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全人”素养解析——基于背景要素与能力指标的社会网络分析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全人”素养解析——基于背景要素与能力指标的社会网络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无论经济水平如何发展、政治格局如何变迁,人才始终掌握着一个时代的主动脉。

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拔尖人才的输出,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成败。

为此,研究生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体系最顶端的一部分,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与使命。

[1]1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拔尖人才在各国之间的博弈中越发突显其核心地位,换言之,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环节在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实现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不仅有其理论价值,更有现实的需求,其中对培养质量的持续关注是实现内涵式人才培养的核心表征。

[2]近期,各高校清退不合格学生的事件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据教育部官网统计,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

[3]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6期双月刊2021年11月出版收稿日期:2021-03-20作者简介:陆小兵(1966-),男,江苏高邮人,南京大学外语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美国亚特兰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韦家朝(1972-),男,广西贵港人,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民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国家在线教育体系发展研究”(20BSH 053)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全人”素养解析———基于背景要素与能力指标的社会网络分析陆小兵1,韦家朝2(1.南京大学外语部,江苏南京210033;2.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酝酿着众多的重大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传统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为推进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培养,明确研究生“全人”素养的要素构成和内部关系,本研究综合运用SPSS 和U ci net 软件,从背景要素和能力指标两个维度进行网络分析,阐明背景要素与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按各项细分能力指标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将其归纳为基础性要素、中介性要素和边缘性要素。

研究生人才评价与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研究生人才评价与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未来研究生培养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 展,包括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 、国际化培养等,以培养具有全球视 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未来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将更加 注重全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建立完 善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和外部质量监 控机制。
对策建议与改进措施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建立完善的导 师遴选、培训和考核机制。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 大,对研究生人才评价与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才强国战略
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直接关 系到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构建科学、 合理的研究生人才评价与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
鼓励导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提供持续性 的职业发展机会,促进导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 能力。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职责与作用
学术引领
导师应站在学术前沿,引导研究生关注学 科发展动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敏感性和
创新思维。
个性化培养
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提供有针对性 的指导和支持。
科研诚信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科研诚信档案建立
为每位研究生建立科研诚信 档案,记录其在科研活动中 的诚信表现,作为评价其科 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
据。
科研诚信承诺制度
要求研究生在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等学术活动 时,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 明确其应遵守的科研诚信规
范。
科研诚信监督机制
建立科研诚信监督机制,对 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进行定期 检查和评估,确保其遵守学 术道德和科研诚信规范。

如何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能力素质模型搭建项目

如何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能力素质模型搭建项目

如何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能力素质模型搭建项目引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适应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企业更加注重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但是,在人才选拔或人员晋升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企业欠缺科学合理的能力素质模型,不能公平公正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出现了人岗不匹配的现象。

那么,用什么标准来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呢?此时,通过搭建能力素质模型来对员工进行科学的能力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的能力素质模型可以公平、公正的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对人员选拔、人员配置等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搭建科学合理的能力素质模型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科学的能力评价,实现人岗匹配的重要环节。

本文是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某电子元器件行业搭建能力素质模型的项目纪实。

【客户行业】电子元器件行业【问题类型】搭建能力素质模型【客户背景】深圳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节能的电源及磁性元件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开关电源适配器、动力电池充电器、音响电源、LED照明电源等产品。

产品广泛使用于LED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可视电话、便携计算机等领域。

在技术和工艺上,紧跟国际行业技术前沿,不断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拥有200多人的研发队伍,员工总人数达2300人。

凭借优秀的研发队伍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公司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用什么标准来选拔能胜任岗位的优秀人才呢?这一直是该企业的管理难题。

因此,企业管理者邀请华恒智信进驻企业,帮助企业有效甄选优秀人才,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现状问题及分析】为适应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公司加大了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但是,在人才选拔或人员晋升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公司一直欠缺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过渡依赖评选人员的主观评价,人岗不匹配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

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

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第21卷第1期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3月Journalof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ScienceVOI.21+No.1Mar..2006文章编号:1672—2477(2006)01—0040--04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王慧娟,吴月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科技处.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综合评价不同于以往的简单的数据叠加,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联系实际工作对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生业务素质评价问题的提出与界定,排名指标与方法.并运用运筹学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评价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的数学模型.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指标;模型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1问题的提出综合评价,是指一些评价机构人为地遴选出多项或单项指标,经过一定的权重处理后,对评价客体进行综合或单项评价,并按积分高低次序进行排列的方法.很显然,在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影响评价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多项或单项指标(和)权重处理的不同.本文利用工作中的有关经验和数据,运用运筹学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评价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的数学模型.2确定评价指标评价的目的是对被评价的对象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因此,研究生业务素质评价指标的建立应该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建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总体目标,建立目标层次,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级指标体系和二级指标体系等;对各项指标体系进行加权,形成评价体系总表.根据高校研究生自身的固有特点,将其评价体系划分了4个一级指标和l1个二级指标.如图l所示.图1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和评价指标图3建立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综合了定性与定量分析,使人脑决策思维模型化的决策方法,是由美国运筹学教授T.L.Satty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核心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可以简化为一个由不同层次的"准则"构成的有序的递阶层次堡塑:迭箜壁塑堂塾麦现为处于这一结构最低层的一组方案的优先排序问题,而这种排序则是可以通过收稿13期:2005—08—23作者简介:王慧娟(1981一).女.安徽芜湖人.助教.第1期王慧娟,等: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4l?简单的两两比较形式导出的.层次分析法一般可以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计算各层次元素的组合权重,根据各预选方案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值的大小,确定出最优方案,做出最终的决策.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研究生业务素质数学模型如下: 3.1构造层次结构模型上述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就是把业务素质评价问题分解成三个层次结构的过程.我们把图1中第一层称为目标层,第二层称为指标层,第三层称为分指标层.3.2构造判断矩阵设{X,X,…X)为评价因素集,A表示目标.判断矩阵为:T=l1u12"l222"1zc"2u..的含义:U—l,认为"x与x,贡献程度相同";U一3,认为"x比x的贡献略大";U一5,认为"X比X的贡献大";U=7,认为"X比X的贡献大很多";U一9,认为"X的贡献如此之大,X根本不能和它相提并论".U一2k(k==:1,2,3,4),认为"U=2k—l略嫌不够而U=2k+1又嫌过度";U一1/k当且仅当U—k(k=l,2,…,9).3.3权重计算求矩阵T的最大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把特征向量标准化(单位化)后得到权重向量W=(,w,…,W).我们可以通过在matlab下,使用[d,z]::=elg[A]来得到上述结果.3.4一致性检验计算权重向量后,对每个判断矩阵都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所得权重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Saaty引进了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尺(R1),他用随机的方法,构造了3500个样本矩阵,对于不同的矩阵阶数n,得到了RJ值,见表1.从判断矩阵的定义可知,一阶,二阶判断矩阵总是完全一致的;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J之比称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用CR来表示,即CR—CI/RI,CI值可以通过CI:(一n)/("一1)得到.如果7"/一l或2,那么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我们定义CR=0;如果7"1>2,我们求得CR<0.1,那么这个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则该判断矩阵可以用作层次分析,否则我们就要重新建立判断矩阵,一直到矩阵满足CR<0.1为止.表l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Iooo.58o.901.121.244问题的求解下面给出各判断矩阵,并求出最大特征值及权重向量.4.1A—B判断矩阵厂153l1/511/3TA一l1/33lL1/221/221/221在matlab环境平台下计算其最大特征值=4.1074,对应的特征向量为(o.4909024070.0863075090.2482960250.174494059)'.其一致性指标CR一0.0358,RI一0.90,随机一致性比率CR=0.039777778<0.1,该层次具有满意的一致性.42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06焦在matlab环境平台下计算其最大特征值一 3.029l,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1851727090.6586452760.156182015)'.其一致性指标C/一0.01455,RI=0.58,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一0.025086207<0.1,该层次具有满意的一致性.4.3B2一C判断矩阵一[11],在matlab环境平台下计算其最大特征值…一 2.0000,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9000009060.099999094)'.其一致性指标CI一0,RI=0,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一0<0.1,该层次具有完全一致性.4.4B3一C判断矩阵23121/2l在matlab环境平台下计算其最大特征值一 3.0092,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5396139610.2969597330.163426306)'.其一致性指标C/=0.0046,RI=0.58,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一0.007931034<0.1,该层次具有满意的一致性.4.5B4一C判断矩阵l3121/2l在matlab环境平台下计算其最大特征值…一 3.0183,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44342680.3873712710.169201929)'.其一致性指标CI=0.00915,RI=0.58,随机一致性比率CR=0.015775862<0.1,该层次具有满意的一致性.4.6建立依赖于评价层的目标评价公式Ig标评价公式是第三层中各指标的线性函数,各权重如表2所示.表2各指标的线性函数的权重GJC11C1zCl3CnzGiC3zC33C4】C42C43S——————————————————————————————————————————————————————————————————————————————————一————————————————————————————一K0.0909020.323330.076670.0431540.0431540.133980.0737340.0405780.0773750.0 675940.029525S—K*C===0.090902*C11+0.32333*C12+0.07667*C13+0.043154*C21+0.043154*C22+0.13398*C31+0.073734*C32+0.040578*G3+0.077375*C4l+0.067594*G2+0.029525*G3其中K等于评价A时B的权重与评价B时C的权重之积.例如0.086308*0.5: 0.043l54.这时,我们将原始数据带入评价公式中,就可以得到我们所要的结果,并根据结果就可以得到业务素质排名.4.7实例分析笔者抽取了3位学生的各项业务素质指标统计如下表3所示.我们可以利用上面公式对其进行计算综合排名:S^===0.090902×70+0.32333×75+0.07667×82+0.043154×90+0.043154×90+0.13398×9O+0.073734×78+0.040578X77+0.077375×96+0.067594×86-50.029525×70—80.909315135/l/LllIC阵矩断"U,C~LB2423l//一U—C31l/一U—C第l期王慧娟.等: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43. l—lIII—一一一一IllL!JSl一0.090902×80+0.32333×82+0.07667×91+0.043154×80+0.043l54×70+0.13398×80+0.073734×89+0.040578×86+0.077375×82+0.067594×81+0.029525×80=82.1876Sc一0.090902×90+0.32333×87+0.07667×83+0.043154×70+0.043154×80+0.13398×70+0.073734×76+0.040578×87+0.077375×78+0.067594×70+0.029525×85—80.9367表3学生各项指标原始数据姓名cA7oB8OC9OG2758287C1382918329o7o80G19O8O70C3z788976G286817O9O807o968278708o85由以上数据我们得出Sn>Sc>s,B同学的业务素质得分最高.但若按总分排名,则有A第一,B第二,C第三.测评显示的结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非常相似.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层次分析法的关键在于,层次结构要合理,成对比较的逆称阵要可信,这需要对具体问题细心调查研究,挑选最适中的判断矩阵.尽管求权系数有较大的计算量,一旦求出来,便可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5模型的评价和推广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复杂系统决策的优点,在于在决策时既可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决策的因素及其对决策的干扰程度,从而尽量避免进行复杂系统决策时单靠人的主观判断可能带来的决策失误,又没有太复杂的数学运算,一般的人都可以很容易就掌握,因而具有实用性而且易于普及. 对本文得到的结论来看,11个评价指标的排序中,其中"专业基础课成绩,发表的论文数,"这二项排在前面,共占了45,这也符合现在高校研究生评价体系的趋势,与实际的情况也是相符的.本文把对研究生业务素质的评价,通过量化来实现,而且本文给出的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参考文献:[1]SaatyTL.TheAnalyticHierechyProcess[M].NewY ork:Hil1.1980.[2]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32—253.[32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51—55.[4]侯定丕.层次分析法(AHP)案例报告[J].运筹与管理.1992(1):51—55. Comperhensiveevaluationsystemongraduateacademic qualityiesanditsmathmaticalmodelW ANGHui-juan.WUYue—hong(Dept.ofSci.&Tech.,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Science.Wuhu241000+Chi na)Abstract:Comprdhensiveevaluation,differentfromthesimpledataprocessing,isaheatedto pictore—searchinrecentyears.Thewritersaremakingsystematicresearchonthegraduateacademicq ualities,basedontheirworkingexperences.Theresearchincludestheintroduction,definitionrankin gindexesandmethods.AmathematicalmodelistobesetbyadoptingAHPinoperationalresearch.Keywords:AHP(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evaluation;model。

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18卷第24期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策略研究□刘名武许以撒【内容摘要】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工作,了解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对于更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问卷形式调查了新入学的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水平现状,从生源情况、学生基本专业技能情况、本科课外科研活动情况以及本科毕业论文情况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研究生新生综合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及策略。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研究生教育【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153058)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7 2018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CQGJ17079B)及重庆交通大学教改项目(编号:16020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名武(1979 ),男,安徽无为人;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许以撒,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科研素养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问题的能力,是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精神的总称。

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具备优良的科研素养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作为国家的高等学历人才,当代研究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科技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硕士研究生的数目每年呈递增趋势,但是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不让人满意。

因此,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教育以满足社会需要,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目前各高校都有各自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然而实施效果不佳。

另外,高校也并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鉴于此,有必要对研究生入学时的科研能力、学习特点等现状经行调查研究,以提出改进策略,制定合适合理高效的培养计划。

关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建议策略。

袁本涛[1]基于三次调查发现当代研究生学习动机外化,缺乏科研的内在学习动机。

基于COMET能力模型的信创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COMET能力模型的信创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I nternet Application互联网+应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软件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信创软件人才具备模型驱动工程和软件开发的综合能力,培养这样的人才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推动软件行业的发展。

当前软件行业对于信创软件人才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COMET能力模型在人才培养中提供了系统化的框架,帮助组织和个人全面考虑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制定有效的培养策略。

它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够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路径,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人才培养。

因此,COMET能力模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在当前的信创软件产业对于专业人才提出更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要求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基于COMET能力模型对人才培养进行创新被赋予了深远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人才培养的需求及COMET能力模型定义(一)人才培养需求信创软件行业对人才培养有多方面的需求,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等。

这些需求反映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人才需要具备综合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行业的要求并取得成功。

信创软件行业需要人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包括分析和理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并进行测试和调试的能力。

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

同时,信创软件行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非常高[1]。

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创新能力包括对新技术的敏感度、洞察力和创造力,能够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软件产品或解决方案。

此外,信创软件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

人才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跟进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其需要主动学习新的技术和工具,并能够快速适应变化,保持竞争力。

(二)COMET能力模型定义COMET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在特定领域或任务中的能力和潜力的能力模型,它考虑了能力、机会、动机和环境等关键要素[2]。

能力导向的学术型研究生校内导学督学体系构建

能力导向的学术型研究生校内导学督学体系构建

能力导向的学术型研究生校内导学督学体系构建作者:王爱华朱霖昊郝敏来源:《高教学刊》2017年第02期摘要:目前理论界对高校学术型研究生与本科生、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点有哪些区别、究竟重点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哪些能力、又如何通过教师的校内导学督学使学术型研究生具备这些能力等问题仍没有清晰、统一的思路;文章研究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该研究有利于指导高校学术型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实践,使高校能力培养的思路更清晰,最终使高校校内导学督学真正落脚在被培养者重点能力的提高上。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能力导向;能力培养模型;校内;导学督学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2-0018-05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no clear and unified ideas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s on the differences of ability training between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degree students,capacities that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ally focus on cultivating of academic graduates, and how teachers guide school inspectors to make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research is helpful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the ability training of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akes the university have clearer thought of ability training. In the end, the school guidance inspectors really settle on the train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key abilities.Keywords: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 ability oriented; ability training model; in school;guidance inspector一、概述能力培养最终必须落脚在被培养者的能力提高上。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为例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为例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为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为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要想成为一名具有竞争力的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的研究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工程技能,更需要拥有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和引领未来的发展。

但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培养的提高与改进。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扎根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从知识水平、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等四个层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391名研究生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指标体系在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今后的研究生培养和人才选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字:研究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扎根理论;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AbstractAs society develops, technology advances rapidly. To become a competitive researcher in the field of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not only good engineering skills but also innovative ability are required to adapt to and lead futur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and reform of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et of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using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ading. The index system is evaluated from four aspects: knowledge level, innovative thinking, innovative ability, andinnovation achievement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on 391 graduate students, the effectiveness andfeasibility of the index system in the eval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verified, whi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futur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alent selection.Keywords: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dex system; Grounded theo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direction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
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既要满足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要体现出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文章针对研究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了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旨在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高校选拔和培养优秀研究生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

标签: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研究
近年来,研究生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每个毕业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品德、个性和身心健康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素养。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是界定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要素并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即核心能力指标要素体系),因为这些素质要素的确定和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将直接决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向、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因此,构建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旨在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高校选拔和培养优秀研究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的理论基础
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中,学者麦克利兰开创了素质理论(亦称为胜任力理论),他认为素质即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人员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学习或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价值观和个人特质;组织在获取、配置或管理人才时,不能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等表面特质的评价,而应对动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隐性胜任特征进行综合考虑。

麦克利兰在素质理论(亦称为胜任力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即能力素质模型,该模型提炼了绩效优秀人员具备的核心素质与能力,以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该方法及其理论最早为解决美国国务院选拔外交情报官员而开发出来后,很快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先后被成功引入国家高级管理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家、销售人员和包括护士、医生、教师等服务人员等的选拔和考核。

2 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步骤
2.1 行为事件访谈
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性参照部分学校“优秀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干部”的评选条件,在某所985高校工科、理科、医科、文科中选取了参加行为事件访谈的研究生20人,其中优秀研究生10人,一般研究生10人。

引导访谈对象详细谈谈三年来学习工作上最成功的三件事和最失败的三件事,详细描述整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时间、相关人物,涉及范围及影响层面等,描述自己当时想法或愿想,如是何原因使产生类似想法以及如何达成目标等,总结下事件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

2.2 胜任特征要素的确定
根据Spencer等的胜任特征词典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统计各个要素发生的总频次、等级分数、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通过T检验方法剔除非显著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基于编码结果确定了26个胜任特征条目分别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抗压能力、自信、成就导向、诚实正直、宽容包容、专业成绩、社会活动、学习能力、跨学科知识、人际交往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团队协作、独立思考、信息寻求、责任心、创新能力、快速学习、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服务意识、主动性、踏实肯干、动手能力、研究能力。

2.3 SPSS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法对所有素质特征从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进行评分。

问卷选取某所包含工科、理科、医科、文科等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任教师及辅导员参加被测。

其中对专任教师及辅导员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85%;对研究生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1份,有效率89%;对用人单位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有效率93%。

所调查的学生共涉及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哲学等8大学科专业,其中一年级研究生占42%,二年级研究生占58%,所调查研究生的专业与年级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根据此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效度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3 研究生能力素质模型统计结果
考虑到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研究生、教师、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与步骤具有相似性,鉴于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作者仅就教师问卷分析与结果进行概要描述。

在评估中,首先运用KMO及Bartlett’s球体检验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展开因子分析,最终得到各类指标的科学评估结果。

KMO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的一个指标,其值愈逼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愈好。

经计算分析,各指标样本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924,Bartlett’s球体检验的结果P值0.000<0.01,拒绝原假设,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第一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宽容包容、快速学习、成就导向、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成绩、主动性等。

对第二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抗压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等。

对第三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心理健康、责任心、动手能力、诚实正直等。

这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6.333%。

研究生问卷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第一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
特征包括宽容包容、快速学习、服务意识等。

对第二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诚实正直、独立思考、责任心等。

对第三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研究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寻求等。

这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90.586%。

用人单位问卷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对第一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成就导向、人际交往能力、计划执行能力、信息寻求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等。

对第二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责任心、诚实正直、学习能力等。

对第三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身体健康、专业成绩、踏实肯干等。

对第四个因子影响比较大的能力素质特征包括抗压能力、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动手能力、研究能力等这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6.333%。

4 研究生能力素质特征差异性比较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能力建设是一个永远值得深究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专题。

通过研究生、教师、用人单位三方实体的调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生的培养中“德”永远是第一位的,诚实正直、责任心被认为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高尚品德;而研究生的抗压能力,心理健康等素质被摆到了很重要的位置,这说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对于研究生适应学术研究和社会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被三方高度认可,均是适应能力的表现方面,主要表现为研究生能力培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需求相适应,这也为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与路径。

差异分析中我们发现研究生本身对于专业学习成绩认可度并不高,但是对于教师和用人单位这个指标却显得尤为重要。

这说明对于评价优秀研究生的量化标准,专业成绩(例如专业课成绩、论文情况等)是一个显性的刚性指标,是体现研究生专业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生对于专业成绩一定程度的“不屑”有失偏颇;对于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和用人单位都认为非常重要。

这说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应花大气力在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培养方式上努力实现研究生知行合一,锻炼其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问题、协调资源,提升自身素质的能力;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和未来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素质特征,从学生到教师再到用人单位,其重视程度是持续递增的趋势包括人际交往、计划执行、信息寻求、踏实肯干、服务意识等等。

这说明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特殊性,研究生除了要掌握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即可以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信息获取、分析与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1世纪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既要满足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要体现出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加强究生能力培养已刻不容缓,必须逐步建立适应研究生多元能力培养的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真正解决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锻炼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人际交往的各种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王宇红.优秀大学生素质模型构建.科教视野[J],2007,(17):
[2]郑学宝,孙健敏.大学生能力素质特征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5):145-147.
[3]牟艳娟,谷正杰等.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11):78-79.
[4]方宏建,桑晓旻等.加强研究生社会能力培养探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7):30-34.
作者简介:女,1980.6,博士在读,工程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