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设计
连云港港口30万吨级码头引入“直通装船”作业模式

连云港港口30万吨级码头引入“直通装船”作业模式
作者:张严
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20年第7期
文 / 张严
2020年6月12日,连云港港口30万吨级码头引入的“直通装船”工艺流程,首次通过空载、重载、联动完成试车。
在8小时的作业中,采用该工艺流程共完成直通装船14000吨,极
大地提高了装船效率。
标志着连云港30万吨级码头在装船生产工艺流程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直通装船”工艺流程主要是通过卸船机卸货经皮带机、斗轮机、装船机直接到船,无需
落料到堆场上,成功实现了船到船的直通装卸工艺。
大大提高了装船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斗
轮机等设备使用数量;安全高效运行,避免工艺流程之间的冲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近年来,港口30万吨级码头为满足市场需求,在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不断突出创新思维,相继开发混矿工艺流程、直通混矿装船工艺流程及直通装船工艺流程等,实现码头生产工艺的多元化,积极
应对物流新格局,为全港生产上量提供新的驱动力。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两项科研成果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两项科研成果获中国水运建设行
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赵越
【期刊名称】《大陆桥视野》
【年(卷),期】2016(000)003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赵越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近日,2015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新鲜出炉,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牵头组织申报的“淤泥质浅滩深挖槽水沙特征及淤积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和“疏浚土筑堤新技术”分别获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三等奖。
“淤泥质浅滩深挖槽水沙特征及淤积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和徐圩港区防波堤口门布置方案设计,解决了淤泥质海岸、淤泥质与粉沙质过渡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
基于浮泥对船舶阻力和操控性能的影响的适航水深利用方式,为淤泥质深水航道如何利用适航水深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类似港口航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水运交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具有更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疏浚土筑堤新技术”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围堤工
程及航道二期准备工程徐圩纳泥区围堤建设,实践表明在淤泥质海岸利用疏浚土筑堤在技术上是合理可行的,相比传统的爆破挤淤堤和抛石堤,节省投资10%以上,同时节约大量砂石资源、减少航道疏浚废弃土的外抛量,在节省工程成本、保护资源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作者:仲其庄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1年第4期文/仲其庄图/徐龙2011年3月17日上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在连云港徐圩港区正式开上,这标志着把连云港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是交通运输部和汀苏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区域规划的重大举措。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共同启动了开工按钮,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分别致辞祝贺。
据悉,3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没,将从根本上提升港口功能,确立连云港港成为主枢纽大港的定位和作为全省沿海港口群的核心和龙头,提供国家大型重化产业在连云港布局的重要条件。
该工程呈“人”字型布局,连接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是曰前我国乃至世界上在开敞式浅滩淤泥质海岸上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
其中一期工程连云港区航道按照25万吨级敞货船乘潮单向通航标准设计,航道长度为52.9公里,在现在l5万吨级航道轴线基础上建设;徐圩港区航道按照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标准设计,航道长度为24.9公里。
一期工程总概算为47.7亿元,建设工期为39个月。
李学勇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工程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
他说,今灭开工建设的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是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也是连云港港发展的生命线工程。
他希望工程参建各方在建设过程中,秉持科学审慎的态度,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化解技术难题,严格规范工程管理,积极落实节约环保,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江苏省各有关部门和连云港市委、市政府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工程项目如期优质建成。
翁孟勇代表交通运输部对工程顺利开工表示祝贺。
他说,连云港是交通运输部规划建设的全国42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沿海25个国家主要港口、长三角地区7个同家级综合运输枢纽之一,电是长三角和渤海湾之问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
连云港市徐圩港口客运码头项目公示

连云港市徐圩港口客运码头项目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国家生态环境部拟对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等5项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进行审查。
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9月1日-2022年9月7日(5个工作日)。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码头工程、管线工程及配套环保、公辅工程等。
码头工程主要为新建
1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设计年吞吐量1850万吨。
新建两条直径1100毫米、长度14.6公里的输油管道连接码头和罐区。
港池实施疏浚,
疏浚产生的土方全部吹填至徐圩港区二港池八个已形成陆域内。
吹填工程单独环评。
配套环保工程包括压载水处理设施、码头事故池、罐区事故应急池等。
工程总投资9.45亿元。
连云港港30万吨航道二期工程进入耙绞联合施工阶段

连云港港30万吨航道二期工程进入耙绞联合施工阶段
作者:赵越
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20年第10期
文 / 赵越
2020年10月8日,多艘施工船舶在连云港港徐圩航道集结,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正式进入耙绞联合施工阶段。
为确保此次联合施工的顺利开展,严格做好技术安全双重把控,施工单位组织“新海虎8”轮、“航浚6008”轮、“航浚6009”轮、“新海豹”轮、“新海豚”轮、“新海鸥”轮、“新海燕”轮和“航拖4002”轮等多艘疏浚船召开耙绞联合施工协调会,深入研究施工方案和应急安全技术等多方面技术难题。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采用挖运抛、挖吹、抛吹和艏吹等多种施工工艺,其中耙绞联合施工是抛吹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次耙绞联合施工投入船舶多、施工强度大、施工工期紧,参建单位科学合理组织施工,成立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优化管线铺设及耙绞联合施工方案,统筹安排各施工船舶等,尽全力排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难题,力争早日完成节点目标。
护卫工程建设5110天——连云港海事局倾力保障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顺利竣工

护卫工程建设5110天——连云港海事局倾力保障连云港港
30万吨级航道顺利竣工
叶志芳;田相福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24()1
【摘要】2023年12月8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连云港海事局历经14年奋战,服务保障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是我国在开敞式海岸淤泥质浅滩上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也是江苏省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开创了航道等级最高、开挖厚度最大、开挖航道里程最长、疏浚量最大4个“世界第一”,从根本上提升
了连云港港的功能,稳固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港的地位。
航道顺利竣工的背后,离不开
连云港海事人十年磨剑、披荆斩棘、守正创新的守护。
14年来,连云港海事局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创新思路,服务精益求精、监管细之又细.
【总页数】1页(P78-78)
【作者】叶志芳;田相福
【作者单位】连云港海事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5
【相关文献】
1.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上航局承建的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
3.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4.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前扫浅工程开工动员会召开
5.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实现4个“世界第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云港外海30万吨级矿石码头超大桩帽施工工艺

连云港外海30万吨级矿石码头超大桩帽施工工艺发表时间:2016-05-25T11:00:17.88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作者:周万仁巫涛[导读]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江苏分公司,222042)连云港港矿石码头工程共分两个泊位, 1个25万吨级卸船泊位, 1个10万吨级装船泊位(兼顾1个15万吨级卸船泊位)。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江苏分公司,222042)一、工程概况连云港港矿石码头工程共分两个泊位, 1个25万吨级卸船泊位, 1个10万吨级装船泊位(兼顾1个15万吨级卸船泊位),码头总长度为755m,宽度为38m。
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桩帽、预制纵横梁及预制、现浇面板的结构型式。
每排架下布置10根桩,其中卸船机前后轨下分别布置3根φ1400预应力大直径管桩(2根直桩和1根斜桩),中间布置两对φ1400钢管桩叉桩。
本工程共78个排架,312只桩帽,每排架为4个现浇桩帽,前沿桩帽ZM1(6800×5400×2800mm)底标高为+2.7m,中间桩帽ZM2(6500×3000×2200)和后沿桩帽ZM3(6700×5400×2200)底标高均为+3.3m,单只最大桩帽砼为93.5m3,砼标号为C40,砼总方量约18579m3。
二、工程特点及难点1、工程处在连云港港出海口处,属外海施工,受风浪影响比较大;2、桩帽结构大,排架间距小,围囹与围囹之间间距仅为3.6m,施工船只无法进入,施工组织难度大;3、施工工期短,整个码头施工工期仅为9个月,桩帽施工工期仅7个月,受天气、海况影响,每月仅有不到20天的可作业时间,特别是前、后沿桩帽围囹施工可作业时间更短,同时1艘350m3搅拌船,水上砼供应不足;4、该工程共有桩帽312只,单个体积大,最大的桩帽有96.45m3,围囹承重大;同时码头前沿桩帽底标高为+2.7m,设计低水位仅有+0.49m,桩帽围囹施工难度大。
环境保护部关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环境保护部关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合格的函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环验[2015]70号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发布日期】2015.02.05
【实施日期】2015.02.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环境保护部关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环验[2015]70号)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
你公司《关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连港航指〔2014〕7号)及附送的《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验收调查报告》)等材料收悉。
我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于2014年12月25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
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在连云港港现有15万吨航道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建成连云港区25万吨级和徐圩港区10万吨级散货船单向航道。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疏浚、围堤、航
标等工程,航道总长77.8公里,其中人工疏浚航道68.1公里。
工程总疏浚量1.22亿立方米,其中连云港区航道疏浚量5481.2万立方米,徐圩港区航道疏浚量6690.5万立方米。
旗台围堤长9.108公里,吹填面积553万平方米,徐圩围堤长9.037公里,吹填面积662万平方米。
工程总投资6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229.7万元。
2010年8月,我部批复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