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护长江上游珍稀鱼类 达氏鲟等保护鱼种得补充

合集下载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态水温目标研究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态水温目标研究

文章编号:1672-3031(2012)02-0086-06收稿日期:2011-10-24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0BAC06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9081);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200701029,200801023)作者简介:李倩(1987-),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环境水力学研究。

E-mail :xxliqian522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第10卷第2期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态水温目标研究李倩1,李翀2,骆辉煌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100038)摘要: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水温的变化对鱼类各个生活周期,特别是繁殖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建成后,下泄的低温水会造成下游天然河道水温的变化。

位于金沙江梯级电站下游1.8km 处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达氏鲟、白鲟、胭脂鱼、岩原鲤、圆口铜鱼等68种珍稀特有鱼类。

本文在生物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根据屏山站多年水温观测记录,采用生态水文学中的变化范围法(RVA 方法),推算了各月的适宜生态水温目标,并用有文献记录的17种保护区鱼类的产卵期适宜水温范围进行可靠性检验,最终确定了保护区生态水温目标。

关键词:生态水温目标;鱼类保护区;RVA 方法;长江上游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1研究背景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1],它通过影响新陈代谢的速率,对鱼类生活史的各个阶段均有一定的影响。

每种鱼都有各自的生长适温,在适温范围内,消化速率、摄食率和耗氧量等因素往往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摄食、呼吸等鱼类生命活动[2],繁殖期和鱼类的早期发育阶段(包括卵、仔鱼和稚鱼3个时期[3])对水温的变化尤其敏感。

Jensen [4]通过对温度与大马哈鱼体重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发现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大约为15℃;易伯鲁等[5]认为,当水温超过18℃后,江水上涨,四大家鱼就会产卵;郭永灿[6]认为在适宜条件下鱼类的胚胎发育速度随水温的增高而加快。

三峡大坝争议

三峡大坝争议

利:1、防洪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

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

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

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

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

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

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

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

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部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2、发电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

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525万人就业。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

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

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心。

3、航运三峡工程修建对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

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

中国鲟鱼的保护、管理与产业化

中国鲟鱼的保护、管理与产业化

中国鲟鱼的保护、管理与产业化
危起伟;杨德国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年(卷),期】2003(033)003
【摘要】@@ 1 世界现存鲟鱼的种类和资源rn鲟鱼是一类起源早、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经济价值的稀有物种,多数种类个体大,半数种为溯河洄游产卵鱼类.按目前较为公认的分类系统,现存鲟鱼类有2科6属27个种,隶属于硬骨鱼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其中鲟属有17个种,主要经济种类在其中.它们全部分布于北半球,现存9个自然分布区为: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
【总页数】5页(P3-7)
【作者】危起伟;杨德国
【作者单位】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中国鲟鱼产业化发展的探讨与思考 [J], 朱国平
2.野生鲟鱼频现长江宜宾全力保护——恢复鲟鱼自然资源大有希望 [J], 袁昌兵
3.加快鲟鱼商业性开始进程实现鲟鱼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 [J], 雷晓中;徐襄生
4.中国鲟鱼保护与产业发展管理 [J], 周晓华
5.《中国鲟鱼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中国将继续保持鲟鱼子酱产量世界第一 [J], 方琼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
划(2018—2035)》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18.05.15
•【文号】农长渔发〔2018〕1号
•【施行日期】2018.05.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渔业资源
正文
农业农村部
关于印发《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
2035)》的通知
农长渔发〔2018〕1号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省(直辖市、自治区)渔业主管厅(局、委),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为保护和拯救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以下称长江鲟)物种,恢复长江鲟自然种群,针对长江鲟自然繁殖终止、野生种群基本绝迹、人工群体亟需保护的现状,我部组织编制了《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就2018—2035年长江鲟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行动目标提出了意见,制定了具体的保护行动措施,是下一阶段我部实施长江鲟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现将《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农村部
2018年5月15日附件: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状况及建议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状况及建议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状况及建议作者:徐德毅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18年第02期摘要:目前,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凸显,水生态结构和功能受损,不能有效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初步梳理流域水生态现状和问题表症、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现状等,从做好流域生态系统科技支撑的角度,就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了开展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顶层设计等8项工作建议,以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过程的有效实现,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修复;长江流域中图法分类号:X171.4 文献标志码:ADOI:10.19679/ki.cjjsjj.2018.0205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水生生境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战略水源地,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承载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负荷。

流域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凸显,局部区域表现出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与服务功能下降等现象。

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复合因素叠加影响下的流域生态系统更加复杂。

1 流域水生态现状和问题1.1 水生生境长江流域分布着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其中,上游浅滩和深潭交错、缓急交替的复杂水流孕育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中下游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是经济鱼类育肥、珍稀鸟类觅食、江豚和中华鲟生长生活的重要场所。

受水电开发、江湖阻隔、滩地围垦、工程运行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天然水生生境面积大幅萎缩、空间格局破碎。

上游天然林、草地和沼泽等自然生态系统面积不断减少,中下游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江湖泊数量锐减。

近十年来,流域岸边带人工表面增幅62%[1]。

据2013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湿地总面积为945.68万HM²,受污染、过度捕捞和采集、基建占用、围垦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影响的湿地面积占全流域湿地总面积的57.64%[2]。

鲟鱼百科

鲟鱼百科

鲟鱼(xún yú)(Sturgeon)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水中活化石”。

【名称】:鲟【拉丁文学名】:Acipenser sturioLinnaeus【英文名】:Common sturgeon【分类】:鱼纲,辐鳍亚纲,鲟形目,鲟科,鲟属。

【体长】:0.5-7米不等【体重】: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形态】: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

鲟鱼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

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

【地理种群差异】:目前地球上尚有鲟(鳇)鱼26种:分布于北美7 种、欧洲12种、亚洲11种(我国8种)。

【分布情况】:鲟鱼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物种状况】:少数种类为极其濒危物种【生活习性】:鲟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

【生活环境】: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

鲟鱼-世界现存鲟鱼种类一览(前为英文名称,后为拉丁文学名)钝吻鲟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baeri Brandt短吻鲟 Shortnose sturgeon Acipenserbrevirostrum Lesueur达氏鲟 River sturgeon Acipenserdabryanus Dumeril黄鲟 Lake sturgeon Acipenserfulvescens Rafinesque俄国鲟 Russian sturgeon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中吻鲟 Green sturgeon Acipenser medirostris Ayres裸腹鲟 Ship sturgeon 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尖吻鲟 Atlantic sturgeon Acipenser oxyrhynchus Mitchill小体鲟 Sterlet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中华鲟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Gray闪光鲟 Stellate sturgeon Acipenser stellatus Pallas鲟 Common sturgeon 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高首鲟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Richardson匙吻鲟 Paddlefish Polyodon spathula白鲟 Chinese paddlefish Psephurus gladius拟铲鲟 Asiatic shovelnose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短尾拟铲鲟 Pygmy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丝尾拟铲鲟 Threadtail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kaufmanni苍铲鲟 Pallid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albus铲鲟 Shovelnose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platorhynchus鲟鱼-濒危物种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全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

鲟形目所有种都按照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鲟形目所有种都按照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鲟形目所有种都按照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鲟形目是一类珍贵的水生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生物学和保护价值。

目前,国家已将鲟形目动物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中鲟形目所有种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鲟形目是一类古老而稀有的水生动物,其体形独特,外表呈鱼状,但身躯覆盖着一副硬质的鳞甲。

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水域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对维持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干扰和恶化的生境条件,鲟形目的数量急剧下降。

这些珍稀物种面临着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多重威胁,导致它们的存活面临危机。

因此,为了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的出台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旨在加强对鲟形目物种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测和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保护项目的投入,来确保鲟形目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本文将介绍鲟形目的特点,探讨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的背景,阐述鲟形目所有种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还将回顾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的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提高公众对鲟形目的认识和关注,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中来,共同保护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为鲟形目保护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并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方式和内容安排。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清晰地展示鲟形目所有种按照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的情况。

因此,本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在引言部分中,我将对鲟形目所有种按照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进行简要阐述,并描述相关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遵义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遵义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五)强化生态修复,人工搭建 生态鱼巢
淡水鱼类多产粘性卵,通过采取 种植水生植物搭建人工鱼巢,生态修 复天然水域鱼类产卵场,进一步探索 并推广新的渔业资源增殖方法,实现 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稳定和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区执法监管经费不
足,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省、市未将保护区基本建设和执
遵义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文/朱忠胜 宋娇文
一、背景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东 经106°17′22″—107°26′25″,北 纬27°13′15″—28°04′09″之间, 是国家规划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 经济区综合开发重要区域。以大娄山山 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乌江、赤 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 全市10km以上的河流共463条,有水流 的河总长9148.5km。独特的气候环境以 及复杂的水系组成孕育着丰富的水生生 物资源,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的一级通 江支流,更是目前国内唯一没有水利工 程的河流,有着大量的名特优鱼类、丰 富的水产种质资源。
(二)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涉渔 涉水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 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
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 性位置,切实抓好赤水河自然保护区 监管工作,严肃查处保护区涉渔涉水 违规建设工程,牢牢守住“发展”与 “生态”两条底线,更好的保护水域 生态。加强保护区已建涉水项目补偿 资金的监管和使用,逐步恢复因工程 项目施工而造成的生态资源损伤。
法监管纳入财政预算,保护区管理和
赤水河修建的生态鱼巢
63
2018年第2期
探讨 分析
建设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工作开展 缺乏匹配资金,配套设施尚不完整, 基础实施薄弱。市内渔业基础性设施 建设力度不够,渔政码头建设滞后, 保护区监控设施建设几乎空白,渔政 信息系统建设和勘界建设基础设施仍 不完善,保护区碑牌、界桩的建立工 作难度大,现有保护管理基础设施远 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水产养殖) 0 2年第 3 ) 1 2 期
铁 露 与 暮 仡
收支效 益 : 总收入 9 4 元 , 18 2 平均 67m 产 值 6 2 5123元 ,其 中 l号 塘 3 7 0. 110元 、 塘 3 2 2号 310 元 、 塘 2 5 3号 752元 ;总成 本 4 6 038元 ,平 均 6 7 6 mz 成本 22 26 4.7元 ,其 中 1号塘 l 1 元 、 塘 35 l 2号
1 4 元 、 塘 1 1 ;总效 益 5 7 36 1 3号 326元 14 4元 , 平 均 67m 效 益 2896 6 2 5.7元 , 中 1 塘 1 5 其 号 769元 、 2号塘 1 7 949元 、 3号塘 1 3 元 , 见表 3 43 6 详 。 菹 草 为 多 年生 沉 水 植 物 , 静 水池 塘 、 渠 处 在 沟
( 稿 日期 :0 1 1 — 2 收 2 1- 2 1 )
国保护长江上游 稀鱼类 达 氏鲟等保护鱼种得神充
为 维护 长 江上游 鱼 类种群 多样 性和 自然 生 态环境 , 时拯救 长 江上游 濒危 鱼类。我 国从 20 及 0 0年 开 始 批准 建设 长江 上游 珍稀 特有 鱼 类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定补 充作 用 的。 ( 际在 线 )个 巨型水 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 , 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 向家 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 自20 年 7月建成后 ,已经累计放流包括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 08 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在 内的七种珍稀 、 特有鱼苗 3 5万尾。 增殖放流站科普主办梁芳说 :我们这个站 占 “ 地是 2 7 顷, 中占 8 . 公 6 其 地 千平方米, 现在 已经具备 了每年养殖 3 O万尾 5 1 的珍稀鱼苗及 1 ~ 0e m 万余尾达氏鲟、 胭脂鱼等大规格鱼种的能力。” 通过技术革新, 该站的放流和养殖存活率 已大大提升。 我们放流的鱼种进行 了标记, 通过后期的回 访和调查 , 在金沙江的下游也发现 了放流标 记的鱼种 , 这说 明放流对整个金沙江 自 然水体 的鱼种是有

表 3 经济效益情况表
较多。 1植物体逐渐衰亡腐败 , 夏3 同时形成冬芽 , 沉 入底部 。自然水域一般在 9 1 — 0月份冬芽开始萌发
生长 ,而本试验青虾池塘菹草冬芽在 7 月均可 —8 发芽。青虾池塘水草覆盖率 由人工控制 , 从试验结
果看 , 水草覆盖率对提高青虾养殖效益分别为 4 % 0 左右为最佳 , 其次为 6 %, 0 再次为 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