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灾害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地震对市政管道的破坏及防震策略

地震对市政管道的破坏及防震策略摘要:针对在地震袭击下,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破坏,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总结了地震对城市地下管道系统产生的破坏要素与破坏形式,并提出了市政管道应采取的抗震措施关键词:地震;管道;破坏;防震市政管网系统是城市生命线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网系统在地震下的破坏不仅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功能丧失会导致灾后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出现困难。
5.12汶川大地震中,主要灾区城市及村镇给水系统严重受损。
北川、青川、绵竹等地及部分乡镇供水中断时间长达数日。
因此,有必要结合汶川地震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地震对市政管道震损的统计和经验,对市政管道的破坏形式进行总结,并从中分析市政管道的防震策略。
1地震对管网的破坏首先,根据汶川和相关地震历史经验可以分析得出以下基本要素:①地震对地下管道的破坏作用包括:构造性地面运动;地震引起的土壤液化、滑坡等场地失效;地震波的传播效应。
②地震灾害对管道的破坏形式主要有:直接破坏,主要包括断层作用引起的地层拉伸或压缩造成的管道断裂、扭曲,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压缩作用是管道接口断裂或管体薄弱部位出现渗漏。
间接破坏,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造成的破坏,山体滑坡造成的破坏以及地基土壤液化造成的管体上浮或接口松动,管道断裂。
由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主要指由地震引发的火灾、有毒物质泄漏、设备冲毁等。
根据这些要素,通过收集整理5。
12汶川地震受灾的都江堰、绵阳、绵竹、江油四座城市的震后资料以及过去我国唐山等地区城市地震对管网的破坏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地震对市政管网的具体破坏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可由以下几点出发,其具体数据归纳如下:①管道的接口。
破坏形式,管道的主要破坏形式分为管体破坏、管线接口破坏和连接破坏。
根据震后资料统计发现其中以接口破坏形式居多。
例如:都江堰供水管网系统,总长183km主干供水管线中约60%在地震中受损,漏损率高达65%。
共发现和修补漏点2000余处。
破坏形式主要是管件接口破坏及管材破坏。
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

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近年来,滑坡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对输气管道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就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从地质、工程及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质因素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地形、地质构造、地下水等因素都会对滑坡的发生及防治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地形崎岖的地区,滑坡的潜在风险更大,输气管道也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
在地震区,地震容易引发滑坡,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地震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输气管道在地震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措施减小地震对输气管道的影响至关重要。
输气管道的安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材料、施工质量、维护等等。
若管道严重受损或损坏,则输气管道可能发生爆炸或泄漏,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易于发生滑坡的地区,需要采用更为严格的施工规范和设计方案,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输气管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管道正常运行。
输气管道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质量、管道材料等多方面因素。
在地质潜在风险区域,需要加强管道的抗震性能,增加管道的安全防护措施。
设计管道时需要考虑管道铺设深度、锚固方式、管道支撑方式等,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管道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管道的使用环境。
例如,在高海拔区域输送天然气时,需要考虑气体密度、温度变化等因素,设计相应的管道直径和压力等级,以确保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总结:滑坡变形的风险对输气管道的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确保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针对地质、工程和设计等方面加强管控和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管道公司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确保输气管道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

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输气管道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输气管道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也逐渐加剧,例如滑坡。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危险性等特点。
本文将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 直接破坏输气管道滑坡会对输气管道造成直接的破坏。
当土石体以高速移动撞击管道时,管道受到的冲击力将使其变形、折断或断裂。
特别是在多次滑坡事件的影响下,管道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将会更加严重。
2. 增加管道受力滑坡会使得输气管道受到侧向土压力和地动力的影响,从而加剧管道的受力情况。
管道所处的土层和地质环境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增加了管道因受力超过承受范围而产生变形、裂缝等问题的风险。
3. 产生波及效应滑坡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波及效应,比如造成路基塌陷、河流阻塞、山体塌陷等,这些效应也会进一步加剧输气管道的受力情况。
1. 土体稳定性分析在进行输气管道工程前,应该对地质条件和土体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情况。
2. 主管道线路冲洗对于运行中的输气管道,在发现地质灾害事件和管道可能受到损坏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对主管道线路进行冲洗,清除管道内的残留气体,从而减轻管道的受力状态。
3. 土体加固可以采用钢丝网、钢筋混凝土墙等方法,对可能出现滑坡的区域进行土体加固,以减少滑坡造成的影响。
4. 控制斜坡坡度在地形较为平缓的地区,应该尽量采用开挖填筑的方法,以减少斜坡的坡度。
对于坡度大的区域,采用切割或采矿的方法,降低地形的起伏程度,以减少滑坡的风险。
5.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面对突发情况,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
当发生滑坡灾害时,需要立即启动紧急处置预案,及时将受损管道与正常管道隔离,并进行快速修复或更换,以保障管道的正常运行。
三、结论由于滑坡可能对输气管道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输气管道的正常运行,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油气管道在输送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探讨

油气管道在输送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探讨摘要:在油气管道日常输送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贯穿于整个生产输送过程中,因物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未发生改变,故成品油的易燃性、泄漏后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火灾和爆炸。
管道发生火灾、爆炸是对周边环境的主要危害。
日常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分析出危险有害因素,将有利于管道平稳安全运行。
关键词:输油管道;腐蚀;危险;有害因素;1油气管道本体危险、有害因素1.1腐蚀穿孔、失效是在役长输管道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
埋地管道所处环境的土壤类型、土壤电阻率、土壤含水量、pH 值、杂散电流及干扰电流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管道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应力腐蚀和干扰腐蚀等。
腐蚀分为内腐蚀和外腐蚀,管道内腐蚀与介质特性有关,其中点蚀是管内外腐蚀的主要形式。
管道外腐蚀与防腐质量土壤保护方式,土壤附近有无金属填埋物,管道附近磁场、电场有关。
(1)内腐蚀输油管道中含有微量的硫、二氧化碳组分,经过多年输送,介质中难免会有水析出,水可能会在管道低洼处集聚,管道中的硫化物、碳酸对管道内壁会造成腐蚀。
(2)外腐蚀如果管线外防腐层出现漏点,将会对管道外壁造成腐蚀,管道之间的绝缘未作好或绝缘失效,防腐层破坏处会使两管道形成不同的电极,发生电化学腐蚀。
外防腐层出现漏点的原因有多种,较为常见的有防腐层老化、防腐施工缺陷、机械损伤、电损伤、生物损伤和化学损伤等五类。
管道涂刷防腐涂料时,如未彻底清理碳钢表面的腐蚀产物,在涂料之下的部分会加速腐蚀。
1.2 应力腐蚀开裂是埋地管道发生突发性破坏事故的主要危险之一。
从腐蚀的类型看,点腐蚀和缝隙腐蚀造成的危害性相对较小,易于控制,而应力腐蚀开裂事故往往是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管道的灾难性破坏,其后果极其严重。
(1)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因素应力腐蚀开裂(简称 SCC)是指受拉伸应力作用的金属材料在某些特定的介质中,由于腐蚀介质与应力的协同作用而发生的脆性断裂现象。
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运行危害及抢修技术分析

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运行危害及抢修技术分析摘要:国内很多长输油气管道输送距离长,途经区域地形复杂,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根据近几年对管道失效原因的统计,第三方施工破坏降为第二位,突发地质灾害升为第一位,特别是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地段,地质灾害严重危害着管道的安全。
一旦在管道周围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管线将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破损,而且还可能产生许多次生灾害,如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
本文针对油气管道可能存在的典型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采空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活动断裂、湿陷性土等),探讨了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危害特征及灾害减缓控制技术方案。
关键词:地质灾害;油气管道;抢修引言我国幅员辽阔,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埋地油气输送管道,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所有地质灾害种类在我国都有所涉及[1]。
通常在发生地质灾害时响应的窗口期很短,能否快速抢险对管道本身的运行、公众安全和环境起到决定性影响,因此,对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进行准确识别、快速抢险对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
1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危害现状长输油气管道是典型的线性工程,而线性工程的特点就决定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不良影响。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建成的西气东输、西部管道、兰成渝管道、涩宁兰管道、陕京管道、兰郑长管道,以及在建的油气管道,无一例外地遭受上述环境地质灾害的影响。
中石化川气东送、西南成品油管道、仪长大武支线、中石油西气东输、陕京线等均有相关案例发生,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典型地质灾害的抢险技术方案2.1崩塌崩塌是陡坡上的巨大岩土体,在重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崩塌过程中岩土体猛烈地翻滚、跳跃产生巨大的冲击动能,可以造成管道局部的严重变形甚至断裂,迅速丧失其输送功能,甚至引发次生的爆炸或污染灾害。
崩塌灾害因为其突发性,通常应进行预排查和预处理,此阶段可进行削坡、被动防护网、砌筑挡墙的主动措施,还可在突发情况下进行挂网、挖除、清坡处理,控制崩塌的扩大发生。
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危害及风险消减措施

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危害及风险消减措施摘要:我国西部地区油气管道沿线一般穿越陇西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和四川盆地,地貌类型表现为山地、丘陵、平原及河川谷地,地形地貌极其复杂,不同的地形地貌及地质单元发育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
管道在甘肃境内经过黄土高原区,沿线发育有黄土滑坡、黄土不稳定斜坡、黄土水毁以及地面塌陷(黄土塌陷)等灾害;在秦巴山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水毁以及潜在不稳定斜坡等灾害;在四川盆地发育滑坡、崩塌、水毁以及潜在不稳定斜坡等灾害,在管道沿线穿越冲沟、河流时广泛分布河流下切、河岸冲刷以及河沟道水毁等不良地质作用。
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灾情严重。
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地质灾害的多样性,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多发性等方面。
特别受近年来暴雨极端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之管沟开挖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改变较大,打破了原有的稳定机制,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给管道安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地质灾害;油气管道;危害引言我国西部地区油气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给管道运营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
本文通过一些工程实例论述了西部地区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及对油气管道的危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风险消减措施建议,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1地质灾害对管道的危害特征管道沿线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水毁等。
由于输油管道具有埋深浅、薄壳、内含高压易燃易爆介质的性质,决定了沿线地质灾害对管道的危害有其特殊性,较小的地质灾害,也可能造成对管道的重大灾害。
1.1滑坡(不稳定斜坡)对管道的破坏方式管道通过滑坡区常见有6种方式,根据不同的通过方式,滑坡对管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管道的压覆、挤压和拉裂破坏。
第一,管道垂直于滑坡主滑方向。
1)管道敷设在滑坡体上(图1、图2),要承受滑坡下滑力的作用,若该力大于管道的抗剪强度,则管道将被剪断。
图1 管道垂直滑坡主滑方向敷设在滑体上图3 管道垂直主滑方向敷设在滑坡体剪出口下方管道敷设于滑坡前缘滑动面剪出口下方(图3、图4),下滑的滑体堆于管道上部,滑体压覆管道,同时改变管道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形成新的潜在不稳定斜坡。
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

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输气管道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具有输送能源的关键作用。
然而,地质灾害如滑坡变形会对输气管道的安全造成潜在影响。
本文将探讨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包括渗透影响、弯曲效应和运动效应三个方面。
首先,滑坡变形会对管道的渗透影响。
滑坡地带的地质构造通常较为复杂,岩土层的裂隙较多,地下水渗透较大。
当管道和滑坡地带接触时,管道周围的土层受到滑坡带水的浸泡作用,渗透压力会增大,导致土体的泥化和软化。
这会导致地面的沉降和管道的沉降,从而对管道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长期受到渗透作用的输气管道可能产生腐蚀,对管道材料造成损害,导致管道的老化。
其次,滑坡变形对管道的弯曲效应也会产生影响。
滑坡带的地质构造相对于均质材料来说较不规则,地下的力学作用较为复杂,因此管道易受到局部变形的影响。
如图1所示,管道受到滑坡带弯曲力的作用,导致管道造成强烈的变形或破坏。
这将不仅影响管道的传输能力,而且可能导致气体泄漏,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最后,滑坡地带的地动效应也会对管道的安全产生影响。
滑坡地带通常具有较大的地震风险,地震会导致地面产生剧烈振动,加剧管道的运动。
由于管道在地下,运动时粘附力产生,使得管道易于发生弯曲或断裂,加速管道老化,缩短管道寿命。
综上所述,滑坡变形对输气管道的安全产生了多重影响,包括渗透效应、弯曲效应和运动效应等。
为了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如预防和规避滑坡地质灾害,加强输气管道的防腐措施,定期检测和维护管道,建立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这不仅可以保障管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还可以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油气管线地质灾害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油气管线地质灾害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1-03-18T10:40:34.35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5期作者:常璐璐[导读] 作为生命线工程的油气管线,担负着油气资源的主要输送任务常璐璐作为生命线工程的油气管线,担负着油气资源的主要输送任务,由于分布范围非常广阔,沿途区域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复杂多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威胁和侵害。
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管道变形、断裂和大范围破坏,从而导致油气泄漏、管线停输,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对生命财产、自然环境和社会安定带来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
因此,分析地质灾害对油气管线的影响,研究灾害作用下管道的破坏行为和评价方法,制定灾害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1 引言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佳时期。
继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气管道、陕京二线输气管道相继投产之后,西部原油管道投产,还有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中国原油管道(二期)和沿海天然气管道也在建设之中,管道建设方兴未艾。
可以预计,我国输油气管道横贯东西、纵穿南北、交织成网呈现在神州大地上将指日可待。
面对如此大好形势,欣喜之余,不免有些担心,即如何确保油气管道的安全,是一个重大问题。
笔者深感地质灾害对于管道安全的威胁,经历过滑坡、泥石流、危岩、采空区和湿陷性黄土等地质灾害,多次造成管道重大事故或危及管道安全。
2 油气管线地质灾害的事例分析(1)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响河沟泥石流灾害兰成渝管道响河沟段线路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境内,本段线路沿响河沟敷设,经过极为狭窄的沟谷地段约3km。
河沟两侧山体陡峻,洪水冲刷强烈。
暴雨时各支沟汇流集中,洪水来势凶猛。
2006年8月13日发生一场为近70年来的最大暴雨,形成巨大的泥石流,造成本段管道及伴行路有13处被冲毁,冲毁长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出现了多处管道悬空、裸露现象,部分管段的防腐层被损伤,危及管道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震灾害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浅谈地震灾害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李东凯(长庆输油气分公司惠安堡维抢修队)
摘 要 地震波影响的区域要比永久性地土移动所发生的区域广,破坏管道系统薄弱
部分的可能性大,但是永久性地土移动比地震波产生的后果要严重的多,由地震引起的大规
模永久性土地移动,如地表断裂、沙土液化、塌方等对输油管道的损坏尤为严重。宁夏处于
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的北缘,历史上曾出现过里氏8.0级以上地震两次并多次出现里氏7.0
级以上的地震,属于地震多发区域。从管道损伤的角度来评价损坏的原因,对于规定地震危
险等级和工程设施的定点都很重要。列举1987年厄瓜多尔发生的地震对石油设施的影响以
及从这次地震中得到的教训。
主题词 地震 灾害 输油管道 影响
一、 地震的危害性
地震波影响的区域要比永久性地土移动所发生的区域广,破坏管道系统薄弱部分的可能
性大,但是永久性地土移动比地震波产生的后果要严重的多,它往往造成严重的灾难性破坏。
在地震时,永久性的土地移动对地下管道和其他管道造成的最大扭曲,可以看作是地震中最
严重的破坏形式。地震波对地下管道产生拉伸作用,但是由此动力激发的惯性效应极小,对
管材的屈服点或断裂界限值的构成只占很小的比例。一些遭受腐蚀或焊接质量差的薄弱管段
收到过地震波得破坏,而按照当代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建设的连续环缝焊接钢管在发生地震
中几乎没有受到破坏。
大规模永久性土地移动,如地表断裂、土壤液化、滑坡对管道的损坏最为严重。
1. 地表断裂
地表断裂是最显著的一种地动形式,主要原因是因为地表断裂活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并且一直是许多图表和报告的主题。其实地表断裂很少发生,地震等级不到里氏6级,不会
产生地表断裂现象,地表断裂位移大到足以使管道损坏,一般地震等级必须要达到6-6.5级。
2. 土壤液化
通常,对于地下管道,土壤发生液化诱发的地土移动对管道危害最大。流滑事故指完全
液化的沙土位移,通常发生在坡度大于5度得疏松的、饱和沙土中。侧向扩展指由于下层沙
土液化致使表面的土体产生水平运动。最大的位移通常为若干英尺,有时还可以出现在倾斜
度0.5-1.0的缓坡上。沿着侧向扩展的边缘,地土的变形形式趋向于在法线方向和平移断层
处反叠。
浅谈地震灾害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3. 塌方
较深的滑移,使大面积的土地移动和发生翻转,造成大灾难并影响大片区域。发生强烈
的地面滑动事故,管道不受损伤是不可能的。根据上述情况,为了保护好管道,最好加固坡
或把管道安装在滑动区域以外的地方。因为加固坡不经济,由其是在边远地区,因此重点应
放在辨明塌方区并避开该区域。
4. 土体增密
地震时的土体增密,是因为循环切应变使得无内聚力材料的体积变小,使地面下沉和上
体沿边界陷落。此种场合下潜在危险最大的地点位于相对坚硬区和相邻填充区的交界处。比
如管道穿过桥墩,泵站以及油罐的连接处。
二、1987年厄瓜多尔地震对管道的影响
管道受到永久性地土移动损坏的最鲜明的例子,要数在1987年厄瓜多尔发生的地震对横
贯厄瓜多尔的一条直径为660mm管道的损坏了,该管道大约有40km受到地震的损坏,在
历史上这是最大的单一管道受损长度,该管道受损6个月时间,使国家损失60﹪的出口收
入,停止出口的损失和重修该管道耗资总共约8.5亿美元。
地面颤动最强区域内的管道材料是X-60级钢,壁厚9.5mm,大多数损坏的是地面管道。
均架设在H形支撑桩或支撑在混凝土马鞍形管敦上,震动对管道影响有限,但永久性土地
位移的影响不仅严重而且范围广大,塌方、泥石流和洪水的冲刷,是管道损坏的主要原因。
三、 结论及建议
大量事实已证明,地震对石油设施的损坏,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地上移动引起的,因为
大多数地下管道和大集数管道的损坏是由于地土的毁坏造成的,所以减少地震灾害的工程措
施应集中在地表断裂上。
管道与大多数结构设施是有差异的,那些结构设施的占地面积相对管道的占地面积要
小,管道则覆盖面积较大,不可能在所有地点都进行大量的现场工作,重点要放在勘测上,
收集可靠详细的地质资料,对待特殊地段,地表下的地质情况要调查清楚,仔细了解何种地
形易受到地土移动的影响,例如沙土液化可以在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下部等。
勘探的主要目的是使管道和相关设备避开大范围的永久性地土移动区,以避免或减少损
失。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所有的危害都能避免。有的管段不可能绕过很长距离的活动断层,由
于受限于管道用地,管道带可能正好穿越潜在不稳定区域,特别是受到沙土液化可诱发土地
位移的区域。在这种条件下选线应使所安装的管道变形最小。例如管道的敷设应与潜在的地
浅谈地震灾害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面断裂的区域有较大的交叉角度。另外,焊接钢管应该在较大的地土移动发生时,使管道承
受拉伸应变。避免管道受到压缩。沙土液化诱发的侧向扩展和滑坡对管道造成的危害,可通
过在相对较浅处沿同一等高线敷设管道的方法将潜在的危害降低。
在河流穿越处管道尤其易受沙土液化影响。侧向扩展超河道方向产生,致使河岸发生开
裂和坍塌,相反,在河道中部产生压缩力,压缩力是最危险的原意,因为延展性管道受压缩
曲折后极易断裂。
有关液化沉寂的位置和深度等情况已知时,管道穿越采用定向钻技术具有优势。有了合
适的地质资料,就能正确的选择定向钻穿越深度、出土、入土地点从整体上绕过液化沉积区
域,避免地土移动对管道的压缩作用。
地震危害通常集中在受约束的地点上,例如,建筑物和桥墩的基部,特别是当地基建工
人填埋物或无粘性沙粒沉积上时。管道的受损危险可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减小。要使得管道深
埋和链接能适应不同的地面运动,对地面滑动、转动和拉伸都有适应能力。
宁夏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是我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银川平原和西(吉)、海
(原)、固(原)都是我国有名的地震活动区,历史上分别发生过1739年银川——平罗8级地震
和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随着2001年昆仑山西口8.1级地震,中国大陆地区进入新的
地震活跃期。国家十二五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西气东输战略的实施,宁夏石油管道的建设
及维护将进一步提高。这就给石油管道的架设以及地震灾害后管道的抢修维护提出更高的要
求,这也是我们石油管道维修工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T.D.O′Rourke 地震灾害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油气储运 1996
【2】李孟銮; 任庆维, 宁夏地震活动的初步探讨 西北地震学报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