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入伏是哪一天 2019年什么时候入伏

2019年入伏是哪一天 2019年什么时候入伏
2019年入伏是哪一天 2019年什么时候入伏

2019年入伏是哪一天 2019年什么时候入伏

导语:转眼进入2017年7月份了,不管你的年度计划完成了多少,时间都是不等人的。一年过去了一半儿的时间,已是荷花开尽,莲蓬偷偷露出水面的时候,小编坐等莲子成熟,清心火好应对即将来临的三伏天。你为三伏天又做了哪些准备呢?如果你还后知后觉,这里有2017年的入伏时间,还有伏天的养生须知,赶紧弄清楚2017年入伏是哪一天?抓紧时间准备起来。

2017年入伏是哪一天

2017年入伏时间为2017年7月12日出伏时间为2017年8月20日

三伏天

三伏天养生注意事项

1、外出防晒防中暑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人要减少运动量,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并保持充足的饮水。三伏天避开中午出门,减少中暑的几率,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容易中暑,大家在此期间减少户外活动。要外出的话,要做好相对应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能够多喝些淡盐水和绿豆汤,消暑又补充水分。

若自己或亲友出现头昏眼花、胸闷、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去阴凉处。喝清凉饮料,必要时可在头部、腋下或腹股沟处放冰袋或洒凉水。若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需即时就医。

入伏了

2、运动选好时选对法

虽然说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老话,但对于老年人来说,

可别追求“练三伏”,大热天里运动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发生意外,

以散步、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为主。在伏天里健身运动一定要注意补水,如果补水不即时,可因缺水引起的血流过缓导致心梗、缺血性中风等

急重症。补水应该选择温开水,不要因为天热就喝很凉的水。

同时,虽然伏天很热,但是清晨的气温还是很低,而且这段时间

空气并不好,所以不建议在清晨运动,并且要避免11时至16时这段

温度的时期运动。还需注意的是,不要在空调房内运动。

运动后,大汗淋漓一定不要立刻洗澡尤其是洗冷水澡,因为突然

的冷刺激会导致血管的痉挛,引起意外。准确的做法是,运动后先休

息十多分钟,待身体的汗自然蒸发后,体力有所缓解后再洗澡。

三伏天如何养生?还有几个养生要点要注意,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3、夏季养生莫贪凉

当前正值三伏天,吃冰棍、喝冷饮让人觉得最为过瘾。但从养生

的角度看,在炎炎夏日不吃寒凉的食物是对身体有益的,吃跟自己体

温接近的食物,不要为了贪图一时凉快吃一些冰镇食物,并且能够多

喝一些姜茶,有助于散寒发汗,补充阳气。同时,喝些热水、热茶,

适当出出汗,可达到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

的作用。

所以三伏天应该避免贪凉,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千万不可对着空调或风扇直吹。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此外,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如果泡泡温泉,可使水中的矿物质

经过穴位经络有效深入皮肤,通过经络气血直达身体深处,与三伏天

针灸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觉得泡温泉有些大费周章,那晚上热水泡

泡脚,也对身体十分有利。

4、食物清淡能养生

伏天养生老鸭汤

在食物“补养”方面,因为三伏天天气炎热,出汗甚多,加上昼

长夜短,睡眠时间相对较少,所以能量消耗甚大,需要有合理的饮食

来支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补养”。这时节不适合吃得过于荤腥油腻,对于一般的人,三分荤七分素比较合理。

在伏天里应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

萝卜叶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动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养生品。

同时,炎热的三伏天还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

焦虑、易激动、易失眠等。所以,“去火”也是三伏天养生的必备功课。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有绿豆、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食物,同时牛奶营养全,能够温脾、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三伏天

养生“去火”之良品。

每年的伏天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要注意防暑降温,出门前不

要怕麻烦,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能带上都要预备好哦!麻烦也比中

暑强啊!

2019年春节是公历几月几号

2019年春节是公历几月几号 2019年春节是几月几号?2019年春节是公历几月几号? 2019年春节是公历2019年2月19日 2019年2月19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2019年春节相当的迟,到2月19日才来,很少有在过完情人节 之后,才过年的哦。 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 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 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 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 初一为高潮。 2019春节祝福语大全2019年新年祝福短信 2019新春来临,祝您事业百尺竿头,爱情甜在心头,挣钱富得 流油,2019年祝你:好事连连,好梦圆圆!2019年祝你:家庭和和 睦睦,事业发达! 1、人就像房子,朋友就是窗子,窗子越多,房子越亮。我愿是 你最大的那扇向阳窗,春送花香秋送气爽,夏送凉风冬送阳光。愿 快乐每一天,健康常相伴! 2、除夕了,来包饺,你一个,我一下;过大年,挂灯笼,红彤彤,吉祥照;猪年了,放鞭炮,啪啪啪,真热闹;初一了,起大早,这拜年,那问好:猪年好! 3、人都说你大义威严,我却曰你大度宽容。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处人接物可蔼和亲。认人唯贤杜绝送礼,谢绝请客实事求是。祝领导:春节愉快!

4、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 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 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5、无论我在哪里,我都希望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在这个 特别的日子里,让我的心陪你共同起舞。祝你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6、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 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 7、在春节来临之际,我送你五颗星:福星保你富贵荣耀,吉星 保你大吉大利,财星保你财源滚滚,寿星保你与日月齐光,爱星保 你得到的爱天长地久。 8、新春好,好事全来了!朋友微微笑,喜气围你绕!欢庆节日里,生活美满又如意!喜气!喜气!一生平安如意! 9、佛佛佛佛佛佛佛佛。把这八个吉祥佛送给八个好朋友,你今 年将会财源不断,不然你今年只有佛光普照,没有财神光照,发吧,别人祝愿我的,我也祝愿你!新年快乐! 10、凛冽的北风,吹落洁白的雪花;过年的鞭炮,在浩渺的夜空 噼啪;零落的记忆,忆起远方的家;新年的祈愿,你是我的牵挂。喜庆过春节,新春不眠夜,猪年万事如意,愿你幸福洋溢!

夏至古诗

夏至古诗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同时,夏至也是盛夏的季节,葱葱郁郁阳光高照,婵鸣叽叽喳喳响个不停。夏至时分昼长夜短。古往今来,人们喜欢在季节变化之际吟诗作赋,通过季节的交替来抒发感情或是表达对大自然敬畏。夏至盛夏烈日炎炎,古人也喜欢文思泉涌。那么你了解夏至节气诗词都有哪些吗? 不妨看一下,一起来欣赏夏至的诗句吧。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宋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宋)陈与义 其一: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其二: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祷雨题张王庙》宋作者: 叶适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封分明指休证。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 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田家苦》宋作者:章甫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 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 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许我曾为五日期,

怎样计算入伏日期

怎样计算入伏日期 一、“数九”容易,“数伏”还是难 1、“数九”容易 一般人都知道怎么“数九”,即:冬至这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九天后进入“二九”,再过九天,进入“三九”,………… 2、“数伏”还是难 就算你已经知道“数伏”的规定,但是,如果现在告诉你哪一天是夏至,比如,告诉你,2009年6月21日夏至,你能较快地说出“2009年哪天入伏”、“2009年的伏天是30天还是40天”吗?恐怕你是无法说出的。 可见,即使是知道了“数伏”的规定,要具体地去“数”伏也还是难。 3 “数伏”难,难在“庚日”问题。 二再说“庚日” 1、再说“庚日” (1)干支纪日,我国的干支纪日,从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就开始了,一直到今天,都未曾间断。顺便提一下,干支纪年的出现则晚了一些,直到公元85年政府才下令在全国实行,至今也未曾间断。 (2)“数伏”中要用到“庚日”。“庚日”的“庚”字,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是指“天干地支纪日法”中带“庚”字头的那一天; ( 3 ) 如果用干支纪日,那么就是60天一个循环;但如果只看“庚”字头,那么是每10天一个庚日,可看下面干支表(从左向右、从上到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2、任意两天“庚日”的关系 (1)由于每10天一个“庚日”,所以,如果两天相差整10天,比如10天、20天、470天,等等,那么,这两天中有一天是庚日的话,另一天就也是庚日; (2)如果两天相差不是整10天,比如A日与B日相差17天,如果A日是庚日的话,那么B日的前第7 天和后第3天都与A日相差整10天,所以,B日的前第7 天和后第3天

2019过年哪几天三倍工资

2019过年哪几天三倍工资 一、过年哪几天需要支付三倍工资 春节三薪是哪几天 春节假期是从2月15日(除夕)到2月21日(正月初六),一共七天时间,其中有四天是调休两个周末的,这七天假期都是国家所规定的法定节假日,这七天都是我国的带薪假期,假期是受到国家保护的。任何私人及单位都不能改变假期时间,如果需要假期加班则需要给予加班费为补偿。 故春节放假安排为:2月15日(星期四)至2月21日(星 期三),共7天。其中,2月16日(初一)、2月17日(初二)和 2月18日(初三)这3天为法定假期。 过年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春节是法定假日,初一、初二、初三是春节法定假期,也是带薪假期。这3天加班工资按不低于应得报酬的300%计算。 而春节放假安排一般有七天,所以其他的四天是调休放假,这4天加班工资按不低于应得报酬200%的计算。 日工资,小时工资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二、节假日加班工资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

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150%*日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200%×日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00%*日工资报酬)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100%带薪)。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 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 小时。 月工作小时数:20.83×8=166.67小时/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今年夏至是那一天

今年夏至是那一天 2017年夏至是那一天 6月21日12:24:06,农历2017年五月廿七。夏至三候是什么鹿角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蜩始鸣:雄性的蝉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夏至是哪天2017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2:24:06,农历2017年五月廿七2018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8:07:12,农历2018年五月初八2019年夏至时间:6月21日23:54:09,农历2019年五月十九2020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5:43:33,农历2020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1 ~

年五月初一2021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1:32:00,农历2021年五月十二2022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7:13:40,农历2022年五月廿三2023年夏至时间:6月21日22:57:37,农历2023年五月初四2024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4:50:46,农历2024年五月十六2025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0:42:00,农历2025年五月廿六2026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6:24:12,农历2026年五月初七2027年夏至时间:6月21日22:10:30,农历2027年五月廿七2028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4:01:39,农历2028年五月廿九2029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9:47:55,农历2029年五月初十2030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5:30:54,农历2030年五月廿一2031年夏至时间:6月21日21:16:43,农历2031年五月初二2032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3:08:19,农历2032年五月十四2033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9:00:40,农历2033年五月廿五--------------------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2 ~

三伏天什么时候结束

三伏天什么时候结束 篇一:20XX年三伏天三九天查询表 20XX年三伏天三九天查询表 20XX年三伏天和三九天查询表,包括三伏的初伏、中伏、末伏,三九天的一九、二九、三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详细列出了初伏开始时间、中伏、末伏结束时间,一九开始日期一直到九九的结束日期。(见下表)篇二:20XX三伏以及推算 艾灸名言 1.《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2.《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黄帝内经》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2.《黄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4.《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5.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6.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7.俗语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8.《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9.《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10.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11.《小品方》:“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晋隋时代陈延之) 12.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13.《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4.《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唐代孙思邈) 15.《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6.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17.《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8.《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9.《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2019年中国农历的春节是谁定下来的_范文

2019 年中国农历的春节是谁定下来的?范文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源于殷商时期岁末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原义跟农业劳作有关,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 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 年12 月23 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

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 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 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在春节里有很多习俗,如:吃饺子、穿新衣服、发压岁钱、拜年、 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贴春联……但我最开心的事情当然是放鞭炮喽!我记得三十那天,我们吃完美味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精彩的春 节联欢晚会。 快 12 点时,我和爸爸妈妈就到奶奶家的楼底下去放烟花。 爸爸费劲地抱了好大一个大炮筒,我拿了自己喜欢的小呲花,和 妈妈兴冲冲地跟在后面。 楼下到处都是鞭炮声,我们说话都得贴着耳朵。 爸爸把烟花摆在空地上,就对我说:“儿子,过来给老爸点鞭炮”。 我胆战心惊地走上前去,手里拿着点燃的香,眯着眼对着炮捻子, 因为害怕,点了好几次都没有点燃。

夏至是哪一天

2015年夏至是哪一天 导读: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的`来到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之后天气越来越热,而且是闷热。您知道2015年夏至时间吗?2015年夏至是哪一天呢?夏至是几月几日呢?夏至养生吃什么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2015年夏至时间:2015年夏至是哪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通过万年历我们可以看出夏至节气是2015年6月22日。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夏至养生吃什么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入伏从哪天算起

入伏从哪天算起 入伏从哪天算起 一般情况下,“冬至逢壬数九,夏至三庚入伏”. 三庚,是中国农历中划定三伏天开始的标准“夏至三庚便入伏”.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第一天.什么叫“三庚”?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我国旧历中所规定的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个连续时段.即头伏、二伏和三伏,统称为伏天或三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或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或三伏)的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 所谓庚日是指中国的「干支」记日法中带庚的日子,中

国古代以十日为一旬,并分别配上甲,乙,丙,丁等十天支.其中第七日为庚日,因此庚日便是每旬的第七日. 一年最冷的时间不在冬至,最热的时间也不在夏至,究竟一年中最热及最冷在什么时间呢?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观测中总结出「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规律. 「三九」是指什么时间呢?「三九」其实是指从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阳历一月中旬,时间与「大寒」相近.而「三伏」又在什么时间呢?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所以「三伏」大约在六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左右,而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及「大暑」就是在「三伏」中. 为什么最热及最冷的时间会在「三伏」和「三九」呢?在冬天,在冬至这一天虽然在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陆地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至最少,所以在冬至时天气还不是最冷.在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然北移,但陆地每天吸收的热量仍少于散失的热量.直到「三九」以后,陆地每天吸收的热量才超过散失的热量,气温才逐渐上升.所以三九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相反,在夏天,在夏至这一天虽然在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但陆地积累的热量还未至最多,所以在夏至时天气还不是最热.在夏至以后,太阳位置南移,虽然太阳辐射热量逐渐减少,但仍比陆地损失的热量

(最新)2020夏至是几月几日_2020夏至是几点几分.doc

2020夏至是几月几日_2020夏至是几点几分 2020夏至是几月几日_2020夏至是几点几分由会员“呀呀个呸”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0或21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节气。那么2020夏至是几月几日_2020夏至是几点几分,一起来看下吧! 2020夏至是几月几日_2020夏至是几点几分 公历2020年6月21日5点31分,农历庚子年五月一号 夏至介绍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各地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

三伏 三九 是哪一天

历法规则定制三伏三九是哪一天?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这意思是说,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所以,进入冬至之后,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冬至之后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的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可以冻死猪狗;而一旦进入冬至之后的36天——54天的这18天,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气候就转暖了;而冬至之后的54天——70天,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冬至之后的70天,就要准备春耕了,天气就彻底暖和了。 而三伏天怎么计算呢?三伏天的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规则,还是很容易计算的。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环 目 迹皇 熘 螅 质歉龈 眨 簿褪?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露 眨┏龇 梗 昂笳 盟氖 臁?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

夏至有什么节日

夏至有什么节日 【篇一:[二十四节气]夏至吃面的习俗】 夏至吃面的习俗 吃面是夏至的习俗之一,也有悠久的历史。那朋友们知道夏至吃面 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夏至吃面的习俗有什么意义吗?不了解的朋友 快来看看吧。夏至吃面的习俗 据文献记载,在魏臂时,我国已有伏日吃面的习俗。(魏氏春秋)中说,三国时人称“傅粉何郎”的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来的。这段史实中所谓 的“汤饼”,就是今天的热汤面片,即今天北京的所言的“揪片儿”。 山东、河北、河南一带人们除把面饼拼薄揪成面片做汤面的吃法外,还用刀切成手指肚大小的棱形薄片,在绿豆汤中煮。称为“面棋子” 或“绿豆棋子”。当时的汤饼,即后世面条、汤面的先河。在夏至时 节吃面,是享大自然之踢,也与当时的季节天气有关。我国黄河流 城民谚日:“芒种三日见麦花。”夏至前后正是新麦应时之季,人们 吃面首先具备了物质基础。而且撰面条也比较简单易行。做着方便,吃着也方便。 夏至吃面意义 夏至期间天气炎热多雨,人们为了吃热面发汗去湿,吃凉面降沮祛火,也正好趁过夏至节改善生活,补养身体。 夏季饮食,人喜清爽,夏至吃面,适合人体的生理特点,有益于健 体养生;同时也适合农时季节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 【篇二:传统节日】 1.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c周朝 d春秋 2. 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回族b藏族 c 彝族 d苗族 3. 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 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 b汉元帝c汉武帝d汉景帝 4. 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

入伏怎么算

入伏怎么算 怎样计算入伏日期 一、“数九”容易,“数伏”还是难 1、“数九”容易 一般人都知道怎么“数九”,即:冬至这天是“一九”的第一天,九天后进入“二九”,再过九天,进入“三九”,………… 2、“ 数伏”还是难 就算你已经知道“数伏”的规定,但是,如果现在告诉你哪一天是夏至,比如,告诉你,2009年6月21日夏至,你能较快地说出“2009年哪天入伏”、“2009年的伏天是30天还是40天”吗?恐怕你是无法说出的。 可见,即使是知道了“数伏”的规定,要具体地去“数”伏也还是难。 3 “数伏”难,难在“庚日” 问题。 二、入伏日期的简便推算方法是: 1、记住两条 (1)入伏的日期最早在7月12日,最晚在7月21日。 (2)平年入伏的日期只能是上一年入伏日期提前或延后5天;闰年入伏的日期则是上一年入伏日期提前6天或延后4天。 2、提前还是延后 (1)以保证所要推算的日期在7月12日到在7月21日之间为准; (2)具体地说,如果今年是平年的话,并且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7日或18日或19日或20日或21日时,那么,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提前5天;若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2日到16日,那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延后5天 ; 如果今年是闰年的话,并且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8日或19日或20日或21日时,那么,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提前6天; 若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2日到17日,那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延后4天。

3、举例 (1) 知道今年入伏时间推算明年的入伏时间 例1、因为2008年入伏日期是7月19日,而2009年是平年,所以2009年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19日提前5天,即7月14日.(如果延后5天就是24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晚日期21日); 例2、因为2009年入伏日期是7月14日,而2010年是平年,所以2010年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14日延后5天,即7月19日(如果提前5天就是9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早日期12日); 显然,2011年的入伏日期又是7月14日; 例3、因为2011年入伏日期是7月14日,而2012年是闰年,所以2012年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14日延后4天,即7月18日(如果提前6天就是8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早日期12日); 例4、如果已知2023年入伏日期是7月21日,而2024年是闰年,所以2024年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21日提前6天,即7月15日(如果延后4天就是25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晚日期21日); 如果你读懂了以上内容,你就可以避开“庚日”这个难点,只要知道某一年的入伏日期,通过简单的推算就能得知下一年甚至更多年以后的某年的入伏日期。

(完整版)2019年春节年货大全

2019年春节年货大全 一、置办年货 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拜年)礼物、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二、年货必备 1、春联:用红纸以墨或金漆书写,有避邪讨吉祥的用意 2、压岁钱:从前用红丝线贯穿一百二十个古钱,表示吃[百二],现用红包袋装新钞 3、甜粿:甜粿过年、发粿发1钱、菜包包金、菜头粿吃点心 4、菜头:好彩头的意思全家:全家福的意思 5、火炉: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桌下放火炉,表示团圆兴旺 6、长年菜(芥菜):长寿的意思 7、春仔饭:白饭插(春仔花),表示年年有春(年年有存)(即剩下的意思) 8、甜食:用来[开正]招待客人,说好话 9、坚果(常见的有开心果、腰果) 10、利是糖(红色包装的糖果)

11、电子年货,一般是时尚数码产品,比如手机、数码相机、液晶小电视、数字导航仪、MP3、Ipod、便携游戏机、mini 电脑等等 三、2019年过年年货清单大全—干果糖果 1、过年要准备哪些年货:坚果 逢年过节,选购年货,当然少不了坚果。但是,大家选购时也要谨慎,有4种坚果是一定不能买的。第一,口味太重的坚果食盐添加多;第二,“美容”的坚果,其中或含化学物质残留;第三,炒焦的坚果;第四,霉变的坚果。 2、过年要准备哪些年货:瓜子 论最接地气的炒货,瓜子自然当仁不让。市场上的瓜子五花八门,让人挑花了眼。最安全最健康的选择,是购买原味瓜子。奶油味或绿茶味的瓜子,都是采用先煮后炒的方式,将味道煮进瓜子里,在煮的过程中难免会添加一些食用色素或食用香精来增加口感。 3、过年要准备哪些年货:糕点 中国很多地区都讲究春节吃年糕,也叫“黏糕”或“年年糕”,寓意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广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先蒸萝卜糕、马蹄糕或年糕,寓意“步步高升”;饼食有鸡仔饼、核桃酥、煎堆等,其中,“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要数煎堆意头最好。 4、过年要准备哪些年货:糖果

2020年三伏天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2020年三伏天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三伏天怎么算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作为每年最热的日子,三伏天什么时候来并没有固定时间,而是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间,前人在根据我国阴历阳历气候规律对三伏天的到来有了大致的算法,以干支纪日法“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2017年三伏时间表 2017年三伏天从7月12开始,为期30天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1.三伏天养生之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 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2.三伏天养生之三伏灸 三伏灸,祖国医学的瑰宝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 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 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 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 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3.三伏天养生之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 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 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 即可揭下。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 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 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4.三伏天养生之伏天进补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韩国人也有在伏天吃参鸡汤、狗肉汤等进补的传统,徐州人说“彭城伏羊一碗汤, 不用神医开药方”,可见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进补的习俗。三 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时间少。进补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分清虚实、对 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随意进补可能会加重人体损耗、

2017年头伏是哪一天

2017年头伏是哪一天 2017年哪天入伏?2017三伏时间从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2017年入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 2017年从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从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1日出伏 2017年三伏时间表: 一伏(初伏) 7月12(庚子日) 7月21 二伏(中伏) 7月22(庚戌日) 8月10 三伏(末伏) 8月11(庚午日) 8月20 伏天时间算法: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入伏哪些习俗?

头伏 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近年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到清代时吃饺子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以上可见吃饺子历史之悠久。 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 二伏 二伏天是暑天最热之时,主妇们都爱在此时制作简捷又顺口的面条做主食,所以称“二伏面”。 古时把面条叫“汤饼”和“不托”。在张岱写的《夜航船》一书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面条就是由汤饼逐渐为面片汤后发展而成。 古时做面汤时,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

夏至的习俗有哪些

夏至的习俗有哪些 1.山东地区的夏至习俗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重庇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夏至的习俗有哪些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凉面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XX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巧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2.岭南地区的夏至习俗狗肉本来是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后来有一个赵姓的皇帝属狗,才禁止吃狗肉,因为吃狗肉就是吃皇帝。清朝时期满洲人做皇帝,而满洲人不吃狗肉,想禁而没法禁。只是中国人后来吃狗肉的人慢慢地少了下来,因而吃狗肉从由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变成了肉类副食。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连续到今。夏至食狗肉的风俗,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很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当然,夏至吃狗肉,也应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夏至吃狗肉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旧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夏至的习俗有哪些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现在,岭南地区的居民在夏天并无吃狗肉的习惯,反而是在冬天食用狗肉进补。俗话说卖棉被,吃狗肉。因为狗肉中医学上讲是燥热的【(狗肉)性热,味咸、甘、酸;温补脾胃、补肾助阳、轻身益气、祛寒壮阳。; ;《本草纲目》】,所以传统生活习惯上继有岭南医学特色的广东居民在夏天吃狗肉是怎么也说不通的,更无热衷,乃属常识问题。现今广东地区,人们爱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饮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甘蔗水、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并且十分清甜的食物。并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3.平阴一带地区的夏至习俗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烟台招远吃水饺,滨州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济宁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

20XX什么时候入伏20XX入伏是哪一天20XX入伏时间

20XX什么时候入伏20XX入伏是哪一天20XX 入伏时间 一年有三个伏天,三伏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最热的时候,伏天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2017什么时候入伏 2017入伏是哪一天 2017入伏时间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夏至是入伏吗不是,夏至和三伏天是两个概念。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我国农历中,计算三伏天的方法之一,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第三个庚日便是头伏第一天。 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三庚中的“庚”字便是天干中的数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