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第四章同步练习题

最新《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第四章同步练习题
最新《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第四章同步练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第四章练习题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将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根据功能要求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而构成的集合体称为。

2、仅具有某一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元件,称为。

3、由理想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路,称为。

4、电路分析的对象是。

5、仅能够表现为一种物理现象且能够精确定义的元件,称为。

6、集总假设条件:电路的??电路工作时的电磁波的波长。

7、电路变量是的一组变量。

8、基本电路变量有四个。

9、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为运动的方向。

10、引入后,电流有正、负之分。

11、电场中a、b两点的称为a、b两点之间的电压。

12、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13、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即。

p=,当0?p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

14、若电压u与电流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电路元件的功率为ui

是;当0?p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是。

15、规定的方向为功率的方向。

16、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可。

17、功率的参考方向也可以。

18、流过同一电流的路径称为。

19、支路两端的电压称为。

20、流过支路电流称为。

21、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

22、电路中的任何一闭合路径称为。

23、内部不再含有其它回路或支路的回路称为。

24、习惯上称元件较多的电路为。

25、只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

26、只取决于电路元件本身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7、电路中的两类约束是指和。

28、KC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

流的为零。

29、KCL只与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30、KV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代

数和为零。

31、求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与无关。

32、由欧姆定律定义的电阻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33、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的一条直线。

34、电阻元件也可以另一个参数来表征。

35、电阻元件可分为和两类。

36、在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电阻的功率为。

37、产生电能或储存电能的设备称为。

38、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恒定值,而输出电流的大小则由决定。

39、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为恒定值,而两端的电压则由决定。

40、实际电压源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

41、实际电流源等效为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

42、串联电阻电路可起作用。

43、并联电阻电路可起作用。

44、受控源是一种双口元件,它含有两条支路:一条是支路,另一条为支路。

45、受控源不能独立存在,若为零,则受控量也为零。

46、若某网络有b条支路,n个节点,则可以列个KCL方程、个KVL方程。

47、由线性元件及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

48、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电路。

49、独立电路变量具有和两个特性。

50、网孔电流是在网孔中流动的电流。

51、以网孔电流为待求变量,对各网孔列写KVL方程的方法,称为。

52、网孔方程本质上回路的方程。

53、列写节点方程时,独立方程的个数等于的个数。

54、对外只有两个端纽的网络称为。

55、单口网络的描述方法有电路模型、和三种。

56、求单口网络VAR关系的方法有外接元件法、和。

57、单口网络的VAR 与 无关。 58、置换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和 。

59、若两个单口网络‘

和N N 具有完全相同的 ,则称‘

和N N 相互等效。 60、单口网络的等效是对外特性而言, 并不等效。 61、n 个理想电压源串联时,可以用一个 替代。 62、n 个理想电流源并联时,可以用一个 替代。

63、任一支路与理想电压源s u 并联,等效为 ,其电压仍为 。 64、任一支路与理想电流源s i 串联,等效为 ,其电流仍为 。 65、只有 的电压源才允许并联。 66、只有 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

67、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只适用于 的等效。

68、若线性含源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为oc u ,短路电流为sc i ,则其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 69、求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时,必须采用 或 。 70、线性含源单口网络传递给可变负载L R 的功率为最大的条件是: 。 71、满足 时,称为最大功率匹配,此时负载所得的最大功率为 。

二、 单项选择题

1、电路如图1所示,电压U 等于( )。

A 、5V

B 、14V

C 、4V

D 、-4V

2、电路如图2所示,电压U 等于( )。

A 、2V

B 、-2V

C 、4V

D 、-4V

3、电路如图3所示,电压U 等于( )。

A 、2V

B 、-2V

C 、-4V

D 、4V

4、电路如图4所示,电流I等于()。

A、1A

B、2A

C、3A

D、4A

5、电路如图5所示,电流I等于()。

A、2A

B、-2A

C、1A

D、-1A

6、电路如图6所示,受控电压源的电压和功率为()。

A、6V ,18W

B、12V ,36W

C、24V,-72W

D、24V,72W

7、电路如图7所示,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功率为()。

A、1A,6W

B、3A,15W

C、2A,12W

D、4A,20W

8、电路如图8所示,电压源US产生的功率为()。

A、-9W

B、12W

C、-12W

D、9W

9、电路如图9所示,电流I等于()。

A、1 A

B、-1A

C、0.6A

D、-0.6A

10、电路如图10所示,电压US等于()。

A、12V

B、3V

C、9V

D、-12V

11、电路如图11所示,电流I S等于()。

A、1.5A

B、-1.5A

C、3A

D、-3A

12、电路如图12所示,电流I 等于( )。

A 、1A

B 、0.5A

C 、-0.5A

D 、-1A

13、电路如图13所示,输入电阻i R 等于( )。

A 、5Ω

B 、4Ω

C 、3Ω

D 、2Ω

14、电路如图14所示,电流I 等于( )。

A 、1A

B 、2A

C 、-2A

D 、-1A

15、电路如图15所示,使电流I 为零的电阻R 等于(A 、1.2Ω B

、2Ω C 、1.5Ω D 、3Ω

16、电路如图16所示,电压Uab 等于( )。

A 、1V

B 、2V

C 、3V

D 、4V

17、电路如图17所示,a 点电位Ua 等于(

)。

A 、-1V

B 、2V

C 、1V

D 、3V

18、电路如图18所示,Uab 等于( )。

A 、-4V

B 、-2V

C 、2V

D 、4V

19、电路如图19所示,电压U等于()。

A、0V

B、5V

C、20V

D、25V

20、电路如图20所示,电流I等于()。

A、1A

B、2A

C、3A

D、4A

21、电路如图21所示,电压U等于()。

A、-4V

B、-2V

C、2V

D、4V

22、电路如图22所示,端口等效电阻等于()。

A、-12Ω

B、-8Ω

C、6Ω

D、8Ω

23、电路如图23所示,电流源I S产生的功率等于()。

A、10W

B、-10W

C、100W

D、-100W

24、电路如图24所示,电流I等于()。

A、3A

B、0.7A

C、2.4A

D、2 A

25、电路如图25所示,电压US等于()。

A、10V

B、20V

C、30V

D、40

26、电路如图26所示,电流I 等于( )。

A 、1A

B 、2A

C 、3A

D 、4A

27、电路如图27所示,a 、b 端的等效电阻等于( )。

A 、5Ω

B 、5.2Ω

C 、10Ω

D 、20Ω

28、电路如图28所示,a 、b 端的等效电阻等于( )。

A 、1Ω

B 、2Ω

C 、3Ω

D 、40Ω

29、电路如图29所示,a 、b 端的等效电路为( )。

A 、2A ,4Ω

B 、-2A ,8Ω

C 、4A ,4Ω

D 、-4A ,8Ω

30、电路如图30所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i R 为( )。

A 、μ-68

B 、 μ-86

C 、μ-24

D 、μ

-42

31、电路如图31所示,a 、b 端的电压U ab 等于(

A 、5 V

B 、6 V

C 、7 V

D 、8 V

32、电路如图32所示,电压U 等于( )。

A 、20V

B 、30V

C 、40V

D 、50V

(全部章节)内科学配套同步试题

内科学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1.肺循环的特点是: 5.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 A.肺间质纤维化B.胸廓畸形C.胸腔积液D.肺切除术E即使重度缺氧.亦难发现发绀' A.<50g/L B.<60g/LC.<70g/L D.<80g/LE.<90g 9.哪项不是咯血和呕血的鉴别要点? A.出血量B.血液pH值C.血的颜色D.是否伴有食物残渣E.粪便的颜色 10.关于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肺为低压、低阻、高容的器官 型、全小叶型、混合型D.气肿型、支气管炎型、全小叶型 E.全小叶型、气肿型、混合型 3.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的肺气肿和何因素关系最密切? 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感染因素D.免疫损伤E.传染因素 4.对于早期COPD,下列各项肺功能指标中最敏感的是: E.肺活量(VC) 5.下列各项肺功能指标评价中重度COPD严重程度较好的是: A.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 B.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和预计值比(FEVl实测值颅计值) C.呼气相峰流速(PEF)D.残气量和肺总量比(RV/TLC) E.肺活量(VC) 6.COPD的气流阻塞,下列各项指标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呼气相峰流速(PEF) B.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MEFV) C.肺活量(VC) D.残气量和肺总量比(RV/TLC) E.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比(FEVl/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和预计值比(FEV1实测值/预计值)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常见的病理类型: A.小叶中央型B.灶性肺气肿C.全小叶型D.混合型E.旁间隔型肺气肿 8.慢性阻塞性胂疾病(COPD)肺气肿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潮气量小于正常B.用力肺活量降低 C.动脉血氧分压小于正常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 E.残气量和肺总量比(RV/TLC)大于40% 9.肺气 12.关于肺气肿支气管炎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又称紫肿型、BB型或B型 B.主要病理变化为严重慢性支气管炎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C.易反复呼吸遭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D.发病年龄较轻.患者较肥胖 E.肺气肿征明显、气促明显 13.男性.60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短10余年,吸烟30年,每天20支。考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胸片B.胸部CT C.肺功能D.血气分析E.肺核素扫描 14.女性,65岁。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0年,加重1周入院。人院时神清,血气分析PaO2 5.33kPa(40mmHg),PaCO210.0kPa(75mmHg)。吸人40%浓度氧后,患者出现呼之不应,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11.3kP C.支气管哮喘D.支气管扩张症 E.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16.女性,70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30年。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周前受凉后咳嗽加重,大量黏稠黄痰,无力咳出。近两天失眠。一天前自服地西泮5mg,次晨呼之不应。入院查体:昏睡,呼吸24次/分,口唇发绀,球结膜水肿。双肺散在湿性啰音及哮鸣音。此患者目前最可能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A.地西泮中毒B.肺性脑病C.脑血管意外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肝昏迷 答案 1.D 2.C 3.B 4.A 5.D 6.E 7.A 8 E 9.C 10. C 11.D 12.E 13.C 14.C 15.B 16.B 第三节慢性肺源性疾病 1.诊断早期肺心病的主要依据是: A.慢性肺部疾病B.肺气肿体征C.肺动脉高压症D.右心功能不全E.呼吸衰竭 2.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病因: A.胸廓畸形B.肺血管疾病C.慢性支气管炎D.重症肺结核E.肺间质纤维化 3.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A.房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动过速B.房颤 C.房扑D.室性心动过速E.室早 4.慢性肺心病机制中,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小学生2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练习

小学生2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练习这篇关于小学生2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练习,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知识根据地。 1. 3米-100厘米=( )米6米+49米=()米 2. 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3. (1)上面一共有( )个。 (2)根据图写成加法算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 4.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7,列成算式是( ),读作( )。 5.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和△,其中○的个数是☆的5倍,○有( )个,△的个数是☆的9倍,△有( )个。 6.在里填上+、-、、或=。 4○9=36 34〇45 16+20○35 40○4=36 22○2+2 28+8○83-8 7.( )里最大能填几? ( )65 ( )9 30( ) 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彩笔长10( ) 妈妈身高1( )62( ) 9. 数一数,试一试。 右图中有( )条线段,一共有 (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10.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大约写了( )个大字。 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 1、8+8+8=38=83() 2、有三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4、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

数值分析思考题1

% 数值分析思考题1 1、讨论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之间的关系。 答:(1)绝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将x 的近似值x * 表示成 x *=±10m ×(a 1×10﹣1+a 2×10﹣2+ …a n ×10﹣n +…+a k ×10﹣k +…),其中m 是整数,a 1≠0,a 1,a 2,…,a k 是0到9中的一个数字。若绝对误差,那么x *至少有n 个有效数字,即a 1,a 2,…,a n 为有效数字,而a n+1,…,a k ,…不一定是有效数字。因此,从有效数字可以算出近似数的绝对误差限;有效数字位数越多,其绝对误差限也越小。 (2)相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将x 的近似值x * 表示成 x *=±10m ×(a 1×10﹣1+a 2×10﹣2+ …a n ×10﹣n +…+a k ×10﹣k +…),其中m 是整数,a 1≠0,a 1,a 2,…,a k 是0到9中的一个数字。若a k 是有效数字,那么相对误差不超过 ;反之,如果已知相对误差r ,且有 ,那么a k 必为有效数字。 2、相对误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下式代替 ' 答:在实际计算时,由于真值常常是未知的,当较小时, r e x x e x x *****-==

通常用代替。 3、查阅何谓问题的“病态性”,并区分与“数值稳定性”的不同点。 答:(1)病态问题:对于数学问题本身,如果输入数据有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输出数据(即问题真解)的很大变化,这就是病态问题。 (2)不同点:数值稳定性是相对于算法而言的,算法的不同直接影响结果的不同;而病态性是数学问题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与算法无关,也就是说对病态问题,用任何算法(或方法)直接计算都将产生不稳定性。 4、 取 ,计算 ,下列方法中哪种最好为什么 (1)(3322-,(2)(2752-,(3)()31 322+,(4)()61 21,(5) 99702-答:(1)( 332-==; (2)(2752-==; , (3) ()31322+=; (4)()6121=; (5)99702-=; 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方法(3)最好,因为计算的误差最小。 2141.≈)6 21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十章课外活动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十章课外活动 第十章课外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2.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3.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4.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课外活动 D.群众活动 5.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6.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 A.探究性活动 B.发现性活动 C.训练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群众性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A.报告和讲座 B.集会 C.比赛

D.参观访问 E.小制作活动 2.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是()。 A.领导者的权威发动 B.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 C.个别谈话 D.抓好典型项目 E.做好总结 三、填空题 1.我国于__________年,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2.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__________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3.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__________和身心发展特点。 4.根据课外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__________、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5.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__________。 6.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课外活动的性质可将课外活动分为哪些类型? 3.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五、论述题 1.课外活动中的群众性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2.试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3.论述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2.B解析: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3.B解析: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4.C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定义。 5.D解析: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属于课堂教学。 6.C解析: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训练性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小制作活动不属于群众活动。 2.ABC解析: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包括领导者的权威发动、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个别谈话三种。 三、填空题 1.19862.个性特长3.兴趣爱好4.群众性活动5.总结6.辅助四、简答题 1.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精品)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与解答第一章

1-1 分别判断图1-1所示各波形是连续时间信号还是离散时间信号,若是离散时间信号是否为数字信号? 图1-1 图1-2

解 信号分类如下: ??? ?? ? ????--???--))(散(例见图数字:幅值、时间均离))(连续(例见图抽样:时间离散,幅值离散))(连续(例见图量化:幅值离散,时间))(续(例见图模拟:幅值、时间均连连续信号d 21c 21b 21a 21图1-1所示信号分别为 (a )连续信号(模拟信号); (b )连续(量化)信号; (c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d )离散信号; (e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f )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1-2 分别判断下列各函数式属于何种信号?(重复1-1题所示问) (1))sin(t e at ω-; (2)nT e -; (3))cos(πn ; (4)为任意值)(00)sin(ωωn ; (5)2 21??? ??。 解 由1-1题的分析可知: (1)连续信号; (2)离散信号; (3)离散信号,数字信号; (4)离散信号; (5)离散信号。 1-3 分别求下列各周期信号的周期T : (1))30t (cos )10t (cos -; (2)j10t e ; (3)2)]8t (5sin [; (4)[]为整数)(n )T nT t (u )nT t (u )1(0 n n ∑∞ =-----。 解 判断一个包含有多个不同频率分量的复合信号是否为一个周期信号,需要考察各 分量信号的周期是否存在公倍数,若存在,则该复合信号的周期极为此公倍数;若不存在,则该复合信号为非周期信号。 (1)对于分量cos (10t )其周期5T 1π=;对于分量cos (30t ),其周期15 T 2π=。由于 5π

(完整版)向心力-同步练习试题-

向心力 同步练习 1、A 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等于向心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所受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 2、B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从半径为R 的半球形曲面的边缘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作用使得木块速率不变,则( ) A.因为速率不变,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零 B.木块下滑过程中所受合外力越来越大 C.木块在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木块在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球心 3、B 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球的质量都为m ,且绕竖直轴作同样的圆锥摆运动,木块质量为2m ,则木块的运动情况是 ( ) A .向上运动 B .向下运动 C .静止不动 D .上下振动 4、B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从半径为r 的竖直圆轨道上的A 点滑向B 点,由于 摩擦力的作用,木块的速率保持不变,则在这个过程中( ) A.木块的加速度为零 B.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C.木块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木块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5、B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 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 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等于 ( ) A.arcsin Rg v 2 B.arctan Rg v 2 C.2 1 arcsin Rg v 22 D .arctan g v 2 6、B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 的线速度 B.球A 的角速度一定小于球B 的角速度 C.球A 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 的运动周期

数值分析-第一章-学习小结

数值分析 第1章绪论 --------学习小结 一、本章学习体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初窥数学的又一个新领域。数值分析这门课,与我之前所学联系紧密,区别却也很大。在本章中,我学到的是对数据误差计算,对误差的分析,以及关于向量和矩阵的范数的相关内容。 误差的计算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数据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或直接计算,或用泰勒公式。而对于二元函数的误差计算亦有其独自的方法。无论是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通过误差的计算,发现有效数字、计算方法等对误差的影响。 而对误差的分析,则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相对适合的算法,尽可能减少误差。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好的算法,不仅能够减少计算误差,同时也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 对于向量和矩阵的范数,我是第一次接触,而且其概念略微抽象。因此学起来较为吃力,仅仅知道它是向量与矩阵“大小”的度量。故对这部分内容的困惑也相对较多。 本章的困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能够寻找一个可靠而高效的算法。虽然知道算法选择的原则,但对于很多未接触的问题,真正寻找一个好的算法还是很困难。另一方面困惑来源于范数,不明白范数的意义和用途究竟算什么。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能够渐渐解开自己的疑惑。 二、本章知识梳理

2.1 数值分析的研究对象 方法的构造 研究对象 求解过程的理论分析 数值分析是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解法,包括方法的构造和求解过程的理论分析。它致力于研究如何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各种基本数学问题以及在求解过程中出现的收敛性,数值稳定性和误差估计等内容。 2.2误差知识与算法知识 2.2.1误差来源 误差按来源分为模型误差、观测误差、截断误差、舍入误差与传播误差五种。其中模型误差与观测误差属于建模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而截断误差、舍入误差与传播误差属于研究数值方法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2.2.2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1.(1)绝对误差e指的是精确值与近似值的差值。 绝对误差:

第10章 作业成本法同步练习题答案

第十章 作业成本法同步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 试述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从技术背景、社会背景、管理背景、成本管理和成本计算的需求、传统成本法的不足五个方面阐述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2.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它的基本理论由哪些内容构成?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 法,它是以作业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并以成本动因为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3. 什么是资源?什么是作业?什么是成本动因?试述他们的分类。 资源是支持作业的成本或费用来源,它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花费的代价;作业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而消耗资源的活动或事项;成本动因是引起一项作业的成本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类。 4.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步骤是什么? 确定作业和作业中心、将资源成本归集到各个作业成本库中、将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最终成本对象。公式如下: 因总量 该作业成本库的作业动额 该作业成本库的成本总某作业成本库的分配率= ∑=库中的成本数额某产品在各个作业成本某产品成本 5. 试述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对成本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建立成本责任 体系、有利于公司进行相关决策; 缺点: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仍然是以历史成本数据为基础,并且具有内部导向性,无法完全消除主观分配因素,因此与未来的战略决策缺乏相关性;同时,作业成本制度的执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也需要高层管理者的全力支持,而且还需要收集与作业量有关的大量数据,并计入成本系统中; 由于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产品成本并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规定,因此,作业成本法只能作为企业成本核算的补充方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数据,不能代替传统成本核算方法。 6. 谈谈作业成本法适用于哪些企业。 适用于制造业、物流企业、煤炭企业等间接费用较高的企业。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C 5、B 6、D 7、C 8、B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D 4、BCDE 5、ABC 6、ABCD 7、ABCD 8、AC 9、ABD 10、ABCDE

数值分析第一章思考题

《数值分析》第一章思考题 1.算法这一概念,数学上是如何描述的? 答:算法的概念: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 算法在数学上的主要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结构化流程图、伪代码和PAD图 2.数值分析中计算误差有哪些?举列说明截断误差来源。 答:在数值分析中的计算误差主要有: (1)模型误差(2)观测误差(3)截断误差(4)舍入误差 求解数学模型所用的数值方法通常是一种近似方法,因近似方法产生的误差称为截断误差或者方法误差。例如在函数的泰勒展开式,我们在实际的计算时只能截取有限项代数和计算。 3.浮点数由哪两部分组成?指出各部分重点。 答:浮点数主要由:尾数+阶数两部分组成的。 在机器中表示一个浮点数时,一是要给出尾数,用定点小数形式表示,尾数部分给出有效数字的位数,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精度。二是要给出阶码,用整数形式表示,阶码指明小数点在数据中的位置,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4.有效数字的概念是如何抽象而来的,简单给予叙述。 答:有效数字是一个数据在保证最小误差的情况下,取的一个能够在计算中发挥其有效作用的近似值。有效数字的作用在于,最大精度地去发挥这个数值在计算中的作用,而又不会对计算结果造成太大影响,使计算过程简化。 5.何谓秦九韶算法,秦九韶算法有何优点? 答:秦九韶算法是一种多项式简化算法,将一元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为n 个一次式的算法,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对于一个n次多项式,至多做n次乘法和n次加法。。 6.在数值计算中,会发生大数吃小数现象,试对这一现象做解释 答:一个绝对值很大的数和一个绝对值很小的数直接相加时,很可能发生所谓“大数吃小数”的现象,从而影响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这主要是计算机表示的数的位数是有限的这一客观事实引起的。 例如在12位浮点数计算机中进行浮点数相加,系统只保留前12位作为有效数字,小的那个数化成浮点数中的有效数字被舍去,出现大数吃小数的现象,对计算结果造成了影响。

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

第十章浮力单元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2.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材料后,投人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1×103Pa,合金材料的密度2.6×103kg/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②木块被截去部分的体积为2×10-4m3 ③乙图中木块和合金材料受到的浮力为10N ④合金材料受到的重力为4N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①②③④都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3.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从底部缓慢放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B .物体A 的密度为3.2×103kg/m 3 C .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 D .实验乙中,物体A 受到的拉力为10N 5.某深海探测器利用“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多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抛卸压载铁,使其悬浮、上浮等,并通过探测器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这种深海探测器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动中,经过下潜、悬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顺利完成任务.如图所示为该探测器在理想状态下观察窗所受海水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探测器在A B CD 、两个阶段,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B CD v v < B .探测器在CD 阶段处于上浮过程,探测器所受的浮力逐渐增大 C .探测器在BC 阶段处于悬浮状态,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对探测器的压力 D .探测器在AB BC CD 、、三个阶段,所受重力的关系是AB BC CD G G G << 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 lkg 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为60cm 2 ,体积为300cm 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0cm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7N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A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 2.[答案]ABCD [解析]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植物新品种权属于我国知识产权的范畴,但动物新品种权不属于。 3.[答案]B [解析]工业产权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某教材的版式设计、录音录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是邻接权的保护对象,属于文学产权的范畴。手机的外观设计是发明创造的一种,属于专利权的保护对象。 4.[答案] ACDE [解析]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动物品种既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保护,也不受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剧本、动植物的生产方法、商标和地理标志分别受到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地理标志权(也可能是作为商标保护)的保护。 5.[答案]ABCD [解析]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其类型、内容均由法律设定,不能通过合同约定,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现代各国并不讳言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或私人财产权利的基本属性。《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在其序言中强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时,要求各缔约方确认知识产权是一项“私权”。 6.[答案] ABCD [解析]知识产权虽具有非物质性特征,但它总要通过一定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其表现形式的物化载体所对应的是物权而不是知识产权。 7.[答案]ABD [解析]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民法物权的本质特性。 8.[答案] BCD [解析]知识产权的排他性主要表现为专有权人排斥非专有权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窃。 9.[答案] ABCD [解析]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除国家之间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其他国家对这种权利没有保护的义务。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是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特点的重要补充。国民待遇原则使得一国承认或授予的知识产权,根据国际公约在缔约国发生域外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测试1 相交线 学习要求 1.能从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入手,理解对顶角、互为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能依据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概念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2.如果两个角有______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_____ 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重要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 (1)∠1和∠2叫做______角;∠1和∠4互为______角; ∠2和∠3互为_______角;∠1和∠3互为______角; ∠2和∠4互为______角. (2)若∠1=20°,那么∠2=______; ∠3=∠BO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且∠COE=90°,则 (1)与∠BOD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BOD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EOA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OD=42°17′,则∠AOD=__________;∠EOD=______;∠AOE=______. 二、选择题 6.图中是对顶角的是( ).

第十章浮力单元达标同步练习

第十章浮力单元达标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 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 A . 11n ρ+ B . 1 n n ρ+ C .2 1 (1)n ρ+ D . 2 2 (1)n n ρ+ 2.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 力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300cm 2的圆柱形容器里装有900g 水。现用细绳将体积为1000cm 3的圆柱体木块浸入 1 5 的体积,此时细绳的拉力为4N 。若将细绳剪断,要使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木块底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100cm 2 B .120cm 2 C .150cm 2 D .200cm 2 4.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天同学将完全相同的A 、B 、C 三个正方体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 C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 D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 5.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

(完整版)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憎恶( ) 噩梦( ) 辖制( ) 祈祷( ) 谗言( ) 降服( ) 撮合( ) 怂恿( ) 涨红( ) 滑稽( ) 稽首( ) 安然无恙( ) 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诮俏僻癖堪勘篷蓬粹 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2)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3)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 卷起裤腿…… (4)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辖制挟制①蒋经国有意利用这些党外人士的冲撞,对国民党内部一些保守顽固分子进行______。②全球化是人类合作在全球的扩展,若无各种政府的______,合作扩张将是自然的,而没有太多政治界限。 (2)怂恿纵容①主 审法官表示,酒井法子的丈夫______其妻共同使用毒品,其犯罪性质恶劣。②父母如果过于______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旦等到孩子大了,察觉到该限制孩子时,可能就有些晚了。 5.文学常识填空。契诃夫(1860~1904),________世纪后期__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___主义作家。他与法国的__________和美国的__________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__________,已经成为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他的小说大多无情揭露沙皇俄国的黑暗势力,鞭挞庸俗卑劣的社会现象,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联系课文,理解下列句 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2.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

初中数学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1995~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逐年减小; B.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减小. 2.武汉市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 比.下图是将某年级66篇学生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分成5组画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分别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 ). A.18篇 B.24篇 C.25篇 D.27篇

3.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右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 ). A.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 4.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初三(2)班的50?名学生进行了立定跳远、铅球、100米三个项目的测试,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如图,是将该班学生所得的三项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之和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02,0.1,0.12,0.46.下列说法:①学生的成绩≥27分的共有15人;②学生成绩的众数在第四小组(22.5~26.5)内;③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在第四小组(22.5~26.5)范围内.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现有A、B两个班级,每个班级各有45名学生参加一次测验.?每名参加者可获得0,1,2,3,4,5,6,7,8,9分这几种不同的分值中的一种.测试结果A?班的成绩如下表所示,B班的成绩如图所示. A班

第一章 战略与战略管理同步习题

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字面上看,战略的现代概念与传统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概念认为战略只包括为达到企业的终点而寻求的途径,而不包括企业终点本身;而从本质区别看,现代概念更强调战略的另一方面属性是()。 A、计划性、全局性和长期性 B、应变性、全局性和风险性 C、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 D、应变性、竞争性和全局性 2、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的使命的是()。 A、甲企业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B、到2016年底乙公司在世界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居第一位 C、在2013~2015年期间丙公司的年均内部报酬率由12%达到16% D、到2016年丁公司的单位成本下降4% 3、下列选项中,属于战略目标体系致力于达到的结果的是() A、股利增长率 B、满意的投资回报率 C、.良好的现金流 D、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 4、京东商城和苏宁电器市场部门分别制定采用降价让利方式进行网络促销,类似于海量的广告宣传、代金券、返利等各种具体措施,上述体现的战略是()。 A、职能战略 B、业务单位战略 C、广告战略 D、总体战略 5、市面上瓶装可乐包装通常都印有商标和产品说明。最近,可口可乐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中国区新包装,包装标签以可口可乐字体印上诸如“文艺青年、高富帅、白富美、天然呆”等网络流行语。这种包装使得中国区可口可乐销量大增,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新包装属于()。 A、总体战略 B、业务单位战略 C、职能战略 D、公司层战略 6、业务单位战略的构成要素是() A、选择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合理配置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源 B、确立竞争优势,有效地控制资源的分配与使用 C、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发挥企业的协同作用 D、选择可以竞争的经营领域,发挥企业的协同作用 7、关于战略管理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B、需要修正原来的分析、选择与实施工作 C、是一次性的工作 D、要不断监控和评价战略的实施过程 8、公司为了选择适应的战略制定方法,在评估战略备选方案时,通常使用的标准不包括()。 A、可接受性标准 B、适宜性标准 C、.多样性标准 D、可行性标准 9、甲公司制订战略选择方案时,甲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其下属部门不做规定。而要求各部门积极提交战略方案。该公司最高管理层在各部门提交战略方案的基础上,加以协调和平衡,对各部门的战略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后加以确认。甲公司制订战略备选方案使用的方法是()。 A、上下结合的方法 B、自上而下的方法 C、自下而上的方法 D、横向管理的方法 10、下列属于外部环境分析的是()。 A、SWOT分析 B、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C、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 D、通用矩阵 11、N公司拟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由于环境变化不大,该公司制定的战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仅有一些小的修正。N公司的变革处于()。 A、连续阶段 B、渐进阶段 C、不断改变阶段 D、全面阶段

《水浒传》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水浒传》同步训练题 1、鲁达,绰号花和尚,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无比。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为救好友林冲,大闹野猪林。 2、《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任意填写两个),讲述了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雪夜上梁山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3、《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浔阳楼题反诗而获罪问斩。 4、《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 5、《水浒传》中,王进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林冲(填人名)因高俅诬陷而发配沧州道,杨志(填人名)因高俅斥退而流落东京城。 6、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朝代)的小说家施耐庵。 (2)这一故事情节名称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从这一故事可看出鲁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3)请根据材料所对应的名著写一则推荐语(可选择内容、人物、语言等方面来写,不少于50字)。 我推荐的名著是《《水浒传》》 我的推荐语:《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吴用等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作品运用的是古白话,通俗生动,活灵活现,充满个性化特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7、《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描写了北宋

第一章复习与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与思考题 1. 什么是数值分析?它与数学科学和计算机的关系如何? 答:数值分析也称计算数学,是数学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用计算机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理论与软件实现. 数值分析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但它并不像纯数学那样只研究数学本身的理论,而是把理论与计算紧密结合,着重研究数学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其理论. 2. 何谓算法?如何判断数值算法的优劣? 答:一个数值问题的算法是指按规定顺序执行一个或多个完整的进程,通过算法将输入元变换成输出元. 一个面向计算机,有可靠理论分析且计算复杂性好的算法就是一个好算法. 因此判断一个算法的优劣应从算法的可靠性、准确性、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几个方面考虑. 3. 列出科学计算中误差的三个来源,并说出截断误差与舍入误差的区别. 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它是对被描述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而得到的,因而是近似的,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之间出现的误差叫做模型误差. 在数学模型中往往还有一些根据观测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长度等,这些参量显然也包含误差,这种由观测产生的误差称为观测误差. 当数学模型不能得到精确解时,通常要用数值方法求它的近似解,其近似解和精确解之间的误差称为截断误差或方法误差.

有了求解数学问题的计算公式以后,用计算机做数值计算时,由于计算机字长有限,原始数据在计算机上表示时会产生误差,计算过程又可能产生新的误差,这种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截断误差是由所采用的数值方法而产生的,因而也称方法误差,舍入误差是由数值计算而产生的. 4. 什么是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什么是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它与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有何关系? 答:设 为准确值, 为 的一个近似值,称 为近似值 的绝对误差,简称误差. 近似值的误差 与准确值 的比值 称为近似值 的相对误差,记作 . 通常我们无法知道误差的准确值,只能根据测量工具或计算情况估计出误差绝对值的一个上界 ,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所述现象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摩擦时,手会发热 B.锯木材时锯子发烫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钻木取火 2.如图为某蹦床运动员从床面上A点起跳后腾空瞬间的照片,根据照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运动员脚尖到床面的距离约为1.8m 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合力为零 C.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越来越小 D.运动员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都能增大 3.小宇寒假去世贸商城游玩,乘坐室外观光电梯,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A.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B.动能不断增大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4.夏季来临,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害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5.现在买房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附近有小溪或湖泊,其原因之一是那里相对来说“冬暖夏凉”。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A.流动性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低的凝固点 D.较高的沸点 6.对如图所示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中水可以隔绝空气,并给试管中的可燃物加热 B.乙实验试管内的水沸腾后塞子冲出管口,对应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C.丙实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丁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7.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 B.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放出热量 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9.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有很多现象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高压锅炖肉熟的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B.炒菜时香气四溢书面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电饭锅的插头插入插座时保险丝突然熔断,一定是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D.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二、多选题 10.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B.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 C.物体质量越大,动能一定越大 D.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11.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踢足球时,足球能划出一道弧线绕过人墙,是因为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滑雪时,人从高处自由滑下,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 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2.生活中一些现象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例如提水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不论在楼梯上还是平地上,手都感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与重力的方向有关 B.提水桶时,会感到手受到向下拉的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水桶把手越细,手就越感到压的疼,这是拉力的大小对压强的影响 D.匀速竖直向下运动的水桶,动能增加 13.如图所示是物理知识应用的四个实例,其中说法确的是() A.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