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长拳教案

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长拳教案
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长拳教案

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长拳)教案

◆教师口令指挥学生分解练习,出重难点。

◆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集体完整动作练习。

套国际竞赛套路第

初级长拳教学设计说明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班级:人数:授课教师:正江 教学容:1、复习初级长拳第1-4动作 2、学习初级长拳5-7动作。 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传授课程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理 解武术运动的传统与特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 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初级长拳的基本动 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教材分析:初级长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和收势外,共分为四段。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炼,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 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 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马 步冲拳,抡臂砸拳等,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眼、身、法、步、神、 气均要协调配合。 学情分析:本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二)18—23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武术基本功和素质比较差。因此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容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教学要特别注重示的 质量,以及示点和示面的有效选择,提高直观效果。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 好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示,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 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 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 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导练习,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诀、 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基本掌握武术类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技法以及长拳的动作要领,明白它的攻防含义,体味武术精、气、神的风格特点,增强自我表现能力。提高武术基本运动能力,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长拳的学习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修身养性,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教学重点:5--7动作的要领与动作的规格。大跃步前穿。 教学难点:基本动作的到位以及武术精、气、神的掌握。 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宗旨“的主题思想,特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语言、情境导入法: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氛围,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 本次课尝试把讲授式、体验式、合作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并且通过各小组自主学习与成果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对套路动作的掌握和学习进度。 2、讲解——快速完整示——慢速分解教学——慢速完整教学——快速完整教学——带领学生演练——体育委员带领演练。学法:观察、模仿、尝试——实践——练习——师生评价——集体跟学改进。 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常规——集体准备活动——专项基本功练习——教师示演示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初级长拳第三路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 武术概况介绍 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 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例:李白的剑舞。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当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时比赛开始计时。武术具有一定

初级长拳三路详解

初级长拳三路详解

初级长拳 长拳,是一种拳术流派的总称。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体委把群众中流传广泛的查、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了长拳。长拳是以套路为主的拳术,既适合基础武术训练,又适合于进行竞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类拳术的共同特点是: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多起伏转折、窜蹦跳跃、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

初级长拳三路 目录 第一讲:初级长拳三路 一、简介二、好处三、练习步骤四、注意要点五、动作说明 第二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一段 (一)弓步冲拳(二)弹腿冲拳(三)马步冲拳(四)弓步冲拳 (五)弹腿冲拳(六)大跃步前穿(六)弓步击掌(八)马步架掌 第三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二段 (一)虚步栽拳(二)提膝穿掌(三)仆步穿掌(四)虚步挑掌 (五)马步击掌(六)叉步双摆掌(六)弓步击掌(八)转身踢腿 马步盘肘 第四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三段 (一)歇步抡砸拳(二)仆步亮掌(三)弓步劈拳(四)换跳步弓步冲拳 (五)马步冲拳(六)弓步下冲拳(七)叉步亮掌侧踹腿 (八)虚步挑拳 第五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四段 (一)弓步顶肘(二)转身左拍脚(三)右拍脚(四)腾空飞脚 (五)歇步下冲拳(六)仆步抡劈拳(七)提膝挑掌(八)提膝劈掌 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 2. 并步对拳 3. 还原

1简介 [1]编创于1957年。全套除了预备式和结束动作,分为四段,来回练习四趟, 每段八个动作,合计三十六个动作。套路内容充实,包括了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虚、仆、歇五种步型;手法有冲、劈、抡、砸、栽等拳法,推、挑、穿、摆、亮等掌法,盘、顶等肘法;腿法有弹、踹、踢、拍等;还有跳跃和平衡等动作。套路编排合理,由简而繁,由易到难,有利于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套路布局和路线变化前后呼应,左右兼顾,均匀合理;在强调动作规格化、注重功力的同时,还较好地体现了攻防意识,增强了学习的情趣。 2好处 经常从事长拳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长拳中的各种手法、步法、腿法和身法,动作幅度大,牵动关节多,使肌肉、韧带拉长并富有弹性,柔韧性大大提高;套路中许多踢打摔拿、窜蹦跳跃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可很好地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弹跳力和协调性;一套长拳几十个动作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动作又多起伏转折,节奏多变,因此强度和运动量很大,有效地提高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要求每一动作都能做到“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协调,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支配各肌肉群活动的运动中枢和内脏器官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能很好地配合工作;运动节奏的变化,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快速转换的能力和兴奋与抑制交替过程的灵活性。 3练习步骤 预备动作:01 预备势;02 一虚步亮掌;03 二并步对拳。 第一节:04 一弓步冲拳;05 二弹腿冲拳;06 三马步冲拳;07 四弓步冲拳;08 五弹腿冲拳;09 六大跃步前穿;10 七弓步击掌;11 八马步架掌第二节:12 一虚步栽拳;13 二提膝穿掌;14 三仆步穿掌;15 四虚步挑

《武术:长拳组合套路》教案(一)

《武术:长拳组合套路》教案(一) 教师:×××课次:×次第×周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 【组织队形】如图1所示。 图1 【要求】报数时声音洪亮,集合时做到快、 静、齐。 min 将学生分成 各组成 游戏各组在指定范围 排头 其他【组织队形】如图2所示。 min

的学生当排头。 踝关节运 【组织队形】如图3所示。 图3 【要求】 (1)动作舒展大方,充分伸展身体各个关节。 (2)体育委员领做,其他学生跟随练习,教 师跟做并巡回指导。 min 三、武术:起势、右弓 由抱拳礼开 (左掌变拳)迅速收回腰间; 眼平视左 右臂先内旋 向外屈肘 高与眉 两 【动作方法】重心前移, 右拳收抱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 大腿带动小【组织方法】如图4所示。 图4 【重点】头脑清晰,动作顺序正确。 【难点】动作协调、有力。 【教学步骤】 (1)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的基本动 作。 (2)教师向学生示范、讲解起势的动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学生认真观摩。 (3)教师带领学生做起势动作,学生认真跟 随练习。 (4)教师讲解、示范右弓步格挡的动作方法, min

(13)教师小结。 四、游戏:武术造型比 在地上画两 米的平行 另一 。将 4 每组 到造型区面对同学完成一个武术动作,定型后马上返回,然后与第二人击掌接力。 武术造型优美且用时短的【组织方法】如图5所示。 图5 【游戏规则】 (1)不得抢跑,第二人需待第一人返回并与 其击掌后才能出发。 (2)必须在“造型区”内定型,其他区域无 效。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学生认 真听讲。 (2)学生分组练习,熟悉游戏的规则。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正式比赛,并担任裁 判。 (4)学生休息,教师小结。 min 【组织队形】教师带领学生成广播体操队形

新编长拳教案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专业必修课程 (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新编长拳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流程 新编长拳(8-3)教学设计说明、课时计划新编长拳(8-3)课时计划流程图 专业:体育教育 学号:10111310303 姓名:夏泽 提交日期:2014年3月16日

坐如钟站如松 ----武术“新编长拳”单元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武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和健身的民族体育形式之一,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强健身心等多种作用。本单元的“新编长拳”属长拳的一种,拳法类似,攻防技击明显,具有一定的学习意义和较高的健身价值。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针对武术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对拳法、身法等的基本功学习,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有利发展和提高自身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相关分析 1教材分析 中学武术教材中分为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及攻防练习三个部分,内容丰富,注重基本练习、套法短小精悍,易学易记、招式攻防含意明显,武术项目特点突出。而“新编长拳”中的整个套路对这些特点都有所凸显,对中学生的学习意义较大,有明显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健身的意义和注重其基本练习。 2学情分析 武术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的因素,如身体柔韧性、动作力度的控制等,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以及其它负面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主动把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互帮互助,重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也是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机会 三、教学策略 本单元主要以“学会新编长拳,提高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行开展,通过看图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通过辅助手段使学生开拓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思维意识,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归纳所学动作的动作要领并加以运用,通过合作练习,互帮互助的形式,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程序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相结合,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热情。

学习长拳心得体会

学习长拳的心得体会 马步架打、弹腿冲拳、提膝穿掌、虚步格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培训结束。我在区武术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长拳套路,收获颇多。既锻炼了身体,又体会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本来我是不擅长武术方面的东西的,从小到大的一次次经历都证明我并不是一个四肢强壮、身手敏捷的人,但是我却从不放弃挑战自己的机会。 培训刚开始时,看到老师在前面进行动作演示,非常羡慕老师的动作,觉得非常的帅气,犹如行云流水,动作很有力度,并且非常连贯顺畅。如今自己也学习了一路长拳,发现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出来的本领。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位,比如蹲马步时双脚要开大,达到自己两脚间的距离为三脚宽,并且大腿要尽量与地面保持水平;弓步和马步的转换时要迅速、流畅,保证上身的平稳;做虚步时要将重心放在后脚上,前脚可以随时提起来……所以说,学习每一个动作都要用心去体会它的意义,达到标准也并不是易事。但我仍然不会放弃,我始终在努力着,尽量做到做动作快而准,富有力度。 在学习中,我渐渐地感受到了长拳的魅力。它使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缓解了压力。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给我了乐观积极的心态。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我脑海中仍然时时回放着长拳里的那一招一式,充满运动魄力;也记得老师认真地教授、同学们努力地学习,以及其间大家的欢声笑语。 同时,这个区级培训的体育学习也加深了我对武术的理解。武术不单纯是一种技击技能,而是一个复杂的、不断融合、发展的整体。武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往往需要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 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中华武术;在工作中,我会积极去引导学生了解、喜欢中华的武术,让学生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传承中华武术之魂!

长拳套路的演练节奏与训练

长拳套路的演练节奏与训练 姜周存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50014,济南;47岁,男,教授) 摘要根据长拳的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武术教学与训练,从几个方面较详细阐述了长拳的节奏与训练,提出了动作节奏训练,组合与分段节奏训练和整套节奏训练的方法,为长拳套路训练提供了依据.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1].节奏鲜明是长拳重要特点之一,高质量的长拳套路演练,则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节奏感,演练节奏的好坏,直接反映运动员武术素养与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节奏也是衡量武术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想提高长拳套路技术的演练水平,除了进行严格的动作规格训练之外,还要进行动作、组合、分段、整套动作的节奏训练.节奏是指长拳运动中速度与力量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变化[2],它是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与演练技巧于一体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也是对身体各项素质和演练技巧的具体运用.这种节奏表现形式和运用的好环,都直接影响套路动作技术的发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长拳套路运动要求动作快速、节奏分明,即运动时动作、组合、段落之间所表现的韵律要恰到好处,使整套动作在演练时,既要在快速中进行,又要通过速度的变化,处理好刚与柔、动与静、重与轻、疾与缓等演练技巧.因此,在长拳运动中只有认真研究和体会套路结构特点及其攻防含意,才能更好地表现运动节奏.根据本人多年的武术教学和训练实践,就长拳套路演练的节奏与训练,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诚欲抛砖引玉,与同道共商之,以提高长拳套路演练的技术水平. 1单个动作节奏与训练 单个动作节奏训练是指某一单个动作的疾与缓、重与轻、动与静、刚与柔韵律的合理掌握与操练.在单个动作的节奏训练中,通常把一些节奏变化较多而且节奏感较强的动作挑选出来,让运动员反复地练习并体会动作的节奏,逐步掌握和提高不同动作的节奏变化和节奏感,形成不同动作节奏的动力定型,为组合与分段节奏训练打下基础.如“跃步冲拳”这个动作,包括一种远窜性跳跃,仆步、弓步两种基本步型,抄、摆、搂三种掌法,冲、抱两种拳法,拳、掌两种手型;再结合眼法的上瞻下视、左顾右盼和头部的左右转动,以及内在精气神的协调配合,才构成了一个完整动作,在这一动作中,蕴含了各种节奏的变化,只有合理地把握好它们之间的抑扬顿挫,才能把这个动作完美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进行“跃步冲拳”动作训练时,首先要使运动员明确该动作的攻防内含和动作的结构,此动作属一种远窜性跳跃的进攻冲打动作,主要动作是跃步和搂手冲拳,其要求是跃步要远,冲拳快速有力,力达拳面;同时也要讲清动作各环节的节奏变化,在左脚蹬地的一刹那,要加快蹬地用力的速度,借以提高身体腾空的远度和高度,随左脚迅速蹬离地面之同时,右腿快速前上摆起,两臂也随之由抄掌快速向右上方摆动,此时的节奏应是“重”与“快”的有机配合.当身体腾空达最高点时,上体在空中挺胸、展腹,左腿自然屈膝后摆,两臂向右上方摆至左臂屈肘上架,右臂伸直制动平举,形成左亮掌右侧平举的反弓空中造型;同时眼随右掌摆动,头向上、向右转动,这时的节奏应是“轻”与“缓”的协同,同时也有空中瞬间空中造型“动”与“静”的结合.随之右脚落地,左腿贴地平仆;同时右掌变拳收抱右腰间,左掌摆收于右肩前,这时的节奏是由“高”转为“低”,由“开”变为“合”,成仆步时动作突然瞬间停顿,在武术术语中称为“顿挫”,紧接是仆步左搂手,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冲拳,其节奏又由“柔”变为“刚”,搂手为柔,冲拳为刚,由仆步重心前移的动势而成定势弓步冲拳,

武术长拳测试题及答案

武术(长拳)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武术运动一般可分为、、、、集体项目类五大类。 2、武术套路图解中一般用虚线表示上肢(下肢)的行进路线,用实线表示上肢(下肢)的行进路线。 3、长拳中的“四击”是指,“八法”是指。 4、扫转性腿法包括和后扫腿两种腿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武术比赛采用()计分方法。 A.10分制记分B.100分制记分C.5分制记分 2、下面不属于屈伸性腿法的是()。 A.弹腿B.侧踢腿C.蹬腿 3.初级长拳三路第二段是以()为结束动作的。 A.仆步亮掌B.马步盘肘C.弓步顶肘 4、下列哪种不属于初级长拳三路的动作()。 A.弓步冲拳;B.歇步下冲拳;C.马步架打 5、要做好弓步则两腿要()。 A.前腿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腿蹬直B.前腿大腿与地面有一定角度,后腿膝盖弯曲 C.两腿都要与地面呈45度夹角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右掌左拳,拳止于掌,屈右拇指,两臂屈圆。() 2、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3、直摆性腿法有正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和侧踹腿等。() 4、武术中的“型”是指手型、身型、步型;“法”指的是手法、眼法、身法、腿法、步法和器械使用方法。() 5、长拳是一种柔和、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长拳的特点及基本技法要求 2、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包括哪些内容 3、正踢腿动作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拳术类、器械类、对练类、集体项目、攻防技术 2、左右 3、踢、打、摔、拿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4、前扫 二、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长拳在技术上有八点要求:①姿势。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臀,上肢舒展、挺拔,下肢稳定、匀称。②动作。在做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③身法。要把躯干活动和吞、吐、闪、展、冲、撞、挤、靠等攻防变化紧密结合起来。④眼法。要做到手眼相随,手到眼到,通过眼神把一招一式的内在意识充分表达出来。⑤精神。要全神贯注,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⑥劲力。要有刚有柔,要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相济,发劲时有爆发力;要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并以气息配合,做到内外合一。⑦呼吸。讲究提、托、聚、沉四法。跳跃时用提法,静止性动作用托法,刚劲性动作用聚法,由高到低的动作用沉法。⑧节奏性。在演练中,快与慢、动与静、刚与柔、起与伏等多种矛盾的对比越鲜明,越突出,节奏性越强。长拳动作舒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长拳动作大多是用大肌肉群来进行活动的,要求肌肉活动量大而且迅速,需氧量较大,因此对提高心肺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该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阴阳相依,相辅相衬。另外,古时太极拳的别称。2、 基本功:按人体的部位划分;腿功,腰功,肩功,桩功,

完整版武术三路长拳优秀教案16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学科进度 科目体育教案班级九年级3、4班教科书名及册数九年级 上课 时间 8.27 每周节次 3 总授课节数45 周次时间 教材内容节次起止 1 8.26--8.30 制定教案计划,学习初级长拳第一节 3 2 9.02--9.06 学习初级长拳第二节 3 3 9.09--9.13 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节 3 4 9.16--9.20 学习初级长拳第四节 3 5 9.23--9.27 复习考核初级长拳 3 6 9.30--10.04 国庆放假0 7 10.07--10.11 学习八式太极拳 3 8 10.14--10.18 学习八式太极拳 3 9 10.21--10.25 复习考试0 10 10.28--11.01 期中考试0 11 11.04--11.08 复习八式太极拳 3 12 11.11--11.15 考核八式太极拳 3 13 11.18--11.22 学习立定跳远 3 14 11.25--11.29 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3 15 12.02--12.06 游戏篮球 3 16 12.09--12.13 学习前滚翻 3 17 12.16--12.20 越野 3 18 12.23--12.27 达标测试 3 1 / 37

19 12.30--01.03 复习考试0 20 01.06--01.10 期末考试0 体育教案(教案) 班级九.3班人数32 日期8.26 课次第 1 次 课的基本内容一、复习基本手型、手法、步型、 步法等 二、学习三路长拳第一段1-4动 目 的 任 务 1、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练习功 法,并掌握练习的技术要领。 2、通过长拳学习,了解套路动作结构、 路线及特点。 3、提高学生柔韧、灵敏、平衡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手型、步型、手法、腿法难点:三路长拳中的虚步亮掌 课的部分时 间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 开 始部分5'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队形:△△教师 ×学生 ××××××××××××××值日生 ×××××××××××××× 教法:宣讲法 准 备部分8' 1、绕武术馆慢跑六圈 2、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四肢运动 (3)俯背运动(4)弓步运动 (5)仆步压腿(6)正压腿(7)膝 关节运动(8)踝、腕关节运动 组织:1、成两列纵对慢跑,队伍整齐, 速度适中 2、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准备活动充分 2 / 37

武术教案(初级长拳第一套)

武术教案学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班

高一武术长拳(初级一套)教案

间 基本部分2ˊ∣3ˊ四、小组进行演练 根据所学动作的掌 握情况,及老师提出 的具体要求,选择两 到三个小组进行演 练。并由学生和老师 共同学生评出掌握 最好的一个组。 1、按课的内容要求集 合本班学生。 2、指定两到三个组, 按顺序,由组长领队进 行演练。 3、参与到学生的评比 讨论中,选出本次课掌 握动作最好的一个组, 并给予口头奖励,并让 全班同学鼓掌鼓励。 1、按老师要 求集合。 2、参与演练 的组由组长带 领完成演练内 容。 3、没参与演 练的同学,认 真观看演练。 4、在老师的 组织下,评选 出最好的一个 组,共同鼓励。 0 0 0 0 0 0 0 0 ⅹⅹⅹⅹⅹⅹⅹ o o * x x o o * x x o o ▲* x x o o * x x o o * x x o o * x x ★ⅹⅹⅹⅹⅹⅹⅹ 0 0 0 0 0 0 0 0 演练学生* 演练组长▲ 教师位置★ 结 束部 分3ˊ一、放松练习 听音乐教师引导学 生进行拉伸肌肉放 松 二、教师小结 三、师生再见 1、教师语言提示进行 放松。 2、小结 教师总结本课情况 3、收还器材、下课 1、学生仔细 听讲,跟着 教师提示 进行放松。 2、学生认真 听小结。 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ооооо ооооо ▲ 课 后 小 结 课的密度设计: ■教师指导及讲解■学生练习■其 它 A --- 学生练习50% B --- 讲解35% C --- 其它15%

初级长拳第一路 (第一段) 练习要求:1、组长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要求小组的组员共同讨论,一起进步,充分宣扬武术的团结协作精神。 2、学生能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能比较连贯的完成本次课所学的长拳初级一套第一路动作。 1、起式 2、马步双劈拳 要点:头要端正,挺胸塌腰收腹。要点:双劈拳与马步要同时完成。 3、拗弓步冲拳 4、蹬腿冲拳 要点:冲拳要有力,弓步要挺腰。要点:弹腿要有力,与冲拳要同时。 5、马步冲拳 6、马步双劈拳 要点:冲拳要有力,马步要挺腰。要点:双劈拳与马步要同时完成。 7、拗弓步冲拳 8、蹬腿冲拳 要点:冲拳要有力,弓步要挺腰。 9、马步冲拳 要点:脚落地、拧腰冲拳协调一致。

武术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1学习第三路初级长拳大跃步前穿弓步

武术公开课教案 1

、课堂常规组织: 1、宣布上课 2、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 要求 4、安排见习生1、体委整队 2、报告人数 3、按要求上课 二、队列练习 1、一至三报数 2、二列变三列 3、稍息、立正、 4、向右看齐、向前看 5、原地三种转法 三、准备活动 1、蛇型跑:约80M 2、螺旋跑:约80M 3、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4、高抬腿:30次二、教法 1、口令指挥 2、边做边指导 三、教法 1、教师领跑 2、口令提示 3、纠正错误 4、边做边指导 2 1、集中注意力 2、听教师口令练习 1、听教师口令积极 参与 2、认真练习 3、动作到位 4、活动充分 &&&&&&&&&&& &&&&&&&&&&& △ 要求:做到快、静、 齐 组织: &&&&&&&&& &&&&&&&&& &&&&&&&&& △

一、复习1步型练习 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 (1)攻步压腿 (2)仆步压腿 (3)歇步 (4) 马步冲拳 (5) 虚步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口头提示 3、教师个别指导 4、纠正错误 1、认真观察示范学 生跟做 2、听提示练习 3、按要求做出标准 动作 4、要求快速有力 要求:动作标准 积极认真 2、踢腿 (1)正踢腿 (2)弹腿 3、五步拳 4、初级长拳 (虚步亮掌--弓步 冲拳) 二、学习 1、大跃步前穿 动作要领:左脚上一 步蹬地向前跃出,俩 臂依次向上划弧摆 起,右、左脚随既落 地成仆步,右掌变拳 抱于腰间,左掌下落 停于胸前成立掌;目 视左掌 二、教法 1、示范讲解 (1 )正面示范 (2 )侧面示范 (3 )背面示范 2、教师领做 3、纠正错误 4、重复讲解 3 5、个别指导 6、展示点评 1、认真观察 1、模仿练习 2、集体练习 3、分组练习 4、个体展示 5、集体练习 组织: &&&&&&&&& &&&&&&&&& &&&&&&&&& △ 要求:动作舒展大 方、

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长拳教案

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长拳)教案

肩平;目视前方。?带领大家按照 正常演练速度起练习。?跟随教师的动作节奏练习。 ?要求学生自主、积 极地进行练习,鼓励 学生互相指导和评 价。 (3 )左脚向右脚前上 步,脚尖内扣;左掌经右脚 掌心上向前上方穿出,臂内 旋,虎口向上, 右臂内旋, 屈肘收至腹前;目视左掌。 基本部分 6 5 分 钟 25、抡臂翻身 要领:(1)右脚经左脚后 向左侧落步,脚前掌着地; 身体向右上翻转;右臂向下 经体前向右上立圆摆起,左 臂向下立圆摆动;头向右上 转,目视右掌。 (2)两脚以脚前掌为 轴,身体继续向右上翻转; 两臂随转体向右立圆抡摆一 周,右臂摆至体右后方,左 臂摆至体前;目前左前方。 ?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教师边讲解边分解 示范 ?教师口令指挥与 学生一起分解练 习,突出重难点。 ?教师口令指挥学 生分解练习。 ?认真观察教师 示范动作。 ?跟着教师动作模 仿练习 ?听口令集体分解 练习 ?听口令集体慢速 完整练习 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讲解示范时组织队 要求: ☆教师示范动作标 准规范,讲解口令简 单通俗易懂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动作,认真听

?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体会每个动作连 贯性的感觉。 教师讲解 ☆认真模仿动作练 ?集体纠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注意每个动作的规格要求。 (3)左腿屈膝向上提起,右腿独立支撑,右脚跟 离地提起,以脚前掌为轴,身体向左上翻转;两臂伸展随转体立圆抡摆。?教师口令指挥与学 生一起按正常演练 速度练习。 ?加速练习动作, 配合眼神和身 法。 基 本部分分 钟(4)身体继续向左下 翻转,右腿屈膝半蹲,左 脚向右脚前落步,脚尖外 展;左臂随体右侧下方; 头向左转,目视 、八.〉. 刖万。 26、弓步劈拳 要领:(1)左腿伸直左 脚跟离地,并独立支撑,右 腿屈膝抬起;小腿内收,右 脚贴靠左腿; 左臂向上摆至 头部左上方,右掌变拳经体 前向左上摆至头部左上方与 左掌心相击;头向右转,目 视前方。 ?要求学生自主、积 极地进行练习,鼓励 学生互相指导和评 价。 ?跟随教师的动作 节奏练习。 ☆抡臂翻身动作要求:抡 臂走立圆,抡臂时要体会 转如轮的感觉;翻转时要 注意身体重心的稳定性 ☆观察示范、听取要求, 结伴练习

初级长拳三路详细讲解

初级长拳 长拳,是一种拳术流派的总称。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体委把群众中流传广泛的查、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了长拳。长拳是以套路为主的拳术,既适合基础武术训练,又适合于进行竞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类拳术的共同特点是: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多起伏转折、窜蹦跳跃、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

初级长拳三路 目录 第一讲:初级长拳三路 一、简介二、好处三、练习步骤四、注意要点五、动作说明 第二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一段 (一)弓步冲拳(二)弹腿冲拳(三)马步冲拳(四)弓步冲拳(五)弹腿冲拳(六)大跃步前穿(六)弓步击掌(八)马步架掌 第三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二段 (一)虚步栽拳(二)提膝穿掌(三)仆步穿掌(四)虚步挑掌(五)马步击掌(六)叉步双摆掌(六)弓步击掌(八)转身踢腿 马步盘肘 第四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三段 (一)歇步抡砸拳(二)仆步亮掌(三)弓步劈拳(四)换跳步弓步冲拳 (五)马步冲拳(六)弓步下冲拳(七)叉步亮掌侧踹腿 (八)虚步挑拳 第五讲:学习初级长拳三路第四段 (一)弓步顶肘(二)转身左拍脚(三)右拍脚(四)腾空飞脚 (五)歇步下冲拳(六)仆步抡劈拳(七)提膝挑掌(八)提膝劈掌 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 2. 并步对拳 3. 还原

1简介 [1]编创于1957年。全套除了预备式和结束动作,分为四段,来回练习四趟, 每段八个动作,合计三十六个动作。套路容充实,包括了拳、掌、勾三种手型; 弓、马、虚、仆、歇五种步型;手法有冲、劈、抡、砸、栽等拳法,推、挑、穿、摆、亮等掌法,盘、顶等肘法;腿法有弹、踹、踢、拍等;还有跳跃和平衡等动作。套路编排合理,由简而繁,由易到难,有利于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套路布局和路线变化前后呼应,左右兼顾,均匀合理;在强调动作规格化、注重功力的同时,还较好地体现了攻防意识,增强了学习的情趣。 2好处 经常从事长拳锻炼,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提高脏器官的功能。长拳中的各种手法、步法、腿法和身法,动作幅度大,牵动关节多,使肌肉、韧带拉长并富有弹性,柔韧性大大提高;套路中许多踢打摔拿、窜蹦跳跃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可很好地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弹跳力和协调性;一套长拳几十个动作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动作又多起伏转折,节奏多变,因此强度和运动量很大,有效地提高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要求每一动作都能做到“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协调,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支配各肌肉群活动的运动中枢和脏器官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能很好地配合工作;运动节奏的变化,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快速转换的能力和兴奋与抑制交替过程的灵活性。 3练习步骤 预备动作:01 预备势;02 一虚步亮掌;03 二并步对拳。 第一节:04 一弓步冲拳;05 二弹腿冲拳;06 三马步冲拳;07 四弓步冲拳;08 五弹腿冲拳;09 六大跃步前穿;10 七弓步击掌;11 八马步架掌第二节:12 一虚步栽拳;13 二提膝穿掌;14 三仆步穿掌;15 四虚步挑掌;16 五马步击掌;17 六叉步双摆掌;18 七弓步击掌;19 八转身蹋腿马步盘肘。 第三节:20 一歇步抡砸拳;21 二仆步亮掌;22 三弓步劈拳;23 四换跳

长拳的特点及个人学习心得

长拳的特点及个人学习心得 武术,乃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作为武术的发源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培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的武术文化。怀着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崇敬之情,这次体育专项我很高兴的选到了武术,在闪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对长拳的学习。 查资料知:“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纪效书·拳经提要篇》中:“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清朝中叶,又有太极长拳一百零八势的流传。王宗岳的《十三势歌》中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这里所提“长拳”实为太极拳,与当今长拳内容相差甚远,是两种内容、特点沙然不同的拳种。 现代新编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群众基础广泛。 现代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长拳类型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规格化,按照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包括窜蹦跳跃、闪展腾挪和起伏转折在内的各种拳械套路。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 每次上课之前,我们总是会练习五种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以及前拍脚。在这五个基本动作里,我对侧踢腿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这个动作中手的动作和腿的动作的配合对肢体的协调性要求很高。 在对我们这部分长拳的学习中,我发现长拳动作舒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长拳动作大多是用大肌肉群来进行活动的,要求肌肉活动量大而且迅速,需氧量较大,经医学上的研究,这对提高心肺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每次在学习新动作的时候,总是很羡慕的看着闪老师在前面演示帅气的动作,同时仔细听老师对每个动作要点的讲解,对于个别动作老师总是会给我们做一些用途示范,帮助我们了解动作。在练习的时候,我会尽量让自己的动作标准。例如蹲马步时,双脚要开大,达到自己双脚间的距离为三脚宽,并且大腿要尽量与地面保持水平。在弓步和马步的转换时要迅速、流畅,保证上身的平稳。我在蹲弓步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不断的努力自己的动作标准化。所以说,学习每一个动作都要用心的去体会它的意义,达到标准也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仍然不会放弃,我始终在努力着,尽量做到动作快而准,富有力度。

武术教案(长拳二段位)

武术长拳(二段)教案 班级:七(2、3 )班总人数:35人授课教师:黄涛教材长拳(二段)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武术的含义,在完成动作时能很好的体现出 武术的精、气、神。 2、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将每一个动 作做到位,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敢于创新及团结协作的精 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生能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2、能比较连贯的完成本次课所学的长拳二段位的动作。 难点:1、在完成动作时能很好的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2、完成组合动作的连贯性及协调性。 结构与时 间 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场地设计 开始部分2ˊ∣3ˊ1.体委整队,报告 人数。 2.师生相互(抱拳 礼)问好,并讲 解抱拳礼的动 作要求及含义 3.检查仪表,安排 见习生 1.教师语言组织 2、并讲解抱拳礼的动 作要求及含义宣布本 课内容与任务 3、要求: 见习生认真随队见习 1.体委向教师 报告人数。 2.问好时,声 音宏亮。学 习抱拳礼, 要求动作 到位,有精 神。 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ооооо ооооо ▲ 准 备部 分8ˊ∣10ˊ一、准备活动: 1、徒手操(4×8) (1)扩胸运动(2) 体转运动(3)弓步 压腿 (4)侧压腿 (5)正压腿 2、正踢腿(20m×2 组) 1、口令指挥 2、正踢要挺胸立腰, 身体保持平衡,腿 要直(三直一勾), 正踢腿动作左右腿 依次交替流畅。 3、要求:动作基本准 确要用力 1、听口令,与 老师一起 完成徒手 操 2、了解正踢 腿动作要 领 3、完成两组 正踢腿练 习 要求:学生认 真观察,把握 要领,积极配 合进行模仿练 习 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ооооо ооооо ▲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o o x x ▲ 20米

长拳套路

洛阳理工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武术(长拳)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卷 适用班级:长拳考试日期时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武术运动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 2、武术套路图解中一般用虚线表示_______上肢(下肢)的行进路线,用实线表示_______上肢(下肢)的行进路线。 3、长拳中的“四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扫转性腿法包括________和后扫腿两种腿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武术比赛采用计分方法。 A.10分制记分B.100分制记分C.5分制记分 2、下面不属于屈伸性腿法的是。 A.弹腿B.侧踢腿C.蹬腿 3.初级长拳三路第二段是以为结束动作的。 A.仆步亮掌B.马步盘肘C.弓步顶肘 4、下列哪种不属于初级长拳三路的动作。 A.弓步冲拳;B.歇步下冲拳;C.马步架打 5、要做好弓步则两腿要。 A.前腿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腿蹬直B.前腿大腿与地面有一定角度,后腿膝盖弯曲C.两腿都要与地面呈45度夹角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右掌左拳,拳止于掌,屈右拇指,两臂屈圆。() 2、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3、直摆性腿法有正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和侧踹腿等。() 4、武术中的“型”是指手型、身型、步型;“法”指的是手法、眼法、身法、腿法、步法和器械使用方法。() 5、长拳是一种柔和、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长拳的特点及基本技法要求? 2、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包括哪些内容? 3、正踢腿动作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体育学院武术教案(三路长拳第二段动作)

体育学院武术教案(三路长拳第二段动作)年级:班级:人数:请假:

部分教学步骤时间次数组织教法备注 基本部分一、学习第二节动作 1、虚步栽拳 ①右脚蹬地,屈膝提起;左腿伸直, 以前脚掌为轴向右后转体180°。右 掌由左胸前向下经右腿外侧向后划 孤成勾手;左臂随体转动并外旋,使 掌心朝右。目视右手 (图1-2)。 ②右脚向右落地,重心移至右腿上, 下蹲成左虚步。左掌变拳下落于左膝 上,拳眼向里,拳心向后;右勾手变 拳,屈肘向上架于头右上方,拳心向 前。目视左方 (图1-3)。 2、提膝穿掌 ①右腿稍伸直。右拳变掌收至腰侧、 掌心向上,左拳变掌由下向左向上划 弧盖压于头上方,掌心向前(2-1)。 ②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提起,脚尖内 扣。右掌从腰侧经左臂内向右前上方 穿出,掌心向上,左掌收至右胸前成 立掌。目视右掌 (2-2)。 1、虚步栽拳 2、提膝穿掌 要点:支撑腿与右臂充分伸直。

部分教学步骤时间次数组织教法备注 基本部分3、仆步穿掌 右腿全蹲,左腿向左后方铲出成左仆 步。右臂不动,左掌由右胸前向下经 左腿内侧,向左脚面穿出。目随左 掌转视 (图3)。 4、虚步挑掌 ①右腿蹬直,重心前移至左腿,成左 弓步。右掌稍下降,左掌随重心前移 向前挑起 (图4-1)。 ②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左腿半蹲,成 右虚步。身体随上步左转180°。在 右脚上步的同时,左掌由前向上向后 划弧成立掌,右掌由后向下向前上挑 起成立掌,指尖与眼平。目视右掌(图 4-2)。 5、马步击掌 ①右脚落实,脚尖外撇,重心稍升高 并右移,左掌变拳收至腰侧;右掌俯 掌向外掳手 5-1)。 3、仆步穿掌 4、虚步挑掌 要点:上步要快,虚步要稳。 5、马步击掌

长拳的特点

长拳的特点 本学期体育课学习了长拳,包括一些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踢腿的基本腿法的训练和初级一路长拳的学习。这使我对长拳这个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学会了一些基本套路,明确了长拳的要求及特点。 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阴阳相依,相辅相衬。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姿势舒展 长拳的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立腰。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体动作的姿势要匀称。其中,步法稳固是基础。 长拳有四种基本步法:马步、弓步、虚步以及歇步。长拳的步法,须“步赛粘”,要轻快、稳固,“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本学期学习了马步、弓步、虚步三种,都要求立稳。因为长拳的每个招式都是由一个步法和一个手法组合而成的,下盘不稳,上身拳法难以达到效果,陷入劣势。而要做到立稳,就要求要腿上的姿势要舒展。腿要尽量向下,使重心下移,不能过于拘谨,这样才不会限制脚上用力,才能牢牢地抓住地面,动而不乱,使下盘扎实有力。其次,学习中还多次强调要立腰,因为这样能显现出打拳者的精神风貌,更利于动作发力。 (二)动作灵活 长拳对灵活性的要求很高。长拳中许多动作都是采用了十分灵活的步法与手法来连接的,例如虚步栽拳、弹腿冲拳等动作。这使得长拳各招各式的连接显得行云流水,而要做到这样就需要身法灵活。长拳的身法,须“腰如蛇行”,要柔韧、灵活、自如。长拳运动里的身法多是主宰于腰,一方面要求各种身法在运动的时候要象蛇行那样灵活,另一方面也是要求胸椎和腰椎的柔韧性要好;使动作做得既柔软又坚韧,柔软则灵活,坚韧则有力。 (三)快速有力 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要迅疾、敏捷、有力。这不仅是在拳、臂挥舞时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细微动作里也要如此。长拳的腿法上,也要求快速有力。第一,踢腿、弹腿、蹬腿等都要有节奏,快速到达动作的着力点。第二,步法转换要迅速。例如在弓步和马步的转换时要迅速、流畅,利用后脚蹬地,同时上身迅速旋转且保持立腰,保证上身的平稳。同时要注意,长拳的劲力要顺达,否则也会使运动僵硬、死板。长拳运动最忌“僵劲硬力”,强调“力要顺达”。 (四)节奏鲜明 长拳套路还要求节奏分明,即运动时动作、组合、段落之间所表现的韵律变化恰如其分,整套动作既在快速中进行,又通过速度、力量的变化有机地处理刚与柔、动与静、轻与重、疾与缓等演练技巧。上下肢动作应协调一致,做到“手到眼到”。劲力要求刚柔相济,顺达而有爆发力。在做冲拳、推掌、顶肘、弹腿、踹腿等动作时,要运用先柔后刚的“寸劲”,使力量顺达到动作的着力点。“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方能做到节节贯通、劲力顺达。同时,还要求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和以呼吸配合发力,做到内外合一,即所谓的“以意取力,以气催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