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摘 要】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
人才走入社会,但是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
些不足有待完善,不论是从教学本身还是从学生的生理、心
理特点上来看,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剖析,根据不同的发展目
标,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本文从教学内容、学生管理、场
馆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
一些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人才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科技越来越多地渗透到
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繁重的脑力劳动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的
体力劳动,这样就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
要求。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旨在重新确定教育在振兴中
华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
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良好的身心素质。高校体育在人才培养
中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强健学生体魄的光荣任务。然而,从
目前学校体育的现状来看,还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
求。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分析与研究,试图能为加速高校
体育科学化的进程,促进综合人才的培养方面,提供一些理
论依据。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
学也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完善,取得了很多可喜的进步。比
如终身体育思想进入课堂,全民健身计划给学校体育带来的
良好影响,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体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自
己的工作,并在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高校体
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其主流与方向是好
的,值得肯定的,但我们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仍然有一些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不利于
人才素质的提高。比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针对性不强,
原有的部分传统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从男生到女生都相差无
几;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的成绩评定不科学;体育教学在
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提高终身体
育能力等方面,均缺乏很好的措施与办法,高校体育在奠定
学生终身体育基础方面还流于形式与口号。另外,有效的体
育理论知识教学比例小,不能很好地转变学生思想,使学生
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尤其缺乏健康教育,学生良好的生活卫
生习惯没有养成等。
二、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脑力劳动者的增多,工时
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体育健身娱乐场所迅速发展和健全,
各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的成立等,这些现实问题都给体育教
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值观同“适应社会的必要知识技能”这一新的体育教育价值
现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趋
势的全新教育理念。我们部分高校以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形式
满足了部分家庭状况好的学生的需求。我国的传统武术项目
如太极拳等,也成为部分高校的主干课。从发展趋势看,要
适应未来变迁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对传统的体育教材内
容进行修改、筛选和必要的补充。体育教材的内容应是丰富
多彩的,有效而实用的,只有对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才
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1.进一步明确现阶段高等学校体育所应担负的任务,
树立新型的体育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体育是
培养2l世纪人才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为育人的总目标服务;二是从未来着眼,终身体育
观念取代一些教育的观念,把教育的目的放在培养智能即运
用知识的能力上,用掌握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自身的锻炼;
三是高等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要面向社会、着眼未来,与社会
实际现状相结合,注意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发挥学
生思考、判断、自己负责的主体能力,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
动的兴趣,体现自己的才能,从中获得效益,逐步养成锻炼
的习惯。
2.加强体育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知识来自实践,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但是知识又是实践的先导,任何事情没有知识都不能做好,
身体锻炼也是如此。身体和身体锻炼,体质和体质的增强,
其中有一套很复杂的科学知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自身的知
识,需要有自身变化发展的知识,需要有如何促进自身向完
美程度发展的知识。所以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教各种
运动知识,更要教增强体质和锻炼身体的知识,并且要具有
实效性、突出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性,使学生在掌握
这些知识后能运用在自身体育实践中终身受益。
3.在实践课的教材选择上,首先考虑要具有健身性价
值,学生易于掌握,实效性强,与社会体育较易衔接的项目。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上,要克服过去僵硬的“填鸭式”
教学,要以理施教,用科学的道理来教育学生,丰富学生科
学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尊重、关心学生,耐心帮助学生,激起学生努力学习的情感。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满
足社会对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学生个体对体育的需要。为了使
学生尽快地掌握技术动作,更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
高健康水平,并激发学生练习的情趣,教师应讲究教法手段
的实效性和多样性。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考、创造、表达能
力的培养,注意发挥他们的个性,教育学生把刻苦锻炼作为
磨炼自身意志的过程。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4.体育场馆设施和师资队伍的质量是搞好高校体育
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增加经费投入和改善场馆设施
是搞好高校体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师资队伍的质量是制约高
校人才培养和加速高校体育改革的又一重要因素,当前由于
知识更新快,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只有高素质的
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应注重教师的培训,定
期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应鼓励
体育教师参加科研活动。
四、结语
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问题。而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质量问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要想发挥
为高校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
高质量人才,就必须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彻底打破传统的人
才培养模式,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建立
起高校体育改革的科学体系,为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提供可
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斌星.谈高校体育课成绩评定[J].桂林工学院
学报,2002(6):106-108.
[2]王则刚.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