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4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合集下载

梅钢4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分析

梅钢4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分析

影 响 因素较 多, 炉后 炉 况一直处 于波动状 态 , 气流 分布 不合 理 , 开 煤 加之 炉前渣 铁 处理 对 炉 内 影响较 大 ,0 9年 1 20 0月下 旬出现 炉况 失 常 , 对 此 次炉 况 失 常进 行原 因分析 并总 结 处理措 针
施, 希望对 同类 高炉有一定借鉴 作 用。 关 键词 : 炉况失 常 ; 因分析 ;处理措施 原
的 2号铁 口已退 出 , 主沟 在烘烤 阶段 , 尚不能投 入
使用 , 使 l号铁 口单铁 口出铁达 1 , 迫 _ 7h 迫使炉 内
减风 , 缩矿批 , 、 减 停富 氧来 维持 生 产 。2 3日夜 班 又开 始 出现 管 道 行 程 ,4 日早 班 出现难 行 , 2 渣铁 物理 热下降 到 1 5 0℃ , 4 后炉 况 不 稳 , 风量 难 加 , 只能 维持 30 0I / i , 速 2~ 0 l m n 料 l 4个/ , 迫缩 h被 矿批 , 富氧 , 负荷 , 停 退 中班渣 铁 物理 热进 一 步变 差 , 动性 极 差 , 渣 沟 结 死 , 况 失 常 已 形 成 。 流 下 炉 部 分生产 数据 见表 1 。
欧 阳佰礼
胡 攀峰
梅钢 4号 高炉炉 况失常 的分析
・ 1・ 4
2 处 理措 施 2 1 抓好炉 前 渣铁处 理 , . 及时 出尽 凉渣铁
( 当时只有 1 5 1℃ ) 4 未升高 至正 常水平 就撤风 温 、 开加 湿 , 直接 消弱 了所加 空 焦 的作用 , 长 了炉况 延 恢 复时间 。恢 复过程 对 焦炭 的布 料方 式进 行 了调 整 , 加 了焦炭 布 到高 炉 中心 的档位 和 布料 圈数 , 增

4 0・
梅 山科技

高炉炉况判断与冶炼过程失常和处理

高炉炉况判断与冶炼过程失常和处理
风口区是高炉内温度最高的区域。通过观看焦炭 在风口区的运动状态和明亮程度,可以判断炉缸 圆周各点的工作情况、温度和顺行情况。经常观 察风口可以为操作者提供较早的炉况变化情况, 能够做出及时的调节,确保高炉稳定顺行。
1)用风口判断炉缸工作状态 炉缸状态应均匀、活跃是高炉顺行的一个重要标 志。
①各风口明亮均匀,说明炉缸圆周温度均匀。
在炉渣成分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生铁含[Si]量 增加,炉缸温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在其他条件 相同时可以用生铁含[Si]量来判断炉缸温度, 生铁中含[S] 量的变动成为判断炉缸温度变化 趋势的标志。 在炉缸中心堆积的情况下,生铁含[Si]水平无 变化,但由于铁水温度降低,致使生铁中[S] 升高。在出铁时,后期比前期[S]高,这同炉 渣先热后凉相一致。 高炉边沿堆积时,生铁含[Si]无变化,而生铁 中的[S]前期比后期高。 高炉炉况失常时,生铁含[S]大幅度升高,但生 铁含[Si]波动幅度较小。
⑤当碱度小于1.0时,将逐渐失去光泽,变成不透 明的暗褐色玻璃状渣,易脆。
⑥低温炉渣,其断面为黑色,并随着渣中FeO增 加而加深,一般渣中FeO大于2%渣就变黑了。
⑦严重炉凉时,渣会变得像沥青样。
⑧渣中含MnO多时,渣呈豆绿色。
⑨渣含MgO较多时,渣呈浅蓝色;MgO再增加时, 渣逐渐变成淡黄色石状渣,如MgO大于10%,炉 渣断面为淡黄色石状渣。
高炉风口,不仅能反映炉缸热制度,也能反映送 风与炉料下降的情况。
炉热时,风口明亮,焦炭活跃,无大块生降;炉 凉时风口发暗,生降多,甚至某些风口出现涌渣、 挂渣。在观察风口时,应注意煤气流分布情况, 边缘发展时风口明亮但炉温不高。在喷煤高炉看 风口时,还应注意风口前煤粉的燃烧情况,防止 煤粉喷吹在圆周方向上不均匀。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高炉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冶炼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因此高炉工作者应努力做到“分析好上班,操作好本班,照顾到下班”。

依据正确的观察、分析、判断、采取及时果断的调节措施,纠正由于种种原因所破坏的冶炼平衡,以保持炉况稳定顺行,一般情况下,影响炉况波动的主要因素有:1、原燃料物理、化学性质波动。

(包括烧结、球团粉末量、原燃料)2、气候条件变化(即气温、温度、下雨、下雪等)3、设备状况影响(包括热风炉及装料设备故障,冷却设备漏水,喷煤设备故障,铁口失常,检测设备失灵等)。

4、操作因素。

6.1正常炉况的标志:6.1.1炉缸工作全面均匀活跃,炉温充沛,煤气流分布合理稳定,下料均匀。

具体表现为“风口明亮”,炉缸周围工作均匀,风口前无大块生料,不挂渣、涌渣,焦炭活跃,风口破损少。

6.1.2渣铁物理热充足,流动性好,渣碱度正常,渣沟不结厚壳,渣中带铁少。

6.1.3下料均匀,两个料尺图像及记录曲线都没有陷落、停滞、时快时慢现象。

记录曲线呈规则的锯齿状,两探尺要求同时达到料线,料线差最多不超过0.5m。

6.1.4炉温在规定范围内波动。

6.1.5风量、风压和透气性曲线,波动范围小,无明显锯齿状,风压和风量相适应,风量和料速相适应。

6.1.6炉喉煤气圆周均匀,炉喉十字测温曲线与炉顶摄像仪成像一致。

6.1.7炉顶煤气温度曲线呈一定温度范围波动的一条宽带,各点互相交织,组成的温度带有规则的波动。

6.1.8炉喉、炉身温度变化不大,在规定范围内炉身静压正常,无剧烈波动,在图形上呈一条平稳的波动不大的曲线。

6.1.9上、下部压差相对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6.1.10、炉体冷却水温差在规定范围内波动且相对稳定。

6.2正常炉况时操作:6.2.1为了达到稳定、高产、优质、低耗和高炉长寿,正常的操作制度应保持正常的煤气分布和充足的炉缸温度,以达到最有利的高炉冶炼正常进行的热制度。

6.2.2稳定冶炼强度,稳定炉温,稳定炉渣碱度,加强炉况分析。

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

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

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在快速的运行中,其中有关钢铁高炉的运行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高炉炉况问题很多,基于此,本文对高炉失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剖析,为优化处理失常炉况提供了相关建议,总结炉况失常的经验教训,避免炉况失常的再发生。

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炉况失常;原因;处理;分析1 前言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总厂5#高炉有效容积1260m3,设有两个出铁场,20个风口;于2014年4月7日高炉炉况失常,经过30多小时的处理高炉炉况得以恢复,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炉况失常前后对比.2 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2.1 炉缸工作基础偏差高炉炉缸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高炉炉况失常与高炉炉缸状态偏差有直接的关系,高炉炉况失常前高炉有塌料及滑尺现象,主要与高炉低强冶炼、风速偏低有关系,高炉综合冶炼强度维持在0.95t/m3d—1.15 t/m3d,风速维持在200m/s—220m/s,高炉炉渣碱度控制在0.95倍—1.05倍,高炉主要操作参数炉况失前后对比.高炉虽然采取了缩少风口直径、低碱度自循环洗炉及不定期用洗炉剂洗炉等措施,但炉缸工作状态仍然偏差,需要适当提高高炉冶炼强度,提高高炉鼓风动能,保持风口回旋区活跃。

2.2 铁口工作状态较差高炉炉前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到高炉炉内的操作,高炉炉况失常前铁口工作状态较差,具体体现在铁口难开,有断铁口现象,铁量差偏大,主要与高炉炉缸工作状态偏差及炮泥质量变差有关系;此次高炉炉况失常与高炉渣铁未出净有直接关系,正常每次铁出铁量为190t—220t,炉况失常前连续三次铁出铁量分别为89.6t、83.8t、80.8t,高炉炉缸渣铁未及时排放,导致后续高炉渣壳脱落,高炉炉况出现塌料滑尺,进而影响到高炉煤气流失常,高炉出现向凉趋势;需要强化高炉铁口的维护,保证高炉及时顺畅出净渣铁。

2.3 高炉操作迎调滞后高炉出现失常征兆后高炉操作者没有果断采取有效的迎调措施抑制高炉炉况的恶化,高炉操作者现场一次减风不到位、补充热量不充足、炉前组织没有及时出净渣铁,使高炉炉况出现难行悬料,风口前有涌渣、生降现象,炉缸工作状态向凉趋势;高炉操作者在处理异常炉况时,必须掌控减风控强及加焦补热的时机,在对炉况走势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必须快、准、狠的原则,快就是把握时机应快速,准就是炉况趋势判断准确无误,狠就是采取的措施必须一次到位。

高炉炉况失常总结

高炉炉况失常总结

高炉炉况失常总结1. 引言高炉作为炼铁工艺的核心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保持铁水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炉况时常发生失常情况,这些失常情况严重影响了高炉的正常操作和矿石冶炼效果。

本文将总结高炉炉况失常情况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旨在为高炉操作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原因分析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1. 炉料成分突变炉料成分的突变是高炉炉况失常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原料的质量有较大波动时。

比如,矿石含杂质增加、含水率变化、石灰石镁含量异常波动等都可能导致高炉炉况失常。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原料的控制和检测,提前发现和处理突变情况。

2.2. 石灰石质量变差石灰石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常用的矫正剂和炉渣形成物,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炉的炉况稳定性。

如果石灰石质量下降,容易导致炉渣膨胀、炉况不稳定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优质的石灰石供应商,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

2.3. 炉底渣疏松或积扎炉底渣的疏松或积扎都会影响高炉的正常运行。

炉底渣疏松会导致炉冷风过大,降低高炉的产量;而炉底渣积扎会导致炉冷风过小,影响高炉渣的排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清理炉底渣,并加强炉底渣的监测和分析。

2.4. 风温异常风温异常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常见的失常情况之一,风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高炉的正常运行。

风温过高会使煤气燃烧不充分,导致高炉炉况不稳定;而风温过低会使煤气在炉内燃烧不充分,影响炉内温度和反应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风温的监测和调节控制。

3. 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分析的失常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3.1. 建立完善的原料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原料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成分的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

通过及时掌握原料成分的变化情况,可以在炉料成分发生突变时及时调整炉况,保持高炉的稳定运行。

3.2. 优化石灰石采购和使用选择优质的石灰石供应商,在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的同时,加强对石灰石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⑥回风量要小,风压要低于悬料前的水平,风量 要为正常值的90%,炉况好转,跟据炉料透气性和压 差,逐渐全加风。
⑦根据炉况,可堵部分风口,按风压操作。 ⑧坐料后的低料线,要在20-30分钟内赶上,避免 低料线的负作用。 ⑨坐料要彻底,不急于回风,严防反复。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⑦赶料线时风压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风压过低影响料柱的透气性。低 料线期间恢复风量时要稳重,每次加风应小于20 kpa,在风压风量对称的基 础上的低料线,减风50%以上持续时间超过2h,应铁后休风堵风口,以利 于炉况恢复。 ⑧料线接近正常水平后风压会略有升高,此时应该控 制压差低于正常压差 10—15 kpa.以保持风量和风压对称,炉况稳定顺行。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3、铁沟过渣: (1)铁沟过渣原因: ①原因:小坑下沿过低 措施:小坑下沿较低时及时修补,确保高度适中 ②原因:小坑使用时间过长,过道老化 措施:小坑到后期时勤检查过道高度,过道高度
大于400mm时及时检修处理。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4、铁水跑大流: (1)铁水跑大流原因:
⑤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出现生降,严重时风口 涌渣,甚至烧穿;
⑥渣铁温度急剧下滑,铁水高硅高硫,流动性变差。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2)连续崩料的处理: ①迅速停氧停煤,相应减轻焦炭负荷; ②减少风量到不崩为止; ③集中加入净焦,改善料柱透气性和提高炉温; ④出铁后进行坐料,使煤气流重新分布,严重时可休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④出现中心管道时,高炉可临时增加内环的矿石 布料份数。
⑤若出现边缘管道时,无钟高炉可在管道部位采 用扇形布料或定点布料装若干批炉料。

柳钢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方法

柳钢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方法

摘要根据柳钢高炉近年来多次出现炉况失常及处理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在处理失常炉况过程中减少反复、快速恢复操作经验。

关键词失常炉况处理原则措施1 引言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目前柳钢已经拥有300、380×3、750、1080、1250m3等各级高炉,到2005年底,可以达到500~600万t的生产规模。

在发展的过程中,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高炉生产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出现过各种炉况失常现象,处理时间长的达一个多月,少的也有l~2周时间,每年损失产量2~4万t。

2004年中期,总结了经验教训,总结出处理炉况的方法和措施,下半年,306 m3的2号高炉出现过两次炉凉事故, 750 m3的6号高炉也出现过炉况波动现象,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当,炉况在2~3天就可以得到恢复,大大减少了炉况处理的时间和产量损失。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炉况处理的得失,总结柳钢高炉炉况失常的快速处理方法。

2炉况失常的过程特征1999~2004年间,由于原燃料、设备故障、操作管理失误等原因,多次造成炉况大幅度波动进而发展成为炉况失常,处理过程达到半个月以上,有些次处理过程多次反复,最后发展成为炉墙结瘤和炉缸严重堆积的恶性事故,最后被迫采取降料面炸瘤的措施。

这些处理恢复时间长的炉况主要表现为:①炉况稳定性差、气流不稳定,不容易接受风量和风压,悬塌料多,后期容易悬死,风机回风;②风口出现大块、挂渣、生降等现象,误认为是处理过程中渣皮下降,③控制生铁含[Si]仍然按照标准化上限来控制,操作控制困难,渣铁物理热差,渣铁分离差,多次造成连续出格,少则2~3炉多则到21炉,损失惨重;④慢风率高,随着处理时间增加,风渣口烧损增多,呈现出严重堆积现象;⑤炉墙温度不均匀。

炉身纵向与横向温度严重失调;⑥堵风口进行恢复,开风口后不稳定,被迫重新堵风口恢复。

3炉况失常的原因分析回顾这些炉况恢复的处理过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炉况波动的本质不清楚,处理的措施不到位;(2)措施中稳定炉况的条件没有创造好,炉温低、风温使用高,造成炉况稳定性差,难以加风,进而形成事实上的慢风,慢风率高,个别高炉整天处于慢风状态;疏导煤气流的制度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无料钟炉顶的操作规律没有掌握,气流不稳定,料柱透气性差,给炉况恢复造成困难;(3)操作上失误,亏料多、连续滑塌料没控制好,出现风口挂渣炉凉征兆,判断失误为渣皮脱落,提温不及时,措施不到位,贻误了时机;(4)炉温控制不足,炉况恢复所要求的充沛炉温不能满足,然而恢复炉况过程炉温难以控制,实际往往会造成偏低,特别是在渣皮脱落或其他情况造成炉温偏低时,风口前固状物难以熔化并及时流进炉缸,导致回灌风口、吹管等,反复造成慢风、难行、悬料、炉凉等现象;(5)慢风率高,加风的条件不足:炉温按标准化控制偏低,尤其是渣铁物理热不足,顺行后加风冶炼进程加快,出现炉温下降铁水出格等现象,被迫减风作业,影响加风恢复进程,同时进一步加剧炉缸堆积和炉墙结厚,洗炉达不到效果,耽误了处理进程;4炉况恢复的特点和措施2004年7月,总结了柳钢高炉在重大炉况失常情况下炉况恢复的经验,具体阐述如下:(1)首先确立炉况顺行的原则:特别是在炉温偏低炉况多次出现滑料塌料情况下,首先控制住滑料塌料现象,防止出现炉凉,造成风口烧穿、灌渣等恶化炉况事故。

高炉失常炉况处理

高炉失常炉况处理

高炉失常炉况的预防、处理及工艺考核炉况失常是炉况顺行恶化的结果,高炉操作者应及时判断炉况的变化趋势,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炉况进一步恶化。

炉况失常分为三类:煤气流分布失常,热制度失常和造渣制度失常。

一、悬料的征兆是什么?如何处理?1、形成原因悬料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炉料停止下降的失常现象。

各种炉况失常、恶化最终都能导致悬料。

按部位分为上部悬料、下部悬料;还可按形成原因分为炉凉、炉热。

原材料粉末多、煤气流失常等引起的悬料。

产生主要原因有:1)原燃料质量变差2)压差控制过高3)管道行程及崩料4)大量渣铁未出干净5)炉温陡然升高6)渣皮脱落7)炉墙结瘤等异常情况2、主要征兆:料尺停滞不动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炉顶煤气压力降低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高,风口焦炭仍然活跃,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部分风口焦炭不活跃(要注意当风压、风量、风口工作及上、下部压差都正常,只是料尺停滞时,应首先检查料尺是否有卡尺现象。

)3、处理:处理悬料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处理,除休风后复风初期的悬料外,一般都要求立即处理,悬料时间不要超过20min,处理越早,越易恢复正常,损失也越少。

二时要分析不同情况的悬料,采取正确的方法,力争一次坐料成功,避免出铁前坐料。

1)炉温正常、风口工作正常的突然上部悬料,是上部局部透气性与煤气流不适应造成的,可用高压、常压转换或坐料来进行处理,回风压力一般为原风压的70%左右。

2)炉热造成的悬料,必须采取降低炉温的措施,只有控制住热行,坐料后才可以消除悬料,第一次坐料后回风压力约为原风压的60%左右。

3)炉凉悬料切不可采取降低炉温措施,而是在坐料后用小风量回复,在保证顺行的同时恢复炉温正常。

4)坐料后应临时采取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连续悬料时,回风压力要低,并应缩小批重,集中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尤其是冷悬料,净焦可多加些,并及早改为停止喷吹燃料所需的焦炭负荷。

5)连续两次坐料后料尺仍不能自由活动,可改按风压操作,争取料尺自由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三、失常炉况的标志及处理1. 失常炉况的概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炉况波动,调节得不及时、不准确和不到位,造成炉况失常,甚至导致事故产生。

采用一般常规调节方法,很难使炉况恢复,必须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2.炉况失常原因◆基本操作制度不相适应。

◆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大的波动。

◆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导致调整方向的错误。

◆意外事故。

包括设备事故与有关环节的误操作两个方面。

3.失常炉况的种类低料线、悬料、炉墙结厚、炉缸堆积、炉冷、炉缸冻结、高炉结瘤等。

4.低料线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到炉,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正常料线低0.5m或更低时,即称低料线。

◆低料线的原因:①上料设备及炉顶装料设备发生故障。

②原燃料无常供应。

③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线。

◆低料线的危害:①破坏炉料的分布,恶化了炉料的透气性,导致炉况不顺。

②炉料分布被破坏,引起煤气流分布失常,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变差,导致炉凉。

③低料线过深,矿石得不到正常预热,势必降低焦炭负荷,使焦比升高。

④炉缸热量受到影响,极易发生炉冷,风口灌渣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炉缸冻结。

⑤炉顶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规定,烧坏炉顶设备。

⑥损坏高炉炉衬,剧烈的气流波动会引起炉墙结厚,甚至结瘤现象发生。

⑦低料线时,必然采取赶料线措施,使供料系统负担加重,操作紧。

◆低料线的处理:①由于上料设备系统故障不能拉料,引起顶温高,开炉顶喷水或炉顶蒸汽控制顶温,必要时减风。

②不能上料时间较长,要果断停风。

造成的深料线(大于4 m),可在炉喉通蒸汽情况下在送风前加料到4m以上。

③由于冶炼原因造成低料线时,要酌情减风,防止炉凉和炉况不顺。

④低料线1 h以应减轻综合负荷5%~l0%。

若低料线l h以上和料线超过3 m在减风同时,应补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以补偿低料线所造成的热量损失。

⑤当装矿石系统或装焦炭系统发生故障时,为减少低料线,在处理故障的同时,可灵活地先上焦炭或矿石,但不宜加入过多。

一般而言集中加焦不能大于4批;集中加矿不能大于2批,而后再补回大部分矿石或焦炭。

当低料线因素消除后应尽快把料线补上。

⑥赶料线期间一般不控制加料,并且采取疏导边沿煤气的装料制度。

当料线赶到3 m 以上后、逐步回风。

当料线赶到2.5 m以上后,根据压量关系情况可适当控制加料,以防悬料。

⑦低料线期间加的炉料到达软熔带位置时,要注意炉温的稳定和炉况的顺行。

⑧当低料线不可避免时,一定要果断减风,减风的幅度要取得尽量降低低料线的效果,必要时甚至停风。

5.悬料炉料停止下降,延续超过正常装入两批料的时间,即为悬料;经过3次以上坐料未下,称顽固悬料。

◆悬料的原因:悬料主要原因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不相适应。

◆悬料的种类:按部位分为上部悬料、下部悬料;按形成原因分为炉凉、炉热、原燃料粉末多、煤气流失常等引起的悬料。

◆悬料主要征兆:①悬料初期风压缓慢上升,风量逐渐减少,探尺活动缓慢。

②发生悬料时炉料停滞不动。

③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

④顶压降低,炉顶温度上升且波动围缩小甚至相重叠。

⑤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过高,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

◆悬料的预防:①低料线、净焦下到成渣区域,可以适当减风或撤风温,绝对不能加风或提高风温。

②原燃料质量恶化时,应适当降低冶炼强度,禁止采取强化措施。

③渣铁出不净时,不允许加风。

④恢复风温时,幅度不超过50C/h,加风时每次不大于150 m3/min。

⑤炉温向热料慢加风困难时,可酌情降低煤量或适当撤风温。

◆悬料处理:①出现上部悬料征兆时,可立即用改常压(不减风)操作;出现下部悬料征兆时,应立即减风处理。

②炉热有悬料征兆时,立即停氧、停煤或适当撤风温,及时控制风压;炉凉有悬料征兆时应适当减风。

③探尺不动同时压差增大,透气性下洚,应立即停止喷吹,改常压放风坐料。

坐料后恢复风压要低于原来压力。

④当连续悬料时,应缩小料批,适当发展边沿及中心,集中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

⑤坐料后如探尺仍不动,应把料加到正常料线后不久进行第二次坐料。

第二次坐料应进行彻底放风。

⑥如悬料坐不下来可进行休风坐料。

⑦每次坐料后,应按指定热风压力进行操作,恢复风量应谨慎。

⑧悬料可临时撤风温处理,降风温幅度可大些。

坐料后料动,先恢复风量、后恢复风温。

⑨冷悬料难于处理,每次坐料后都应注意顺行和炉温,防热悬料和炉温反复。

严重冷悬料,避免连续坐料,只有等净焦下达后方能好转,此时应及时改为全焦操作。

⑩连续悬料不好恢复,可以停风临时堵风口。

⑾连续悬料坐料,炉温要控制高些。

⑿坐料前应观察风口,防止灌渣与烧穿,悬料坐料期间应积极做好出渣出铁工作。

⒀严重悬料(指炉顶无煤气,风口不进风等),则应喷吹铁口后再坐料。

⒁悬料消除,炉料下降正常后,应首先恢复风量到正常水平,然后根据情况,恢复风温、喷煤及负荷。

6.连续塌料探尺停滞不动,然后又突然下落,称为塌料。

连续停滞、塌料称为连续塌料。

◆连续塌料的危害:影响矿石预热和还原,特别是下部连续塌料,能使炉缸急剧向凉,甚至造成炉缸冻结事故。

◆连续塌料的征兆:①探尺连续出现停滞和塌落现象。

②风压、风量不稳,剧烈波动,风量接受能力变差。

③顶压出现向上尖峰,并且剧烈波动,顶压逐渐变小。

④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有生降和涌渣现象,严重时自动灌渣。

⑤炉温波动,严重时铁水温度显著下降,放渣困难。

◆处理方法:①立即减风到能够制止崩料的程度,使风压、风量达到平稳。

②适当减轻焦炭负荷,严重时加入适量净焦。

③临时缩小矿批,减轻焦炭负荷,采用疏导边缘和中心的装料或酌情疏导边缘。

④出铁后彻底放风坐料,回风压力应低于放风前压力,争取探尺自由活动。

⑤只有炉况转为顺行,炉温回升时才能逐步恢复风量。

⑥减氧或停氧。

7.炉缸堆积◆炉缸堆积的原因:①原、燃料质量差,强度低,粉末过多,特别是焦炭强度降低影响更大。

②操作制度不合理。

主要包括:长期边缘过分发展,鼓风动能过小,或长期减风,易形成中心堆积;长期边缘过重或鼓风动能过大,中心煤气过度发展,易形成边缘堆积;长期冶炼高标号铸造生铁,或长期高炉温、高碱度操作;造渣制度不合理,Al2O3和MgO含量过高,炉渣粘度过大;长期过量喷吹。

冷却强度过大,或设备漏水,造成边缘局部堆积。

◆炉缸堆积的类型:炉缸中心堆积和边缘堆积两种,见表4—28。

表4—28高炉炉缸堆积对比表◆炉缸堆积征兆:①接受风量能力变坏,热风压力较正常升高,透气性指数降低。

②中心堆积上渣率显著增加,出铁后,放上渣时间间隔变短。

③放渣出铁前憋风、难行、料慢,放渣出铁时料速显著变快,憋风现象暂时消除。

④风口下部不活跃,易涌渣、灌渣。

⑤渣口难开,带铁,伴随渣口烧坏多。

⑥铁口深度容易维护,打泥量减少,严重时铁门难开。

⑦风口大量破损,多坏在下部。

⑧边缘堆积一般先坏风口,后坏渣口;中心堆积一般先坏渣口,后坏风口。

⑨边缘结厚部位水箱温度下降。

◆炉缸堆积处理:①改善原、燃料质量,提高强度,筛除粉末。

②边缘过轻则适当调整装料制度,若需长期减风操作,可缩小风口面积、改用长风口或临时选择堵塞部分风口。

③边缘过重,除适当调整布料外,可根据炉温减轻负荷,扩大风口。

④改变冶炼铁种。

冶炼铸造铁时,改炼炼钢生铁;冶炼炼钢生铁时,加均热炉渣、锰矿洗炉。

降低炉渣碱度,改变原料配比,调整炉渣成分。

⑤减少喷吹量,提高焦比,既避免热补偿不足,又改善料柱透气性。

⑥适当减小冷却强度。

加强冷却设备的检查,防止冷却水漏入炉。

⑦保持炉缸热量充沛,风、渣口烧坏较多时,可增加出铁次数、临时堵塞烧坏次数较多的风口。

渣口严重带铁时,出铁后应打开渣口喷吹,连续烧坏应暂停放渣。

⑧若因护炉引起,应视炉缸水温差的降低,减少含钛炉料的用量,改善渣铁流动性。

⑨处理炉缸中心堆积,上部调整装料顺序和批重,以减轻中心部位的矿石分布量。

⑩若因长期边重,引起炉缸边缘堆积,上部调整装料,适当疏松边缘。

另外,在保持中心气流畅通的情况下,适当扩大风口面积。

8.炉冷炉冷是指炉缸热量严重不足,不能正常送风,渣铁流动性不好,可能导致出格铁、大灌渣、悬料、结厚、炉缸冻结等恶性事故。

◆炉冷发生的原因:(1)冷却设备大量漏水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停风时炉顶打开水未关。

(2)缺乏准备的长期停风之后的送风。

(3)长时间计量和装料错误,使实际焦炭负荷或综合负荷过重,或煤气利用严重恶化,未能及时纠正。

(4)连续塌料或严重管道行程,未得到及时制止。

(5)长期低料线作业,处理不当。

(6)边缘气流过分发展、炉瘤、渣皮脱落以及人为操作错误等。

◆初期向凉征兆:(1)风口向凉。

(2)风压逐渐降低,风量自动升高。

(3)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下料速度自动加快。

(4)炉渣变黑,渣中FeO含量升高,炉渣温度降低。

(5)容易接受提温措施。

(6)顶温、炉喉温度降低。

(7)压差降低,透气性指数提高,下部静压力降低。

(8)生铁含硅降低,含硫升高,铁水温度不足。

◆严重炉冷征兆:(1)风压、风量不稳,两曲线向相反方向剧烈波动。

(2)炉料难行,有停滞塌陷现象。

(3)顶压波动,悬料后顶压下降。

(4)下部压差由低变高,下部静压力变低,上部压差下降。

(5)风口发红,出现生料,有涌渣、挂渣现象。

(6)炉渣变黑,渣铁温度急剧下降,生铁含硫升高。

◆处理方法:(1)必须抓住初期征兆,及时增加燃料喷吹量,提高风温,必要时减少风量,控制料速,使料速与风量相适应。

(2)要及时检查炉冷的原因,如果炉冷因素是长期性的,应减轻焦炭负荷。

(3)严重炉凉且风口涌渣时,风量应减少到风口不灌渣的最低程度。

为防止提温造成悬料,可临时改为按风压操作,保持顺行。

(4)炉冷时除采取减少风量、提高风温、增加燃料喷吹量等提温的措施外,上部应加入净焦和减轻焦炭负荷。

(5)组织好炉前工作。

当风口涌渣时,及时排放渣铁,防止自动灌渣,烧坏风口。

(6)严重炉冷且风口涌渣,又已悬料时,只有在出渣出铁后才允许坐料。

放风时,当个别风口进渣时,可加风吹回(不宜过多)并立即往吹管打水,不急于放风,防止大灌渣。

(7)若高炉只是一侧炉凉时,首先应检查冷却设备是否漏水发现漏水后及时切断漏水水源。

若不是漏水造成的经常性偏炉凉,应将此部位的风口直径缩小。

9.炉缸冻结由于炉温大幅度下降导致渣铁不能从铁口自动流出时,就表明炉缸已处于冻结状态。

◆炉缸冻结的原因:(1)高炉长时间连续塌料、悬料、发生管道且未能有效制止。

(2)由于外围影响造成长期低料线。

(3)上料系统称量有误差或装料有误,造成焦炭负荷过重。

(4)冷却器损坏大量漏水流入炉,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

(5)无计划的突然长期休风。

(6)装料制度有误,导致煤气利用严重恶化,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

(7)炉凉时处理失当。

◆炉缸冻结的处理:(1)果断采取加净焦的措施,并大幅度减轻焦炭负荷,净焦数量和随后的轻料可参照新开炉的填充料来确定。

炉子冻结严重时,集中加焦量应比新开炉多些,冻结轻时则少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