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胸腺扩大切除术
合集下载
医学胸腺扩大切除术

胸骨 胸腺 主动脉弓
肺
认识胸腺--胸腺的形状
胸腺常分为不对称的左、 右两叶,呈上尖下宽的锥 体形或窄长形,前面略凸, 后面微凹,前后稍扁。
外科手术中胸腺一般分5 种形态:H型、蝶型、 三角形、条型和多叶型, 以H型多见。
认识胸腺--胸腺的功能
胸腺的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
1.中枢免疫器官 2.产生T淋巴细胞 3.协助发育外周免疫器官
阻止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的胸腺素产生胸腺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致敏
上述抗体、细胞等大部分活化、产生于胸腺
TRANSITION
02 认识胸腺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thymus) 位于前纵膈,敷于心脏和大血 管表面,呈灰赤色,扁平状, 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游离胸腺周围 向前游离至胸廓入口 向上游离至胸廓内动脉 向下游离至膈神经
扩大切除范围:双侧隔神经平面以上的所有前纵膈脂肪组织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切除胸腺 切断胸腺静脉 切除胸腺 清扫前上纵隔脂肪
注意保护无名静脉!!!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引流袋取出标本
术式比较
剑突下切口入路其他的优点:
1.切口隐蔽美观,满足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2.麻醉损伤小(单腔管气管插管全麻) 3.避免术中对肋间神经的损伤和牵拉 4.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 5.只需要三个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是未来胸外科的发展方向
TRANSITION
04 手术配合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
肺功能锻炼(术前) 胃肠道准备(病房) 留置尿管 外周静脉准备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手术讲解模板:胸腺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腺切除术
概述:
皮细胞等,这些细胞均能表达AchR,结构 完全与突触后膜上的AchR相同,但在蛋白 水平AchR表达则仅见于胸腺肌样上皮细胞, 这种细胞主要位于胸腺髓质和皮髓质交界 区,其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点是细胞内含 有横纹肌肌管。生理情况下AchR与免疫系 统形成免疫耐受,不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 性的Ach
手术资料:胸腺切除术
概述: 为男性,40岁以后起病,多合并胸腺瘤,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出率高。提示遗传在 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手术资料:胸腺切除术
概述:
胸腺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的原因, 可能是①去除启动自身免疫的胸腺肌样细 胞表面新的抗原决定簇;②去除乙酰胆碱 受体致敏的T细胞;③去除分泌乙酰胆碱 受体抗体的B细胞;④去除与免疫功能障 碍有关的其他胸腺因素。有些重症肌无力 病例胸腺切除效果不显著,其可能原因是: ①胸腺切除不完全;②神经
胸腺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腺切除术
胸腺切除术
科室:心胸外科 部位:颈部胸腺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胸腺切除术
概述: 关于前纵隔肿物
手术资料:胸腺切除术
概述:
前纵隔肿物多为实性,可以经胸腔镜进行 肿物活检以明确诊断,也能完成某些肿瘤 切除手术。与经前胸入路接近后纵隔肿物 的胸腔镜手术一样,可经后胸入路接近前 纵隔肿物,便于观察肿物和周围组织的关 系,有利于操作。通常胸腔镜套管切口选 择在腋后线第5肋间,其余两个套管切口 选择在腋中线第3和腋前线第4
手术资料:胸腺切除术
概述:
的敏感性可达76%,单纤维肌电图可以提 高肌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中度至重度 MG患者100%呈现异常,甚至单纯眼肌型患 者、单纤维肌电图的阳性率也可达60%~ 75%。大多数MG患者乙酰胆碱抗体水平特 异性增高,但抗体水平高低与疾病的严重 程度相关不密切。
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36例

[ 作者简介 】王雪 峰 ( 98一) 男, 15 , 内蒙古 包头 市 人。医学
学士 , 任 医 师 。 主
胸 腺 扩 大 切 除 治 疗 重 症 /a 力 3 l无 n 6例
王 晓彬 , 李 丹
025 ) 2 1 0
( 蒙古林 业 总医院胸 外科 , 内 内蒙古 牙克石
[ 摘要 ]目的 : 探讨胸 腺 扩大 切 除治疗 重症肌 无 力的疗效 。方法 : 1 9 对 9 2年 1月~2 0 0 4年 1月胸 腺 扩大
s l fo eain wee casf d i t rd s rmi in i r v me t ef in y icu e e sin a d i ut o p rt r lsi e n o 4 g a e : e s o , mp o e n ( f ce c n ld s rmi o n m— s o i i
切 除治疗 重症肌无 力 3 6例 患者进 行 了随访 , 本组 男 1 9例 , 1 女 7例, 年龄 1 ~6 5 9岁。术 后随访 2年 以上 ( 平
均 2 . 月) 6 6个 。疗 效评 价按 Mo dn提 出的标 准, 为缓 解、 ne 分 改善 ( 以上 二项 称 为有效 ) 无 效和 恶化 。结 果 : 、 本组 3 6例 中, 缓解 1 9例( 2 7 , 5 . %) 改善 1 ( 8 9 , 效 2例 ( . %) 恶化 1 ( . %) 4例 3 . %) 无 56 , 例 2 8 。结论 : 胸腺 扩 大 切除术是 治疗重症肌 无 力有效 而安全 的方 法。 [ 关键词 ] 重症肌 无 力; 腺 切除术 胸
[ bt c] bet e T vla h f c o xe dd ty co o atei gai. to s 3 A s a tO jci : oea t teef t f tn e h metmyfrmys na rvsMe d : 6 r v ue e E h h
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2.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变化,床旁 备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 设备。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3.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4.使用抗生素,但避免用链霉素、新霉素、 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霉素。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后处理:
好的鉴别方法,但目前已无此种药物生产。 因而对呼吸困难、痰多、已发生危象的患 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 通气治疗,同时减少甚至暂时停用抗胆碱 酯酶药物,以后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剂量。 气管内分泌物多者,可用阿托品0.5mg皮 下或静脉注射。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并发症:
好的鉴别方法,但目前已无此种药物生产。 因而对呼吸困难、痰多、已发生危象的患 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 通气治疗,同时减少甚至暂时停用抗胆碱 酯酶药物,以后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剂量。 气管内分泌物多者,可用阿托品0.5mg皮 下或静脉注射。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步骤:
的前面,向上常达甲状腺下极,这一径路创伤小,但由于显露较差,目前 较少采用。 (2)胸骨劈开径路:经胸骨劈开有两种径路,一为全胸骨劈开径路,即 上方起于胸骨切迹上1~2cm,下方至剑突,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按常 规从胸骨切迹开始正中劈开胸骨,骨髓腔骨蜡止
概述: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概述:
首先探查纵隔结构,包括心包、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神经等,结合术前 胸部CT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如果行肿物活检,最好先针吸以免损伤血管, 然后使用内镜活检钳夹取病变,电凝止血;如考虑为恶性病变,应将活检 组织装在内镜袋内取出。
乳腺癌手术ppt课件

5
三、乳腺癌手术的经验探索
公元前400年,医学家Hippocrates认为任何 手术治疗都难以使乳腺癌奏效。 公元200年Leonide首次施行以烙铁烧灼止 血进行了乳房切除。同时,Leonide或许还是第 一个记录了乳腺癌转移到腋窝的人。 直到1757年,Henri Le Dran提出癌首先经 淋巴管转移到区域淋巴结,然后进入全身循环, 也即癌的早期阶段是一种局部疾病的理论,从 而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性。这种 局部起源理论的确立,推动了根治性手术的探 索和发展。
22
越来越多的乳腺肿瘤外科医生认识 到乳房对女性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的 重要性。可以说,保乳手术已成为乳 腺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23
24
八、 新型乳房切除术 尽管在发达国家保乳手术已成为I/II期乳腺癌 的首选术式,但对于II期以上或肿瘤较大、乳房较 小或者其他原因而不宜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以及保乳 手术后局部有复发的患者而言,乳房切除术依旧是 必要的。在保乳手术得以推广的同时,乳房切除术 依旧在不断发展。同样在考虑肿瘤切除的同时保存 最好的乳房外形的原则之下,保留皮肤乳房切除术、 保留乳头/皮下乳房切除术等新型乳房切除术式也被 提出并得到认可。
16
而据美国外科医师协会的资料,1950年 Halsted根治术占全美国乳腺癌手术的75%, 1970年约占60%,而到1972年则降至48%,1977 年降至21%,到1981年则仅占所有乳腺癌手术的 3%了。与此同时,改良根治术则由1950年的5% 上升至1972年的28%,到1981年上升至72%。
8
四、乳腺癌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 1、乳腺癌根治术
19世纪后期,在越来越多解剖学理论支持和一 些成功的手术经验基础上,美国医生William Stewart Halsted(1852-1922年)和Willy Meyer (1858-1932年)分别在1890年和1894年 先后在论文中提出了乳腺癌根治术。这种将患癌 乳房、胸大小肌和腋窝淋巴节在内的组织整块切 除的根治术又被称为Halsted术式。
完全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疗效

克隆及序列分析[ ] J .免疫学杂志 , 0 1 1 ( ) 2 3—2 5 20 , 7 3 : 1 1.
ae6 t 7[ ] n l ryA tmaI n l 0 3 0( ) g o J .A n Al g s mmuo,2 0 ,9 1 : e h
4 l一4 4.
[1 1 ]倪慧萍 , 国成 , 燕明 , 胡 顾 等.M d i 敏筛定量 过敏原检测 ei s ws
12 方 法 .
1 9
2
5
3
4
3
Ⅱb 型
1
1
术 溴吡斯
剂量 26 0
.
1 2 1 完 全 腔 镜 下 胸 腺 扩 大切 除 术 手 术 方 法 . .
采 用
6 7 ̄3 . 2 2 0 0 1 6 1 . 0 ̄3 . 7-0 2 5 2 0 - . 1 0 8 2 . 3
结论 对于 I、 Ⅱ期胸腺 瘤和 I、I 、I Ia lb型 MG患者, 完全腔镜下胸腺扩 大切 除术是 一种安全 、 有效的手术方法。
【 关键词 】 胸腺 瘤 ;重症肌 无力 ; 胸腔镜 ; 临床疗效 ; 腺扩 大切除 胸
胸 腺 扩 大 切 除 术 在 早 期 胸 腺 瘤 和 重 症 肌 无 力 ( ) MG 的治疗 中起着 十分重要 的作 用 , 是 , 但 传统 的劈 开胸骨胸腺扩 大切 除术手术创伤大 、 出血 多 、 后并发 术 症较 多且 疼痛较 为 明显 , 给患者 带来心 理和生 理上 的 痛苦 , 不能满 足年轻女性 患者对 美容 的要 求。19 9 5年 Ym等首先成功采用 电视 胸腔镜经右 胸行 胸腺切 除治 i 疗 M , G 目前在 欧美 发达 国家 以及 国内胸 腔镜 手术 开展成熟 的医疗单位 已成 为早期胸腺 瘤和 M G的重要 治疗方法 。
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疗效及多因素分析

d i s s e c t i o n f r o m J a n u a r y 1 9 9 7 t o De c e mb e r 2 0 1 1 .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e f f i c a c y j u d g me n t wa s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张 卫锋 ,伊 力 亚 尔 ・夏合 丁 ,居 来 提 ・艾 尼 瓦 尔 ,李 德 生 ,张 力 为
( 新 疆 医 科 大学 第 一 附属 医院 胸 外 科 ,鸟鲁 木 齐 8 3 0 0 5 4 )
摘 要 : 目 的 探 讨 胸 腺 扩 大 切 除 术 治 疗 重 症 肌 无 力 ( my a s t h e n i a g r a v i s , MG) 的 远 期 疗 效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1 9 9 7年 1月 一 2 0 1 1 年 1 2月 确 诊 为 MG 并 进 行 胸 腺 扩 大 切 除 +纵 隔 脂 肪 清 扫 手 术 6 2例 患 者 的
Ur u mq i 8 3 0 05 4, Chi na)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l o n g — t e r m e f f i c a c y a n d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o f t h e t h y mu s e x p a n d i n g t r e a t —
me nt f o r My a s t h e n i a Gr a v i s .M e t ho ds W e t o o k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a l y s i s a bo u t c l i ni c a l d a t a i n 6 2 p a t i e nt s who we r e d i a g no s e d a s M ya s t he n i a Gr a v i s a nd r e c e i v e d t he t hy mus e xp a nd i n g r e s e c t i on pl us me d i a s t i n a l f a t
胸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胸腔镜中转开胸探查术
手术
4级
74
34.2100
经胸膜胸腔镜检查
手术
4级
75
34.2100x001
胸腔镜检查
手术
4级
76
34.3x02
纵隔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77
34.3x04
胸腔镜下纵隔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78
34.4x00x008
胸腔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79
34.4x03
胸腔镜下胸壁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80
3级
40
34.0103
胸壁切开血肿清除术
手术
3级
41
34.0200
探查性胸廓切开术
手术
3级
42
34.0200x001
开胸探查术
手术
3级
43
34.0300
近期胸廓切开部位的再切开
手术
3级
44
34.0300x001
近期开胸术后再开胸术
手术
3级
45
34.0301
胸腔术后再切开止血术
手术
3级
46
34.0600
开放性肺活组织检查
手术
3级
19
33.2800x001
开胸肺活检术
手术
3级
20
33.3100
膈神经破坏术用于肺萎陷
手术
3级
21
33.3100x001
膈神经破坏术
手术
3级
22
33.3200
人工气胸用于肺萎陷
手术
3级
23
33.3201
手术
4级
74
34.2100
经胸膜胸腔镜检查
手术
4级
75
34.2100x001
胸腔镜检查
手术
4级
76
34.3x02
纵隔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77
34.3x04
胸腔镜下纵隔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78
34.4x00x008
胸腔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79
34.4x03
胸腔镜下胸壁病损切除术
手术
4级
80
3级
40
34.0103
胸壁切开血肿清除术
手术
3级
41
34.0200
探查性胸廓切开术
手术
3级
42
34.0200x001
开胸探查术
手术
3级
43
34.0300
近期胸廓切开部位的再切开
手术
3级
44
34.0300x001
近期开胸术后再开胸术
手术
3级
45
34.0301
胸腔术后再切开止血术
手术
3级
46
34.0600
开放性肺活组织检查
手术
3级
19
33.2800x001
开胸肺活检术
手术
3级
20
33.3100
膈神经破坏术用于肺萎陷
手术
3级
21
33.3100x001
膈神经破坏术
手术
3级
22
33.3200
人工气胸用于肺萎陷
手术
3级
23
33.32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突下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
目录
CONTENTS
01 重症肌无力 02 认识胸腺 03 术式比较 04 手术配合
TRANSITION
01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 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 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 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眼皮 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 视、苦笑容等),症状严重 会使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 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2.免疫抑制剂 3.血浆置换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胸腺是 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
(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 肌无力最重要的方法)
胸腺切除的理论基础
消除自身抗体介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害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部分合成于胸腺
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肌样细 胞” 产生胸腺
胸骨 胸腺 主动脉弓
肺
认识胸腺--胸腺的形状
胸腺常分为不对称的左、 右两叶,呈上尖下宽的锥 体形或窄长形,前面略凸, 后面微凹,前后稍扁。
外科手术中胸腺一般分5 种形态:H型、蝶型、三 角形、条型和多叶型, 以H型多见。
认识胸腺--胸腺的功能
胸腺的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
1.中枢免疫器官 2.产生T淋巴细胞 3.协助发育外周免疫器官
•术野清晰、左右侧胸腺均可 以清晰分离 •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 •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切口大,需劈开胸骨, •出血多,疼痛明显 •术后恢复慢,胸廓稳定性差 对心肺功能影响大 •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 住院时间长
•易损伤肋间神经,发生肋间神 经痛 •胸腺切除或不完全,易损伤肺 •双侧入路手术时间长,损伤大 •术后要放胸腔闭式引流进入胸 腔
术式比较
剑突下切口入路其他的优点:
1.切口隐蔽美观,满足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2.麻醉损伤小(单腔管气管插管全麻) 3.避免术中对肋间神经的损伤和牵拉 4.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 5.只需要三个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是未来胸外科的发展方向
TRANSITION
04 手术配合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
肺功能锻炼(术前) 胃肠道准备(病房) 留置尿管 外周静脉准备
手术配合--一次性物品的准备
1. 11#刀片、22#刀片、中角针、 肥仔针, 1#,4#, 7#丝线
2. 吸引管、胸科电刀、电刀擦, 垃圾袋 , 石蜡油
3. 显影纱球5包、腔镜保护套, 显影方纱
4. 胸腔引流管、水封瓶、胸泌保 护套,1000ml盐水 +冲洗管
手术配合--高值耗材
一次性5mm trocar(螺纹式) 人纤维蛋白胶(确认使用后,提前溶胶) 国产止血粉或止血纤维(备用) 片状耐维网(止血材料,病房带入)
发病机制及现状
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活动后加重,休息(晨轻暮重)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减轻
主要症状
眼外肌无力(>90%的病例眼外肌麻痹) 脑神经支配的骨骼肌
明确诊断,要做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观察眼睑等和肌力 相关的症状
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阻止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的胸腺素产生胸腺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致敏
上述抗体、细胞等大部分活化、产生于胸腺
TRANSITION
02 认识胸腺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thymus) 位于前纵膈,敷于心脏和大血 管表面,呈灰赤色,扁平状, 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常规消毒 铺无菌敷料单(腹阴联合包)
安全核查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打trocar,切口隧道的分离
观察孔
胸骨后间隙
左、右操作孔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连接气腹 置入胸腔镜
连接C02气腹机
置入操作戳卡
单腔管使肺部萎陷的程度达不到手术要求,为了增加 手术视野,使用气腹人工游离胸骨后腔隙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游离胸腺周围 向前游离至胸廓入口 向上游离至胸廓内动脉 向下游离至膈神经
扩大切除范围:双侧隔神经平面以上的所有前纵膈脂肪组织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切除胸腺 切断胸腺静脉 切除胸腺 清扫前上纵隔脂肪
注意保护无名静脉!!!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引流袋取出标本
手术配合--术前访视
评估患者 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
与医生沟通准备 术中特殊用物
手术配合--麻醉准备
1 全麻,气管插管
2 中心静脉置管
3 动脉穿刺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
人字位 肩胸部放一软枕 仰卧背部垫高/仰卧折刀位
手术配合--术中站位及设备的摆放
腔
显示器
麻
镜 电
头
刀
系
吸 引
统
器
助
产生和分泌 激素类物质
1.产生、分泌胸腺肽 2.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 3.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
TRANSITION
03 剑突下切口术式比较
术式比较
手术入路(经胸腔镜下 剑突下切口胸腺扩大切 除术)
经剑突下长2 cm切口为 观察孔
双侧锁骨中线肋弓下缘 处为操作孔
术式比较
剑突下入路
正中切口入路
经右胸或双侧胸腔镜入路
助
二 号
洗
尾
器
械
车 一号器械车
主
术者站在患者两腿间,扶镜助手站于患者左侧
手术配合--敷料器械准备
敷料:腹阴联合包、消毒包,治疗巾、一次性台布、 手术衣,中单 器械:胸腔镜包、灯柄 , 腔镜器械 (10mmtrocar,5mmtrocar两个,电凝钩,无损伤 钳,分离钳,气腹管) 腔镜设备:10mm镜头、光纤,超声刀(长头)+手 柄、电凝线,冷刀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切下胸腺后,再次检 查有无出血,冲洗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止血粉止血 肥仔针7号丝线缝腹膜 圆针1号丝线缝至皮下 角针4号丝线缝皮或0/4滑 线缝皮
手术配合—麻并代酸
气腹
低氧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
高碳酸血症
手术配合—洗手巡回注意事项
1.胸科铺单习惯,四块布中单对折,铺于切口周围,然后常规铺单 2.湿纱布擦干镜头血迹后再用碘伏纱块擦拭 3.手术体位取平卧,垫高背部折刀人字位,双侧大腿分开 4.手术为平面切口,暴露困难,需要保持气腹压力(调节压力8~10mmHg) 5.注意观察术中出血情况,随时准备好劈胸骨及开胸器械
目录
CONTENTS
01 重症肌无力 02 认识胸腺 03 术式比较 04 手术配合
TRANSITION
01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 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 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 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眼皮 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 视、苦笑容等),症状严重 会使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 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2.免疫抑制剂 3.血浆置换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胸腺是 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
(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 肌无力最重要的方法)
胸腺切除的理论基础
消除自身抗体介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害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部分合成于胸腺
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肌样细 胞” 产生胸腺
胸骨 胸腺 主动脉弓
肺
认识胸腺--胸腺的形状
胸腺常分为不对称的左、 右两叶,呈上尖下宽的锥 体形或窄长形,前面略凸, 后面微凹,前后稍扁。
外科手术中胸腺一般分5 种形态:H型、蝶型、三 角形、条型和多叶型, 以H型多见。
认识胸腺--胸腺的功能
胸腺的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
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
1.中枢免疫器官 2.产生T淋巴细胞 3.协助发育外周免疫器官
•术野清晰、左右侧胸腺均可 以清晰分离 •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 •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切口大,需劈开胸骨, •出血多,疼痛明显 •术后恢复慢,胸廓稳定性差 对心肺功能影响大 •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 住院时间长
•易损伤肋间神经,发生肋间神 经痛 •胸腺切除或不完全,易损伤肺 •双侧入路手术时间长,损伤大 •术后要放胸腔闭式引流进入胸 腔
术式比较
剑突下切口入路其他的优点:
1.切口隐蔽美观,满足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2.麻醉损伤小(单腔管气管插管全麻) 3.避免术中对肋间神经的损伤和牵拉 4.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 5.只需要三个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是未来胸外科的发展方向
TRANSITION
04 手术配合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
肺功能锻炼(术前) 胃肠道准备(病房) 留置尿管 外周静脉准备
手术配合--一次性物品的准备
1. 11#刀片、22#刀片、中角针、 肥仔针, 1#,4#, 7#丝线
2. 吸引管、胸科电刀、电刀擦, 垃圾袋 , 石蜡油
3. 显影纱球5包、腔镜保护套, 显影方纱
4. 胸腔引流管、水封瓶、胸泌保 护套,1000ml盐水 +冲洗管
手术配合--高值耗材
一次性5mm trocar(螺纹式) 人纤维蛋白胶(确认使用后,提前溶胶) 国产止血粉或止血纤维(备用) 片状耐维网(止血材料,病房带入)
发病机制及现状
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活动后加重,休息(晨轻暮重)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减轻
主要症状
眼外肌无力(>90%的病例眼外肌麻痹) 脑神经支配的骨骼肌
明确诊断,要做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观察眼睑等和肌力 相关的症状
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阻止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的胸腺素产生胸腺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致敏
上述抗体、细胞等大部分活化、产生于胸腺
TRANSITION
02 认识胸腺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thymus) 位于前纵膈,敷于心脏和大血 管表面,呈灰赤色,扁平状, 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胸腺
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常规消毒 铺无菌敷料单(腹阴联合包)
安全核查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打trocar,切口隧道的分离
观察孔
胸骨后间隙
左、右操作孔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连接气腹 置入胸腔镜
连接C02气腹机
置入操作戳卡
单腔管使肺部萎陷的程度达不到手术要求,为了增加 手术视野,使用气腹人工游离胸骨后腔隙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游离胸腺周围 向前游离至胸廓入口 向上游离至胸廓内动脉 向下游离至膈神经
扩大切除范围:双侧隔神经平面以上的所有前纵膈脂肪组织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切除胸腺 切断胸腺静脉 切除胸腺 清扫前上纵隔脂肪
注意保护无名静脉!!!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引流袋取出标本
手术配合--术前访视
评估患者 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
与医生沟通准备 术中特殊用物
手术配合--麻醉准备
1 全麻,气管插管
2 中心静脉置管
3 动脉穿刺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
人字位 肩胸部放一软枕 仰卧背部垫高/仰卧折刀位
手术配合--术中站位及设备的摆放
腔
显示器
麻
镜 电
头
刀
系
吸 引
统
器
助
产生和分泌 激素类物质
1.产生、分泌胸腺肽 2.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 3.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
TRANSITION
03 剑突下切口术式比较
术式比较
手术入路(经胸腔镜下 剑突下切口胸腺扩大切 除术)
经剑突下长2 cm切口为 观察孔
双侧锁骨中线肋弓下缘 处为操作孔
术式比较
剑突下入路
正中切口入路
经右胸或双侧胸腔镜入路
助
二 号
洗
尾
器
械
车 一号器械车
主
术者站在患者两腿间,扶镜助手站于患者左侧
手术配合--敷料器械准备
敷料:腹阴联合包、消毒包,治疗巾、一次性台布、 手术衣,中单 器械:胸腔镜包、灯柄 , 腔镜器械 (10mmtrocar,5mmtrocar两个,电凝钩,无损伤 钳,分离钳,气腹管) 腔镜设备:10mm镜头、光纤,超声刀(长头)+手 柄、电凝线,冷刀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切下胸腺后,再次检 查有无出血,冲洗
手术配合--手术步骤
止血粉止血 肥仔针7号丝线缝腹膜 圆针1号丝线缝至皮下 角针4号丝线缝皮或0/4滑 线缝皮
手术配合—麻并代酸
气腹
低氧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
高碳酸血症
手术配合—洗手巡回注意事项
1.胸科铺单习惯,四块布中单对折,铺于切口周围,然后常规铺单 2.湿纱布擦干镜头血迹后再用碘伏纱块擦拭 3.手术体位取平卧,垫高背部折刀人字位,双侧大腿分开 4.手术为平面切口,暴露困难,需要保持气腹压力(调节压力8~10mmHg) 5.注意观察术中出血情况,随时准备好劈胸骨及开胸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