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学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学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建筑学基础是地理学科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建筑与人、建筑识图、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现代建筑的发展无期趋势出发,从宏观理论与微观技术两方面学习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观点,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识,该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建筑及房地产开发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了熟悉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构造作法,能迅速地读建筑施工图;了解当前建筑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从事环境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建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民用建筑慨述;第二,民用建筑识图;第三,建筑材料;第四,民用建筑设计;第五,民用建筑构造;第六,工业建筑设计;第七,单层厂房的构造;第八,高层建筑简介;第九,工业化建筑简介;第十,节能建筑概述。

(四)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54学时,计3个学分。

(五)教学方式

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考试方式为开卷或者闭卷。

二、本文

第一章民用建筑慨述

教学要点:

掌握建筑的定义及其基本要素,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建筑工业化与标准化,建筑统一模数制,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分模数。重点掌握:建筑统一模数制,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分模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分类与等级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二、民用建筑的等级

第二节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第三节建筑的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一、建筑工业化与标准化

二、建筑模数协调

考核要求

1、建筑有哪几类分类方式,如何分类?

2、民用建筑的级别都有哪些分法?

3.什么是建筑的耐火极限?什么是燃烧性能?建筑有几个耐火等级?

4.房屋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5.什么是建筑工业化、模数、基本模数、分模数和扩大模数?

第二章民用建筑识图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掌握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定位轴线及其标定。熟练掌握总平面图、平面施工图、立面施工图、剖面施工图和大样详图的识别。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定位轴线与建筑施工图

一、定位轴线

二、建筑施工图的内容

三、建筑施工图的阅读顺序

第二节总平面图

阅读总平面图时,主要注意的五个方面内容。

第三节平面施工图

阅读建筑平面施工图时,主要注意八个方面内容。

第四节立面施工图

阅读建筑立面施工图时,主要注意四个方面内容。

第五节剖面施工图

阅读建筑剖面施工图时,主要注意三个方面内容。

第六节大样详图

一、外墙身详图

二、楼梯详图

考核要求:

1、熟悉常用的建筑图例。

2、掌握尺寸线、定位轴线及如何标定?

3.熟练阅读总平面图、平面施工图、立面施工图、剖面施工图

第三章建筑材料

教学要点:

掌握无机胶凝材料、水泥、墻体材料、钢材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各类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质、保管和使用原则、方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无机胶凝材料

一、石灰

二、石膏

第二节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

二、其他品种硅酸盐水泥

三、水泥的腐蚀及防止措施

四、水泥的保管

第三节墙体材料

一、普通粘土砖

二、新型墙体材料

第四节建筑钢材

一、钢的分类及化学成分

二、常用建筑钢材

第五节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一、装饰石材

二、装饰陶瓷制品

三、建筑玻璃

四、建筑装饰涂料

五、金属装饰材料

考核要求:

1 、各种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常见的品种。

2 、各种建筑材料常见品种的保管和使用。

第四章民用建筑设计

教学要点:

要求掌握民用建筑的概念,民用建筑设计的阶段和过程,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民用建筑设计的依据。重点掌握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影响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

二、设计内容及程序

三、建筑设计的依据

第二节单一建筑空间设计

一、使用房间设计

二、辅助房间设计

三、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第三节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一、建筑平面组合的原则

二、平面组合形式

第四节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一、建筑体型的组合

二、立面设计

考核要求:

1、建筑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主要设计依据;

2、房间的尺寸、面积、形状的影响因素;

3、房间的门窗数量、面积、尺寸、开启方向及具体位置;

4、建筑的开间、进深;

5、门厅的作用、大小及布置形式;

6、砖混结构类型、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

7、建筑空间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8、建筑体型组合;

9、建筑立面的具体处理手法。

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

教学要点:

要求掌握民用建筑构造的组成;基础与地下室的概念、类型、构造和设计要求;墙体的作用、类型,砖墙构造,墙体的结构布置,墙体的细部构造(过梁、圈梁、构造柱、勒脚、散水、防潮层等),墙面装修,隔墙构造;楼板层的作用、设计要求、组成、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楼层结

构平面图,地面构造,阳台和雨蓬构造;楼梯的形式、设计要求,楼梯的组成和一般尺度,现浇式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踏面、拦杆和扶手的构造,台阶和坡道的构造;屋顶的作用、设计要求、组成、分类和坡度范围,平屋顶的组成、排水,刚性和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门窗的作用和种类,木窗构造、木门构造、钢门窗构造、遮阳构造;变形缝的定义、作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与构造。

重点: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基础的埋置深度,散水、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楼层结构平面图,刚性和柔性防水屋面构造,木窗构造、木门构造,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与构造。

难点:圈梁、构造柱,楼层结构平面图。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二、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墙体和基础

一、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二、砖墙构造

三、隔墙与隔断

四、墙面装修

五、基础与地下室

六、管道穿过墙体或基础时的构造处理

第三节楼地层、阳台和雨篷

一、楼板层

二、首层地面

第四节楼梯

一、楼梯的组成及作用

二、楼梯的形式

三、楼梯的一般尺寸

四、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五、台阶与坡道构造

第五节屋顶

一、屋顶的类型

二、平屋项

三、坡屋顶

第六节门与窗

一、木窗构造

二、木门的构造

三、金属门窗

第七节变形缝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防震缝

第八节民用建筑的抗震及防火构造

一、民用建筑抗震的一般问题

二、建筑防火的一般知识

考核要求:

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2、砖墙厚度的因素、砖墙的组砌方法、墙体的细部做法、隔墙的几种做法;

3、地基、基础的类型、特点。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4、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5、楼板层的类型和设计要求,顶棚构造做法;

6、楼梯的组成及作用,常见的楼梯形式。

7、屋顶的组成、作用、坡度及排水方式

8、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

第六章工业建筑设计

教学要点:

基本要求: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单层工业厂房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生产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柱网及柱网的选择,厂房通道和有害工段的布置。生产工艺对剖面设计的要求,厂房的高度的确定。

重点:柱网及柱网的选择,厂房的高度的确定。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工业建筑的分类

二、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三、有关单层工业厂房的专业术语

第二节单层厂房设计

一、平面设计

二、厂房的剖面设计

第三节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一、横向定位轴线

二、纵向定位轴线

第四节多层厂房简介

一、多层厂房的平面形式

二、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

考核要求:

1、工业建筑分类;

2、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3、跨度、柱距、厂房高度、柱网概念;

4、平面设计与总图及环境的关系;

5、厂房采光方式;

6、厂房定位轴线的作用和目的;

7、横向定位轴线与柱和墙之间的联系;

8、纵向定位轴线与柱和墙之间的联系。

第七章单层厂房的构造

教学要点:

基本要求:单厂承重结构的类型(排架结构),单厂的结构组成构件(横向承重构件、纵向联系构件、支撑系统等),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横向定位轴线、纵向定位轴线、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单厂的墙体,单厂的屋面排水方式和屋顶形式,单厂的天然采光、自然通风。

重点:单厂的结构组成构件(横向承重构件、纵向联系构件、支撑系统等),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单厂的天然采光。

难点: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承重结构

一、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

二、柱

三、基础与基础梁

四、吊车梁、连系梁和圈梁

五、屋盖结构

第二节单层厂房外墙

一、砖墙

二、大型墙板

第三节侧窗与大门

一、侧窗

二、大门

第四节屋面与天窗

一、屋面

二、天窗

第五节地面与其他构件

一、地面

二、钢梯

考核要求:

1、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

2、柱的截面形式,柱牛腿的作用和外形、截面尺寸构造要求;

3、基础梁的位置、作用,吊车梁的类型和构造要求;

4、屋顶结构的主要构件和类型;

5、钢筋混凝土屋架的类型和特点;

6、单层厂房外墙与柱的相对位置的方案和各自的优缺点;

7、单层厂房外墙的构造要求;

8、大型墙板的连接构造;

9、屋面排水坡度选择和排水方式;

10、屋面卷材防水横缝处理。

11、矩形天窗的组成,矩形避风天窗的设置。

第八章高层建筑简介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的结构体系。掌握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原则和防火问题的解决。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二、结构体系

第三节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与防火构造

一、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

二、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

考核要求:

1、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的结构体系;

2、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原则和防火问题。

第九章工业化建筑简介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工业化建筑的意义,掌握砌块建筑的种类、构造,框架结构的类型及构件的连接,大板建筑的构件及构造。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砌块建筑

一、砌块的种类及规格

二、砌块墙的构造

第三节框架板材建筑

一、框架结构的类型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划分

三、装配式构件的连接

第四节大板建筑

一、大板建筑的主要构件

二、大板建筑的连接构造

第五节盒子建筑

考核要求:

1、砌块建筑的种类、构造;

2、框架结构的类型及构件的连接;

3、大板建筑的构件及构造。

第十章节能建筑概述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建筑的发展趋势,节能建筑的概念,掌握节能建筑的技术设计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节能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太阳能建筑设计概念

第三节节能建筑技术设计

考核要求:

1、节能建筑的概念;

2、太阳能建筑设计原理;

3、节能建筑的技术设计方法。

三、教材

崔艳秋,姜丽荣,吕树俭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四、参考书目

1、王世芳.《建筑材料》,建工出版社,2002

2、孙礼军等:《建筑的基本知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沈福煦著,建筑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田学哲主编,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年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金融英语教学大纲201710

《金融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熟悉金融行业基本的业务、常用术语及一般的业务程序与原理; 2、掌握一定的金融英语词汇,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能听懂金融行业日常工作会话,能用英文介绍金融行业的基本概念、基本业务和基础理论,能阅读与金融业务有关的英文资料;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三、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Chapter 1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 1、基本要求 掌握与货币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能用英文对货币发展史进行简单介绍。 2、主要内容 Text 1 History of Modern Global Monetary Orders Text 2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Listening: Call for a “New Bretton Woods” Oral English practic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country’s economic power and its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3、作业:课后习题 Chapter 2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职能;掌握本单元英语生词;能用英文简单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历史、成员及基本职能。 2、主要内容 Text 1 An Overview of the IMF Text 2 The Membership of the IMF Listening: Tackling Global Challenges Oral English practice:: How should the IMF help low-income countries? 3、作业:课后习题 Chapter 4 Balance of Payments 1、基本要求 掌握本单元生词;理解收支平衡的含义;能用英文对收支平衡、收支顺差、收支逆差、赤字等概念进行介绍 2、主要内容 Text 1 China's Balance of Payments Text 2 Balance of Payments Listening: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No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Oral English practice:: The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3、作业:课后习题 Chapter 5 Foreign Exchange and Exchange Rate 1、基本要求 掌握与外汇和汇率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了解外汇在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能用英语对外汇汇率标价方法进行介绍。 2、主要内容 Text 1 The Basics of Foreign Exchange Text 2 Determinants of Exchange Rates Listening: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Oral English practice:: Foreign Exchange rate 3、作业:课后习题 Chapter 7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1、基本要求 了解外汇储备的含义及具体形式;掌握与外汇储备有关的英文专业词汇;能用英语对外汇储备及其重要性进行介绍。 2、主要内容 Text 1 The Reasons for Holding Reserves

《职业素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素养》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信息化方向)人文素养类限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自我,快速进入一个社会人的状态,能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去,行为符合专业工作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知识教学目标:本课程较为全面的阐述商务礼仪行为与形象的要点,课程内容贴近现代商务环境。让大家掌握基础的职业素养注意事项,从让学员快速融入公司环境,职场规则,拜访客户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礼仪,会议室礼仪等等在各个场合该如何表现。 能力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公司的习惯,适应中国的礼仪环境,让大家在企业的商务活动,对外交流中游刃有余。 素质教育目标:掌握如何与人沟通,以及相关的企业文化背景。 二、考核方式 } 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理论考试形式为闭卷,理论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为30%。 三、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职业素养基本知识学时数:2 【目的要求】 1.了解:何谓职业素养以及其重要性; 2.理解:公司的目的与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的基本规章制度; )

3.掌握:职场人员应具备的五种意识,熟练掌握进行工作的正确进程。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职业素养基本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公司的目的与责任、组织形式、以及规章制度; 工作常识。 2.重点、难点 公司的基本规章制度; 【 职场人员应具备的五种意识; 进行工作的正确进程。 3. 学科专业新进展 积极了解所从事行业新业务、新流程。 第二章职场规则与职场礼仪学时数:2【目的要求】 1.了解:职场中个人仪表、日常问候的注意事项; ! 2.理解:日常问候的重要性; 3.掌握:上班、工作中、下班、休假等各种场合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职场规则; 个人仪表; 日常问候。 2.重点、难点 : 上班、工作中、下班、休假等各种场合的基本原则。 3. 学科专业新进展 跟进所从事行业新业务、新形势。 第三章介绍与拜访客户学时数:2 【目的要求】 1.了解:基本职场规则和礼仪; 2.理解:介绍的基本注意事项; { 3.掌握:拜访客户的正确流程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金融英语》教学大纲

经济学院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英语 课程名称:金融英语Financial English 课程编码:012099 学分:2分 总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金融学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执笔人:曾江辉 审订人:王华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金融英语是金融学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处理与金融有关业务的能力。金融英语不仅具有其独特的专业词语、常用句式和文体风格,而且具有金融行业的内在知识体系,具有融思想性、知识性、技术性为一体的特征。要求此课程以现代课程理念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Financial English is a elective courses for Finance Major, which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English language of Finance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use of English to deal with related financial business. Financial English not only has the professional words, but also has sentence patterns and unique style. It has the internal knowledge system and is melted with the thought and knowledge, technology a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course is provided by modern curriculum ideas as a guide, the main highlight comprehensive for students and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It emphasizes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Chapter 1 Money (2学时) 1.1 Definition of Money 1.2 Types of Money 1.3 Functions of Money 1.4 Interest and Interest Rate 1.5 Money Supply 1.6 China's Monetary System Exercises Chapter 2 Foreign Exchange (4学时) 2.1 Definitions and Quotations 2.2 Foreign Exchange Transactions Exercises Chapter 3 Balance of Payments (4学时)

素质拓展教学大纲

成都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 《素质拓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团队的力量,用以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两类,理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素质拓展训练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丰富的内涵、新颖的形式、真实的体验、快速的成长和转变,对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提升,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二)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身体观,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即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意区别对待,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要注意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重视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四)大纲正文 第一章:组建团队素质拓展介绍(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行为训练的性质、 教学特点和要求: 通过组建团队,使学员相互熟悉了解,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 教学内容: 一、走进美妙的团体心理训练 1.心理行为训练的起源 2.心理行为训练的特点 3.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理念 4.心理行为训练的要求 二、组建团队训练: 1.热身游戏 2.组建团队与团队展示 三、交流回顾 第二章:团队凝聚力(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共同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从中体验到团队凝聚力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了解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和期限因素对实际结算的影响,汇率、利率变动对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作用。它的任务是使 能 2 美元疲3 国际金融相关知识的计算 二、教材及参考书 1、《商务英语》,狄芮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商务专业英语基础》,孙玉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商务英语基础教程》,李德荣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三、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6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为12学时。

1、学时分配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定为考试科目,理论部分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1 程, 2 (1 (2 第二章CareersinCommercialBanking CareersinFinance主要介绍金融行业的职业种类和职业要求,特别是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以及结合学生专业和就业特点介绍求职面试和网络求职的基本知识,和外语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案例分析美国花旗银行的员工道德要求。计划4个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银行业的职业特点和要求 教学难点:花旗银行《员工准则》和《给员工的信》

教学重点:银行业员工招聘信息归纳――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第三章MoneyMarket MoneyMarket对金融市场的传统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包括短期的、可交易的、流动的、低风险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有时被称为现金等价物或简称现金,投资收入一般比较固定。计划学时6个。 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国债的发展进程以及商业票据的操作流程 教 人的传奇故事和案例分析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处理情况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调高存款利率和准备金率的案例。计划学时4个。 教学目的:解读当前中央人民银行和美联储应对各自国内市场表现所采取的不通货币政策和市场操作工具 教学难点:美联储的历史和货币政策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调控流动性的手段 第六章TheForeignExchangeMarket

《职业素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素养》理论课程 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职业素养》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卫生信息化方向)人文素养类限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自我,快速进入一个社会人的状态,能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去,行为符合专业工作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知识教学目标:本课程较为全面的阐述商务礼仪行为与形象的要点,课程内容贴近现代商务环境。让大家掌握基础的职业素养注意事项,从让学员快速融入公司环境,职场规则,拜访客户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礼仪,会议室礼仪等等在各个场合该如何表现。 能力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公司的习惯,适应中国的礼仪环境,让大家在企业的商务活动,对外交流中游刃有余。 素质教育目标:掌握如何与人沟通,以及相关的企业文化背景。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理论考试形式为闭卷,理论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为30%。 三、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职业素养基本知识学时数:2 【目的要求】 1.了解:何谓职业素养以及其重要性; 2.理解:公司的目的与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的基本规章制度;

3.掌握:职场人员应具备的五种意识,熟练掌握进行工作的正确进程。【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职业素养基本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公司的目的与责任、组织形式、以及规章制度; 工作常识。 2.重点、难点 公司的基本规章制度; 职场人员应具备的五种意识; 进行工作的正确进程。 3. 学科专业新进展 积极了解所从事行业新业务、新流程。 第二章职场规则与职场礼仪学时数:2 【目的要求】 1.了解:职场中个人仪表、日常问候的注意事项; 2.理解:日常问候的重要性; 3.掌握:上班、工作中、下班、休假等各种场合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职场规则; 个人仪表; 日常问候。 2.重点、难点 上班、工作中、下班、休假等各种场合的基本原则。 3. 学科专业新进展 跟进所从事行业新业务、新形势。 第三章介绍与拜访客户学时数:2 【目的要求】 1.了解:基本职场规则和礼仪; 2.理解:介绍的基本注意事项; 3.掌握:拜访客户的正确流程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各种情况和场合下的正确介绍方法; 交换名片时的注意事项; 拜访客户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课程内容: 1、货币的起源 2、形形色色的货币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的定义 5、货币制度 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 2、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 3、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本章重点: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本章难点:货币制度的理解 第二章信用 课程内容 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高利贷信用 3、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4、现代信用的形式 5、信用与股份公司 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 2、了解高利贷的特点及其发展; 3、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4、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5、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本章重点:信用的概念和现代信用的形式 本章难点: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课程内容 1、利息 2、利率及其种类 3、单利与复利 4、利率的决定

5、利率的作用 基本要求: 1、掌握利息、利率的一般概念 2、掌握利率的种类 3、理解复利公式的运用 4、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和作用 本章重点:1、利率的决定 2、利率的种类 本章难点:复利的运用 第四章金融市场 课程内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 3、证券市场 4、金融衍生工具 5、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 基本要求: 1、掌握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掌握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 3、了解证券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 本章重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 本章难点:证券市场的概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课程内容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2、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基本要求: 1、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2、掌握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本章重点:金融机构体系的几个组成部分本章难点:了解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 课程内容 1、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 2、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教材介绍有关职业、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介绍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的培养途径,引导学生重视个人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职业感情,培养责任意识、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等。可供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的师生使用。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涉及到社会的稳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多次发问,要求将职业指导即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基础课程之一,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职业指导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二是就业与创业技巧,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密不可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是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尽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专业与职业特点,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自觉实践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培养服务、合作、质量、责任以及劳动维权等职业意识,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和个人的社会价值。 三、课程内容、课时和教学要求 (一)内容 1.职业与职业理想 任务1 培养职业兴趣

任务2 了解职业性格与职业性格发展 任务3 认识职业生涯设计 2.职业能力的培养 任务1 了解职业能力概念 任务2 认识认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任务3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3.职业道德的培养 任务1 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 任务2 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任务3 了解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任务4 养成职业道德行为 单元4 职业意识的培养 4. 培养责任意识 任务2 培养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 任务3 培养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 任务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任务5 培养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 5.社会实践 任务1 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 任务2 访问用人单位 任务3 访问校友 任务4 进行人才市场调查 任务5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二)教学课时 总时数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 实践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 1.校内实训10学时:实习工厂实践4学时,模拟面试4学时,网络求职2学时; 2.校外实习10学时,一年级:社会实践4学时,二年级:走访校友或企业4学时,观摩招聘会或走访人才市场2学时)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英文名称: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通识教育基础课/选修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2(理论学时:23学时;实践学时:9学时) 学分:2 四、先修课程 无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职业素养的提升也至关重要。课程通过系统讲解对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几项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人际沟通技能,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全过程,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培养造就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1、职业素养的内涵,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2、不同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3、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课程难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取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队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主题 教学内容 课堂活动 课后作业 学时 类别 地点 1 就业形势与求职定位 1、建立关系,强调课程重要性和纪律,讲解就业形势 破冰游戏 寻找身边的榜样,准备人物访谈发言 3 教师 讲授 课堂 2、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意识培养 平衡轮 3、提供实现路径:课堂知识和就业指导中心资源 2 职业素养1 1、讲授自信演讲 分享人物访谈 用时间管理技巧实施一周 3 教师 讲授 课堂 2、讲授时间管理 梦想币 3、讲授提升情商 3 讲座或团体辅导 邀请基层和重点单位就业校友和毕业生分享心路历程 3 企业 讲授 课堂 4 职业素养2 1、讲授情绪管理 分享时间管理收获 自学简历制作基本 技巧,并制作自己 3 教师 讲授 课堂 2、讲授有效沟通 “总经理下达任务”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收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和调节二、课程内容 (一)、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基本概念;国际收支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和经济影响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我国的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调节 1.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2.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一般原则、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 本章重点: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和调节 本章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 第二章:国际储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课程内容 1.国际储备的概念、国际储备的概念和特点、国际储备的构成、国际储备的作用 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2.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储备的作用、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储备货币结构管理、我国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 本章重点:国际储备的概念、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 本章难点: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原则 第三章:外汇与外汇汇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外汇与外汇汇率、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二、课程内容 (一)、外汇与外汇汇率 1.外汇、汇率的标价法、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汇率制度的选择 2 汇率、汇率制度的类型、人民币汇率制度 (二)、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1.购买力平价、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金本位制下的汇率、金平价、汇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人民币调整的经济影响、汇率变动对国际储备的影响 3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反常的人民币汇率现象 本章重点:外汇、汇率的标价法,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本章难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第四章外汇交易业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掌握外汇与外汇汇率、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二、课程内容 (一)、外汇市场 1、外汇市场概述:外汇市场的种类、构成、功能 (二)、外汇交易业务 1.即期外汇交易的概念、即期汇率的套算、套汇、远期外汇交易、无抛补套利、掉期和抛补套利 2.外汇市场的分类、外汇市场供求、即期外汇交易涉及的问题 3.世界主要外汇市场、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商业性即期外汇交易、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 本章重点:外汇市场、外汇交易 本章难点:即期汇率的套算、套汇、远期外汇交易

2021年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

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学理论,培养所需各种能力,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 以企业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人可持续发展要求为选取课程内容的标准,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成学生学会工作的教育目标。 2、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它将分科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它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加以综合,力求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并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利于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眼界,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按照物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运用到改造,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包容性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来兼容素材,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让学员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史、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协调发展。 教学要求中,“掌握”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学员应彻底弄清楚,融汇贯通;“理解”为一般考核内容,学员应弄清其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了解”属较低要求,要求学生知道一般概况。 四、课程总学时: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观察、实验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古代自然科学: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实验计划的制订:选题过程、实验计划的制定 2.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3.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第三节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1.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2.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以阅读为主,可配合相关录像片进行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了解重要有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