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合集下载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节 国际收支理论
一、国际借贷理论
国际借贷理论又称外汇供求理论,它是由 英国的经济学家戈逊于1861年在其所著的 《外汇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在 一战之前颇为流行。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外汇汇率是由外汇 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又 取决于国际借贷。
二、国际收支说
(一)基本思想
注意逻辑推导
二、相对购பைடு நூலகம்力平价
根据(4.1)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ln E ln P ln P*
对(4.2)式全微分得:
(4.2)
dE E
dP P
dP* P*
(4.3)
由于 dP 表示本国的物价变动和物价之比,这实际上就是本国的通货膨胀率,我们用 P
来表示,同样
dP* P*
表示外国的通货膨胀率 *
均衡汇率可以表示为:
(三)其他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分析 1.物价对于汇率的影响 当本国物价上升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以下分析
同理),对于本国居民而言进口商品将变得更加合 算,而对于外国居民而言购买本国商品将变得更加 昂贵,本国的进口将增加,出口将减少,这就导致 外汇的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均衡汇率的上升。
假定本国利率水平为 i ,外国利率水平为i* ,即期汇率为 E ,将来的预期汇率为 Ee ,
如果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汇率和利率能够根据经济状况做出迅速调整,则当利率和 汇率达到均衡时有:
Ee E i i* i i* E 1 i*
三、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首先,利率平价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和购买力平价理论相比,利率 平价理论将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领域从商品市场转移到了资本市场, 拓展了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视角;由于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利率的变动 会对汇率产生影响,而利率是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调控经济的重要工 具之一,因此该理论特别有实践意义,指出了政府干预汇率的一个现 实途径----利率政策。

第四章 外汇汇率预测

第四章 外汇汇率预测
商品的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商品的市场价格 与生产者愿意提供商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 生产者的生产意愿越高;价格越低,生产 者的生产意愿也随之降低。如图4-2所示:
\
价 格 汇 率
商品/外汇数量 图4-2商品/外汇供给曲线
(三)均衡汇率
汇率表示的是以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明市 场汇率的决定过程,如图4-3所示:
国际财务管理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第四章 外汇汇率预测
第一节 汇率理论
一、汇率预测的作用
具体而言,汇率预测可以在国际企业经营决策中发 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在国际企业筹资决策中 (二)在国际企业的投资决策中 (三)在国际企业项目营运过程中
用公式表示为:
PA=PB×S 式中, PA为某商品用A国货币表示的在A国 的价格;PB为该商品用B国货币表示的在B 国的价格;S为即期汇率,在这里标价为单位 B国货币相当于A国货币的价格。
【例】:一公斤牛肉在美国的价格是1美元, 而在中国的价格是10元人民币,“一价定 律”确定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 =10人民币。如果实际汇率是1美元=8元人 民币,那么投机者可投入4美元从美国购入 4公斤牛肉贩运到中国出售,并将获得的40 元人民币收入兑换成5美元,最终可实现1 美元的无风险收益。大量套利者的套利行 为将改变汇率,并/或改变商品价格。在美 国,对牛肉的需求大量增加将会使牛肉价 格上涨;在中国,牛肉价格将会随着供应 量的大幅度增加而下降。同时,投机商要 大量卖出人民币换美元,因此迫使人民币 贬值,美元汇率从1美元=8元人民币的价位 上上升。
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r)、和通货膨胀率 (I)之间存在如下数量关系: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汇率,简单来说,就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在国际经济学中,汇率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各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原理。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最著名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

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不同,那么汇率就会调整,使得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相等。

例如,假设在美国一个汉堡包的价格是 5 美元,在中国是 20 元人民币,那么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 5 美元= 20 元人民币,即 1 美元= 4 元人民币。

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认为汇率的变动应该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然而,购买力平价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假设不存在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但在现实中,这些因素是普遍存在的。

其次,它没有考虑到非贸易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差异。

此外,各国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质量差异也会影响其准确性。

二、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认为,两国间的利差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该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指的是,投资者可以在本国和外国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汇率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投资收益应该相等。

假设本国利率为 i,外国利率为 i,即期汇率为 S,远期汇率为 F。

如果 i > i,投资者会将资金投向本国,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外汇以规避汇率风险。

这样就会导致本币即期升值,远期贬值,直到(1 + i) /(1 + i) = F / S 时达到均衡。

非抛补利率平价则是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

此时,投资者根据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来决定投资方向。

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 1、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 即在忽略运输费用的情况下,同种商品和劳务应在 所有的市场上具有同样的价格。
• 否则就会出现套利机会 • 公式:
• Pa为某商品用A国货币表示的在A国的价格; • Pb为该商品用B国货币表示的在B国的价格; • S(a/b)为即期汇率,单位B国货币相当于A国货币的价格。
•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 •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 • 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 利率水平的差异 • 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
资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
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 1983年3月7日,澳大利亚总理竞选结果揭晓, 由于新任总理主张调低本币汇率,澳大利亚 元在两天内便下跌了10%。
第三节、汇率预测
• 一、市场预测法
• 主要是依靠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和利率之 间的平价关系进行预测。
• (1)远期汇率——期望说
• 若Ft代表以t为一期间的远期汇率,则Ft作为未来 汇率的无偏预测量,代表该期间结束时的即期汇 率St
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 (2)利率差(用于长期预测) • 【例】美元和英镑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为
• 这是一个以相对利率差反映汇率相对变动率的公
式,当rb不是很大时,简化成:
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 上式的含义是,即期汇率的变化率应等 于两国名义利率差异。
• 【例】澳大利亚的名义利率为10%,美 国的名义利率为12%,若当时的汇率1美 元= 1.6780澳元,根据国际费雪效应, 可以预计,澳元对美元的汇率将变为:
第04章汇率理论和汇率 预测
2020/11/24

第四章 外汇汇率预测

第四章  外汇汇率预测

第四章外汇汇率预测学习重点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掌握购买力平价、费雪效应、国际费雪效应、利率平价等平价关系掌握汇率预测的要点掌握管理的浮动和固定汇率制下汇率预测的常用参数了解实际中汇率预测的各种方法第一节外汇市场上的主要平价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购买力平价(2)费雪效应(3)国际费雪效应(4)利率平价(5)远期与即期汇率关系一、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瑞典学者古斯塔夫·卡塞尔(G.Cassel)于1916年提出的,又于1922年在其著作《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汇率理论》中,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使之更加完善。

在卡塞尔的大力传播下,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了国际性影响,成为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汇率理论。

形式:“购买力平价”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时点上,“两国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商”。

在卡塞尔看来,汇率应根据购买力的对比关系而定,而购买力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因此,从两国物价水平之商中,可以得出两国的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他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该两国通货膨胀之商”。

在通货膨胀率比较小的情况下,购买力平价的近似公式为:本国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应该等于汇率的相对变化,如下图:二、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费雪效应以英国经济学家Irving Fisher的名字命名,表明名义(nominal)或实际利率、真实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i)=(1+r)*(1+P)式中:i表示名义利率;r表示真实利率;P表示通货膨胀率。

三、国际费雪效应(Internal Fisher Effect)费雪效应表达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而购买力平价建立起汇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国际费雪效应则表示名义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外汇汇率预测(国际财务管理-东北财大,夏乐书)

第四章外汇汇率预测(国际财务管理-东北财大,夏乐书)

四、利率平价说
不同国家利率差异,必然引起利息 套汇,许多套汇者不断地进行利息套汇, 会出现利率平价。
五、无偏差理论
这一理论说明远期汇率未来即期汇率之 间的关系。将国际费雪效应与利率平价说联 系起来:
St 1iB SF S0 1iA S0
由上式可:得 S F
St
即目前远期汇率应 于该 未等 来的即期。汇另率一种表达:
(1+i)=(1+r)(1+P)
简化可得: i=r+P+r·P
通常r·P数值很小,在实际操作中可忽略 不计,进一步简化为: i=r+P
三、国际费雪效应(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购买力平价说建立了汇率与预期通货膨胀 之间的关系,而费雪效应表达了名义利率与 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把这两种关系 联系起来可得:
St S0 S0
iB
iA
(12)
将例中的数据代入公式(9)、(11),可得:
St 811 18.13.35 % %8.3810
1.3%8.1% 54.7% 6 18.1% 5
S t 8 1 4 .7% 6 8 .3810
上述公式和计算说明,浮动的即期汇率会随着两国 的利率差别而改变;改变的幅度会和利率的差别一样, 但改变的方向刚好相反。
第二节 汇率的预测方法
一、技术预测(Technical Forecasting)
技术预测法又称图表分析预测法,是以 图表作为主要依据,利用汇率的历史数据来 预测未来汇率的方法。
一、技术预测(Technical Forecasting)
这种方法是以以下的三个前提为基础的:
(一)市场行情说明一切。 (二)价格按趋势变动。 (三)历史不断地重现其自身。

第四章:汇率的预测

第四章:汇率的预测

汇率的预测第一节:跨国公司预测汇率的必要性一、预测汇率走势的必要性(一)使避险决策有针对性(二)加强外币流动资金的管理(三)进行长期投资分析(四)进行长期融资决策二、汇率变动幅度的测定跨国公司经常需要对汇率在一定期限内的变动幅度进行测定。

如果把某一期限期初的汇率与期末汇率联系起来,那么在该期限内,外国货币相对于本国货币的变动百分比以及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百分比,就可以测定出汇率表动的幅度。

第二节: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预测一、基本预测方法(一)购买力平价(二)利率平价(三)多元回归分析二、技术预测法(一)图表法(二)机械规则法三、基于市场预测法(一)即期汇率(二)远期汇率(三)利率第三节: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预测一、分析国际收支状况(一)国际储备(二)贸易差额(三)通货膨胀率(四)货币供应量(五)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二、测定需要调整的汇率幅度(一)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二)分析远期升水或贴水(三)分析自由市场汇率水平第五章:交易风险管理第一节:交易风险的测定一、交易风险的含义交易风险(Transaction Exposure)是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及非贸易时,因将来在某一日期结算时所使用的汇率不确定而产生的外汇风险。

交易风险是一种最常见、最容易理解的外汇风险。

(一)企业以外币计价进出口(二)企业有外币借款或贷款二、交易风险的特点(一)外汇现金流已经确定(二)外汇现金流的发生具有明确的时间段(三)现金流发生之时存在货币的兑换(四)对企业而言,由于其外汇现金流与银行相比发生频率不是十分频繁,而且对汇率各方面信息掌握也不十分准确完整,因此,企业对交易风险的管理往往要借助于银行完成。

第二节:远期外汇市场避险一、纯远期合约二、非交割远期合约第三节:货币市场避险一、为外币应收账款避险二、为外币应付账款避险三、利率平价与货币市场避险第四节:期货市场避险。

国际收支理论 第四章 汇率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第四章 汇率理论
3
(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
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件下, 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量增加、 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 贸易收支变化不确定
TB=X•Px−M• (ePm) TB=X↑•Px−M↓• (e↑Pm)
结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e、X、M的变动幅度对
1、假设条件: 1)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2)在两国的经济结构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
2、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形式:
e P/ P*
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为本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P*为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3、主要内容:
现实汇率调整到与购买力平价相等的水平是通过国际商品 套购行为实现的。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价 格水平之比。
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进
口支出。(注重的是收入效应)
9
三、贸易收支的收入分析
B X (M 0 mY)
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 收支。
四、对外贸易乘数
C=C0+c•Y
M=M0+m•Y
Y
1 1c
m
C0
I
G
X
M 0
1 就是对外贸易乘数
1c m
B
X
M0
1
m c
• 经济学家选择不同的经济指标来衡量货 币价值,就有不同的汇率决定理论。
13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 资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
1983年3月7日,澳大利亚总理竞选结果揭晓, 由于新任总理主张调低本币汇率,澳大利亚 元在两天内便下跌了10%。
1978年法国大选,由于担心左派联盟获胜, 法国法郎从1月31日的1法郎兑0.2110美元下 跌到2月10日的1法郎兑0.2049美元,但竞选 结果是右翼党派获胜,法郎汇率立即上扬。
S P P 0(a / b)
b(t) b(0)
(4)上式改为:
St(a /b) 1 ia S0(a / b) 1 ib
i Pt P0 1
(5)改成百分比形式,两边减1得到:
S S t(a /b)
0(a / b)
ia ib
S0(a / b)
1 ib
此为购买力平价关系的最一般表达式,如果 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简化为:
购买力平价关系的成立需要严格的条件:
金融市场是完备的,不存在税收和交易费用等; 商品市场是完备的,没有运输和保险费用等;
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消费市场的结构中有相同的比 例。
在长期中可以成立
二、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由美国经济学家Irving Fisher提出来的;
阐明的是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和通货膨胀之 间的关系
S S t(a / b)
0(a / b)
S0(a / b)
ia ib
【例】假如2000年美国和英国的通货膨 胀率分别为8%和10%,当时期初的汇率 为1美元=1.7英镑,那么一年后的汇率应 为多少?(设为X)(1.6691)
X 1.7 8% 10% 1.7
X 1.66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购买力平价反映的是一种相对的变动率,即引 起货币贬值的原因不是通货膨胀本身,而是国 家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第四章、汇率理论和汇率预测
第一节、汇率的影响因素
供求关系的影响
货币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商品
货 币 价 格
均衡汇率
货币供求曲线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导致汇率发生变化的直接原 因,但是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的因素才是影响 汇率的深层原因。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 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利率水平的差异
三年后社会党领袖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法 郎对美元的汇率下跌3.2%,几乎达到十年 来的最低点。
第二节、国际平价条件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试图解释各国通货膨胀差异与汇率变动之间 的关系; 理论创始人是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 尔,发表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 这一理论至今仍是汇率决定理论中最有影响 的一种,也是浮动汇率制下预测汇率变动趋 势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别为Pa(0)和Pb(0)美元对英镑的汇率为S0(a/b) ,
根据购买力平价,
S0(a / b)
Pa ( 0 ) P b(0)
(2)在t期,上述关系也成立,
St(a /b)
Pa(t ) P b(t )
(3)上述两个公式相除,也即购买力平 价公式的相对表达式:
St (a / b) Pa(t ) Pa(0)
名义利率包含了实际利率和对通货膨胀的预 期
(1)三者的关系:
1 r (1 )(1 i* )
R为名义利率 ρ 为实际利率 i*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预期值
假设一位投资者最终获得3%的真实收益 率,而通货膨胀率为5%,根据费雪效应, 该投资者将要求名义利率达到8.15%
名义利率超过实际利率的部分,是投资 者希望得到的用以抵消通货膨胀作用的 一种补偿。
• 反映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真实汇率水平(real
exchange rate)
• 与市场上的名义汇率不等 • 是长期汇率预测的依据
公式:
S(a /b)
Pa Pb
相对购买力平价:用价格指数的比例来表示 两国汇率的变化。
3、汇率与通货膨胀
利用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可以推出汇率变 化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1)在0期,美国和英国的平均物价水平分
变型得如下公式,
r i* i*
1 r 1 i*
1
如果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利率都很小
r i*
是费雪效应前半部分利率分解公式:
在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套 利的结果使两国的真实利率相等,
名义利率的差别体现了两国通货膨胀率预期 的差异,可以得到等式:
1 ra 1 rb 1 ia* 1 ib*

1 ra 1 ia* 1 rb 1 ib*
将后式两边减1,得:
ra rb ia* ib* 1 rb 1 ib*
如果r和i*较小分母近似等于1,得到费雪的简化公式:
ra rb ia* ib*
费雪效应得后半部分公式,两国名义利率的差异主 要是两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过去的历史经验标明,费雪效应是存在 的,尽管导致真实利率变动得因素有很 多,但对通货膨胀得预期是主要因素。
1、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即在忽略运输费用的情况下,同种商品和劳务应在 所有的市场上具有同样的价格。 否则就会出现套利机会
公式: Pa Pb S(a / b)
• Pa为某商品用A国货币表示的在A国的价格; • Pb为该商品用B国货币表示的在B国的价格; • S(a/b)为即期汇率,单位B国货币相当于A国货币的价格。
(直接标价法)
2、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每一种货币在本国都 有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不同货币购买力 的比率就构成了相互国家间汇率的基础;
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和该国的商品价格呈反比 关系,因而汇率水平也可以由两个国家的价 格水平描述。
绝对购买力平价:用两国价格水平的比例来 表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
三、国际费雪效应(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购买力平价反映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汇率 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反映的是预期通货膨 胀率和利率得关系,将二者联系起来可得到 国际费雪效应。
S* t (a / b)
1 ra
S0(a /b) 1 rb
上式是用相对名义利率反映未来即期汇率变 动的一般表达式,将两边同时减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