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扩大切除术

合集下载

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需要进行切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且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指标各时间段较好,P<0.05,疗效无差异,P>0.05。

结论: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时,疗效与胸骨正中劈开手术相当,但具有切口小、创伤性小,失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等优势,安全性较高,恢复快,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术;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疗效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胸腺瘤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不显著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1]。

将胸腺瘤进行切除,也利于后期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开放性手术需纵向正中劈开胸骨,视野较好,操作方便,胸腺组织切除的更干净,但是对患者来说创伤大,失血多、尤其激素治疗后的MG患者容易造成胸骨、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

不利于后期恢复[2]。

本次研究对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手术患者50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腺瘤扩大需要进行切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组(n=25),以及给予胸骨正中劈开手术方式的对照组(n=25)。

对照组共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为31~65岁。

观察组共1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为30~67岁。

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仰卧位,在胸骨正中位置进行切口,切除胸腺组织和胸腺瘤,留置引流管后关胸。

电视胸腔镜与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比较

电视胸腔镜与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比较
t e d mii g a a tmo i t h s ft e e fc a . e h d 1 3 p t n swh c ie x e e h me t my f rMG u i g Ma 0 0 t l i e xn s o ss wi t e u e o e l a lmp M t o s n h hr 3 ai t e o r e v d e tnd d t y c o o e d r y 2 0 o n
发生 , 具有 良好的 临床应 用前景 。
【 关键词 】 电视胸腔镜 手术 胸腺 扩大切 除
重症肌无 力
Co mp rs n f t e e l f c c fe t n e h me t a i o o h ary e i a y o x e d d t y c omy f r my ̄t e o h ma g a i b t e i e - s it d t o a o c p n e i n se - r v s e we n v d o— a s se h r c s o y a d m d a t r・
V T 组 (3例 ) A S 5 和开胸组( 0例 ) 通过 分析 手术 时间 、 中 出血 量、 8 , 术 术后 引流量 、 术后肌 无力危 象发 生率等 临床指标 , 比 较其早期疗效。结果 VT A S组 手术后 引流量较 开胸组增加 , 手术 中 出血量较 开胸组减 少; A 组 术后肌 无 力危 象发 VT S
维普资讯
临床和 实验 医学毒 志 2 0 0 8年 6月 第 7 卷 第6期
电视 胸 腔 镜 与经 胸 骨 正 中切 口胸 腺 扩 大 切 除
治 疗 重 症 肌 无 力 的 疗 效 比较
陈 伦 元 刘 丹 王 允 任 守 阳

胸腺扩大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血清AchR-Ab水平的影响

胸腺扩大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血清AchR-Ab水平的影响

胸腺扩大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血清AchR-Ab水平的影响张小河;乞国艳;潘祖林;李佳多;刘占杰;郑旭光【摘要】目的分析胸腺扩大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MG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按MGFA分型分作18例眼肌型及42例全身型.选用受试者工作绘制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chR-Ab水平的临床价值,比较不同类型MG 组手术前后AchR-Ab水平,并对比其手术效果.结果 MG合并微小胸腺瘤组AchR-Ab高于健康人群(P<0.05).ROC曲线显示,AchR-Ab对MG合并微小胸腺瘤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术前,全身型AchR-Ab高于眼肌型(P<0.05);术后,两组AchR-Ab均下降,全身型AchR-Ab高于眼肌型(P<0.05).全身型手术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hR-Ab和MG合并微小胸腺瘤患者发病有着良好相关性,通过观察此类患者胸腺切除前后AchR-Ab水平改变,能够利于疾病观察,反映临床效果.【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8(042)012【总页数】2页(P1435-1436)【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合并微小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者】张小河;乞国艳;潘祖林;李佳多;刘占杰;郑旭光【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肿瘤三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胸腺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3;R34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变,以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为主要表现。

细胞免疫及补体能够诱导乙酰胆碱受体(AchR)损伤,影响终板电位,导致突触后膜的传递功能发生异常,引起肌无力[1]。

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术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

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术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
中 国微 创 外 科 杂 志 2 0 1 3年 1月第 1 3卷 第 1期
C h i n J Mi n I n v S u r g ,
, . . .
・9 ・
新 技 术
・新 P b -  ̄
肌 无力 患者 中的应 用
褚 剑 韩 冰 尹 东涛 陈 秀 崔 琦 马孟琦 刘 娜 隋 波①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ic f a c y o f r o b o t i c — a s s i s t e d e x t e n d e d t h y m e c t o m y f o r my a s t h e n i a g r a v i s i n e l d e r l y
中图分类号 : R 6 5 5 ; R 7 4 6 . 1 文献标识 : B 文章编号 : 1 0 0 9—6 6 0 4 ( 2 0 1 3 ) O 1— 0 0 0 9— 0 4
Ro b o t i c - a s s i s t e d Ex t e n d e d Th y me c t o my f o r My a s t h e n i a Gr a v i s i n El d e r l y Pa t i e n t s C h u J i a n,Ha n Bi n g,】 ,
D e F i l i p p i 分级 1 级 2例 , 2级 2例 , 3例 5例 , 有效率 1 0 0 %。 结论
胸腺 扩大切除术安全可行 , 效果确切 。
选择合适 的老年患者 , 使用 d a V i n c i S 机 器 人 手 术 系统 行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张 超 郎保 平 余向东 肖 鹏 张 晓
郑 州 大 学 附 属 洛 阳 中 心 医 院胸 外 科 , 河 南 省 洛 阳市 4 7 1 0 0 0
摘要
目的 : 回顾 性 比较胸腔镜 手术 入 路 ( VAT S组 ) 和胸骨 正 中入 路 ( T S组 ) 行胸 腺扩 大切 除术 治疗 重症 肌无 力
g r o u p a n d 3 3 c a s e s i n TS g r o u p ;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i n d u r a t i o n o f s u r g e r y ,a mo u n t o f b l o o d l o s s , t h o r a c i c
Cl i n 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f V ATS Ex t e n d e d T h y me c t o my f o r My a s t h e n i a Gr a v i s
Z H A NG C h a o , L A N G B a o p i n g , Y U X i a n g d o n g , e t a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T h o r a c i c S u r g e r y, L u o y a n g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e o - a s s i s t e d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s u r g e r y( VATS g r o u p) o r t r a n s s t e r n a l t h y me c t o my s u r g e r y( TS g r o u p) a n d a s s e s s t h e

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用 开 创 了微 创 心胸 外 科手 术 的新 纪元 。 我 科 2 0 09 年 5月 2 日至 1 5 2月 2 5日使 用 d ic S机 器 人 aV n i 手 术 系统 进行 胸 腺 及胸 腺 瘤 切 除 1 例 ,取得 胸 部 手 术 史 , 象及 肝 肾功 能 血
( 收稿 :0 0 O — 5 编辑 : 2 1一 lO 宋妮妮 )
机器 人 胸 腺 扩 大切 除术 治疗 重 症 肌无 力
陈秀 韩冰 郭巍 褚 剑 王道 喜 李耀 奇 卞策 崔琦 吴晔
摘要 目的 : 总结不 开胸 用达 ・ 芬奇 S d ic s 机 器人进 行胸腺扩 大切 除术 治疗重症肌 无力 的情 况 , (aVni )
2 ( 0 ) 16 1 7 8 9 6 :5 — 5 .
[ ] 段银钟 , . 9 译 正畸学 专业术 语大全 [ . M] 北京 : 民军 医出版 人
社 . 05 11 2 0 :7 .
[ ] 卢红 飞 , 8 艾虹 , 麦志辉 , . 椅弓与 上颌平 面导板打 开深 覆 等 摇 殆 的临床对 比研 究 []. J 中山大学学报 : 医学科 学版 , 0 7, 20
11 临 床 资 料 20 . 09年 5月 2 5日至 20 09年 1 2 月 2 5日我 院开 展 d ic S机 器 人 胸 腺 扩 大 切 除 aV n i 术 1 例 ( 中伴 有 胸 腺 瘤 3例 )男 4例 , 7例 , i 其 , 女 年龄 1 8~7 3岁 , 均 4 平 5岁 。本组 合 并 甲状 腺 异 常 3例 , 系统 性 红 斑 狼疮 1 , 例 高血 压 病 4例 , 尿 病 糖
实 用医学杂 志 2 1 0 0年第 2 6卷第 1 1期
1 97 9

(医学课件)胸腺扩大切除术

(医学课件)胸腺扩大切除术
剑突下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
目录
CONTENTS
01 重症肌无力 02 认识胸腺 03 术式比较 04 手术配合
TRANSITION
01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 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 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 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眼皮 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 视、苦笑容等),症状严重 会使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 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2.免疫抑制剂 3.血浆置换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胸腺是 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
(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 肌无力最重要的方法)
胸腺切除的理论基础
消除自身抗体介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害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部分合成于胸腺
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肌样细 胞” 产生胸腺
胸骨 胸腺 主动脉弓

认识胸腺--胸腺的形状
胸腺常分为不对称的左、 右两叶,呈上尖下宽的锥 体形或窄长形,前面略凸, 后面微凹,前后稍扁。
外科手术中胸腺一般分5 种形态:H型、蝶型、三 角形、条型和多叶型, 以H型多见。
认识胸腺--胸腺的功能
胸腺的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
1.中枢免疫器官 2.产生T淋巴细胞 3.协助发育外周免疫器官
•术野清晰、左右侧胸腺均可 以清晰分离 •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 •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切口大,需劈开胸骨, •出血多,疼痛明显 •术后恢复慢,胸廓稳定性差 对心肺功能影响大 •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 住院时间长
•易损伤肋间神经,发生肋间神 经痛 •胸腺切除或不完全,易损伤肺 •双侧入路手术时间长,损伤大 •术后要放胸腔闭式引流进入胸 腔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30例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30例
v , G) i M 的经验 。方法 :应用胸腔镜对 3 s O例 MG病人行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0m n 术 1 i,
中出血 < 0 l 1 m, 0 平均胸腔引流 26 , . 平均术后住 院 7 , 例术后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 2 )无手术 死 d 2 d < 4h , 亡病例 。结论 : 应用 V T 治疗 M AS G病人具有安全有效 、 纵膈脂肪清扫彻底 、 创伤小 、 疼痛轻 、 恢复快等优点 。
服溴 吡斯 的明 10— 4 sd强 的松 2 6 sd 8 20m / , 0— 0m / , 症 状 控制稳 定 , 呼吸 困难 。 无
1 2 方法 .
12 1 术前准备 ..
1 一1 。 O 5 mg
术前常规 留置 胃管 , 服用一次
维持量溴吡斯 的明, 服用强 的松者则静 推氟美松 122 麻醉及手术切 口 所有病例均行双腔气管 .. 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 健侧单肺通气 ,5 半侧卧位。 4。
[ 关键 词 ]胸腔镜;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 中图分类号]R5.; 761 657 R4.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 0 7 ( 1) - 0- 0 - 0 2 20 0 0 2 02 7 0 22 0 第6 肋间 , 切开前嘱麻醉 医师行健侧单肺通气 , 然 后逐层切开进入胸腔 , 选择适当的 Toa 沿切 口旋 rcr 入胸腔。如疑有胸膜粘连 , 则在放入 Toa 前用手 r r c 指 伸人 切 口探 查 并 分 离 粘 连 以避 免 损 伤 肺 组 织 。 T oa 应 轻 柔旋进 旋 出 , 能 硬插 硬 拔 以免造 成 肋 rcr 不 间出血或损伤肋间神经造成术后胸痛。经观察孔 观察胸 内情况 , 如胸腔有无粘连、 肿瘤有无外侵 、 胸 膜有无种植等评估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后再作操 作孔。另 2个操作孔 , 一个位于腋前线与腋中线之 间第 3肋 间 , 一个 位于 腋前 线 与 锁 中线 之 间 第 5 另 肋间, 若肿瘤粘连严重 , 肿瘤太大游离 困难或分离 时出血较多时可将腋下操作孔扩大为小切 口, 直视 下操作。操作孔的位置选择可在胸腔镜监视下用 手指或止血钳按压相应肋间隙, 根据切 口的选择原 则选作切 口。肥胖病人 因胸壁过厚无法定位时可 用长 针头 刺人 肋 间 以帮 助选 择 适 当切 口。若 胸 腔 有粘 连 可用 电刀 、 电凝 钩 锐 性 或钝 性 分 离 粘 连 , 应 仔细操作 , 如果粘连带 内估 计有较大 的血管 , 则用 钛 夹钳 夹后剪 断 或用超 声 刀离 断 。 123 胸腺扩大切除术 先游离胸腺前 面, .. 沿乳 内动、 静脉后方平行剪开纵隔胸膜 , 电钩锐性并 用 结合剥离子钝性在胸骨后游离胸腺前间隙 , 此间隙 为疏松结缔组织 , 较易游离 ; 范围上达胸顶, 下达胸 腺 下极 , 对侧 达 对侧 纵 隔胸 膜 , 意 近 胸 腺 上极 前 注 方有乳 内动 、 静脉发出的胸腺动 、 静脉分支 , 可用钛 夹钳夹离断或超声刀离断 。游离胸腺后面, 沿膈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游离胸腺周围 向前游离至胸廓入口 向上游离至胸廓内动脉 向下游离至膈神经
扩大切除范围:双侧隔神经平面以上的所有前纵膈脂肪组织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切除胸腺 切断胸腺静脉 切除胸腺
清扫前上纵隔脂肪
注意保护无名静脉!!!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引流袋取出标本

手术配合—医生注意事项
1. 建立胸骨后间隙通道时,注意避免进人腹腔及心包腔
2、术中注意保护无名静脉及其他术中大出血可能
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手术治疗效果
1.
胸腺摘除手术,可使大部分MG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部分
患者可完全治愈
2.
总体来说,多数胸腺异常的MG患者能从手术治疗中获益
小提问
1、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活动后加重(晨轻暮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减轻
产生和分泌 激素类物质
1.产生、分泌胸腺肽 2.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 3.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
03 剑突下切口术式比较
T R A N S I T I O N
术式比较
手术入路(经胸腔镜下 剑突下切口胸腺扩大切 除术)
经剑突下长2 cm切口为 观察孔
双侧锁骨中线肋弓下缘 处为操作孔
术式比较
剑突下入路
胸腺常分为不对称的左、 右两叶,呈上尖下宽的锥 体形或窄长形,前面略凸, 外科手术中胸腺一般分5 种形态:H型、蝶型、三 角形、条型和多叶型,
后面微凹,前后稍扁。
以H型多见。
认识胸腺--胸腺的功能
胸腺的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 1.中枢免疫器官 2.产生T淋巴细胞 3.协助发育外周免疫器官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
手术配合--一次性物品的准备
1. 11#刀片、22#刀片、中角针、
肥仔针, 1#,4#, 7#丝线 2. 吸引管、胸科电刀、电刀擦, 垃圾袋 , 石蜡油 3. 显影纱球5包、腔镜保护套,
显影方纱
4. 胸腔引流管、水封瓶、胸泌保 护套,1000ml盐水 +冲洗管
手术配合--高值耗材
一次性5mm trocar(螺纹式) 人纤维蛋白胶(确认使用后,提前溶胶) 国产止血粉或止血纤维(备用) 片状耐维网(止血材料,病房带入)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切下胸腺后,再次检
查有无出血,冲洗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止血粉止血 肥仔针7号丝线缝腹膜 圆针1号丝线缝至皮下 角针 4 号丝线缝皮或 事项
气胸 纵膈气肿
呼酸合并代酸
低氧血症
气腹
呼吸性酸中毒
高碳酸血症
手术配合—洗手巡回注意事项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常规消毒 铺无菌敷料单(腹阴联合包)

安全核查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打trocar,切口隧道的分离

观察孔
胸骨后间隙 左、右操作孔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连接气腹
置入胸腔镜 连接C02气腹机
置入操作戳卡
单腔管使肺部萎陷的程度达不到手术要求,为了增加 手术视野,使用气腹人工游离胸骨后腔隙
剑突下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
目录
C O N T E N T S
01 02
重症肌无力
认识胸腺
03 04
术式比较
手术配合
01 重症肌无力
T R A N S I T I O N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
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
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
2、为什么要用气腹?术中调节气腹C02的压力值是多少?
单腔管使肺部萎陷的程度达不到手术要求,为了增加手术视野,使用气腹人 工游离胸骨后腔隙。 C02压力保持8-10mmHg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正中切口入路 经右胸或双侧胸腔镜入路
•术野清晰、左右侧胸腺均可 以清晰分离 •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 •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切口大,需劈开胸骨, •出血多,疼痛明显 •术后恢复慢,胸廓稳定性差 对心肺功能影响大 •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 住院时间长
•易损伤肋间神经,发生肋间神 经痛 •胸腺切除或不完全,易损伤肺 •双侧入路手术时间长,损伤大 •术后要放胸腔闭式引流进入胸 腔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2.免疫抑制剂 3.血浆置换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胸腺是 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
(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 肌无力最重要的方法)
胸腺切除的理论基础
消除自身抗体介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害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部分合成于胸腺 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肌样细 胞” 产生胸腺 阻止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的胸腺素产生胸腺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致敏

1. 胸科铺单习惯,四块布中单对折,铺于切口周围,然后常规铺单
2. 湿纱布擦干镜头血迹后再用碘伏纱块擦拭 3. 手术体位取平卧,垫高背部折刀人字位,双侧大腿分开 4. 手术为平面切口,暴露困难,需要保持气腹压力(调节压力8~10mmHg) 5.注意观察术中出血情况,随时准备好劈胸骨及开胸器械



肺功能锻炼(术前) 胃肠道准备(病房)
留置尿管
外周静脉准备
手术配合--术前访视

评估患者 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 与医生沟通准备 术中特殊用物

手术配合--麻醉准备
1 全麻,气管插管 2 中心静脉置管 3 动脉穿刺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
人字位 肩胸部放一软枕 仰卧背部垫高/仰卧折刀位
上述抗体、细胞等大部分活化、产生于胸腺
02 认识胸腺
T R A N S I T I O N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thymus) 位于前纵膈,敷于心脏和大血 管表面,呈灰赤色,扁平状,
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骨 胸腺 主动脉弓 肺
认识胸腺--胸腺的形状
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眼皮
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 视、苦笑容等),症状严重
会使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
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发病机制及现状
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活动后加重,休息(晨轻暮重)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减轻
主要症状
眼外肌无力(>90%的病例眼外肌麻痹) 脑神经支配的骨骼肌 明确诊断,要做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观察眼睑等和肌力 相关的症状 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手术配合--术中站位及设备的摆放
腔 镜 电 刀 系 统
二 号 器 械 车
显示器


吸 引 器
助 尾 主

洗 一号器械车
术者站在患者两腿间,扶镜助手站于患者左侧
手术配合--敷料器械准备
敷料:腹阴联合包、消毒包,治疗巾、一次性台布、
手术衣,中单
器械:胸腔镜包、灯柄 , 腔镜器械
(10mmtrocar,5mmtrocar两个,电凝钩,无损伤 钳,分离钳,气腹管) 腔镜设备:10mm镜头、光纤,超声刀(长头)+手 柄、电凝线,冷刀
术式比较
剑突下切口入路其他的优点: 1.切口隐蔽美观,满足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2.麻醉损伤小(单腔管气管插管全麻) 3.避免术中对肋间神经的损伤和牵拉 4.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
5.只需要三个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是未来胸外科的发展方向
04 手术配合
T R A N S I T I O N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