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难忘九一八教案

第14课_难忘九一八教案
第14课_难忘九一八教案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

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

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

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演练与提高

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谁能告诉大家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吗?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板书)

二、讲授新课:

1、九一八事变

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中国

近代史前期,日本曾经发动或参与过哪两次侵华战争?

师:自近代以来,日本始终没有停止侵略中国的战争。1905年,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了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1931年,趁蒋介石正全力“剿共”之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板书)

师: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几纪录片,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假如你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你会怎样做?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因此,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有义务领导全国人民一起抗战,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看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由于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军令如山,担任东北军总司令的张学良只好带领十几万大军撤入关内,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结果,离九一八事变仅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日本的铁蹄之下。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全国人民忍无可忍,纷纷起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更是同仇敌忾,奋起杀敌,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学生欣赏歌

学生翻开课

生:甲午中

日战争、八

国联军侵华

战争

生思考:

九一八事变

前,日本侵

略者制造了

什么事件?

2、九一八事

变爆发的时

间、地点?)

生回答并一

起读蒋介石

的密电两遍

生组织小组

活动并回

答:

1、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出

了中国军民的亡国之痛和期盼

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它出现

的背景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

部沦入日寇之手。其根本原因

是()

A、日军攻势太猛

B、东北军防守不力

C、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

D、张学良为了保全东北军的

实力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九一八事变

4、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

中,其主导作用的是()

A、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

(师组织小组活动):

沦陷敌手的东北大地上,发现了哪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抗日义勇军是由哪些人组成的?抗日游击队是中共派谁组织的?(师总结其斗争揭开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序幕,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东北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

师: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的华北地区,妄图占领整个中国。国难当头,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显示出博大的胸襟,放下与国民党的历史恩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这一主张的感召下,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抗日义勇

军和抗日游

击队)

(抗日义勇

军主要是指

东北人民和

未撤走的东

北军部队自

发组织的抗

日武装的总

称。)

(东北抗日

游击队是由

中国共产党

派杨靖宇领

导的抗日武

装,)

生记笔记:

中国的矛盾

是中华民族

与日本帝国

主义的矛盾

方针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

B、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C、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积极奔

走营救蒋介石

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

共抗日的主张

2、西安事变

播放录像《西安事变》思考问题:1、西安事变发生于什么时候?发动者是谁?2、作为蒋介石的部下,张、杨为什么要“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蒋介石被扣押了,但如何处置蒋介石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西安事变后,有人主张杀蒋,有人主张放蒋,你同意哪种主张?请简单陈述理由。

师: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什么具体行动?十年内战期间,蒋介石屠杀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趁机杀了他,反而要和平解决呢?

师:于是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说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小结:

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中

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西安事变(中国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生组织小组

活动并回

答:如果杀

掉蒋介石,

会爆发新的

内战,日本

会乘机扩大

侵略,而释

放蒋介石,

更有利于争

取一切力量

抵抗日本的

侵略。

生回答:

标志着十年

内战基本结

束,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读一读你有何收获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

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

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中国亡于帝国主义,

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

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

为奴隶亦不可得。

回答:

(1)材料一是出现在哪一重大

事件前后?材料一的态度如

何?

(3)根据材料二说明采取材

料一中态度的真实意图。

(4)此态度造成了怎样严重

的恶果?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调兵山市第六初级中学

冯淼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练习 新人教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01知识管理 知识点1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 借口:________事件。 过程: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________城。 结果:蒋介石推行________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标志:中国人民的________抗战开始了。 知识点2西安事变 时间、地点:1936年12月12日,西安。 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实行“________”,逼蒋抗日,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____________”。 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____________。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02基础过关 知识点1九一八事变 1.2016年9月18日,是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85周年。中国多地以鸣响防空警报等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当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A.寻找失踪士兵 B.柳条湖事件 C.日本工厂被炸 D.西安事变 2.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如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与该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战争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3.“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歌中的“家乡”在()A.东北 B.华北 C.西南 D.西北 4.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知识点2西安事变 5.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某历史事件发展简单示意图,据此可知该事件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以讲述九一八事变、事变后社会各界的不同态度,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抗战带来的转机等为主要内容。本课为抗日战争史的第一课,是为日军侵华、民族危亡的开始。 学情分析:学生每每学习这部分历史,都会热情高涨,心中充满爱国主义情绪,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性的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思考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培养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全面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过程与方法: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课本,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解决策略:通过视频材料辅助及图表方式学习 难点:西安事变 解决策略:讨论如何处置蒋介石从而理解西安事变制造了改变抗站局面的机会,而能够把握住机会,将事变解决好怎至关重要。 教学过程预设: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城关中心校刘志辉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先听一段音乐《松花江上》(教师播放)。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请同学们想一个问题,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组投影。 [学生回答]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②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③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

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九一八事变”目下的前两段内容。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真实过程。并能复述主要内容。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铁轨,反诬为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家可以互相交换看法,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这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回答二:给侵略战争制造一个借口,以便师出有名。 回答三:为了欺骗世界舆论,给人造成一种是中国军队挑起事端的假象。 回答四:柳条湖距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很近,离东北重镇沈阳也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 [教师小结]确实是这样的,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了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而制造的一个借口。 [教师过渡]九一八事件以后,全国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南京政府、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三省的沦陷。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一齐来读一下课本上关于蒋介石不抵抗和东三省沦陷一段的内容。 (再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体会东北人民失去家园的痛苦和对日本野蛮侵略的愤慨) [教师引导]同学们,不到四个月,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一曲《松花江上》表现了东北人民的痛苦和愤慨。可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为现实服务。只有弄清了东北三省沦陷的真正原因并对其作深入分析,我们才能从中吸收到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工作。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板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爆发(时间、地点)

2.经过 3.结果 二、西安事变 1.背景 2.发生(时间、人物) 3.经过 4.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了解一组新闻: 1.变爆发70周年,辽宁省及沈阳市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在去年“九一八”前夕,曾担任辽宁省副省长和政协副主席的林声在一次有老红军、老战士和二战受害劳工参加的座谈会上,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他说:“现在还有一些市民在9月18日这天仍然搞一些喜庆活动,这是不合时宜的”。林声的倡议不仅得到了在场的老红军、劳工等的热烈掌声,一些商家和市民也积极响应这一呼吁。 3.去年,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4.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5.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6.2003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2周年的国耻日。而这几天的珠海,却发生了足以令整个中国愤怒的一幕——数百名日本男客人组成的一个观光团,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中大肆“买春”,并公开称“就是来玩中国‘小姐’的”。 7.晨报合肥专讯13日下午2时,鄂州、珠海两地警方联手,成功抓获“9·16”珠海特大组织、介绍卖淫案重要涉案嫌疑人廖某。14日,鄂州警方将廖某移交珠海警方。 承上启下,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布置学生阅读68—7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在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课程标准: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一、教材地位 《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从整个近代史来看,这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面对日本入侵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此外,学习本课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对如何处理中日关系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A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B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A.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B.让学生利用政史互融的特点,拉近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会运用正确眼光审视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任秋菊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 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结合历史地图册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册的能力和直观认识历史、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 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杨靖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历史背景;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日本侵华政策的由来和九一八事变的关系 教学过程: [老师单元开篇]: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新的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请同学们打开第四单元的首页,从1931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侵占我国的领土,掠夺资源、劳动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战争罪行。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抗日”成为当时的主旋律。经过14年艰苦的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历史解开了新的一页。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中华

《难忘九一八》教案设计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及其危害、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探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3、引导学生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张学良、杨虎城,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①阅读教材找出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和结果 ②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有何反应?(蒋介石、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 ③西安事变的背景是什么?找出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九一八事变以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却执行不抵抗政策。(大屏幕显现不抵抗政策,链接到蒋介石图片及给张学良密电,内容: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为什么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请同学们分析。 ②请同学们分析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界会有什么反映?请同学们讨论,积极发言。 ③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三)拓展延伸 1、伴随着歌曲《松花江上》,展示一副副图片,如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沈阳、1931年日军侵略中国东北满洲里、日军残杀中国老百姓等,使学生充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4课 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柳条湖事件。 2、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地点在沈阳。 3、九一八事变后,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4、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加紧侵略中国的步骤。 5、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东北三省沧陷。导致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6、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7、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 9、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 10、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1、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1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又叫做双十二事变,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1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14、西安事变的结果是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二、列举题: 1、列举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及职位。 答: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国民党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 2、列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列举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进行抗日的队伍及领导人。 答: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杨靖宇 4、列举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答:局部抗战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 三、简述题: 1、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史意义。 答: 历史背景: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这使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结果: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 3.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三、教学方法 1.情景引导法。 2.讨论法。 3.材料提炼法。 4.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 九一八事变 [视频] 九一八事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学生提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补充。 引导一:日本为何制造“柳条湖事件”? 引导二:日本打到我们家门口,作为中国人,正常反映应该如何?而事实呢? 引导三:引导学生判定蒋介石的态度,教师可以出示材料。 引导四:蒋介石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呢?有什么理论依据吗?出示材料。 引导五:东北三省沦陷后,人民生活在日本的铁蹄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可以通过日军大量的屠杀、迫害中国人的图片配上插曲《松花江上》将日军在东北的种种罪行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得出九一八事变的第一个结果──东北三省沦亡。 引导六: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映又是如何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一些图片、视频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东北抗日联军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岁月里,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与日寇

水滴系列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

第6课难忘九一八 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内容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标准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形成学生的大局观、民族利益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教师: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心里很难受。 教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九一八变成了一个悲惨的时刻,从此东北三省的人民脱离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而只能到处流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九一八事变。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表格。

初二历史《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钟祥市旧口一中吴庆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难忘九一八》,设计课时为一课时,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下面我从教材、教法、 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板块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版块:说教材 1、教材内容、地位 《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 从整个近代史来看,这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面对日本入侵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⑴、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⑵、方法与过程: A、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B、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C、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B、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及落实方案 (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方案:通过材料提炼信息以及学生复述,回答相关问题,完成相关目标。 (2)西安事变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堂实录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堂实录 先请同学们听一种声音《防空警报》(媒体播放)。 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对,是防空警报。每到“九月十八日”,全国各地总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沈阳上空总会响起长长的警报声,那凄厉的警报声仿佛在提醒每个炎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80多年前在沈阳所发生的一幕。历史上的9月18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岁月,走进那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先请同学们看视频《九一八事变》 下面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和结果,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下面请同学们从下面的阅读材料中找出原因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国民党政府蒋介石是怎样的态度呢?下面请看当时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在短短

的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蒋介石为什么不抵抗呢?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材料: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从此,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图片,看看日军在东北惨无人道的暴行。(展示图片,同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 同学们,看到这此图片,你的心情如何呢?你不想对日本人说些什么吗?你想对当时的中国人说些什么?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但全国人民是怎样做的?中国共产党和东北人民是什么态度呢?下面请同学阅读教材70 页最后一段。 (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制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坚决抵抗。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制日本的侵略)(白板展示抗日英雄杨靖宇、马占山、赵一曼图片,并用放大镜放大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文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为: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初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在能力层面,学生课余查阅资料,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课前历史书籍的发放,微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学习本课,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历史基础知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一书中,张学良内心独白为主线,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微视频、电子相册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合作探究,形成历史理解、史料实证以及此基础上的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抗战将士誓死保卫家乡的爱国情怀,理解张学良等爱国人士的进步立场,形成时空观念,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教学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过程教学法、个别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2、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自责 局部抗战——欣慰 联共抗日——觉醒 西安事变——无悔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知识梳理】 时间: 地点: 一、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策: 结果: 影响:开始了。 1、日军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 背景 2、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3、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而蒋 介石不接受二人建议,到西安督促张、杨二人进攻红军。 时间: 人物:、 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二、西安事变 (双十二事变) 1、中共出发点: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 中共主张争取一切力量抵抗。 2、中共代表: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西安事变 得到。 影响:基本结束,初步形成。【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蒋介石在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 3、西安事变又叫() 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A.改善两党关系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用心爱心专心 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洹滨中学曹艳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引导 教学准备《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变》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听后想想: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九一八事变这一国耻,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没齿难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二、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生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预习时,请认真捕捉有效地历史信息: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原因(背景)等。) 四、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独立试航”。——然后请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答案。 五、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我找到了哪些历史知识点、提出了哪些历史问题)。 2、思考:动脑筋(第70页: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活动与探究(第73页) 六、班内小组交流 1、小组抢答: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要先制造柳条湖事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九一八事变”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待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态度?(不抵抗)。我们可以从他发给张学良的密电可以看出:(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并分析) 2、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内战,蒋介石提出“先剿共、后抗日”的主张。)危害:只有四个多月,东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师:东北沦陷后,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同时日本在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下面看一组照片。(出示日军杀害中国东北人民的照片)。 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屠杀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根据P70-71页的内容回答) 过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不满足于在东北的既得利益,接着把侵略魔

七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教案(3)鲁教版

难忘九一八(3) 一、设计理念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三、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1.提前安排预习课文、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2.准备好必需的相关图片、地图、录音机、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你想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吗?谁知道我国的国耻日是哪一天?有什么来历?……我们要学好历史不忘国耻警钟长鸣。 学习新课: 投影(或挂图):东北三省沦亡示意图 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并说出时间和大体经过。 板书: 一、九一八事变 1931.9.18 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 1.分组回顾列举出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并选一名代表口述出来(认识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2.讨论:日本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又一次侵略中国?(探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3.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制造借口) 4.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5.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请举例说明。 6.最后,教师强调:这些事例说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 过渡到第二目:投影:

八年级历史上册 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入歌曲《松花江上》,提问: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 2、导出九一八事变,导入新课 二、新授 1、感知教材。 学生读书5分钟。 2、创设情景。 补充“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有关图片,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便于掌握知识。 3、自主学习。 设计两张表格,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相关信息填入表中。 (1)九一八事变 4、设置问题

(1)九一八事变,提两个问题: ①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引导学生再阅读教材及小字部分,补充日本大陆政策、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蒋介石政府全力“剿共”等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明白日军侵略中国野心由来已久,激发对日军暴行的愤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②面对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是如何应对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及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展示东北迅速沦亡的严重后果,激发学生对日军侵略暴行的愤恨和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义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补充杨靖宇和赵一曼的相关资料,突出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游击队英勇抗日的光辉事迹。 指导学生进行对比,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和东北义勇军,英勇抗日。 通过对比,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引出中国共产党必将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为学习西安事变做好准备。 (2)西安事变,提3个问题: ①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发动西安事变? 通过讨论、分析、梳理,让学生探索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民族矛盾激化是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感召张、杨二人是重要原因,张、杨二人的爱国心是个人因素,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原因。让学生明白这是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②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补充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南京国民政府中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不计宿怨,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力地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国共两党是分裂对峙,十年内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是团结合作,一致抗日。 得出答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这三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方方面面考虑,如有不一致意见可组织辩论,协助学生梳理总结,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光辉形象,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5、课堂延伸 (1)展示靖国神社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 (2)补充今年钓鱼岛事件有关资料 (3)补充胡锦涛总书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题辞。 让学生联系当今,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难忘九一八学案教案

难忘九一八学案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课型:______________备课日期___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主备人:__________ 执教人:__________ 审阅签字:__________ 序号: 第16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2、讨论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结合本课内容,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教法、学法】: 【新课导入】: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当堂训练】 同步训练 【学(教)后心得】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16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2、讨论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结合本课内容,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诸城一中戴翠梅 【教案背景】 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感到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组织学生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尤其是“九一八事变”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效果很好。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课题】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有两个小标题内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从内容上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下”——“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进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 尤其“九一八事变”一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后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等问题。这部分内容情感色彩特别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强烈地感受这段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1、教学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5)通过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各派的强烈反响。各派准备如何处置蒋介石?是杀,还是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并根据知识的联贯性分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与必然性 3、教学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突破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点评,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多媒体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抗战名曲《松花江上》https://www.360docs.net/doc/a111037166.html,/443930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