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心理指导:应该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告知家长尽量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多陪伴,爱护体贴患儿,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稳定情绪,保证休息与睡眠。
2.饮食指导:宜给予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进食过热或过冷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疱疹产生疼痛。
3.生活护理指导:应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餐后应用盐水或淡盐水簌口。
口腔有糜烂者可涂锡类散或西瓜霜,以减轻疼痛,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患儿皮肤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2 次,勿用肥皂,动作轻柔。
勤换衣着,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
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换洗消毒。
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搔抓皮肤,皮疹外涂炉甘石洗剂,防止疱疹溃破后感染。
4.消毒隔离指导:轻症患儿,采取居家治疗。
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平时应勤洗手,如饭前、便后应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均要洗手。
注意自我防护,必要时戴口罩。
家庭居室要通风,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
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易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家长禁止带患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以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别人。
5.病情观察指导:该病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
可让患儿多饮水。
如体温超过38°C,应适当使用退热药。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持续呕吐、嗜睡、肢体抖动(肌肉抽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情况,应从速就医。
6.出院指导:告知流行季节,家长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注重孩子的营养与休息,防止过劳。
婴幼儿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对餐具、玩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中要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通用8篇)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心理上知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巩固对手足口病的病症认知。
活动难点: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预防手足口的专题视频、医护人员外套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藏着一些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病菌,一旦潜伏在我们身体上,我们也会成为疾病的传播者,而且身体会很不舒服。
请说说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二、基本环节1、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听说过这种病吗?说说你知道的病症。
2、看视频:预防手足口3、回顾(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视频里看到、听到的预防手足口的方法记录下来,大家讨论,推选美术技能强的一名同伴做记录)——因为看过听过可能会忘记,但是自己记录一遍会有很深的印象。
4、请各小组做记录的幼儿带上记录好的大纸卡贴在黑板上,并指着记录的内容一一陈述,师幼倾听。
5、小结:看记录卡总结幼儿熟悉的几种方法,教师适当补充。
三、结束部分老师准备了红色和绿色的小卡放在图书区,小朋友们每天来幼儿园后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哪一张卡在晨检谈话中告诉大家:红色的卡表示身体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绿色的卡表示很健康。
没有发热或者不是转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儿园,带上医生开的药,保育老师会照顾你喝药。
健康的身体需要学会自己关心。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第2篇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手足口病课件ppt

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检 查和病毒分离,以确定病原体 的具体类型。
需要与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 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02
手足口病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
早期抗病毒治疗
对于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早 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干扰素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病情。
疗程和剂量
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通常为5-7天, 剂量需根据患儿的体重和病情进行 调整。
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健康教育
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普 及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公 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护 人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疫苗接种
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为易 感人群提供免疫保护,降低感
染和发病风险。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
01
病毒变异与传播途径
研究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 的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和完善手足口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
的职责和义务。
加强国际合作
02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信息,共同应对全球手
足口病疫情挑战。
科研创新
03
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科研创新,研究更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手
段,提高防控效果和水平。
06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新药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新药研发正在进行中,包括病毒抑制剂、病毒中和 抗体等。这些新药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手足口病,减少病毒耐药性的产生。
饮食调理
患儿饮食应以清淡、易消 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 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
手足口病ppt课件

04
手足口病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程度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脑膜炎、脑炎等,严重时可 危及生命,出现意识障碍、抽 搐等症状。
循环系统并发症
如心肌炎、心包炎等,可能导 致心脏功能受损,严重时危及 生命。
呼吸系统并发症
如肺炎、肺水肿等,影响呼吸 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 竭。
100%
皮疹
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现在手、 足、口、臀等部位,表现为红色 丘疹、疱疹,部分可破溃形成溃 疡。
80%
口腔症状
手足口病患儿口腔可出现疼痛、 流口水、拒食等症状,检查可见 口腔黏膜充血、散在疱疹或溃疡 。
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毒分离
从患者疱疹液、咽拭子或粪便 中分离出肠道病毒,是确诊手 足口病的金标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预后评估和改善方法
预后评估
根据患儿的病情、治疗效果及康复情 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改善方法
针对预后不良的因素进行干预和治疗 ,如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同时, 加强患儿的营养和运动,提高免疫力 ,预防再次感染。
05
儿童手足口病特点护理要点
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原因
01
02
03
04
发病季节
春夏季节高发,主要通过飞沫 、接触传播。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肠道病毒 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手足口 病。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技术检测患者样本 中的肠道病毒核酸,具有灵敏 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鉴别诊断与误诊原因
与其他出疹性疾病鉴别
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需根据皮疹特点、伴随症状及实验 室检查进行鉴别。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三篇)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2024年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讲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病毒污染物品等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以发热、咽峡炎、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托幼机构中的儿童,因此要特别重视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首先,我们要加强个人卫生意识。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首要措施。
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接触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如避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不随地吐痰、咳嗽,不乱丢废弃物等。
其次,我们要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
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家中要经常清洁卫生,保持地面、桌面、玩具等物品的清洁。
儿童经常接触的玩具、床上用品等要定期清洗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此外,孩子们还要注意营养均衡的饮食。
良好的营养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我们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坚持每天喝足够的水。
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最后,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一旦发现,要立即隔离患者,以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
同时,要及时给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调养来缓解症状,加快康复。
亲爱的同学们,手足口病虽然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但只要我们加强预防,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我们就能有效避免手足口病的传播。
让我们共同努力,呵护自己的健康,健康成长!谢谢大家!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2024年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的主讲人。
首先,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知道手足口病是什么吗?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困扰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并告诉大家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它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特点是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本教案将详细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
一、了解手足口病 1.1 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等途径传播。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粪便、体液等都可能携带病毒,传播给他人。
1.2 手足口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喉咙痛、腹泻等症状。在严重病例中,手足口病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等。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2.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可能带有病毒的物品或场所后。
-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2 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 - 室内环境清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具、床上用品、玩具等物品,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
- 室外环境清洁:避免让儿童接触到脏污的土壤、水源等,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
2.3 饮食卫生和饮食调理 - 饮食卫生:确保食材的新鲜和熟透,避免生食、半熟食物。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口腔不适。
2.4 增强个人免疫力 - 锻炼身体: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作息,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 2.5 避免接触患者和潜在感染源 - 避免接触患者:如果身边有手足口病患者,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避免接触潜在感染源: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物品,如婴儿尿布、呕吐物等。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宝宝家长您好:
您的宝宝因手足口病来我院治疗,现将有关事项做如下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健康指导:
1、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家属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洗手,戴口罩。
2、定时测量体温,根据体温选择物理或药物降温。
3、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给予锡类散。
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放至温凉时服用,可减少对口腔黏膜及疱疹的刺激。
4、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床铺应清洁干燥;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的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0.5%碘伏或抗菌素软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5、做到餐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
6、预防本病最重要的办法是正确洗手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毛巾、手帕等保持清洁、玩具要定期清洁、消毒,并避免孩子咬弄。
7、手足口病预防口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
通风、晒衣被、不吃手”。
8、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
手足口病PPT课件

控制疫情的策略
加强监测
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 对疫情进行科学评估。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 众的疾病意识和预防能力。
医疗资源储备
提前储备必要的医疗资源,如药品、医疗器械等, 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爆发。
04
手足口病的预防保健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勤洗手
时间不等。
皮疹
患者的手、足、口等部位会出现 红色斑丘疹,通常在发热1-2天后 出现,逐渐增多并融合成水疱。
口腔症状
患者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 或溃疡,疼痛明显,影响进食 。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流 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手足口病可能引起脑膜炎、 脑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 惊厥等症状。
呼吸系统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炎、 心脏疾病等呼吸系统并发 症,表现为咳嗽、气促等 症状。
循环系统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 心包炎等循环系统并发症, 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 心悸等症状。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史
患者发病前1-2周内有手足口病接 触史或到过流行地区。
临床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表现中的至少2项。
加强信息共享
建立全球性的手足口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疫情信息、研究成果 和治疗方案,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及时就医。
05
手足口病的社会影响与应 对措施
社会影响
01 02
经济负担
手足口病爆发时,大量患者就医,导致医疗机构负担加重,医疗资源紧 张,同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防控和治疗,给国家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论著CHINESECOMMUNITY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5年第3卷第期临床资料2014年4-10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1~9岁,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臀部皮肤见米粒大小的丘疹和疱疹及口腔疱疹为特征。33例中仅有1例为重症患儿经转上级医院治疗已经康复出院。其余均为轻症患儿。33例患儿全部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送咽试子标本及大便标本到州疾控中心检测核酸抗体阳性及病毒感染类型。33例中柯萨奇A16病毒感染及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15例,单纯的柯萨奇A16病毒感染10例,单纯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8例。无EV71型病毒感染者,全部为中国疾控中心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且符合国家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诊断标准。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其确定为丙类传染病。护理心理护理:刚入院的患儿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又要进行隔离,往往不知所措,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向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儿家长不同的文化水平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护理患儿的注意事项,病房的环境、消毒、疾病的转归情况、流行情况、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一告知,消除患儿家长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不良的思想情绪,消除陌生感。对患儿语言要亲切、热情、态度要和蔼,并进行动作爱抚及鼓励赏识,比如夸奖孩子勇敢、爱干净,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利用音乐、图画等特殊语言,作为心理支持的辅助措施使患儿放松和愉悦,减轻紧张心理,配合诊疗护理工作。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耐心地给予解释,多鼓励表扬患儿,用言语分散其注意力,消除患儿不良情绪,使各种治疗护理能顺利进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消毒隔离:卧床休息,对患儿实行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隔离。将患儿安置于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病房内,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通风2次,每次>1h。将患儿安排同一病室,重症患儿单独隔离治疗。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固定家属陪护患儿,限制探视。医护人员接触每一位患儿前后都应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所有诊疗用物严格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接触患儿分泌物或排泄物要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每一位患儿使用固定的体温计,使用后的非一次性仪器、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拖2次,病床及桌椅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一般护理:①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穿着柔软宽松的衣裤,每天用温水洗澡并更衣。洗澡时不用肥皂、沐浴露。患儿手足有疱疹,搔抓易引起继发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10.84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本病的肠道病毒达20余种,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最常见。本病好发于夏秋季,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能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传播疾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2014年4-10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3例,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精心护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无院内感染及死亡发生,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预防疫情蔓延起到重要作用。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健康教育NursingandhealtheducationofchildrenwithhandfootandmouthdiseaseZhouZhengyingThePeople'sHospitalofLufengTown,YunnanProvince651200AbstractHandfootandmouthdiseaseisacommoninfectiousdiseasecausedbyavarietyofintestinalvirus.Thediseaseiscausedbyintestinalvirusesamountedwithmorethan20species.TheCoxsackieA16andEV71arethemostcommontype.Thediseaseoccursinsummerandautumn,mainlyoccursamonginfantsandpreschoolchildren.Itcanbetransmittedthroughtheair,salivaandfeces,anditcancausehand,foot,mouthandotherpartsoftherashandherpes.Aminorityofchildrencanbecombinedwithmyocarditis,pulmonaryedema,asepticmeningitisandothercomplications.Someindividualchildrenofsevereillnesswithrapiddiseaseprogressioncanleadtodeath.33childrenwithhand,footandmouthdiseasewereselectedfromApriltoOctober2014,andallofthemforhealtheducationandcarefullynursingonthebasisofantiviralandsymptomatictreatment.theyallrecovered.Nonosocomialinfectionanddeathoccured,andthenursingplayedanimportantroleinimprovingthecurerateandpreventingthespreadofthediseaseKeywordsHandfootandmouthdisease;Nursing,Healtheducation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周正英651200云南省禄丰县人民医院332011101护理论著CHINESECOMMUNITY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5年第3卷第期(15.00%)。结合临床观察结果,必须从消化道出血和患者饮食两方面进行护理:①消化道出血护理:如果患者上消化道出现出血症状,应该及时在鼻饲管注入适量冰盐水,注入冰盐水之前应该对患者胃部进行清理。注入冰盐水后,观察患者消化道状况,用冰盐水冲洗患者胃部,冲洗工作必须反复进行,直到患者胃液颜色逐步淡化后加入准备好的药物。消化道出血护理还要求医务人员定期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了解患者的脉搏状况,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症状,如有必要,应该第一时间内完成输血或者输液操作。另外,根据医嘱静脉用药,如止血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②患者饮食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的吐血或者便血症状,严禁患者进食;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少,可以适当饮用牛奶或者流质食物,并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如果患者大量吐血,必须清除患者口腔中的血液;如果患者长期没有进食,并且出现严重的吐血或者便血症状,应该通过输血的方法给予患者安全的护理。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通过有效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参考文献[]剧东博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1):212-213.[2]魏国霞.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3(5):316-317.[3]郑翔鸿.甘草人参汤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表1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例数百分比意识障碍4252.50体温升高3645.00血压高3138.75周围血象升高4657.50脑疝形成2936.25感染,一旦疱疹抓破,疱浆液会引起病毒散播,因此要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患儿搔抓有疱疹的皮肤。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要减少走动。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勿反复擦洗疱疹部位的皮肤。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减少刺激,避免皮疹感染。必要时局部皮肤可涂抹抗生素药膏,促进破损皮肤尽快愈合。②口腔护理;患儿口腔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加强口腔护理,可减轻疼痛,促进疱疹愈合,预防继发感染。口腔疱疹少者,年长儿鼓励多喝水,进食前后用温水漱口,婴幼儿喂奶后少量多次喂水。口腔疱疹多者,每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2%SB做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清洁,减轻局部疼痛,必要时破溃处及时涂龙胆紫药液或碘干油,以促进愈合。③饮食护理:给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鱼粥、蒸鸡蛋等。患儿因口腔疱疹疼痛,影响食欲者,食物宜稍凉,且不宜过咸、过酸,以减少对疱疹的刺激。对于进食少、拒食的患儿,要及时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④保持大便通畅:可促进肠道病毒排出体外。而该病患儿常出现便秘,2d未排大便者,可予开塞露塞肛通便。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观察面色、神志、瞳孔、心率的变化,实时准确记录。①体温的观察:体温37.5~38.5℃的患儿可予物理降温,>38.5℃的患儿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患儿体温一直在>39℃,突然降到<36℃,提示病情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②并发症的观察:柯萨奇A16可并发心肌炎,EV71则可并发脑炎、脑膜炎等。柯萨奇A16病毒感染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一般愈后良好。33例患儿中虽然无EV71型病毒感染者,但仍然需要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烦躁或嗜睡惊厥等并发脑炎的症状,更要严密观察有无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并发心肌炎的症状且观察有无出现面色青灰、大汗淋漓、呼吸减慢或不规则呼吸、呻吟、口唇发绀等并发肺水肿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给以氧气吸入,协助医生做好腰穿、心电图、X线检查等,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治疗处理。若患儿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急救物品,积极配合抢救。健康教育通过交谈、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方法,向患儿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等。本病为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反复强调家长,洗手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指导家长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调理,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的良好习惯。教导患儿咳嗽、打喷嚏时用干净的卫生纸掩盖口鼻。指导家长患儿的玩具要定期消毒,奶具、餐具用后要清洗消毒,勤洗衣被,并予曝晒。居室内定时通风,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睡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幼儿园是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场所,嘱家长患儿出院后2周内不要送幼儿园或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及复发机会。小结经过治疗健康教育及精心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无院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的发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重症者可致死亡,人们对此高度关注,而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因此,做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对症治疗尤为重要。在治疗手足口病过程中,给以抗病毒治疗,配合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使患儿全部康复出院。实践证明,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措施对预防该病的蔓延及促进疾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杨智宏,朱启容,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2]黄玉华,刘丽华.手足口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3):693.[3]尹冬梅,温冬娣,张秀梅.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探讨[J].基础医学论坛,2009,13(2):155.(上接第132页)32011101.2011712:1447-14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