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论单选题

文化导论单选题
文化导论单选题

文化导论单选题

A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B.《春秋左氏传》

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B)B.人本思想

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C )C.南方亚文化圈

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C)C.神仙家

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A)A.外儒内法

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C)C.宋元时期

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C.蜕变时代

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A)。A.洪秀全

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B)B.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D“道生一”语出(D)D.老子

《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B)B.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A)A.人的作为

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C.董仲舒

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A)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C)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F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士大夫的僧侣化和僧侣的士大夫化,其中,士大夫的僧侣化被称为(A)A.居士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D.两汉之际

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B)B.东汉末年

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D)D.严复

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B)B.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G“观风”的意思是指(B)B.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

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B)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C)C.六大区系

H“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A )A.百家争鸣

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B)B.林逋

J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D )D.长勺氏

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若君王违背上天之意,则天降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授命于新王朝。这一说法即(B )。B.王权天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B)B.利

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C)C.宋儒

K孔子认为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最下等的则是(C)C.困而不学

孔子释仁为(D)D.爱人

开禅宗作翻案文章的先例的人物是(D )D.慧能

L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出现于(C)C.宋学兴起之时

临终前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人物是(A)A.文天祥

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提出重建礼教最早始于(A)A.孔子

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A.秦

历史上有茶仙之称的是(A)A.唐代陆羽

龙凤相配,最主要的就是象征着(C)C.阴阳和合

M墨家用以规范行为的是(C)C.天下公利

名士文化不断演变,名士从置身山林一变而为设馆授徒、主持讲坛、批评朝政,是在(D )D.宋元

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D.宋元话本

N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的何种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A)A.天理

Q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D)

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秦王朝的统治术主要采取的是(D)D.法家思想

清朝综合处理边疆事务的机构是(B)B.理藩院

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D.闭关锁国

清政府废除八股取士而改试策论,是在(A)A.1901年

R儒家的“仁学”之所以既能为统治者所接受也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的原因是(B )

B.“仁学”建立在切近人伦的亲情之上

儒佛道三家思想第一次碰撞的产物是(B)B.魏晋玄学

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的人生的最佳道路是(B)B.学而优则仕

S四大发明出现之后,在中国并未获得改进,但在欧洲及日本朝鲜却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这一现象说明了(A)

A.伦理化的认识方式对科学精神的扼杀和制约

“四艺”之中,居首的是(B)B.琴

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C)C.理

宋代催生出新的私学教育,其基地称为(D)D.书院

“恕”的本意是指(B)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清代的(C)C.乾隆年间

“山有山神,河有河伯,海有海神有龙王,灶有灶王爷”,仙文化中的这一情况体现了(B)B.祖先崇拜的思想

《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

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清廷借修书以毁书

市民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C)C.明代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象征着(B)B.正义、正气

T提出“天人感应”理论的是(C)C.董仲舒

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D.长安

唐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C)C.科举制

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B.科举制的实施

唐代书法中,“狂草”的代表人物是怀素和(A )A.张旭

体现经世致用精神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其作者是(A)A.黄宗羲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C)C.郑观应

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 )A.唱

唐传奇及宋元话本里的侠文化表述,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心理是(A)A.下层人的心理安慰

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一些地区的统治,这些地区包括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B.西藏

W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A.春秋左氏传

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D.伦理的法制化

魏晋时期,谈玄者多为士族名士,他们谈玄的特点是(C )C.注重哲理上的思辨的探究

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B.唐代的“安史之乱”

《物理小识》的作者是(B)B.方以智

X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有(B )B.法、术、势

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的思想家是(A)A.老子

学术导向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旨归的学派是(C)C.儒家

西汉时,司马谈对战国诸子学说的短长作了较公允的评价,他将诸子概括为(B )B.六家

先秦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 )C.墨家

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C.政治上的大一统

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C)C.明代中期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C)C.民主与科学

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的人物是(A )。A.梁漱溟

Y阴阳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至为重要,《周易》一书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体现于(C)C.六十四卦

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D.以蓍草占吉凶

殷商时期的文化有浓重的神本色彩,承担神人交通重任的是(C)C.巫史

义和团的斗争,最初打出的旗号是(A)A.反清、灭洋

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B.更重意趣与心境

元朝代表性文化的特点是(A)A.外露型

Z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C)C.六经

中国人所说的“柔能克刚、水滴石穿”,意在强调的是(A)A.阴胜于阳

在八卦中,象征阴阳、天地父母的是(D)D.乾、坤两卦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四家是(A)A.儒、墨、道、法

战国时代,出现相当多的学派和代表人物,其中,吴起、白起、孙武、孙膑属于(A)A.军事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阶层处于社会的(C)C.统治阶级底层

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主要是因为(C)C.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

在中国文化里,道本源于天,反映于个体就是(B)B.德

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D)D.兼爱

战国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即(B)B.《离骚》

主张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的学派是(D)D.墨家

战国时代,我国水利工程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D )D.都江堰

“中庸”的“庸”,其意思是(C)C.恒久不变

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D.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

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C )C.天性

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的内容是(B)B.传宗接代

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C)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A)A.殷商时期

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A )A.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是(D)D.章太炎

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B)

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

A.汉代朴学的倾向

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D)D.魏源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B.以方以智为代表的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C)C.情感的专注

主张“万物皆因心生,没有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的明代哲学家是(D)D.王阳明

中国是一个尚统的国家,孔子作《春秋》,内华夏而外诸夷,即以华夏族为主而以周边少数民族为辅,所表现出的“统”

是(B)。B.政治上的正统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文化 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香港理工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学校位置中国 | 香港 | 九龙 2020 QS 世界排名91 香港理工大学概述 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理大(PolyU)”,是一所坐落于中国香港的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百强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中欧商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克林顿全球倡议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同时具有AACSB、EQUIS和AMBA三重认证的商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可追溯至成立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1947年更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1972年成立香港理工学院;1994年,香港法例《香港理工大学条例》正式生效,获政府颁售自我评审资格,学校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文化专业简介 中国文化是一个以学生为导向的课程,以中国文化为重点。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论基础,也为中国文化的不同领域提供了广泛的课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益处。 中国文化专业相关信息 专业名称中国文化 专业英文名称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Culture 隶属学院人文学院 学制1年

语言要求雅思6.0 托福80 GMAT/GRE 要求不要求 2019 Fall 申请时间9月27日-4月30日 2020 Fall 申请时间9月26日-4月30日(延期至6月30日) 学费(当地货币)140100 中国文化课程内容 序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1中国文化研究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2通过实地考察研究中国文化Studying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Fieldtrips 3中国饮食文化Chinese Dietary Culture 4中国风俗礼节Chinese Customs and Etiquettes 5中国的地下社会Underground Societies in China 6民间信仰与神秘学Folk Beliefs and Occult Science 7近代中国的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uality in Modern China 8中国电影与社会Chinese Films and Society 9社会文化专题Special Topic on Society and Culture 10近代中国的亚洲内部政治文化关系Modern China’s Intra-Asia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11中国的前沿:社会,历史与文化China’s Frontiers: Society, History & Culture 12儒学中的政府与教育Government and Education in Confucianism 13佛教与中国文化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 14道教与中国文化Daoism and Chinese Culture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人文研究 一、填表题 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 二、填空题 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 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从而 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 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 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 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 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 B.文化中心论 .文化普同论 D.种族主义C. 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 梁”。 A.人类学 B.社会学 C.民族学 D.考古学 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 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 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 C.考古人类学 四、名词解释 1.文化

2.进化学派 3.传播论 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 5.社会决定论 6.历史特殊论 7.濡化 8.文化模式、国民性 9.功能论 & 新功能论 10.社会冲突论 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 五、简答与问答 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 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 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 6. 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 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9.是论述人类学与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0.思考学习人类学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 11.说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及其前提条件 12.如何认识整体性的文化研究 13.如何认识文化相对主义 14.阐述你所知道的人类学的认识论主题 第二章田野民族志与人类学研究(3课时) 一、填空题 1.在其他社会科学家看来,人类学中的质性研究主要在于探讨文化现象、形成民族志、和研究的学术传统。 2.在一书中已经提出了田野工作的具 体方法,并认为通过这些方法和一定程序有望获得可靠而有效的民族志资料。 3.从事田野民族志研究的人类学家的选题一般有两种选择,即: 和。 二、选择题 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是哪种方法?

《文化研究导论》读书笔记

文化研究导论 第一部分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一种新的跨学科的研究文化the study of culture的方式)在欧美已经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登陆中国。 一.文化是什么? 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文化”的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 艺术及艺术活动(人文学者的研究领域); 习得的、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的特质(人类学家和社会学界); 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运用历史文献和历史方法的历史学家)。 二.文化研究中的议题和存在的问题 1.人如何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习得的。社会学,社会化。 2.文化研究如何解释事物的意义:人类关于世界的知识是社会地建构的。理解的方式是:我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形成了我们看世界及赋予这世界以意义的方式,所以,通过考察我们的社会处境,可以明了我们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理解世界。 3.文化研究如何理解过去:从影响和传统的角度来考虑文化,询问历史。传统并不是中立和客观的,而是文化地建构的,在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中,有些东西被包容而另外的被排斥,这就反映了社会中权利的分配方式。 4.其他文化能被理解吗?:跨历史,跨地区和区域的问题。 5.我们如何理解文化间的关系?:理解任何文化形式的意义,不能单纯地把它固定在一种文化内部,而应按照它如何适应不同文化网络之间的交叉点来看它。 6.为什么某些文化和文化形式比其他的文化与文化形式得到更高的评价?:这样的价值判断,这样的规范或传统本身就是被建构的。↓ 7.文化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无论采取何种观点,权利与文化不可避免的连结在一起,文化分析不可能从政治和权利的关系中被分离出去。 所有社会都是政治地、经济地组织起来的。权利和权威分布于社会之中,所有的社会都有分配稀有资源的方式,这些分配产生了特有的社会形构。 文化受社会统治集团的利益和影响,而统治集团则试着去解释他们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并使这一位置合法化。统治集团这样做的途径之一是通过对传统的建构以及这些传统在民众中的宣传来实现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大众或通俗文化形式实际上是那些掌权的人用来麻醉或灌输给从属集团的。如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关于现代文化的评论认为,文化工业在它们的大量的观众之中造成了被动性和一致性。 8.“作为权利的文化”是如何被谈判和被抵制的?:四个主要领域是:性别、种族、阶级和年龄 9.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文化身份。(比如,19世纪许多评论家认为英语是为了塑造学校孩子们的一种民族文化意识而设计的,而文学文本被用来灌输这些意识——强化一种特殊的民族认同,成为一个英国人意味着什么。所以,这种民族认同是建构的,这种建构关系到以特定的方式把其他种族的身份建构为非理性的和野蛮的“他者”。) 三.把文化理论化 一般文化理论体现了下面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1.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哪一种研究观念和方法为解释文化提供了最有前景的的视野? 3.意义是如何被组织和模式化的? 1.文化与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一个社会中各因素之间的持续的、有秩序的和模式化的关系。一种描述一个特定社会结构的普遍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主要分界线上。在西方,普遍地把这些分界线分为阶级、年龄、性别和族性。在把社会结构看做首要领域的地方,文化被作为一种结构的派生物来对待。 功能主义: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观点:社会、文化和个体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都解释者另一个,但文化占据着一个中心的位置,因为每一方面它由个体内化了,而另一方面它又在构成社会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中被体制化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政治学导论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名词及概念: 政治: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非零和博弈:是指一方参与者的所得不再恰好为另一方的所失,他们不再是完全敌对的,而且有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一结局更佳。 公共选择理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是一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答: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辅助理解: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③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④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二、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答: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 性分配的过程。(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三、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第一,政治权力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第二,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对经济 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权力又决定着其他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关系的新范式:由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构成的总体的制度环境决定了经济产权的基本形式即制度安排,而制度安排决定了制度绩效。第三,政治可以提升被统治者或民众的地位。此外,即政治是取得或达成其他价值的工具。 四、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答:(1)政治哲学:回答政治对与错、好与坏的价值准则。规范性活动的核心是“应当是 什么”。(2)政治科学:研究政治究竟是什么。“科学”泛指知识的集合与掌握知识的方法。 五、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答:第一,制度中心论。第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第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六、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答:制度主义以各种政治制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如国家宪法、国家政体、政府形式、权力分配结构等。虽然制度主义不是马克思的首创,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政治学发展的制度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包含着丰富的制度主义方法论。马克思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中所蕴含的制度主义方法论对后来的制度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的制度主义的一系列概念,诸如作为技术的生产力、作为权力结构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突变方式的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作为最重要社会关系的阶级关系以及制度变迁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等,都是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不可忽视的概念。 七、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流派:(1)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视为对行为起着建构作用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程序

给导师的简历

给导师的简历写些什么内容 经常收到考研学生联系的电话或者邮件,什么样的学生能够引起我的注意?简历写的好的学生。老师都很忙,如果没有一份简历,我甚至无法记得找过我的学生的名字和联系电话。 简历上首先应该应该包括你的学生情况,上过哪些课程,成绩如何。其实,老师一般都不在意考研的成绩,见多了高分低能的学生了。但是学过的课程和老师的课题的吻合度是老师关心的,特别是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 简历上应该包括自己参加的各种竞赛、课余实践的情况。课程的情况可能大家都差不多,只有这些才能引起老师的关注。 简历上应该包括毕业设计的情况,对往届生尤其重要。有的学生连毕业设计是什么都忘记了,这种学生肯定是混日子的,坚决不要。 有一年有个长沙理工大学的女生找我,她带来了详细的简历和全部的获奖证明,这说明她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虽然她的学校没有名气,但是她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我就收下了。事后证明,她确实是个好学生。 要想说服别人总需要一些理由,有的学生的简历马马虎虎,不能引入入胜,前途自然暗淡。找工作如此,找导师也是一样。 简历不一定有工作啊,学习经历写一下就行了 姓名年龄政治面貌照片电话邮箱学习经历实习经历(没有就不用谢)爱好 谈谈你以前的学习体会,研究生有什么打算(可能不是很清楚,那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呗…… ^_^)

没有固定的格式,诚恳一下就行啦 给导师写信的万能模板 最近,很多即将参加复试或者等待调剂的朋友都来问到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以前写过的几个帖子中,我也谈到过关于复试和调剂的事情,如果你对此还有些不太清楚,请花几分钟的时间再回去读读我的《复试圣经》,虽然是以前写的,但我相信对大家都还是有所帮助,好了,闲话少说,回到我们的主题上,如何给导师写信? 首先,弄清楚你为什么给导师写信?我认为最大的目的是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以及在入学后方便选导师,除此之外,给导师写信没有任何作用,硕士生招生不如博士招生,硕士生导师没有什么决定权,当然了,除非你联系的导师是领导,否则,你是否调剂成功,或者你是否被录取,这还是二话。 其次,给导师的信中,里面应该包含些什么?一、你原来报考的学校;二,你的考试分数;三,告诉他你为什么联系他?是想调剂?还是想询问一些关于复试的问题?要简单明了。当然,还要简单说明自己本科其间的情况,比如,是否过了六级,是否发过论文等(如果过六级,入学后你可以专心专业,论文发表了,说明你有那么一点科研潜力,没有就不用提了)其他一大堆奖状什么的就不要写太多了,导师对此不感兴趣。 最后,礼貌是少不了的了,告诉导师你从哪里得到他的邮箱,是在某个期刊或者学术著作,或者是学校网站上得到?如果你能在信件上说明到这一点,导师会觉得你很细心,懂得尊重别人。始终以一种谦虚而又不失自信的态度向导师表达你的困惑所在,再次强调,要简单明了。信件在300字左右为宜。 有一点还想再啰嗦的是,导师回不回信,不要花太多的心思去猜的,如果回,说明你很幸运,没有回,那也没什么。回不回本人觉得没有太多的意义,不过是自己心态的问题而已,还是哪句话,硕士生导师在招生时没有太多的决定权,除非是领导,与其花太多的时间去琢磨导师的信件,不如脚踏实地地看书。 下面是模板,大家可以借鉴: 尊敬的某某老师:您好! (一定要提到他的姓并清楚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为什么?这就不多说了吧?) 冒昧打搅您了,我是某某某(男、女,年龄,老家哪的),现是某某大学大四学生(如果是工作过的,就写在某某单位工作,如果没有工作,就不写了),我是从网上(哪个网,或者某本书,或者某本学术期刊上)得到您的邮箱,我于09年1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多少分,外语多少分,专业一多少分,专业二多少分,参照去年的复试分数线,我可能有机会参加某某学校的复试(没有机会参加某某学校的复试,想调剂到我们学校来,不知道是否还有调剂的名额),但由于初试考得不是很好,想在复试时候多拿一点分,目前不知怎样着手复习更有效一些,心里比较着急,特向您请教,如果能得到您的指点,那将是我的荣幸!(针对调剂的:如果能顺利调剂的话,我想顺便请教您如何准备复试效果会更好一些)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性质 一、比较和比较研究 二、政治与政治学 三、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二、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 一、比较政治学的优长 二、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功用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政治研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四、比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主题的变迁 一、研究主题的当代状况 1.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

2.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 3.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4.政治制度的深层次文化结构 5.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方法论模式的发展 1.社会科学化的努力 2.可能性的超越: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 3.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 4.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 一、学科主流的影响 二、主流学科的影响 1.历史学与比较史学 2.人类学与社会学 3.经济学与比较经济学 三、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四、社会政治环境所给定的学科发展条件 第三章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第一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 一、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 二、非主流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1.后实证主义

2.批判理论 3.建构主义 三、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 第二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 一、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 二、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 三、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之于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不同政治取向型范式间的争论 一、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二、激进主义范式 三、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第四章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技术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 2.结构研究方法 3.行为研究方法 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进路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技术及其缺陷的控制 一、比较政治研究的操作技术 二、比较政治研究的缺陷及其控制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

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学科方向“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一、书目 (一)文学理论部分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一川《文学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础》(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2]Rice,PhilipandWaugh,Patricia.Eds.ModernLiteraryTheory:AReader.4thedition.London,AHodderArnoldPublicat ion2001. [24]Richter,DavidH.Ed.TheCriticalTradition:ClassicTextsandContemporaryTrends.2ndEd.BedfordBooks:Boston,19 98. [25]Rivkin,JulieandRyan,Michael.Eds.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Malden, Massachusetts:Blackwell,1998. [26]Castle,Gregory.BlackwellGuidetoLiteraryTheor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7. [27]JulieRivkinandMichaelRyaned 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Editedb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4.(二)文艺美学部分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讲义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 第七章政府 关键词:政府体制、政府职权、政府行为、行政机关、官僚部门 本章重点:国家是一个兼具实证性与规范性的概念,而政府是国家的实际代表,执行国家的具体职能。本章应重点理解政府体制的基本知识、行政机关的不同类型和官僚部门的行为及影响。 第一节政府体制 一、政府体制理论 1.政府是国家的组织要素,广义上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构。 2.不同国家政府设置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阶级性质与国家职能。 3.政府机构是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4.两种政府体制学说:

(1)分权制衡: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波里比阿的制衡观念;西塞罗立法与行政分立的思想;洛克对英国体制的阐发;孟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的系统论述。 (2)议行合一:卢梭的思想启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批判;巴黎公社的政治实践;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实践;苏联体制的变迁;中国的议行合一。 二、政府职权理论 1.新古典学派。政府的作用应只限于保护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具体而言: (1)制定法律,维护秩序; (2)界定产权,保护财产; (3)监督合同执行; (4)维护本国货币价值。 新古典学派基本沿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职能观,但是其缺点在于: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无法应对市场失灵。 2.福利经济学派。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具体而言: (1)提供公共物品; (2)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减少经济外部性; (4)限制垄断; (5)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6)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福利经济学派的观点基本上反映了在成熟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3.转型国家中的政府作用。在中国这样的转轨国家,政府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除了以上所陈述的政府职能以外,还包括: (1)界定和保护产权,政企分开; (2)培育市场,建立市场机制; (3)提供其它公共物品。 总之,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政府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政府行为理论: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是一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的研究。 1.基本主题: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政党政治、官员政治等。

文化理论与文学理论参考书目及工具书

文化理论参考书目及工具书: 英文部分 Adam, Barbara and Stuart Allan, eds. Theorizing Culture: an interdisciplinary critique after postmodernism.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5. Agger,Ben,Cultural Studies as Critical Theory Barker, Chris.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s, 2000. Barry, Peter. Beginn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Campbell, Meil and Alasdair Kean. America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ge, 1997. Childers, Joseph & Gary Hentzi. eds. 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is, Robert Con, and Ronald Schleifer. eds.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and London: Longman, 1989. During, Simon, ed.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Seco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 Cultural Studie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Easthope, Antony and Kate McGowan, eds. A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Reade r. Toronto and Buffa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Edgar, Andrew and Peter Sedgwick. Eds. Key Concept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Guillory, John. Cultural Capital: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Canon Forma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Hawthorn, Jeremy. 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Fourth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Arnold. 2000. Hartley, John, A Short History of Cultural Studies Lee, Richard E. Left and Times of Cultural Studies: The Politic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Lentricchia, Frank and Thomas McLaughlin. eds.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McGuigan, Jim, ed. Cultural Methodolog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Miller, Toby.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Studies Milner, Andrew. Literature,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6. O’Sullivan, Tim and Yvonne Jewkes, eds. The Media Studies Reader. Arnold, 1997. Rojek, Chris. Cultural Studies2007 Rush, Fred, ed. The Cambridge Guide to Critical The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三联书店,2006年。 Saukke, Paula. Doing Research in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Stevenson, Nick. Understanding Media Cultures: Social Theor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age Publications, 1995. Storrey, John, 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8. Thornham, Sue. Feminist Theory and Cultural Studies. Arnold, 2000. 王晓路石坚肖薇《当代西方文化批评读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导论

一:如何理解权力、权威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答:(1)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关心的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 运行。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合法性不仅是一个权力问题,它还涉及到权力和权 威的基础。(2)实现合法性权力主要通过信仰体系和有限政府来实现。信仰体系为合法性提供理论基础,有限政府要求政府势力不超过法律。(3)在合法性权力中,关键是权威。权力是迫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权威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人们 对权力安排的服从可能有被迫的成分,但对权威的安排则属于认同,服从不等于认同,权力可能使人服从,但却得不到忠诚。(4)权力和权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被认为是正当的权力。权威被所有人当作正当法则接受,权威的行使既为同意者认可,也为反对 者容忍,面对权力人们反对或支持,对权威则是服从。(5)权力转化为权威,合法性是关键。它要求: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绩效的有效性;合法性 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6)权威虽然在合法性上产生,但有独立性,反过来会促进合法性的稳固性。 二:如何认识大众传媒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答: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但这种媒介可能会扭曲公众舆论,公共舆论 并不总是可靠的。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意识并获得政治 立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中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大众媒体在政治社会化中处于何种地位,是一个基本没有悬念、能很快达成共识的论题,那就是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如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政治教育功能日渐式微,而大众传媒凭借无与伦比的社会穿透力成为“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机构。换而言之,借助高科技手段的大众媒介以其超强的渗透性和独有的信息传播效果,对社会成员政治知识的获取、政治信仰的巩固、政治态度的改变以及社会政治文化传承产生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众传播 较传统的传播方式更能适应政治活动的要求。1.传递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舆论2. 影响政治态度,激发政治参与3. 提高政治技能,完善政治人格 4. 树立价值判断标杆,提高受众 思想政治素质。 三:如何认识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的关系?现实政治中有哪些国家形态? 答:(1)国家类型是根据国家基本权力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征而形成的一种稳定 性的政治形态,对国家的政治过程和人们的政治观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即使在同一种类 型的国家中,如所谓的自由民主主义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还必须分析国家的具体形态。(2)失败国家、依附国家以及相关国家形态、自主性国 家。 四:官僚制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认识官僚制与官僚主义的关系?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人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九章政治人 一、名词解释 1.政治人(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研) 答:政治人就是指公民以及在政治公民中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人总是要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但人并不必然要进入政治关系中。一方面,政治制度不发达会限定某些人作为政治人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即使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并不必然去享用属于他们的政治权利。政治人指的是进入到政治关系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 2.市民社会 答:市民社会是指基于权利观念的平等主体——个人、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所组成的,相对于国家权力拥有自己独立自治空间的共同体,强调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这种共同体是一种具有内聚力和广泛包容性的较为持久的社会组合。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①内部各主体平等;②外部与国家相对独立;③与国家的关系依法双向互动,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家的权力与市民社会的权利可以相互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应当、也不可能将对方置于自己的绝对控制之下,两者的关系应当统一于有利于整个社会健康存在和发展的有机平衡的状态之中。 3.政治选举与政治投票(南京大学2005年研) 答: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

为方式。政治选票是政治选举的一个方式与途径。它们同属政治参与的方式。 二、简答题 1.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 答:政治参与的历时类型是从纵向历史发展所作的划分,而其共时类型则是从横向表现形态方面所作的划分,其划分标准在于公民是否对于自身权益具有行为能力以及是否作为。 (1)根据这种划分标准,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主要有自动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等三种。自动参与是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动员参与是公民因受他人鼓动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过程的活动。消极参与指的是公民出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对政治活动采取消极行为。 (2)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在政治现实之中并不像在政治理论上那么容易分辨。任何国家实际的政治参与状况,都是动员参与、自动参与和消极参与三种共时类型的混合,所不同的是三种类型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合方式。一般情况下,民主程度高的国家自动参与作用的范围就大于其他类型,民主程度低的国家消极参与的作用范围就大些,而在介乎二者之间的转变过程中的国家动员参与的作用就比较突出。 政治参与的三种共时类型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关系。最初是属于消极参与行为状态的,在他人或政府的劝说或诱导之后,会转变为动员参与行为,动员参与又会逐渐转化为一种自愿地表现公民责任的方式,即内化为一种自动参与行为。反之,最初是自动参与的行为也可能因受到操纵而成为动员参与,当动员参与失败或者参与者责任感遭受打击之后,还可能继续下降为消极参与,如政治冷漠行为。当然,这三种类型之间的动态关系并不影响三者作为(3)政治参与类型的内在规定性。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对于分析各国的政治参与状况是很有用处的,它们比单一的投票率分析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共时类型的分析能反映出政

人大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 课堂笔记精华版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 作为导论的基础,本篇将主要介绍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学科特征以及作为政治核心要素的权力。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关键词: 政治政治学政治权力 本章重点: 政治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学生应该重点理解政治的基本含义;政治的重要地位;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简史;政治权力的基本涵义与类型;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1. 历史上的几种政治观: (1)政治是上帝对人世的安排。 (2)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3)政治就是权力之争。 (4)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 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建立在对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的,是对政治本质的深刻把握,是一种社会中心主义的政治观。 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因此,结合各位学者对政治的定义,我们认为: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 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可以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 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政治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政治系统又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政治系统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作为博弈的政治 本目主要从博弈论角度理解政治过程,需要简要把握以下几点: 1. 政治博弈的要素: 局中人(参与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2. 政治博弈的规则: 宪法与法律。 3. 政治博弈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