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1.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11.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一、知识网络多彩的物质世界密度定义公式单位测量方法应用天平的使用调节测量方法质量定义单位测量工具:实验室和常用体积测量液体体积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的使用:观察与读数密度与生活密度与温度鉴别物质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固态液态气态物态二、识记巩固1.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带正电),在原子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带负电)绕核运动。

3. 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带正电)和中子(不带电)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也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夸克。

4.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而,流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5.体积定义:物体所物体所占据的立体空间叫做体积,用 V 符号表示。

国际单位:立方米;常用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体积单位换算关系: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进率为1000。

规则物体体积测量方法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或直径。

液体体积用量筒、量杯测量。

不规则物体体积用排水法测量。

6.物体内包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 m 符号表示。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常用单位吨、克、毫克、微克。

单位换算关系:吨、千克、克、毫克、微克进率为 1000 。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天平使用前调节:A.置于水平桌面 B.调节横梁平衡。

使用方法: A.先估后测B.左物右码 C.横梁再平衡。

7.探究物质属性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导学提纲.docx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导学提纲.docx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导学提纲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的组成,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2、会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二、画出全章的知识结构图:三、基础知识回顾(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是由____________ 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 组成的。

分子是由______ 组成。

原子由____ 和_______ 组成。

2、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的物质屮。

分子间的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__ •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的是________ ,所以,固体有一定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o而液体只有一定的___________ ,没有_定的_____________ 0(二)、质量3、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 ,常用单位还有1吨(t) = ______ Kg、lkg= __________________ 克(g)、1 g= ______________ 毫克(mg)o5、实验屮常用_______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 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 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舷码放在盘,用银子向右盘加减舷码并调节_____________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二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三)、密度:6、________________ 某种物质的________ 叫做这种物质的 ________ o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 -7、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o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nA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__________ ;纯水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 kg/m3= _______ /cm3,它表zjl o8、1 m3 = __________ d m3 = ___________ cm3 = __________ mm"。

中考物理单元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考物理单元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

中考物理单元复习提纲--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二、质量:1、定义: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3、测量——托盘天平②结构: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分度盘、指针③使用步骤:放置、调节、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三、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密度的应用:m=ρV,V=m/ρ①鉴别物质②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③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5、密度的测量①原理:ρ=m/V②量筒(量杯)的使用:视线6、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热胀冷缩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九年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件

九年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件

LF
LF
第二节 质量
LF
教学目标
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 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LF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LF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 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一种天平的使 用方法。
LF
LF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 LF 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并培
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学生都对照实物来进行学习
LF
LF
LF
2.通过实验来建立概念,并在实 L验F 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研究问 题的方法,通过分析物理事实, LF 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 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LF
LF
LF
四.知识点的要求:
LF
知识点
分项细目
LF
质量
LF
1.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 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LF
LF
LF
3.了解质量的概念;会测固体 LF 和液体的质量。
4.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LF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
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 LF 密度概念有关的物理现象。
LF
LF
5.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
LF
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 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 LF 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A B CD √ √
√ √
√ √
LF
LF
五.学生学习的基础
LF (1)小学学习过一些有关的知识 (2)数学上学习了比例的概念
LF
(3)电阻问题中涉及了比值问题
LF
LF
LF
六.本章知识的特点: LF 从外显的知识转到内隐的知识

初中九年级物理第11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学案

初中九年级物理第11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学案

1.回顾本章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3.会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 习 过 程请填充下列知识结构图,找出本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宇宙:由 组成 物质 物质:由 组成分子:由 组成(1) 原子核原子结构 (2)电子定义: 叫质量。

单位: 、g 、mg 、t实验室用工具 —— 质量 工具 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 测量 直接测量:固态(或粉状)质量 方法特殊测量:微小质量、液体质量定义: 叫密度公式:密度 单位:kg/m 3、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ρ= mV计算密度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多彩的物质世界做例题,找规律:例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ρ甲:ρ乙=4:1B.ρ甲:ρ乙=1:4C.若V甲=V乙,则m甲< m乙D.若m甲= m乙,则V甲>V乙规律小结:例2.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冻裂,这是因为冬天气温低于0o C时,自来水管中的水要结冰,因为水结冰后不变,而冰的比水的,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

规律小结:例3.一只空瓶质量是0.2kg,装满水后质量为1.0kg;倒掉水后再装另外一种液体,总质量变为1.64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规律小结:强化练习课堂小结1.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2.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4克,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64克。

若装满酒精,则总质量应为()A.50克B.56克C.58克D.60克3.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横梁平衡的是()A.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C.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D.以上措施都可以4.不用天平,只用量筒,要量出100g酒精,应该在量筒内装入体积是______cm3的酒精.(酒精:0.8×103 kg/m3) 5.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5、纳米科学技术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推荐】人教新课标版物理第11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学案.doc

【推荐】人教新课标版物理第11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学案.doc
物理人教新课标版第 11 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复习学案
审核人:
授课日期: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具
多彩的物质世界
1 回顾本章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 2 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3 会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密度知识的应用 理解密度的概念
课型
环节
复 习 过程
请填充下列知识结构图,找出本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7 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
数据作出图象,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图像中 AB 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Bc 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的推论是:水
在 4℃时

(3)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鱼却能在湖底自由
的比值
2.决定物质性质的是( )
A 物质颗粒 B 分子
C 原子
D 中子
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 甲的密度大
B 乙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4 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
物体甲和乙,天平失去了平衡,指针向左偏,比较甲、乙两个物体的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 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 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并更正错误:

更正: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
ρ=

6 一个体积是 40cm3 的铁球,质量是 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总复习 课件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总复习 课件
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对密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 求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 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 现象”,因此我们要通过实验探究真正弄清密 度概念。测量密度的实验是中考的热点,其中 实验牵涉到其他物理知识,综合能力较强,学 习时要认真做好实验,弄清实验的原理,清楚 测量密度实验的来龙去脉等,这样才能灵活利 用其他工具或方法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10
国际单位:千克(Kg) 换算关系图:

103
103
量 吨(t) 千克(Kg) 克(g)
10-3
10-3
国际单位:立方米(m3) 换算关系图:

103
103
积 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 立方厘米(毫升)
10-3
10-3

国际单位:千克/立方米(Kg/m3)

物理意义:每立方米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5.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³kg/m³。
6.密度测量: 原理,器材,步骤
7.密度应用:(1)ρ=m/V、m= ρV、 V=m/ρ
(2)会用比求有关问题
7
密度知识的应用 1. ρ= m/V 求物质密度,鉴别物质 某一戒指质量为8.8g,体积为0.55cm3,你 能鉴别一下这个戒指是纯金的吗? 有10cm3的一块金属,其质量为105g,这可 能是什么金属?
托盘 天平
2.使用: 3.维护
(1)选:称量,感量,零刻线。 (2)调: 水平台,游码,平衡螺母。 (3)放: 左物右码。 (4)测: 镊子加减砝码(先大后小),调节游码 (5)看: 是否平衡。 (6)读: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7)记:被测如体质量=砝码总质量+
游码所对刻度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组成。

2.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保持物质的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只有发生的
是时才能够保持它的化学性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再保持它的化学性质,因为化学变化就是发生了变化,生成新分子。

)解释说明:分子并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10ˉm做单位来量度。

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
分子动理论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的;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

因此,液体没有的形状,具有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及其结构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

原子的结构(核式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与系十分相似。

原子核带电,核外电子带电。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电,中子。

5.纳米科学技术。

纳米:长度单位,符号是。

1nm= m。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常用单位: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150 ;一头大象约6 ;一只鸡约2 。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端的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用向里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与V成;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

5.图象:如图所示:甲>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的,读数时,视线要和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公式: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得出液体的密度=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测定物质密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密度”这一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社会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中密度知识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对未知物质密度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为现在的探究式学物理教学,自主参与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值得我们认真地探索和挖掘。

在此,把一些物质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呈现出来,供大家参考和探究。

1、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
原理:公式(测密度的一般方法)
2、没有天平,只有量筒
例:如何用量筒测一只小酒杯玻璃的密度(量筒口径大于小酒杯口径)?
分析:小酒杯玻璃的体积可用量筒直接测出来,关键是如何测出小酒杯的质量,在这里可以利用浮力知识,即物体漂浮在水面时,浮力等于重力,,求出小酒杯的质量,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可由量筒直接读出)
解: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为(图1),把小酒杯轻放在水面,让其漂浮在水面,记下水面的示数为(图2),则,,所以,小酒杯的质量为,最后让小酒杯沉入水中(玻璃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面的示数,则玻璃的体积为,这样由公式可以算出玻璃的密度。

3、没有天平,没有量筒,利用弹簧秤或电子秤
例:小李同学订了一份牛奶,他想测出牛奶的密度,但他手边只有一个空酒杯或一次性塑料杯,一台电子秤,足量的水,你能帮他设计方案完成任务吗?
分析:题目中,没有量筒,不能直接测出牛奶的体积,但有一个杯子,可以利用体积相等来解决这一问题,由可知,当相等时,与成正比,即,用电子秤分别测出体积相同的一杯水和一杯牛奶的质量即可。

4、没有量筒和天平,用弹簧秤测固体物质的密度
例:小张同学在参观三峡大坝时,想到三峡大坝为什么选址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其它地方,肯定是这个地方的地址条件相当特殊。

他随手捡起一块当地深挖出来的小石头,想测一测石头的密度,可又没有天平,量筒。

但他家有一个小弹簧秤。

你能帮他想出办法来吗?
解:用弹簧秤可以测出小石块的重力,求出质量。

小石块的体积可以利用排水法求出:即在一个系有细线的塑料杯中盛满水,用弹簧秤测总重量,然后把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排出一部分水,取出小石块,再测出剩余水的总重量,则排出水的重量为,排出水的体积也就是小石块的体积为,最后根据
求出。

5、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用一只连通器
例:现有透明塑料管连接着的两根玻璃管及铁架台,米尺,滴管和足够的水,用这些器材可以测出不溶于水的液体(例如食用油)的密度,写出你的探究方法。

解:如图所示,两根玻璃管组成了一个连通器,在管中注入适量的水。

然后用滴管向管中慢慢注入待测液体,从待测液体和水分界处的水平面
向上分测出两管中液柱的高度和。

根据连通器的特点,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时,
分界面等高处两管中压强相等:,
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求出。

6、没有天平,量筒,只用一刻度尺
例:一圆柱形实心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则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如图,圆柱体漂浮在水面,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
即:,
即:
所以,只需要用刻度尺测出圆柱体的高
和露出水面的长度即可求出。

(小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