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思想界研究墨学热潮出现的原因_石岩

合集下载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
焦贺娟
【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5)003
【摘要】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由信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有多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转变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则将这种可能性促成了现实.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焦贺娟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列德育部,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
【相关文献】
1.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J], 张卓群;
2.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转变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J], 张卓群
3.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宗教问题的认识 [J], 侯亮
4.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原因剖析 [J], 王友成
5."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原因剖析 [J], 王友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原因剖析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原因剖析
题 。走俄 国人 的路— — 这 就是 结 论 。” ] / [( D 1W p 为 什 么 1 1 年 爆 发 的俄 国社 会 主 义 十 月 革命 能 够 在 中国 97 产 生 如此 强 烈 的反 响? 根本 原 因还 在 于 中国社 会 内部 正在 发 生
世 纪 中世 界革 命 的先 声” 是 “ 界人 类 全体 的新 曙 光 ” . 世 他预 言 . 十月 革命 所掀 动 的潮 流是 不 可阻 挡 的 。“ 试看 将来 的环球 . 必是
人 。 月革命 后 。 十 他经 过 深入 的 观察 和缜 密 的思 考 . 98 月 在1 1年7 和 l月 先后 在 《 1 新青 年》 发表《 上 法俄 革命 之 比较观 》 《 民 的胜 、庶 利 》 {lsei 、Bohv m的胜 利 》 文 章 , 深邃 的历 史 眼 光 , 出十 月 s 等 以 指
中国知 识 分 子 由信仰 民主 主义 很快 地 倾 向 于社 会 主义
李 大钊 是在 中国大 地上 举起 社会 主 义 十月革 命 旗 帜的 第一
俄 国社 会 主义 十 月革 命 的 胜利 . 在先 进 的 中 国知 识 分 子 中 产生 了强 烈 的 反 响 , 个 事 实 促使 先 进 的 中 国知 识分 子 把 从 来 这 都 是 向西 方 学 习 的 眼光 转 向社 会 主 义苏 俄 正 如毛 泽 东所 言 :
“ 四” 五 时期 中 国先 进 知 识 分 子 为 什 么 会 由信 仰 西 方 的 民 盛 顿 、 破仑 。” 】 拿 【 ( 主 主义 迅 速 地 转 向 社 会 主 义? 这 个 问题 的解 答 . 多 人 主 要 对 许
十 月革 命 第 一次 把 社 会 主义 从 书本 上 的学 说 变 成 活 生 生 的现 实 。 次革 命 由于发 生 在情 况 和 中 国相 同 ( 建 压迫 严 重 ) 这 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技巧]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技巧]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0发生于1919年前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既有内在的动因条件,也有外在的思想的影响。

0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内在因素:0一、洋务运动0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最强大敌人的挑战。

而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

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

英法联军的嚣张狂妄和大肆侵略,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的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多方面的活动。

此次活动长达三十年,被称为洋务运动,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运动。

这次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01.改变固步自封、轻视科技的状态。

0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唯一理想,奠定了“科学救国”的根基于基础。

设立的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让国人重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大的形势下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贡献。

02.引发思想上的巨大转变0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几千年来“重农轻商”的观念。

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为清朝自强带来新的活力,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落地生根,进而提供后来一系列革命运动的物质来源。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 曾出现阅读答案解析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 曾出现阅读答案解析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阅读答案解析示例文章篇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的那些事儿》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就像一幅绚丽多彩却又错综复杂的画卷。

我曾和一位老学者聊天,他感慨地说:“哎呀,这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啊,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可这宝藏的门太多,路也太绕。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追问他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他就开始跟我讲起来。

在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里,文学作品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就好比是宝藏里闪闪发光的珍珠。

那些作家们,像鲁迅,他的作品就像是一把把犀利的手术刀,直直地切入当时社会的病灶。

我记得读《狂人日记》的时候,那种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简直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我和我的同学讨论这个的时候,同学说:“你想啊,如果社会是一个病人,鲁迅就是那个最勇敢的医生,他把病症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我深以为然。

而文化研究里的思想变革方面,那更是像汹涌澎湃的潮水。

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就像两只巨大的船桨,划动着时代的巨轮向前。

当时的青年们,一个个就像燃烧的小火苗,积极地投身到思想变革的浪潮中。

我想象着他们激昂地讨论着新思想,那场面该是多么振奋人心。

我问那位老学者:“那当时大家就没有犹豫和反对的吗?”老学者笑着说:“咋能没有呢?守旧派就像挡在道路中间的大石头,可是这股新思想的浪潮太强大,最终还是冲破了阻碍。

”再看文化研究中的艺术领域。

绘画、音乐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绘画不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传统模样,就像被关久了的鸟儿一下子被放飞到广阔的天空。

徐悲鸿的马,那奔腾的姿态仿佛要从画里跃出来,这就是新的绘画风格带来的活力。

我跟一位画家朋友聊起这个的时候,他说:“你看这马,它不仅仅是一匹马,它象征着一种自由、奔放的精神,就像当时的文化界渴望挣脱束缚一样。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的教育变革也不容忽视。

传统的教育模式被打破,新的教育理念就像春风吹进了校园。

学生们不再只是死读书,而是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世界。

我听爷爷讲过,他的父辈那时候上学,开始有了新的课程,大家都特别兴奋,觉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论五四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

论五四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

论五四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
一、来自西方思想界的引导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上中国的处境越来越感到无助。


这种背景下,许多人研究西方文化,并受到西方思想家的影响。

其中,以康德、黑格尔、
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思想最为重要。

与西方思想家们的思想交流和接触,促使中国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以唯物主义、辩证
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和哲学观。

二、反对传统文化的倡导
五四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和挑战。

许多青年学生开始反对传统文
化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并寻找新的思想方向。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有助于推动唯物
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三、前辈思想家的阐述与演绎
五四时期,许多前辈思想家也在推动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例如,李大钊通过《人
民的友谊》一文,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鲁迅在《雨巷》一文中,发表了对
唯物史观的肯定和推崇。

这些前辈思想家的阐述和演绎,对于唯物史观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各种出版物的传播
五四时期,出版物是唯一的传播知识和思想的形式。

许多知识分子把自己的思想表达
出来,并通过各种出版物传播。

例如,廖仲恺、李大钊等人就通过《新青年》这一出版物,把唯物史观的思想传播到了广大读者。

另外,各种报刊、刊物也通过刊登唯物史观相关的文章,扩大了唯物史观的影响力。

总之,五四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

来自西方思想界的
启示、反对传统文化的倡导、前辈思想家的阐述和各种出版物的传播等因素,共同推动了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高二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23年,大力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君劢在清华大学的“人生观”演讲,立即引起西化派阵营大批学者的激烈反对,“科玄论战”随之而起,引发大批学界名流参与到论战,之后逐渐形成两个明显的对立阵营:“玄学派”阵营和“科学派”阵营。

就在“玄学派”和“科学派”论战正酣之时,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唯物史观派”又加入了进来,把“科玄论战”推进到新的高度。

他们“对科学派与玄学派的观点进行总结,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作了新诠释,形成了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人生观’”。

“科玄论战”的逻辑展开正如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从“玄学派”的“正”开始,经“科学派”的“反”过程,最终在“唯物史观派”这里达成了“合”的结局。

“唯物史观派”既不同于“玄学派”对中国文化的极端推崇,也不同于“科学派”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立场。

“科玄论战”中“科学派”阵营的基本立场是极力弘扬科学理性精神,在“启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仅从“启蒙”的角度看,“科学派”所起的作用比“玄学派”明显要大。

毕竟,积弱积贫的中国此时最需要的是树立科学的权威,用科学理性来武装人的头脑,抵制长久占据人们心灵的愚昧迷信思想。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二者的立场其实并不是对立的,只是采取的途径不同而已。

表面上看似站在科学对立面的“玄学派”也并非全盘否定科学,而只是否定对科学盲目崇拜的“科学万能论”或“科学主义”。

他们也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改造传统学术的研究方法,正如张君劢所言,“我之立场,谓之为理性主义可也”。

墨子

墨子



墨家政治民主论的错误之处
1.“尚贤”不等于民主 。

因为,墨家的“尚贤”的主张所表达的是一种“贤人政治” 的诉求,其实只是一种“人治”理念,与现代民主观念有 相当的距离。
2. 墨家主张民主还是专制,除了看起政治观点以外,其集 团内部管理的实际状况还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

墨家巨子的超级权威足以证明墨家的集权主义倾向。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文子•自然》
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读沫子》(韩愈)

墨家之言贵俭,此其所行也。孟子之时,杨与墨,其途塞,孟子 以墨子之术俭而难遵,兼爱而不知亲疏,故辞而辟之。然其强本 节用之说,亦有足取者。 ——《崇文总目叙•墨家小叙》(欧阳修) 墨子者,废人物亲疏只别,而方以天下为己任,是其足以利人者 适足以为天下害也,岂不过甚哉!——《杨墨辩》(王安石) 杨墨皆是邪说,但墨子之说尤出矫伪,不尽人情而难行。孔墨并 用乃是退之之谬。—《朱子语类•诸子》(朱熹) 规矩是匠人的方圆,天志是为民的规矩。——《墨子选批》(李 贽) 吾学以老庄为体,以禹墨为用。——曾国藩 欲救今日之中国 ,舍墨学之忍苦痛何以哉 ?墨学之轻生何以 哉?——梁启超 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 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孙中山

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则说者多“棘刺”、“白马”之说;不以仪的为关, 则射者皆如羿也。人主于说也,皆如燕王学道也;而长说者,皆如郑人争年也。是以 言有纤察微难而非务也,故李、惠、宋、墨皆画策也;论有迂深闳大,非用也,故畏、 震、瞻、车、状皆鬼魅也;言而拂难坚确,非功也,故务、卞、鲍、介、墨翟皆坚瓠 也。且虞庆诎匠也而屋坏,范且穷工而弓折。是故求其诚者,非归饷也不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墨家思想式微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墨家思想式微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墨家思想式微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The Reasons of Mohist Though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Yang Xiaohui(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 airs and Public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China)Abstract:Mohist was an important school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With the Confucian saying that “the terms of the world”. However,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hinese history,Mohism were slowly fading and fi nally disappeared. One reason is that the inner depth of the lack of thought and the contradiction;The second is that it too pay attention to organization and neglect to learn;Three is due to its ideal is high and the request is too harsh to his disciples;Four is the mohism as a discipline of paramilitary groups have been ruler after unifi cation. Mohism utilitarian social politics,“Buddha day,Ming ghost”the logic of a religious ideas,technical,the empirical theory of knowledge,and cut off from sui generis of scientifi c thought,and the loss of the martial spirit,an enormous infl uence upon the later generations,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the country,is led to the imbalance in the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llectuals.Keywords:Mohism inner logic Utilitarianism Logical thinking focusing on the organization while ignoring the inheri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韩非子·显学》里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学,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说“:扬此绝学,志士仁人,起而行之,斯国家无疆之休也。”[4]
蔡元培则认为“救国者,艰苦之业也”,只有像“墨翟生勤而死薄”这样的人,才可以言
救国 [5]。胡适也大力推崇墨子的人格精神,认为这是一种不朽的精神。他曾说过,像墨
翟这样的人“一生刻意孤行,精诚勇猛,使当时的人敬爱信仰,使千百年后的人想念崇拜。
五四时期,思想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以墨批儒的 :
105
第一, 以墨 学 攻击 儒 学 的 专 制 思 想。 汉代以 后, 儒 家 思 想 为 封建 统 治阶 级 所 利
用,成为封建专制的工具。以《新青年》为阵地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儒学与封建专
制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是专制罪恶的根源,要维护共和,反对专制,反对复
馆 馆

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为了维护共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些思想
界先进知识分子以他们编辑的《新青年》为阵地,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对孔教和儒
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批判。这样,墨学这一曾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的思想
就再一次受到思想家的重视。五四时期“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就曾说过 :“九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中 国 国 家 博 物 馆 馆 刊
The Reason for the Upsurge of Mohism Study in the Intellectual
Circle during the May Fourth Period

馆 馆

下探求,一方面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西方引入先进思想、文化、技术 ;另一方面也有一
些人从悠久的民族文化中寻找救国的良药。墨学的复兴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出现的。清代
集墨学整理之大成的孙诒让在《墨子闲诂》一书中,就大力推崇墨子“勇于振世救弊”
的决心。五四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主题越来越强烈,许多知识分子也加
心中不忍,所以倡为‘非攻’论。”[9] 胡适自认为是个“极端的和平主义者”,对墨子的“非攻”
大为赞赏。他说“:墨子主‘非攻’;他底‘非攻’的理论实在是篇名著,尤其是三篇里的《非
攻上》实在是最合乎逻辑的反战名著 ;反对那些人类理智上最矛盾、最无理性、最违反
逻辑的好战的人性。”[10] 鲁迅也推崇墨子的“非攻”,他在《非攻》一文中,描绘了主张“非攻”,
秀所说 :“本志诋孔,以为宗法社会之道德,不适于现代生活。”[22] 因此,五四时期的知
识分子认为,要彻底摧毁封建制度,就不得不铲除封建的伦理道德。陈独秀说 :“儒教
孔道不大破坏,中国一切政治、道德、伦理、社会、风俗、学术、思想,均无有救治之法。”[23]
而墨子主张兼爱的学说正击儒学的弊端,成为思想家批判等级制度的重要思想工具。吴


先秦时期,墨学曾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但汉以后,由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思想政策,墨学逐渐没落,以致于鲜为人所提及。清乾嘉之际,考据之风兴起,墨学得到重


新整理。先后有汪容甫、卢抱经、孙渊如、毕秋帆、王念孙、俞荫甫、苏爻山等人治墨学。晚清,孙
一 八
诒让集各家之长,成《墨子闲诂》一书,标志着墨学复兴正式开始。之后,维新派和革命派也多有研
五四时期思想界研究墨学热潮出现的原因
现 代 史

石 岩 Shi Yan
文 物


103

10 6
内容提要: 先秦时期,墨学曾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但汉以后,因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 策,墨学逐渐没落。晚清,墨学复兴。五四时期,墨学更受思想家重视,思想界出现了研究墨学的热潮。本文从 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一、以墨学救治时弊;二、以墨批儒;三、以墨学会通社会主义思 想;四、发掘墨学中的科学成分。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封建思想仍然大量存在,以致于袁世凯也把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儒家思想作为其巩


固政权的思想工具。1913 年 6 月,袁世凯在守旧和复辟势力支持下,发布《尊崇孔圣令》,
家 博

此后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奉孔教为国教,祀孔祭天,各地尊孔社团纷纷建立,社会上掀
这便是立德的不朽”[6]。梁启超也认为墨家损己利人的行为是其基本精神,他说 :“吾尝
谛观思惟,则墨学精神,深入人心,至今不坠,因以形成吾民族特性之一者,盖有之矣。
墨教之根本义,在肯牺牲自己。”正是这种牺牲精神才使“我族能继继绳绳与天地长久”[7]。
墨学中 “摩顶放踵利天下”、“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成为五四时期思想家激励人们
关键词:
救治时弊 以墨批儒 社会主义思想



年 Abstract: Mohism and Confucianism were known as two of the most notable philosophic schools in pre-Qin

五 期
period. But after the Han Dynasty Mohism gradually declined because Emperor Wu of Han adopted Dong
secondly, to criticize Confucianism by Mohism; thirdly, to combine Mohism with socialistic thought; finally, to
explore science composition in Mohism.
Key Words: Treating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age; criticizing Confucianism by Mohism; socialistic thought


流之中,惟墨足与儒相抗。历观周汉之书,孔墨、儒墨对举者,凡百余条。”[13] “墨子的
代 史

主义,根本上和儒家绝对不能相容。”[14] 易白沙也认为先秦诸子之学只有墨学对当时的社
文 物
会最为有益,他说 :“周秦诸子之学,差可益于国人而无余毒者,殆莫如子墨子矣。”[15]
研 究
墨学成为反儒的重要思想工具。
历 史
墨学者。五四时期,在西潮汹涌澎湃的中国思想界更形成一种研究墨学的热潮,成为思想史上一个值
博 物

得注意和研究的现象。据统计,在清代 650 部文集中,有关墨子的文章只有 4 篇,而从 1912 年前后到


1949 年,有关墨子的文章共 127 篇 [1]。其中,五四时期的一些重要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蔡元培、
辟,必须批判儒学。易白沙认为 :“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君主
独裁,若无范围限制其行动,势将如虎傅翼,择人而食。”[16] 李大钊指出:“孔子者,历代
帝王专制之护符也。”[17] 陈独秀也说 “: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18]
儒学提倡尊君,导致了专制和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在这一思想前提下,思想家一方面
子常常把墨学作为批判儒学专制的有利武器。当然,也有思想家提出不同的看法,从
更深层次挖掘墨学的内涵。例如梁启超就认为墨子学说中更多地含有专制的成分。
第二,以墨学批判儒家的伦理思想。五四时期批儒的一个最主要方面是批判儒家
的伦理道德。儒家伦理道德,主张尊卑贵贱、上下长幼的等级制度,是维系封建社会的
重要纽带。但随着时代发展,儒家的伦理思想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正如陈独
︵ Zhongshu’s ideological policy “promoting Confucianism while abolishing others”. Nevertheless, Mohism
总 第
reviv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May Fourth period, the thinker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行非攻主义的救世家。”[12] 可以说,五四时期的思想界是把墨子的“非攻”说作为反对战
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武器。
二 以墨批儒
辛亥革命时期,推崇墨学的思想家,一般都不偏废儒学。俞樾就认为当时中国正处 于一个新的更大的战国时代,只有用墨学补充儒家德治的学说,才能做到安内攘外。章 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在倡导墨学之时,也都不废儒学。辛亥革命后,帝制虽被推翻,
所提倡的只是墨学中有益于社会的部分。例如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为反对封建道德和家
Mohism, and the upsurge of Mohism study in the intellectual circles was develop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期 ︶
reason for this historical phenomenon from four aspects: firstly, to treat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age by Mohism;
为保护宋国不被侵略而积极奔走的墨子形象。但是墨子的“非攻”并不是无原则的反对
一切战争,而是反对一切好战的国家进攻无罪的国家。思想家们也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
点,梁启超说 :“墨子所‘非’的,是‘攻’,不是‘战’。质言之,侵略主义,极端反对 ;
自卫主义,却认为必要。”[11] 胡适也认为 :“墨子并不是一个空谈弭兵的人。他是一个实
奋起救国的重要思想资源。
此外,墨学的“非攻”主张也受到五四时期思想家的重视。这是因为随着帝国主义
侵略的加深,使人们反对战争,反对侵略,期望着公正与和平。而墨子的“非攻”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