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轻量化》有关文献的阅读报告

关于《汽车轻量化》有关文献的阅读报告
关于《汽车轻量化》有关文献的阅读报告

有关《汽车轻量化技术》文献阅读报告

引言: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内涵是指: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多种优化设计, 或采用新材料在满足汽车正常工作的各项要求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汽车产品的自身重量, 以达到降重减轻、节能减排、操控便捷、安全舒适等综合指标。

1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参与赛车运动的赛车就由赛车运动协会提出了重量上的限制,这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轻量化事件。这项规定也为汽车轻量化以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自此,汽车零部件开始出现钢板冲压件,来替代以前经常使用的圆管材料,底盘及车架、车身等零件的制造往往采用这些钢板冲压件。到了上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大众公司开始将轻量化措施大量应用在汽车设计和制造上,特别是将镁合金材料第一次使用在“甲壳虫”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壳体上,这一创举为今后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然而,当时汽车轻量化技术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全世界范围石油危机的爆发,也随着汽车设计、制造工艺技术及汽车材料技术的发展,人们才开始逐渐重视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并开始逐步应用在汽车产品

上,汽车轻量化技术才得以长足发展。

时至今日,安全、节能、环保已成为提高汽车竞争力的一个永恒话题。轻量化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需要。轿车的自身质量每减轻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燃油消耗的减少,既能降低能耗,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轻量化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日益苛刻的整车安全法规和消费者对汽车越来越多的功能需求,要求汽车设计者不断地增加各类附件,以满足安全、排放、舒适性、可靠性、智能化等要求,并在零件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减轻其质量。总之,汽车轻量化技术已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并且,汽车轻量化成果也日趋显著。

2 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措施

汽车轻量化要求在保证汽车整体质量和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各零部件的质量,努力谋求高输出功率、低噪声、低振动和良好的操纵性、高可靠性等,并尽量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排放污染。通过轻量化技术的内涵可知,汽车的轻量化主要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和使用新轻质材料两大措施来实现,此外还有先进的制造工艺等。

2.1 结构优化设计

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迅速,主要的轻量化措施之

一是结构优化设计。所谓结构优化设计,是指设计者在全部可能的结构设计方案中,利用数学手段,选取其中最优方案的一种设计方法。它包括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形状优化以及多学科优化等。

结构优化设计已经融合到了汽车设计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人们将CAD /CAE /CAM 一体化技术运用到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各个环节,大大改善了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制造。运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对汽车总体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来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精简、整体化和轻质化,还可以准确实现车身实体结构设计和布局设计,以便对各构件的开头配置、板材厚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可从数据库中提取由系统直接生成的有关该车的相关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和刚度、强度计算等。目前,具体合理结构设计措施有以下3个方面:

(1)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减小车身骨架及车身钢板的质量,对车身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确保汽车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减轻自重。

(2)通过结构的小型化,促进汽车轻量化,主要通过其主要功能部件在同等使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尺寸。

(3)采取运动结构方式的变化来达到目的。比如采用轿车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和超轻悬架结构等,使结构更紧凑,或采取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方式,来达到使整车局部变小,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目标。

2.2 使用新型轻质材料

现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中使用轻质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采用

轻量化材料和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两方面。轻量化材料是指用来减轻汽车零部件质量的材料,当前已应用于汽车工业的轻质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低密度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等;另一类是高强度材料,如高强度钢和高强度不锈钢等。而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是指为了满足高强度材料的应用,以及实现零件集成化设计需要所采用的技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激光拼焊板技术(TWB)、热压成形技术(HPF)和液压成形技术(HF)等。

每种轻质材料各具特色,各有优缺。如铝合金材料机械性能强,耐腐蚀性、导热性好,但它价格比较高,难于焊接加工;而镁合金材料密度很低、强度与质量比很高,但其铸造性差,后处理工艺复杂,且镁产量较低、成本高等。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人们也在不断地研究各种轻质材料的性能,力求找到性能更优异的轻质材料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2.3 先进制造工艺

在大量采用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来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同时,与之相匹配各种先进制造工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先进制造工艺是指:采用新材料生产汽车零部件所需的特殊加工技术,主要有先进的材料连接技术、零部

件表面处理技术等。

如激光拼焊板技术实现同一板材不同处的结构强度要求不同,板材厚度也不同。既保证强度要求,又能节约板材,减少车身重量;用于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的热冲压成形工艺;用于车身结构连接的胶接和胶焊工艺等,另外,液压成型技术(HPF)等也是车身轻量化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3 汽车轻量化的评价指标

就目前而言,对于汽车轻量化技术水平的评价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各汽车厂家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地减轻整车质量、降低油耗、改善操纵性能,在车身设计方面,设计师们已经开始对轻量化指标进行探索了。车身轻量化技术指标能给车身开发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但在行业内尚未形成一个高度认同的指标。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几种车身轻量化指标如下:

(1)车身轻量化系数(Light Weight Index);

(2)车身最低屈服强度;

(3)制造车间关键指数(Key Bodyshop Figure);

(4)车身单位体积质量。

4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4.1 在结构优化设计方面

汽车结构的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连续体拓扑优化等技术已逐步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汽车结构的多学科、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离散杆系结构的拓扑优化等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4.2 在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方面

变形镁合金、新型塑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另外,由于单一材料难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汽车结构的轻量化要求,研究多种材料混合结构的设计理论、方法和相应工艺,在汽车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可以实现选材与零部件功能的最优组合,这种多材料一体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将成为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热点。

4.3 在工艺研究方面

液压成型、激光焊接等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热成形工艺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外,零部件的轻量化将得到重视。而且,各种轻量化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充分发挥不同轻量化手段的优势,研究汽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的系统化和集成化方法,即轻量化技术的系统化和集成化,也是未来汽车结构轻量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5 总结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以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提高,汽车安装空调、安全气囊、隔热隔音装置、废气净化装

置、卫星导航系统等越来越普及,这无形中增加了汽车的质量、耗油量和耗材量,也导致了大量能源的消耗、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等。而汽车轻量化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车辆的节能减排、安全、成本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对世界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它已成为汽车设计和汽车材料应用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但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还处于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很多难关有待我们去攻克,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朝晖,杨新桦.汽车新技术[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2】冯国胜,杨绍普.车辆现代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刘伟燕,王书伟.轻量化技术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 [J].汽车工程师,2011.

【4】张式程.汽车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R].长沙:湖南大学,2011.

【5】陈力禾.汽车轻量化之镁 [R].第7 届CAE 年会汽车论坛(昆明),2011-07.

【6】沈建东,王镝.车身轻量化技术策略的研究和应用 [J].上海汽车,2012.

【7】陈军.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分析 [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0.

【8】王利, 陆匠心. 汽车轻量化及其材料的经济选用 [J].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3.

【9】王广勇, 王刚. 高强度钢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J].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1.

【10】詹志强. 铝合金汽车车身板应用现状及需求前景 [J].有色金属加工, 2012.

【11】王丹. 铝合金汽车板应用及生产现状 [J].上海有色金

属,2013.

【12】朱久发. 激光拼焊汽车板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J].武钢技术, 2011.

【13】马鸣图, 游江海, 路洪洲. 汽车轻量化以及铝合金汽车板的应用 [J].新材料产业, 2009.

【14】闫辉.汽车车身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 [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3.

【15】吴亚良.现代轿车车身设计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文献阅读与翻译(精华版)

Unit 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literature reading and translation 1.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Literature is a general term for professional writings in the form of books, papers, and other documentations. A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preserving knowledge, literatures have become precious resources or treasures for the mankind, which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social progress of the human race. 2.Classification of Literature 1) Textbooks(课本) a kind of professional writing(一种专业的写作) 2) Monographs(专著) various viewpoints and discussions 3) Papers(论文)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description title, author, affiliation, abstract, keywords, introduc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or experimental description,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r conclusion, acknowledgments, references 4) Encyclopedias(百科全书) every branch of knowledge 5) Periodicals (期刊) a series of publications 6)Special Documentation(特殊文档) all the printed materials 3.Linguistic Features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stylistically (文体上) scientific literature is a kind of form writing; syntactically(结构上)scientific literature has rigorous grammatical structures and in most cases is rather unitary; Morphologically(语法上)scientific literaure is featured by high specialization,the use of technical terms and jargons ,unambiguous implication and the fixed sense of the word Principles or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Whenever principles or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are under discussion in China, Yan Fu’s three- character guide”-----xin, da, ya, namely, faithfulness (信), expressiveness (达), and elegance (雅). These three principle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for measur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on and a goal for translators to strive after. Howev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inciple, people come to find some unsatisfactory aspects of the three-character guide and have put foreword a variety of new standards or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Despite a variety of opinions, two criteria are almost unanimously accepted by all, namely, the criterion of faithfulness/accuracy (忠实/准确) and that of smoothness (流畅). We may also take these two criteria as the principl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ranslation. By faithful/accuracy, we mean to be faithful not only to the original contents,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views, but also to the original form and style. By smoothness, we mean not only easy and readable rendering, but also idiomatic express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free form stiff formula and mechanical copying form dictionaries. Unit 2 professional papers 2.1.Definition of professional papers A professional paper is a typewritten paper in which professionals present their views and research findings on a chosen topic. It is variously known as the “research paper”, “course paper”, “thesis paper” or “library paper”. The task of the author of a paper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to read on a particular topic,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it, and report the findings in it. 2.2.Class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papers

文献阅读翻译

信用合作社的会员增长,多个成员团体以 及代理控制问题 Keith J.Leggett,Robert W.Strand 美国银行家协会,美国,华盛顿特区20036-3902,北部康涅狄格大道1120 2001年8月30日接收 摘要 从1982开始,联邦信贷联盟监管机构允许信用合作社添加多个会员组。该政策在1988年被美国最高法院驳回,但之后美国国会在晚些时候使其重新生效。允许信用社附加多个会员组,大大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信用社增加无关的群体扩大,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增加的前景,创造了潜在的代理控制问题。这可能是由一信用合作社一人一票的治理结构形成的。本研究发现的证据表明,由于信用社增加会员组和成员,代理问题才发展。如果一个信用联盟,接纳多个会员组,当会员增加时,管理层显然是能够把剩余收益又会员(在净息差高的形式)向自己引导(更高的工资和运营费用)。?2002爱思维尔科学公司版权所有。JEL分类:G21;G28;G34 关键词:信用联社;公司治理结构 1.介绍 Keith J.Leggett,Robert W.Strand/金融经济学回顾Ⅱ(2002)37-46 信用合作社资产 数据来源据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美国信用社行业又有飞速增长。如图1所示,在这个时期行业资产年均增长近11%,大部分的增长可以归因于在1982年由美国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的一个决定。联邦政府特许的信用合作社的监管机构允许不同的会员团体加入。在最高法院裁定NCUA多个集团政策违反了联邦信用社法案之后,国会于1998年考证了立法监管机构的行为。 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可能会影响管理者和信用合作社所有者之间的权力平衡。不像其他存款金融机构(银行和储蓄机构),由于他们无需被征联邦所得税,信用合作社享受补贴收入。管理者可能会充分利用统治结构请求更大份额的税务补贴。信用社是免税的金融机构。 *联系人/:+1-202-663-5506;传真:+1-202-828-4547 电子邮箱:kleggett@https://www.360docs.net/doc/a04725445.html,(K.J.Leggett).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网站

文献综述怎么写 1)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

外文文献翻译助手

五分钟搞定5000字-外文文献翻译 在科研过程中阅读翻译外文文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领域高水平的文献都是外文文献,借鉴一些外文文献翻译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特殊原因我翻译外文文献的机会比较多,慢慢地就发现了外文文献翻译过程中的三大利器:Google“翻译”频道、金山词霸(完整版本)和CNKI“翻译助手"。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先打开金山词霸自动取词功能,然后阅读文献; 2.遇到无法理解的长句时,可以交给Google处理,处理后的结果猛一看,不堪入目,可是经过大脑的再处理后句子的意思基本就明了了; 3.如果通过Google仍然无法理解,感觉就是不同,那肯定是对其中某个“常用单词”理解有误,因为某些单词看似很简单,但是在文献中有特殊的意思,这时就可以通过CNKI的“翻译助手”来查询相关单词的意思,由于CNKI的单词意思都是来源与大量的文献,所以它的吻合率很高。 另外,在翻译过程中最好以“段落”或者“长句”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这样才不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导。 注: 1、Google翻译:https://www.360docs.net/doc/a04725445.html,/language_tools google,众所周知,谷歌里面的英文文献和资料还算是比较详实的。我利用它是这样的。一方面可以用它查询英文论文,当然这方面的帖子很多,大家可以搜索,在此不赘述。回到我自己说的翻译上来。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吧 比如说“电磁感应透明效应”这个词汇你不知道他怎么翻译, 首先你可以在CNKI里查中文的,根据它们的关键词中英文对照来做,一般比较准确。

在此主要是说在google里怎么知道这个翻译意思。大家应该都有词典吧,按中国人的办法,把一个一个词分着查出来,敲到google里,你的这种翻译一般不太准,当然你需要验证是否准确了,这下看着吧,把你的那支离破碎的翻译在google里搜索,你能看到许多相关的文献或资料,大家都不是笨蛋,看看,也就能找到最精确的翻译了,纯西式的!我就是这么用的。 2、CNKI翻译:https://www.360docs.net/doc/a04725445.html, CNKI翻译助手,这个网站不需要介绍太多,可能有些人也知道的。主要说说它的有点,你进去看看就能发现:搜索的肯定是专业词汇,而且它翻译结果下面有文章与之对应(因为它是CNKI检索提供的,它的翻译是从文献里抽出来的),很实用的一个网站。估计别的写文章的人不是傻子吧,它们的东西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当然省事了。网址告诉大家,有兴趣的进去看看,你们就会发现其乐无穷!还是很值得用的。https://www.360docs.net/doc/a04725445.html, 3、网路版金山词霸(不到1M):https://www.360docs.net/doc/a04725445.html,/6946901637944806 翻译时的速度: 这里我谈的是电子版和打印版的翻译速度,按个人翻译速度看,打印版的快些,因为看电子版本一是费眼睛,二是如果我们用电脑,可能还经常时不时玩点游戏,或者整点别的,导致最终SPPEED变慢,再之电脑上一些词典(金山词霸等)在专业翻译方面也不是特别好,所以翻译效果不佳。在此本人建议大家购买清华大学编写的好像是国防工业出版社的那本《英汉科学技术词典》,基本上挺好用。再加上网站如:google CNKI翻译助手,这样我们的翻译速度会提高不少。 具体翻译时的一些技巧(主要是写论文和看论文方面) 大家大概都应预先清楚明白自己专业方向的国内牛人,在这里我强烈建议大家仔

文献阅读与翻译 第一章译文参考

U1 General Description II. Translation 1. P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 using either literal or free translation. 1)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the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这是最美好的时期,这是最坏的时期,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 是从满信仰的时代,这是顾虑重重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富有希望的春天,这是充满绝望的寒冬;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正笔直走向天堂,我们正笔直走向地狱。 2) A greeting card can warm a heart, hold a hand, lend an ear, pat a back, light up a face, tickle a funny bone, dry an eye, surprise a child, woo a sweetheart, toast a bride, welcome a stranger, wave a good-bye, shout a bravo, blow a kiss, mend a quarrel, ease a pain, boost a morale, stop a worry and start a tradition. 一张小小贺卡可以温暖一颗心,握紧一双手,倾听肺腑言,轻拍友人背;它另 人喜洋洋,撩得心痒痒,抹去泪汪汪;它给孩子以惊喜,给恋人以温纯,给新 娘以祝福,给路人以欢迎;它可用以挥手道别,高声喝彩,遥寄飞吻,也可用 以弥补嫌隙,减轻痛苦,提高士气,解除忧虑,开创一种新风尚。 2. Put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 A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preserving knowledge, various literatures have become precious resources or treasures for the mankind, which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social progress of the human race. Professional literatures have been regarded as “intangible assets” of the whole world because they are, on the one hand, the summary, gener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chievements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experiences or studi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have been accumulated and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this sense, therefore, all kinds of literature are records of precious research finding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储备手段,各类文献已成为宝贵的资源宝藏,大大促进了 人类社会的进步。 专业文献一向被认为是全世界的“无形财产”。因为一方面它们是对前人的经验 或研究成果的总结,概括和发现;另一方面,又是人类长期积累、世代相传的

情报学必读的经典文献

情报学专业必读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 硕士研究生需要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PPT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硕士研究生需要在第二学期期末上交两篇文献阅读报告(每一篇5000 字以上)。完成发表(PPT 报告)与文本报告后,记 1 学分。 情报学专业经典文献: 1.严怡民.情报学概论(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王崇德.情报学引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查先进:情报学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戴维民.20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6.米哈依诺夫.科学交流与情报学.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7.张琪玉.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包昌火主编.情报研究方法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9.马费成等著.信息资源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胡昌平著.信息服务与用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陈光祚等编著:科技文献检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邱均平著.信息计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焦玉英.信息检索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朱庆华: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胡昌平,柯平,王翠萍.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7.查先进.信息分析与预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9.Bertram C. Brookes. 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Part I. Philosophical aspects ;Part II . Quantitative aspects;Part III. Quantitative aspec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2, No. 3-4, 125-133 (1980)(译文见B.C.Brookes著;王崇德,邓亚桥,刘继刚译:《情报学的

文献阅读心得

文献阅读心得 一、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及时回顾 心得和经验: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回顾重要内容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的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 二、根据文献重要程度编号精读综述和摘要 1、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

会计报告分析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会计报告分析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分析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CSR)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压力的社会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会计报告和分析已成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首先分析目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CSRA)。然后,提出外国可行的实践、内容、方法及未来的发展CSRA模式。最后,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模式。这个模式试图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国企业的最终价值。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模式 1、当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问题例如收入分配不公、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恶化等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要求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中实施社会责任8000(SA8000)来加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一种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始于1990年,但仍然没有比较完善的信息披露模式和系统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实践中,一些公司试图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但他们的内容不够完整、方式不够规范。这使得无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来达到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接下来会详细说明这个情况。 首先,企业披露的内容很不全面而且在不同企业之间差距较大。现在很少有企业能全面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许多公司只是说出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不良社会影响。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差别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大多数企业只是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敷衍了事以应对政策。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公司仍然使用书面叙述而不是可量化的会计方法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换句话说,定性信息披露超过定量披露,非会计基础信息居于主导地位。 最后,企业缺乏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在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通常由传统会计主体反映而不是基于社会责任相应的会计主体。近几年,很少有公司组织专门编译《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报告》除了一些跨国公司。 由于以上讨论的情况,,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能达到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促进企业的价值,中国必须构建企业社会

旅游目的地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出处:Cucculelli, Marco, and Gianluca Goffi. Does sustainability enhance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Evidence from the Italian Destinations of Excellence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1-13. 原文 Does sustainability enhance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Evidence from Italian Destinations of Excellence Marco Cucculelli, Gianluca Goffib Abstract This paper extends the Richie, Crouch (2000) model on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by introducing a set of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and testing their role in explain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model is tested on a unique dataset of small Italian “Destinations of Excellence”, i.e., outstanding tourist destinations recognized by prestigiou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wards. Both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applied to test the empiric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factors directly referring to sustainabilit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all the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used as dependent variables. Furthermore, the impact of sustainability variables is larger in value than other variables, thus confirming the role of sustainability as a crucial determina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tourist destination. Keywords: Sustainability;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Italy Tourism is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industries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报告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 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是很会读书。读书的速度也不快,只是喜欢读书罢了。阅读文献,对于开题期间的研究生和写论文期间的研究生是很重要的功课,不可忽视,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关于做读书和文献阅读笔记,这里谈点个人的看法,算是跟年轻朋友们的交流,也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如何选择和阅读文献?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 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 10-20 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8.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物种的分类地位、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海拔、气候和植被等等。 9. 阅读文献和专著是需要积累的,要坚持不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恐怕一生都要坚持阅读新文献和著作。读文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量大了,积累多了,需要总结的方面就多了。这样日久天长,通过知识的整合,知识框架会逐渐完善,自己肚子里的“货”就会感觉逐渐充实起来了,用和取的时候就会很自如。 10. 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转变,只要有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信息的积累和过滤、整合。无论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讨论会,有些人说了很多,占用很多时间,但你会感觉没有多少新的信息或知识,但有些人一开口,话不多,你马上就会感觉到人家肚子里知识的储存量,激烈争论的氛围,会立即安静下来,听众会被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了。专家不是万金油。博士毕业后,都应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再磨练积累几年,就一定会是名副其实的专家了。

文献阅读总结

目录 一:旅游文化要素挖掘与地产开发----以济南市为例 作者:王元华、刘力豪、张雪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二:浅谈住宅开发项目要素 作者:焦建广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南宁 三:论大型商业地产开发与商业经营脱节问题 作者:余凯福建工程学院经管系福建福州 四:三线城市商业地产的开发策略 作者:刘浩晴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五: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作者:严密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 六:上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走访调研报告 作者:楼兰芳国家统计局上虞调查队 七: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 作者:刘存绪北京大学北京 八:如何打败辛勤的富二代 作者:冯大牛 九:BIM在建筑业的位置、评价体系及可能应用 作者:何关培香港优比创新科技公司香港 十:论我国建筑业BIM应用现状和发展 作者:谢晓晨上海宾孚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上海 十一:美国绿色BIM应用现状及其对中国建设领域的影响分析作者:杨宇尹航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十二:建筑之眼 作者:董志刚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杭州 十三:土建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作者:谈彪无锡市市政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十四:探讨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 作者:梁燕翔海南省交通学校海口 十五:古希腊建筑的人文精神 作者:程婧媛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开封 十六:关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作者:夏孝江上海虹口建筑设计公司上海 十七: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与基坑检测的方法与分析 作者:刘元平广西创新建筑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十八:区域规划中的城市地产新理念 作者:蔚芝炳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合肥 十九:梳理建筑乱象催生建筑精品 作者:陆赐麟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张国军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二十:浅谈建筑外立面改造的要点 作者:胡琦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

样卷——文献阅读与翻译

江苏大学XXXX级硕士研究生英语期末 考试样卷 考试科目:文献阅读与翻译考试时间:XXXXXX Directions: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on the Answer Sheet. 1. How many kinds of literature do you know? And what are they? (5%) 2. How many types of professional papers do you know? And what are they? (5%) 3. What are the main linguistic features of Professional Papers? (10%) 4. What are the purposes of abstracts? How many kinds can the abstracts b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And what are the different kinds? (10%) 5.What is a proposal? How many kinds of proposals do you think are there? What are the main elements of a proposal? (10%) 6.Give your comments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following passage. (15%) Basic Point-Set Topology One way to describe the subject of Topology is to say that it is qualitative geometry. The idea is that if one geometric object can be continuously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then the two objects are to be viewed as being topologically the same. For example, a circle and a square are topologically equivalent. Physically, a rubber band can be stretched into the form of either a circle or a square, as well as many other shapes which are also viewed as being topologically equivalent. On the other hand, a figure eight curve formed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学号 姓名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 培养学院 (要求:所引用文献不得少与30篇(本),并在文献综述最后将所引用文献列出。)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XLT信息网络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选题意义 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它在现代的任何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从企业未来的角度来看,战略是计划;从发展历程来看,战略是模式;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是定位;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是观念;从企业竞争来看,战略是计谋。战略并不是“空的东西”,也不是“虚无”,而是直接左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持续盈利最重要的决策参照体系。战略管理则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事业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 西方管理界探索者称战略管理为企业管理的“顶尖石”。如果一个企业的战略方向失误将导致企业走向下坡路,乃至会将一个成功的企业引向衰落而灭亡,这也是企业管理中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事实证明,往往在失误的战略方向引导下,企业就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扩张能力、提升能力、牵引能力和支撑能力,相反地,当一个企业的各项相关要素作用发挥越充分,企业偏离目标的程度就越严重,企业衰落的速度也就越快。 战略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战略管理涉及影响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不可控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读文献的实质:teach yourself,也即是自学。但是中文“自学”字面意义上没有反映出阅读中的一些关系。teach yourself,谁teach?第一反应当然是自己教自己。我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教你。 这怎么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边,你只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据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的过程似乎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作者和自己的互动的问答过程。在这里,我更愿意承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人格实际上“分裂”为了两个人,一个代表作者,一个代表自己。 当“自己”不懂的时候,通过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己努力变成“作者”的过程,试图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阅读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为作者从而教会自己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一个“作者的意识”,始终要考虑和琢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要那么写,他当时的意图是什么?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应该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门。 2. 文献至少要读三次 “数学书有两种,一种是看了一页就不想看下去的,一种是看了一行就不想看下去的”,杨振宁曾这样讲过。这大概也是不少学科文献阅读的感受。事实上,万事开头难。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经常是这样的:第一次努力读下来,可能只懂了全文的1%,读第二次大概懂了5%,可是第三次我大概就懂了30%。也就是说理解的程度是随次数增加而指数增长的。 所以说如果一篇文献你没有(认真地)读过3次,你是没有资格说难的。许多人常常只读了第一遍以后就觉得难读不下去放弃了。我相信他如果再读上两次,他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马云的说法和这里“文献至少读三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3. 非名作不读吗?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题目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专业小班 所在学院和系 200 年月日

浙江大学本科生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要求 完成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小班: 一.题目: (中文) (英文) 二.指导教师对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的要求: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月日

摘要(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要求查阅文献8篇以上,外文文献翻译译文、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要求字数分别为3、5千字以上,文献综述内容要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切题。开题报告(包括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方案拟定与分析以及实施计划等)要求字数5千字以上。要求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原稿与译文、开题报告装订成一本。 在装订《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时,必须标注装订本页码,按①封面、要求②中文摘要、③目录(需标注页码号)、④正文(含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原稿与译文、开题报告,需标注页码号)、⑤参考文献、⑥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考核评语等内容次序装订,使用统一封面(从学院网下载附件2)。 在《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答辩前的2-3天,必须把装订好的《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书面报告送交指导教师评审,填写评语、考核意见,同时学生应做好充分的答辩准备。 (小四,宋体,1.5倍行距,大约200-300字)

目录(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1.文献阅读 (1) 1.1 绪论 (1) 1.2 研究意义 (2) 1.2.1 (2) 1.2.2 (4) 1.3 研究内容 (4) 1.3.1 (4) 1.3.2 (5) 1.3.3 (6) 1.3.4 (7) 1.4 (8) 2.外文文献翻译 (8) 2.1 外文文献原稿 (8) 2.2 中文翻译 (11) 2.2.1 (12) 2.2.2 (14) 3.开题报告 (15) 3.1 绪论 (15) 3.2 研究意义 (16) 3.2.1 (17) 3.2.2 (17) 3.3 研究内容 (18) 3.3.1 (19) 3.3.2 (20) 3.3.3 (21) 3.3.4 (22) 3.4 (23) 3.4.1 (24) 3.4.2 (25) 参考文献 (26) (宋体,小四,每章前空一行,左对齐,标注页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