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研究

】 1 病 例 选 择 与 分 组 病 例 选 自本 院 2 0 . 0 6年 4月 ~ 2 1 00
年 3月 单 侧 下肢 手 术 的 老 年 患 者 9 O例 . 中 4 其 9例 , 4 女 1
例 , 龄 7~9 年 O 6岁 , 重 2 9 g 体 l ~ 2k 。AS A I~ 丑 级 。随 机 分 I
老 年 患 者 因其 衰 老 而 发 生 全 身 性 退 变 , 要 器 官 储 备 功 重 能 明 显 降 低 , 麻 醉 一手 术 期 间 较 之 年 轻 病 人 易 发 生 重 要 功 于 能 的失 代 偿 状 态 , 加 其 危 险 性 。 因此 . 择 对 机 体 影 响 小 的 增 选 麻 醉 方 法 对 老 年 患 者 尤 其 重 要 。采 用 神 经 刺 激 器 ( NS 定 位 P ) 腰 丛 一 坐 骨 神 经 阻 滞 有 麻 醉操 作 简 单 , 阻滞 成 功 率 高 , 阻滞 范 围 局 限 , 机体 的 影 响 小 及 麻 醉 后 并 发 症 少 等 特 点 』复合 硬 对 . 膜 外 麻 醉 。 防 腰 丛 一 坐 骨 神 经 阻 滞 全 . 可进 行 术 后 镇 町 且 痛 . 文将 腰 丛 一 坐 骨 神 经 联 合 阻 滞 复 合 硬 膜 外 麻 醉 用 于 老 本 年 患 者 单 侧 下 肢 手术 , 将 治 疗 体 会 总 结 如 下 。 并
( )1 2 、 小 时 ( ) 平 均 动 脉 压 ( T1 、h( ) 6 F T3 的 MAP 、 率 )心 ( HR) 脉 搏 血 氧 饱 和 度 ( p)) 3 术 后 2 、 S( 。 ) 4h内 恶 心 、 吐 、 呕 尿潴 留、 经系统并发症 。 神 1 4 统 计 学 分 析 所 有 数 据 采 用 S S 3 0软 件 包 进 行 分 . P S1 . 析 计 数 资 料 用 检 验 。 计 量 数 据 以 ( ± )表 示 , 别 采 分 用 方 差 分 析 和 f 验 检 验 水 准 为 a . 5 检 一0 0 。
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討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研究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起效和维持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术后引流量和恢复饮食时间、术中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等。
结果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补液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1、T2、T3时段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对于高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值得推广运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puncture lumbar plexus-sciatic nerve block in artificial knee joints for the elderly. Methods A total of 80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artificial knee replacement from April 2015 to February 2017 treat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the lumbar plexus-sciatic nerve block under ultrasound-guidanc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anesthetic onset and maintenance time,blood loss,fluid volume,drainage volume,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for dieting,HR,MAP,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tults The anesthetic onset time of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maintenance time of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fluid volume of research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for dieting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MAP of research group at T1,T2,T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research group was 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2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Lumbar plexus-sciatic nerve block has rapid onset of anesthesia,long duration of maintenance,little influence on hemodynamics,and lower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Lumbar plexus-sciatic nerve block;Epidural anesthesia;Elderly patients;Artificial knee replacement近年来,老年人群中因骨质疏松、关节劳损、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导致膝关节病的患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分析

文章编号:WHR2020094094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分析林英甘肃省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天水 741020【摘 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使用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的效果以及麻醉不良反应。
方法:在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选择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编号后随机平均分为两组,39例采用腰 硬膜外联合麻醉为对照组,39例采用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麻醉前、中、后MAP和HR、SpO2变化,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犘<0.05)。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AP和HR、SpO2没有差异(犘>0.05);麻醉中、后研究组患者的MAP和HR、SpO2比对照组更为稳定(犘<0.05)。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犘<0.05)。
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用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效果更显著,VAS评分较低,MAP和HR、SpO2更为稳定,麻醉不良反应较少,麻醉效果好。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老年患者;腰 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麻醉不良反应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转子间骨折,也指股骨颈底至小粗隆以上水平发生的骨折[1]。
最常见的是老年患者,一般是由于外力的作用,造成局部骨连续性中断,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且局部活动受限[2]。
患者不能在地面上行走,下肢会出现屈曲、缩短、内收、外展畸形,并出现大量局部皮下瘀血现象[3]。
一般治疗方案以骨折部位是否有脱位及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为依据,可以耐受手术的患者以闭合复位PF NA内固定手术为主。
手术时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疼痛,常用到不同的麻醉方法,不同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均不同。
本研究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使用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的效果以及麻醉不良反应。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李滔钟琳杨戈雄滕煜辛荣军通讯作者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李滔钟琳杨戈雄滕煜辛荣军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6-06T06:04:46.93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李滔钟琳杨戈雄滕煜辛荣军通讯作者[导读] 摘要: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2022年10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好,可避免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2022年10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好,可避免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股骨颈骨折;安全性股骨颈骨折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让患者可以平稳度过手术的康复期,在临床上应该尤为注意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实施有效的麻醉方式十分重要。
随着临床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逐渐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
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针对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01月-2022年10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5.25±3.78)岁;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5.88±3.66)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前12小时内应禁食,4小时内禁水,进入手术室之后为其创建静脉通道,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诱导药物为氯胺酮1.5mg/kg,注意监测患者心率与动脉压变化。
腰麻,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缺点是什么

腰麻,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缺点是什么腰麻起效快,效果确切,作用时间短。
硬膜外起效慢,效果有时不太确切。
腰硬弥补了腰麻的
不足。
腰硬联合麻醉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
其发扬了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了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硬联合麻醉的优点和长处:
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
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腰-硬联合麻醉的缺点是:
(1)手术范围限于下半身(受到最高安全穿刺点的限制);
(2)因为两种麻醉方法的叠加,对病人的干扰也会增加,因此用药更需小心;
(3)两种麻醉方法应用后的“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
(4)麻醉的效果和范围不会一直保持开始的时候那样的状态(会更加趋于硬膜外麻醉)。
(5)CSEA的阻滞范围较一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
①硬膜外腔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
②硬膜外腔压力变化,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
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
麻药向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个节段;
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
⑤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
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
因此,CSEA期间要加强麻醉管
理,合理应用局麻药,密切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加快血容量补充和适当应用升压药物。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00 ) . 5 。结论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 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有相 同的效果 , 且术 中血 流动 力学更加稳定 。
可以尝试进 行术 前穿 刺入 路的模拟 和标 识 , 到在最小 的损伤 达
水 平 上 得 到 最好 治疗 效果 的 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 严治 , 1 邓欢 , 杨军 , 等.脑 内血 肿体积 测量 方法 比较 [ ] 华 西医 J.
学 ,0 9,4 2)24 6 20 2 ( :6 26 .
【 关键词 】 神经刺激仪 ; 腰丛- 坐骨神 经阻滞 ; 下肢手术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用于下肢手术 , 特别适合于高 5mn i给予咪达唑仑 15—20mg芬 太尼 5 g . . , 0 。实 验组 : 采用
龄 、 隋况差、 全身 脊柱病变或硬膜外麻醉有禁忌( 如凝血功能障碍)
神经刺激仪 引导 下腰 丛联 合坐骨神经 阻滞麻醉在 下肢手术 中的应用
袁记 符晓阳
4 例行 1
【 摘要 】 目的 评估神 经刺激仪 引导下的腰 丛联合 坐骨神 经阻滞在 下肢 手术 中的麻醉效果 。方 法
下肢手 术的患者分 为 实验组 ( 1例 ) 2 和对 照组 ( 0例 ) 实验 组 采用神 经 刺激仪 引导 下 的腰 丛联 合 坐 骨神 经 阻 2 。 滞麻醉 , 照组采用硬膜 外麻醉 。对 不 同时间点的平均动 脉压 ( P , 对 MA ) 感觉及 运动 阻滞起 效 时 间进行 分析 。结
的患者。神经组织仪的应用摒弃了传统 的“ 易感” 定位法 , 通过 电 生理原理来定位神经 , 了神经阻滞定位 的精确性 , 确保 并大大减少 神经损伤。2 1 年 1 00 月至2 1 0 0年9月采用腰丛联坐骨神经阻滞麻 醉行下肢手术患者 2 例, 1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
犬硬膜外麻醉与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的比较

犬硬膜外麻醉与•坐骨神经的田萌,熊晨昱,汤小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摘要:为了对比硬膜外麻醉(EPI)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FSB)在犬后肢神经阻滞中的效果。
选用6只健康成年犬,分别进行盲探EPI(EPT)(神经刺激器引导EPI(EPD)、盲探FSB(FSB b)、神经刺激器引导FSB(FSB s"和超声引导FSB (FSB us)。
各组均使用0.2mL(kg-bw)0.5%布比卡因进行阻滞。
记录操作时间,并监测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神经阻滞程度。
结果显示,FSB s组和FSBg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10.50士8.01)min和(22.33±6.15)min,这2组的操作时间显著长于其他组(P<0.05) %FSB b组阻滞失败,其他各组对犬膝关节及以下区域的阻滞效果、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膝关节及以下部位,FSB与EPI的效果相同%EPI操作简单,使用神经刺激器不影响其成功率%采用盲探法进行FSB的成功率低%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布比卡因;犬中图分类号:S858.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9—6005(2020)12—0079—04Comparison of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Femoral-sciatic Nerve Blocks in DogsTINN Meng,XIPNG Chen-yu,TANG Xiao-peng(Co e geoeVeeeeinaeyMedicine,ChinaAgeicueeueaeUnieeesiey,Beiiing10019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ect of pelvic limbs nerve blockade by epidural anesthesia(EPI)and femoral-scia/o nerve blockade(FSB).The dogs were divided into blind inject EPI( EPg),neee s/mumtor-yuided EPI( EPg),blind inject FSB (FSB b),nerve s/mumtor-yuided FSB(FSB$)and ultrasonography-yuided FSB(FSB us),use0.2mL/(kg•bw)0.5%bupiva-caine for blockade.Record the operation time,monitor the physiological indices and evaluate the blockade e/ect.The operation time of FSB$and FSB us were(10.50±8.01)min and(22.33±6.15)min,respectively.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o than other groups(P<0.05).The failure of neee blockade in f l dogs was observed in FSB b-For the time of onset and duration, except FSB b,no significant diPeynces(P>0.05)were observed among four groups about the nerve blockade below eh%seieeae%a.Th%e%sueesindicaeehaeeh%sam%%ieneoen%ee%beockad%b%eoweh%seieeaeain ewoechniqu%s.EPIwassimpeiciey, and eh%e wasnodi e e%nc%abouesucc%s eaebyusingn%ee%seimueaeoeoenoe.In dogs,beind emoeae-sciaeicn%ee%beockad%had eow succ%sseae.Key words:epidural anesthesia;femoelsciatic neee blockade;bupivacaine;dogCorresconding author:TANG Xiao-peng,E-mail:tangxp@手术过程中辅助使用外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醉技术有助术中及术后镇痛,并能够有效醒质量,降低术后疼痛评轻应激反%本试验选用6只健康成年犬,对醉神经-神经阻滞在神经阻滞中的效,为广%收稿日期:2019—03—23作者简介:田萌(1985-",女,硕士,从事小动物临床诊疗工作,E-mail:skyandb@163-com通讯作者:汤小朋,E-mail:tanaxp®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选择6只年龄1~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cc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的成年杂种犬,体重(6.93±1.24)kg%6只在试验前意识水正常,无全性疾病和神经学疾病,无用%在同一养1进行试验,每组试验结束7d再次进行下组试验%1.2试验设备及药品0.5%盐酸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 限公司;丙泊酚注射液,制有限公司;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盐酸阿替美=注射液,均为芬兰奥立安制药厂;脊髓穿刺针、外周神经丛刺激器、外周神经丛刺激针(D型),均为德国贝朗医疗有限公司;超声设备、MyLab Five,均为意大利百胜公司;血压测量设备、Patieni Animat监护仪、Zip.200-944,均为韩国Votem公司。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MAP、 HR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呼吸抑制等。ຫໍສະໝຸດ 对照组 30 3(10.0) 4(13.3) 3(10.0) 2(6.7) 12(4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P<0.05。
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s) 3 讨论
表示,两组间比较用 t 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
运动神经阻滞 术后开始疼痛
持续时间(min)
时间(h)
说明到达坐骨神经,注入 1%利多卡因和 0.5%罗哌卡因
观察组 30
490.3±50.2*
337.2±20.4*
8.4±1.9*
混合液 20 mL,完成阻滞;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乳状注 对照组 30
369.7±36.1
284.7±15.8
2.5±0.7
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术后
疼痛轻,苏醒质量高,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老年骨科手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丙泊酚;麻醉效果;平均动脉压;心率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1.0098.03
T6 89.5±9.2* 75.6±10.7 94.8±9.3 76.7±10.8
·99·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20 年第 4 卷第 1 期 2020 Vol.4 No.1
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 1 h 对照组患者 OAA/S 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高于 对照组。提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对患者循 环系统影响轻微,麻醉效果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专业班级: 13级大专临床2班姓名:刘敏聪学号: 201322002021指导教师:林华伟完成日期: 2016年4月5日目录资料和方法 (3)一般资料 (3)麻醉方法 (3)A组B组监测指标 (4)麻醉前(镇静后)及麻醉后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阻滞效果局麻药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讨论 (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医学系专业临床医学年级2013级班级2班姓名刘敏聪起止日期2015年7月-2016年6月设计题目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及要求(包括设计或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并根据题目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2.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包括设计或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等)3.主要参考资料、文献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比较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中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
方法 50例ASAⅠ~Ⅲ级拟行单侧髋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5)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
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两点分别给予0.45%罗哌卡因30 ml(腰丛)、20 ml(坐骨神经);B组行硬膜外麻醉,给予 0.75%罗哌卡因10~15 ml。
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
结果 A组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B组平稳;A组用麻黄碱的患者显著少于B组;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B组围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不仅可满足手术需要,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论文关键词:髋部手术;老年患者;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近年来,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麻醉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血流动力学稳定[1]。
现就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Ⅲ级,年龄65~93岁,无明显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异常,无心血管合并症、糖尿病及神经系统疾患,择期行单侧髋部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5)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
手术种类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闭式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等。
(二)麻醉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
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200~300 ml 。
进行麻醉操作前,依病情不同,静脉给予咪达唑仑(力月西)1~2 mg、芬太尼50 μg,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抑制情况。
1.A组采用德国贝朗公司Stimuplex HNS 12神经刺激器和Stimuplex A 100 mm刺激针,局麻药为0.45%罗哌卡因。
腰丛阻滞:患侧向上侧卧位,取L4棘突,向尾端3 cm、正中线旁开5 cm为穿刺点。
神经刺激器起始电流1 mA、2 Hz,并与穿刺针相连,诱发股四头肌收缩反应时表明针尖接近腰丛,再将电流调整减小到0.2~0.4 mA,固定穿刺针位置仍可产生收缩反应,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即注入局麻药试验剂量5 ml,1 min后待无毒性反应且股四头肌收缩反应消失后再将刺激器电流上调至1 mA仍无肌肉收缩反应,说明神经丛已被阻滞,继续缓慢注入局麻药25 ml。
后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患侧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中垂线下3~5 cm于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交点为穿刺点,神经刺激器调节参数同上,当减少电流为0.2~0.4mA时,仍出现腓肠肌收缩、足背屈或跖屈,则说明已达注药点,回抽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试验剂量5 ml,无不良反应后再注入药物15 ml行坐骨神经阻滞。
2.B组选择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给予0.75%罗哌卡因3 ml,观察5 min无不适后再分次给予0.75%罗哌卡因7~12 ml。
术中均未追加局麻药。
2组手术中根据需要适当静脉追加芬太尼、异丙酚,辅助镇痛、镇静。
麻醉期间当患者收缩压(SBP)下降大于基础血压的30%或低于90 mmHg(1 mmHg=0.133 kPa)时,使用麻黄碱5~10 mg维持血压。
(三)监测指标1.麻醉前(镇静后)及麻醉后5、15、30、60 min时患者的SBP、舒张压(DBP)、心率(HR),升压药的用量。
2.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
3.阻滞效果:优,无痛,术中不给镇静药;良,轻度疼痛,术中辅助异丙酚1~3 mg·kg-1·h-1轻度镇静,呼之能醒;差,疼痛,需大量的镇静、镇痛药,放置口咽通气道或喉罩。
4.局麻药不良反应,如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及有无神经并发症。
(四)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asher确切概率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别。
患者一般资料2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5min时SBP、DBP、HR无显著差异。
麻醉后15、30、60 min时:B组上述3个时点SBP、D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且上述3个时点SBP均低于A组(P<0.05);A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
观测期间2组患者的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
使用麻黄碱的患者,A组为3例,明显少于B组(12例)(P<0.05)。
A组痛觉消失时间与B组无明显差异,但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
两组阻滞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及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表3)。
2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及神经并发症。
表2 不同时点SBP、DBP和HR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表3 2组患者痛觉消失时间、恢复时间、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三、讨论腰丛由L1~L4前支构成,经常有T12和偶尔有L5分支参与,坐骨神经来自L4~S3脊神经,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麻醉整个下肢。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所需局麻药量较大,罗哌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低[1],是目前外周神经阻滞的首选药物。
本研究中局麻药采用0.45%罗哌卡因总量50 ml,既保证了局麻药的浓度和容量,又控制局麻药总量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2]。
尽管如此,在短时间内注入此量,仍有可能出现毒性反应,所以给药前应适度镇静,注药时反复回抽,避免误入血管。
髋部骨折分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骨骼骨质疏松,只需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
而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患,器官生理功能及代偿能力下降,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性降低。
髋部手术传统的麻醉选择多为硬膜外麻醉或腰麻,虽然镇痛完善,但由于阻滞范围广,给患者带来的全身干扰较大[4],易出现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增加心脑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高龄及危重患者并不十分安全。
另外,老年患者常伴有脊柱畸形、严重骨质增生或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也限制了椎管内麻醉的应用。
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属于局部用药,阻滞仅限于一侧下肢,虽然自主神经也可能被阻滞,但范围窄,对循环干扰小,血流动力学稳定[1,5]。
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不影响排尿功能,另外不阻滞腹腔神经丛,不影响胃肠道功能,无需术后禁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反,椎管内麻醉时由于同时阻滞了腹腔和盆腔的内脏神经,影响了排尿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术后需导尿和禁食。
本组临床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关于感觉阻滞方面,本研究显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的镇痛起效时间及成功率与硬膜外组相当,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硬膜外组,这可能与外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用量较大有关。
罗哌卡因的镇痛维持时间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Greengrass等[6]报道用0.5%罗哌卡因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平均镇痛时间长达 780 min 。
本研究A组中有1例阻滞效果差,可能是由于此例患者实施腰丛阻滞时注药最低刺激电流为0.46 mA(其余患者均为0.4 mA以下),局麻药扩散不足,神经阻滞不全引起。
最低刺激电流与阻滞效果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 0.45%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的髋部手术有效,不仅能满足手术需要,而且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会引起胃肠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碍,术后镇痛效果好、时间长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徐仲煌,黄宇光,潘华,等.罗比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 18(5): 235-238.[2]招伟贤.神经阻滞[M]//曾因明,邓小明,主译.米勒麻醉学.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713-1731.[3]杨志明.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M]//吴在德. 外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65-871.[4]Dawkins CJ. An analysis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extradural and caudal block [J].Anaesthesia,1969,24(4):554-563.[5]Marhofer P, Oismüller C, Faryniak B,et al. Three-in-one blocks with ropivacaine:evaluation of sensory onset time and quality of sensory block[J].Anesth Analg,2000,90(1):125-128.[6] Greengrass RA, Klein SM, D′Ercole FJ, et al. Lumbar plexus and sciaticnerve block for knee arthroplasty:comparison of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J].Can J Anaesth,1998,45(11):1094-1096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最终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系主任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