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1概述

无线电波信道要成为稳定而高速的通信系统的媒介要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它不仅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阻塞(blockage)和多径的影响,而且由于用户的移动,这些信道阻碍因素随时间而随机变化。在这里,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我们试图找出接收信号强度随距离而变化的规律。路径损耗(path loss)——被定义成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之差——是发射机的辐射和信道传播效应引起的功率损耗引起的。路径损耗模型假设在相同的发射——接收距离下,路径损耗是相同的。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是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吸收功率的障碍物引起的。路径损耗引起的变化只有距离改变很大(100—1000米)时才明显;而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引起的变化对距离要敏感得多,变化的尺度与障碍物体的尺寸成比例(室外环境是10-100米,室内环境要小一些)。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引起的变化都是在较大的距离变化下才比较明显,它们有时候被称为大尺度传播效应。而由于大量多径信号分量相互之间的相加(constructive)干涉和相消(destructive)干涉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在很短的距离下——接近信号的波长——就很明显,因此这种改变被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下图是综合了路径损耗、阻塞和多径三种效应后,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的比值随距离而变化的假设图。

在简单介绍了信号模型后,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信号传播模型讲起——自由空间损耗。两点之间既没有衰减又没有反射的信号传播遵循自由空间传播规律。接着我们介绍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这些模型都是用来近似模拟可以由麦克斯韦方程组严格计算的电磁波传播模型。当信号的多径分量比较少时,这些模型

的准确度很高。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受信号传播所在区域的几何形状和导电特性的影响很大。我们还列出了一些更简化的、参数更少的、主要应用于实际网络的工程分析和无需复杂计算的网络设计的通用传播模型。当多径分量比较多,或者不清楚信号传播所在区域的几何形状和导电特性时,则需要使用统计型多径模型。

2移动无线传播介绍

电磁波在现实环境中传播,期间它们会墙、地势、建筑和其它物体被发射、散射和衍射(diffract)。这种传播的最终细节可以通过解Maxwell方程组——利用能够表示这些障碍物的边界条件——而获得。这需要计算这些大型复杂结构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由于这种计算十分困难,而且很多时候必要的参数也无法获得,因此人们开发出了一些无需求助Maxwell方程组就能够描述信号传播特征的近似方法

最常用的近似方法是射线追踪ray-tracing技术。这种方法通过将电磁波的波阵面表示为简单粒子来近似电磁波的传播特征:这个模式能够确定波阵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但是忽略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能够预测的更复杂的散射现象。最简单的射线追踪方法是双路径模型,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有一条直达路径和一条反射路径时,它能够精确地描述信号的传播。典型的反射路径是在地面上发生反弹,因此在描述高速公路、水面和乡村道路的传播情况时,双路径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方法。通过增加更多的反射波(反射波还可能被散射和衍射),接下来我们考虑更复杂的模型。很多传播场景无法用射线追踪模型准确描述。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基于经验测量的分析模型,比如Okumura模型、Hata模型、COST231 Extendtion to Hata

模型、Walfisch/Bertoni 模型、Piecewise linear 模型、室内衰减模型,等等。

无线信道复杂多变往往使得获得确定的信道模型非常困难。这时,统计模型常常被使用。由信号路径上的障碍物(如建筑和其它物体)引起的衰减以统计的方式被特征化。统计模型也被用于描绘大量多径分量的相加干涉和相消干涉的特征。当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无线环境的几何及导电特性时——比如室内环境,统计模型往往因为过于粗糙而不能提供有用信息。不同的室内环境——敞开式厂房、隔间办公室或金属机器商店——的传播特性相差很大。在这些环境中,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模型工具来预测信号传播特征。

3 信号模型

我们关注的信号是UHF 频段(300MHz —3GHz )到SHF 频段(3GHz —30GHz )的信号。大多数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使用UHF 频段;而卫星系统通常工作在SHF 频段,因为SHF 频段的信号能够接近无损地穿透电离层。

发射信号的模型公式是:

其中,u(t)是一个基带复数信号(a complex baseband signal ),其同相分量(in-phase component )是,而正交分量(quadrature component )是

,且u(t)的带宽是B ,功率是P u 。设调制信号s(t)载频是fc;Φ0是这个

载频的任意初始相位。我们假设B?fc ,因此被发射的信号s(t)的功率P t =P u /2。除了

收到的信号的相位是任意的之外,接收信号还受到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对每个接收信号分量的影响等于vcos(θ/λ),其中θ是信号分量的入射角,v 是接收器的移动速度,λ=c/fc 是信号波长。在自由空间模型和射线追踪ray-tracing 模型中,我们

会忽略多普勒效应,因为对于城市交通工具均速(60mph)和信号频率(大约1 GHz)来说,多普勒频移小于70Hz。但是在计算统计衰落模型时,多普勒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注:在信号处理时,经常会对一个信号进行正交处理,即分解为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这两部分由于存在正交性,因而可以构成一个类似复平面的二维空间。

现在我们假设基带信号u(t)是实数,因此u(t)= ,而=0。于是

我们做的这个假设不会失去普遍性,因为路径损耗对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有同样的影响。在研究统计衰落模型时,我们会使用完整的基带复数信号,因为统计衰落对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影响不一样。

4自由空间损耗

考虑一个在自由空间中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信号,其中接收端到发射端的距离是d。因为这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没有障碍物,信号沿着直达路径行进且没有发生反射,这个信号常常被称为LOS(Line-Of-sight)信号或者直达路径信号。接收信号由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决定:

其中s(t)是发射信号(send),r(t)是接收信号(receive),√G l是发射天线的场辐射方向图(field radiation pattern)与接收天线的场辐射方向图(field radiation

pattern)在LOS方向的乘积(G

l 是增益?对于nondirectional天线,G

l

=1)。由于

处于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effective area)内,接收信号与信号波长成正比例。

设sending信号s(t)的功率是Pt,receiving信号的功率是Pr,则由2.3式得

知,接收信号功率和发射信号功率的比例是:

P r P t =[

√G lλ

4πd

]

2

(2.4)

这样,接收信号功率的衰减和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以后我们还会看到其它的信号传播模型,其信号接收功率更快地随距离而衰减。接收信号功率还与信号波长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当载波频率提高时,接收功率会下降。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公式通常写成dB的形式,即

5射线追踪(Ray Tracing)模型

在一个典型的市区或室内环境中,从一个固定源发射出来的无线信号会在环境中碰到多个物体,产生发射信号的反射复制信号、衍射复制信号、散射复制信号等(如下图所示)。这些发射信号的额外复制品——也被称为多径信号分量——与接收器接收到的LOS信号相比,可能有功率上的衰减,可能有时间的延迟,可能有相位和/或频率上的偏移。多径信号和发射信号在接收器端叠加在一起,经常使得接收信号相对发射信号出现严重的扭曲。

在射线追踪模型中,我们假设存在有限数量的反射物,并且这些反射物的位置和导电特性已知。前面说过,借助恰当的边界条件,我们能够通过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解出多径传播的细节。然而,计算的复杂性让这个解决方法失去实用性,无法成为一个通用模型。而射线追踪模型用简单例子来代表电磁波的波阵面,从而对信号传播进行了简化。这样,波阵面上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效果就由复杂的麦克斯韦波方程简化为简单的几何方程。当接收器离开最近的散射体的距离大大超过波长,并且所有散射体相对波长足够大、散射体相当平滑时,射线追踪模型的近似误差非常小。将射线追踪模型和经验测试数据比较后显示,它能够在乡村区域、发射器和

接收器都接近地面的城市道路,及附加适当衍射系数的室内环境准确模拟接收信号的功率。不过,射线追踪模型不能准确捕捉除接收功率变化之外的其它传播效应,比如多径信号的时延扩展(delay spread)。

几种典型的无线传播模型介绍

几种典型的无线传播模型介绍 传播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模型是移动通信网小区规划的基础。模型的价值就是保证了精度,同时节省了人力、费用和时间。在规划某-区域的蜂窝系统之前,选择信号覆盖区的蜂窝站址使其互不干扰,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如果不用预期方法,唯-的方法就是尝试法,通过实际测量进行。这就要进行蜂窝站址覆盖区的测量,在所建议的方案中,选择最佳者。这种方法费钱,费力。 利用高精度的预期方法并通过计算机计算,通过比较和评估计算机输出的所有方案的性能,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选出最佳蜂窝站址配置方案。因此,可以说传播模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小区规划是否合理,运营商是否以比较经济合理的投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的无线传播环境千差万别。例如,处于丘陵地区的城市与处于平原地区的城市相比,其传播环境有很大不同,两者的传播模型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果仅仅根据经验而无视各地不同地形、地貌、建筑物、植被等参数的影响,必然会导致所建成的网络或者存在覆盖、质量问题,或者所建基站过于密集,造成资源浪费。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各运营商越来越重视传播模型与本地区环境相匹配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移动无线传播模型要具有能够根据不同的特征地貌轮廓,像平原、丘陵、山谷等,或者是不同的人造环境,例如开阔地、郊区、市区等,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些环境因素涉及了传播模型中的很多变量,它们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良好的移动无线传播模型是很难形成的。为了完善模型,就需要利用统计方法,测量出大量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传播模型的校正问题将在第 4 节中做具体的介绍。一个好的模型还应该简单易用。模型应该表述清楚,不应该给用户提供任何主观判断和解释,因为主观判断和解释往往在同-区域会得出不同的预期值。 一个好的模型应具有好的公认度和可接受性。应用不同的模型时,得到的结构有可能不-致。良好的公认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多数模型是预期无线电波传播路径上的路径损耗的。所以传播环境对无线传播模型的建立起关键作用,确定某-特定地区的传播环境的主要因素有: ( l )自然地形(高山、丘陵、平原、水域等); ( 2 )人工建筑的数量、高度、分布和材料特性; ( 3 )该地区的植被特征; ( 4 )天气状况; ( 5 )自然和人为的电磁噪声状况。 另外,无线传播模型还受到系统工作频率和移动台运动状况的影响。在相同地区,工作频率不同,接收信号衰落状况各异;静止的移动台与高速运动的移动台的传播环境也大不相同。-般分为:室外传播模型和室内传播模型。常用的模型如表1 所示。

信号传递理论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信号传递理论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 业绩评价经过多年的发展,陷入自身的困惑。信号传递理论作为新崛起的信息经济学的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解决业绩评价问题的思路。本文在分析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历程及困惑的基础上,分析信号传递理论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并提出应用信号传递理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业绩评价;信号传递理论;逆向选择 一、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历程及困惑 (一) 业绩评价理论发展历程 业绩评价具有导向性功能,“评价什么,得到什么”备受理论界与实务工作者的关注。理论界和实务界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孜孜不倦地对应该评价什么,而最终又得到什么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业绩评价指标和方法不断改进。总的来说,业绩评价理论同管理学的其他理论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定性到定量,最后又发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阶段。 1. 原始业绩评价阶段(1895年以前) 1895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揭开了业绩评价理论研究的序幕。在此之前,虽然没有形成正式的业绩评价理论,但业绩评价的思想却早已存在,且使用范围广泛。无论是西方的奴隶主、资本家,还是中国的地主、将军等,都采用各种方法对其所统治或管辖的人进行评价和激励。在这一阶段,业绩评价的方法没有系统化,因此可以称为原始业绩评价阶段。 2. 定量业绩评价阶段(1895-1992年) 科学管理理论产生后,管理学掀起了量化管理的高潮。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纷纷采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使管理学从一门艺术向科学靠近。业绩评价理论也逐渐系统化、定量化。该阶段业绩评价主要是依据会计报表数据和据此计算出的财务指标对企业和个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所使用的指标也由单一财务指标向多个财务指标共用转变,如利润、权益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等。1895-1990年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传统业绩评价阶段。传统业绩评价阶段业绩评价指标计算简单、数据获取方便,在相当长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业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提高了业绩评价的效率和效果。然而,这种单纯依赖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同样暴露出一些弊端:首先,财务指标可能会导致经营者出现急功近利的短期利益取向;其次,财务指标较容易被人为操纵和粉饰,导致评价结果信度不高;第三,财务指标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及其对 我国的启示 西方关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Miller与Modigliani的股利无关论(MM理论)由于MM理论所定义的完美资本市场与现实差距较大考虑到现实资本市场的非强势有效性特征以及税收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众多学者的规范和实证研究表明股利政策和市场价值是相关的在此笔者着重探讨股利政策信号传递理论的发展变革及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启示一、股利信号传递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JohnLinter在对6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公司收益分配的理论模型并提供了有关的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当局对分派股利的调整是谨慎的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收益可达到某一水平并具有持续性基本上可以保证以后股利不会被削减时才会提高股利同样只有在管理当局认为当前的股利政策难以为继时才会削减股利也就是说管理当局一般会尽力保持一个与其收益水平相当的、长期稳定的目标股利支付率因此他认为股利分配政策是独立的它与长期的、可持续的财务收益水平相关并不从属于其他的经营决策通常认为Pettit(1972)是最早提出股利信息市场反应的学者Pettit指出由于受到公共信息披露规范与责任

的限制(如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历史的价值量信息如果管理当局进行盈利预期又会带来预期能否实现的未来责任)管理当局可以将股利政策作为向市场传递其对公司未来收益预期的一种隐性手段他首次将股利信息的变化与向市场传递诸如长期现金流量等新的信息联系起来而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已经为市场所知Ross(1977)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分析中他假定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没有这些内部信息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当局传递出来的信息来评价企业价值管理当局选择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就是把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一个信号如果企业发展前景比较好又不需额外追加大量资金时管理当局可能会调高资本结构中的债务比率以便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增加普通股的每股盈余;同时如果他们对公司将来有较高的股利充满信心时就可能采取“昂贵”的但又十分有说服力的方式即通过支付较高的股利向市场传递这些内部信息如果企业拥有能带来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而项目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时管理当局首先总是会尽量使用内部资金其次是利用负债最后才是发行股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Miller(1980)正式提出了股利分配的信息含量假说他指出公司宣布股利分配能够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前景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是投资者以前所未能预期到的那么股票价格就会对股利的变化做出反映这种反映就是股利的信息含量

无线传输模型

研究频率与穿透、衰减等方面特性 对于自由空间传播传输损耗的计算: Los(dB)=32.44 +20lgD(km) +20lgF(MHz) 式中Lo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F为频率。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os﹞将分别增加6dB。 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实际的环境是多铝粉介质,并不是理想的自由空间,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反射、折射等造成的损耗,那么实际的环境里,其传输损耗更大。 研究铝粉中传输合适的频率 自由空间损耗为了简化链路计算而定义的一个参数,根据链路计算公式: Pr=Pt+Gt-Los+Gr 式中Pt是发射功率,Gt是发射天线增益,Los是自由空间损耗,Gr是接收天线增益。根据前面的自由空间损耗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自由空间中的频率。在实际的多铝粉介质中,需要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可以确定其合适的频率。 由于实际情况不同,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也不同,目前常用的有电感耦合方式(距离)和电磁场耦合方式(远距离1M以上)。 电感耦合式应答器由一个电子数据做载体,通常由单个微型芯片一级用作天线的大面积线圈组成。电感耦合应答器几乎是无源工作的,这意味着:微型芯片工作所需的全部能量必须由阅读器供应。高频的强磁场由阅读器的天线线圈产生,这种磁场穿过线圈横截面和线圈周围的空间。因为使用频率范围的波长比阅读器天线和应答器之间的距离大好多倍,可以把应答器到阅读器之间的电磁场当做交变磁场来对待。 发射磁场的一小部分磁力线穿过距离阅读器天线线圈一定距离的应答器天线线圈。通过感应,在应答器天线线圈上产生一个电压。应答器的天线线圈和电容器并联构成振荡回路,谐振到阅读器的发射频率。通过该回路的谐振,应答器的线圈上的电压达到最大值。应答器线圈上的电压是一个交流信号,因此需要一个整流电路将其转化为直流电压,作为电源供给芯片内部使用。 通过两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电连接方式的传输。电磁耦合器是电感耦合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着整个系统的传输能力。电磁耦合器的初级侧和次级侧的磁芯线圈对接后存在相对较大的间隙。这会导致两线圈的耦合系数较低,且漏电感大,励磁电感低,传输能力受到限制,自身功率损耗大。电磁耦合器的结构由磁芯和线圈组成,其中,初级线圈将电源转换器提供的电能转换为磁场能,通过电磁耦合,使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从而使磁场能再转化为电能提供给负载。磁芯起强化的作用,其高的磁导率能够使初级线圈激励出的磁场强度大部分集中在两磁芯形成的此路内,线圈之间可以获得更高的耦合系数,且增加磁感应强度,使电路系统中获得更高的电感值。电磁耦合器的电感是决定电感耦合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励磁电感、漏电感、互感,这些参数与电磁耦合器的几何结构以及磁芯的特性有关。电磁耦合器的磁芯线圈结构以及磁芯材料确定以后,这些参数则主要受两磁芯的相对位置影响。对于具有轴对称结构的罐型磁芯,磁芯间隙是影响耦合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系统传输能力,需要对线圈进行补偿。对于高频电源,电磁耦合器是电感性负载,因此通过在电路中增加补偿电容,以提高其功率因数是增强传输能力的有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简介 1概述 无线电波信道要成为稳定而高速的通信系统的媒介要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它不仅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阻塞(blockage)和多径的影响,而且由于用户的移动,这些信道阻碍因素随时间而随机变化。在这里,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我们试图找出接收信号强度随距离而变化的规律。路径损耗(path loss)——被定义成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之差——是发射机的辐射和信道传播效应引起的功率损耗引起的。路径损耗模型假设在相同的发射——接收距离下,路径损耗是相同的。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是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吸收功率的障碍物引起的。路径损耗引起的变化只有距离改变很大(100—1000米)时才明显;而信号阻塞(signal blockage)引起的变化对距离要敏感得多,变化的尺度与障碍物体的尺寸成比例(室外环境是10-100米,室内环境要小一些)。由于路径损耗和信号阻塞引起的变化都是在较大的距离变化下才比较明显,它们有时候被称为大尺度传播效应。而由于大量多径信号分量相互之间的相加(constructive)干涉和相消(destructive)干涉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在很短的距离下——接近信号的波长——就很明显,因此这种改变被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下图是综合了路径损耗、阻塞和多径三种效应后,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的比值随距离而变化的假设图。 在简单介绍了信号模型后,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信号传播模型讲起——自由空间损耗。两点之间既没有衰减又没有反射的信号传播遵循自由空间传播规律。接着我们介绍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这些模型都是用来近似模拟可以由麦克斯韦方程组严格计算的电磁波传播模型。当信号的多径分量比较少时,这些模型的准确度很高。射线追踪(ray tracing)传播模型受信号传播所在区域的几何形状和导电特性的影响很大。我们还列出了一些更简化的、参数更少的、主要应用于实际网络的工程分析和无需复杂计算的网络设计

基于信号传递模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均衡分析

基于信号传递模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均衡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23T09:06:06.013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欣[导读] 当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刘欣/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当前在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始把目光转向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向其提供信贷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不管对商业银行自身还是整个社会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本文借鉴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构建一个符合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实际情况的信贷机制模型,对其进行均衡状态分析,比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信号传递模型;商业银行;均衡分析当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银行也开始积极相应,推出各种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多数银行会降低贷款利率或是提供其他一些优惠条件为高成长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这样必将会吸引多数申请企业,其中肯定包括不符合银行目标客户要求的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商业银行势必要对这些贷款申请者进行审核,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本文借鉴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构建一个符合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实际情况的信贷机制模型,对其进行均衡状态分析,比提出相关建议。 一、信号博弈模型建立 商业银行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推出相关信贷产品支持其发展,首先就是要从众多良莠不齐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申请者中选择高成长水平的企业,即商业银行对待不同类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设置不同的优惠条件,对成长水平高的企业设置的利率较低,优惠程度较高,对成长水平较高的企业利率较高,优惠程度较小。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的类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设置不同的贷款利率为,为小微企业的类型,即高成长水平与低成长水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为和,且>。 科技型小微企业根据自身类型向商业银行传递信号,包括科技型小微企业核心科技水平、产品创新开发能力、贷款投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企业整体营运能力以及经营者自身素质等信息。为保证银行贷款成功率,科技型小微企业可能会对发出的信号进行“包装”,而包装需要成本,其包装成本包括科技型小微企业作假行为被发现后受到的可能损失、相关人员承担的法律、名誉等风险等。 高成长水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发出的信号是没有经过包装或包装成本很小的信号;低成长水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传递没有经过包装的信号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包装成本函数为,当≤时,。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知道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类型,只知道企业属于类型的概率为。当科技型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发出信号时,商业银行会根据信号传递的信息,运用贝叶斯法则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得到后验概率为,而后商业银行根据其所得到的结果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类型进行判断,并以此作为标准筛选符合其信贷产品标准的申请企业。 二、信号传递博弈的均衡分析 分别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贷款市场中的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条件或环境,为其市场调控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一)分离均衡分析 分离均衡是指科技型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传递的信号能够完全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类型,而且信号能够给商业银行的判断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依据,是商业银行所期望的均衡状态。在这种均衡状态下,不同类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以1的概率选择不同的信号。当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款市场达到分离均衡状态时,低成长水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最优信号选择为,即低成长水平的企业不对其发出的信号进行任何包装,其包装成本为,而高成长水平的企业也绝对会选择向商业银行发出信号。 在分离均衡状态下,商业银行通过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出的信号能够推断出小微企业的真实类型,即商业银行将依据式对小微企业发出的信号进行判断。 当低成长水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将自己包装成高成长水平的企业时的包装成本满足时,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信号传递博弈就实现了分离均衡。同时,上式也说明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分离均衡状态取决于不同类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低成长水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项目投入的成功率和低成长水平企业的信用程度。 (二)混同均衡分析 混同均衡是指不同类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将会选择发送相同的信号。此时,商业银行无法根据接收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出的信号修正先验概率,即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出的信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没有任何信息量。假设这个相同的信号为,在混同均衡条件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出的信号不能反映企业自身的真实类型,商业银行通过接收到的企业发出的信号只能依据式进行判断企业的类型。 (6) 混同均衡不是一种稳定的均衡,对于低成长水平的企业来说,混同均衡却是其所追求的受益点。然而,这将给高成长水平的小微企业进行融资贷款带来诸多麻烦,增加高成长水平的企业的融资贷款成本,进而破坏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状态,因而,降低包装成本、改变不同类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优惠程度差异,均可能增大混同均衡出现的概率。 三、结论 商业银行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对待不同成长水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所设置的优惠条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资金投入成功率和其信用水平。在现实中,通过调节相应的变量,能够实现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均衡进行有效调节,实现资源在这一市场上的合理有效配置。

关于信号传递理论的理解

关于信号传递理论的理解 1、信号传递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三种:(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 与利润的会计处理可操纵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种比较可信的信号模式,所以以股利信号传递为例,其理论研究的发展如下:(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JohnLinter在对6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公司收益分配的理论模型并提供了有关的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当局对分派股利的调整是谨慎的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收益可达到某一水平并具有持续性基本上可以保证以后股利不会被削减时才会提高股利。同样只有在管理当局认为当前的股利政策难以为继时才会削减股利。(2) Ross(1977)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分析中,他假定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没有这些内部信息,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当局传递出来的信息来评价企业价值管理当局选择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Miller(1980)正式提出了股利分配的信息含量假说他指出公司宣布股利分配能够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前景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是投资者以前所未能预期到的那么股票价格就会对股利的变化做出反映这种反映就是股利的信息含量效应非预期的股利增加预示着好消息是管理当局给市场的一个信号它表示公司预期会运转得更好股票价格上涨是因为投资者对未来股利的预期向上调整了而不是因为公司提高了股利支付率反之非预期的股利削减通常是公司陷入麻烦的信号由于投资者对未来股利预期的降低(并非是公司股利支付率的减少)导致了预期未来股利现值的下降引起股票价值下跌股利分配的信息含量假说得到了大量的数据支持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投资者对股利削减的反应要远大于对同等股利增加的反应这说明股利削减中所包含的信息确定性更强这也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厌恶假设相一致近年来财务学者加强了对股利信息含量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传递信号强弱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 4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是经济研究中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如今,不完全信息模型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分析工具,并广泛应用于从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到发达国家的现代金融市场等大量的课题研究之中。 2、 2011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贡献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斯坦福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与覆盖预测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 与 覆盖预测 河北全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部网络服务组 二0 0二年四月二十日

第一节无线传播理论 1.1 无线传播基本原理 在规划和建设一个移动通信网时,从频段的确定、频率分配、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计算通信概率及系统间的电磁干扰,直到最终确定无线设备的参数,都必须依靠对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了解和据此进行的场强预测。它是进行系统工程设计与研究频谱有效利用、电磁兼容性等课题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 众所周知,无线电波可通过多种方式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直达波或自由空间波、地波或表面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波。如图1-1所示。就电波传播而言,发射机同接收机间最简单的方式是自由空间传播。自由空间指该区域是各向同性(沿各个轴特性一样)且同类(均匀结构)。自由空间波的其他名字有直达波或视距波。如图1-1(a),直达波沿直线传播,所以可用于卫星和外部空间通信。另外,这个定义也可用于陆上视距传播(两个微波塔之间),见图1-1(b)。 第二种方式是地波或表面波。地波传播可看作是三种情况的综合,即直达波、反射波和表面波。表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从发射天线发出的一些能量直接到达接收机;有些能量经从地球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有些通过表面波到达接收机。表面波在地表面上传播,由于地面不是理想的,有些能量被地面吸收。当能量进入地面,它建立地面电流。这三种的表面波见图1-1(c)。第三种方式即对流层反射波产生于对流层,对流层是异类介质,由于天气情况而随时间变化。它的反射系数随高度增加而减少。这种缓慢变化的反射系数使电波弯曲。如图1-1(d)所示。对流层方式应用于波长小于10米(即频率大于30MHz)的无线通信中。第四种方式是经电离层反射传播。当电波波长小于1米(频率大于300MHz)时,电离层是反射体。从电离层反射的电波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跳跃,见图1-1(e)。这种传播用于长距离通信。除了反射,由于折射率的不均匀,电离层可产生电波散射。另外,电离层中的流星也能散射电波。同对流层一样,电离层也具有连续波动的特性,在这种波动上是随机的快速波动。蜂窝系统的无线传播利用了第二种电波传播方式。这一点将在后文中论述。 在设计蜂窝系统时研究传播有两个原因。第一,它对于计算覆盖不同小区的场强提供必要的工具。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覆盖区域从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地波传播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第二,它可计算邻信道和同信道干扰。 预测场强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纯理论方法,适用于分离的物体,如山和其他固体物体。但这种预测忽略了地球的不规则性。第二种基于在各种环境的测量,包括不规则地形及人为障碍,尤其是在移动通信中普遍存在的较高的频率和较低的移动天线。第三种方法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改进模型,基于测量和使用折射定律考虑山和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在蜂窝系统中,至少有两种传播模型,第一种是FCC建议的模型。第二种设计模型由Okumura提供,覆盖边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Signalling Theory) [编辑] 信号传递理论概述 西方财务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 号有三种:(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与利润的会计处理可操纵性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种比较可信的信号模式。信号传递理论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始于罗斯的研究, 他发现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 的投资者传递信息。 1979年,巴恰塔亚发表在《贝尔经济学刊》的文中构建了一个与Ross模型很近似的股利信号模型(巴恰塔亚模型),他认为在完美的情况下,现金股利具有信息内容,是未来预期盈利的事前信号。此后,股利政策的信号研究基本上分为两个方向:一部分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利公告向市场传递了相关信息;一部分学者沿着 巴恰塔亚研究的方向,从事信号传递模型的构建。这些模型在假设条件上是不同的,但经 理层被假设为掌握了外界投资者不能得到的信息是各模型的共同之处。 [编辑] 信号传递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John·Linter在对6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理进行问卷 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公司收益分配的理论模型,并提供了有关的实证证据。研 究结果表明:管理当局对分派股利的调整是谨慎的,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收益可达到某一 水平,并具有持续性,基本上可以保证以后股利不会被削减时,才会提高股利。同样,只 有在管理当局认为当前的股利政策难以为继时,才会削减股利。也就是说,管理当局一般 会尽力保持一个与其收益水平相当的、长期稳定的目标股利支付率。因此他认为,股利分 配政策是独立的,它与长期的、可持续的财务收益水平相关,并不从属于其他的经营决策。 通常认为Pettit是最早提出股利信息市场反应的学者。Pettit指出,由于受到公共 信息披露规范与责任的限制(如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历史的价值量信息,如果管理当局进行 盈利预期,又会带来预期能否实现的未来责任),管理当局可以将股利政策作为向市场传 递其对公司未来收益预期的一种隐性手段。他首次将股利信息的变化与向市场传递诸如长 期现金流量等新的信息联系起来,而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已经为市场所知。罗斯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分析中。 他假定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没有这些内 部信息。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当局传递出来的信息来评价企业价值,管理当局选择的资本 结构和股利政策就是把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一个信号。

无线传播模型简单汇总

1链路分析Link Analysis 在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中,我们都会关注一个重要的参数:C/N。C/N是carrier-to-noise ratio的缩写,它表示在通信接收端的载波噪声比,反映了信道中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的比值,因此C/N可以来衡量一个通信系统的价值。 链路方程式(Link equation)是用通信系统的其它重要参数来计算C/N的方程式。根据链路方程式: (1) 其中ERP是发射天线的有效辐射功率(effective radiated power),L p 是信道的传播损耗,G r是接收天线的增益,N是实际噪声功率。ERP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ERP=P t L c G t(2) 其中P t是发射天线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的输出口测到的功率;L c是连接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的馈线上的损耗;G t是发射天线的增益。在这里N被定义为热噪声,由下面的公式确定: N=kTW (3) 其中k是玻尔兹曼(Boltzmann)常数(1.38×10-23 W/Hz/K或者-228.6 dBW/Hz/K);T是接收天线处的噪声温度;W是系统带宽。以后还会遇到另一个类似的参数C/I,或者叫载波干扰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dio)。C/I和C/N的区别在于,C/I不但需要考虑热噪声的功率,还需要考虑来自其它来源的干扰功率,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C/I参

数更有实际价值。不过现在,我们只用C/N来表示链路质量。 从(1)式中可以看到,发射天线增益、接收天线增益、发射功率、接收端噪声温度对链路质量(link quality)有很大的影响。这四个参数都可以被系统设计者所控制,因此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来优化系统的性能。但是,(1)式中有一个参数是系统设计者无法控制的,就是传播损耗,或者叫路径损耗。传播损耗就是信号在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路径中经历的衰减 2传播损耗(Propagation Loss) (1)式中传播损耗包含了信号从发射端旅行到接收端可能会经历的所有损失。有很多预测模型用来预测这些路径损耗,尽管算法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换句话说,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对路径损耗的影响非常大。除了距离引起的损耗之外,其它因素也会增加新的损耗,比如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大气影响和雨水吸收是决定接收信号功率的主要因素。这里我们描述三个模型:自由空间模型,Lee模型和Hata模型。 2.1自由空间模型 在自由空间,电磁波的衰减是一个平方反比函数,或者是1/d2,其中d是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距离。完整的数学公式是: (4) 其中λ是信号的波长。方程(4)也可以写成对数的形式:

信道衰落模型汇总情况

简单模型2种:常量(Constant )模型和纯多普勒模型 1. 常量(Constant )模型: 常量模型既没有衰落,也没有多普勒频移,适用于可预测的固定业务无线信道。其幅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PDF )为: 0(r)A (r r ) p δ=- 式中r 为信道响应的幅度,A 为概率常数。 常量模型的多普勒谱为: ()db d f P B f δ= 式中fd 为最大多普勒频移,f 为基带频率,B 为常数。 2. 纯多普勒模型: 纯多普勒模型无衰落,但有多普勒频移,适用于可预测的移动业务无线信道。其幅度分布与常量模型相同,多普勒谱为: ()x db d d f f P C f f δ=-,C 为常数。 由于移动通信中移动台的移动性,无线信道中存在多普勒效应。在移动通信中,当移动台移向基站时,频率变高,远离基站时,频率变低。我们在移动通信中要充分考虑“多普勒效应”。虽然,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移动速度的局限,不可能会带来十分大的频率偏移,但是这不可否认地会给移动通信带来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造成我们通信中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在技术上加以各种考虑。也加大了移动通信的复杂性。 3. 瑞利模型:

瑞利衰落信道(Rayleigh fading channel)是一种无线电信号传播环境的统计模型。这种模型假设信号通过无线信道之后,其信号幅度是随机的,即“衰落”,并且其包络服从瑞利分布。这一信道模型能够描述由电离层和对流层反射的短波信道,以及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环境。瑞利衰落只适用于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不存在直射信号(LoS,Line of Sight)的情况,否则应使用莱斯衰落信道作为信道模型。在无线通信信道环境中,电磁波经过反射折射散射等多条路径传播到达接收机后,总信号的强度服从瑞利分布。同时由于接收机的移动及其他原因,信号强度和相位等特性又在起伏变化,故称为瑞利衰落。 瑞利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平稳窄带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是瑞利

第八章 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第八章 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8.1 信号传递的含义 我们知道,逆向选择是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从而使得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不知道代理人的信息,只有代理人知道自己的信息,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低质量”的代理人排除“高质量”代理人的现象,而委托人就会选择“低质量” 的代理人,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在这时,“高质量”代理人是处于信息优势的,但是在竞争中却处于劣势,而委托人也因为信息劣势而在选择中处于不利的位置。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我们通常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信号传递,也就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想办法将其私人信号传递给委托人,也就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第二中式信息甄别,即委托人通过制定一套策略或合同来获取代理人的信息。 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使自己在质量不等的市场上脱颖而出,“高质量”代理人会向委托人发送信号,主动显示自己的优势,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进而提高自己的效用。 所谓信号传递就是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向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提供信号传递。例如对于优质品,质量保证书、包退、包换、包修等是一种成本低廉且短期效果明显的信号传递方式。另外,建立自己的名牌产品也是一种较好的信号传递方式,虽然其投入成本可能较高,但其长期回报却十分丰富,如海尔电器、麦当劳等等,其品牌本身就传递了产品室优质产品的信息。 所谓信息甄别就是指由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首先给出区分信息优势方类型的不同合同条款,信息优势一方通过选择与自己的类型相符合的合同来揭示自己的私人信息,从而使得帕累托改进得益实现。例如在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提供不同的保险合同供投保人选择,而投保人则通过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保险合同来显示自己的风险类型。 8.2 斯彭斯劳动力市场信号博弈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逆向选择普遍存在,但是市场依然有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在阿克洛夫的研究基础上,1973年,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 )在《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中力图解释这个问题。他指出,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中,具有较高才能的劳动者可以通过采用某些有成本的行为进行信号传递,由此解决劳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斯彭斯也因此成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奠基人。 1 模型假设 ①.假定劳动力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在均衡条件下工资等于(预期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的预期利润为零; ②.只考虑一个雇员和一个雇主,雇员的能力θ有两个可能的值,分别为1θ=(低能力)和2θ=(高能力);雇员知道自己的真实能力θ,雇主只知道1θ=和2θ=的概率均为12; ③.雇员的教育成本函数与其能力成反比的关系,设为(),s C s θθ= ,此函数式意味着能 力越高,教育成本越低。 2 博弈过程 ①.“自然”首先选择雇员的类型θ,1θ=(低能力)和2θ=(高能力);雇员知道自己的真实能力θ,雇主只知道1θ=和2θ=的概率均为12 ;

从信号传递理论看资本市场中企业价值的传递信号.

从信号传递理论看资本市场中企业价值的传递信号 摘要:由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拥有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的各方试图通过某种信号向对方传递自己的真实信息, 这就是信号理论的基本思想。财务管理是信号传递理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财务管理的理想化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资本市场中的各种信号都可以成为企业价值的信息传递方式。本文以信号传递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资本市场上与企业价值相关的各种信号传递理论,进而获得一些相关的启示。 关键字:信号传递理论资本市场企业价值 一、信号传递理论 1、信号传递理论的概述 西方财务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三种:(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与利润的会计处理可操纵性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种比较可信的信号模式。信号传递理论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始于罗斯的研究,他发现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的投资者传递信息。 1979年,巴恰塔亚发表在《贝尔经济学刊》的文中构建了一个与Ross模型很近似的股利信号模型(巴恰塔亚模型,他认为在完美的情况下,现金股利具有信息内容,是未来预期盈利的事前信号。此后,股利政策的信号研究基本上分为两个方向:一部分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利公告向市场传递了相关信息;一部分学者沿着巴恰塔亚研究的方向,从事信号传递模型的构建。这些模型在假设条件上是不同的,但经理层被假设为掌握了外界投资者不能得到的信息是各模型的共同之处。 2、信号传递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John·Linter在对6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公司收益分配的理论模型,并提供了有关的实证证

无线传播模型

2.2无线传播模型2.2.1无线传播机制?直射波:指在自由空 间中,电磁波沿直线 传播而不被吸收,且 不发生反射、折射和 散射等现象而直接到 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2.2无线传播模型 2.2.1无线传播机制 ?反射波:指从其他物 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 的传播信号,反射波 信号强度次于直射波。

2.2.1无线传播机制 ?绕射波:指从障碍物 绕射后到达接收点的 传播信号。通常,绕 射波的强度与反射波 相当。 1

2.2.1无线传播机制 ?散射波:当波穿行的 介质中存在小于波长 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 内物体的个数非常巨 大时,会发生散射, 散射波信号强度相对 较弱。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Technology Zhenzhou Tang @ Wenzhou University 1 2

2.2 无线传播模型 2.2.2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为了给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人们通过理论分析或实测等方法,对电磁波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传播特性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总结和建立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我们将这些模型称为无线传播模型(Propagation Model )。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Free Space Propagation Model )是最简单、理想情况的无线电波传播模型。 PG G λ 2 P (d ) = t t r r (4π)2 d 2 L ?? 4πd ?2 ? 10 l og P r = 10 log P t + 10 log G t + 10 log G r - 10 log L - 10 log ? ??? ? ? λ ? ??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Technology Zhenzhou Tang @ Wenzhou University 13

用负债结构显示企业质量的信号传递模型改进

改进罗斯模型的信号传递效应及实证分析1 数量经济学专业2011级 姓名:孙强 学号:12011030033 摘要:文章在对Ross “负债比例显示企业质量模型”及其进展进行评论的基础 上引入体现因子σ,构建了新的经理人效应函数。新模型通过贴现因子σ对原模型中γ给出了值域,并通过贴现因子σ扩充了信息容量,拓展了模型的解释能力。最后,文章以中国2000-2011年上述公司资产负债比的结构性变化特征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Ross 模型 信号传递 资产负债率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Ross “负债比例显示企业质量模型”在保留MM 定理绝大部分假设情况下,放松了完全信息假设,研究了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以资本结构的变动为信号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影响投资者决策。其结论认为:企业可以把资产负债率作为把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信号工具,因此资产负债率是一个积极信号,企业经营状况越好其资产负债率越高。但其模型存在着缺乏对企业经理人传递错误信息的惩罚机制、市场过于完美以及投资者识别难度过大等问题,因此对该模型的改进与完善成为此后资本结构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Ross 模型及发展 在罗斯模型中,企业利润分布函数是根据一阶随机占优排序的。真实分布是经理的私人信息,投资者不知道;经理的效用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函数,同时会受到破产的惩罚。基于此,罗斯建立了包含两个参与人、两时期的博弈模型。假定经理人效用函数为: ) 2 ( )()1()),(,(00θ θ θD L r D V r D V D u -+-= 2 模型符合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即满足分离均衡要求。最后模型精炼贝叶 1 本文为王文举老师主讲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堂讨论题目,其中引入贴现因子构建经理人效用函数为王老师提出,并在王老师要求下完成。 2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004年版,2011年印刷 P198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Signalling Theory) [编辑] 信号传递理论概述 西方财务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三种:(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与利润的会计处理可操纵性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种比较可信的信号模式。信号传递理论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始于罗斯的研究,他发现拥有大量高质量投资机会信息的经理,可以通过资本结构或股利政策的选择向潜在的投资者传递信息。 1979年,巴恰塔亚发表在《贝尔经济学刊》的文中构建了一个与Ross模型很近似的股利信号模型(巴恰塔亚模型),他认为在完美的情况下,现金股利具有信息内容,是未来预期盈利的事前信号。此后,股利政策的信号研究基本上分为两个方向:一部分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股利公告向市场传递了相关信息;一部分学者沿着巴恰塔亚研究的方向,从事信号传递模型的构建。这些模型在假设条件上是不同的,但经理层被假设为掌握了外界投资者不能得到的信息是各模型的共同之处。 [编辑] 信号传递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John·Linter在对6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公司收益分配的理论模型,并提供了有关的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当局对分派股利的调整是谨慎的,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收益可达到某一水平,并具有持续性,基本上可以保证以后股利不会被削减时,才会提高股利。同样,只有在管理当局认为当前的股利政策难以为继时,才会削减股利。也就是说,管理当局一般会尽力保持一个与其收益水平相当的、长期稳定的目标股利支付率。因此他认为,股利分配政策是独立的,它与长期的、可持续的财务收益水平相关,并不从属于其他的经营决策。 通常认为Pettit是最早提出股利信息市场反应的学者。Pettit指出,由于受到公共信息披露规范与责任的限制(如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历史的价值量信息,如果管理当局进行盈利预期,又会带来预期能否实现的未来责任),管理当局可以将股利政策作为向市场传递其对公司未来收益预期的一种隐性手段。他首次将股利信息的变化与向市场传递诸如长期现金流量等新的信息联系起来,而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已经为市场所知。罗斯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分析中。

关于海面无线传播模型的探讨

关于海面无线传播模型的探讨 (2004-01-17 16:35:23) 华为公司无线网络规划部何群黄云鹏 I.概述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的依赖,人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快捷方便地与任何人通话。运营商也在从城市向农村甚至边远地区不断地拓展其业务范围。在过去,当无线业务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区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市区传播模型、郊区传播模型和开阔地传播模型,而对海面这种特殊的无线传播环境研究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渔业、海上旅游业也迅速发展,尤其是渔民对移动通信的需求量很大,这些用户已经成为沿海城市运营商争夺的重点。 目前经典文献中认为海面无线信号的传播可以看作自由空间传播,但根据华为公司的海面测试结果,证明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并不适用于预测海面覆盖;而采用Okumura-Hata模型加修正系数后也不能很好地适用海面传播环境。 本文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二波模型并根据海面传播环境特点加以修正,拟合出了适合于海面覆盖预测的新的无线传播模型。 该模型是在900MHz频段上拟合出来的,对其它移动通信频段的覆盖预测也有借鉴意义。 海面远距离覆盖需要结合双时隙小区技术。本文仅探讨海面这种特定环境下的传播模型,双时隙小区技术请参考相关资料。 A.无线环境特点 无线电波在海面传播时,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直达波和经过海面反射的反射波。对于在海面船只上的移动台,受海浪的影响,移动台的实际高度有较大起伏。而船只大小不同,也将使得移动台的使用高度发生变化。根据华为公司对福建漳州附近的调查,一般渔船驾驶舱高度为3米左右,而客轮约为20米左右。 服务海面的基站通常选择在沿海山顶建塔,高度在50~200米之间不等。 由于海面传播损耗很小,信号可以传播到很远的海面上。此时,地球不能再看作平面,而应把它看作球面,即地球曲率将对信号传播产生影响。另外处于传播路径上的岛屿、山、巨轮也会对信号传播到来阴影效应。 海面传播路径如下图所示。 由于基站和移动台高度通常远小于传播距离,反射波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很小,且相等。 II.海面传播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