无法共享。这个阶段出现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技术。 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分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各种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数据的可重要问题。 以对象为中心的阶段,它把信息系统中所有要素看作对象,对象由数据(属性)和处理(方法)构成,持久性对象的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影射(Mapping)转换为软件对象。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本阶段强调软件的可重用。以模型为中心的阶段,基于信息模型开发软件产品。UML作为一种标准的建模语言,用于建立软件及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并利用软件工具实现软件开发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乃至知识库的管理。这一阶段强调模型和解决方案(模式)的可重用。 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系统科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容: (1)系统概念,即关于系统的一般思想和理论。 (2)一般系统理论,即用数学的形式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纯数学理论。 (3)系统理论分论,指为了解决各种特点的系统结构和行为的一些专门学科,如图论、博弈论、排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4)系统方法,即为了对系统对象进行分析、计划、设计和运用所采用的具体应用理论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