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漂染工艺设计

针织物漂染工艺设计
针织物漂染工艺设计

年产量2000t针织物漂染工艺设计

一、综述

棉织物是纤维素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如果棉布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涤棉织物是混纺织物,涤棉是指涤纶与棉的混纺织物的统称,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针织物质地松软,具有良好的悬垂性,抗皱性和透气性以及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

加工方式和加工工艺流程

连续式:坯布检验----缝头----烧毛----退煮漂-----丝光----预缩

间歇式:冷轧堆----短蒸(坯布检验----缝头----烧毛----冷堆轧卷----转到装置----汽蒸水洗----烘干----丝光----拉幅----预缩)

典型产品工艺流程及主要工序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

1、全棉染色布工艺(浸染工艺)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退煮漂----丝光----染色----柔软----脱水-----烘干----剖幅----预缩定形----验布----拆码----装袋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20g/L

100%氢氧化钠 40g/L

稳定剂 6g/L

高效精练剂 8g/L

浴比 1:50

2·染色

活性染料(owf) 2%

氯化钠 20g/L

碳酸钠 10g/L

染色时间室温 30min

固色时间室温 30min

浴比 1:50

3·后处理

柔软剂 20g/L

乙酸 ph=5—6

烘干 80—90℃ 5min

2、全棉染色布(冷轧堆法)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浸渍练漂液----冷堆轧卷----转到装置----水洗----烘干----浸渍染液----冷堆轧卷----转到装置----水洗----烘干----拉幅----预缩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20g/L

100%氢氧化钠 40g/L

稳定剂 6g/L

高效精练剂 8g/L

2·染色

活性染料(owf) 2%

氯化钠 20g/L

碳酸钠 10g/L

3·后处理

柔软剂 20g/L

乙酸 ph=5—6

烘干 80—90℃ 5min

(二)全棉印花布工艺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退煮漂----水洗----烘干----丝光-----印花-----烘干----焙烘----预缩定形----验布----装袋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18g/L

100%氢氧化钠 30g/L

稳定剂 5g/L

高效精练剂 7g/L

浴比 1:50

2·涂料印花

涂料 % 3%

尿素% 5%

增稠剂% 70%

自交黏合剂% 20%

3·后整理

烘干 100℃ 5min

焙烘 150—160℃ 3min

(三)全棉漂白布工艺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退煮漂-----丝光----复漂----增白----拉幅----检码-----成品包装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18g/L

100%氢氧化钠 40g/L

稳定剂 5g/L

高效精练剂 8g/L

浴比: 1:50

2·增白

荧光增白剂VBL 0.3%

硫酸钠 5%

浴比 1:30

(四)1·涤棉染色布工艺(浸染工艺)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退煮漂-----丝光----定形-----染色------柔软----脱水-----烘干----焙烘----预缩定形----验布----拆码----装袋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15g/L

100%氢氧化钠 25g/L

稳定剂 6g/L

高效精练剂 8g/L

浴比: 1:50

2·染色

分散染料 10g/L

活性染料 10g/L

小苏打 5 g/L

尿素 5 g/L

渗透剂 1 g/L

3·后处理

柔软剂 20g/L

乙酸 ph=5—6

烘干 80—90℃ 5min

2、涤棉染色布(冷轧堆法)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浸渍练漂液----冷堆轧卷----转到装置----水洗----烘干----浸渍染液----冷堆轧卷----转到装置----水洗----烘干---焙烘----拉幅----预缩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17g/L

100%氢氧化钠 30g/L

稳定剂 7g/L

高效精练剂 8g/L

2·染色

活性染料(owf) 2%

分散染料(owf) 2%

小苏打 5 g/L

尿素 5 g/L

渗透剂 1 g/L

3·后处理

柔软剂 20g/L

乙酸 ph=5—6

烘干 80—90℃ 5min

(二)涤棉印花布工艺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退煮漂----水洗----烘干----丝光-----印花-----烘干----焙烘----预缩定形----验布----装袋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18g/L

100%氢氧化钠 25g/L

稳定剂 5g/L

高效精练剂 7g/L

浴比 1:50

2·涂料印花

涂料 % 3%

尿素% 5%

增稠剂% 70%

自交黏合剂% 20%

3·后整理

烘干 100℃ 5min

焙烘 150—160℃ 3min

(三)涤棉漂白布工艺

工艺流程:坯布检验----缝头----烧毛----退煮漂-----丝光----复漂---棉布增白----涤纶增白----拉幅----检码-----成品包装

工艺处方:

1·前处理

100%双氧水 18g/L

100%氢氧化钠 40g/L

稳定剂 5g/L

高效精练剂 8g/L

浴比: 1:50

2·增白(棉)

荧光增白剂VBL 0.3%

硫酸钠 5%

浴比 1:30

·增白(涤纶)

荧光增白剂DT 30g/L

渗透剂 2g/L

二、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计算台数=加工任务/生产能力

加工任务=经处理的所有织物

生产能力=工艺设计车速*12h/班*60min/h*运转班数*有效时间系数(一)前处理设备

1·设备名称及型号:KSM-2200型机织物平幅烧毛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

设备加工任务:2000t

设备生产能力:22222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 9 安装台数:9

2·设备名称及型号:KYLMH069退煮漂联合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

设备加工任务:2000t

设备生产能力:390999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6 安装台数:6

3·设备名称及型号:LMA146KY型布铗丝光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设备加工任务:2000t

设备生产能力:6664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 3 安装台数:3

染色设备

1·设备名称及型号:HZX-HC-58常温溢流染色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

设备加工任务:500t

设备生产能力:1800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 3 安装台数:3

2·设备名称及型号:RK冷轧堆染色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设备加工任务:500t

设备生产能力:2230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 3 安装台数:3

印花设备

2·设备名称及型号:平网印花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设备加工任务:500t

设备生产能力:2250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 2 安装台数:2

后整理设备

1·设备名称及型号:SMA352柔软整理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设备加工任务:1000t

设备生产能力:3450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 3 安装台数:3

2·设备名称及型号:烘干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设备加工任务:2000t

设备生产能力:7650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3 安装台数:3

3·设备名称及型号:焙烘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设备加工任务:1500t

设备生产能力:5890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 3 安装台数:3

3·设备名称及型号:验布机

设备功能用途:烧去织物上长短不一的绒毛,使织物更平整。

设备加工任务:2000t

设备生产能力:356000

设备台数:计算台数:6 安装台数:6

质量控制和质量目标

三、1、物理指标

长度:500米/卷幅宽:250cm . 强力:300N

2、外观疵点检验:检验有无缺经、断纬、跳纱、棉结、筘路、破洞、油污渍等。

3、缝头

要求:平直、坚牢、边齐,针脚均匀,不漏针、跳针;缝头的两端针脚应加密,加密长度为1~2cm,以防开口和卷边。织物正反面要一致,不漏缝,如发现坯布开剪歪斜,应撕掉布头歪斜的部分再缝,以防织物产生纬斜。

4、烧毛

本产品控制到3~4级,目标:5级

四、退、煮、漂

1. 退浆率:95%

毛效:13cm/30min

白度:

丝光钡值:145

五、染色

耐洗色牢度(皂洗牢度):

耐摩擦牢度(干、湿):4、3级

6、印花

要求印花花纹清晰,色泽鲜艳

六、7、后整理

1.折皱回复性:四级,目标五级

2.缩水率:3%以内

3.断裂强度:500N

4.耐摩擦牢度(干、湿):4、3级目标5、4级

5.耐洗牢度(皂洗牢度):2~3级目标

七、成本核算

双氧水 2000元\吨

NAOH 含量100% 2000元\吨

氧漂稳定剂 3100元\吨

分散染料 50元\KG

活性染料 70元\KG

涂料 50元\KG

氯化钠 10元\KG

碳酸钠 10元\KG

七、稳定剂 5

元\KG

尿素 10元\KG

增稠剂 15元\KG

自交黏合剂 10元\KG

柔软剂 10元\KG

扩散剂 10元\KG

渗透剂 15000元\吨

JFC 12元\KG

增白剂 10元\KG

硫酸钠 20元\KG

工业用水 2元\吨

工业用电 1元\度

其他(员工工资费,福利费,设备折旧费,工具费,设备修理费…) 5000元

染整工艺流程

第1章染整工艺流程 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2.1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2.1.1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1.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

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2。1.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2.1。4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蜡质、棉籽壳、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2.1.5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氯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染色方法概述

染色方法概述) 染色方法的实施是在染色设备上完成的 按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机、卷染机、轧染机 按被染物形态:散纤维染色机、纱线染色机、织物染色机、成衣染色机 按染色温度及压力:常温常压染色机、高温高压染色机 按设备运转方式:间歇式染色机及连续式染色机 一匀染和移染 广义的匀染是指染料在染色织物表面以及在纤维内各部分分布的均匀度 染料在纤维内均匀分布,透染 分为4种情况 (1)在纤维束及纤维内分布均匀,理想状态 (2)在纤维束内分布均匀,但只分布在单纤维表面,纤维环染,近似匀染,染色结果较第一种情况浓 (3)纤维束环染(白芯) (4)纤维束外围纤维环染或不均匀染色,内部纤维不染色 影响匀染因素 (一)纤维及及其结构均匀性 不同成熟度的棉 不同产地、不同生长部位的毛 化学纤维 前处理 (2)上染条件 初染速率太高或上染速率太快 浸染控制匀染手段 缓染——控制上染速度和加入缓染剂 移染——上染较多部位的染料通过解吸转移到上染较少的部位

轧染控制匀染手段 浸轧均匀性 防泳移 散纤维染色:多用于混纺织物、交织物和厚密织物 纱线染色:纱线制品、色织物或针织物 成衣染色:小批量、交货短、适应变化 原液着色:有色纤维,如丙纶 根据把染料施加于染色物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的方式不同,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或称竭染)和轧染两种 (一)浸染 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逐渐上染纤维,染液中染料浓度相应地逐渐下降 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染色,尤其适用于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 浸染时,染液及被染物可以同时循环运转,也可以只有一种循环 一般为间歇式生产,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比较容易,生产效率较低 主要有:散纤维染色机、绞纱或筒子纱染色机、经轴染色机、卷染机、绳状染色机、喷射溢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等 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 染色浓度:染料用量一般用对纤维质量的百分数(o.m.f.)表示 影响染色因素: (1)保证染液各处的染料、助剂的浓度均匀一致 (2)控制上染速率,通过调节温度及加入匀染助剂来达到 调节温度使染浴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升温速率必须与染液流速相适应 加入匀染剂可控制上染速率,或增加染料的移染性能 (3)浴比大小 (4)消除织物内应力 (二)轧染 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涤棉混纺织物是涤纶和棉以一定比例混纺而成,既保持了涤纶的特点,又改善了穿着不透气等缺点,是针织面料中又一较典型的产品。 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中和→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 前处理原理与目的 T/C织物的前处理其主要目的的去除棉纱线上的天然杂质,这些天然杂质主要包括棉籽壳、蜡状物质等天然纤维的共生物。纤维在纺纱,纱线织造过程中沾染的油污和为了满足加工要求施加的油剂,色素等。通过练漂,一方面充分发挥纤维的优良品质,更主要的是满足染色,印花等一系列后续加工对织物白度和吸湿,渗透性的要求。同时,前处理还能改善针织物的光泽,手感等服用性能。 传统的碱煮练法,以氢氧化钠为煮练剂,精练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在这些煮练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被部分除去棉针织物煮练后,杂质明显减少,吸水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纤维上还存在天然色素,外观不结合,除深色外还要进行漂白,否则回影响染色均匀性和色泽的鲜艳度,漂白其目的是破坏色素,提高白度,并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棉籽壳,果胶等杂质,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水性。 常选用漂白方式:氧漂,漂白效果好,对纤维的损伤小,环境污染小,去污能力强。 练漂方式: 碱氧一浴法练漂即将氢氧化钠与双氧水同浴处理T∕C混纺织物,使精练和漂白同时完成的一种练漂工艺,该工艺可以大大缩短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过程,减少设备损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织物的牢度。 工艺流程及条件:坯布→浸轧碱氧液(室温,轧余率100%-110%)→汽蒸(100-102℃→热水(85-90℃)3次→温水洗(65-70℃)2次→冷水洗→晾干,待测

017-工艺、工装设计与验证规定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L.801.036-2017 工艺、工装设计与验证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工艺及工装的设计、验证的要求和方法等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需做产品技术准备的全部产品。 2.职责 技质科负责对产品工艺、工装的设计、验证与管理工作,并对车间进行技术和业务指导。 3.工艺文件的分类 3.1工艺文件 3.1.1指导性文件 3.1.1.1各种工艺方案 a)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 b)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 3.1.1.2各种工艺卡片(表) a)过程卡; b)操作指导卡或工艺卡; c)工序质量分析表; 3.1.1.3产品工艺流程图 3.1.1.4通用性工艺文件 3.1.2管理性工艺文件 3.1.2.1各种明细表 a)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b)特殊工序明细表 3.1.2.2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 3.2材料定额文件 a)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b)外购、外协件明细表 c)标准件汇总表 3.3工艺装备图样与文件 a)工艺装备图样 b)工艺装备明细表 c)外购工艺装备明细表 3.4检验规范 4.编制工艺文件的原则 4.1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工艺文件成套性的要求。 4.2编制工艺文件,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当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冲突时,适当权衡,效益服从质量。 4.3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工艺特长,扩大经济效益。

4.4工艺方法力求先进、符合质量的要求,对不成熟或难掌握的先进工艺技术应慎用。 5.产品工艺方案 5.1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 5.1.1全新设计系列产品的试制,主要验证工艺、工装的设计。通过试制,为编制批量生产工艺方案打下基础。 5.1.2试制阶段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a)产品结构、性能特点及工艺的分析; b)外购、外协件明细表; c)工艺文件目录 d)工装明细表 e)标准件汇总表 5.2批量生产阶段的工艺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 a)对试制阶段的工艺总结 b)工艺文件和工装的进一步修改、完善 c)有关新材料、技术、工艺、设备的采用意见。 5.3工艺方案编制的程序 5.3.1编制时间 5.3.1.1全新设计系列产品试制工艺方案,从新产品技术设计方案评审通过后开始编制,到产品工艺性审查时完成。 5.3.1.2批量生产工艺方案,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编制,到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时完成。5.3.2工艺方案由技质科科长组织专业人员制订,确定工艺草案,并由技质科组织评审,技质科根据评审结果组织对工艺方案进行修改,按规定程序审批签字后归档。 6.工艺卡片 6.1工序卡 对产品中主要零部件的加工或关键工艺,需编制工序卡,对其它的加工编制指导卡。 6.2操作指导卡 6.2.1零部件制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工序卡不足以说明的关键工序,应编制操作指导卡。 6.2.2操作指导卡的内容,包括工序操作、工序控制、设备、工艺装备及检测方面的要求等。操作指导卡以图形和符号为主,符号应符合有关规定,文字叙述应简明扼要。 6.3工序质量分析表 工序质量分析表由工艺人员按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报技术副总批准。 7.工艺流程图 按具体工艺编制(略) 8.管理性工艺文件 8.1各种明细表 明细表是工艺文件的汇总与登记,是必备文件。 8.2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 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根据《产品工艺文件的完整性表》编制。 9.工艺守则 工艺守则的内容包括: a)范围; b)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工艺材料的牌号、名称、规格及配方等;

防止涤纶针织物染色色点色斑问题

涤纶针织物包括涤盖棉或涤棉混纺针织物,其手感柔软丰厚,仍是消费者喜欢的产品。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分散染料经高温高压染色后布面色点、色斑等问题,轻微的经剥色后重新染色,严重的无法返修,只能在后道拣疵裁剪,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成立了公关小组,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预防措施。 一.涤纶针织物 涤纶针织物的原料为疏水性合成纤维,涤纶分子结构中缺少象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那样的能和染料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涤纶分子排列得比较紧密,纤维中只存在较小的空隙,当温度较低时,分子热运动改变其位置的幅度较小,在潮湿条件下,涤纶纤维又不象棉纤维那样能通过剧烈溶胀而使空隙增大,染料分子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因此,涤纶针织物分散染料染色需经过高温高压染色。 二.分散染料染色 在高温高压染色时,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的上染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散染料由于浓度差而从染液中向纤维表面迁移;分散染料吸附到纤维表面;染料向纤维内部渗透;染料在纤维内部迁移,从而达到良好的匀染效果。而在这4个阶段的过程中,分散染料在染液及纤维上的形态也经历了以下几种变化,首先分散染料是以颗粒的状态(多个单晶体染料分子)通过分散剂在水溶液中,形成一个分散体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染料分子热运动加剧逐渐分化成单晶体状态;单晶体状态的分散染料渗透到纤维内部,在纤维内部转移并达到平衡,染液中的染料分子不断进入纤维内部,同时也有一定比例在纤维内部的分散染料从纤维内部转移到染液中,染色达到平衡。在分散染料的上染过程各个阶段都会有单晶体状态的分散染料在获得足够的能量时摆脱分散剂的束缚而同其他的单晶体分散染料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晶体(也叫做再结晶),一旦这种再结晶的晶体足够大,就会形成染料点或色污。 提高对纤维的增塑程度,将有助于染色过程的完成。另外,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染液中的染料需要通过大量的分散剂呈悬浮体分散于染浴中。在对涤纶染色时,为了要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染色助剂。这些染色助剂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a)适当的增加分散染料的溶解度; b)促进分散染料对纤维表面的吸附; c)对纤维进行增塑或提高溶胀程度,加快分散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度; d)提高染料的分散稳定性。 一般地,涤纶纤维高温高压染色中应用的助剂含有对纤维增塑的载体、对分散染料增溶或使染料悬浮体稳定的表面活性剂等。染色助剂对涤纶纤维染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造成色点色斑的原因分析 高温高压染色机染涤纶织物时产生的色点色斑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于染料的凝聚产生的色点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1.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

工艺验证方案及计划

XXXXX 有限公司 XXXX机型生产 工艺验证方案 起草人: 审核: 批准: 生效日: 制造部工艺组

1、目的 按S1.5L机型的生产工艺规程,有关的管理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及验证文件要求,连续二批生产,证实设计的工艺过程的实用性,设计的生产工艺和设计产品质量能够符合质量标准,确认本生产工艺稳定、操作规程合理,设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质量监控点合理,具有可靠性和重复性,确保生产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S1.5L机型工艺验证,以及可能影响生产工艺的各种因素 3、术语和定义 生产工艺: 指通过一项作业或一系列作业并与设备系统、人员、文件及环境有关的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工艺规程: 为生产S1.5L机型的成品,规定所需原辅料的数量、加工说明(包括中间控制)、注意事项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原材料、生产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工艺性能:一个工艺实现能满足产品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控制策略: 源自于现行产品和工艺理解的一组规划过的控制,用于保证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这些控制可包括与原材料和技术要求、设施和设备运行条件、过程控制、成品质量标准和监控与控制的关联方法与频次相关的参数与属性。 关键性能指标: 用于衡量质量目标以反映一个组织,工艺或体系的性能表现的度量。 受控状态: 生产控制能始终如一地保证持续的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的状态 4 工艺验证条件: 4.1工艺文件(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工艺指导书、检验指导书、设备点检保养书、整机BOM、装机技术条件、AUDIT检验文件、设备技术协议、现场5S管理制度等)准备齐全并培训到位。 4.2设备联动调式完毕同时生产线设备参数符合合同技术要求和产品装配技术要求 4.3工艺验证参与人员全部经过培训,熟知工艺验证输出物的要求,参与工艺验证的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员工。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一、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 二、实验原理: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就是将常规的退浆、煮练、漂白三步合并为一步完成,常常被称为短流程处理工艺。退煮漂一浴法中的主要助剂为碱性溶剂和氧化剂。 涤棉混纺织物中,棉纤维中含有果胶物质、棉子壳、油脂、蜡质、含氮物质以及色素等杂质,它们在氢氧化钠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乳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最终使杂质被水洗去除;涤纶中含杂质较少,主要是一些纺丝油剂和加工中沾的油污,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碱性溶剂和精炼剂可以使之乳化而除去。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加工后成为半成品,其质量主要用毛细效应、白度和织物断裂强力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轧蒸法退煮漂一浴工艺 1、实验仪器:涤棉混纺织物坯布,氢氧化钠,双氧水,双氧水稳定剂,耐碱渗透剂,高效精练剂,量筒,电子天平,均匀小轧车,蒸箱。 2、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氢氧化钠10g/L 100%双氧水8 g/L 双氧水稳定剂 5 g/L 耐碱渗透剂 5 g/L 高效精炼剂 3 g/L 总液量200ml 浸轧温度室温

汽蒸温度95~100℃ 汽蒸时间60min 3、工艺流程: 浸轧(二浸二轧)→汽蒸(100℃,60min)→热水洗(→双氧水酶洗)→温水洗→冷水洗→晾干 4、实验步骤:按实验处方称取规定量的助剂,量取规定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然后依次加入双氧水稳定剂、氢氧化钠、耐碱渗透剂和高效精练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双氧水,配制成工作液备用。 取一块30×20cm(经×纬)的涤棉混纺织物坯布,在工作液中充分浸湿,室温下二浸二轧,带液率70%~80%,然后放入蒸箱内100℃汽蒸60min,取出后90~95℃水洗一次,50~60℃温水水洗,再冷水洗,最后晾干留做半成品指标测试。 5、退煮漂效果测试:1、毛细效应 2、白度 3、织物断裂强力 四、注意事项:1、织物浸轧前处理液后,马上送入蒸箱,若不能马上汽蒸要用保鲜膜包好。 2、新型的前处理助剂发展很快,国内外都有很多性能优异的产品,实验时要注意选择。 3、此法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法中织物会受怎样的损伤,应如何避免?

化纤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化纤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09染一张国元 一、针织物的分类及其服用性能 (一)纬编针织物 1.原料:棉纱、低弹涤纶丝或异形涤纶丝、毛纱等。 2.组织:平针、变化平针、罗纹、双罗纹、提花、毛圈组织等。 3.织物特点 ◆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质地柔软,坚牢耐皱,毛型感较强,以合纤为原 料的易洗快干。 ◆缺点:织物不够挺括,单面织物易于脱散、卷边,化纤面料易起毛、起球、勾丝。 4.织物种类 (1)纬平针织物:布面光洁、纹路清晰、质地细密、手感滑爽,纵向具有较好的延伸性,横向比纵向延伸性大,吸湿性和透气性较好,但有脱散性、卷边现象,有时会纬斜。汗布就是纬平针织物。一般可制作内衣、外衣、手套、袜子等。 (2)毛圈针织物:手感松软。质地厚实、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暖性。毛圈剪开可制成针织天鹅绒。制作服装、家庭用品及其他工业材料。 (3)双反面针织物:纵向和横向的弹性、延伸性接近,织物较厚实、无卷边现象,有顺逆编织方向脱散性的危险。适宜作婴儿服、童装、袜子、手套及各种运动衫、羊毛衫等。(4)罗纹针织物:布面匀整,纹路清晰,横向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延伸性,裁剪不会出现卷边现象,但有逆编织方向脱散的危险性。分为罗纹布和罗纹弹力布两类。罗纹布可用于产品的领口、袖口、裤口、下摆罗纹口。罗纹弹力布的原料有纯棉、纯化纤和混纺纱,纱线密度14~28tex,主要用于缝制夏季内衣。 (二)经编针织物 1.原料:涤纶、锦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也有用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为原料。 2.组织:编链、经平、经缎、经斜组织等。 3.织物特点 ◆优点:纵向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小,不会卷边,透气性好。 ◆缺点:横向延伸性、弹性和柔软性不如纬编针织物。 4.织物种类 (1)涤纶经编织物:薄型可用作衬衫、裙子面料;中厚型可作大衣、风衣、上装、套装、长裤面料。 (2)经编网眼织物:质地轻薄,弹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滑爽柔挺,主要用作夏季男女外衣、内衣、运动衣、蚊帐布、窗帘、汽车坐垫套等。 (3)经编起绒织物:外观似呢绒,绒面丰满,布身紧密厚实,手感柔软挺括,悬垂性好,织物易洗、快干、免烫,但易吸附灰尘。主要作为男女大衣、风衣、上衣、西裤等面料。(4)经编丝绒织物:表面绒毛浓密耸立、手感厚实丰满、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主要作为冬季服装、童装面料。 (5)经编毛圈织物: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厚实,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服用性能良好。毛圈剪开,可制成经编天鹅绒。主要用作床单、装饰用品、睡衣裤、运动服、海滩服、毛巾等。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 特性: 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 1、染色性能: 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 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特性: 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 1、亲和力的影响 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 2、浴比的影响 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 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

涤棉精梳纱卡纺部工艺设计

J29tex×29tex (T65/C35) 涤棉精梳纺纱工艺设计 一、纺部产品及规模 1.纺部产品种类和用途 种类:J29tex×J29tex 涤65/棉35混纺纱 用途:供织厂织162.5×J29×J29×425×228涤棉纱卡 二、纺纱工艺流程: 棉:FA006C型往复式抓棉机(抓包机)及TF27型桥式吸铁→A045B型凝棉器及TF30型重物分离器→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208型六仓混棉机→FA109型三辊筒清棉机→FA151型除微尘机→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B型梳棉机→FA327型预并条机→FA356型条并卷机→F1268A型精梳机 涤:FA006C型往复式抓棉机及TF27型桥式吸铁→A045B型凝棉器及TF26型高架→FA208型六仓混棉机→FA111A型清棉机→A045B型凝棉器及TF26型高架→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C型梳棉机→FA327型预并条机 棉、涤:→FA327型头道并条机→FA327型二道并条机→FA326A型三道并条机→FA458A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ESPERO-M型络筒机 三、纺部机器工艺参数及配备计算 注:涤棉干重混比为65%:35%,所以精梳条经纱线密度=1.164×3700=4300tex 精梳条经纱线密度=1.164×4000=4600tex 某工序牵伸倍数=上工序半成品线密度×本工序并合数/本工序半制品线密度经纱:涤:预并牵伸=4500×8/3700=9.7 棉:预并牵伸=4500×8/4000=9.0 条并卷牵伸=4000×24/55000=1.7 精梳条牵伸=55000×8/4300=102.3

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及工艺分析

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及工艺分析 1 工程概况 1.1 处理规模及水质 本文介绍的两项工程为青岛即墨针织有限公司和藤华染色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前者规模3000m3/d,后者规模2400m3/d。两家公司都生产纯棉针织品,主要污染物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染整药剂及各种助剂,主要包括漂白剂、染料、表面活性剂及酸、碱等,可生化性一般较差;另一类是在对织物纤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从纤维上脱除下来的物质,包括含氮化合物、蜡状物质、天然色素等,其中多数是天然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好。两家公司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处理要求如表1所示。 1.2 废水处理工艺 1.2.1 即墨公司废水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该公司在染整车间中便将浓、稀废水分别收集并引入污水处理设施。其中浓废水单独经混凝脱色,然后与稀废水混合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费用,也符合清污分流的原则。

1.2.2 藤华公司废水处理 处理工艺如图2。漂白废水先进入漂白水贮池,池中进行预曝气脱氯。染色废水经集水池与漂白废水混合后提升至水力筛,革除杂物和一部分织物纤维以后进行pH调节,然后经调节池入曝气池。采用推流式延时曝气法。由于废水中以染料为主的部分有机物生化性较差,生物氧化过程中耗氧速度不快,所以曝气系统采用穿孔管曝气。曝气池出水经泵提升进入压力过滤罐,再入两座并联活性炭吸附塔进行脱色。饱和活性炭采用微波再生后重复使用。生化单元排出的剩余污泥直接进行絮凝脱水。 1.3 处理效果及成本 即墨和藤华公司两项工程分别经过3年和2年的实际运行,处理效果如表1所示,出水分别达到 GB4287-920Ⅱ级和级标准,水质长期保持稳定。含折旧费的单位处理成本分别为1.31、1.93元/m3。 2 工艺分析 本文通过两项较为成功的工程实例,阐明如何根据不同的处理条件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以保证处理设施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染色废水处理的单元工艺可分为生化法和物化法两类。生化法一直占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开发的许多新型染料由稳定的环状有机物组成,可生化性差,所以生化方法一般脱色效果较差,比不上物化法。但在水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生化法加物化脱色的工艺,以保证出水水质。 在国内,染色废水处理的生化法主要有表面加速曝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种。由于资金不充裕,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在国内应用很少。 鉴于染色废水的色度高、许多染料的可生化性较差,因此用物化方法进行脱色较为合适。我国应用最

涤纶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涤纶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涤纶针织物常见的问题有:缸差、色点色花、油斑色渍 一、缸差 1、PH值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的工厂用冰醋酸来调节染色的PH值,而一般的工厂前处理后织物都带碱,染色时造成染液PH值升高,使染料发生水解,从而产生缸差;其次,一般工厂都重视染料的称取,助剂大多是舀取,误差都比较大,由于冰醋酸没有缓冲性,造成PH值波动大,从而使染出的颜色误差大;第三,由于温度升高冰醋酸会挥发,使染液PH值升高,使染料发生水解,产生缸差。解决方法:用杭州多恩的PH缓冲剂45可解决此问题。 由于PH45有优良的缓冲性,即是前处理织物有残碱,中和一部分PH45,它仍能使染液PH值稳定在染色最佳PH值4—5之间;同时,PH45不挥发,不会产生温度升高PH值升高的问题。PH45的用量为0.7—1.Og/l。 2、还原物质的影响 木质素磺酸盐会还原一些高水洗染料(如蓝色、藏青色等),使这些染料产生色变,从而产生缸差。如德司达的W系列染料、亨斯迈的XF系列。而木质素磺酸盐广泛存在于分散剂和染料填充物中。 解决方案:开始染色时加入杭州多恩的染料保护剂P–AR。由于P–AR具有弱氧化性,不会对染料产生影响,可以阻止染料被还

原,从而避免织物产生逃色,减少缸差。 3、烧碱、保险粉还原清洗的影响 由于保险粉容易分解,如果保管不当或低温加入,它的还原能力就大大削弱,造成还原力度不够,发生色光变化,产生缸差。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酸性还原清洗剂RC–A。染色完成后,降温到80℃~90℃,调节PH值3~4,加入RC–A保温20分钟。相比烧碱、保险粉还原清洗,色光稳定,节能降耗。也可以使用杭州多恩的还原清洗剂RC–200,配合烧碱使用,还原效果好,色光稳定。 4、染色温度的影响 分散染料理想的染色温暖是130℃,但在日常生产中,由于蒸汽压力、设备老化、温度计失灵等情况,经常发生染色温度波动的情况,造成染色缸差。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分散扩散促进剂MCD,可以减少染缸温度差异﹙3~5℃﹚引起的缸差,同时具有极强的移染性与匀染性。也可使用杭州多恩的扩散促进剂MLD,可以减少染缸温度5~10℃引起的缸差,同时也是一款优良的修色剂。 5、金属离子的影响 部分分散染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比较敏感,色相造成偏差,尤其是铁离子水质。由于大部分印染厂都使用河水,前后相差半小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量就可能误差很大,从而引起色光的变化。解决方案:使用我司的裂解剂HSA。它能有效的螯合水中的铁离

棉针织物印染工艺设计

棉针织物印染工艺设计 09染一第四组陈高琴 20091716 一、主要产品设计:纯棉针织汗布印染工艺 采用天然棉,经过环保染整工艺及特殊的后整理工艺制作而成,手感柔软,抗起球,采用布面光滑,纹路清晰,穿着舒适,具有天然的吸湿性、透气性,服用效果好,适合做中高档内衣、童装、家居服、睡衣、时装、休闲服、瑜伽服、运动服、T恤、polo衫等 二、工艺流程设计: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包括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它对改善针织物外观,改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等有重要作用。 三、工艺说明 1.练漂 棉针织物练漂的主要工序有:煮练、漂白、碱缩、上蜡等。其中煮练、漂白等加工原理、用剂与棉布相同,不再重述。但棉针织物是由线圈联结而成,纱线之间的空隙较大,易于变形,不能经受较大的张力,故加工时必须采用松式加工设备。下面简单介绍碱缩和上蜡等工序。 1)碱缩:棉针织物碱缩即棉针织物以松弛状态用浓碱处理的过程。棉纤维在浓烧碱液中膨化,织物收缩,织物密度和弹性增大,对组织疏松的汗布等织物加工,碱缩包括三个步骤,即浸轧碱液,堆置收缩和洗涤去碱。 2)上蜡:经练漂的棉针织物,棉纤维的油蜡物质去除后,纤维间的磨擦力增大。在缝纫时,因纤维不易滑移,针头易把纤维扎断而使织物产生针洞,影响穿着牢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外,同时进行柔软处理,即上蜡,将脱水后的织物浸轧石蜡乳液,再经脱液烘干即可。 2.染色、印花 棉针织物的染色、印花与棉布基本相同,不再复述。染色时应采用绳状染色机等松式加工设备。印花采用手工印花或平版布动印花。 阳离子涂料是一种阳离子型水性分散颜料,不需要对棉或混纺织物进行阳离子化预处理,而是直接利用纤维素纤维表面的阴离子性与阳离子涂料以静电力结合,再通过涂料牢度提升剂进行固着,使涂料在纤维上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最后将湿摩擦牢度提升剂与硅油进行同浴浸轧整理,使得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同时手感较好,具有较高的服用性能。 3.整理 棉针织物整理主要有防缩整理和起绒整理。棉针织物在染整加工中,易受到拉伸,积累形变,一经水洗,织物的积累形变就要回缩,引起尺寸改变。防缩整理是织物在湿热松弛状态强迫回缩,使织物尺寸稳定。对棉针织绒布需经起绒整理。起绒整理是将针织坯布浮线中的纤维拉出形也绒毛,使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薄,保暖性增强。棉针织物品品种不同,染整工艺过程也各不相同。

整理新版工艺设计验证方案(共155页)

文件编号:42-29-1C-CB-95 新版工艺设计验证方案共155页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附件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中药饮片炮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饮片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及调剂、制剂的需要,将中药材炮制成饮片的方法和技术。饮片炮制方法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关系到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省级饮片炮制规范是对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地方临床习用饮片品规和炮制方法的补充,是地方饮片加工、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监督管理的法定依据,对继承与发扬祖国宝贵医药遗产,提高当地中药饮片的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饮片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提高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的修订水平,依法规范编写,加强饮片质量的管理,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少数民族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修订可参考本指导原则。 二、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饮片炮制是在中医辨证用药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制药技术。炮制规范的修订应遵循中医药理

论指导,继承传统饮片炮制经验和技术,满足临床需求,发挥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和优势。 2.坚持依法规范修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及时组织在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使用饮片炮制规范的研究修订;修订时,应参照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技术规范》的格式和用语,务求做到用词准确、语言简练、逻辑严谨,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3.坚持继承和保护地方特色。省级饮片炮制规范需继承地方传统饮片炮制方法,保留其特有传统工艺。应继承、整理和挖掘地方炮制经验技术,总结长期在饮片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生产经验“老药工”的实践经验,收载有地方炮制特色或中医用药特点的饮片品规及其炮制技术,满足地方中医临床需求。 4.坚持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鼓励结合传统炮制方法和现代生产技术手段,开展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研究,建立符合饮片特点的炮制技术规范。修订过程中应注重对药材种植、产地加工、市场流通、临床使用等的全过程调查,充分考虑影响饮片质量和炮制方法统一规范的因素,有针对性地确定规范的项目和内容,并研究建立专属性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测指标。 5.坚持科技创新和发展。在传统炮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炮制机械设备的更新,开展对传统炮制工艺参数的优化;加强炮制辅料的研究;积极研制新的炮制机械设备,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贮藏方法等,加快推进传统炮制工艺实现规范化、自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教学设计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1初步掌握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方法和工艺 2 能简单的将其应用与实际 重点:分散1活性染料对染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难点:工艺及条件 讲授,提问

4-3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染料选择 2.分散-活性二浴法 二染色方法浸染 三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1.分散染涤 (一)分散染料染色 2.活性染棉 (二)分散-活性染料染色(三)分散-还原染料染色轧染 1.分散-还原一浴法 1分散-活性一浴法 1.流程 (1)热浴轧蒸法 2.处方 a 流程 3.条件 b 处方分散-还原二浴法 c 条件 (2)热浴固色法 1.分析分散-活性浸染二浴法染涤棉混纺织物工艺 2.分析分散-还原一浴轧染涤棉混纺织物工艺

4-3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复习: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 新课第一课时 一,染料选择 涤:分散染料 棉: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直接染料 具体分析见表3-4-1 P143 二染色方法 两种染料染色方法二浴法 一浴二步法 一浴一步法 三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分散染料染色 1.单染涤纶,用于染淡色或()产品 2.分析染料对棉有一定的沾色 (二)分散-活性染料轧染染色 1.分散-活性一浴法 (1)热浴轧蒸法(一浴二步法) a 流程:浸轧分散-活性染料液-红外线顶烘-烘干-热浴-轧碱-汽蒸-水洗-烘干 b 处方:分散染料xg/l (要求有较好的耐碱性) 轧染液:活性染料yg/l

防泳移剂10-30g/l 尿素0-100g/l 渗透剂1-2ml/l (碱液处方:氢氧化钠 4.5-9.0g/L 碳酸钠40g/L 元明粉200g/L)实验中 C条件:培烘温度180-210摄氏度 时间 1.2min 汽蒸温度100-103摄氏度 时间30-60S (2)热浴固色法(一浴一步法) 浸轧染液-烘干-热浴-后处理NaHCO3 5-10g/l 2.分散-活性二浴法 先用分散染涤,后用活性染棉 浸轧分散染料染液-红外线顶烘-热风烘干-热浴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套染活性染料。 分散-活性浸染染色 1.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方法染涤 2.活性染料套染棉 第二课时 (三)分散-还原染料染色 1.分散-还原一浴法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 棉针织物染整生产过程包括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它对改善针织物外观,改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等有重要作用。 1. 练漂棉针织物练漂的主要工序有:煮练、漂白、碱缩、上蜡等。其中煮练、漂白等加工原理、用剂与棉布相同,不再重述。但棉针织物是由线圈联结而成,纱线之间的空隙较大,易于变形,不能经受较大的张力,故加工时必须采用松式加工设备。下面简单介绍碱缩和上蜡等工序。 1) 碱缩:棉针织物碱缩即棉针织物以松弛状态用浓碱处理的过程。棉纤维在浓烧碱液中膨化,织物收缩,织物密度和弹性增大,对组织疏松的汗布等织物加工,碱缩包括三个步骤,即浸轧碱液,堆置收缩和洗涤去碱。 2) 上蜡:经练漂的棉针织物,棉纤维的油蜡物质去除后,纤维间的磨擦力增大。在缝纫时,因纤维不易滑移,针头易把纤维扎断而使织物产生针洞,影响穿着牢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外,同时进行柔软处理,即上蜡,将脱水后的织物浸轧石蜡乳液,再经脱液烘干即可。 2. 染色、印花棉针织物的染色、印花与棉布基本相同,不再复述。染色时应采用绳状染色机等松式加工设备。印花采用手工印花或平版布动印花。 3. 整理棉针织物整理主要有防缩整理和起绒整理。棉针织物在染整加工中,易受到拉伸,积累形变,一经水洗,织物的积累形变就要回缩,引起尺寸改变。防缩整理是织物在湿热松弛状态强迫回缩,使织物尺寸稳定。对棉针织绒布需经起绒整理。起绒整理是将针织坯布浮线中的纤维拉出形也绒毛,使织物质地柔软。手感丰薄,保暖性增强。棉针织物品品种不同,染整工艺过程也各不相同。 附特殊织物的染整工艺 一、竹纤维混纺织物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强力好、耐磨性高、吸湿导湿性好、透气性佳和抗菌性能好等特点。 竹纤维/细旦涤纶/棉混纺针织纱染整加工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坯布准备→

涤棉的具体染整工艺流程

涤棉的具体染整工艺流程 涤棉府绸织物的工艺产品设计 一.原料 1.1:140CM40*40 133*72T/C染色府绸 1.2:特点:布面洁净平整,质地细致,粒纹饱满,光泽莹润柔和,手感柔软滑爽。 1. 3:适用范围:衬衣,夏令衣衫和日常衣裤 2. 工艺流程 2.1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产品检验与包装 3. 工艺内容 3.1原布准备 3.1.1门幅140CM 纱支支数40*40经纬密度133*72 3.1.2染色府绸一等品检验率10% 3.2烧毛 3.21目的:去除布面上长短不一的绒毛层 3.2.2方式:气体烧毛机 3.23工艺流程:进布→刷毛→烧毛→灭火→落布 3.24工艺条件:车速(80-150M/min)焰温较高火口四到六个正反面烧毛次数相等 3.25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平视布面绒毛 1级原布未烧毛 2级长毛较少 3级基本无长毛 4级有较整齐短毛 5级长短毛全部烧尽 3.3退浆 3.3.1原理:在热碱中发生膨胀,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胀状态,与纤维粘着变松再经机械作用使PVA等浆料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3.3.2指导思想:T/C织物上的PVA等浆料在热碱中溶解度提高再经水洗使浆料脱落下来达到退浆目的。 3.3.3工艺流程 灭火→平幅浸轧→水洗

氢氧化钠10g/l JFC 1 g/l T 70/90℃ 2.画基线,调节基线与标尺零点读数重合 3.水槽中加0.5%重铬酸钾至水位线 4.启动计时器30MIN 5.取样测定液体上升高度,以最低点为记录值,取两个纪录值的平均值为毛效值。 3.5 漂白 3.5.1目的:提高白度,满足漂白织物和浅色织物的加工要求 3.5.2指导思想:亚-氧漂 亚氯酸钠是较温和的氧化剂对纤维损伤小,对涤纶有娇好的漂白作用并用连续轧蒸法进行连续生产 3.5.3 工艺流程 浸轧漂液→汽蒸→脱氯→水洗 工艺条件 100%亚氯酸钠15/25 g/l 双氧水5 g/l 活化剂X 缓冲剂Y 非离型表面润湿剂1/2 g/l 脱氯剂1/2 g/l 3.5.4 白度的测定 材料和仪器:漂白前后织物WSD-III全自动型白度仪 原理:测定氧化纤维中醛基的含量来判定纤维氯化损伤度 步骤:1.预热10分钟,设格式 2.调光 3.测定试样记录读数 4.取布样上三个不同地方的读数取平均值 3.6丝光 3.6.1目的:提高涤棉中棉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化学反应能力 3.6.2原理:棉纤维在浓碱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溶胀,无定型区增加吸附性能提高,尺寸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