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稀有树种培育工作方案..
珍稀树种培育作业设计规定

珍稀树种培育作业设计规定第一条为规范珍稀树种培育工作,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满足社会对珍贵用材等多种需求,保护和发展珍稀树种资源,根据《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珍稀树种是指纳入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办造字〔2006〕94号)的树种。
第三条珍稀树种培育通过新造和改培两种方式进行。
新造是指在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边际土地,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的方式培育珍稀树种的措施;改培是指在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中,通过定向抚育、补植改造、林冠下造林等方式培育珍稀树种的措施。
第四条珍稀树种培育要围绕良种选育、造林、抚育管护等环节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总结成功经验,筛选和组装配套实用技术,提高珍稀树种培育成效。
第五条珍稀树种培育作业区选择遵循适地适树、集中连片的原则,根据珍稀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综合考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现有林状况,合理确定新造作业区和改培作业区。
新造作业区应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小气候适宜等立地条件优良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或边际土地。
改培作业区应选择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有林地、疏林地或灌木林地:(一)珍稀树种株数比例不少于10%的天然幼龄林。
(二)珍稀树种株数比例不少于30%或每公顷不少于300株的天然中龄林。
(三)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低质(效)林。
(四)适宜采用林冠下造林方式培育珍稀树种的林分。
(五)适宜培育珍稀树种的疏林地、灌木林地。
第六条新造作业技术要求除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外,还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尽量选用乡土树种,就地采种。
(二)尽量采用容器苗,就近育苗造林。
(三)根据立地条件和树种特性,适当保留原生植被,原则上禁止全面整地。
(四)《造林技术规程》没有规定初植密度的树种,各地应参照习性相近的树种合理确定初植密度,并应以营造混交林为主,珍稀树种比例不低于50%,其中,红木类树种不低于30%。
珍贵树种高效栽培技术

珍贵树种高效栽培技术珍贵树种是指珍贵的木材树种,这些树种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稀缺性,并且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珍贵木材的需求,需要采用高效的栽培技术来种植这些珍贵树种,以提高产量和保护资源。
本文将介绍珍贵树种高效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珍贵树种在进行珍贵树种的高效栽培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树种。
通常情况下,珍贵树种要求生长速度较快、木材品质较高、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珍贵树种包括红木、楠木、檀香木、黄檀、花梨木等。
这些树种的种植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水资源等因素进行选择,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和发育。
二、优质种苗的选取在进行珍贵树种的栽培过程中,优质的种苗是确保高产量和优质木材的基础。
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生长势的种苗进行栽培。
通常情况下,种苗的选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树种的天然分布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种苗,以确保其能够适应栽培环境并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木材品质。
2. 种苗的健康状况:选择无病虫害、生长良好、根系发达的种苗,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逆性。
3. 种苗的年龄和规格: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种苗年龄和规格,以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选择优质的种苗是确保珍贵树种高效栽培的关键,可以通过与当地农林部门合作或者从专业的苗木供应商处购买优质的种苗。
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布局种植密度和布局是影响珍贵树种高效栽培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布局可以提高单株木材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增加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珍贵树种的种植密度和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树种的生长习性:根据树种的生长速度和树冠大小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布局,以保证各株之间的光照和营养资源均衡。
2.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根据种植区域的土地资源情况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布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 病虫害防治: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布局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管理措施项目管理措施

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管理措施项目管理措施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管理措施是指针对国家特有的或珍稀的林木资源进行培育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下文将从项目目标、管理机构、管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项目的目标是为了保护和利用国内特殊及珍稀林木资源,促进其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的发挥。
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国家特别的物种资源,同时也要兼顾其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项目的管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设立专门的林木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管理政策、规划、指导和监督林木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该机构应由相关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成,共同参与决策,形成协同工作的局面。
在具体的管理措施方面,首先要建立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资源的目录和数据库,全面了解资源种类、分布范围、数量等信息。
还需要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资源的特性和潜力。
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还应制定相关的培育计划,通过人工措施,提高珍稀林木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保持其优质的特性。
培育计划应该包括不同地理区域的适应性培育措施和栽植技术,保证不同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还需要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建立定期的资源监测系统,对林木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项目管理中还要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提高资源管理和培育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特殊及珍稀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特殊及珍稀林木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公众的参与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总之,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项目是一项复杂且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造林致富技术资料珍贵树种黄连木高效培育技术

造林致富技术资料珍贵树种黄连木高效培育技术一.概况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又名黄连树、黄连茶等,属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
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优良的用材、绿化、观赏、药用和油料树种。
黄连木木材为环孔材,坚韧致密,抗压耐腐,边材宽,灰黄色,心材黄褐色,刨切面具光泽,气干容重0.713g/cm3,为深色硬木材质中外观最为精美的一类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工艺美术品等良材。
黄连木种子含油率在30%~45%,种仁含油率最高可达56.5%,被国家能源局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中国七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黄连木嫩叶早春红色,入夏变绿,入秋为红色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果实红色或铜绿色观赏性佳,宜作四旁绿化及风景树。
1.特性(1)形态学特性:黄连木树干挺直,树冠近圆形,树皮壮龄呈方块状开裂,老龄呈薄片状剥落,1~2年生小枝赤褐色,3年生枝灰褐色;冬芽红色,有气味,叶片互生,羽状复叶,小叶10~14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cm,宽约1.8cm,先端渐尖,基部斜楔形。
核果扁球形,径5~7mm,初为黄白色,正常成熟的果实为铜绿色。
(2)生态学生物学特性:黄连木喜光,根系发达,具有寿命长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我国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1.5~21℃,1月平均气温 4.2~17.2℃,7月平均气温20.8~28.8℃,绝对最高气温43.6℃,绝对最低气温23.6℃,年平均降水量400mm以上,无霜期≥160d,湖南主要分布于区土壤母岩多为石灰岩的山地,其天然次生林大多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的半阳坡、阳坡。
黄连木可在干旱、瘠薄的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黏质土中生长,适宜pH值为5.5—7.8。
黄连木是深根性树种,树体有较强的抗风力,抗性强,萌发能力强,其萌芽更新效果优于种子更新,对SO2、HC1具有一定抗性。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小密生,无花瓣,雄花序排列成总状花序,淡绿色,雌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花先叶开放,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中国主要珍贵树种培育模式与我国珍贵树种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主要珍贵树种培育模式与我国珍贵树种发展指导意见中国主要珍贵树种培育模式与我国珍贵树种发展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中国作为拥有丰富珍贵树种资源的国家,致力于保护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
为了有效推进珍贵树种的培育和发展,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二、培育模式:1. 科研驱动:加强珍贵树种的科研研究,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
建立科研平台,开展珍贵树种的遗传改良、繁育技术研究等,提高树种的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和经济价值。
2. 技术示范:建立珍贵树种培育与管理示范基地,展示优质种苗的培育、育种、管理等技术。
通过示范效果的展示,吸引更多人参与珍贵树种的培育与发展。
3.种苗生产:加大珍贵树种的种苗生产力度,提高种苗的质量和产量。
建立健全的种苗生产体系,加强苗木管理、繁殖技术和种苗质量监督,确保优质种苗的供应。
三、发展指导意见:1. 政策支持:加大珍贵树种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相关政策,降低税费负担,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珍贵树种的培育和发展。
2. 保护与利用并重:加强珍贵树种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珍贵树种资源保护体系,划定保护区域和禁采区域。
同时,推动珍贵树种的利用,加强开发与利用研究,使珍贵树种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
3. 人才培养:加大珍贵树种相关科研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培养一批擅长珍贵树种培育和管理的专业人才。
4.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间的树种培育和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珍贵树种的培育和发展。
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实现互惠共赢。
四、总结:通过以上指导意见,我们将能够推动中国珍贵树种的培育与发展,保护和发挥这些宝贵资源的价值,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珍贵树种降香黄檀栽培技术及发展略述

珍贵树种降香黄檀栽培技术及发展略述珍贵树种降香黄檀(学名:Aquilaria sinensis)是一种稀有珍贵的树种,因其沉香的产生而被广泛关注。
降香黄檀是一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的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较强,因此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进行规模化的栽培。
本文将从降香黄檀的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降香黄檀的栽培技术1.选址和土壤条件降香黄檀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宽松,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适宜在疏林、林缘和河滩地等较湿润环境进行种植。
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苛刻,只要排水性良好、土质肥沃、PH值在6.5-7.5之间,就可以进行种植。
在选址时需要避开较强的风口和酸碱度过高的土地。
2.选择优良种苗降香黄檀的种子质量对于栽培的成功至关重要,应选择外形健壮、色泽鲜亮、自然成熟的种子,进行储藏和处理。
种植时应该选择具有抗病虫害的健康种苗,避免带有病毒的种苗。
3.栽植方法降香黄檀可以采用播种、移植和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播种应选择春季或秋季,在种子准备播种前应采用低温处理,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移植可以选择健康的幼株,挖掘根系整齐的幼苗进行移植。
嫁接可以选择茎直径适合的砧木进行嫁接,选择较好品种进行繁殖。
4.精细管理降香黄檀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树木的修剪和整形要有规律,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
在生长季节要及时进行施肥和浇水,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
防治病虫害也是栽培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定期对树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预防工作。
5.沉香的形成降香黄檀沉香的形成是因为其树木受到外界环境、病原体等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反应。
在栽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人工干预,如适当修剪、移栽等手段来促进沉香的形成,提高沉香的产量和质量。
二、降香黄檀的发展现状目前降香黄檀的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都有一定规模的种植。
我国在降香黄檀的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并逐步进行产业化经营。
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五)

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一、实施背景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是我国传统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的资源日益减少,其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的培育和种植。
二、工作原理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促进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具体来说,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选择适宜的培育环境:根据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培育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光照等方面。
2. 优化培育技术:通过研究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优化培育技术,包括施肥、浇水、修剪等方面。
3. 创新培育模式:根据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市场需求,创新培育模式,包括组织种植、野外培育、温室培育等方面。
4. 引进新品种:通过引进新品种,丰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三、实施计划步骤1. 研究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制定相应的培育技术方案。
2. 选择适宜的培育环境,包括土壤、气候、光照等方面。
3. 优化培育技术,包括施肥、浇水、修剪等方面。
4. 创新培育模式,包括组织种植、野外培育、温室培育等方面。
5. 引进新品种,丰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四、适用范围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培育方案适用于所有需要保护和利用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的场合,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
五、创新要点1. 优化培育技术,提高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2. 创新培育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培育模式。
3. 引进新品种,丰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质资源,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药用价值。
珍贵树种高效栽培技术

珍贵树种高效栽培技术珍贵树种是指具有观赏、药用、食用、经济、生态等重要价值,但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缓慢、繁殖不易或数量稀少的树种。
由于珍贵树种的特殊价值和限量性,人们对其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其生长缓慢的特点也导致其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如何高效地栽培珍贵树种,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珍贵树种的选择珍贵树种树种众多,根据树种的不同,采用的栽培技术也需要相应调整。
在选择珍贵树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珍贵树种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
选择要存有市场前景。
2.适应环境:珍贵树种大多生长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包括气候、土壤、海拔等。
选择适应环境合适的树种能够提高栽培效率和生长速度。
3.合适用途:树种的不同用途要求不同的选材标准。
比如,药用树种要求植物化学成分含量高,观赏树种要求外观美观。
二、珍贵树种的繁殖技术1.播种繁殖:播种繁殖是指将珍贵树种种子直接种植到土壤中进行繁殖。
该方法可行性高,成本低,易于管理,适合大量繁殖树种。
但需要注意合适季节、土壤酸碱度和温湿度等条件。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将珍贵树种的枝条、芽或根吸收快的部分移植到新的土壤中进行生长。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珍贵树种难于从种子繁殖、或挂果繁殖困难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扦插创口合理、温湿度等影响扦插成活的条件。
3.嫁接繁殖:嫁接繁殖是将珍贵树种的上部分嫁接在其他树种的下部分,让它们共同生长,通过嫁接树种实现繁殖。
该方法具有繁殖成活率高、传承优良品种、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需要注意嫁接部位合理,选择根下部分的品种与上部分的品种兼容性高。
三、珍贵树种的培育方法1.合理保温:珍贵树种在成活和生长中需要适宜的温度,需要根据树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创造适宜的温度环境,提供良好的保温设施。
2.养分补给:珍贵树种生长需要适量养分,树种的生长阶段和所处环境可能对养分的需求不同。
需要在不同发育阶段运用不同的肥料和营养添加剂。
3.防治病虫害:珍贵树种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情况多,需要根据不同树种和管理技术,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在**县建设珍贵稀有树木示范基地培育的工作方案第一章概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县珍贵稀有树木示范基地培育1.1.2规划布局**县境范围内相对集中成片的适宜种植珍贵稀有树木区域。
1.2建设规模建设珍贵稀有树木示范基地2000亩。
1.3实施业主****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区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1.4业主概况****林业科技有限公司筹备组于2000年3月开始策划流转林权,在工商局办理了名称预先核准和相关备案工作,报发改局和经贸局立项并获批复。
公司筹备组组建了4个项目前期工作团队,对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陕西六省市的林业大县的林地资源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当地农户及组(社)、村、乡(镇)党委、政府及林业站和县(市、区)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交流,搜集到县(市)志26册,整理出林地资源状况资料14册。
从调查中了解到林农的迫切愿望和强烈要求,并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2008年底,国家出台了《林权流转办法》;2009年,省林业厅印发了《四川省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川林发[2009]155号)。
我公司筹备组遵照通知精神于2010年3月在**区工商局登记注册了“****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驻所:**区镇民丰路189号。
迄今为止,企业资本已突破30亿元(无负债贷款),完成林地流转40万亩。
公司主要经营采种、育苗、速生丰产林、保护珍贵稀有树种风景林、木本油料林、干果林造林,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城市、通道、“四旁”绿化和沙漠化治理,科学试验植物的异植嫁接和繁种、培植新植物,竹木的采售及精深加工(露天防腐木制品科研项目,经过反复实验,成功的获取了木材在原有使用寿命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延长使用寿命10倍以上的研究成果,主要用于露天木凳等户外木制品),木制品及其附属产品的销售。
公司现有林权流转专业团队30个,造林专业团队30个,高级经济师3名,高级工程师3名,中级工程师2名,林业院校毕业生32名,其他高校毕业生113名,季节造林农民工超过1万人。
公司林权流转在川内涉及到市的、、、、5个县,市的、、3个县,**市的**区、邻水2个(区)县,甘孜州的丹巴、康定2个县,阿坝州的马尔康县,凉山州的会东、木里2个县,攀枝花的盐边县,广元市的旺苍、苍溪、剑阁、青川4个县(目前公司林权流转量最多的在达州市)。
**三农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3280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进度2.1建设内容主要培育和栽植楠木,兼顾银杏、红椿、香樟等珍稀树木培育。
2.2建设进度2012年冬—2013年春2000亩。
2.3建设目标2.3.1培育一年生楠木、银杏、红椿、香椿等苗木,为**公司珍贵稀有树木项目基地提供用苗。
2.3.2培育三年生楠木等珍稀树苗,为打造**珍稀树木之县和城镇绿化提供用苗。
2.3.3培育楠木、银杏等大苗,为打造**名贵树木之乡、城市景观绿化和建筑小区绿化提供用苗。
第三章经营模式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即农民出土地、出劳力;**公司出技术、出资金,双方共同经营确保林木成才。
也就是说,当地农民作为季节性林业产业工人参与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整地、栽树、除草、施肥、杀虫、修枝等劳动,都要及时付给劳务工资;另外,在苗木出售和林木成才采伐后获得的收益(即利润),农户与公司按3:7的比例分成,即农户可以得到3成的收益(即利润)分成收入。
第四章技术措施4.1整地(以楠木为例)4.1.1造林地清理对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先将地中的树枝、树叶和杂草进行清理和集中,然后选择无风的天气,放到迹地的中央,并在有人看护的前提下进行集中烧毁。
在清理过程中,必须保留生长好的乔木树种的幼苗和幼树。
4.1.2 整地时间冬季或造林前,以冬季最好。
4.1.3 整地方式全垦加大穴或穴垦。
对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适宜全垦加大穴的整地方式,造林后实行林粮间作,全垦厚度不少于40 cm,穴的规格以长40厘米×宽40厘米×深40厘米为好;采用穴垦整地,穴的规格为长50厘米×50厘米×50厘米。
如果土壤较紧,且石砾多,穴的规格应更大一些,反之,则可以小一些。
有条件的地方穴的规格也可适当加大一些。
4.2造林密度对于全垦整地的造林密度小苗宜1米×1.5米;大苗根据情况适当密植。
4.3基肥每穴施磷肥0.5公斤,每穴施复合肥0.25公斤,每穴农家肥1-5公斤。
4.4栽植4.4.1 栽植季节过年后的2月至3月上旬,以桢楠的芽还未萌动之前栽植为最好。
4.4.2 栽植方法4.4.2.1苗木起苗用1年生苗造林,在起苗时如土壤干燥,要先一天浇水润根,用机具松土起苗,不宜用手强拔。
4.4.2.2苗木分级按一、二级苗木标准对所起苗木进行分级。
4.4.2.3 苗木修枝打叶主要是剪除三分之二的叶片以及离地面30 厘米以下的侧枝,并适当修剪过长的主根。
4.4.2.4 苗木浆根和包扎浆根最好用黄心土和钙、镁、磷,按10:1配合,再加适量的苗圃地的泥土和移栽用的ABT生根粉混合做成泥浆,这样有促进苗根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作用。
然后,将浆根的苗木按一定数量用地膜把根部包起来,以防苗木根系干枯,提高造林成活率。
4.4.2.5 苗木保护随起苗,随分级、修剪打叶、浆根、包装,随运,随栽,尽可能减少苗根在空间暴露,遭受风吹日晒。
4.4.2.6 栽植裸根苗采用“三覆二踩一提苗”的通用造林方法;如果是容器苗,在容器袋解散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中的土壤不散,在栽植时免去“一提苗”的过程,“二踩”一定注意不要将已解散的容器中的土壤踩散,只是在容器土壤的周围轻踩,使容器土壤与穴中的土壤充分密接。
由于桢楠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因此最好用容器苗造林。
4.5修枝在头3~5年及时剪除树根处的萌发枝、树干上的霸王枝,确保主茎的生长。
桢楠幼苗基部喜生萌生枝,另外由于一年多次抽梢,容易形成多个顶梢,影响主干生长,以培育用材为目的,在造林头几年要进行抹芽和及时剪除主梢侧边的次顶梢,以确保主顶梢的生长,加快主干高生长。
抹芽是离地面树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减少养分消耗。
修枝主要是将树冠下部受光较少的枝条除掉。
修枝要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三分之二。
过多修枝会丧失一部分制造营养物质的树叶,而影响树木生长。
修枝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4.6 施肥在头3~5年,于每年桢楠芽子萌发前在树冠周围开沟每株施复合肥0.25kg或容器计量机插多孔施肥。
4.7 松土除草幼林抚育宜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将到之前进行。
造林的第一年抚育次数宜多,一般以不少于三次较好。
以后每年抚育次数应根据幼林生长发育情况决定。
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二、三次,及至幼林开始郁闭,林地杂草少了,可以每隔1~2年除杂松土一次。
在丘陵地造林的第一年要预防日灼的为害,如能在林内间种农作物,以耕代抚是促进林木生长较有效的办法。
4.8良种壮苗珍稀树木示范基地造林必须实行良种壮苗。
造林用苗,必须达到《四川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5-2007)所规定的Ⅰ级苗标准,禁止使用Ⅲ级苗造林。
基地造林树种主要为桢楠。
桢楠(Phoebe zhennan S. Lee et F. N. Wei):为樟科、楠属常绿大乔木,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西部,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17℃左右,1月平均温7℃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
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
楠木为我国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
四川有天然分布,是组成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
现存林分,多系人工栽培的半自然林和风景保护林,在庙宇、村舍、公园、庭院等处尚有少量的大树。
楠木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是楠木属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又是著名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树种。
在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上,以及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生长最好。
1年生苗高约40厘米,根径粗0.45厘米。
幼林期年高生长量常达0.5~0.8米,胸径可达0.71厘米。
第五章投资概算5.1概算标准栽植一年生苗木培育5年的单位投资标准为5150元/亩(见附表一)。
5.2投资估算经估算,项目总投资515万元(见附表二)。
5.3资金筹措总投资515万元,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补助资金和企业自筹两种方式筹措资金,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补助资金154.5万元、占总投资的20%,企业自筹(含银行融资)360.5万元、占80%(见附表三)。
第六章效益分析**县1000亩珍贵稀有树木示范基地建成后,将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6.1经济效益经过概算,栽植培育1000亩桢楠,5年可产生6675万元的产值(见附表三)。
其中农民可以获得务工工资112万元,平均每年挣得工资22.4万元;按7:3的比例(农民占3成)分成,农民可获得分成收益1108.8万元,平均每年为224.4万元。
6.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显著增加项目区及周边农民的收入,改善项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和稳固林农长远增收获益的长效机制,以建设**珍稀树木之县作试点,成功后根据优惠政策和群众愿望建设名贵之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从而实现兴林富民。
6.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可使**县现有宜林荒山荒地转化为有林地,既丰富了森林资源和生态景观,又有利于涵养水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七章保障措施7.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要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县林业局要成立项目建设协调小组,牵头并协助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企业要按照《四川省珍稀树木发展规划》的相关规定切实搞好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
县委、县政府将项目建设纳入相关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实施。
7.2搞好宣传动员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要实实在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和其它有效形式与农户协商,在确保自愿、自由、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和建设工作,把项目建设的好处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7.3强化政策扶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在银行信贷资金的帮助下,认真落实国家林业扶持政策,共同支持帮扶业主搞好项目建设。
同时,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给予贷款贴息(一般贴息时间为8年)和项目支持,以增强银行对业主的帮助力度。
总之,要用足用够惠林政策,真正做到在政策的扶持下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7.4创新体制机制县政府与****林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县珍贵稀有树木示范基地培育协议》,项目建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机制,充分激活农村土地承包以来的联产共管林业责任制,即农民出土地、出劳力、公司付工资;公司出技术、出资金,双方共同经营确保成林成才,使农村土地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