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点评分析

合集下载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首先对门诊处方点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合理用药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其原因和影响;接着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医生培训和建立处方点评机制;进而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政策建议。

最后在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合理用药,改进情况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改进措施,改进效果评估,政策建议,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愈发增强。

随之而来的也是就医成本的不断增加,尤其是药品费用在总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据统计,药品费用占门诊费用的比重已经超过50%,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多,患者和医生在用药方面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

面对这一现状,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迫在眉睫。

门诊处方点评是指医师对患者门诊就诊后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价,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合理用药则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理状态等个体差异,选用适宜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为提高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评估改进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动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处方点评汇总范文

处方点评汇总范文

处方点评汇总范文根据题目,我们将对处方点评进行汇总,下面是关于处方的1200字以上的点评:一、处方的详细信息这份处方提供了很多详细的信息,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

这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此外,处方还包含了医生的姓名和签字,以及处方开出的日期。

这些细节对于患者和药剂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确保他们正在处理正确的处方。

二、药物配方的合理性这份处方中所提供的药物配方是合理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医生正确地选择了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也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的。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患者用药须知在处方中,医生还为患者提供了用药须知。

这些须知包括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可能的相互作用等。

这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使用的方法。

此外,患者还可以根据这些建议来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

四、处方的优点这份处方有许多优点。

首先,处方提供了针对特定疾病和症状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其次,处方中提供了详细的用药须知,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最后,处方还包含了医生的签字和处方开出的日期,可以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时效性。

五、处方的改进空间尽管这份处方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处方中的字体和文字可能有些模糊和难以辨认。

这对于药剂师来说可能会造成困扰,因为他们需要清楚地读取处方上的信息。

建议医生在处方中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字号,以确保处方的可读性。

其次,处方中提供的用药须知可能有些简略。

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来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因此,建议医生在处方中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用药指导。

最后,处方中没有提供药物的价格信息。

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他们需要了解药物的费用,以便进行预算和评估。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门诊处方作为医生为患者开具的医疗处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目前我国在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生开处方不规范、患者用药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医疗部门加强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监管与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

一、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现状1. 医生开处方不规范在一些医院门诊,医生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存在开药过多、用药过重等情况。

有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要求,过度开药或者开高药量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不合理、药品费用高等问题。

而有些医生由于医疗知识水平有限或者医德不高,开具处方时存在药品不合理搭配、误诊、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2. 患者用药不合理一些患者在拿到处方后,往往自行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不按时服药、擅自更换药品等情况比较普遍,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一些患者由于资金状况等原因,会自行购买药物并进行药物自我治疗,忽视了医生的建议,也容易导致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1. 加强医生培训医疗部门应当加强对门诊医生的培训,提高其临床用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专业知识培训、临床技能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增强医生的用药合理性和规范性。

2. 完善处方点评体系建立处方点评体系,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定期点评和评估。

通过专业的药师团队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药品搭配合理、适量合适、用药频次合理等。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整改,确保医生开出的处方符合临床指南和标准,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3. 加强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药物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用药观念。

通过医生的耐心解释和患者教育手册等渠道,提醒患者按照医嘱规范用药,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频次和用药时间,及时向医生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等。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就医需求的增加,门诊处方点评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其经济负担,还可以有效预防药品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过度开药、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导致患者用药不当,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加强门诊处方点评和推动合理用药的改进势在必行。

通过对现有的门诊处方点评方式进行审查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

【背景介绍】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具体包括:1. 了解当前门诊处方点评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2. 探讨合理用药的意义,推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更加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注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3. 分析改进门诊处方点评和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提出相应建议和措施,以完善门诊处方点评体系,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引起社会和医疗行业的关注,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门诊处方点评的重要性门诊处方点评的重要性在于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门诊处方点评,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问题,如用药过量、用药不当、药物相互作用等,从而减少患者因用药不当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门诊处方点评还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药物组合,提高治疗效果。

门诊处方点评也是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分析,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药物的使用规范与适宜性,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门诊中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处方滥开和用药不当的问题。

因此,门诊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

门诊处方点评的目的是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发现和纠正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在门诊处方点评方面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完善的审核体系医院应该建立门诊处方审核工作体系,并根据各门诊科室的特点确定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制定严格的审核程序和操作规范。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药学人员,对处方的开立和审核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指导。

2、加强医生的教育培训门诊医生是处方写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需要提高医生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医生开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增强患者意识患者应意识到自己对于用药安全的责任,并遵循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药物,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药师应提示患者注意用药方法和药品副作用。

加强患者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用药不当的风险。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门诊合理用药是指适宜药物的使用,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机、疗程、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的合理选择。

门诊合理用药的改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药效的显著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合理用药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药品质量监管门诊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药品的品质稳定可靠。

因此,药品质量监管应该得到重视,并建立统一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对药品的生产、质量、储存、运输和销售进行全面监管,确保药品符合标准和规范。

2、建立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可以根据患者使用病历形成的详细行为数据,建议医生更改治疗方案。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各位中医爱好者或者同行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中药处方点评的事儿。

就像侦探查案一样,咱们得从一张张处方里找出线索,看看这用药有没有啥讲究,是妙笔生花呢,还是有点小问题。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三、点评结果。

# (一)合理处方。

1. 精准辩证,用药得当。

有些处方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就像[医生姓名]开的那张治疗感冒的方子。

患者是外感风寒,那医生开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简直就是黄金搭档。

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助麻黄发汗,杏仁降肺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

这就好比一个篮球队,每个球员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这张方子体现了医生对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准把握,从病因(外感风寒)到治法(辛温解表),再到用药,一气呵成,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2. 灵活配伍,照顾整体。

还有治疗失眠的一个方子也很赞。

患者不仅失眠,还伴有心烦、口苦、舌苔黄腻等症状。

医生开了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半夏、陈皮化痰理气,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下气破结,茯苓健脾渗湿,再加上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

这里面既有针对心烦口苦(热象)的清热药,又有解决失眠的安神药,还照顾到了因为痰湿内阻可能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通过化痰理气、健脾渗湿来调整身体的整体状态。

这就像修理一辆汽车,不仅修好了发动机(失眠这个主要问题),还顺便检查了轮胎(脾胃等相关问题),确保整辆车都能正常运行。

# (二)不合理处方。

1. 药味过多,主次不分明。

有几张方子啊,那药味多得像开中药铺子似的。

比如说一张治疗脾胃病的方子,好家伙,里面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十多味药。

这里面可能医生是想面面俱到,把所有可能影响脾胃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但是这么一来,主次就不分明了。

就像一群人一起说话,你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这么多药堆在一起,君药的力量就被分散了,就像一个合唱团里,主唱的声音被和声淹没了一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 药物剂量不合理。

处方点评及用药案例分析执业药师

处方点评及用药案例分析执业药师

………………
E=
G= I=
K=
O=
L=
P=
F=Leabharlann H=J=合理用药
医院应逐步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
据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用药管理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
处方点评 的实施
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进行点评
2020/4/22
合理用药
围手术期用药
国家基本药物 血液制品
中药注射剂
特定药物
2020/4/22
合理用药
无药品通用名 无规格 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
2020/4/22
合理用药
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
2020/4/22
合理用药
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及分析
2020/4/22
合理用药
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查体 辅助检查
男,72岁,70Kg 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意识不清15h 入院前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倒地, 呼之不应, 左侧肢体抽搐,约3分钟缓解, 仍意识不清 高血压病20年,否认药物过敏史
2020/4/珍22 肽: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合理用药 曲奥: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男,72岁,70Kg,肌酐200µmol/L 20%甘露醇250ml,qid,ivgtt
用药分析:
甘露醇可加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肾衰竭
建议:减少甘露醇用量,特别是每次用量,可甘 露醇125ml静点与托拉塞米20mg 静推,交替应用
开具2种以上药理 作用相同药物
2020/4/22
无正当理由
合理用药
门诊处方点评及分析
2020/4/22
合理用药
合格处方
2020/4/22
合理用药
前记内容缺项 无药品通用名

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教材:处方点评:门诊处方点评总结

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教材:处方点评:门诊处方点评总结

2021年10月门诊处方点评总结点评对象:所有使用药品点评时段:2021年10月点评目的:评价所使用抗菌药物与其主要医疗任务是否相符点评依据: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症、药理、相关指南共识等点评手段:XX系统导出数据一、抽样方法根据《我院处方点评制度(2017)》及《关于调整临床药学点评工作的建议》: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30张;病房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处方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份。

本次是按要求对以下科室门诊处方进行点评:XX科门诊、XX科门诊、XX门诊、XX科门诊、XX科门诊、XX科门诊。

按要求,XX科门诊、XX科门诊、XX门诊、XX科门诊、XX科门诊、XX科门诊每科不超20份,共点评100份,故上述科室共随机抽取100份处方进行点评。

通过“XX软件”,设置抽样参数为:1、门急诊处方抽查点评。

2、日期:2021年10月3、分别选择XX科门诊、XX科门诊、XX门诊、XX科门诊、XX 科门诊、XX科门诊。

4、样本抽取方式一:指定样本数量为“100”。

5、样本选择方法:随机抽取。

按上述抽样方法共抽取处方100份,其中莞翠中医门诊部未抽到处方,其余科室抽到处方数如下:XX科门诊28份、XX科门诊27份、XX 科门诊5份、XX科门诊23份、XX科门诊10份、XX科门诊7份。

上述抽到处方均符合要求,遂予以点评。

二、点评结果对上述抽取的100份处方进行点评,发现XX科门诊、XX科门诊、XX门诊均存在药物使用不规范的处方,共计4份,其中XX科门诊有2份,另外两个科室各有1份。

三、总结:通过对XX科门诊、XX科门诊、XX门诊、XX科门诊、XX科门诊、XX科门诊进行2021年10月的处方点评,发现4处用药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其中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1处;药物遴选不适宜2处;给药途径不适宜1处。

不规范的处方详情:XX科门诊:①病历号:XX,男,78岁,中医诊断:眩晕(气滞血瘀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师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点评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09T14:31:27.0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作者:金慧瑾蒋欣[导读] 强调处方点评是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校医院江苏南京 210095)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开具情况,有效促进处方合理化。

方法:连续十二个月每月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75张,共计900张处方,将点评结果利用EXCEL201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规定,进行处方合理性分析点评。

结果:所抽查处方中,合理处方790张(87.78%),不合理处方110张(12.22%)。

不合理处方中以不规范处方为主,占全部处方
5.22%,其次为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比4.33%,超常处方,占比2.67%。

结论:开展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处方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医院处方合理化,保证医疗质量。

【关键词】处方;点评用药情况;处方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358-02 强调处方点评是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院自2015年1月以来,根据原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医师、药师用药指南(2010版)》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药品说明书,定期对我院门诊处方开具情况进行分析与点评,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临床医护科室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取得较为显著效果。

现讲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利用我院门诊信息系统,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2个月,每月随机抽取处方75份,共计900份处方进行点评。

1.2 方法
依据原卫生部发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设计有关点评表,记录所点评处方的临床诊断、药品名称以及用药情况,参照相关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理学》(人民卫生版)等对其合理性作出评价[1][2]。

2.结果
2.1 门诊处方不合理情况
900张门诊处方中,790张处方属于合理处方(87.77%),110张处方存在不同类型的不合理现象(12.22%)。

2.2 不合理处方的主要问题
由表一可知,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三大类: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各类别的亚类详见表。

所列亚类中,以临床诊断不详占比最多,达21.82%。

3.讨论
3.1 不规范处方
3.1.1临床诊断不详部分医生在门诊量较大时疏于电脑输入,也有个别医生问诊不严谨草率诊断的现象。

案例如诊断为:尿不适、膝部擦伤待查、腰不适等。

随着相关管理制度的推出,该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3.1.2处方超7日量但未说明原因该现象在老年病患中尤为突出。

由于老年人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此种情形尚可理解。

但也出现一些非慢性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等开具7天以上甚至大于10天的药物,则需严格管控。

3.1.3未按规定开具二类精神药品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二类精神药品需使用专用处方单独开具并严格控制7日量。

部分医生由于主管疏忽将其与其他药品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
3.2.1重复用药重复用药在用药不适宜处方中占比较大。

该现象主要包括相同药理机制的药物、相同药物成分的药物(含前体药物)以及功效相似的中成药重复使用。

银杏叶注射剂、银杏叶片剂、通塞脉片这三种中成药均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于脑血管病的患者存在同时应用的情况[3]。

有学者研究指出[4],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单独应用一种或与两种以上的中成药,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无明显差异,后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大。

结合患者病情,建议选择一种药物、一种给药途径。

3.2.2用法用量不合理主要问题为超说明书、超剂量使用。

案例:某患者男,72岁,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炎。

处方嘱予0.9%NaCL 250ml,病毒唑0.5g,静脉点滴,qd。

输液30分钟后患者即出现心慌、呕吐、出汗等症状。

查阅此批药品说明书可知,病毒唑针剂该不推荐老年人使用。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临床上没有及时关注说明书的更新换代。

3.3 超常处方
常见较多如诊断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同时予以抗病毒药物加抗生素治疗。

其次为无正当理由为同一人同时开具2种以上作用相似药物,该现象主要集中在作用相近的中成药、感冒药上,如维C银翘片+三九感冒灵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心可舒胶囊。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连续的点评与分析可见,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正逐步提高,由此可知在医院开展药师对处方的点评制度,对提高我院处方合理化、提高医疗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仍然存在着的不同形式的不合理处方现象,除继续推行处方点评制度,医院还应采取以下对策:(1)对临床医师药师,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则的学习。

强化责任心,提高工作素养。

(2)权责明确,落实到人。

药师未尽到审核责任或医师拒不改正,双方均需承担责任。

(3)开展专题点评,如“儿科雾化吸入给药情况”,”输液治疗用药情况“等。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2010:47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S].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2010-06-11.
[4]韶华,刘乃丰,徐厚明,等.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调查与干预[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4):315-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