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基本技能分类

外科基本技能分类
外科基本技能分类

实习指导丛书-临床病例辨析外科分册

外科基本技能(视频):

1. 免刷式外科洗手

2.穿、脱手术衣

3.戴无菌手套

4.手术区皮肤消毒、铺巾

5.皮肤切开

6.皮肤缝合

7.外科打结

8.外科拆线

9.换药术

10.清创术

11.(颈)静脉穿刺术

13.环甲膜切开术

13.气管插管术

14.气管切开术

15.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16.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17.脊柱损伤的搬运

1. 免刷式外科洗手

注意事项:

(1)外科洗手应达到去除暂驻菌、减少部分常驻菌,保护皮肤不受损伤,降低手部微生物的数量的目的。

(2)直接用抗菌皂液揉搓或用无水外科洗手液,以避免刷手时导致的皮肤损伤。(3)洗手液应当选择刺激性较小的外科洗手液。

(4)不建议用过热的水洗手。

七步洗手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搓洗手腕、手臂,达肘上6cm(非手术前洗手者达腕关节上5cm 即可),双手交换进行。

最后用流水冲净手上的洗手液(或肥皂),用干燥的无菌擦手巾擦干双手。

注意事项

1.穿无菌手术衣时,需在手术间找一空间稍大的地方,以免被污染。

2.穿上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后,肩部以下、腰部以上、腋前线前、双上肢为无菌区。此时,手术人员的双手不可在此无菌范围之外任意摆动,穿好手术衣以后手应举在胸前。

物品准备:无菌手术衣包一个,无菌手套一付。

术者准备:戴好帽子、口罩,剪短指甲,洗手。

其它准备:开包前要检查消毒日期是否合格。

穿衣

1.打开手术衣包,一手抓住折叠的手术衣中部,拿起手术衣

2.提起手术衣衣领两端,轻轻抖开手术衣。

3.将手术衣略向上抛起,看准袖口,双手顺势同时插入袖筒,手伸向前平举伸直。

4.由巡回护士在身后协助穿衣,穿衣者将双手伸出袖口。

系腰带

1.开襟式手术衣:弯腰,使腰带悬空,两手交叉提起腰带略向后递给巡回护士系紧。

2.戴无菌手套

3.全遮盖式手术衣:穿好手术衣后,戴上无菌手套。

4.将后侧片腰带递给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住或由器械护士将腰带自术者身后绕到前面传递给术者5.术者将前后侧腰带系扎于腰部前方

脱衣

1.护士解开腰带和领带后将手术衣自背部向前反折脱掉

2.脱袖时顺势使手套腕口翻转于手上。

脱手套

1.一只手的手指插入另一手手套翻折部的内侧面拉下手套至手掌指部

2.将露出的拇指伸入另一只手的手套内面完全拉下手套

3.用脱下手套的手在另一手的手掌部抓住手套的内面将手套完全拉下。

注意事项

1.选取与自己手尺码相一致的手套。

2.发现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3.未戴无菌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外面。

4.已戴无菌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的内面。

准备

物品准备:无菌手套,滑石粉

术者准备: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取手套

1.检查有效期后取出内包装袋双手可先涂抹少许滑石粉。

2.双手可先涂抹少许滑石粉。

3.自手套袋内捏住手套口的翻折部将手套取出

4.将两只手套掌心相对,使拇指正对靠拢。

戴手套

1.一手提起手套,拇指伸入手套内,另一手插入手套内,并使手指尽量深入插入指筒末端。2.将已带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口翻折部内侧面,帮助

将手插入手套内。

冲洗

必要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包盖袖口

1.戴好手套的四指伸入一只手套翻折部内侧面

2.将手套套口翻折部翻转包盖于手术衣(工作服)的袖口上。

3.同法将另一手套套口翻折部翻转包盖于袖口上。

原则

1. 皮肤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切口处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消毒前须检查消毒区是否清洁,如皮肤上有胶布粘贴的残迹则用汽油或松节油拭去。

2. 消毒范围包括切口四周15cm的区域。一般皮肤消毒应由手术切口开始向四周涂擦,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应由外向内涂擦。

3. 第二、三遍消毒均不能超过上一遍的范围。

4. 面颈部、会阴部、婴幼儿、植皮区等不宜用碘酊消毒

5. 使用碘酊后必须用75%乙醇脱碘二遍。

6. 铺巾后无菌巾只能向手术区外移动。

消毒范围

1.头部手术:头及前额

2.口唇部手术:面唇、颈及上胸部

3.颈部手术: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4.锁骨部手术: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上1/3处和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

5.胸部手术:(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上1/3处,下过肋缘平行线。

6.乳腺手术: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后线,上过锁骨及上臂,下过肚脐平行线。

7.上腹部手术: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

8.下腹部手术: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3处,两侧至腋中线。

9.腹股沟及阴囊部手术: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1/3处,两侧至腋中线。

10.颈椎后路手术:上至颅顶,下至两腋窝连线。

11.胸椎手术:上至肩,下至髂嵴连线,两侧至腋中线。

12.腰椎手术:上至两腋窝,下过臀区,两侧至腋中线。

13.肾脏手术:前后过中线,上至腋窝,下至腹股沟。

14.会阴部手术:耻骨联合、肛门周围及臀、大腿上1/3内侧。

15.四肢手术:周圈消毒,上下各超过1个关节。

物品准备:

消毒弯盘、敷料钳、纱布、消毒液。

操作者准备:

戴帽子、口罩,洗手、刷手、消毒手臂

消毒

1.接过器械护士递过来的盛浸有消毒液纱布的消毒弯盘与消毒钳。

2.手持消毒钳夹住消毒纱布,由手术区中心开始,向周围皮肤无遗漏地涂擦。

3.第一遍消毒液待干后,换敷料钳以同样方式涂布手术区皮肤2遍,待干。

铺巾

1.面对无菌巾反折面,双手接触反折部,接过护士递过来的无菌巾。

2.反折面向下,将无菌巾的反折部靠近切口。

3.铺巾顺序:如未穿手术衣,按对侧-下侧-上侧-近侧顺序;已穿手术衣,按近侧-

下侧-上侧-对侧的顺序。

4.用巾钳夹住无菌巾之交叉部固定

5.根据需要与护士一起铺中单、大单。

基本原则

1.切口应离手术部位最近,并便于切口延长,以便能充分显露手术野。

2.切口应与该部位重要血管、神经走行一致,避免损伤。

3.切口应与皮肤纹理平行,以免影响美容。

4.切口要避免越过关节,减少愈合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注意事项

1.切口大小应以方便手术操作为原则。

2.切开时用力要适当,手术刀刃须与皮肤垂直。

3.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力求一次完成,不宜多次切割和斜切。

准备

选择合适型号的刀片、刀柄,并正确安装

标记定位

较长的切口可用2%龙胆紫及碘酊做好标记

固定皮肤

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两侧固定;较长切口由术者和助手在切口两侧或上下固定皮肤

持刀

根据切开部位、切口长短、手术刀片大小,选择合适的执刀方法,如执弓法、抓持法、执笔法和反挑法。

切开

一般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性切开。

注意事项

1.保持一定的缝合针距、边距,缝合的密度以两针间不发生弧形裂隙为宜。

2.缝合深度合适,避免因缝合过浅造成皮下死腔,或缝合过深使皮缘下陷。

3.保持伤口两侧对称缝合,避免伤口的不对称闭合。

4.缝合线结扎张力合适,避免局部缺血和不良愈合。

准备

有齿镊、持针器、三角弯针、缝合线、线剪

穿针

1.选择合适型号的缝合针、线

2.穿针、卡线

夹针

右手执持针器抓住缝合针后1/3与2/3交界处

进针

1.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

2.右手执持针钳,使针尖与皮肤表面呈30~90度角对准组织

3.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刺入皮肤

4.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较大的切口最好让针分别通过伤口的每一侧边缘。

拔针

用有齿镊夹住已穿出皮肤的缝合针前端,

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出针

1.当针要完全拔出时,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

2.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部,将针完全拔出。

打结

拔出缝线,留适当长度的缝线在进针

一侧的皮肤,然后开始打结。

剪线

1.打结完成后将双线合拢提起偏向一侧

2.握剪之手心朝下,微张剪尖,以一侧剪刀靠紧提起的线向下滑至线结处,再将剪刀稍向上倾斜将线剪断3.留0.5-1cm线头在皮肤外便于拆线。

对合皮肤

1.重复进行单纯间断缝合以完全关闭伤口

2.挤出皮下积血

3.用镊子夹住创缘皮肤使其轻度外翻,对合皮肤

消毒包扎皮肤消毒后覆盖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结的种类

1.方结:方结是最常用的一种结,适用于各种结扎和缝合。

2.外科结:用于较大血管和组织张力较大部位的结扎。

3.三重结:用于大血管的结扎或较多组织的结扎,也用于张力较大组织缝合。

打结法

单手打结法:

器械打结法:

双手打结法:

注意事项

1.第一结和第二结的方向相反,不能相同。

2.打结时两手用力要均匀,交换方向正确,防止滑结、假结和撕裂、撕脱结扎的组织。3.拉紧缝线时,两手用力点与结扎点连成一条直线,不能成角向上提拉,以免结扎点撕脱或未能收紧而成滑结。

4.打第二结时第一个线扣不能松。

以双手打结为例:

第一结

打结线收紧时要求三点(即两手用力点与结扎点)成一直线,两手的反方向力量相等。

第二结

第二结与第一结的方向相反,打第二结时第一个线扣不能松,必要时由助手用血管钳轻轻夹持第一个线扣,待第二个线扣收紧时立即移开血管钳。

剪线

打结完成后将双线合拢提起偏向一侧,握剪之手心朝下,微张剪尖,以一侧剪刀靠紧提起的线向下滑至线结处,再将剪刀稍向上倾斜将线剪断。丝线、棉线一般留1-2mm;肠线保留3-4mm;不锈钢丝保留5-6mm,并应将“线头”扭转,埋入组织中;皮肤缝合后的结扎线的线头留0.5-1cm,以便拆线。

拆线原则

1.组织内缝线不需拆线,皮肤缝线需拆线。

2.拆线时间:头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

3.提前折线:术后伤口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4.延迟折线: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老年及婴幼儿伤口愈合不良者;伴有呼吸道感染,咳嗽未控制时的胸腹部切口;切口局部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者。

注意事项

1.中间或线结对侧剪线避免感染

2.勿结头两端同时间断,避免存留皮下

3.剪尖剪断缝线避免疼痛、感染

4.拆线后1~2天观察伤口

器械准备:

换药包、拆线包(无菌镊、拆线剪、无菌纱布)、无菌持物镊、消毒液、棉球、纱布

操作者准备:

洗手、戴帽子、口罩

沟通

向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和配合事项。协助病员摆好体位,解开衣物,暴露操作部位。

消毒

按一般换药方法取下切口上的敷料,消毒缝合口及周围皮肤5-6cm,检查切口愈合是否牢固。

拆线

1.夹住线头提起,露出缝线

2.插进结下,紧贴针眼剪断

3.剪线反侧拉出缝线

拆完缝线后,再消毒缝合口及周围皮肤一遍。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胶布固定。

告知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协助整理衣、被。

整理和处理换药物品。

适应证

1.伤口愈合需拆线者;

2.伤口内放臵引流物需排除者;

3.伤口敷料湿或伤口有渗出、出血征象者;

4.伤口敷料松、脱或被污染者

5.需要观察局部伤口情况者。

换药时间

1.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臵引流物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渡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

48小时内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2.顺序: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3.感染创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4.用两把镊子,一把接触伤口,另一把夹持并传递无菌敷料。

5.换药时,应注意清除创口内的所有异物。

6.注意保护健康的肉芽组织和上皮。

7.污染的敷料,放入专用的容器,不应再接触其他部位并乱丢。

物品准备:

换药包、持物钳、消毒液、生理盐水、无菌敷料、棉球、纱布、胶布弯盘等。

操作者准备:

洗手、戴帽子、口罩

医患沟通

向伤员讲明换药的目的和配合事项,协助其摆好体位,解开衣物,暴露换药部位。

去除敷料

1.松开与皮肤粘贴的胶布。

2.用手接触外层敷料,沿伤口长轴方向揭去敷料并放于弯盘内。

3.若内层敷料与伤口粘连,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润后用换药碗内的消毒镊揭除

开包夹物

打开换药包,用公用持物钳夹取适量消毒棉球和纱布

消毒、用药

1.用镊子夹持浸湿消毒液的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cm。

2.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

3.根据不同的伤口选择用药或给予其它特殊处理。

包扎1.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2.在与肢体或躯干垂直的方向用胶布固定

3.告知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协助整理衣、被。

4.整理和处理换药物品

10.清创术 (46)

适应证

新鲜创伤伤口。

注意事项

1.除大出血外,不应在缚止血带的状况下进行清创,以免影响对组织活力的辨别。

2.凡已失去活力的组织,均应全部切除。

3.如发现神经或肌腱损伤,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缝合或作定位缝合。

4.化脓感染伤口不宜缝合。

术前准备

物品准备:清创缝合包、换药包、肥皂水、外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1:5000新洁尔灭或高锰酸钾溶液、

碘伏、75%酒精、无菌注射器、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纱布、棉垫、绷带、胶布、手套、止血带、引流

条。

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医患沟通:向伤员讲明清创的目的和配合事项,协助其摆好体位,解开衣物,暴露手术部位。

冲洗伤口

1.戴无菌手套,换无菌纱布遮盖伤口,用肥皂水擦洗伤口周围皮肤。

2.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去除覆盖伤口的纱布。

3.打开换药包,夹取无菌纱布。

4.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用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内组织。

5.用3%双氧水冲洗伤口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泡沫冲洗干净。

6.用纱布擦干伤口内冲洗液和伤口周围皮肤。

清洁皮肤

1.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2.剃剪伤口周围毛发(>伤口边缘5cm),去除油污,去除纱布。

消毒麻醉

1.消毒皮肤

2.打开清创缝合包,戴手套,铺洞巾

3.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伤口处理

1.检查伤口,清除血凝块和异物

2.剪除伤口周围不整齐的皮肤边缘

3.切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组织

4.伤口内彻底止血

5.用无菌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

缝合伤口

1.由深层向浅层逐层缝合

2.必要时放臵引流物

包扎固定

1.消毒皮肤

2.覆盖纱布或棉垫

3.胶布或绷带固定

沟通整理

1.告知伤员清创的情况,协助整理衣、被。2.整理和处理清创物品。

用品及准备:

无菌小号头皮输液针头、备皮盘(头皮注射用)、压舌板、绷带、纱布1块(必要时用),余物同静脉注射术。

操作者准备:

洗手、戴帽子、口罩

方法及内容:

1、常选用头皮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额静脉),躯干浅静脉(胸腹壁浅静脉肩部浅静脉),乳房周围静脉,手背、手指、足背、足趾等处表浅小静脉,总之,凡是可进行穿刺的小静脉,必要时都可选用。

2、若血管视触不清,可先行热敷,轻轻敲击血管远端,使血管扩张充盈后再穿刺。

3、血管穿刺时,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下,沿血管走向刺入静脉。手背静脉、躯干浅静脉因活动度大,穿刺时须左手食指与拇指分开绷紧血管两端的皮肤,其中食指应按压在血管的近端上以便血管充盈,右手持针沿血管走向平行刺入血管。

4充分固定穿刺针,尤其是指趾静脉,可根据情况选择压舌板、棉签棒,以胶布或绷带固定,固定不宜太紧,躯干浅静脉穿刺后盖上纱布,防止衣被摩擦。

颈静脉穿刺术

用普通输液穿刺针穿刺:备好一次性输液器或输血器1套。

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头侧,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使被穿刺侧颈外静脉充分显露。

穿刺点定在锁骨中线与下颌角连线的上1/3处为宜。

体位摆好后,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操作者左手固定颈外静脉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使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沿静脉回流方向刺入静脉内,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

用套管针穿刺法:选用7~12号套管针,穿刺部位同上。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操作者右手持套管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直接穿刺颈外静脉,穿刺成功后拔后针芯,留套管部分在血管内,然后连接输液器或输血器行静脉输液输血。此法便于固定,不易脱出,适于较长时间输液者。

适应症

对于病情危急,需立即抢救者,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手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作常规气管切开术。

操作要点:

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作一长约2~4厘米的横行皮肤切口,于接近环状软骨处切开环甲膜,以弯血管钳扩大切口,插入气管套管或橡胶管或塑料管,并妥善固定。

注意事项

手术时应避免损伤环状软骨,以免术后引起喉狭窄。

环甲膜切开术后的插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

对情况十分紧急者,也可用粗针头经环甲膜直接刺入声门下区,亦可暂时减轻喉阻塞症状。穿刺深度要掌握恰当,防止刺入气管后壁。

13.气管插管术

物品准备:

操作者准备:

洗手、戴帽子、口罩

患者体位

仰卧、将枕垫于项部,使头尽量后仰,让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臵入喉镜

①左手持喉镜,自口右侧角臵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将镜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

②沿舌背弧度将镜再稍向前臵入咽部,见到会厌。

③挑起会厌,显露声门,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考,试大网站收集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其深度进门齿21~22cm(成年人)

④拔出导管管芯。

检查插管是否在气管内

按压胸壁,检查导管口是否有气流出,或向已插导管中注气(或吹气)时,听诊两肺考试,大网站收集是否有呼吸音,以确认导管已插人气管内,即可臵牙垫于磨牙间,退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向套囊内充气(3~5毫升),

导管接呼吸器(3~5毫升),同时听诊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已插入气管内(4分)

14.气管切开术 (109)

准备:气管切开术前应作好充分准备,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手术器械,并应备

好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以及各种抢救药品。

1.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

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

2.麻醉:采用局麻。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以1%奴

夫卡因浸润麻醉,对于昏迷,危重或窒息病人,若病人已无知觉也可不予麻醉。

3.切口:多采用直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

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4.分离气管前组织: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

甲状腺峡部,若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

必要时也可将峡部夹持切断缝扎,以便暴露气管。分离过程中,两个拉钩用

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及气管,

是否保持在正中位臵。

5.切开气管: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

开2个气管环(切开4~5环者为低位气管切开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

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有人主张在气管前壁上切除

部分软骨环,以防切口过小,放管时将气管壁压进气管内,造成气管狭窄。6.插入气管套管: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

合,带有管蕊的气管套管,插入外管后,立即取出管蕊,放入内管,吸净分

泌物,并检查有无出血。

7.创口处理: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于颈部,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切口一

般不予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

15.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指压止血法

1.一侧头顶、额部出血: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2.颜面部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1cm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

3.耳后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伤侧耳后乳突下凹陷处,阻断耳后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4.头后枕骨附近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或四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凹陷处,阻断枕动脉的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5.头颈部出血:用拇指在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界处,压迫伤侧颈动脉

6.上臂出血:外展伤员上臂,在腋窝中点用拇指或四指将腋动脉向肱骨头压迫

7.肘关节以下部位出血:外展伤者上臂,用一只手的拇指或四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手臂

8.手部出血: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

9.手指(足趾)出血: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足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10.下肢出血:伤员应处于坐位或卧位,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手掌或拳头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

11.足部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足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直接压迫止血法

较小的伤口出血: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等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分钟

加压包扎止血法

各种伤口的毛细血管、静脉或小动脉损伤所致的出血: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等替代物覆盖压迫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用力缠绕包扎以压迫止血。包扎范围应比伤口稍大,松紧度以能达到伤口止血又不影响远端血运为宜。

屈曲加垫止血法

1.肘关节以下的前臂大出血:于肘窝部垫以棉垫或其它替代物,将肘关节尽力屈曲,借助衬垫物压住动脉,再用绷带等固定于屈肘姿式。

2.膝关节以下的小腿大出血:于腘窝处垫以棉垫或其它替代物,将膝关节尽力屈曲,借助衬垫物压住动脉,再用绷带等固定于屈膝姿式。

填塞止血法

颈部、臀部较大较深的伤口出血:用无菌敷料填入出血伤口内并压紧,外加大敷料包扎。

止血带止血法

1.橡皮止血带: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垫以纱布垫或衣服、毛巾等作为衬垫,左手在离带端10cm处由拇指、示指和中指紧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带的位臵,右手持止血带中段,拉紧止血带绕肢体一圈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拉紧止血带缠绕肢体一圈,然后把止血带塞入左手的示指和中指之间,夹紧其尾端,向下抽出手指即成一活结。

2.布制止血带绞棒:操作要点为“一提二绞三固定”:用三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加垫处缠绕肢体,并在动脉走行的背侧打一活结;然后取一根小木棒、笔杆等穿入布带圈内,提起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插入活结环内,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

16.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注意事项

1.开放性骨折: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

2.下肢或脊柱骨折:就地固定,尽量不移动伤员。

3.先固定近端,后固定远端。

4.夹板必须托扶整个伤肢,骨折上下关节需固定。

5.要用棉垫等柔软物垫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尤其是骨突部位与夹板两端。

6.应露出指(趾)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如有苍白、发绀、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以肱骨(上臂)骨折为例

夹板固定法:

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上下两端固定。屈肘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无夹板固定法:

将三角巾折叠成10- 15cm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手术分级目录详解

附、临床各科室手术分类(暂行) (一)普通外科 甲类手术: 1、复杂胰腺癌根治术 2、肝脏肿瘤切除术 3、胆道癌根治术,复杂的胆道再次手术 4、胰管空肠内引流术 5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 6、高难度腹腔镜手术 7、腹主动脉瘤切除、大血管移植术 乙类手术: 1、甲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脾的各种手术 2、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 3、肝、脾损伤的处理 4、直肠切除术、回盲部肠切除术 5、结肠癌根治术 6、甲类手术以外甲状旁腺各种手术 7、改良根治性乳癌切除术 8、门静脉高压断流术 9、胸、腹联合损伤的救治手术 丙类手术: 1、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2、小肠切除术 3、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4、胃肠造瘘术、吻合术 5、胃肠穿孔修补术 6、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剔除术 7、单纯胆囊切除术 8、单纯乳房肿块切除术 9、PTC及PTCD技术 丁类手术: 1、阑尾切除术 2、疝修补术 3、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4、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5、清创缝合术 6、静脉切开术 (二)心胸外科 甲类手术: 1、心包部分切除术 2、胸腔镜辅助胸内手术 3、全肺及肺叶切除术 4、纵隔肿瘤切除术 5、支气管成形术(袖状肺切除术)

6、胸廓成形术 7、人造血管移植术 8、食管癌根治术 9、颈部血管瘤切除术 10、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 11、复杂食管癌切除术 12、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包括隆凸切除术) 13、肺减容术 14、全胸膜全肺切除术 15、新开展的其它各种手术 乙类手术: 1、胸膜切除术 2、房缺室缺修补术 3、除甲类以外胸腔探查术 4、心包开窗引流术 5、膈肌破裂修补术 6、肺破裂修补术 7、心脏破裂修补术 8、贲门、食管下段肿瘤切除术 9、食管憩室切除术 丙类手术: 1、胸壁软组织良性瘤切除术

外科学常见的基本考试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外科学常见的基本考试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Godman三角:恶性骨肿瘤的病灶多不规则,呈虫蛀样或筛孔样,密度不均、界限不清,若骨膜被肿瘤顶起,骨膜下产生新骨,呈现出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称~多见于骨肉瘤 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的回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会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表现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 脑疝: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血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向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严重的临床症状。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进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 先天性脑积水:又叫婴幼儿脑积水,是指发生于胚胎期或婴幼儿期。因脑脊液产生、吸收间失衡和(或)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病理状态。前列腺增生:病理表现为前列腺实质细胞增生,是引起老年人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临床表现:夜尿次数增多尿频排尿犹豫尿线无力,尿线间断及滴沥残余尿增多充盈性尿失禁急性尿潴留血尿膀胱结石尿毒症手术指证:残余尿量超过50ml;出现肾功能损害;反复出现尿潴留并发膀胱结石;反复出现血尿和尿路

感染。 开胸探查的手术指证:①穿透性胸伤重度休克者②穿透性胸伤濒死者③高度怀疑心脏压塞④胸膜腔进行性出血⑤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损伤,胸膜腔引流后仍持续性漏气,呼吸困难⑥心脏血管损伤⑦胸腔有较大异物存留⑧胸腹联合伤。阑尾炎:病因:①阑尾腔阻塞②细菌入侵③其他阑尾先天畸形,如过长过细管腔细小血运不佳临床分型: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④阑尾周围脓肿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检所见以及实验室检查症状:①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②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有恶心呕吐、厌食③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可有发热心率加快。体征①右下腹持续性压痛②腹膜刺激症: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③右下腹肿块。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经肛门直肠指检实验室检查:WBC升高(10~20)*109/L。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腹腔肿瘤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细菌性肝脓肿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急腹症,按病理改变过程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按临床表现病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胆道疾病,过量饮酒,十二指肠液反流,代谢性疾病,医源性原因,某些药物,创伤,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其他。病理类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分期:急性反应期:发病至2周左右,可有休克、呼吸衰竭、肾衰竭、中枢

普外科手术分级

卫生部手术分级分类目录一、普通外科 ㈠一级手术 1、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 2、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 3、表浅创伤清创缝合术 4、表浅血管瘤切除术(小) 5、表浅淋巴管瘤切除术(小) 6、乳房肿物切除术 7、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8、大隐静脉切开术 9、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10、小隐静脉结扎术 11、易复性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 12、阑尾切除术 13、内痔注射或切除术 14、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15、低位单纯肛瘘挂线术 ㈡二级手术 1、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2、甲状舌骨囊肿(瘘管)切除术 3、乳房单纯切除术 4、乳腺部分(区段)切除术 5、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6、滑动性腹股沟疝修补术 7、绞窄性腹股沟疝手术 8、股疝修补术 9、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较小的、简单的) 10、表浅状血管瘤切除术(大) 11、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 12、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 13、肢体静脉动脉化 14、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 15、颈静脉瘤切除术 16、经皮选择性动脉置管术 17、经皮动脉栓塞术 18、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 19、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 20、经皮静脉内溶栓术 21、肢体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22、自体浅静脉血管取材术 23、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 24、胃切开术 25、胃造瘘术 26、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28、胃肠外伤修补术 29、胃空肠吻合术 30、迷走神经切断术 31、小肠部分切除术 32、内痔环切术 33、低位单纯肛瘘切开或切除术 34、肛裂切除术 35、肛裂侧位内括约肌切开术 36、直肠脱垂的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 37、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38、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39、胆囊造瘘术 40、胆囊切除术(开腹和腹腔镜) ㈢三级手术 1、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良性疾病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3、颈部淋巴管瘤(囊状水瘤)切除术 4、颈部淋巴结结核切除术(包括瘘管脓肿刮除术) 5、乳癌根治术 6、乳癌改良根治术(包括保乳根治术) 7、腔镜下疝修补术 8、复发疝修补术 9、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巨大的、复杂的) 10、血管移植术 11、腋股动脉转流术 12、先天性动静脉瘘栓塞或切除术 13、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 14、股静脉戴戒术或瓣膜成形术 15、下肢深静脉带瓣修复术 16、腹股沟淋巴管-腰干淋巴管吻合术 17、大面积淋巴管瘤蔓状血管瘤切除术 18、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 19、经皮静脉内支架置入术 20、经皮静脉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21、经皮静脉内旋切术 22、经皮动脉斑块旋切+支架植入术 23、经皮动脉闭塞激光再通+支架植入术 24、经皮动脉内超声血栓消融术

外科学考试全部知识点总结

colles 骨折为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 , 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 Smith 骨折为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骨折发生原因及伸直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治疗时纵向牵引后复位。 孟氏骨折为尺骨上 1/3 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小儿,直接或间接暴力皆可引起。临床上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内收型三类。外伤后肘部疼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包括手法复位和开放复位,应注意桡神经有否损伤。 盖氏骨折又称反孟氏骨折,是桡骨下 1/3 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间接暴力较常见,外伤后前臂及腕部肿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因手法复位后多不稳定,常需手术复位、固定桡骨骨折。 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反常呼吸运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骨折部位骨性支架作用丧失,造成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吸气时胸廓扩张,胸内负压增加,软化部位胸壁内陷。呼气时胸廓缩小,胸内负压减小甚至形成正压,软化胸壁恢复原位或微向外凸。反常呼吸运动后果可造成a. 有效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减少,通气和弥散功能下降。B. 两侧胸内压失去平衡,引起纵隔摆动和静脉回心血流减少,加重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其程度及连枷胸和肺挫伤程度,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及小气道阻力升高密切相关。呼吸作功愈大,反常呼吸运动愈严重胸廓成形术是将不同数目的肋骨节段行骨膜下切除,使部分胸壁下陷后靠近纵隔,使其下面肺得到萎陷,因而是一种萎陷疗法疖:是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痈: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常和创伤相关连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一般有潜伏期,通常是6-12月,个别病人可在伤后1-2日发病。 休克的监测包括一般监测和特殊监测。一般监测项目包括精神状态、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动脉血压、脉率和尿量;特殊监测项目包括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测、胃肠黏膜pH 值测定等,在抢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和心肺功能不全病人的休克时,特殊监测显得特别重要。简述感染性休克常见原因和治疗原则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比较困难。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具体的治疗包括:①补充血容量②控制感染,主要措施是:处理原发感染灶;应用抗菌药物;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增强抵抗力。③纠正酸中毒。④应用心血管药物。⑤应用糖皮质激素。 休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良,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所产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

2、外科手术分级目录大全

手术分级目录 一、普通外科 一级手术: 1.清创缝合术 2.浅表淋巴结切除术 3.胼胝切除术 4.腋臭切除术 5.痈切开引流术 6.游离皮片移植术 7.拔甲术 8.嵌甲切除术 9.甲沟炎切开引流术 10.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11.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12.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13.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14.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 15.副乳切除术 16.静脉切开术 17.阑尾切除术 18.腹股沟疝修补术 19.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20.胃镜、结肠镜下活检术 21.痔核切除、肛旁脓肿切开引流 22.暂时性胃造瘘术 23.单纯性肠梗阻松解减压术 24.包皮环切术 二级手术: 1.颈部脓肿引流术

2.甲状舌管囊肿,瘘管切除术 3.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4.单纯乳房切除术 5.胃肠造瘘术、吻合术 6.胃肠穿孔修补术 7.小肠、结肠外瘘闭合术 8.小肠部分切除术 9.肠扭转复位术 10.肠息肉、肠憩室切除术 11.复杂性肠粘连松解术 12.脐部畸形手术(含脐肠瘘、脐尿管瘘、脐膨出修补术) 13.大网膜肿物切除术 14.胃大部切除术(恶性肿瘤除外) 15.幽门环形肌切开术 16.肠套迭复位术 17.迷走神经切断手术 18.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19.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 20.肠梗阻剖腹探查术 21.乙状结肠造瘘术(单腔人工肛门) 22.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 23.胆囊造口术 24.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25.单纯胆囊切除术 26.胆总管囊肿手术 27.滑动疝修补术 28.股疝修补术 29.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 30.绞窄性疝手术 31.腹壁疝修补术 32.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引流术

常见血管外科疾病有哪些

常见血管外科疾病有哪些 常见血管外科疾病有哪些 动脉疾病包括动脉扩张性疾病和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及动脉紊乱性疾病。 (1)动脉扩张性疾病 按性质分为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按部位分类为胸腹主动脉、内脏动脉、颈动脉、肢体动脉。 病因:动脉硬化、Marfan综合征、大动脉炎、外伤。 好发部位:动脉瘤——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肢体动脉。 (2)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源于心脏或近侧动脉壁的血栓或动脉硬化斑块脱落或外原性栓子进入动脉,被血流冲向远侧造成远端动脉管腔堵塞,肢体、脏器、组织等缺血的病理过程。房颤为其主要原因。好 发部位依次为:股动脉,腘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等分叉处。 慢性动脉狭窄或闭塞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颅外颈动脉 等大、中型动脉。 (1)静脉倒流性疾病(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属于外科特别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以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把下肢静脉曲张归为一种疾病,可 是研究表明,下肢静脉曲张分为三大类: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原 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大量静 脉造影发现: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55%以上,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仅占17%,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占24%。

(2)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Cockett综合征,下腔静 脉血栓阻塞综合征及Budd-Chiari’s综合征。 (1)动静脉同时损伤:可采取紧急的暂时性止血与血管重建手术。 (2)动静脉瘘:先天性动静脉瘘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根治性切 除术、分支结扎术、近端动脉结扎术、动脉内栓塞术和姑息性手术; 后天性动静脉瘘(外伤引起):手术方法有闭合性手术和血管重建术。 (1)非炎性淋巴水肿 原发性病因:①早发性淋巴水肿;②先天性淋巴水肿。 继发性病因:①恶性肿瘤细胞阻塞;②区域性淋巴结清除术后;③放射治疗后;④损伤后。 (2)炎性淋巴水肿 病因:①丝虫病;②足癣或损伤;③下肢静脉功能不全;④全身性 感染。

(完整版)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颅脑外科 1、什么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答:在颅腔内容物增加的早期,由于颅内的容积代偿作用,颅内压变动很小或不明显。当代偿功能的消耗终于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这时即使容积少量增加也会使颅内压大幅升高,这就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1)可引起双侧外展神经不全麻痹,复视,阵发性黑朦,头晕,猝倒,意识障碍, (2)头皮静脉怒张,血压增高,脉搏徐缓, (3)小儿头颅增大,颅缝增宽,前囟门饱满,头颅叩诊呈破罐声。 最后可导致脑疝。 ★3、什么叫小脑幕切迹疝,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小脑幕上占位病变或严重脑水肿常常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颞叶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疝出到幕下,压迫损害患侧中脑、动眼神经及阻塞环池和中脑导水管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主要有:①颅内压增高症状②生命体征明显改变③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且逐渐加深④早期患侧瞳孔短时间缩小,继之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亦逐渐散大。⑤对侧肢体出现锥体束征或偏瘫,晚期出现去大脑强直。 4、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答:临床表现:①伤后逐渐出现皮下血淤斑。颅前窝骨折位于眶周、球结膜部位,颅中窝骨折位于耳后乳突部位,后颅窝骨折位于枕下及上颈部皮下。②鼻、口咽部出血和/或脑脊液耳鼻漏。③颅神经损害症状、颅内积气等。 5、急性颅内血肿手术指征? 答:①脑疝形成患者。②CT估计幕上血肿超过30-40ml,脑室系统受压和中线移位;幕下血肿超过10ml,脑室受压或脑积水征。③脑幕上血肿小于20ml,幕下血肿小于10ml,但脑室受压明显或中线结构移位或脑积水征明显,ICP大于2.67kpa或临床症状脱水治疗无好转且恶化,CT复查血肿扩大或迟发性。④广泛脑挫裂伤虽无颅内血肿,但是保守治疗情况下出现脑疝或ICP大于4kpa、临床症状恶化者。 6、脑震荡的概念? 答:脑震荡是一种轻型颅脑损伤,主要指头部位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脑功能损害而无确定的脑器质改变。病理上没有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7、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答:伤后24-48小时应彻底清创, 伤后72小时以上,无明显感染者亦应清创,酌情做伤口全部或部分缝合,待后二期处理。

普通外科手术分级

一、普通外科 序号手术名称级别备注 1 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四级 2 腹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四级 3 甲状腺癌根治术四级 4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四级 5 胸骨下甲状腺切除术四级 6 胸骨下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四级 7 甲状旁腺全部切除术四级 8 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四级 9 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四级 10 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术四级 11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四级 血管外科、胸外 12 血管移植术四级 科 13 髂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 14 上肢血管损害切除伴血管置换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5 下肢血管损伤切除伴人造血管移植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6 髂动脉损害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7 下肢血管病损切除伴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8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 19 锁骨下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置换术四级血管外科

20 动脉瘤切除伴有静脉移植四级 血管外科、胸外21 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移植术四级 科 22 下腔静脉曲张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3 动脉瘤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神经24 颅内畸形血管切除术四级 外科 25 颈静脉球瘤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6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7 下腔静脉病损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8 下腔静脉隔膜切除术四级 29 腔静脉结扎术四级 30 腔静脉修补术四级 31 门静脉修补术四级 32 颈内动脉结扎术四级 33 颈总动脉结扎术四级 34 脾-肾静脉吻合术四级 35 门-腔静脉分流术四级 36 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四级 37 腹主动脉-肾动脉搭桥术四级 38 腹主动脉-髂动脉吻合,人工血管Y移植手术四级血管外科

手术分类与分级-超全

手术分类与分级,超全! HAOYISHENG导语手术分类与分级,超全!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愈合的分级也有三类: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级为: 1.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

的各种中等手术。 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4.四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普外科手术分级标准 一类手术:1、第一次单纯阑尾手术2、第一次单纯疝修补术3、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4、痔核、痔瘘手术5、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二类手术:1、肝脓肿切开引流术2、肠切除术3、胃肠穿孔修补术4、胃肠造口术、吻合术5、大隐静脉结扎转流术及剔除术6、胆囊单纯造口术7、乳腺单纯切除术 三类手术:1、甲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胰的各种手术 2、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胃肠吻合术 3、肝脾损伤的处理 4、直肠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 5、结肠造口术、各段结肠癌根治术 6、四类手术以外甲状腺、甲状旁腺各种手术 7、乳癌根治术(特种手术)8、门静脉高压的各类分流术及断流术9、各段肠癌根治术10、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四类手术:1、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2、左右半肝切除术、肝左外侧叶切除术3、胰腺癌根治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4、胆道再次手术5、腹主动脉瘤切除、移植术6、带血管胎儿胰腺移植术7、扩大全胰腺切除术8、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旁腺切除术9、右心耳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第一章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 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经外科系统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1、甲级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乙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丙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丁级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职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医师: 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级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丙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外科疾病分为哪五类

外科疾病分为哪五类 外科疾病有很多种,但是相信大家应该都不是特别的熟悉,导致大家在生病的时候都措手不及。因此,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点,这样我们才不会错过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那么外科疾病分为哪五类?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吧。 外科疾病分为哪五类? 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这些疾病往往需要以手术或手法处理作为主要手段来治疗。因此,手术就成为外科所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也往往把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作为区别内科还是外科疾病的标准。但外科学并不等于手术学,手术只是外科疾病治疗方法中的一种。 心外科常见病都有哪些? 一、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胎儿心脏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使部分发育停顿或缺陷所致。常见原因如母体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及代谢病及母体服用某些药物或较长时间放射线照射等。常见先天性心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及法乐氏四联症等。 二、心脏瓣膜病正常的人体心脏共有四个心腔和四组心脏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其功能是使心脏内的血流能够保持单向流动,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但是由于风湿、感染等原因可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造成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增加心脏负荷,以致心功不全乃至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三、主动脉瘤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管壁因各种原因,如先天畸形、炎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伤等引起的瘤样扩张。主动脉夹层是因主动脉内膜的破裂,高速的血流通过主动脉内膜破裂口冲入主动脉壁中层,在中层形成一个新的腔道,随时都可能破裂,对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常有疼痛和压迫这两个症状。超声波、电脑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以上就是对“外科疾病分为哪五类?”问题的解答,相信对此应该有了更多的认识了吧。为了减少外科疾病的发生,我们在平时应该做好预防工作,例如少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做运动,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远离外科疾病,还避免其他的疾病找到我们。祝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外科知识点总结一

外科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章绪论: 一、外科学的研究范畴: 1、损伤:一般性损伤(由表及里的外伤) 特殊损伤(热力伤、化学伤、放射伤) 2、感染:一般性感染(化脓性感染) 特殊感染(厌氧菌、结核病、真菌) 3、肿瘤: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外胚层----癌;中、内胚层----肉瘤) 4、畸形:先天畸形 后天畸形 5、其他:凡是需外科手术治疗,未包含于上述之中的。 二、外科学发展突破的三大难关: 麻醉技术(英国Morton----第一例乙醚麻醉手术) 无菌技术(匈牙利Semmelewis----首创外科消毒法) 输血技术(美国Landsteiner----发现血型,首例同种异体输血) 三、所谓“三基”是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第二章外科病人临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 一、问诊 主诉:主要症状、部位、持续时间。通常能反映疾病的本质。 现病史:疼痛(外科感染和血管性疾病的疼痛很严重)、呕吐(常见于肠梗阻、门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结肠癌典型症状之一)、便血(低位直肠癌与内痔鉴别)、肿块 二、体格检查 基本检查、避免遗漏 特殊体征:苦笑面容----破伤风;“银叉”样畸形----Colles骨折;Murphy征----急性胆囊炎;Grey-Turner征----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视触叩听(肺部听诊注意对比、听肠鸣音不少于1分钟) 三、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诊断检查、围手术期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胸片、心电图、手术病人HIV 2、实验室检查:①术前诊断:甲亢、嗜铬细胞瘤;②排除影响手术的疾病:水电解质、酸碱、肝肾功能、凝血功能;③发现合并症: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衰;④评估并发症:代谢性、感染性;⑤其他:血气分析、骨髓细胞检查、免疫检查 3、影像学检查:US、UD、DSA、CT、MRI、PET

手术分级标准汇总

妇科 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 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3.后穹窿穿刺 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 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 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 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 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 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5.简单尿瘘修补术 6.后穹隆切开术 7.附件切除术 8.异位妊娠手术 三级手术 1. 尿瘘、粪瘘修补术 2. 一般宫腔镜手术 3.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 4. 单纯外阴切除术 5.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 6. 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 7.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 8.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9. 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10.宫颈肌瘤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盆腔清扫术 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 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 5. 外阴阴道成形术 6. 外阴重建术 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产科 一级手术 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 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 3. 古典式剖宫产术 4. 引产术 5. 胎头吸引术 6. 常规助产 二级手术 1. 子宫裂伤修补术 2. 臀位牵引术 3. 人工胎盘剥离术 4. 臀位助产术 5.低颈剖宫产术 6.古典剖宫产术 三级手术 1. 腹膜外剖宫产 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 4. 毁胎术 5.产钳术 6.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术 7.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 8.附件切除术、肿瘤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重危手术 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3.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4. 子宫翻出复位术 5.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等) 6.剖宫产术 生殖医学科 一级手术 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4. 人工流产吸刮术 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 6. 羊水穿刺术 7. 绒毛采取术 二级手术 1. 输卵管吻合术 2. 输卵管造口术 3. 输卵管成形术 4. 人工授精 三级手术 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 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 3. 腹腔镜下取卵术 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四级手术 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 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 3. 卵巢移植术 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耳鼻喉科 一级手术 1 扁桃体切除、挤切 2 咽部脓肿切开术 3 鼻腔、后鼻孔填塞术 4 常规气管切开术 5 鼻甲切除术 6 声带息肉摘除术 7 鼓膜切开术 8 单纯乳突凿开术 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 上颌窦穿刺术11 耳前瘘管摘除术12 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 腺样体刮除术14 中耳置管术15 鼻骨骨折复位术 二级手术 1 乳突根治术 2 鼓室成型术(Ι型) 3 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 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 5 上颌窦根治术 6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 7 鼻侧切开术 8 副鼻窦开窗术 三级手术 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 2 外耳癌手术 3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 4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 5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 6 喉气管成形术 7 鼻成形术 8 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 9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0 气管异物取出术11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2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3 耳廓畸形矫正手术14 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

外科常见病

合肥工业大学医院 丁国雄 外科疾病 叙:外科疾病很多,形成独立的外科学。并派生出许多支学科(普外、胸外、神经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脏器移植外科等);开设外科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外科疾病特别是外科常见病有个大体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实现自我保健、为防病治病提供有益的帮助。 第一节:外科疾病的概述 一、什么是外科疾病 凡是需要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属于外科性疾病;而以药物或调节饮食、生活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属于内科性疾病。也就是说:外科医师与内科医师的从业区别,在于他们多掌握了一门运用手术、手法治疗疾病的技术。即外科医师=内科医师+1把刀 二、外科疾病的范畴 在弄清什么是外科疾病之后,就不难理解外科疾病所涵盖的范畴。简单的说,外科疾病大致可分为五大类:1、先天性畸形;2、损伤;3、感染;4、肿瘤;5、功能障碍。 外科常见病:主要介绍大学生中最常见、发生关系密切的一些疾病。1、外科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 2、急性阑尾炎; 3、包茎与包皮过长; 4、痔与肛裂; 5、前列腺炎; 6、乳房包块。 一、外科感染 一)含义:外科感染包罗的范围很广,但实际包含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外伤所引起的感染; 2、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局限性感染; 3、并发于手术或系手术所引起的感染又需要外科治疗者。 二)常见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疖、皮下脓肿、甲沟炎】 共性:(局部) 红--血管扩张、充血。 肿--组织细胞肿胀,组织液渗出。 热--充血、致热性代谢。 痛--炎症、肿胀,刺激、压迫神经。 (全身) 发热及其他不适。 疖:可以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多见于头面、颈、背、臀部,好发于炎热季节。开始为红肿的小结节,3-5天后结节变软,中央部突出,形成单头的黄白色脓栓,数日后破溃脓栓脱落--炎症消失而愈。一般可自行或互助处理。但面部“三角区”的疖应特别注意。 皮下脓肿:表现为隆起的包快,局部红肿热痛,病灶呈完全局限化,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压痛剧烈,有波动。波动程度与脓肿大小、位置深浅和腔壁厚薄有关。 治疗:彻底切开引流,配合全身抗炎。 甲沟炎:多有外伤引起的。处理不当,可引起甲周围炎甚至甲下脓肿。除初起的甲沟炎热水(P.P粉)、局部用药可能消散外,多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预防: 1、注意维护全身健康(抵抗力↑感染力↓) 2、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澡、勤换内衣; 3、避免皮肤外伤,给脚创造宽松的环境,特别是要养成正确的甲周皮肤倒翘的处理方法; 4、发生皮肤、皮下组织感染,除一般部位的疖以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外科护理学复习重点(精要总结)

从阑尾炎到最后部分 名词解释 1.麦氏点:阑尾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处的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是阑尾炎手术的标记点。 2.肛瘘: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 3.肛裂: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经久不愈的小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多见于青中年人。 4.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5.Murphy征:检查者将左手平放于病人的右肋部,拇指置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嘱病人深吸气,使肝脏下移,若病人因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 征阳性。 6.AOSC: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继发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 7.牵涉痛:又称放射痛,指在急腹症发生内脏痛的同时,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出现疼痛的感觉。 8.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指单纯涉及隐静脉或浅静脉伸长迂曲成曲张状态。 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10.颅内压增高:许多颅脑疾病引起的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炉腔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症。 11.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内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内的压力高于临近分腔,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腔生理腔隙或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12.脑震荡:是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13.逆行性遗忘:脑震荡的病人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前及当时的情况。 14.中间清醒期: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继而因为硬膜外血肿形成脑受压引起再度昏迷。 15.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 16.反常呼吸运动:又称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尤其是前侧胸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因失去支撑而软化,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软化处胸壁内陷,呼气时外凸。 17.自发性气胸:无外伤、侵入性操作的情况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 18.张力性气胸:胸壁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时从裂口进入胸腔,而呼气时活瓣关闭,气体只能进不能出,致使胸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高 19.尿频: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减少。 20.尿急:指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要排出而不能自控,但尿量却很少,常与尿频同时存在。 21.排尿困难:尿液不能通畅地排出,变现为排尿延迟、射程短、费力、尿线无力、变细、滴沥等。 22.真性尿失禁:膀胱失去控尿能力,膀胱空虚。 23.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压突然增高尿液不随意地排出,多见于多产的经产妇。 24.充溢性尿失禁:膀胱过度充盈,压力增高,当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引起尿液不断溢出。见于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尿潴留。 25.急迫性尿失禁:严重尿频、尿急时不能控制尿液而致失禁,见于膀胱严重感染。 26.镜下血尿:离心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 27.脓尿:离心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制定本制度。 2. 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内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级:(1)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3. 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2)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3)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 3 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 3 年以内。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 3 年以上。 (5)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4. 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级手术前,要在上级医师指导(本院或外院进修)下至少主持完成 5 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经上级医师批准,可主持三级手术。 (5)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下或根据

普通外科手术术前谈话

普通外科手术和麻醉意外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 四、肝脏手术并发症 五、胆囊切除、胆道结石手术并发症 六、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 七、脾脏手术并发症 八、胰腺手术并发症 九、胃十二指肠手术并发症 十、结直肠手术并发症 十一、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 十二、腹膜后肿物手术并发症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 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 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 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 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 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 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 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普外科疾病第一节甲状腺疾病 甲状舌骨囊肿 【病史采集】 1.甲状舌骨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多出现于5岁以前。 2.囊肿易并发感染,感染破溃或手术切开后形成瘘。 3.未发生感染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并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 甲状舌管瘘,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体格检查】 1.囊肿多位于颈部正中舌骨下甲状软骨部位,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2.囊肿不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但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而上下移动,有时可触及一条索带 自囊肿连向舌骨。 3.形成瘘管后,在瘘口深部可扪及向上潜行的索状组织通向舌骨。 【辅助检查】 1.行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部X线透视或拍片、心电图。 2.形成瘘管者,可行瘘管造影,以明确瘘管的方向与深度。 3.必要时可行B超、甲状腺扫描等检查,以同甲状腺疾病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多无困难。需与锥体叶甲状腺瘤、腮裂囊肿、颈淋巴结结核鉴别。【治疗原则】 1.确诊后宜早期手术。手术应切除全部囊肿与瘘管,并应切除囊肿附着处部分舌骨,以免术 后复发。 2.对并发急性感染者,应先切开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切除。 【疗效标准】 1.治愈:囊肿及瘘管全部切除,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愈。 2.好转:囊肿未切除但症状改善,或囊肿切除后留有并发症。 3.未愈:囊肿未切除、症状无改善。 【出院标准】 治愈或好转、或感染已控制,可在门诊继续治疗者。 结节性甲状腺肿 【病史采集】 1.甲状腺肿大出现的时间、生长速度、有无短期内结节突然增大表现。 2.有无食管、气管、颈静脉与上腔静脉,以及神经受压的表现。 3.是否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症状。 【体格检查】 1.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边缘、两侧是否对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程度,注意甲状腺下缘与锁骨及胸骨的关系,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气管是否移位。 2.有无颈静脉、上腔静脉受压引起的头面部及上肢瘀血浮肿及颈交感神经受压引起的霍纳(Horner)综合征。 【辅助检查】 1.血清TT、TT、FT、TSH测定,以明确是否伴甲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