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2007-02-10 16:47:41

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坡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

一、出仕与退隐。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

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徘徊。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二、理想与现实。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

梦魂无觅处”;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讦,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难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的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

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三、宇宙与人生。这是一个沉重的带有根本性的课题。“阆苑先生须自责,蟠桃动是千秋。不知人生苦厌求”。苏轼在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想中触及了宇宙无

穷与人生短暂的深刻矛盾。有见于此,他对于日居月诸时不我待异常敏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种对于人生短促的慨叹,与其惜花伤春之词同样表现出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但苏轼并非一味浩叹,他在《赤壁赋》中就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达观的诠释:“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在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就与这种达观的态度相表里。

我以为东坡词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那些富有积极思想意义的部分。表现为:

对现实人生的热爱。这在前期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即使词人身处逆境,我们仍能看到他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还有更多的作品写对自然和人生的品味,尤其是像“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的潇洒;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欣慰,在逆境中仍能品出生活的甘美,不是同样显示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吗?

在顺境中的淡泊。元丰末年至元

年间,苏轼时来运转,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还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同前)。元六年三月,将自杭州知州入为翰林学士承旨时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偏要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苏轼这种在顺境中淡泊自守的品格难能可贵。

在逆境中的从容。作于黄州时期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是一个显例。上片写途中遇雨时的情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实际上,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

从容。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骄?中秋》,则有着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词人的心灵仿佛是在“万里云无留迹”的“长空”中自由飞翔,忽而天上,忽而人间,“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三句,可算是在想象中灵魂向着“自由王国”的飞升。所以相对说来,此词更能表现词人精神的自由。毫无疑问,词人在逆境中的这些心态,都是经过自我调节的结果:他已从一次次政治斗争的噩梦中醒来,恐惧、惊惶、困惑、委屈等已消解殆尽,这种在逆境中随遇自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是十分难得的。

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这里说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是境遇变化时登楼,苏轼说:“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而建安作家王粲则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淹留!”如果说后者表现的是一种情感,前者则是一种理智;后者是诗人的纯真,前者则是哲人的通达。苏轼谪居黄州时,

效法陶渊明,躬耕东坡,似有无限快慰与满足:“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晚年远贬海南,艰苦备尝,九死一生,而笔下春景仍富有生机与活力:“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即此一端,亦可见词人确实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3

论苏轼作品的宇宙人生意识 □新化县科头乡中心学校罗筱冰 【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以来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 【关键词】苏轼文学作品宇宙人生意识形成融通彰显 笔者与苏轼生活的年代相隔九百年左右,但少年时代起就拜读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诗词散文书法。解读他超脱人生忧患的物我浑然;欣赏他在苦难中体验生命价值的深沉;甚至效颦他那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服膺他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炼出的宁静和澄明;更钦敬他饱经忧患仍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旷达。读这位才情卓绝、心境高明的文学巨匠的作品,笔者感受得最多的是,作品中那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持续不断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一、充满矛盾的人生形成苏轼的宇宙、人生意识 (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南乡子·自述》);“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新。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走进苏轼--苏轼诗词赏析

走 进 苏 轼 要求:1.分析每一首诗中的意象。 2.挖掘苏轼诗词中意象的共同特点。 3.给这十二首诗词按照苏轼的经历和年代排序。 4.从苏轼的诗词意象看苏轼的经历和情怀。 一.分析每一首诗词当中的意象。 【苏轼经典诗词】 1.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即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岭”即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侧”即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峰”即山顶端,形状尖而高。这两句意思是说,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从写作方法来说,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这些方位词看出诗人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似乎在诗句中浓缩了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仅仅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千姿万态的庐山特点概括出来,虽说是“务虚”的笔法,但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表面看来是游山所见,是眼前景,其实,诗人是把庐山“岭”与“峰”特征突显出来,目的是为了营造庐山所具有的审美象征意象。王一川在主编的《文学概论》中说:“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同时指出:“哲理性是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这样的审美象征性意象,往往 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而读者在感受这样的意象时,它会启发读者思维,引发读者思考,从而感受或者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理趣。 2.七绝·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3.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4.七绝·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

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

题目: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姓名:齐玲玲 学号:201101010062 系别: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级:2011级(3)班 指导教师:王骞 2015年05月10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同意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李白、苏轼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比较 作者单位:文学院 作者签名:(学号:201101010062) 2015年05月10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青山出太白、眉山生子瞻 (2) (一)青山姿容与太白之飘逸 (2) (二)岷江水色与子瞻之睿智 (3) 二、何以自由、何以超越 (4) (一)青莲之狂:生为理想 (5) (二)东坡之智:求仁得仁 (7) 三、激越自遗响、清雄存风朗 (9) (一)激越:超越现实的盛世狂歌 (9) (二)清雄:回归本性的风朗之致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其诗歌风格比较 摘要:李白素有“诗仙”、“酒仙”、“谪仙人”之称;苏轼素有“词中之龙”、“坡仙”之称,作为唐宋两代盛世的顶峰,他们身上更是集中了历代文人的才华、际遇与悲喜。而这两位同样来自蜀地的天才一般的诗人,在各自的时代里所接触的人都上及天子下及贫民,且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心理的自适。李白在对自由与理想至死不渝的追求中超越了时代,苏轼则在对苦难的审视与内心的归省中超越了自我。另一方面,盛唐、隆宋的时代背景与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也造就了李白、苏轼性格与人生态度的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创作,在豪放的基调下表现出激越与清雄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 关键词:李白与苏轼;矛盾与执着;自由与超越;激越与清雄 Comparison of Li Bai, Su Shi' Life Attitude and Style of Poetry Abstract: Li Bai who is called "Fair Poet","Winebibber","Di Xian ren" and Su Shi wh o is called "Ci Zhong Zhi Long","Po Xian", as the summit of the heyday in Tang as well as in Song Dynasty, intensively have the talent ,fortune and sadness of ancient literati. In their o wn difenrent age ,the two genius poets samely coming from Si Chuan and in touch with peopl e from Son of Heaven to the poor and devoted into pursuing the achievement of self-worth an d adaptiveness of ego-psychology. Li Bai transcended himself through instisting pursuing fre edom and ideal until death , and Su Shi did by the review on suffering and self-examination i nside. What's more, the difference of background in two dynasties and families makes sense o n their various characters and life attitudes, meanwhile it influences their poem creation --- s howing two disparate poem styles: agitating and grand on the basic tone of bold.

品苏轼作品学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摘要: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虽处逆境, 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本文试结合其作品来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对后人黄钟大吕般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苏轼作品; 洒脱;旷达; 教育意义 “他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林语堂《苏东坡传》 一、苏轼的逆境人生 三苏在宋英宗时名噪京师,神宗登位,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在王安石变法中,处于政治狭缝中的苏轼屡屡遭打击,但他时时“缘诗人之义, 托事以讽”。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 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 “哀哉吴越人, 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 饱不及黎元。”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乌台诗案”使他受尽凌辱和折磨, 谪贬黄州。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 淡然处之。《定风波》: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哲宗亲政, 被流放岭南, 3年后,再贬海南。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 1年后就病逝了。综观苏轼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 心如不系之舟, 问汝功业, 黄州, 惠州, 儋州。”“不系之舟”是苏轼坎坷一生的最好象征。在40多年的仕途生涯中, 苏轼有30 多年辗转漂泊于各个地方, 直到老死, 始终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过。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坚定的政治操守, 独立不倚, 正直不屈。 二、苏轼在逆境中人生态度的形成 苏轼思想通达, 兼收并蓄,把儒、佛、道思想融合在一起, 互相弥补, 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 佛道思想使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 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 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用儒家思想避免了佛道思想中虚无主义和逃避现实的倾向, 使他在逆境中也从未放弃拯世济民的责任感。也就是说: 他一直没有割裂“兼济”和“独善”的关系, 而是把两者统一起来, 所以, 他无须辞官、无须归隐同样能完善自我。 三、苏轼面对逆境的旷达人生 处变不惊, 执着追求。苏轼一生光明磊落, 为人正直率真,不阿附权贵,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凌辱和折磨, 从监狱出来后, 来到黄州, “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被放逐荒远的岭南, 却“报道先生春睡足, 道人轻打五更钟”, 悠然自得地酣然入梦, 后来他又被迫渡海, 离别亲人, 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不公平待遇, 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一生颠沛流离, 横跨了大半个中国, 尽管不幸接踵而来, 从来都“天下为己任”,无论处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九死不悔。“拣尽寒枝不肯栖”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的政治操守的象征。 随缘自适, 超然物外。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经世报国之才,命运一次次将他抛下,都坦然面对,《初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以逐客身份来黄州这荒凉之地,但没有抱怨, 他自嘲“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 《超爱铿然曳杖声。”没有行路难的感叹, 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路的声音。 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轼知足感恩, 他认识到“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 澹泊自持。由于苏轼超然物外,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乐”, 无论身在何方, 总能随缘自适, 自得其乐。 寄情山水, 寻求超脱。他常登山临水, 怀古凭吊, 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 抒发自己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色。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色空蒙雨亦奇”,“春江水暖鸭先知”透露了渺焉入无形的“物之妙”。苏轼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派新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开创了悼亡词之首创。 苏轼虽才学满天下,仕途却非常坎坷,多次遭贬折。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人生不得意的抑郁之情,甚至于“欲乘风归去”,然而多数情况下他的抑郁之情都是短暂的,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能保持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这种豁然,这种旷达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苏轼那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素食知识渊博,思想豁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气氛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都是相同的。他曾说过:“庄子盖住孔子者”,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阴挤而阳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

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2)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时速是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苏轼其人,不仅后来的士大夫们喜欢他,而且当今的人们也喜欢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其作为典范的魅力,每每激发和启迪我们从而去激发传统文化社会中的辩证运动。不仅如此,通过苏轼人生哲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在出仕与隐退,理想与现实,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中,一个诗人的灵魂是怎样挣扎,解脱,回旋和升腾的。 一.出仕与隐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长时间在宦海沉浮,反复面临人生抉择. 尤其是感到失落以及政治上受挫,遭遇贬谪时,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的'主心骨'.在与王安石同朝而仕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正事.他先后在杭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灭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甚至在贬到惠州时,他还捐助修桥两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按照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疏或自疏的境地,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但苏轼那种“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却是从小就扎根在心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自觉地“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他也不单单是只忧其民,而总是找机会为国家出谋献策。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建平中学高一<1>班李雪莹16 【内容摘要】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无不被他诗词中那份潇洒旷达、豪放飘逸、仗义执言所感染,一再地想挖掘这些词风形成的原因。也许历史上也有许多背景与他相似的人,但为何却只成就出“世上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大文豪书东坡?在此,我想从苏东坡的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等方面追根溯源,浅析苏轼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北宋诗词发展大背景——————————————————————————————————苏轼一开始就能从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说的正是苏轼三父子。在宋朝,苏氏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学世家。其父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勤勉学习的影响。从小热爱读书的习惯到苏轼做官后仍在一直延续,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记载:“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如此发奋学习,也不奇怪他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当然能使苏轼获得巨大成也包括他自身的诗词天赋。在苏氏一族日日文化熏陶与苏轼过人聪慧的有益影响下,年未及冠的苏轼已经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也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苏洵最先替苏轼打开文学大门,那欧阳修则是引领苏轼踏入文学界的第一人。 北宋散文家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后来两个人成为宋代

散文史上相提并举的两位杰出学者,并称“欧苏”,在词的风格上都属于豪放派。欧阳修为人严谨,但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竭力赞美与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苏轼就是在那些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才子里,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欧阳修发现苏轼才能的经过,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某一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省试的主考官。其中一名考生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与《春秋对义》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从此他对苏轼青睐有加,多次提拔他。他曾在《与梅圣俞四十六通》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慧眼识金,提拔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能被欧阳修这样当时的大文豪所赏识,也算是一种幸运,不过客观原因还是他出众的文采能够力压群雄。欧阳修的支持更巩固了苏轼在宋朝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给了苏轼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本该使他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那么政治上一次次的挫败则成为影响苏轼形成其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就经历而言,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所履近二十多处。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提倡新法——发展经济。但由于没有资本支持,这一举措势必要加重赋税征敛。苏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地位却要倔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于是被新旧党相互排挤。而这段时间正好落在苏轼充满斗志与理想的年龄段,所以苏轼的诗风

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苏轼青少年时期可谓顺风顺水,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公元1056年3月,21岁的苏轼上京考取功名,轻而易举的征服了各位考官,连主考官欧阳修都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考试通过后,苏轼被派往凤翔府(宝鸡市下属县)上任,弟弟苏辙来送行,二人路经渑池这个地方,想当年他们赴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当时是求取功名,现在是去上任,心情大不一样,苏辙想起往事便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跟着就做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是苏轼在人生鸿旅起航之时的 一种心态感悟,也成为他早期的名篇,被广为流传。苏轼上任后不久便遇上了王安石变法,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他的政友们纷纷被打压,一个个丢官弃爵,他自己也一样被贬,后来一道诏书将他贬为杭州通判,这是苏轼的政治生涯首次受挫。来到杭州后,他主持修浚西湖兴修水利,他主持从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筑成一条长堤,长达三公里,这便是著名的苏堤,直到今天这也是西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苏轼来到杭州,靠近西湖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总相宜”的千古名句,这被公认为描写西湖最好的诗篇,没有

之一,苏轼正是在这种被贬后又遇美景中写下来的。杭州任满后,苏轼被调往山东诸城一带,那里环境艰苦,又冷清寂寞,许多曾经的朋友都不得联系,甚至连自己的弟弟也少无来往,主要是地方太偏僻,而且公务又忙。那年中秋,苏轼独自一人在月光下喝酒,续弦的妻子闰之看着他喝得酩酊大醉,正要上千搀扶,苏轼说:“快去拿纸笔来,我要给弟弟子由写信”,一篇旷世之作就此诞生,后人曾评论道:中秋词中,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苏轼一生共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结发妻子王弗,他俩从小清青梅竹马,苏轼出仕前迎娶了十六岁的王弗,苏轼刚刚踏入政坛,很多事情看不明白,幸得有这位贤内助在旁提醒,才不至于犯下过多大错,可惜王弗只跟了苏轼十年,27岁便英年早逝,王弗去世后苏轼常常想起他,午夜梦回之际,苏轼写下这首《江城子》,被誉为中国史上悼亡词的绝响再后来苏轼继续被贬,贬到了黄州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一个很贫苦的小镇,在这里他搭建草屋、开荒种地,并在墙壁上绘制雪景,名日“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黄州是苏轼心灵得以成长到最高峰的地方,在这里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更能体现他一生超然之洒脱的词,当属这首《定风波》后来苏轼又被贬至惠州、海南岛上的儋州等地,但此时苏东坡早已是超然的心态,一生荣辱不惊,后来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回归大陆,在回返的途中,到底常州时,66岁的苏轼去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摘要:在宋代文坛中,苏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继承盛唐诗歌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开辟出宋诗的新生命。而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更是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开始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关键词:苏轼诗词理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学博才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的开山祖,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宋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便是开拓诗的境界,追求诗中蕴涵的哲理内涵,即所谓诗的“理趣”。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可以说是苏轼。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审美的理趣色彩。作为政治家他有洞察世事的头脑和治世才干,作为诗人又有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一方面常有沸腾的儒家志士的报国热情,一方面却有顺乎自然,随缘自娱的佛老“看穿”态度,这种进退出处的复杂心情加上他升降浮沉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勤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征,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耐人咀嚼的哲理内涵。 苏轼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有描写山水景物的,有酬和陶渊明诗作的,也有为画作题诗的,在这些诗歌当中很多都蕴含着理趣。 1、山水诗中见理趣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 对苏轼,我们都有所了解,在我看来他是个豁达的人,对于他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我比较欣赏。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孕育出来的一位智慧人物,时代背脊、家庭背景和多家思想等诸多因素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思想方面尤为突出,他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又使他淡薄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润和通达。所以即使仕途坎坷,他也能坦然面对,对美好人生不懈追求,给人一种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的形象。 苏轼对人生忧患的化解虽然异常圆通而彻底,但这并未将他导向消极,积极入世仍是他人生的主要倾向,而他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经世济民、针砭时弊 他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很小就“奋厉有当世志”,关心国计民生,忧国忧民,有志兼济,准备干一番济世救民的事业。 其二,处变不惊、诙谐幽默 在他不得志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感受写进了诗篇当中,流露出一种痛苦、愤懑的心态。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重。“乌台诗案”之后,人生命运的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换,他感叹人生如梦。这样的感叹并不是他否定人生,而是他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自我超越。而在被

贬黄州后,苏轼的思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像《定风波》中写的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时的他那种宁静的心境已使他处世不惊,使他心在闲暇的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人生,从而认识到不再以政治抱负为重点,而是努力排遣政治失意的苦闷方法,把热情投放到大自然中,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上。 其三,热爱生活、寄情山水 官场上的失意,并没有将苏轼打击的沉沦下去,反而是这些坎坷的人生路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宝贵,更加热爱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他开始注重养生,注重自己的身体。而在精神方面,他主张实现精神自由,超然物外,他喜欢然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在大自然中的感觉,所以他经常出外游览观光,写下了众多的诗歌名句,用自己的诗句来表现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并且综观苏轼的生平b事迹,以及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一生多次受到排斥打击,遭受了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时时处于人生的逆境,面对这如梦的人生,他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与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的人生哲学很好的结合,构成了苏东坡洒脱无拘,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哲学,“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力求自我超脱,从而巧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之豁达篇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之——豁达篇 摘要:苏轼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为后世之人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世人喜爱敬仰。他品性中的豁达,使他的文学作品、书法绘画乃至日常生活都提升了一个境界;而他的诗作、书画以及美食,更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 关键词:人格魅力;豁达;文学艺术;好食之乐;境界提升 苏轼,这位宋朝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第二位领袖,在诗、词、文三个方面都有非凡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苏轼的人生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他是一位爱好广泛而又博学多才之人,可以说是“全方位发展人才”的楷模。他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书法绘画;尤为难得的是,生在男尊女卑的君权社会的他,竟然还能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更甚者,他对医药、水利等技艺也有贡献。 这位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能够留下无数中华文化瑰宝,并为如此之多的中华儿女所熟知和喜爱,究其根源,是凭了他那独有的人格魅力——他的豁达坦然、他的执着勤奋、他的独特创新、他的率真性情让世人赞叹,就连林语堂语及苏子亦是对其投以“亲切而敬佩的微笑”。①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成就了这样一位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皆优的文学艺术奇才——苏轼。 谈起苏轼其人,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豁达的人生态度。较于东床快婿天然无琢的放达,更觉得苏轼那历经人生风雨之后的豁达尤显得弥足珍贵。笔者以为,唯有承受了人生苦难从而酵酿出的玉液琼浆,才可垂千古而经得起后世之人的酌品斟鉴,那历经波折之后的豁然旷达更能彰显出人性之伟大。亦如一帆风顺之人成功便不及命途多舛者有得而给世人留下的财富更多,那份面对人生苦难的豁达尤为珍贵。 苏轼的豁达,遍洒于他人生的各个角落:文学中随处可见豁达之境;书法绘画艺术中的豁达,亦是从笔端尽情绽放;而他那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使得他可以交得挚友,觅得美食。 一、诗词文赋尽豁达

苏轼的人生价值观

东坡诗词中的精神 第一次对苏轼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通过他的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当时就被诗中所描写的浪漫朦胧的意境深深打动,我在想,到底是一个有着怎样经历的的人才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一步一步的不断接近这位传奇人物。 虽然对苏轼的诗词学习的有限,但每读一首,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深一层。他写的对我最有感触的两篇文章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和《赤壁赋》。可以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古文带给我如此之大的触动。不知道为什么,当读完《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后,我潸然泪下。也许是进入了苏轼的角色当中,和他一起回忆与表兄文同交往的点点滴滴,而如今物是人非,只能睹物思人,不禁悲上心头。《赤壁赋》则是苏轼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从最开始的欣赏其中的景物,再到精神上与作者产生的共鸣,那种体会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就仿佛自己和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把酒赏月,共同享受山间的徐徐清风,听着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他身上具备的那种乐观豁达,对事处之泰然,宠辱偕忘的品质对当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品质适应于现代社会当中不同层面的人。作为领导者,要学习他的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清正廉洁;作为普通人,在不同的环境中,要回把持自己,向他学习即使在逆境中都要保持的坚贞气节和人格独立,决不随波逐流。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当代社会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和虚假,如果没有苏轼那种乐观豁达,又怎能生存的游刃有余呢? 喜欢一个人,就会受到他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我向苏轼习得了他身上的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就是从和他泛舟时,听他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那一瞬间领悟的。而这种乐观豁达可以帮助我在任何的困境中重新站起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至于不会大喜大悲。苏轼的人生态度完完全全的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先用诗词吸引我,打动我,让我有一种想要不断了解他的冲动;然后他又用他的人生经历感染我,让我不得不为他折服。他在我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3779981.html,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刘若斌娄峰吕文明 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0期 摘要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建立在其博学的思想基础之上,曲折的人生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促使他超然于物外,探求到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而形成不羁于物的超然的诗性人生品格。苏轼的超然并不是虚无的精神感悟,那是一种在在参透世相虚幻之后仍然保持着对生 命热情的思想超越。 关键词超然终极意义人生的有限超越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1 苏轼超然人生态度的思想基础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奇才,儒家看到他的忠义,道家看到他的洒脱,佛家看到他的空灵,这些与其融合众家而形成的复杂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苏辙曾说:“(轼)初好贾谊陆赞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唱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茫然不见其涯也”。 苏轼的思想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组合体,他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同时追求精神的超越。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的,这方面明显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又使其不得不具有道家思想的超然。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主体精神则要对这种物质存在的局限 形成超越。苏轼借鉴了佛家的思想,静心观照,了察自我。把个人的思想价值观融入到宇宙万物中去,在精神上形成了一种超越式的超然。苏轼的胸怀坦荡开阔,他既是真情入世,又是超然名利。苏轼的人生态度就在这种超然中完成了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2 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超然的思想境界,造就了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际遇非常坎坷,这也造成了他的人生态度既存在具有一贯性的部分,同时又具有随时变化的成分。苏轼的超然的人生态度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仁宗景佑三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镇的诗书世家,因而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的影响最深。 苏轼因散文写得出色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是一个文艺全才的人,诗、散文、词、绘画、书法都有杰出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影响。 由于他一生屡遭贬谪,阅历复杂深广,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思想上常常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不绝望,而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个人得失的倾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根源。 二、思想根源 苏轼的思想根源来源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在《三字经》里有个说法,“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受父亲的示范影响,7岁知书,10岁能文,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打下了浓厚的文学功底,儒学也成了他生命的底色。母亲程氏识文断字,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母亲的教育,让苏轼从小就打下了独特的思想基础。 因此,苏轼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来源于家庭文化的链接,也是儒家文化的显现。 例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词的下片,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苏轼的思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封建官员对待人民都是作威作福的。可是这里的太守却不一样。他们想要口茶喝,还得“敲门试问”呢,在这一“敲门”、一“试问”里,既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谦让,也看到了他们的文明。历史已经证明,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基本上按照儒家的仁政爱民行事,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确实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得到了人民的普遍好感。所以他的“敲门试问”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这种处事待人的思想与苏轼的家庭文化有关。有一次,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他感慨颇深,不自觉的叹息起来,并对他的母亲说:“他日儿作范滂,母亲能作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倘若能作范滂,我怎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明,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得非常快。 这些都是苏轼人生志意的一面。他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司马光的旧党当政的时候,他也不苟从于旧党。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是回到朝庭上来,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不盲从那当权一派的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他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自己的理想、操守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笔者认为,苏轼的思想根源的产生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文化的熏陶,母亲教育与父亲的指点,形成了性格耿直,敢说实话的个性特征;二是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内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牌,两者整合,形成了苏轼的思想根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根源”支配着人生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他坎坷的人生。

从东坡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1)

第30卷第4期2007年7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30 No.4 J ul. 2007 从东坡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谭淑红 (大连职工大学应用语言系,辽宁大连116031) 收稿日期:2006211216 作者简介:谭淑红(19672),女,辽宁大连人,大连职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摘 要: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九死一生,但他虽处逆境,然而独立不依,刚正不阿,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这里结合苏轼的作品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关键词:东坡作品;旷达;人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07)0420102204 An Observation of Sushi ’s Broad 2minded Attitude to Life from Dongpo ’s Works TAN Shu 2hong (Department of A p plied L inguistics ,Dalian College f or S taf f and W orkers ,Dalian 116031,China ) Abstract :Sushi is a famous litterateur of Bei 2Song dynasty whose poems and articles were well 2known in the world.Although Sushi had experienced a lot of hard work and a near escape ,he still insists on his will and keep s his optimistic attitude to life.He left many valuable literary heritage.This thesis analyzes Sushi ’s broad 2minded attitude to life in adversary environment with a reference to his works. K ey w ords :Dongpo ’s works ;broad 2minded ;life 一、苏轼的逆境人生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 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 人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反 对。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 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并不是说在这场党派之争中,苏轼是个折中主 义者,或者说他毫无主见;实际上,他一向立场鲜明, 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当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 时,他不顾自身安危,屡次上书,反对骤变,认为欲速 则不达,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弊端时,时时“缘 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诚然,作为当时的士大夫阶 层,他有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所持的观点也未必正 确。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饱不及黎元。”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在另一首《吴中田妇叹》中他写道:“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 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对当时赋税沉重,谷贱伤农的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这一切却遭来了新进官僚的攻击和诬谄,苏轼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投进了监狱。在这场牢狱之灾中,苏轼九死一生,历经磨难,经过4个月的审讯和折磨后,侥幸获释,谪贬黄州。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一腔忠君爱国之心,却被见疑流放。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是苏轼最失意的日子,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但是,— 201—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绪论 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会出现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苏轼在诗词文赋、文学理论、琴棋书画均超越常人,并都有极高深的造诣,有“宋代文学第一人”的头衔。故苏轼也就成为了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引领宋代文学风骨,是宋代文学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苏轼22岁中进士,以儒家经世济民为政治思想,以儒学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他人生观的哲学基础,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但由于苏轼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秉持“渐变”的思想,他既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革,但又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结果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但是从“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苏轼一生旷达为怀的品性。宦海沉浮,苏轼虽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但是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是一个随缘自适、安和处世、放达乐观的人,而且善戏谑,喜幽默,这就构成了他“坡仙”的形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每每读到他的这首悼亡词《江城子》,我总会被感动,然后在心里想象苏轼写这首悼亡词的悲痛。两人一生一死,时隔十年,无法相见,思念或许已经变得茫然了吧。不让自己去想念,却发现早已难以忘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非但没有冲淡他对妻子的深情一片,反而随着时间的沉淀,他的思念之情愈深、愈浓。不愿去思量,也不敢去思量,思念却一直盘旋的自己的心头,解不开,也拂不去。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如果分开的距离是看得见的,纵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终会有再见面的一天;而现今,摆在面前的是生死的距离,是看不见的,无法逾越的,也是没有办法期待的距离。死者对世间的冷暖已经茫然无知了,但是活着的人呢,两鬓霜白,只能孤独的守在坟前,诉说无人倾听的肠衷。那些缠绕在风中的,是满满的没法解开的思念与深情。苏轼与亡妻不可逾跨的生死距离,透着他与妻子再也不能相逢的浓浓的悲凉与遗憾。古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