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七章 高中生心理的发展

第七章高中生心理的发展一、高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1.高中生的学习动机:(1)占优势的动机,内在学习动机、间接学习动机和长远学习动机。
(2)作用逐渐降低的动机,外在学习动机、直接学习动机和近期学习动机。
2.高中生的主导活动仍然是学习,但与初中生相比,其学习活动已有了很大变化。
二、记忆的发展新特点1.记忆力增强;记忆以理解为主;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发展;抽象记忆占优势;短时记忆稳定。
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更擅长采用理解记忆。
三、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1.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高中生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的特点突出;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性增强;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迅速发展。
四、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1)自我肯定型;(2)自我否定型;(3)自我矛盾型;(4)自我扩张型;(5)自我萎缩型,对于某高中生,其“理想的我”没有形成,同时对“现实的我”又极度不满,因此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有时也出现放任自我的行为。
2.自我形象受到个体的空前关注是在高中阶段。
五、人生观与价值观1.对高中生人生观产生影响的因素有社会、政治的变故,家庭生活,书籍、讲演和电影等。
2.高中生价值观的发展特点,高中生的价值观缺乏稳定性,易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3.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六、同伴关系1.高中生用“人相知,贵知心”作为衡量朋友间默契的指标,这表明他们友谊观逐渐成熟。
2.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1)对友谊的渴望强烈,喜欢与同性别同伴交朋友;(2)高中生的友谊观逐渐成熟;(3)高中生选择朋友时,更看重朋友的心理品质,对朋友的外在因素考虑的比较少;(4)高中男女学生交友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七、亲子关系1.代际差异指两代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2.影响高中生与父母关系的因素有父母的关怀。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挫折与压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挫折与压力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七章挫折与压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二学位课程制作者:阿娜邮址:***************第七章青少年面对挫折及应对策略我国当前社会十不和谐一、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二、劳动关系日益失衡,劳资对立日益显性化;三、乡流人口与城籍人口利益冲突;四、城乡发展失衡;五、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六、两个文明发展失衡;七、效率与公平失衡;八、经发与政法失衡;九、人与人关系不和谐;十、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
---(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人生未遇苦难者,只能算是半个人”。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刺伤自己,也可以保护自己”。
“挫折,可能是一座埋葬弱者的坟墓,使人在成才的道路上夭折;也可能是磨练强者的火炉,使人百炼成钢,登上成功的高峰”。
第一节挫折的概述一、挫折(一)挫折的含义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解释为:失败、失利。
2、《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
3、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指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
(二)挫折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1、有行动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
动机是推动个体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没有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挫折的产生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大学生为取得奖学金,争取各门功课的好成绩。
2、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
个体所感受到的现实的挫折是在他采取一定的手段,为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预期目标的实际行动中产生的。
没有满足需要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与行动,即使目标再高远,动机再强烈,也不会产生挫折感,或只能产生想象中的挫折感。
3、有挫折的情境发生。
只有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受阻但又不能逾越时,才构成挫折情境。
没达到是情境,只是尝试而没达到则不构成挫折情境。
如有的大学生一入校就为自己订好了考研的目标,但这个大学生仅把考研究生作为一种尝试,即使没有考上,也不构成挫折情境。
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
01
02
03
04
叛逆期
通常发生在11岁至13岁之间 ,青少年开始表现出对父母和
家庭的反抗和抵触情绪。
独立期
14岁至15岁左右,青少年开 始追求独立和自主,尝试脱离 父母的庇护,独立处理问题。
探索期
16岁至17岁左右,青少年开 始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 方向,尝试寻找自己的人生目
注意力发展
注意力集中能力提高
注意力的选择性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注意力集 中能力逐渐提高。
青少年开始学会选择性地关注对自己 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
注意力的持久性增强
青少年能够更加持久地专注于一项任 务或活动。
04
青少年情感发展
情绪表现
01
情绪波动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表现往往更加复杂和波动性。他们可能会经历更多的
们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
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探索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开始更加深入地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兴趣 爱好和目标。他们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内心矛盾和挣扎,需要得到支持和理解。
独立意识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他们可能会 试图摆脱家长的控制和监督,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价值观发展
社会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 时期。他们可能会受到社会和文 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社会价值 观。这些价值观可能包括对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看法和态 度。
个人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也是个人价值观形成 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会对自己 的生活目标、道德观念和个人信 仰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形成。这些 价值观可能会受到家庭、同龄人 和学校等方面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发展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青少年: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
2、身体意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
的部分,也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
3、认知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层面,
教育上一向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
4、假象观众:
5、情感素质: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6、自律道德: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
……道德律仅仅表达了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亦即自由的自律。
7、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
8.、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
9、学习方式:包括以下三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建构学习
10、同一性延缓:是指延缓做出有关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性决定,如职业上的、人际间的、价值观念上的选择。
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生命中很关键的时期,对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个阶段,年轻人面临许多重大的身心变化和挑战,他们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并寻找自己的身份。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青少年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和多层次的过程。
一方面,他们在这个阶段开始独立思考和形成自己的意见。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观念,并尝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们可能对学业、职业和未来的选择感到焦虑。
另一方面,青春期还带来了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例如性成熟和荷尔蒙分泌的增加,这些变化可能会引发情绪波动和自我意识的增强。
在这个阶段,家庭、同伴和社会环境是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家庭是一个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环境。
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态度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支持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青少年度过这个动荡的时期。
然而,家庭中的冲突和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适应困难。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青少年往往更加关注同龄人的看法和评价。
他们试图寻找自己的群体并与之建立深厚的关系。
积极的同伴关系可以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青少年发展自信和社交能力。
然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青少年陷入负面行为模式、成瘾和社交隔离。
社会环境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体制和社会期望可以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和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也会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社会对特定行为持负面态度,这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一个积极、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塑造积极的心理状态并面对挑战。
除了家庭、同伴和社会环境之外,个人特质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和兴趣爱好,这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等也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

六、青少年的心理教育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开发青少年心理潜 能,促进青少年主动积极发展。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前提: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真 实,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任务:开发心理潜能;引导心 理发展;关注人格成长;优化生存环境;重视性 别平等;维护心理健康。
29
六、青少年的心理教育
22
四、青少年时期常见心理矛盾
• (二)求知欲望强和认知水平不高的矛盾 • 1.强烈求知欲 • 2.智力尚未成熟(要到22岁) • 3.盲目吸收、挑战“真理”与权威,追求时尚、标新
立异。 • 4. 学习动机上的矛盾(不学习无出路但又易厌学)。
23
四、青少年时期常见心理矛盾
• (三)性意识觉醒早发展快,性适应水平低的矛盾 • 1.性意识——对自己的性别、异性的性别及两性的区
– 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
(E.H.Erikson)
4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生理发展 • 心理发展:认知、情感、社会性
5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 (一)生理发展 • 青春发育期正处于人生中第二次高峰。 • 生理发育主要表现为“三大变化” • 1. 体形体态变化: • 身高体重等方面变化:身高6-8cm/年,女孩9岁开始,
• (四)闭锁心理与渴望理解和交往的矛盾 • 1. 青少年闭锁心理的表现(内心的秘密、交往的变
化)。 • 2. 青少年闭锁心理的成因(思维内化、自我意识发展
及社会适应变化) • 3. 青少年强烈渴望周围人理解自己 • 4. 青少年对父母教师理解自己有更苛刻要求 • 5. 交往对象明显倾向于同龄人:热爱集体、同伴、交
●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一般影响(前提、成熟度、差异性) b.特殊影响(成人感、性成熟、行为方式、情绪等)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青少年期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着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并分析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身体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期是身体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孩子们不仅身高迅速增长,还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如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等。
这些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身体成熟引发了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形成。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有更多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与其性别相关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角色。
性别认同的建立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身体发育也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影响。
青少年往往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满意的情绪,特别是对于身体外貌的变化有着较大的敏感性。
这可能导致对自己的不自信和自卑感,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认知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认知发展也对心理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逐渐从具体操作转向抽象思维。
他们开始有能力进行推理、思辨和解决问题。
这种认知发展使得青少年对世界的看法更加复杂和全面。
他们开始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规则和复杂性有更好的理解。
这也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个性和价值观的探索成为可能。
然而,认知发展的不平衡也可能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困扰。
他们可能会面临与亲子、同伴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可能陷入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感。
因此,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三、情感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情感发展最为丰富和复杂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历着情感体验的多样化和情绪的起伏。
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和自我认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青少年期的情感发展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情绪调节的成熟。
他们会更加关注自己和周围人的情感需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应对策略。
同时,也要注意到青少年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
07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发展(2)介绍

反社会行为 学业自尊水平低和焦虑、精力不集中相关 同伴关系差与焦虑和抑郁相关
9
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与教师鼓励能预测青 少年期的高自尊 经常被父母批评和侮辱的青少年,其自尊 不稳定,总体自尊较低 社会大环境影响青少年的自尊
女孩更多地关注外貌,自尊水平比男孩下降快
自我认同的发展有多种途径 在不同的领域内(如,性取向、职业、政 治价值观等),自我认同的模式存在差异 这四种状态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它们随着 个体的发展也会改变
14
自我认同状态和心理健康
自我认同完成
心理上更健康(如,道德推理,成就,与同伴
亲密) 积极的信息收集认知方式
自我认同延迟
焦虑水平最高 但自尊高,道德推理水平高 积极的信息收集认知方式
进行亲切而开诚公布的交流 在家庭和学校开展可促进高水平思维的讨 论 提高参加课外活动和职业培训项目的机会 提高机会与曾有过自我认同问题的成人和 同伴交流
18
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
青少年情绪的基本特点
情绪自主
表现为更强的自我依靠、主动性、对 同伴压力的抗拒力、对自己的决定和 活动的责任感
19
日常的情绪体验
青少年的情绪与家庭及同伴
家庭冲突
争执、打断等言语冲突在青少年早期会增加,到
青少年后期则下降 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斗嘴,青少年在家的时间充 满了没完没了的、无法避免的恼怒
解决家庭冲突
鼓励青少年表达意见 给予青少年情绪支持
11
马希耳的自我认同状态
承诺水平 高 高 自我认同完成 低 自我认同延迟 探索水平
低
自我认同早闭
自我认同扩散
12
自我认同状态 自我认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