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中的幸福象征: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
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介绍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希望能帮到大家!孔雀舞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长于跳孔雀舞的人。
由于代代相传及民间艺人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物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翅、抖翅、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法,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
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
除摹拟孔雀生活的各种动作外,也表现神话故事,德宏州的孔雀舞多表现一只孔雀在森林里被恶魔或国王抢走,另一只飞跑找寻的情景,西双版纳州的孔雀舞则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中王子与孔雀公主再次相会的情节。
表现神话故事的舞蹈中,还有金鹿、猴子、大象、猎人等出场。
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
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
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
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傣族人民为什么喜欢跳孔雀舞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
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的时刻,在人迹稀少的密林中,经常可以看见美丽俊俏的孔雀翩翩起舞。
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
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聚会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和表现孔雀生活习性的舞蹈。
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发出了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鬼双目失明,最终孔雀取得了胜利。
傣族“孔雀舞”及其对傣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傣族“孔雀舞”及其对傣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作者:陈驿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5期【摘要】“孔雀舞”主要发源于我国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在傣族传统节日及广场祭祀时进行表演,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艺术性。
“孔雀舞”传承着傣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对傣族“孔雀舞”进行探究和保护,为弘扬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做出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傣族文化;探讨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91-01民间舞蹈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单人舞、双人舞和集体舞是民间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舞蹈动作主要表达人们工作、生活的内容和特色,展示民族风情、宗教活动、农业、狩猎、历史战争和精神信仰。
[1]一、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孔雀舞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风格灵动清逸,舞姿优美独特,情感表达细腻含蓄,充分展现了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
云南傣族聚居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宜人,山水景色迷人,物产富饶,是孔雀的最佳栖息地。
孔雀被傣族人民视为幸福和吉祥的象征,早在明朝就有赞美孔雀的诗歌。
佛教文化传入后,在傣族佛寺的壁画中有人首孔雀身舞蹈图,佛教故事里也有关于孔雀的传说,相传在青铜器上也逐渐出现了孔雀的造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孔雀与傣族人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期的傣族孔雀舞,舞者衣服的后摆犹如孔雀开屏一般向两边散开,并且头戴羽翎。
每逢傣族传统节日或祭祀日,在云南西双版纳、耿马、潞西等傣族聚居区,广场上聚集的人群敲起镲、铓、象脚鼓等乐器,欢快地跳起孔雀舞。
其中,双人孔雀舞由男女舞者分别扮演雄孔雀和雌孔雀,展现孔雀日常嬉戏、追逐、依偎等生活状态;单人孔雀舞以展翅、飞翔、开屏等动作模仿孔雀的自然生活情景及神态;多人集体孔雀舞由数十位女性共同表演。
在三种表演方式中,瑞丽单人孔雀舞最为常见。
二、傣族孔雀舞蹈艺术的传承特征(一)傣族孔雀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很受欢迎。
舞蹈《灵》剧目赏析

《灵》剧目赏析
《灵》这个作品是傣族舞,是傣族人民喜欢的舞蹈。
这部舞蹈以傣族人民信奉的万物生态为主形象,通过肢体和舞姿来刻画鸟儿的晨鸣、树藤的缠绕、河水的细流与洪水的澎湃,展现了丰富多元化的傣族舞蹈风格。
它模仿的是孔雀的灵动和婀娜多姿,和傣族少女柔美似水。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傣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傣族舞蹈,傣族舞蹈以其优美的舞姿、独特的音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而傣族舞蹈则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整体有鸟叫声、流水声、葫芦丝……刚开始音乐舒缓,像孔雀刚苏醒一般,万物复苏丛林深处的大自然的美好。
随之变得节奏感极强,进入快板部分,用肢体表现傣族舞蹈独特的三道弯体现出孔雀的灵动唯美,动作要干净利索的同时要做到刚柔并济。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塑造美的基本特征,是傣族舞的精髓。
最后音乐变柔和,节奏缓慢,好似开屏的孔雀优雅高贵。
给人一种傣族女子娇柔的外表下保留着一丝神秘。
傣族民间舞有二三十种之多,都充满亚热带风情,表现云南特色风土人情,而《灵》属于比较典型的孔雀舞,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跳孔雀舞的人。
孔雀舞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虽然大多舒缓柔美,但舞蹈内在是充满力量的,外柔内刚。
将孔雀变成少女一般,体现出身体的灵动性,傣族鱼尾裙一穿,婀娜曼妙,三道弯弯进人心,给人视觉上的冲击。
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音乐和舞蹈的有机结合可以创造出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盛宴。
简述傣族舞中的代表孔雀舞的知识

简述傣族舞中的代表孔雀舞的知识孔雀是傣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
孔雀舞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傣族舞蹈之一。
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
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
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
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傣族人民非常熟悉和了解孔雀的生活特性。
因此,孔雀舞有较固定的程式。
如孔雀舞的开始,一般都表现孔雀飞出窝巢,灵敏地探视四周,当它发现周围没有任何威胁时,才安然地走下山坡,在草坪上翩翩起舞,然后拨开草丛、树枝寻找泉水(或者寻食)。
当它找到水时,高兴地在水边照自己身上的影子、饮水、洗澡,萧洒地抖掉自己身上的水珠,展开它那光彩夺目的翅膀(开屏),与万物比美,自由福幸地飞翔,等等。
这就是孔雀舞的一般程式。
在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跳出丰富多采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
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孔雀舞过去均由男性表演,舞蹈时戴尖塔盔假面,戴一男一女假面。
近年来,孔雀舞在舞台上表演时已不戴假面和道具,代之以绘有孔雀图案的长裙子,使表演者得以更加自由灵活的塑造孔雀的形象,大大提高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力。
由于孔雀舞有不同的传说和流行的区域,所以其特点有某些方面是有差异的。
大致膝都有伏柔韧而较缓慢,手上的动作柔软一些,三道弯的造型线条柔和,常用拱肩、柔肩、拱胸来加强其优美、内在的感觉,鼓点较缓慢而轻盈。
雄孔雀舞。
这是一种表现女性的孔雀舞。
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
这类舞,膝部起伏较刚韧,手上动作柔韧,手上动作柔韧挺拔而舒展,小脚较有力,三道弯造型梭角较明显,动作较大很健美。
放大的柔肩、拱肩、碎抖肩,加强了舞的刚韧而舒展的特点。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同时国内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步。
舞蹈作为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我国国民精神文明的进步有着较大的作用。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傣族人民幸福、吉祥、善良、美丽的象征。
文章从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入手,分许了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并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及深远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风格特征;影响分析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anc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spirit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our nation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peacock dance is one of our favorite dance of the Dai people, is also China's Dai People's happiness, good luck, good, beautiful symbol.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Dai Peacock dance, Xu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ai Peacock D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 words: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impact analysis目录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2)(一)认识孔雀舞 (2)(二)孔雀舞的传说 (3)第二章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4)(一)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 (4)(二)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 (5)(三)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 (5)(四)淡雅美优观的服装特征 (6)第三章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 (6)(一)孔雀舞的发展趋势 (6)(二)孔雀舞的深远影响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一)认识孔雀舞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代表性的舞蹈,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浅析傣族民族民间舞中孔雀手型的演变和在舞蹈剧目中的应用

浅析傣族民族民间舞中“孔雀手型”的演变和在舞蹈剧目中的应用摘要: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
傣族不仅有着古老的文化,而且还是一个会唱歌跳舞的民族。
孔雀也被誉为“圣鸟”,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吉祥象征。
傣家人会在家里养孔雀,孔雀象征着智慧和纯洁,美丽和幸福。
而傣族的孔雀舞则是最流行、最具有活力的舞蹈之一,比如舞蹈《雀之灵》,通过对舞蹈《雀之灵》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研究孔雀舞的风格特征,而且可以使《雀之灵》这种出色的舞蹈作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傣族舞蹈;孔雀舞;发展引言我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
其中,傣族的历史文化悠久而独特,他们是一个会唱歌跳舞的民族,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受傣族人民所喜爱的舞蹈之一,也是发展和变化最大的舞蹈之一。
以孔雀舞《雀之灵》为例,不仅可以更加深入研究到孔雀舞的风格特点,也能使得《雀之灵》这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新的发展。
傣族这个少数民族地址位于中国西南部,正是因为当地的地貌特征,所以人民结合地形地貌的影响,编创出了傣族舞,傣族舞具有多种风格,孔雀舞也是其中的一种,是傣族传统艺术的璀璨结晶,傣族舞的发展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傣族的风土人情,也传达给人们傣族人民的热情。
1傣族孔雀舞的形成1.1傣族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也是发展地比较快,变化最多的舞蹈。
孔雀舞的舞蹈动作美丽又敏捷,动作很轻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傣族的智慧。
孔雀舞也可以称为“嘎洛勇”,意思是孔雀舞。
通常,孔雀舞将在各种节日如节日,节日和“人群”中进行,并且舞蹈动作也根据各种传说而编排。
孔雀舞的起源与宗教信仰有关,在做佛事时通常会显示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佛舞的原因。
有很多方法可以解释孔雀舞的起源。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说的。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很穷的男孩子,为了谋生需要每天去河边钓鱼,每一次钓鱼都能满载而归。
但是有一天,他一整天都一无所获,让他感到很奇怪。
傣族舞的分类

傣族舞的分类傣族舞的分类傣族舞不仅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而且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
其舞姿优美、舞态婀娜,不仅能展现女士的美妙身段,还可以体现田埂的风度与内在温柔。
学跳傣族舞蹈可以让你美得浑然天成、出尘脱俗。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傣族舞的分类,希望有所帮助!一、孔雀舞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
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
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
关于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四千人去寻找幸福,到了“来少勐”后,听到了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孔雀随着这动听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他们回来后,就模仿这些声音和孔雀的动作。
以鼓、镲来伴奏,跳起孔雀舞。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
每当舞者跳到高兴时,众人就喝采“吾——吾”,“水——水”,气氛十分热烈。
孔雀舞有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为模仿孔雀飞出窝巢、灵敏视探、安然漫步、寻水、饮水、戏水、洗澡、抖翅、晒翅、展翅与万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飞翔……等。
孔雀舞的动作异常丰富,最常见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眼式(食指与拇指稍靠拢,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等。
步伐有踮步、起伏步(动力腿由脚跟带动向臀部踢起后全脚掌落地,主力腿随之屈、伸)等。
从舞蹈风格上可归纳如下三类:第一为雄孔雀舞。
民间多跳此舞。
膝部起伏刚韧。
舞姿有明显的“三道弯”特点。
第二为雌孔雀舞。
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
膝部起伏柔韧缓慢,舞姿优美动作细腻,并常有拱胸和肩的转动,体现其含蓄、妩媚的形态,鼓点轻盈缓慢。
第三为小孔雀舞。
常采用快速的小颤和保持半蹲状态的矮步,小腿灵活轻巧,常用连续的小耸肩,鼓点快速而轻巧。
二、鼓舞傣族的鼓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面鼓,傣语称“光腊楞”。
另一种是双面鼓,傣语称“光双腊”。
傣家独特的情感表达-孔雀舞

傣家独特的情感表达-孔雀舞傣家独特的情感表达-孔雀舞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瑞丽的孔雀舞最具代表性。
2006年,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美丽的传说“清风吹拂,细雨轻飘,是孔雀飞来了;芦笙声声,歌声悠扬,是孔雀飞来了;芦花绽放,木棉红透,是孔雀飞来了……”伴随着欢快优美的象脚鼓与铓锣声,舞者身着傣族孔雀舞演出服出场,步伐轻快,轻梳羽毛,随风起舞,给傣族村寨带来祥和、带来幸福。
这就是傣家独有的孔雀舞所表现和营造的舞蹈意象。
▲孔雀舞飘逸动灵动的背后,蕴含着傣家丰富的生命意义。
孔雀是傣族民众心中的吉祥鸟。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的标志性图案。
傣族长诗《召树屯与喃木诺娜》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傣族小伙子为了谋生,每天都到江边的一棵空心树下钓鱼,并且每次都能钓到很多。
可是有一天他从早钓到晚,连个鱼影子也看不到。
他感到万分奇怪。
正在这时,突然一阵轻风刮来,吹到他身后那棵空心树内,发出“嗡嗡”的声响。
这时,江边果树上熟透了的果子,也随风叮叮咚咚落入江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就在这一瞬间,小伙子看见江水中倒映出一对孔雀窈窕的倒影。
小伙子惊喜地回头观看,只见一对绿孔雀展开美丽的翎羽,正随着动听的声响翩翩起舞。
小伙子丢下钓竿,惊喜地跑回村寨,活灵活现地给乡亲们讲述所见到的一切。
乡亲们听后十分惊奇,都盼望也能亲眼看到那动人的情景。
后来,小伙子带着众多乡亲来到江边,把那棵空心树砍倒,做成长鼓,蒙上一层黄牛皮,用手一敲打,顿时发出“嘣-嘣叭-嘣”的悠扬声响。
然后,小伙子又找来铜盆、铜锅盖,让其他青年随着鼓点的节奏敲打。
接着,小伙子在快乐的鼓乐声中,摹仿孔雀的'一举一动,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舞中的幸福象征:孔雀舞
傣族的历史悠久,从公元1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孔雀舞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
东汉时,傣族首领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乐舞、魔术、杂技者到洛阳献艺。
由此可见,傣族的乐舞文化早在两千年前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不但许多的人们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
傣族民间传统的孔雀舞有着很长历史,并被纳入了宗教的礼仪之中。
孔雀舞是傣族人们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摆"(节日),年年有歌舞。
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赶摆"等民俗节日,只要是尽兴欢乐的场所,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传统的孔雀舞,过去都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撑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
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有丰富多样、带有寓意的手形与各种跳跃、转动等舞姿,伴随着优美的"三道弯"躯体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和自然情景。
虽然由男子表演的传统孔雀舞动作偏于刚健、挺拔少有阴柔之美,但流畅的舞姿与模拟孔雀的优美造型往往令观者沉醉,而忽略了表演者的性别。
为傣族舞蹈伴奏的重要乐器是"象脚鼓",在傣族,从3、4岁的幼儿到古稀老人,没有不会击打象脚鼓的。
象脚鼓的高级演奏者,不单纯只是打鼓的乐师,同时必定是一名优秀的舞者。
因为傣族舞者所能呈现出的表演水平与鼓手的演奏关系密切。
作舞之前舞者和乐师一般没有合练,完全靠相互之间的感觉进行默契的配合与表演。
击鼓乐师因熟谙舞蹈,会依舞者水平的高低选择和不断变换鼓点的节奏、速度,以至引导舞者亮出高难绝技。
在恰当场合,乐师也会参与到舞蹈中来,用手的指、掌以及用拳、肘、头、脚各部位,敲打出各种摹仿自然界多种音响的鼓声技艺高超者,一槌下去,鼓音之长可以将中式上衣的扣襻全部解开,再击一槌,又可将扣襻全部扣上。
乐师有时身跨长约80公分小象脚鼓,边击鼓边进行舞蹈。
他们的舞姿灵活、欢快,跳跃性强,是青年男子表现个人鼓舞水平和技艺的极好形式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
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