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分子诊断

合集下载

丙肝临床诊断病例诊断标准

丙肝临床诊断病例诊断标准

丙肝临床诊断病例诊断标准
丙型肝炎的诊断需要结合多个方面的信息,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以下是丙肝临床诊断病例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的既往接触史和生活习惯对于诊断丙型肝炎非常重要。

例如,患者是否曾经接受过血液透析、器官移植、注射毒品等可能接触丙型肝炎病毒的病史。

此外,对于性伴侣和家庭成员也应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有传染的风险。

2.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肝区疼痛等。

然而,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因此患者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患病。

因此,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便及时诊断。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丙型肝炎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1)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包括胆红素、白蛋白、转氨酶等指标。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检测患者是否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3)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可以确定患者体内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和复制程度。

4.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的结构和形态变化。

例如,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和质地变化;CT和MRI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

5.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丙型肝炎的金标准。

通过肝脏活检,可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变情况,包括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和肿瘤等。

综上所述,诊断丙型肝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临床检验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常用检测项目及意义

临床检验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常用检测项目及意义

临床检验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常用检测项目及意义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嗜肝性慢性病毒。

HCV感染后,患者的起病和临床症状极不典型,以亚临床感染为多见,容易造成漏诊。

丙肝自然转阴率低,治疗效果差,病程迁延,易早期出现肝硬化、肝癌,死亡率较高,因此HCV的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用于HCV感染诊断的常用主要指标有抗-HCV、HCV-cAg、HCV-RNA、丙肝基因型。

现多采用的第三代检测抗-HCVEIA试剂增加了HCV基因组Ns5区表达的蛋白作为抗原,进一步提高了试剂的敏感性,但还存在“窗口期”长、假阳性等问题。

HCV核心抗原出现早,检测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对处于HCV 感染“窗口期”的个体检测有很大价值。

HCV-RNA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早期诊断的意义,是EILSA技术的有力补充,常常作为HCV感染的主要确诊手段。

尤其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療中,HCV-RNA定量检测作为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在临床上主要是决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疗程和用量。

标签: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临床检验;临床意义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1991年被分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调查发现,丙型肝炎的发病率约7.1/10万,目前全世界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超过1亿人,其中我国约有4 000万,我国HCV的感染率在0.9%~5.1%。

丙型肝炎自然转阴率低,治疗效果差,病程迁延,且与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及发展显著相关。

掌握和了解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的方法和意义,对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性的重大作用。

1 丙肝抗体(抗-HCV)检测丙肝抗体(抗-HCV)检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技术。

此种检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将已知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标本(含相应抗体)与之结合,洗涤后,加入酶标抗抗体和底物进行测定,是间接检测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主要由血液/体液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亿人感染HCV。

在我国健康人群抗HCV阳性率为%~%,约3800万人。

由于病毒生物学特点和宿主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机体免疫往往难以有效清除病毒,致使约50%~80%HCV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20%~30%将发展成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1%~4%发展成为肝细胞癌症。

一、基因组特征:丙型肝炎病毒呈球形颗粒,直径约为50nm,有一脂质包膜。

基因组为单链正链RNA,链长月。

整个基因组只有一个ORF,编码一条由3010~3033个氨基酸组成的聚蛋白前体,该蛋白前体在病毒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作用下,裂解为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如图所示)在HCV基因组中,5’端有一个长度和序列非常稳定的非编码区(UTR),由341个核苷酸组成,形成4个二级结构域,为病毒复制和翻译所必需。

此区是整个基因组中最保守的区域,所以常常选择该区域的基因序列作为基因扩增的靶序列,这样可以检测出目前已知的所有HCV基因型。

3’端UTR包括3个结构域:靠近5’端为基因型特异的多变区(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相同基因型之间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居中部分为一个多聚U区域(poly U),含有50~62个核苷酸,对病毒RNA复制至关重要,但不同基因型的HCV的多聚U区域长度不等;3’端尾部为高度保守的发夹样结构,称为X-tail。

通过定点突变破坏这一结构会导致RNA病毒复制的显著降低,说明该区域对RNA病毒有效复制同样重要。

5’端和3’端UTR之间是一个ORF并且分成9个区域:核心区→E1区→NS1/E2区→NS2区→NS3区→NS4a区→NS4b区→NS5a区→NS5b区。

其中NS5b区域在不同型HCV中同源性较低,可作为HCV分型依据。

二、分类急性丙型肝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

HC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HC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HC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
陈菊梅;季伟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自1989年克隆了HCV以后,比较日本株(JH)与美国株(US)在核苷酸序列(nts)上的差异,提出将HCV分为四个亚型。

其代表株有HCV-US(Ⅰ型)、HCV-
J(Ⅱ型)、HCV-J6(Ⅲ型)及 HCV-J8(Ⅳ型)。

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属于不同基因型的HCV在nts上可有20%~35%的差异,常用阿拉伯数字
【总页数】3页(P154-156)
【作者】陈菊梅;季伟
【作者单位】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北京 100039;北京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与抗HCV、HCV-RNA的相关性研究 [J], 冀敏
2.HCV基因分型进展及临床意义 [J], 高丽;杨绍敏
3.四川省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分型及基线HCV NS5A耐药突变位点分析 [J], 纪林秀; 吴亚; 王蜀强; 杨兴祥
4.HCV基因分型、AFP-L3与P53抗体联合检测在HCV相关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J], 杨自力;张任飞;何欣;张洁;万祎
5.贵州省383例HIV/HCV共感染者HCV基因分型及临床特征 [J], 王梅;熊华刚;杨智刚;龙海;王艺;谭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BV分子诊断技术》课件

《HBV分子诊断技术》课件
2. Liu H, et al. (2018). Microfluidic chips for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detec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3. Wu W and Zhang X. (2016).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fluidic techniques for cancer diagnosis.
总结
HBV分子诊断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HBV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 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操作复杂性和设备要求。
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HBV分子诊断技术将更加普及和便携, 提高检测速度来自准确性,并与其他技术结合应 用。
参考文献
1. Xie Y, et al. (2019). Molecular diagnostic methods for HBV infection status and antiviral therapy.
HBV分子诊断技术的意义和应用
HBV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HBV感染。
HB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HBV的结构和基因组
HBV病毒具有特殊的壳层结构,其基因组包含4个 编码区域,控制着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HBV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HBV编码一系列蛋白质,包括核心蛋白、表面蛋白 和NSP系列蛋白,它们在病毒的感染和增殖过程中 起关键作用。
《HBV分子诊断技术》 PPT课件
欢迎来到《HBV分子诊断技术》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HBV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帮助您了解其意义、应用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概述
什么是HBV

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联合核酸检测(HCV-RNA),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 90例样本联合应用HCV抗体与HCV-RNA检测后,检测为阳性7例,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8%(7/90),单独HC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8%(7/90),单独HCV-RNA抗体筛查阴性标本未检测出阳性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液筛查中采用HCV抗体筛查联合HCV-RNA检测能够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查效果,有助于尽早发现输血相关传染病,降低输血风险。

【关键词】:血液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联合应用Virological 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irological detection index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c.Methods 90 cases of hepatitis 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ir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HCV)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hcv-rna),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Results after the combined HCV antibody and hcv-rna detection in 90 cases, 7 cases we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was 7.8%(7/90),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HCV antibody alone was 7.8%(7/90). Hcv-rna antibody alone did not detect positive samples in the negative sampl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HCV antibody screening combined with hcv-rna detection in blood screening can improve the screening effect of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which is helpful to detect transfusion-related infectious disease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 】 : blood screening;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Nucleic acid testing;The joint application丙型肝炎为我国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体液或血液。

湖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基因测序分型及疗效评估

湖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基因测序分型及疗效评估

关 键词 : 丙型 肝炎 病 毒 ; 基 因测 序 ; 基 因型
中图分 类号 : R 5 1 2 . 6 3 ; Q7 8 6 文献 标志 码 : A
d o i : 1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7 4 1 4 . 2 O 1 3 . 0 1 . 0 0 5
包安裕 , 李 艳 , 童永 清 , 郑红 云 , 吴 薇 ( 武 汉大 学人 民医院 临床分 子诊 断 中心 , 武汉 4 3 0 0 6 0 )
摘 要 : 目的 应 用基 因 测 序技 术检 测 分 析 湖 北 地 区慢 性 丙型 肝 炎 惠者 的基 因 型特 点 , 探 讨 基 因型 、 HC V病毒栽量的 治疗
u s i n g g e n e s e q u e n c e me t h o d。 o b s e r v e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HCV g e n o t y p e i n t h e s e a r e a , a n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a — t i o n s h i p a mo n g g e n o t y p e , b a s e l i n e HCV RNA , a n d a n t i v i r a l e f f e c t s Me t h o d s Th e v e n o u s wh o l e b l o o d wa s d r a wn f r o m c h r o —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C p a t i e n t s i n Re n mi n g Ho s p i t a l o f Wu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a n d RNA wa s e x t r a c t e d, t h e n m RNA wa s c o n v e r t e d t o c DNA b y r e v e r s e t r a n s c r i p t a s e . P CR p r o d u c t s we r e p u r i f i e d b y k i t , t h e n we r e s e q u e n c e d b y AB I 3 1 3 0 g e n e s e q u e n c e a n a l y z e r . Th e r e s u l t s o f g e n e s e q u e n c e we r e c o mp a r e d wi t h NCB I g e n e b a n k d a t a t o o b t a i n t h e HCV g e n o t y p e s i n p a t i e n t s . S o me p a — t i e n t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a n t i v i r a l t h e r a p y r e s u l t s , b a s e l i n e HCV RNA l e v e l a n d HC V g e n o t y p e . Re s u l t s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海南
HCV感染年龄分布的四种模式
50 抗 -HCV 呈阳性的百分比 40
埃及
30
20 10
日本,意大利
中国
0
0~9 10~19 20~29 30~39 40~49 年龄组(岁)
美国/澳大利亚
50+
HCV感染的自然史
100 位 HCV 急性感染
20% 痊愈 80% 持续感染
30% 稳定,慢性,无进展
40% 有不同程度进展
30% 呈严重进展
肝脏疾病终末期,肝细 胞癌,肝脏移植,死亡
Adapted from Alter HF, Seeff LB. Semin Liver Dis. 2000;20:17-35
HCV感染的危险因素
• 1992年前输血或血制品 • 多位性伴侣
• 静脉药瘾 • 医院内传播
诊断丙肝感染者和现患病人的最佳实验室方法
HCV-RNA定性试验
PCR、TMA
HCV血清学试验
EIA检测抗HCV、 Immunoblot assay
HCV-RNA定量试验
PCR、bDNA
诊断、监测 方法
ALT
基因分型
肝活检
肝纤维化非损伤试验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Statement: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C:2002-June 10-12,2002
– 抗-HCV IgM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
为慢性。
– 抗-HCV IgG可长期存在。 – HCV感染后1~2周即可从血中检出HCV RNA,治
愈后则很快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要 的意 义 。 本 文 就 近 年 来 丙 型 肝 炎 基 因 分 型 的 意 义 、 法 和 临 床应 用 情 况 作 简 要 述 评 。 方
【 关键词 】 丙 型肝炎病毒 ; 因分型 ; 基 分子诊断
Ge o y i g o e a i s C i s i l i a o e u a i g o t s n t p n fh p t i t vr ci c l u n n m lc lr a n si d c
【E K Y WORD 】 Heais i s V ; e o pn ; l ua i n sc S ptiCvr ( t u HC )G n t ig Moe l da ot s y c r g i
丙 型肝 炎病毒 ( eat i sHC ) 引起 输 hptiCv u, V 是 is r
血后 非 甲非 乙型肝 炎 的主要 病原 体 , 据世 界卫 生组 织
> 2区 > 1E2 El 3UT 区 【。 NS NS / 、 > ’ R
5 R区 的序列 最为保 守 , 系变 化程 度及 进化 ' UT 种
( O) WH 估计 , 全世 界 HC V感 染 率平 均约 为 3 而 %, 且 每年 仍有 30万  ̄ 0 0 40万新 发病 例 。HC V感 染 率在 不 同国 家 和地 区有 很 大 差异 , 国 HC 我 V感 染 率也 相 当高 , 一 V 的 阳性率 平 均 为 3 %, 抗 HC . 略高 于 全球 平 2
水 平 的遗 传 变 异 性 : (y e )、 型 (u t e ) 型 tps 亚 sby s p 和 准 病 毒 株 (u sp c s 。HC 至 少 可 分 为 6个 qai ei ) s e V
基 因 型 ( VI 6型 ) 包 含 超 过 10个 基 因 亚 型 HC  ̄ , 0 ( 1 、b 1、 a 2 如 a 1 、 c 2 、 b等 ) 各 型 核 酸 序 列 之 间 相 。 差 3 %~ 4 而 亚 型序 列之 间相 差 约 2 %- 3 准 1 3 %, 0 2 %, 病 毒 株 序 列 之 问 相 差 1 1 %[。 最 多 的差 别 序 列 %~ 0 6 】
[ S R C- G n tpn o e a t i si wi l u e rmoeua pdmilgclsre, AB T A r ] eo i frhp ti C vr s d y sdf l l eie oo i uv y y g is u e o c r a
p e it gt e ci i a u c me o r n cHCV f ci n a dt er s o s n iia e a y T ep e e t r ce r d c i l c l t o f h o i n h n o c i e t n e p n et a t r l h r p . h r s n t l n o h o v t ai am s or v e t ec ii a i n f a c , t o sa d a p i ai n o HCV e oy i g i iw l c l g i c n e me h d n p l t f t e h n s i c o g n tpn .
ZH AN G io Ta s ng, i LIM ng
( a e eD a n s cC ne o n a— nU iesy Gu n d n , u n z o 1 6 5 C ia D AnG n ig o t e tr f u t e nv ri , a g o g G a g h u5 6 , h ) i S Y s t 0 n
C 区 、E 1与 NSb区 或 E 5 1与 C区 直 接 进 行 测 序 和 系统 进 化 分 析 , 可 使 分 型范 围更 广 , H V 分 型 则 是 C
的 “ 金标 准 ” J 。 目前 根 据全世 界 不 同地 区分离 的 HC V不 同株 的 全部 或 部 分 基 因组 的 系统 进 化 分析 , V呈 现 三个 HC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 1 9月第 2卷第 5期 0 0年
JMo Di n T e,S pe e 0 0 V 1 . l a hr etmbr 1 . o. No 5 g 2 2
.8 2 9.


评 ・
丙 型肝炎病毒基 因分型与临床 分子诊断
张 太松 李明
【 摘
要 】 丙型肝炎基 因分型对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预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情和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
均水 平 。HC V基 因分 型有助 于判断 治疗 难易 程度 , 确
率 都很 低 】可用 于 区 分 主要 基 因型 , 1型和 6型 , 但
在 该 区序 列 相 似 , 要 通 过 其 他 区 域 进 行 区分 [。 需 3 】
NSb区变 异 较 大 , 于 区分 不 同病 毒 株 , 5 易 常被 选 作 亚 型 区分 依 据 。Smmod 等 选 择 NSb作 为 分型 i ns 5 区, 利用 核 酸测 序及 系 统进 化 分析 , 最终 确立 为 国际
通 用 的 HC 分 型命 名 ,来自将 HC 分 为 6种 主要 基 V 即 V 因型及 一 系列 亚 型 。 对 两个 以上 的区域 如 5 T ' R与 U
定抗病毒疗程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 本文就 H V基 因 C
分 型的意 义、 常用方 法 和l 临床应用情 况作简要 述评 。
1 H V分 子 生物学特 征及 基 因分型 基础 C
HC V是 一 种 单 股 正 链 R NA病 毒 , 于 基 因 型 由
不 同 , 各 地 分 离 的 HC 从 V基 因 组 长 度 也 不 一 致 ,

般 为 940左 右个 核 苷 酸 。 基 因组 5和 3端 分别 0 ’ ’
为 非 编 码 区 ( nrn l e g in UT , u t s tdr eo , R) 中央 部 分 a a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