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蛰治病的疾病类型有哪些

合集下载

蜂毒——风湿病的良药

蜂毒——风湿病的良药

问:经常食用蜂蜜是 否会 发生糖尿病? 答 :糖尿病患者都要减少甚至 回避 甜食 ,这是人所共知 的。而蜂 蜜以甜著称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蜂蜜是糖尿 病患者 的禁忌食 品,但根据 国 内外 的研 究情况并非如此。
据 韩国学者研 究,糖尿病 患者在服用蜂蜜 1 分钟后血糖 急剧上 升,1 时后 即恢 复到服蜂 蜜前 的血 糖值 。可见 5 小
特 殊 的 芳 香 气 味 ,味 苦 ,呈 酸 性 反
最悲壮的 自卫
蜜 蜂是蜂类 里最和善 的昆虫 , 它们 既不会打扰 别的昆虫 ,更不会 去捕 捉别的 昆虫 ,所 以它是 不会主 动发起 攻击 的。对 人类也一 样 ,只 有 当你 “ 招惹 ”了它 ,比如 你的气 味 ,如酒味 、葱蒜气味 ,或者你衣 服 的颜色 ( 黑色 )惹怒 了蜜蜂 , 如 或 者你有侵扰其 巢穴 的行 为时 ,它
病 有 正 面 的疗 效 。
因此,在 需要食用甜 品时,可用蜂 蜜代替 白糖。在 两餐之 间食 用 比较合适 , 并用温水冲服。另外 ,糖尿患者在发 生低血糖症状 时,马上冲饮 一杯 蜂蜜水 ,也 是一种 有效的解救 办法。
52 2 80上 医 药 常 识 0 1( 0 ) 口 腔腺分大、小两类,能分泌唾液。
应 ,在 常 温 下 极 易挥 发 。蜂 毒 的 主要成 分为蜂毒 多肽 ,占干蜂毒 的 7 %左 右。包括 蜂毒 肽 、心脏肽 、 5 组胺肽 等 ,其他非 肽类有组 织胺 、 儿 茶 酚胺 类 , 以及 5 种 以 上 的酶 5 类 。在严 格密封 的条件下 ,即使 在
常 温 下 ,蜂 毒 的 活 性 也 能 保 持 数 年
北京心驾蜂产 品经营部 (免费索 确 可 取资
电话 :0 0 8 8 51 90 31 0 4 9 0 1 - 5 2 4 。1 2 0 4 9

ppt课件蜂蛰伤

ppt课件蜂蛰伤

03
蜂蛰伤的预防
学习相关知识
了解蜂类的种类、习性和分布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或参加培训课程,了解不同 蜂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学习预防措施
了解如何避免蜂蛰伤,包括穿戴长袖长裤、使用驱蚊液、穿 浅色衣物等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被蜂蛰伤后的伤口。
注意环境安全
避开蜂巢
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蜂巢和蜂 群,避免在蜂巢附近逗留或进行剧烈 运动。
系统症状。
并发症的治疗方式
01
02
03
04
抗过敏治疗
对于过敏反应,应立即给予抗 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糖皮
质激素等。
局部处理
对于局部炎症反应,可采取冷 敷、清洗伤口、外用抗炎药膏
等措施。
器官功能支持
对于器官损伤,应采取相应措 施支持器官功能,如血液透析
、机械通气等。
神经系统治疗
对于神经系统症状,可给予镇 静剂、脱水剂等相应治疗措施
蜂蛰伤的常见原因
野外活动时不慎触碰到蜂巢或被飞行 中的蜜蜂误撞。
在家中或学校等场所,由于环境卫生 不佳或植物生长茂盛,吸引蜜蜂等昆 虫筑巢。
蜂蛰伤的症状表现
局部症状
立即出现疼痛、红肿、瘙痒、水 疱、淤斑等,严重时可出现局部 坏死和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
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胸闷、呼吸困 难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 亡。
注意警示标识
在公园、山区等可能有蜂群出没的场 所,应留意警示标识,遵循当地的管 理规定和安全提示。
避免接触蜂群
避免主动招惹蜂群
不要主动挑逗、攻击或用烟熏蜂巢等行为,以免引发蜂群的攻击。
注意个人卫生

动物咬蜇伤知识

动物咬蜇伤知识

动物咬蜇伤知识一、蜂蜇伤【概述】被黄蜂、蜜蜂蜇伤后,一般只在蜇伤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如果被成群的蜂蜇伤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要点】有被蜂蛰伤史,可伴或不伴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物治疗】1.伤口局部处理被蜂蜇伤后,如创口内有折断的蜂刺,可用消毒的针或小刀片挑出。

2.局部冷敷止痛根据蜂的种类,黄蜂的毒液为碱性,伤口可用酸性物质如食醋、3%硼酸、1%醋酸等冲洗,以中和毒液。

蜜蜂的毒液为酸性,伤口可用苏打水、氨水、肥皂水及碱水等冲洗。

3.轻症者氯苯那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

4.重症伴有休克者见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5.治疗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给予透析治疗。

【注意事项】1.预防为主。

野外作业时注意暴露部位的防护。

2.患者被成群的蜂蛰伤后,可伴有全身症状如休克或肾功能衰竭等,建议对症处理后及早转上级医院。

二、犬(猫)咬伤【概述】犬咬伤在城乡地区都常见,犬咬伤后除可引起局部软组织受伤外,还可传播狂犬病毒,人的狂犬病主要还是通过犬咬伤传播的(占90%以上)。

另外,犬咬伤后的伤口还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猫咬伤的处理基本上和犬咬伤相同。

【诊断要点】有被犬咬伤或抓伤史。

【药物治疗】1.伤口处理。

被犬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也可用大量过氧化氢冲洗。

然后用2%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作消毒处理。

2.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应酌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4.被犬咬伤后应进行狂犬病免疫处理(1)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法: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用量:注射剂量按20单位/kg计算,一次注射,如所需总剂量大于10ml,可在1~2日内分次注射。

随后即可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但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

蜜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蜜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2015.0121寻医问药蜜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内一科 金玉坤[关键词]过敏反应;蜜蜂蛰伤;症状患者,男,51岁,因“蜜蜂蜇伤嘴角伴皮肤瘙痒10分钟”到门诊就医。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曾有过蜜蜂蜇伤致皮肤过敏病史,输液治疗后好转。

门诊查体:步入诊室,一般情况可,T36.5℃ P85次/分 R20次/分 BP100/70mmHg 嘴唇及眼睑肿胀,腹部皮肤见荨麻疹,压之不褪色,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5次/分,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双下肢不肿。

考虑为“蜜蜂蜇伤致皮肤过敏反应”,准备抗过敏治疗。

患者及家属在等待拿药过程中,患者忽然感觉呼吸困难,随即大汗淋漓,跌倒在地。

立即扶送致抢救室,查:BP60/40mmHg 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干、湿性啰音,脉搏细弱。

考虑“蜜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立即予肾上腺素1mg 肌注,持续吸氧,开通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多巴胺40mg 维持血压,另一条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法莫替丁等抗过敏对症支持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多巴胺滴速。

经过值班医护人 员的紧张有序抢救,患者治疗结束后经检查无特殊情况给予回家休息。

讨论蜂类有蜜蜂、蚂蜂、大黄蜂、胡蜂等,其腹部末端有一对毒螫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肤,即将毒液注入人体。

蜂毒成分为多种酶、肽类、非酶蛋白质、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胺(如组织胺)的混合物。

蜜蜂的毒液呈酸性,毒素为分子量较小的短肽和磷酸酯A2;黄蜂等毒性呈碱性,毒素为分子量较大的毒性蛋白,如磷脂酶A1和B 等。

此外,蜂毒中尚有蚁酸、组胺样物质、神经毒素、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组氨酸脱羧酶等,除局部作用外,可致溶血和出血。

蜜蜂刺入后将毒刺留于刺伤后,黄蜂等大多将毒刺缩回,可继续刺人,偶也留下毒刺。

蜂类刺伤后,局部红肿、疼痛、瘙痒、少数有水泡或坏死,数小时后即可自愈,很少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群峰多次蜇伤,可迅即出现全身症状: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以致肌肉痉挛、昏迷。

蜂蛰伤

蜂蛰伤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治疗
1、向患儿及家属宣传蜂蛰伤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 案等相关知识。 2、告知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3、在护理工作中循序渐进地给予相关指导。 容

健康教育
1、随诊复查电解质、血常规,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2、与蜂群相遇应尽快避开,千万不要用手拍打和驱赶, 不要乱捅蜂巢。如招惹蜂群,要马上保护好身体,尤其 做好头面的保护。 3、对过敏体质患者,一定尽快就医,如一时难以就医, 可就地检查皮肤,发现毒刺应立即小心拔出,用肥皂水 冲洗伤口。 4、被蜇伤后,防止其用手去抓挠肿胀、发痒的部位, 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化脓。
知识回顾
蜜蜂 马蜂
蜜蜂与马蜂有很大区别,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在蜇人后将毒刺脱 落在皮肤上,故只能蜇一次;马蜂的毒液呈碱性,蜇人后将毒刺 缩回,可反复蜇人。被蜜蜂蜇伤只是皮肤红肿热痛;马蜂蜇伤还 有全身症状,甚至可致命。不过,蜂一般不会主动向人攻击。
知识回顾
内容 蜂蛰伤简单处理: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 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 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以便挤出 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 充分洗患处。
辅助检查:白介素6 84.43pg/ml。(正常值0-7)白介素6是反应炎症 指标,一般超过200才具有临床意义。
治疗用药记录: 9月2日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 外用: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2针。 9月3日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5%葡萄糖注射液+ 氢化可的松。 9月4日静脉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氢化可的松。
入院查体:T 36.2℃ P 89/分,R 22次/分,W17kg,急性病容,精 神可,呼吸平稳,口唇无绀,右手小拇指内侧见一针尖大小的蜂蛰点, 右手及右前臂肿胀明显,局部皮温升高,全身未见皮疹。四肢活动自如, 巴氏征、克氏征均阴性。

蜂疗基础知识

蜂疗基础知识

蜂疗基础知识在古老的中医养生理论中,蜂疗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疗法,它利用蜂蜜、蜂胶、蜂花粉等蜜蜂制品来改善人体健康。

蜂疗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数千年前,它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蜂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蜜蜂制品中的活性成分对人体进行调理。

蜂蜜是蜜蜂从花蜜中采集而来的,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滋养作用。

蜂胶是蜜蜂从树脂中采集而来的,它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蜂花粉是蜜蜂从花粉中采集而来的,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对增强免疫力和提高抗疲劳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蜂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同时,蜂疗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蜂疗还可以改善皮肤问题,如痤疮、湿疹等,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蜂疗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蜂疗的使用方法也比较多样化。

最常见的是将蜂蜜、蜂胶等蜜蜂制品直接食用或外用,但也可以通过蜂针疗法、蜂毒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蜂针疗法是将蜜蜂针刺在特定的穴位上,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蜂毒疗法则是利用蜜蜂蛰刺产生的毒液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虽然蜂疗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蜂蜜、蜂胶等蜜蜂制品过敏的人,应慎重选择蜂疗。

此外,在使用蜂针疗法、蜂毒疗法等特殊疗法时,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蜂疗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改善人体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滋养身体,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改善一些慢性疾病。

然而,在使用蜂疗时,我们应该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让我们借助蜜蜂的力量,拥有健康的身体。

民间治疗蜂蜇伤的偏方秘方

民间治疗蜂蜇伤的偏方秘方

民间治疗蜂蜇伤的偏方秘方
蜂蜇伤是指蜂毒之主要成分为蚁酸,也含有作用于精神系统的毒素。

被蜂蜇伤症状体征:
1.局部表现螫伤部位红肿,中央可见小黑点,多为刺伤点或毒刺存留部位,周围可有丹毒或荨麻疹样改变。

2.全身症状一般不甚明显,但被群蜂多处螫伤时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寒战,发热,气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昏迷等。

民间治疗蜂蜇伤的偏方秘方。

秘方1
组方:鲜桑叶适量。

用法:将鮮桑叶洗浄捣烂。

外敷伤口周围,每天3次,每次30分钟。

秘方2
组方:半枝莲30克,桑叶、青木香金银花各15克,蒲公英20克,甘草、白芷各6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每天1剂,分3次服用。

秘方3
组方:泡过的茶叶适量。

用法:将泡过的茶叶捣烂。

外敷伤口,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秘方4
组方:鲜青蒿适量。

用法:将鲜青蒿洗浄捣烂。

外敷伤口周围,每天3次,每次30分钟。

秘方5
组方:食盐适量。

用法:加温水溶化,冲洗伤口及周围,每天3次,每次10分钟。

皮肤病的蜂毒疗法

皮肤病的蜂毒疗法

皮肤病的蜂毒疗法
郭旭光
【期刊名称】《蜜蜂杂志》
【年(卷),期】2023(43)2
【摘要】蜂毒是蜜蜂尾部毒囊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蜜蜂蛰人时从贮毒囊中经针排出注入皮肤,刺激性很大,产生烧灼感和疼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毒的主要成分是多肽类、酶类、生物活性胺、碳水化合物等,具有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止痛、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肿瘤、防辐射等作用,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直接影响神经传导、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以及各种激素的分泌,对人体生理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的蜂毒疗法,供读者朋友参考使用。

【总页数】2页(PI0018)
【作者】郭旭光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9
【相关文献】
1.皮肤病光动力疗法系列讲座(六)——光动力疗法治疗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2.蜂毒疗法和蜂毒针刺疗法现状分析
3.蜂毒在注射外科的应用(之二)——肩关节病的蜂毒注射疗法
4.蜂毒在注射外科的应用(之三)——肘关节疾病蜂毒注射疗法
5.蜂毒疗法与电针疗法治疗胃下垂有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蜜蜂蛰治病的疾病类型有哪些
导语:蜜蜂蛰了后皮肤会受到感染,从而形成严重的皮肤损伤,但是蜜蜂蛰时却能产生蜂毒,蜂毒利用得当可治病,蜜蜂蛰治病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是不
蜜蜂蛰了后皮肤会受到感染,从而形成严重的皮肤损伤,但是蜜蜂蛰时却能产生蜂毒,蜂毒利用得当可治病,蜜蜂蛰治病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是不能随意乱使用的,如果治疗不当还会引起中毒,患者受到的伤害就会更加严重。

但是医学上对蜜蜂蛰治病却有疗效,那么蜜蜂蛰治病的疾病类型有哪些呢?
结缔组织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的基本病变是疏松结缔组织的粘液样水肿和类纤维蛋白变性,这类疾病中常见的是风温病和类风温性关节炎。

自18世纪以来,关于蜂毒对风湿病克有疗效的报道已屡见不鲜。

1888年,有风湿症病人经蜂蜇而获得痊愈的事实。

1912年,用蜂毒治疗666例患有风湿症的病人,临床结果表明,有554人痊愈,99人有显着效果。

中国医务工作者在用蜂毒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也获得理想疗效。

神经炎和神经痛
蜂毒对治疗神经痛和神经炎疗效显着。

用蜂毒治疗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全部治愈。

1959年用蜂毒治疗51例脊神经炎患者,结果43名治愈,4名明显好转,4名症状改善。

目前在临床中,蜂毒已应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背神经根炎等。

心血管疾病
蜂毒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内膜炎都有良好的效果。

1958年用蜂毒治疗830例高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