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
从舞剧《孔雀》浅析傣族舞的艺术特点

从舞剧《孔雀》浅析傣族舞的艺术特点舞蹈学院教育班张新前言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傣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河谷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宜于农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栽培。
鉴于历史地理原因而诞生的傣族舞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
傣族舞蹈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
傣族舞蹈中透出山川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之感。
孔雀舞是傣族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
蹈舞剧《孔雀》是“孔雀公主”杨丽萍的收官之作,它以春夏秋冬的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篇章。
从《孔雀》中我感受到了傣族舞特有的内涵。
一、淳朴的民族,自然的舞蹈《孔雀》是以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这与傣族民间舞的性质息息相关。
民间舞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不断演绎出来的舞蹈。
因此舞剧《孔雀》的这根时间轴不仅与它想表现的人物感情升华有关,与傣族舞自身的群众性也有关系。
傣族历来是个勤劳刻苦的民族,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遵循着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勤恳劳作。
因而在傣族舞的表现过程中其自然性、民族性不能忘。
傣族舞是一种表现自然之美的舞蹈。
傣族舞的自然之美不仅体现在准确时间性上,傣族舞中动植物的运用也是其自然之美的绝佳例证。
《孔雀》中的动植物意象有孔雀、乌鸦、树以及树根等。
其中孔雀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傣族舞中的景点意象。
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
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
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
浅析傣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

浅析傣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作者:向丹丹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6期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是以经过提炼、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辅以音乐,服饰表现人们的生活、劳动和爱情等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舞蹈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元江、新平等自治县。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傣族舞蹈有着特定的生存价值与文化环境,是傣族的一个特殊象征。
傣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也为傣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傣族民间舞蹈反映了傣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基本手型手位和脚型脚位傣族民间舞蹈基本手型有掌形、曲掌型、冠型、鱼手行、嘴型、爪型等;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高展翅”、“顺展翅”、“侧展翅”、“双合翅”、“抱翅”等。
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
基本脚位有:正步、丁字步、小之字步、大之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小踏步、大踏步、中踏步等。
(二)“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傣族舞蹈舞姿富于塑造性,身体及手臂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身体动作的三道弯: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
手臂动作的三道弯是指: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
腿部动作的三道弯是指: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
服饰特点、佛教雕塑、孔雀神态等都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
这些都是形成傣族民间舞蹈“三道弯”的主要地域文化因素。
(三)“一顺边”的舞姿造型“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过程中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一侧特殊的动律、体态,它是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等特殊条件下形成的,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舞蹈美。
“三道弯”和“一顺边”融和后,在安详、舒缓的动律中体现出来,成为民族审美情趣和舞蹈者的动态形象。
《金孔雀轻轻跳》音乐教案

二年级音乐课教案:《金孔雀轻轻跳》——授课人:汪静教学目标:1、学习用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傣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跳孔雀舞,学会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的美。
3、通过了解傣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生活。
教学分析:《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乐曲采用欢快的2/4拍,五声调式。
歌曲采用规整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傣族儿童在小溪边同孔雀一起跳舞的快乐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幸福的生活画面。
教学重点:用活泼、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并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演唱时能体现出傣族的风格特点。
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头饰、歌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猜谜导入: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戴,尾巴象把扇,展开人人爱。
2、你见过孔雀吗?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出示孔雀图片)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个地区,哪个少数民族中吗?(云南、贵州等地,傣族)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他们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
二、展开部分:1、初次聆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初步歌曲了解歌曲旋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听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可爱的小孔雀的!)2、再次聆听,感受傣族舞的优美。
(师:傣族人常把孔雀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未来。
下面就由汪老师为你们表演一下孔雀舞,想看吗?师示范傣族舞蹈动作)3、第三次聆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刚才老师不小心把歌词的顺序弄错了,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一个忙,把顺序理一理。
)三、深入部分:1、哼唱歌曲旋律。
(师:歌曲中的小卜少小卜帽在傣语中就是小姑娘小伙子的意思,你们今天愿意做个快乐的小卜少小卜帽跟老师一起学唱这首傣家歌曲吗?首先请大家用LU来哼唱旋律。
)2、学生听唱第一段歌词。
3、完整演唱第一段。
4、自学第二段歌词。
傣族民族文化在傣族舞蹈中的体现

傣族民族文化在傣族舞蹈中的体现1傣族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
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等56个民族在这片文化肥沃的土壤上繁荣昌盛。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各民族形成并发展起来同时,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内涵包括社会,地理,历史和宗教的文化内涵。
根据中国文献记载,傣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百越人。
在汉晋时期,他们被称为滇越,掸,僚或僚。
在唐宋时期,因为他们喜欢用金银箔装饰门牙和纹身,所以他们有金牙,银牙,绣脚和刺绣表面的名字。
在元代,它被称为金牙,白牙或白衣。
自清朝以来,它一直被称为易艺。
傣族历史悠久。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他们的祖先就开始与中原进行友好交往。
在东汉永平十二年,在傣族祖先所在的永昌县成立后,当地领导人多次派遣使者,将音乐和魔术师带到洛阳,展示他们的音乐并发挥他们的技能。
赢得了东汉法院的赞赏。
傣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研究傣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必然涉及到这些文化内容。
生活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生活。
傣族民间舞蹈作为生活的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的集合。
它来自生活,传承文化,表达文化。
傣族民间舞蹈中的孔雀舞。
蜡舞反映了傣族的孔雀,反映了傣族人们的宗教信仰。
2傣族舞蹈中的傣族民族文化2.1孔雀舞中的傣族民族文化孔雀舞是傣族的传统舞蹈和佛教舞蹈。
老傣族人说,孔雀舞是专门为佛陀做佛教的,是佛陀带来的舞蹈。
孔雀舞有着广泛的人群和悠久的历史。
一千多年前,许多关于孔雀舞的美丽传说已在傣族中传播开来。
说到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很久以前,佛陀大摇摆,大家都来祝贺。
还有一对人脸和鸟类的动物,他们优雅地跳舞。
人们也跳了起来。
这种舞蹈是今天人们跳舞的孔雀舞。
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傣族领导人要求4000人寻找幸福。
在"来到绍讯"之后,我听到水果落入水中的声音和鱼的声音,我看到了孔雀的声音。
声音的声音很美妙地跳舞,当它们返回时,它们模仿这些声音和动作孔雀伴随着鼓声,失误和摩擦,和舞蹈孔雀舞。
孔雀舞观后感通用9篇

孔雀舞观后感通用9篇那柔美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手,修长的双腿,闪动飘逸,一切都是那样的曼妙。
那双如水晶般透亮的眼睛,时而迷茫,时而娇媚,时而灵动,闪烁迷人。
独特的发饰,发髻孤傲地站立着,衬托着她的清高。
她的长裙洁白胜雪,裙摆上缀着孔雀的花纹,美丽而不张扬的图案,顺着她的腰肢紧贴在她的身上,如一朵清丽的荷花屹立在舞台中央,纯洁,清秀。
黑暗的舞台中,一束洁白的光直射在她的身上,衬出她的娇媚。
她在温柔地旋转,裙摆缓缓漾了开来。
渐渐地,旋转的速度开始加快,力度开始加强,脚尖轻轻点地。
在这样的旋转中,她坐在了舞台中间,裙摆平整地铺在周围,头部向左微侧,观众看到了她完美的侧脸。
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着,一阵一阵通过手臂波浪形的弯曲传递到了右手指尖。
修长的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
微小的波浪逐渐加大幅度,似被风拂过的海面,泛起温柔甜美的波浪,柔软地舞动着。
她又站了起来,细碎的舞步,时而如流水般急促,时而如流云般轻柔,时而又如雨点般轻快。
每一个定点,都引来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长裙缓缓飞舞,她的手指像一只孔雀的头部,一会儿伸颈,一会儿轻啄,舞起来了,多么瑰丽的美!一幅画瞬间被上了色,所有情感在交织,在融合,在升华,神秘幽远,飞扬穿越,裙上的亮片反射着清丽的光,眩眼的光芒瞬间笼罩了整个舞台。
亦真亦假,似实似虚,张扬的活力在诠释生命的能量,舞者带领着观众进入了梦一般的世界中,沉醉、陷入……和梦想一起飞扬。
静了,停了,立成一尊高贵的雕像,一片静默……许久,响起了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每当人们一提起中国西南部的西双版纳,总难免使人联想到掩映在翠竹中,并被溪流环绕着的傣族村寨、凉爽宜人的傣家竹楼、充满圣洁光环的小乘佛教的各式佛塔,以及雕塑精美的寺庙(俗称缅寺)和飞跨江河的悬吊竹桥。
以红、黄、银白三色为主的色块搭配,以及以竹木翠绿重叠结构而成的世界,不仅能使人深深折服于傣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美学追求。
的确,西双版纳被公认为是云南这个植物王国“王冠上的绿宝石”,名副其实。
孔 雀 舞

孔雀舞的动作优美曲雅、柔韧内在而又盈敏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表现在膝部柔韧的起伏。这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共同特点,也是孔雀舞的特点,在变化万千的动作过程中,膝部始终是带韧性的起伏,但这种起伏 又不是机械的平均起伏,而是随着内在和外在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的。如主力腿立直时稍快,而下蹲时期稍慢;在膝部稍直和半蹲的起伏中是带韧性的。这样, 使孔雀舞显得非常优美内在。 其二,孔雀舞的特点还通过手臂手腕、手指柔软刚韧的运用而表现出来,上述三个部位的动作柔软而不松软,具有刚韧的内在力量。手上每个舞姿的变 化柔软而刚韧。这样的动作韵律,把孔雀温顺、善良、稳重的性格表现得十分完美。 其三,孔雀舞的特点还通过小腿动作的快速、敏捷、眼睛的灵活运用而充分表现出来。 其四,孔雀舞以表演者的身体各部位组成优美曲雅的三道弯造型。如:右五位侧提腕立掌手,加拾左勾脚旁掖腿,那弯曲的膝部、肘部、 ,提起的腕部, 送出的胯部,稍弯的腰部,微倒的头部等,这种别具一格的曲线形图案,再现了孔雀窈窕的体态。孔雀舞三道弯的造型与其他民间舞稍有区别。一般送出的 胯部与倾斜的上身方向是相反的,关部多用顺倒,即倒向上身倾斜的方向。 孔雀舞的语汇也是非常丰富的。摹仿孔雀的一举一动,真是千姿百态。如手上的动作有:五位提腕手,四位摊掌立掌手、一七位按掌手,等等。手势可 用掌式、孔雀手式、腿式、嘴半握拳式、扇形手式等。脚下的动作有踮步、起伏步、矮步、点步、顿错步,还有很多的抬前、旁、后曲腿等优美的典雅的舞 姿。肩部往往配合手脚用柔肩、拼肩、拱肩、碎抖肩、耸肩等等。丰富的舞蹈语汇,描绘出孔雀的活泼、灵利、美丽。
孔雀舞没有音乐旋律的伴奏。伴奏乐器虽然仅有象脚鼓、 锣、钹等打击乐,但并不显得单调。象脚鼓的鼓点异常丰富, 音响变化万千, 表演者一般都要选一位很好的鼓手伴奏。 这样, 才能打出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鼓点。同时能随着表演者的舞 蹈动作和情绪的变化而灵活、巧妙地变换鼓点。木架上按大小 顺序排列的锣虽然只打着单一的节奏,但也能随着表演者的舞 蹈动作的节奏, 但也随着表演的情绪和舞蹈动作的变化而有轻、 重、快、慢之分。钹的打法也如此。 当象脚鼓、 锣、钹三种乐器很协调的齐奏时,即能够打击 温柔抒情的鼓点, 也能打击出欢腾奔放和浑厚有力的鼓点鼓点。 鼓点激发起来演者的激情,同时,表演者精湛的表演艺术又感 染了鼓手。围观群众在表演者跳到高潮时,由一人(可由鼓手或 观众中的小伙子 )带头喝彩:"吾-吾"或"水-水"。这时,就出现 了一中短波百应的欢腾场面。 瑞丽傣族孔雀舞以单人舞为主,也有双人孔雀舞。舞者以 男性居多。孔雀舞有丰富多样的手形动作和跳、转等技巧,四 肢和躯干的各个关节要重拍向下屈伸,全身均匀颤动,形成优 美的"三道弯"舞姿。架子孔雀舞的舞蹈语汇尤为丰富,有"飞跑 下山"、"林中窥看"、"漫步森林"、"抖翅"、"点水"等惟妙惟肖 模拟孔雀神态的动作。
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

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
由于历代民间艺术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
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雀作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
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有三道弯舞姿造形,手形及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
提到孔雀舞,就不得不提起,中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和她的作品《雀之灵》。
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
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
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高贵优雅的孔雀。
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
她的大眼,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传情。
红润小巧的嘴在讲述悠远的故事华丽高贵的发髻,在宣布美的神气。
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
她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
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
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
歌舞曲《金孔雀轻轻跳》

7
8
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 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 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 群众常把孔雀作为民族精神 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 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 美好的未来。
9
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孔雀园 做客,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该出发啦!
42
同学们,最后让我们用优 美的歌声和孔雀朋友们说再 见好吗?
4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4
45
35
36
①
②
37
象脚鼓简介: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
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 奏。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葫芦丝简介:又称葫芦箫。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在云 南,深受人们的喜爱。
38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在每年的 4 月13日—— 4月16日,一般持续3至 7天
16
17
18
孔 雀 舞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傣族水中竹楼
29
傣 族 竹 楼
30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31
傣族的衣服很漂亮;傣族人民 个个都能歌善舞,傣族人生活 的地方很美丽,住宅通常每户 一座竹楼,竹楼,顾名思义, 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
32
33
34
10
看,孔雀园到了,咦,怎么 不见金孔雀呢?让我们用歌 声来呼唤它们吧!
11
3 1 3 5 ︱ 5— ︱3 6 1 2 ︱2—︱ 3 1 3 5 ︱1 6 6 ︱2 1 6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
由于历代民间艺术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
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雀作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
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有三道弯舞姿造形,手形及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
提到孔雀舞,就不得不提起,中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和她的作品《雀之灵》。
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
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
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高贵优雅的孔雀。
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
她的大眼,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传情。
红润小巧的嘴在讲述悠
远的故事华丽高贵的发髻,在宣布美的神气。
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
她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
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
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
波动在柔美的动作中。
她细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慢挪,忽而如雨点般轻快,忽而如击石般坚健。
不管怎样的舞步,都给人以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感觉。
不禁点头示意。
瞧哪,长裙飞起来了!瑰丽的美呀!一只真正的孔雀!一幅画,忽然间描上了色,会觉得惊讶吗?旋转,踩点,仰视,升华!所有的情感在交织中凝聚,又在
凝聚中膨胀,最后在膨胀中爆发!舞蹈的光芒笼罩了整个舞台。
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
在翻飞中她选择了飞腾!
募地,音乐缓下来了,她的动作缓下来了。
她开屏阔步着。
那份自信,出于对己的信任。
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
亦真亦假,似实似虚。
飞扬的活力在释放高傲的能量。
忘怀的舞者在尽情欢跃!
渐渐地,慢了,缓了,顿了,停了。
浓缩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华丽的舞蹈,静下来,立成了一尊高贵的雕像,却又真实地轻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