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标苗、分苗工作

南美白对虾标苗、分苗工作
南美白对虾标苗、分苗工作

南美白对虾标苗、分苗工作

标苗

南美白对虾放苗后,在养殖早期阶段容易出现“暴死”综合症的病因,是对虾养殖最为薄弱的环节。它的成因主要有养殖水体的弧菌数量超标,对虾体内(消化系统)的弧菌数量超标等。

弧菌对对虾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黄鳃、黑鳃、烂眼、甲壳溃疡、烂脚、烂尾等方面;而近年来,弧菌的感染还导致消化系统的病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投苗方法来减少这一病害的发生,投苗标粗就是一个以硬件改造方式来防控对虾病害的重要方法。

一、标养池的选择

高位池选择池底坡度大,排污效果好,面积在2亩以内的池塘作为标养池。

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选择新建30-100平方米的水泥池,或地膜小型标养池。

土塘可以在池塘中间用40-60目筛网围出一块区域进行标苗。

二、标养池的水温水质维稳办法

夏天搭盖遮阳网,预防水温变化幅度过高。

冬天搭盖温棚,保证水温保持在对虾生长适应范围内。

三、标苗密度的选择

根据养成池需要的实际投苗量和增氧条件来确定具体的放苗密度

建议标养池放苗密度:

夏季:2000-3000尾/平方米;

冬季:3000-4000尾/平方米;

四、标苗池水质指标标准

溶解氧不低于6ppm、pH在7.5-8.5之间,氨氮须低于0.1mg/L,水质清爽;

重点预防弧菌、及时补充矿物质,做好藻类、基础饵料、发酵物等。

五、标苗的意义

1、消毒到位:标粗池套养模式的消毒和常规养殖消毒用药用量都是一样的。由于标粗池池塘小,易操作,消毒会比大池更到位。

2、喂料集中:幼虾游动能力及活动范围都较为有限。相比把虾苗投放在整个池塘中,把虾苗放在暂养池内进行标粗,不仅更加精养、集约化,且虾苗采食率会大大提高,避免虾苗因为吃不到饲料而吃到死藻、有毒物质,影响幼虾肠道健康。

3、水质易控:标粗池的水体容量较小,调控小的水体往往要比大水体来的简单,且饵料利用率提高,成本也较低。

4、缩短周期:标粗池套养模式在虾快卖的时候就开始套养虾苗,只需清洗暂养池,节约了养殖时间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

5、提高成活率:通过标粗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帮助对幼虾安全度过高危期,从历年来的养殖实践观察中,能够提高养殖前期的虾苗成活率50%-80%。

分苗

当标粗达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分苗,所谓的分苗就是把标粗池里面的虾苗全部分到养成池进行精养。分苗是一项注重时效性的工作,操作得好就能够避免对虾因过度应激而损耗,保证对虾成活率。

一、分苗时间的选择

1、建议虾苗规格达到到3-4公分才进行分苗,或标养时间15-30天后;

2、选择在气温、水温最低的时候分苗,清晨或者傍晚温度为一天当中最低;

3、避开对虾脱壳的阶段;

二、人员、工具的准备

1、根据路程的远近安排足够的人手;

2、人员的具体分工明确;

3、地笼网、桶、称的准备;

4、准备好饲料进行诱捕;

三、分苗过程注意事项

1、标苗池与养成池水温差不超过2度,pH值不超过0.5,盐度相同;

2、使用标苗池的水进行运输,分苗过程速度尽量要快;

3、距离较远的分苗需把分苗用水的水温使用冰块控制在18-23度之间,并且往水里注入纯氧;

4、虾苗进入养成池时一旦发现较多的虾苗身体发白,应停止分苗。

5、分苗前一天停料两餐,减少虾苗应激,并及时为对虾补钙;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巧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巧 南美白对虾养殖已形成了大产业,我国南方每年常规养殖二造,在7月份和10月份的上市旺季,虽然虾产丰富,但价格较低;到了冬季,受到3-5次强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可下降至3℃;寒冷阴雨天气时,最低水温下降至7-8℃;从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角度看,在此气候条件下是难以越冬的。事实上,有些虾农尝试各种规格的虾自然度冬,结果损失较大。为错开商品虾上市时间,争取较高的价格优势,利用虾苗场可以整年不间断提供虾苗的条件,通过采用保温措施,适当延长养殖周期、增加养殖造数(多养一造),可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温棚普遍采用杂木、钢线、尼龙薄膜为主要材料;既坚固、透光、保温,又能降低成本。一般全套费用在2500元/亩左右,按平均产量500公斤/亩计算,相当于5元/公斤成本,但棚虾价格较高,一般售价为30—40元/公斤,比白水塘虾价高出10—20元/公斤。因此,只要掌握棚虾养殖技术,养出一定产量的成品虾,便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温棚养虾确实可行,有些养殖户宁可不养白水塘也要养温棚虾。 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具有光照较弱、封闭环境(空气交换量少)、水温较低、养殖周期较长、敌害较少等特点,技术性较强,尤其是水质的控制和中后期病害的防治,是决定温棚虾养殖成效的关键。依据温棚养殖的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养殖经验,分析养殖户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总结了温棚养殖白对虾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完备的保温和增氧设施 1、保温棚: (1)温棚要求坚固,可抵御5级阵风;(2)棚顶斜度平顺,不袋水;(3)温棚两头及两边薄膜可以随时开启透气;(4)棚脚高于排水河,可以排地面雨水,必要时挖浅沟排水。 2、增氧设施:配置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1.5-2亩/台;附加管道增氧,10-15M2/头。实践证明,管道增氧可以加大新空气的有效交换而不造成应激,还可以提高水温。 3、带虾盖棚时,应有5-6天的过渡期,减少对虾的应激和水体的突变。一般要求每天盖1/4,盖完顶部2-3天才封闭保温棚两边的薄膜。盖棚前后应泼洒超级降解灵和超能高稳C,同时增加对虾的营养,保持较好的体质,减少应激。 (二)虾塘清整 1、塘底:(1)冲洗塘底,冲掉病菌滋生的有机腐殖淤泥及盐碱、金属沉积物;(2)充分晒塘,直到泥土龟裂为止。⑶生物清塘,进水10-20cm,每亩泼洒芽孢杆菌1kg(经活化)或利生素等微生物,有条件经常翻动池底,经15-20天的降解,可降解绝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并将池底的营养盐释放出来。⑷池底消毒,杀灭病菌和矿化有机物。进水10-20cm,酸性池底,每亩施用生石灰100-200kg;其他池底,施用漂白粉每亩5-10kg。 2、塘基:(1)清除塘基杂草;(2)喷洒强力氧化杀菌剂(如聚合碘、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杀灭物种制约潜伏的病原体。⑶发现有蟹洞,可用敌百虫或聚酯稀释1000倍后用注射器喷入杀灭。 (三)幼苗用水处理。

水产养殖概论

水产养殖概论 一、基于课堂笔记综述水产养殖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以水体为经营空间,投入饵料/肥料/天然饵料,辅以各项措施,饲养各种水生动、植物,取得水产品,实现养殖效益的经济结构。 基本内容:水产养殖品种,水产养殖关键技术,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病害防控,设施渔业,水产品加工,特种水产养殖,城市渔业。 基本知识:基本特点: 养殖空间——水体多样而变化复杂,各具特色;养殖对象——水生生物,食物链复杂,生态位各异; 养殖设施——工厂化和机械化,池塘、网箱、网具等渔具;经济活动——销售—养殖效益。 二、根据你的理解比较分析水产养殖(与畜牧养殖相比)的优缺点。 优:1、栖息与养殖地共存,可合理利用单性水域,生产潜力大。 2、比畜禽耗料少,繁殖力大,科学养殖可持续增产。 缺:1、生产繁殖技术受水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大,稳定环境很重要。 2、水产品难保持冷冻、加工、运输基础设施,衍接于冷链物流。 3、捕捞养殖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三、描述淡水养殖主要品种及其养殖特性。 淡水鱼、虾、蟹、甲鱼、贝类(河蚌) 养殖特点:1、面积小而分布广泛; 2、产量较稳定、投资少、收益大; 3、适于精养、集约化程度较高,有利于人工管理和控制; 4、以鱼类养殖为主,生产水平较高; 5、按养殖场所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江河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等。 四、描述海水养殖主要品种及其养殖特性。 海水鱼、虾蟹、贝类、藻类(紫菜、海带) 养殖特点:1、面积较大,一般利用浅海、滩涂、港湾、明塘等海域 2、集中发展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贝类、虾类及棘皮动物; 3、生产周期较短; 4、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鱼类:梭鱼、鲻鱼、尼罗罗非鱼、黑稠、石斑鱼、鲈鱼等;贝类:贻贝、扇贝、牡蛎、文蛤等; 虾类: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蟹类: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等;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等。 五、我国水产养殖有哪些主要模式? 1、池塘养殖: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的小型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的经济活动。 2、大水面网箱养殖; 3、围网养殖; 4、水库养殖; 5、工业化养殖; 6、流水养殖 六、何谓工业化(或工厂化)养殖? 工业化(工厂化)养殖:在室内海水池中采用先进的机械和电子设备控制养殖水体的温度、光照、 溶解氧、pH、投饵量等因素,进行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方式。 占地少,产量高,单产高,周期短,高效节水,循环水,减少废水排放,产品价格高, 经济效益可观,管理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七、水产养殖新技术? 1、选好养殖种苗; 2、创造良好条件; 3、解决好水质和饲料的矛盾; 4、匀好资源,提高效益; 5、改善水质,防控危害; 通过良种化、水质调控、饲料平等,实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健康养殖:以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为基础,以优质苗种,高效饵料,清洁环境, 合理养殖模式,病害防控等技术体系,生产出清洁优质的水产品。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xx白对虾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它两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该虾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病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中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 南美白对虾外形与中国对虾相似,头短、甲壳薄、出肉率高,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 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强,能在水温为6~40℃的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对高温忍受极限达43.5℃(渐变幅度),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9℃以下时侧卧。 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环境水深0~72米,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据报道2~7厘米的幼虾,其盐度的允许范围为2‰~78‰。经盐度驯化,也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近年在两广地区进行的淡水池塘和低盐度水域养殖已获得成功,并取得很显著的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25%~30%就可满足其营养需要。 该虾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而且这种习性随着生长表现更为明显,但池塘养殖的成活率还可以达80%以上,该虾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但忍受的最低溶氧值为1.2毫克/升,离水存活时间长,可以长途运输,可以活虾销售。ph值7.0~8.5,氨氮含量较低。 自然环境中海水、咸淡水、江河水、水库水、池塘水及井水等,只要不受污染,均可使用养虾。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自然海域里可捕到个体重100克以上的成虾,养殖个体重可达60~80克。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5~35℃,当地幼虾经60天左右饲养,即可养成10~12厘米、个体重10~15克。

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肢虾(white-leg shrimp)、白对虾(white shrimp),以前翻译为万氏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它具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1、分类地位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 2、主要形态特征 外形与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酷似。成体最长可达23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 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5-9/2-4;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剌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剌;肝剌明显;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l~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剌。 3、生活习性 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2m,水温25~32℃,盐度28‰~34‰,pH值8.0土0.3。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觅食生长。该虾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晚上则活动频繁。蜕皮都在晚上(上半夜),两次蜕皮的时间间隔为20天左右。南美白对虾性情温和,实验条件下很少见到个体间有相互残食现象发生。 4、食性与生长 南美白对虾属杂食性种类,对动物性饵料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饵料中蛋白质的比率占2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其生长速度较快,在盐度20‰~40‰、水温30~32℃的自然条件下,从虾苗至成虾的180天内,平均每尾对虾的体重可增至41g,体长由1cm增加到14cm。 5、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生物学特点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教学文案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 详解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幼体 幼体的质量对育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体的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判断是否为合格的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是否活跃,附肢划动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是否完整无损伤,是否挂脏,是否畸形(尾棘是否张开,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看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的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是完全的内源性营养,可能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是非常瘦的话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的需要的,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量的Vc、复合Vb等应该有一定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的质量出现的问题: 1)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0.05ppm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发光菌:有可能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看到发光的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他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是幼体携带的荧光菌。 3)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的抵抗力较差,随着苗的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 4)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

水体 水体的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控水质。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的浓度)、粘性、底质等。 第一部分:理化指标 一、PH 1、PH对虾苗的影响 1)pH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的能力,碱性过强的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的改变会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如当NH4+、S2-、CN-分别转化为NH3、H2S、HCN时,对苗的毒性增强; 特别是EDTA与重金属的络合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PH,PH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其分解加快,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 3)当PH降到7.8左右时,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2、育苗水体的PH 西海岸的天然海水PH约为7.9~8.0,经处理后用作育苗一般达到8.0~8.3左右。但育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PH降低的情况,最低时能降到6.5左右。 3、PH的影响因素 1)育苗期间加淡水,淡水的PH比较低,尤其是下雨时,雨水的PH是很低的,大约只有5~6.5之间,所以淡化等时要注意PH的检测。

南美白对虾养殖全过程基础技术问答

南美白对虾养殖全过程基础技术问答 南美白对虾是国内海虾淡养的主要品种,南美白对虾旧译名凡纳对虾、国外叫白脚虾,俗称白象虾。原产于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一带,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即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和中国对虾)。 一.南美白对虾适应什么养殖环境? 南美白对虾体型与中国对虾酷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可达11-13cm。南美白对虾为广盐性热带虾类,常栖息在泥质海底,白昼多匍匐爬行或潜伏在海底表层,夜间活动频繁,喜静怕惊,人工饲养时的水温为16-35℃(渐变幅度),盐度0.5-40‰(渐变幅度),pH 值7.3-8.6。 二.南美白对虾对饵料的要求是什么? 南美白对虾食性广而杂,对食物的要求低,饵料中只要含有25—30%的蛋白质成分,即可正常生长。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饵料中蛋白质成分应在40%左右,以利于虾的快速生长。 三.如何选择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塘? 养虾池塘可新开发也可利用原池进行改造,养虾池每个池塘的适宜面积为5-30亩,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深2.5-3.0米,养殖期可保

持水深2.0

-2.5米,池底平整,堤坡完好,保水性能强。虾池设进排水系统,进排水闸要有过滤网,也可不设进排水系统,用泵提水即可。虾场最好要有蓄水池,以供养虾换水用。 四.什么样的水质适合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养虾用水为无污染的河水或与经曝晒过的井水混合后使用,水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pH值7.6-8.6,盐度>0.5‰,氨氮<1mg/l,溶解氧>5mg/l,其它指标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 五.放苗前清淤整池的目的是什么? 虾池中的残饵、对虾排泄物、动物尸体、死亡的藻类和枯死的水草等是综合形成淤泥的基础,也是造成虾池老化、病害发生和低产的原因之一。清淤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有害的沉积物清除掉。 六.清淤整池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具体做法为:收虾之后,应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彻底清除池中污泥与杂草,清淤的深度为10-20厘米,对投饵马道和池塘死角进行重点清理。新建池塘可不清淤,但需药物消毒。 七.放苗前为什么要消毒除害? 由于虾苗下塘时仅为0.7

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害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实用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成熟。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范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殖地域范围扩大。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水温在20℃以上,一般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鲢,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病。 亘据养殖条件的不同,在养殖模式上可采用主养、混养、套养等不同的养殖模式,目的是在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即不浪费水体资源又能取得更高产量和效益。 混养: 混养模式为三种①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不但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水草、残饵等),还具有防虾病的作用,河蟹可将体弱多病的虾或死虾吃掉,减少病原的传播。②南美白对虾与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混养,以增加虾的养殖品种和产量效益。③南美白对虾与花白鲢混养,在养殖期间,淡水池塘藻类易繁殖过盛,造成“转水”,利用花白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习性,控制水中藻类数量,以调节改善水质。 套养: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新模式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新模式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型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给大家。 此种模式不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砖石等传统建筑材料,而是使用热镀锌扁圆钢架结构搭建大棚骨架,内置养殖池采用养殖专用帆布制作。 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大棚全部材料都可循环利用。大棚骨架不生锈,抗风、抗压、安装方便,可拆卸搬迁再组装,不使用混凝土、砖石等材料,不破坏土地使用性质。内置养殖池采用进口EVA原料和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助剂,采用三层共挤压工艺加工而成。执行标准为:GB/T18742.2-2002标准,无毒无害,耐老化、耐酸碱,抗氧化性强。因采用热合加工工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漏水风险,并且节省安装时间,在材料、工艺、加工、成品、检验、施工六个领域建立了严谨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颜色有白色、蓝色两种可供选择。内置养殖池可更换不同的场地重复使用。相比传统模式,总体建设成本节省2/3。 利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工艺(RAS),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循环水养殖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保证食品安全。其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健康、环保、安全的水产品,同时解决目前水产养殖中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保护水域环境,实现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技术特点表现在:一是养殖水体的重复利用;二是生产可以打破季节和区域的限制;三是高密度养殖。循环水养虾模式不仅有耗水量少和养殖密度高的优点,而且还能够人为缩短养殖周期,做到低饵料系数和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实现了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工厂化养虾业发展的方向。其次,循环水养殖劳动条件好,生产效率高,养殖周期缩短2-6倍,单位面积产量比高产池塘提高20-80倍,养殖用水量也大大减少。 比如我们的实验基地,如果采用传统粗放式养殖模式,不仅每天需要添加新水1000吨,而且需要排放含有对虾粪便、残饵、虾皮、死藻等有机废物的污水1000吨,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污染了周围的水体环境,造成周边水体富营养化,加重周边生态负担,把周边环境破坏掉,更不利于我们养殖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今我们采用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机械过滤和蛋白分离器把不可溶的残饵、粪便和死藻等有机废物过滤出来,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其制成有机肥料,低价甚至无偿提供给周边农户用来种植蔬菜、粮食等,不仅有效解决了水体有机废物,还降低了周围农户的化肥用量,既减轻了农户的种植成本,对我们养殖场周边的水域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对于水溶性的有机废物,通过我们系统的生物滤池将其吸收转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水平就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水体再经过灭菌消毒和充氧曝气就可再次循环回养殖车间,做到了水体的循环利用,考虑到水体蒸发和循环过程中损失的部分水分,超过90的水体都在重复循环使用,每批次对虾养殖用水量减少9-10万吨。通过本系统产出的对虾为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产品质量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可追朔性。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池水pH值的调节。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pH值范围是7.9-8.5,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pH值保持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 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防止“转水”和“倒藻”。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宝,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4、怎样抑制丝状藻。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1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并遮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对虾病毒净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水产类实习报告-南美白对虾的中间培育

南美白对虾的中间培育 一、实习单位简介 (一)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是东方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重要养殖基地,共有养殖面积14000亩。天津市汉沽区长林福兴水产养殖对虾育苗有限公司,坐落在天津市汉沽区大神堂村,是一家以南美白对虾育苗(中间培育)为主要经营项目,以先进的科技为先导,以成熟的技术为依托,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为职工,并且不断学习更先进的养殖技术的企业。该厂对虾育苗成功的主要经验:一方面是拥有良好的设备进行虾苗健康养殖所需条件的处理;另一方面就是拥有成熟的对虾健康养殖管理技术,严谨认真的工程师和勤劳积极员工。 (二)实习单位基本设施 由于该单位将购买来的养殖到1cm左右的对虾幼苗进行进行中间培育,保育到2cm 至3cm左右出售,因此不进行对虾的亲虾选育,成虾养殖等方面的培育。 1、育苗车间 对虾虾苗早期发育所需条件严格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故需进行室内养殖。其结构和材料要有利于透光、保温和抗风,要经久耐用。因此采用土木结构,采用玻璃钢波形瓦盖顶,四周安装玻璃窗;且通光率在60%--70%的范围内。在幼体培育过程中,光线的影响不容忽视。若育苗室内光线强弱不一致则会导致幼体密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饵料的利用,并会因局部幼体密度过高而影响幼体的正常摄食与生长。有资料指出,在强光照射下,幼体可能会停止摄食,畸形率和死亡增加,因此在育苗池上方及四周设置黑色的布帘,使其内保持弱光和散射光,减少幼体的聚群现象 全场的育苗车间共四个,均为半埋式水泥池,长方形,池内角为弧形,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口以一定的坡度倾斜,排水口设在池底的最低处,也是中心部分,其口径约为6—7cm,用橡胶塞开启关闭。其中A和C两个车间各有18个培育池,B 和D两车间有20个培育池,每个池子的长、宽、高分别为5.7m×3.7m×1.7m,池壁顶高出地面约60—70cm,可以容纳约40方水体;还有一个车间是新建成的,内有22个养殖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技术 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 (一)清塘: ? 1.用高压水枪冲洗池底及池壁,彻底冲走有机污物。要求达到的标准:池底的沙层清洁、翻开后不留黑色有机质。 ? 2.用生石灰铺洒池底,新塘用量为75公斤~100公斤,旧塘用量为125公斤~200公斤,视池底老化程度而定,要求达到的标准是:均匀、足量(其中死角及有机质仍残存较多的地带应加大用量)。 此外,施用生石灰清塘最好是池底留有少量水或者沙层湿润,这样效果会更好。 ? 3.药物消毒让池底留有平均20厘米的水位,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比如二氧化氯、福尔马林等,此外因为漂白粉之类的制剂残氯毒性较高且容易遗留在沙层中,对于以后开展的养殖生产不利,故而不宜使用那些残留毒性高的消毒剂清塘。 ? ①二氧化氯(CIO2),用量为20ppm,即3公斤/亩·0.2米,溶于池水后再用高压水枪冲洗消毒池壁和浸不到水的池底,达到全面彻底消毒的目的。此外因为二氧化氯的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可采用效果稍逊但价格便宜的福尔马林来消毒。? ②福尔马林(甲醛):用量为200ppm,即25公斤~30公斤/亩·0.2米,施用方法与二氧化氯相同,此外因为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而甲醛是一种容易挥发的物质,因此对池底没有残毒性。围绕节约成本来考虑,选择福尔马林优于价格昂贵的二氧化氯。 ? (二)清塘之后的各项准备工作 ? 整塘全面彻底消毒完毕,立即做好各项有关工作,如安装闸网、摆好增氧机垫块的位置等等。 ? 1.安装闸网一般要预先装好两道闸网,前一道为较密的闸网,网目大约为40目~60目;后一道为疏网,这是为了养成中后期而设置的。要求安装时必须选用质量较好、不容易破损的闸网,并且不能留有缝隙以免造成虾逸逃。 ? 2.安装增氧机垫块围绕排污中心设置,让水流可以把池底污物冲到排污口排走。 ? 一般春夏两茬虾最好每10亩配备10台增氧机,冬茬虾可以减少2台~3台。安排增氧机的数量也要视池虾的密度而定。 ? (三)放苗前的肥塘 ? 放苗前池水最好调节到水色为黄绿色或褐绿色,透明度在50厘米~70厘米之间为宜。一般使用有机肥或无机肥,也可以两者结合进行。 ? 1.有机肥使用鸡粪吊袋或者鸡粪加活菌吊袋。鸡粪必须先经过消毒(可使用生石灰)发酵

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技术 第一节概述 南美白对虾也称斯氏对虾、凡纳对虾、万氏对虾等,原产于中南美洲,为世界三大优良高产虾种(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之一。我国于1988年引进,我市于1995年引进育苗试养。2000年,由于该虾苗的淡化技术的提高,使其淡水养殖成为可能,该虾的养殖在我市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市养殖该虾面积达到14万亩,养殖面积最大的射阳县更是达到了7万余亩。目前,该虾的淡水养殖的平均产量可达200公斤以上,最高产量超过500公斤。通过几年的努力与发展,该虾已成为我市的主要养殖虾种和淡水养殖的支柱产品之一。 第二节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基本特征 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其外形与中国东方对虾相似,头短、壳薄,其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21节构成,除最前和最后一节外,各节皆具一对附肢。主要脏器集中于头胸部,额剑基部为胃,胃后为肝胰脏,消化管串于腹部的背后,肛门开口于尾节末端。

二、生活习性 ⒈温度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虾种,对高温适应能力强,其生长温度16—38℃,最适生长温度为22—32,高温的忍受极限43.5度,但水温高于35度后摄食、生长都受到影响(主要是消化酶活性加强,消耗大,效益低,产生厌食,易受惊,应激后肌肉变白恢复时间长,从而影响生长)。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18度以下,摄食明显下降,15度以下停止摄食,9度以下出现死亡。一般情况下,1克幼虾在水温30度生长最快,12—18克大虾在27度生长最快。 ⒉盐度 南美白对虾是广盐性虾种,适应范围很广。在0.5—35海水中都能正常生长。最适盐度10—25。通常盐度越低,生长越快,盐度越高,虾的肉质和风味就好。 ⒊PH值 南美白对虾适于弱碱性水中生活,适应范围7.6—8.6,最佳8.0—8.3,忍受程度7.0—9.0。低于7时会出现生长不齐、活动受限、影

南美白对虾育苗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生活习性 (一)栖息习性: 南美白对虾属温、热代虾类,喜栖息于沿海近岸,浅海湾和江河入口咸淡水地区。刚孵出的仔虾营浮游生活,于近河口的内湾浅水中觅食。长成后喜栖息饵料丰富,光线较弱的水体中下层,夜间活动较白天活跃。虾静伏在水中,靠步足支撑身体,同时游泳足缓缓摆动,虾在水层中游泳时步足弯向胸部,靠游泳足频繁划水使身体前进,受惊或遇敌害时则以腹部的连续屈伸向后弹跳逃避。 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能在水温10℃--40℃水域中生存,适宜水温为20℃--35℃,生长最适水温为25℃—32℃,最低致死温度7℃,最高致死43.5℃.正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耐受高温能力较强,对低温表现敏感,低于18℃不喜摄食,生长缓慢。 南美白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泛,海水、咸淡水以及经淡化后在纯淡水中均可能成活生长。自然条件下,其在盐度28‰-34‰的自然海水中生长繁殖。当前我国江浙一带一些养殖场可进行其在海水中的人工繁殖鱼苗,并加以逐步淡化,其在淡水中养殖的生长率并不抵于在海水区中的。北方内陆地区可引进淡化虾苗进行进一步淡化直至纯淡水养殖。 南美白对虾对水质要求较高,尤其要求体溶氧充足。在水体溶氧3.5毫克/升以上情况下,其活动正常,生长较快;当水体溶氧2毫克/升以下时,则出现呼吸困难;当水体溶氧降低至0.7-0.4毫克/升以下,则出现窒息死亡。人工养殖期间水体溶氧高于5毫克/升,对生长更有利。 南美白对虾食性广,属杂食性种类。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食物的种类和组成不尽相同。在自然海区中营浮游生活的幼体,食物组成中植物性饵料比率较高,变态成成虾后,可摄食各种动、植性饵料。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对幼虾体投喂轮虫、卤虫、蛋黄或人工配合饲料;幼虾、成虾和投喂鲜鱼贝类或人工配合饲料。据报道,南美白对虾的耐粗饲性较强,对配合饲料中的动物性蛋白质水平要求不高,配合饲料中的高价动物性蛋白质原料添加量可适当降低,代以低价的植物性蛋白原料,以降低饲料成本。南美白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水平要求亦不高,20%-25%即可。

南美白对虾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分析

南美白对虾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分析 工厂化养虾占地少,产量高,效益好,可以避免传统养虾方式带来的虾病和水体污染,减少天气对养殖的不利影响。我国沿海的对虾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厂化养虾具有一定的基础,部分地区工厂化养殖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基本采用“水泥池+温室大棚”为核心的精养模式。经济效益较好,但还存在曝气设备能耗过高、废水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等问题。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方面所作的诸多尝试和研究,值得我们借鉴。 在虾病肆虐的当下,全程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就单一养殖品种而言,南美白对虾在2008年的全球产值是最高的,达90亿美元。虾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产品贸易商品,约占15%的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目前对虾养殖受到虾病的困扰,从20世纪90年代起,厄瓜多尔、泰国、中国等地受到日益严重的对虾疾病威胁。据估算,90年代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病害原因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对虾工厂化养殖是用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条件下,投放优质饲料,促进对虾顺利成长,争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养殖模式。在虾病肆虐的当下,全程可控的工厂化养殖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和研究。工厂化养殖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形式: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流水式养殖的全过程均实现开放式流水,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处理,流水交换量为每天6-15次;半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对养殖用水不是完全开放,而是对部分养殖废水经沉淀、过滤、消毒等简单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重复使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的养殖用水经过城店、过滤、去除可溶性有害物、消毒等处理,再根据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要求,进行调温、增氧、和补充适量的新鲜水,再重新输送到养殖池中,反复循环使用。 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应能有满足对虾生长的水质、水温、盐度条件,并保证有一定的水流,促进养殖池的排污和满足对虾生理需求。环道式养虾系统,佛罗里达三阶段养虾系统,以及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目前我国工厂化养殖系统发展水平尚处初级发展阶段,近些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 工厂化对虾养殖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条件和养殖习惯,因地制宜形成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例如在南美,多采用跑道式循环水养殖、常流水养殖、微流水式的封闭循环水养殖等模式;我国东海、黄渤海地区多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多采用封闭、半封闭的微换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水温高、光照时间长、海域中生物资源丰富,可根据其特点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减少控温设施降低能耗,引入微生物、富有藻类、大中型水生植物等元素,从而构建一个适宜亚热带地区特色的环境友好型对虾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 水处理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

目录 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第二节主要形态特征 第三节生活习性 第四节对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五节食性及摄食量 第六节蜕皮与生长 第七节繁殖期与繁殖特点 第八节南美白对虾的交配 第九节怀卵量和产卵 第十节早期发育 第十一节生长、成熟与寿命 第二章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第一节种虾的选择 第二节种虾成熟培育 第三节幼体培育 第三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第一节主要养殖方式: 第二节养殖场地的选择和改造第三节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节放苗

第五节中间培育管理 第六节养成期管理 第七节防病防害 第八节南美白对虾收获和活体运输 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秘鲁、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地,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自然栖息地为泥质海底,水温25~32℃,盐度28~34‰,pH值~,形态与中国对虾相似。我国养殖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的虾池基本上都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具有适应力强、生长迅速和抗病力强三大特点,国外从70年代起将其选为重要养殖品种,先后完成了亲虾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成的科研工作,形成了产业化生产。 1988年,中科院海洋所首次从美国引进南美白对虾种苗。其后陆续完成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和养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1994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和养成。 亲虾来源困难、育苗工艺复杂、出苗量低一致制约着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近两年来,育苗规模逐渐扩大,一些海外厂商也在我国的南方投资育苗,虾苗短缺得到了缓解。我国海南、广东的一些现代化养殖基地率先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产业化养

殖。他们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进行高密度精养,一般一年养殖二~三茬,每茬亩产300-400kg,有的达800kg或更高,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南美白对虾作为世界性的养殖对象,具有下列显着优点: (1)适宜条件下繁殖时间长,全年皆可进行育苗生产;(2)抗病能力强,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等杆状病毒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潮差式养殖成活率不低于60%,半精养一般可达80%,工厂化养殖成活率可达95%;(3)离水存活的时间长,控温充氧可干运48小时,便于活虾销售;(3)对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20~35%即可满足其正常生长;(4)生长快,养殖周期短,70天可养至商品规格12cm以上;(5)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适温范围为16~℃,最适为25~32℃,盐度允许范围为~78‰,不仅适应海水及半咸水养殖,同时也适用于淡水养殖;(6)体大壳薄,肉质鲜美,出肉率高。 第一节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idae)、滨对虾亚属(Litopenaeus)。 第二节主要形态特征 外形与中国对虾和墨吉对虾酷似。成体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白且透明,大触须为青蓝色,全身不具斑纹,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探讨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探讨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5975151.html, 2010-6-10 中国食品科技网 对虾高位池养殖最早出现在台湾省,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式养殖,具有投资大、产量高、病害少、养殖成功率高但风险大等特点,根据养殖池底质,放养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多种养殖模式,养殖户可结合自身养殖条件,选择最适养殖模式,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蔡强 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又称提水式精养模式,是在海水高潮线以上的沙滩建造养殖池开展对虾养殖,较传统的滩涂围垦挖池养殖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将养殖池建在海岸线以上的沙滩上,不论高潮、低潮都能把池内水体排干。对虾高位池养殖最早出现在台湾省,湛江地区最早开始高位池养殖是在八十年代的湛江市对虾种苗试验场遂溪县草潭镇长洪基地。近年,高位池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发展很快,并逐渐向福建和江浙沿海等地发展。 一、高位池养殖模式特点 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式养殖,具有投资大、产量高、病害少、养殖成功率高但风险大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位池建于高潮线以上,高于海平面3-10米,一般应离海边200米防护林以后的地方,不受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 (2)养殖进水依靠机械提水,排水容易,方便集污及晒池,底质保持良好,休产晒池可以较彻底杀死病毒细菌,保证养殖成功率。 (3)沙底(沙面下20-30cm铺农用薄膜保水)、水泥底或地膜底防止渗漏,保证对虾良好的栖息底质,且易于清整。 (4)水泥护坡和地膜使外来生物不易进入养殖池,特别是甲壳类螃蟹等,因而减少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等病害机会。 (5)从海里提水可以不受天气及潮水影响,可全天进排水,养殖积极主动性强。 (6)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一般每亩放苗密度6-12万尾,亩产500-1500kg,最高放苗密度甚至可达40万尾/亩,亩产高达3000 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7)池塘对虾产量的增加同时须增加增氧机及加强水质调控。增氧机装配密度一般为每亩配备1台1.5千瓦的四叶轮水车式增氧机。 (8)养殖场规模一般较低位池小,单一虾池也比较小,一般2-10亩,最佳2-5亩,加之进排水方便,因此养殖安排机动性强,操作灵活,便于管理,通过标粗过塘一年可以多茬养殖。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幼体 幼体得质量对育苗有很大得影响,如果幼体得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得成败。判断就是否为合格得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就是否活跃,附肢划动就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就是否完整无损伤,就是否挂脏,就是否畸形(尾棘就是否张开,就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瞧就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得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就是完全得内源性营养,可能就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就是非常瘦得话就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得需要得,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量得Vc、复合Vb等应该有一定得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得质量出现得问题: 1)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0、05ppm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与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发光菌:有可能就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瞧到发光得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她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就是幼体携带得荧光菌。 3)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得抵抗力较差,随着苗得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 4)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就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 水体 水体得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得就就是调控水质。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就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得浓度)、粘性、底质等。第一部分:理化指标 一、PH 1、PH对虾苗得影响 1)pH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得能力,碱性过强得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得改变会改变物质得存在形式,特别就是一些有毒物质得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得生命活动。如当NH4+、S2-、CN-分别转化为NH3、H2S、HCN时,对苗得毒性增强; 特别就是EDTA与重金属得络合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PH,PH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其分解加快,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 3)当PH降到7、8左右时,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得繁殖速度加快。 2、育苗水体得PH 西海岸得天然海水PH约为7、9~8、0,经处理后用作育苗一般达到8、0~8、3左右。但育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PH降低得情况,最低时能降到6、5左右。 3、PH得影响因素 1)育苗期间加淡水,淡水得PH比较低,尤其就是下雨时,雨水得PH就是很低得,大约只有5~6、5之间,所以淡化等时要注意PH得检测。 2)水中得理化反应,如淡水中可能亚铁离子等含量较高,而这些离子得氧化、水解等都会导致PH得降低。池底有机残饵缺氧代谢产生得硫化氢(电离作用)、铵盐(水解作用)等也会使PH 降低。本次处理水时用虾片与沸石粉共同处理得水PH明显低于之用沸石粉处理组,怀疑虾片会导致PH得降低,或者水中微生物对虾片得分解作用使PH降低。

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陈琴1,陈晓汉2,罗永巨2,黄钧1,李贵福1,宁良坤1 (1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宁530005;2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530021) 摘要:对2种规格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小,耗氧量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体长53133mm、体重1148g的南美白对虾耗氧率是014493mg/g#h,窒息点016663mg/L;平均体长70188mm、体重3149g时,耗氧率为013004mg/g#h,窒息点110186mg/L。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耗氧率;窒息点 中图分类号:S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278(2001)02-0014-02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 annamei,自1997年起更名为L itop enaeus V annamei)属白虾类,亦称万氏对虾、白脚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之一,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1988年7月我国首次从美国引进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以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生长快、群体增长均匀、抗病能力强等优点近2年而逐渐成为南方主要养殖虾种,深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对南美白对虾在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方面已有不少资料[1~4],但对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对此进行初步研究,以了解南美白对虾的基础代谢水平,为南美白对虾在养殖生产中的合理放养、水质管理和活虾苗运输等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和方法 实验在广西水产研究所中试基地虾苗场进行。南美白对虾取自基地当年自繁的苗种,挑选个体健壮、附肢完整的虾进行试验。分为平均体长51133mm、平均体重1148g和平均体长70188mm、平均体重3149g2种规格。 实验用水为充气曝气72h以上的自来水,以海盐配成018盐度。以北京产的水质测定盒测得pH值为811,硬度为9176德国度,氨态氮<0120mg/L,初始溶氧为513mg/ L。 实验虾试验前停喂并在苗池中静养半天,实验前2h 把虾放入580mL的呼吸室,待其适应其中的环境后再进行测定。耗氧率的测定在2个相邻的面积6m2、容水量5 m3的室内虾苗池中进行(其中1池作实验用、1池作补水用),实验装置仿陈宁生、施王泉芳[5]并稍作改进(图略)。整个实验(包括实验前2h适应)均在流水条件下进行,实验苗池的水位保持恒定以保证呼吸室的水压稳定。呼吸室能完全排出其中空气,流速可控制,流量为5000mL/h 左右,使出水口溶解氧维持在415mg/L以上。每1h测定1次水温、流过呼吸室的水量及呼吸室进出水口的溶氧量。实验设2个平行,每个平行进行3次重复测定,取结果的平均值,连续测定24h。 窒息点的实验装置同耗氧率,在耗氧率试验结束后关闭进出水口,待呼吸室内虾半数死亡时,测定其中的溶氧即为窒息点。溶氧均采用碘量法测定。 实验期间水温在2619~2715e,实验虾无粪便排出。 实验结束后,用滤纸吸干虾体表水分,以油标卡尺测量体长并在精度为0101g的莎多丽斯电子天平上称重,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虾的耗氧率及耗氧量: 耗氧率(mg/g#h)=(A1-A2)@V/W 耗氧量(mg/尾#h)=(A1-A2)@V/M 式中:A1、A2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溶氧量,V为流量,W为虾体重,M为虾尾数。 2结果与讨论 211不同规格南美白对虾的耗氧量和耗氧率 南美白对虾的耗氧量和耗氧率与其它鱼虾类具有相同的特性,并与十足目的刀额新对虾[6]、脊尾白虾[7]、澳大利亚红螯螯虾[8]等耗氧值相近,即依个体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个体增大耗氧量提高而耗氧率降低。在水温2619~ 2715e、盐度018的条件下,对南美白对虾进行连续24h 的观察测定结果见表1。 方差分析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小规格南美白对虾的平均耗氧量仅为大规格个体的56135%,差异极显著(F= 79.6272,p<0.001),而耗氧率却极显著地高于大规格的个体(F=39.7812,p<0.001)。 212耗氧率昼夜变化 实验表明,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且不同体长组南美白对虾的耗氧率在一昼夜中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都在19时、21时出两2个高峰值,而且第1次比第2次略高(图1)。其中平均体长为51133mm的个体耗氧率高峰平均值为016711mg/g#h,显著高于日平均耗氧率(F=7.6645,P<0105);平均体长70188mm个体耗氧率高峰平均值014310mg/g#h,也显著高于日平均耗氧率(F=6.4705,P<0105)。低谷值出现时刻不尽相同,规格小的1d中有5个较为明显的耗氧低谷,分别在4时、8时、11时、12时和16时,其平均值为01318 1mg/g#h,极为显著地低于日平均耗氧率(F=10.4160, # 14 #(总第114期)水利渔业2001年第21卷第2期 收稿日期:2000-0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