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治
心肌肥厚与心功能不全时冠脉微循环障碍

肌肥厚 成因的一个 部分 。 因此 , 测与交感 神经 系统 和 推 肾索血 管紧张素等神 经体 液 因素相关 。长期 以来对 由
压力 负荷增 大产生心 肌肥 大的冠 脉血流调 节进 行 了基
础和临床方面的许多研究。 ah 等对狗大动脉狭窄而 Bce
产生压 力负荷性 心肌肥 厚模 型的研究 结果显 示 ,肥厚 的心肌 在一般安静 状态 下是 能够保持 单位平 均心 肌 的 血流灌 注的 。 但在起 搏或运 动时却 引起血液灌 注 降低 , 特别 是心 内膜下 ,同时也可见 到 高能磷 酸化合 物减 少 和乳 酸生成 。 同一动物模 型试验 中 , 在 还可看 到 心内 膜 下心 肌缺血可 引起 收缩 功 能不全 ,以及负 荷 时 的心 肌灌 注低 下 ( 冠脉储备 降低 ) 使肥厚 心肌收缩机 能产 生 障碍 。由此可得 出肥厚性心 肌 的冠 脉 血流调 节异常 与 心功 能不 全的发生 、甚至 与心 内膜 下梗塞 引起 的心肌 细胞 的丧失有 着密 切的相关性 。 】众所 周知 , 临床上 有 高血压 性 左 室肥厚 的 同时又有 心 绞痛症 状 的病 例 中 , 有很多冠状动脉造影上看不到大的冠状血管 的狭窄 ,
血流 的增加 程度 比正常 人 明显 低下 。 因此 , 认为这 是 因 心脏冠 脉血 流量不 能随心 肌 氧的需求 增 加 而增加 导致 的心肌 缺血 一般认 为在心 肌肥 厚 时冠 脉储 备降 低的 机 理为 : ①没 有伴 随心 肌肥 大而产 生新 生毛细 血管 , 单 位心 肌平 均血管床 减少 。② 由于 冠脉微 小 血管 中膜肥 厚 而致血 管扩 张机能 障碍 。③ 由于肥厚 心 肌 的扩 张机 能低 下而致冠 脉血 流阻力 增加 。④ 伴 随舒 张机 能障碍 和后 负荷增加 , 内膜下 的氧需 求量 增大等 。 心 这些 机理 主要 还 是从解 剖学及 血流 动力 学角 度来 分 析的 。近年 日本 学 者 Eahr gsi a等通 过 给予 高 血压 病人 乙酰 胆碱 和
尼可地尔联合伊伐布雷定对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心绞痛症状、内皮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伊伐布雷定对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心绞痛症状、
内皮功能的影响
林芳芳;赵一霖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24(32)6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进行药物联合治疗的作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按照1∶1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且人数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相关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水平、心率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3.33%)较低(P<0.05)。
结论对冠状微循环障碍的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缓解其临床症状、内皮功能以及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林芳芳;赵一霖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伊伐布雷定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2.伊伐布雷定联合益心舒片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3.伊伐布雷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疗效观察
4.尼可地尔联合伊伐布雷定在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脉微循环病变临床实践(附病例2)

诊治方向
冠脉CT?
冠脉造影?
冠脉CT结果
CT:左前降支近段内膜增厚,左主干、第一对角支、回旋支、右冠无狭窄及斑 块;肺动脉未见异常。
修正诊断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出院后治疗
立普妥20mg qn po 培哚普利4mg qd po 盐酸曲美他嗪20mg tid po 喜格迈 5mg tid po
RCA:近端60-70%狭窄,原支架内 无狭窄,右优势型。
2018.11
2018年11月复查冠造影: 左主干内膜不光滑无明显狭窄、 LAD中段内膜不光滑,50%狭窄, D1近端95%狭窄;
诊断标准
不合并阻塞性冠心病的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 ①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但硝酸甘油疗效不佳; ②静息或负荷状态下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ST段压低、心肌灌注缺损或心 肌代谢产物增多)但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③无创或创伤性影像技术测量的CFR<2.0; ④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无明显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狭窄(<20%); ⑤排除非心源性胸痛和其他心脏疾病。
LCX远端分出粗大OM1,13段初 95%狭窄;
RCA:近端60-70%狭窄,原支架内 无狭窄,右优势型。
2018年11月8日
2018年11月9日
超声心动图
2017.12
2017年12月复查冠造影: 左主干内膜不光滑无明显狭窄、 LAD中段内膜不光滑,30%狭窄, D1近端95%狭窄;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and/or reperfusion injury and/or inflammatory reaction.Therefore-we should focus
on
only
ways
circulation-but
also
methods of reducing
micmv嬲cular dysfunction and impmv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PCI时对血管壁的扩张牵扯、血流再通后再灌注压力
突然增高和球囊扩张阻塞血流时间较长,均可诱发血 管痉挛。PCI使血栓碎裂和血小板脱颗粒,释放血栓 素A:(TXA2)和5一羟色胺(5-HT)等缩血管因子,促进
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可以导致再灌注前仍然存活的心
肌细胞发生死亡,并且增加梗死范围。这一现象可能 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AMI患者心肌得到有效再灌 注后,死亡率仍然接近10%,以及AMI后心力衰竭发 生率几乎达到25%[211。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不同的 病理生理特征,包括心肌坏死、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内 皮和微血管障碍(包括无复流和慢复流现象),其中导 致心肌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因素仍然不明确。
肾素释放 Maekins等旧]研究发现,在缺血再灌注心脏中,肥
有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K.仰通道参与调节血管 张力,Km通道激活时,钾离子外流,细胞复极化加速,
大细胞释放肾素并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万方数据
・408・
致局部血管紧张素生成,去甲肾上腺素过度释放,引起
Recio.Mayoral等四1选择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测定他们的 冠脉血流和CFR,发现虽然静息下的冠脉血流没有差 异,但是患者充血期的冠脉血流和CFR明显低于健康 人。部分患者心电图出现局部缺血表现,这部分患者 的炎症活动度和患病期限明显长于其他患者。表明长 期的炎症反应导致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并可能使患 者罹患冠心病。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广泛存在的亚 硝酸盐阴离子(NOf)是一种生理学的信号分子,负责 血管内分泌NO的运输、缺氧时血管舒张、信号肽和细 胞保护等作用。因此,亚硝酸盐作为AMl再灌注的辅 助治疗可以提高再灌注治疗的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作 用m】。Stokes等【3¨发现小剂量的亚硝酸盐可以抑制 白细胞聚集及迁移,可以防止小动脉功能障碍。该作 用是通过减少四氢生物蝶呤和C反应蛋白实现的。 以上研究发现了亚硝酸盐经典的抗炎症作用,提示可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和对策-ppt课件精选全文

*
*
*
*
精神压力引发心肌缺血的特征 精神压力:导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 相关临床特点:微小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病理生理学机制:应激-脑-情绪-心脏的互动模式
“心主神明互动失调”
神经内分泌起着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激活:去甲肾和肾上腺素增加 炎性因子分泌增加:IL-1,TNF,5-HT等 RAAS激活:ATII和醛固酮升高 糖皮质激素升高
微血管功能障碍致心肌纤维化和左室功能下降
Sangaralingham SJ, et al. 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2 Jul;5(4):518-24.
C
左心室纤维化(%)
*P<0.05
图A:微循环正常的冠脉血管影像 图B:微循环障碍的冠脉血管影像 图C:两组左心室纤维化程度比较 图D:两组左室EF值比较
N Engl J Medg 2007, 356: 630-840
5mm-500um(大冠状动脉)
500um-100um(中冠状动脉)
<100um(微小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树
冠状动脉树影像
CAG只能检测到5%的冠状动脉树
不同直径冠状动脉的作用
N Engl J Medg 2007, 356: 630-840
精神压力引发心肌缺血的机制
精神压力与运动压力下的心肌缺血
高体力与高压力状态导致 心肌缺血程度和频率升高
Barry J et al. Am J Cardiol 1988;61:989-93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monthly values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vent rates during economic decrease.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和建议

TTDE +++ +++ +++ +++ —
—
+
MCE ++
++
++ ++
+
+
+
SPECT ++
++
++ ++ ++
—
—
PET —
—
±
+
++
+++
+++
CMR ++
++
++ +++ ++
++
++
CAG
+
+
± ++ ++
+
—
IMR ±
±
±±
+
+++
++
ICD ±
±
±—
+
+++
+++
(—)=差;(+)=足够;(++)=好;(+++)=非常好
CMVD: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 CMD: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CMVD的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大样本人群CMVD发生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 既往小样本临床研究显示,具有心肌缺血症状但冠脉造影显示非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中,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施治方义

基于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施治方义李慧茹1,王 华2摘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 )是诸多因素致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㊂归属中医 胸痹心痛 范畴㊂据阴阳气化失司立意, 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 为CMD 的核心病机,提出以 抚阳化气 为核心, 抑阴散凝 为重点而拓展的辨治框架,并基于此探讨麝香保心丸的施治方义,以期为临床多维度诊治CMD 提供思路㊂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麝香保心丸;扶阳化气;抑阴散凝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6.036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order ,CMD )与诸多心血管疾病一脉相承[1],中医将其归于 胸痹心痛 范畴[2]㊂目前,临床仅可借助影像技术间接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3],西医治疗只可控制症状,对于预防和延缓进展则效果不佳,CMD 的诊疗方案亟待完善㊂近年来,传统中医逐渐用于改善CMD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辨病辨证相结合,能够逐步提高个体适应性,减少副作用,提升病人生活质量㊂麝香保心丸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苏合香丸[4],是延缓CMD 的有效组方制剂[5],可扶阳气㊁除痰浊㊁推血行㊁通脉窍,使阳气化而阴邪散,达到阴平阳秘㊁心脉通畅之效㊂1 阳化气,阴成形 致胸痹心痛的病机述要 阳化气,阴成形 反映了阴阳的性质:阳喧动而散,可促进万物气化,使有形变无形;阴沉静而凝,可催生万象形成,使无形变有形[6]㊂阴阳转化保持动态平衡维系着机体的新陈代谢,一旦阴阳失衡就会引发疾病㊂ 阳气㊁阴邪 的盛衰则决定着病情的转归㊂‘医门法律“言: 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㊂ [7]故以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为着眼点,浅析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㊂1.1 阳化气不足, 不荣 致心痛阳气为一身之本,阳气充盈,则身健神安,阳气缺失,群阴邪即生[8]㊂‘金匮要略“中述胸痹病机为 阳微阴弦 ,即胸中阳弱不运㊁阴邪痰瘀凝结[9]㊂故机体心阳不振时,贼邪易袭,阴滞脉痹,则发胸痹㊂阳化气不足当责之 心㊁脾㊁肾 三脏,其分属三焦,上焦心阳不足,肺气不充,温煦推动力量削弱,阴邪上乘阳位,则发胸痹,正如‘诸病源候论㊃心痛病诸候“言: 心,阳气作者单位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4)通讯作者 王华,E -mail :*******************引用信息 李慧茹,王华.基于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施治方义[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6):1143-1145.也;冷,阴气也㊂冷乘于心 故令痛也㊂中焦脾胃阳亏,水湿不化,聚而生痰,上发为胸痹[10];也因子病及母,脾阳虚,心阳亦亏,继而血凝痰阻,致胸痹而痛㊂下焦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心阳赖于肾阳的温煦,肾阳不固则心阳微薄,阴邪乘虚入侵,阳不制阴,阴寒内盛,致心脉拘急,发为胸痹㊂1.2 阴成形太过, 不通 发胸痹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㊂阴阳对立制约,阳化气不足必然激发阴成形太甚,使本应润养脏腑经络和四体百骸的阴精失于本位,形成痰瘀㊁水饮等阻于病所㊂如‘针灸甲乙经㊃卷之十一“云: 胸中瘀血,胸胁榰满,膈痛㊂ 指出瘀血致胸痹;又如‘灵枢㊃本脏“云: 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 ,指出痰饮停留于肺,入侵心脉致胸痹[11]㊂同时,阴成形太甚也影响阳化气的正常运作,水饮痰瘀胶浊难化,日久耗气伤阳,阳气枯槁,致使津液无法正常运行,加速阴邪留驻脉络,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得病情慢性化㊁复杂化㊂2 基于 阳化气,阴成形 探讨CMD 的病理本质2.1 从 阳化气不足 谈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从生理功能讲,冠状动脉微循环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其功用是使血液流通并灌注到组织中,保障各组织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代谢等㊂这一功能特点与阳气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阳气可推动体内精微物质得以正常运行,使得阴精等有形之体循环周流㊂从病理表现看,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异常时,由于血管内皮释放活性因子和平滑肌伸缩功能出现障碍,致冠状动脉血流空匮,心肌灌注减少[12]㊂换言之,机体阳气不充,动力缺失,失以濡养,气血失和而后生病患㊂2.2 从 阴成形太过 论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异常从生理结构看,冠状动脉微血管在心肌获取血氧和营养物质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调控血流传导和血管通透性方面[13]㊂为确保心肌得到㊃341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最优灌注,需保证冠状动脉微血管的通畅㊂人体之 阴 为体内精血津液供应基础原料,进而润泽脉管㊂只有血脉充盈,方可心脉滋润,身健神安[14]㊂从病理机制看,冠状动脉微血管粥样斑块的生成㊁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导致冠状动脉微血管狭窄和痉挛,妨碍了正常血流供应,造成心肌缺血㊂换言之, 阴成形 太甚,致水液生痰饮,瘀邪阻脉道,进一步引发血管内皮障碍及炎症反应,而造成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结构变化[15-16]㊂陈凯丽等[10]提出,CMD由上焦心肺阳气亏虚,中焦肝郁气滞,脾虚痰浊,下焦肾亏水蓄等诸多病机所致,采用健脾宁心㊁温阳涤饮之法,恢复阳气温煦和推动能力,使得阴邪消除,痹痛即缓㊂张宜帆等[17]认为 阳气亏虚 致 痰饮瘀血 阻滞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痹阻心脉是导致CMD发病的关键环节,治疗在化痰祛瘀基础上,始终贯彻温补阳气,以达平衡阴阳的目的㊂侯耀宗等[18]亦认为气虚血瘀是CMD发病之关键,通过扶阳益气法可显著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减少心肌氧耗,改善血脂水平,起到镇痛㊁抗血栓形成和提高免疫力的效果㊂据此,无论是从中医分析胸痹心痛的成因,还是从西医探讨CMD的发病机制,均可用 阳化气㊁阴成形 完美阐释,故认为CMD辨治应将阳气与阴邪视作循环无端的统一体,治疗遵循扶阳抑阴之总则,助阳气恢复正常,使气血运行通畅,水谷精微得以濡养;使阴质有形之体循其常道而不化为病理产物㊂ 阳化气 充盈, 阴成形 相合,无偏无倚,固然可除阴形之邪,疗胸痹心痛㊂3麝香保心丸扶阳益气、抑阴散凝治疗CMD麝香保心丸是目前国内最常见古方今用中成药之一,是治疗CMD的典型中成药,也是首个被证实可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再生㊁改善心肌缺血之名方㊂由麝香㊁人参㊁牛黄㊁肉桂㊁蟾酥㊁冰片㊁苏合香等7味药配伍而成,具有益气强心㊁芳香温通之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㊁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㊁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19]㊂CMD的诊疗目的在于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使 阳化气 与 阴成形 功能相协调,正如‘素问㊃玉机真脏论“所言: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20]㊂方中人参㊁肉桂为扶阳益气的温阳之品,麝香㊁苏合香㊁牛黄㊁蟾酥㊁冰片为抑阴散凝的化浊之药㊂3.1人参㊁肉桂扶阳益气人参,性温味甘,补气温阳要药,善恢复元气,复脉固脱,益肺脾气,且温通心窍,逐浊祛邪,呈现 气充不滞,温补兼通 的效用㊂人参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进而兴奋心脏[21],并通过抑制细胞凋亡㊁抗炎㊁抗氧化等多靶点作用来防治心肌再灌注不足,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22-23]㊂肉桂,辛甘且热,气厚温阳,既善扶阳消阴,温肾化气以引火归元,又消痼冷以温通祛寒㊂有关研究表明,肉桂提取物中的二甲氧基肉桂醛,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并营养心肌,有效防治诸多心血管疾病[24]㊂‘素问㊃生气通天论“提到: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㊂ 阳气为万物根本,能促进新故代谢,温养肌脉筋骨,促进津液运行㊂人参㊁肉桂相佐,配伍得当,协同增效,鼓舞阳气,起 离照当空,阴霾自抑 之效㊂3.2麝香㊁苏合香㊁蟾酥㊁牛黄㊁冰片抑阴散凝麝香㊁苏合香㊁蟾酥均性温,味辛,归心经㊂麝香开散走窜,可通阳散浊,鼓动阳气以疏通脉道,善窜经络窍道,外达头面肌表,内入脏腑关窍[25]㊂有研究显示,麝香中主要活性物质麝香酮能抑制血小板聚集㊁抗炎和抗凋亡,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多重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微循环[26]㊂苏合香亦开窍温通,且行气化痰㊁避秽散凝㊂发挥治痰理气㊁消积散凝之效㊂现代研究显示,苏合香可预防性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大鼠心肌梗死发生[27]㊂而蟾酥内服不仅解毒止痛,又避秽开窍而醒神,其有效成分蟾蜍二烯羟酸内酯有似洋地黄作用,可增强心脏收缩力并促进血管收缩㊂牛黄㊁冰片均性寒,味辛苦,归心经[28-29]㊂牛黄具有清热解毒㊁化痰开窍㊁息风解痉的功效[30]㊂牛黄中胆红素㊁胆汁酸等成分,可激活内源性组织保护因子的作用,另可稳定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控制钠离子通道,进而改善血液循环并保护心脏㊂而冰片开窍醒神㊁清热止痛,其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阴邪,正如‘唐本草“记载: 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 去目赤肤翳 [31]㊂现代研究表明,冰片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㊁降低心肌耗氧量㊁抑制炎症反应[32]㊂‘灵枢㊃口问“: 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指出凡阴邪停聚产生疾患之处,往往为阳气薄弱之地㊂CMD是由于阳不制阴,致有形阴邪停聚心脉发病㊂诸阴邪得阳即散,以麝香㊁苏合香㊁蟾酥温药治之,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提振脏腑阳气,行散停滞阴邪,脏腑得阳气则安㊂用牛黄㊁冰片辛凉之品,使走窜开通效果更著㊂寒热并用,体现 阴阳相须 组方特色,诸药相伍,共奏 温脏腑以增阳气,化痰瘀以消阴翳 之功㊂CMD治疗需扶阳气以固本,使痰瘀水饮等阴邪得以温化而消散;同时散阴凝以祛标,消散浊邪以止病㊃441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M a r c h2024 V o l.22 N o.6进,并助 阳化气 功能恢复,以达到 阴平阳秘,形气相合 的最佳平衡状态㊂此外,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主要作用在 脉 ,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促进血管因子生成,故可有效改善CMD,降低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33]㊂4验案举隅病人,女,55岁,2023年7月12日初诊,主诉:阵发性胸闷㊁心慌4年,加重1个月㊂现症:胸闷㊁心慌时作,善太息,乏力伴头晕,活动后加重,纳可,眠一般,偶多梦易醒,二便尚调㊂舌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细㊂4年前,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㊁心慌,伴有乏力,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 微血管性心绞痛 ,给予尼可地尔㊁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好转后出院㊂1个月前,上述症状反复,胸闷心慌时作,自行服用尼可地尔未见明显缓解,遂来诊㊂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ST段改变(ST段压低0.05~0.30mV)㊂诊室血压:165/98mmHg,心率76次/min㊂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微血管性心绞痛);高血压病2级(中危)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气滞血瘀证㊂治宜益气温阳㊁散凝通痹㊂给予麝香保心丸,一次2丸,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㊂2023年8月11日二诊,心慌明显改善,睡眠好转,饮食尚可,继服巩固治疗㊂按语:病人女性,年五十有余,病程较长,迁延不愈㊂西医诊断为微血管性心绞痛,属CMD其中一种[34]㊂病人长期胸闷心慌时作,心阳已虚,脉运乏力,加之正处更年期,多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故善太息㊂ 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 致体内阳虚无以温化脉络中阴凝,而致胸痹㊂中医治此应 补不可盲补,通不宜妄通㊂ 加以麝香保心丸 扶阳化气,抑阴散凝 来平衡阴阳,组方中人参㊁肉桂以温阳益气,配伍麝香㊁苏合香㊁牛黄等散凝化浊㊂如此,达到温补阳气又兼通心脉之功,且阴阳双调,标本兼顾,方证相应,乃收良效㊂5结语CMD患病率高且预后不良㊂探析麝香保心丸的效用,指出其发挥扶阳益气,抑阴散凝之力治疗CMD㊂并从 阳化气,阴成形 的病机论治CMD,可构建调和阴阳的辨治框架,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防治CMD深入传变,为中医药诊治CMD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拓宽 阳化气,阴成形 在临床中的应用㊂参考文献:[1]黄进宇.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冠心病诊治领域的黑洞?[J].心电与循环,2021,40(5):461-466;471.[2]张健真,吴焕林,刘佳,等.基于络病理论从芳香通络疗法论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J].世界中医药,2023,18(8):1206-1209. [3]阿卜杜休库尔㊃玉素甫,张臻.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进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3,32(4):378-382.[4]陈玲才,钱成勇.麝香保心丸联合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24):64-67.[5]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7):782-790.[6]张学娅,饶宇东,郭春霞,等.‘内经“ 阳化气,阴成形 含义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4):80-82.[7]刘清心,于睿,李东文.扶阳抑阴法治疗冠心病理论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2):157-160.[8]马姝楠,张春艳,刘春平,等.基于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辨治系统性硬化症[J].环球中医药,2023,16(11):2278-2281.[9]宋博策,谢蓓莉,别玉龙,等.从阳虚寒凝论治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J].中医药学报,2022,50(11):1-4.[10]陈凯丽,陈则钢,王志汕,等.从 阳微阴弦 论治胸痹心痛[J].福建中医药,2023,54(2):48-49;52.[11]刘淑清,华迅,罗家祺,等.赵国定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经验[J].中医文献杂志,2021,39(3):61-63.[12]屈妍.冠脉介入术后微血管病变的分层评估及治疗新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5):92-94.[13]滕丽新,刘胜学,何作云,等.冠脉系统微血管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3):230-236.[14]王敏,武蓓蓓,贺少君,等.基于 阳化气,阴成形 探讨益气通脉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论基础[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7(5):78-82.[15]丁鑫,王琳,刘冬梅,等.基于 阳化气,阴成形 探讨胃息肉的中医病机及防治思路[J].现代中医临床,2023,30(6):54-57. [16]潘渴,邝涛,陈江,等.从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诊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3,12(7):48-50. [17]张宜帆,周曼丽,刘培,等.从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浅析冠心病证治机理[J].中医药信息,2022,39(7):45-48.[18]侯耀宗,张世亮.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20):3973-3976. [19]王新明,龙君.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18):46-49.[20]张杼惠,刘建和,曹蛟,等.程丑夫基于 阳化气,阴成形 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10):1606-1610.[21]王勖.浅谈人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8,27(4):185;189.[22]王澳龙,卫靖靖,于瑞,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述[J/OL].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07-14]./kcms/detail/21.1546.R.20230714.0957.002.html.[23]刘倩倩,樊官伟.人参皂苷Rg3现代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3):2375-2381.[24]邓淑蓉,潘宇政.肉桂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4):448-451.[25]王纳,熊磊,吴忻晨,等. 芳香开窍 理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9):1460-1462.[26]齐娜,段文娟,李雅婧,等.麝香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3042-3047.[27]陈念,王建,樊亚梅,等.苏合香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成药,2019,41(3):533-538.[28]陈海,王建.牛黄的 性效用 探究[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4(5):509-512;524.[29]赵昭,侯倩.冰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174-177.[30]付文娇,黄明安,田双桂.牛黄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传承探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7):1709-1711.[31]孙燕,宋捷民.中药冰片的本草学考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68-69.[32]樊亚梅,王建,黄维,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冰片改善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中成药,2020,42(5):1334-1339.[33]王智聪,谢彬,袁星,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J].药学实践与服务,2023,41(5):296-301. [34]谢蓓莉,别玉龙,宋博策,等.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西医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2):249-253.(收稿日期:2023-10-06)(本文编辑郭怀印)㊃541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
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影响

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影响白玉涵;程艳;任启珣;王咏;曹斌【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年(卷),期】2022(21)2【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
对照组予尼可地尔等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麝香保心丸治疗。
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管内皮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微血管功能[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指标水平。
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05%,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P=8.291/0.040)。
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胸痛胸闷、心慌、气短汗出、倦怠懒言、面色晦暗)低于对照组(t/P=7.228/<0.001、9.891/<0.001、9.014/<0.001、5.494/<0.001、5.487/<0.001)。
观察组血清AngⅡ、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t/P=7.296/<0.001、5.686/<0.001、7.533/<0.001)。
观察组LVEDD、LVESD、IMR值低于对照组,SV水平高于对照组(t/P=5.880/<0.001、5.892/<0.001、14.429/<0.001、3.025/0.003)。
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可降低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总页数】6页(P119-123)【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麝香保心丸;尼可地尔片;微循环阻力指数;临床观察【作者】白玉涵;程艳;任启珣;王咏;曹斌【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微循环阻力指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评价作用2.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影响3.校正TIMI计帧法与微循环阻力指数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对比研究4.尼可地尔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 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影响5.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