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调湿技术在梅钢的应用与展望

合集下载

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煤调湿技术我国现有焦炉生产能力较大,占世界第一位,炼焦煤水分偏高,而且优质炼焦煤日益短缺,围绕现有焦炉和炼焦生产工艺,开发提高焦炭质量和利用炼焦余热的新工艺、新技术是适应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煤调湿技术可降低入炉煤水分,降低炼焦耗热量,增加入炉煤堆密度,提高焦炭质量。

近几年来,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炼焦行业异军突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是煤调湿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使焦炭和化工产品增产11%,提高经济效益;焦炉加热用燃料降低,减少耗热量;焦炭质量得到提高;充分利用了焦炉余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 ,简称“ CMC ”)技术简述煤调湿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该技术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二、煤调湿的基本原理利用外界热能将入炉煤在焦炉外干燥,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从而控制炼焦耗热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产量或扩大弱粘结性煤的用量。

三、工艺流程及发展煤调湿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水分,并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就可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会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困难。

煤调湿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开始应用,历经了3 种工艺技术的变革:第一代是热媒油干燥方式;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第三代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装置,设有热风炉,采用焦炉烟道废气或焦炉煤气对其进行加热的干燥方式。

1、第一代煤调湿技术第一代CMC是热煤油干燥方式,其工艺见下图。

热媒油式煤调湿工艺流程图利用热油回收焦炉上升管煤气显热和焦炉烟道气的余热,温度升高到195℃的热油通过干燥机将常温的煤预热到80℃,煤的水分由9%左右降到5.7%,调湿后的煤在运输过程中水分还将降低0.7%,装入煤水分保持在5%±0.7%。

梅钢连铸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梅钢连铸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关 键词 : 连铸 ; 态 ; 压下 动 轻
Ap lc to n r p c ie o n m i p ia i n a d Pe s e tv fDy a c S f- e u to e h o o y f r Co tn o s Ca tn tM eg ng o tr d c i n T c n l g o n i u u si g a i a Ji n h n k a N i ihu a gZ o g u i u a X C e g Na la g h n ii n Gu e h Zo n u oZh n e uJu s
2 应 用情 况
2 1 轻压 下技 术对板 坯外 形质量 的影响 .
2 1 1 对 板 坯 窄 面 形 状 的 影 响 . .
该 铸机 于 2 0 —22 0 30 —8日投产 , 过 对 该 技 术 的使 通 用 跟踪 , 总体来 说应 用是 比较 成功 的 , 障率 非常 故
低 , 坯无 中心线 裂 纹 , 出 现 明显 异 常 , 也 发 板 未 但
现 一些小 的 问题 , 要 在 技 术 上进 一 步 优 化 。梅 需
梅 钢 2号 板 坯 连 铸 机 投 产 后 , 机 拉 速 在 铸
18m/ n . mi以下 时 , 坯 窄面 形状 基 本 正 常 , 是 板 但
当拉 速 超 过 1 8m/ n时 , 坯 窄 面 鼓 肚 严 重 , . mi 板
单侧 最 大鼓 肚 量 超 过 1 0 mm。为解 决 板 坯 鼓 肚
问题 , 结 晶器 窄 面 锥度 由 1 0 调 至 1 1 , 将 . . 足
钢 2号连铸 机基 本参 数见 表 1 。 梅钢 2号 连铸机 动态轻 压下 模 型控制 总 思路

煤调湿工艺在煤化工公司应用的探讨

煤调湿工艺在煤化工公司应用的探讨

煤调湿工艺在煤化工公司应用的探讨
范润汉;余文华;等
【期刊名称】《攀钢技术》
【年(卷),期】1999(022)006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煤调湿(CMC)技术的概况及应用效果,结合攀钢实际探讨了适宜的煤调湿工艺;进行了小焦炉煤调湿模拟试验。

试验表明:配合煤水分每降低1%,M40增加0.5%;M10改善0.2%,焦炭粒度趋于均匀。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范润汉;余文华;等
【作者单位】攀钢煤化工公司;攀钢钢研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20.62
【相关文献】
1.煤调湿捣固炼焦基本工艺的探讨 [J], 孙新达
2.煤调湿捣固炼焦基本工艺的探讨 [J], 孙新达
3.梯级筛分内置热式煤调湿工艺的应用 [J], 邹骏;谭绍栋
4.煤调湿应用于煤处理工艺的探讨 [J], 文相浩;刘海东;王洪博
5.超级克劳斯硫回收工艺在我公司煤化工系统中的应用 [J], 王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焦化第三代煤调湿技术及其应用

焦化第三代煤调湿技术及其应用

道 废气 、干 熄焦蒸 汽 或其 它低 压蒸 汽等 ,对装 炉 煤进 行 加 热 ,使 其 水 分 降 低 到 5 一 % ,然 后 % 6
再装 入 焦炉 的技术 。 煤 调湿 技术 是 由 日本新 日铁开 发应用 的 ,到 目前共 开发 了三 代技 术 。第一 代是 导热 油干燥 技 术 ,该技 术 利用 导热 油 回收焦 炉上 升管煤 气显 热
的减 排 。 煤 调 湿 ( o lMo tr o t l Ca iue C n o,简 称 s r C MC) 是 焦 化 行 业 节 能 减 排 的重 要 技 术 之 一 ,
进行 间接 加 热 ,19 9 1年在 新 日铁 君 津 厂 建 成 第

套 装置 。第 三代 为 19 9 6年 在 日本 室 兰 焦 化 厂
Jn 2 1 a .0 0
图 1 由图可见 ,水分 为 1% ~1% 的煤料 由湿 。 0 1 煤 料仓送 往两 个室组 成 的流化床 干燥 机 ,煤 料在 气 体分 布板上 由 1 移 向 2室 ,从分 布板进人 的 室
热 风直接 与煤 粒接触 ,对煤料 进行 加热干燥 ,使
节能减排 推 广 应 用
内加 快 C MC技 术 的推 广 应 用 。 关 键 词 煤 调 湿
Ap ia i ft h r e e a i n CM C e h i ue f r c a pl ton o he t i d g n r to c t c n q o o l
收稿 日期 :0 9—0 2 20 4— 0 黄智斌 (9 0一 ) 高工 ;1 13 广 东省 韶关 市。 17 , 5 22
日本 室 兰焦化 厂 的第三代 煤调 湿工 艺 流程见
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

焦化行业煤调湿技术(CMC)的应用

焦化行业煤调湿技术(CMC)的应用

超 过 8 ℃。过 干燥 和温度 过 高 , 导致 粉 煤 的轻 5 会
质 可燃 组分 挥发 , 既增 加安全 隐患 , 又会 造成 不必
量降 至 5 , 使 8 5 Mt a的水 不 进 人焦 炉 , % 则 .0 / 不
要 的 浪费 , 同时对后 续 焦炉生 产产 生不 良影 响 。
1 煤 调 湿 的 意 义
项 参 数 、 绕 节 能 降耗 、 洁 生 产 和 长 周 期 运 行 稳 定 的 基 础 上 , 荐 蒸 汽 回 转 干 燥 机 煤 调 湿技 术 为 目前 围 清 推
国 内钢 铁 焦化 企 业 主 流 的 节 能 降 耗 技 术 。
关 键 词 蒸汽 回转 干 燥 机 中图 分 类 号 T 0 15 Q 5.
大; 防止干燥 过程 中的粉尘爆 炸 ; 干燥后 粉煤 的湿 含 量控 制在 6 5 ± . % ; . % 0 5 干燥 后粉 煤 的温度 不
洗精煤 约 3 0 。我 国焦化 厂炼 焦 煤 含水 量 普遍 3 Mt
偏高 , 年平 均含水 在 1 % 左 右 。如 果 焦炉 煤 含水 1
以 1% 计 , 0 则就 有 1 Mt a的水 进 入 焦 炉 。这些 7 / 水 在 焦炉 中汽化 要 消耗 的能 量 相 当 于 2 2 Mt a .3 / 标 准煤 。如 果采 用装 炉 C MC装置 , 将焦 炉煤 含水
仅 降低 了炼 焦耗 热 量 , 装 炉煤 含 水 量 降 低还 提 且
高 了装 炉煤 的堆 密 度 , 利 于 提 高焦 炉 质 量 和产 有
量 , 有极 大 的经济效 益 。 具
2 煤 调 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 行 效 果
研究 数 据 显 示 , 1 每 %水 分 在 于燥 装 置 内脱 除的 热 耗 量 为 4 k/ g 在 焦 炉 内 的 热 耗 量 为 2Jk ,

煤调湿技术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

煤调湿技术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
煤 调 湿 技 术 在 炼 焦 生 产 中的 应 用
赵 爱 华
( 唐 山中润煤化 _ 7 - 有 限公 司, 河北 唐 山 0 6 3 6 1 1 )
摘要 : 简要介绍 了煤调 湿技 术的基本原理及其 与煤预 热和煤 干燥技 术的 区别。重 点介 绍 了
导热油煤调 湿 、 蒸汽煤调湿 、 烟道 气流化 床煤 调 湿 以及 风动 选择 分级煤 调 湿工 艺的 应 用及 优 缺
境, 是 国家鼓 励 的重 点 节 能 环保 项 目。该 技术 被 列
气、 上升管 处煤气 余 热 、 焦炭 显 热 等 , 在 装炉 前 将 配
合煤 加热 预 处 理 , 脱 除 煤 料 中 的部 分 水 分 , 保 持 装 炉煤水分 稳定在 6 %左右 , 然后装 炉炼 焦 。 煤调 湿 不 同于 煤 预 热 和 煤 干 燥 。煤 调 湿 有 严 格 的水分 控制 目标 , 不追 求 最 大 限度 地 去 除人 炉煤 水分, 而 只是 把 水 分 稳 定 在 相 对 低 的水 平 , 且 保 持 水分恒 定 。煤 预 热则 要 求 装 炉 前 尽 可 能 降 低 入 炉 煤所含 水分 。生产 中, 将入 炉煤加 热到 2 0 0℃ 以上 ,
入 国家环保 部颁 布 的《 钢铁 行 业焦 化 工艺 污 染 防治
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试行 ) 》 , 国家工信部于 2 0 1 0年 曾下 发《 关 于 印发钢铁 企业 炼 焦煤 调 湿 等 4项技 术 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 , 对煤调湿技术进行推广 。
煤调 湿技术 作 为炼 焦 用 煤 预处 理 技术 , 近年 来 得到快速发 展 。该 技术不 仅 可 以提 高 焦炉 生产 能力
焦煤 预处 理 技 术 。煤 调 湿 是 “ 装 炉 煤 水 分 控 制 工 艺” 的简 称 。主 要 是 利 用 焦 化 厂余 热 , 如 高 温 烟道

煤调湿在捣固炼焦中的应用

煤调湿在捣固炼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煤调湿 ; 捣 固炼 焦 ; 煤 饼 成 型 率 中图 分 类 号 : T Q 5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5 X ( 2 0 1 3 ) 0 5 - 0 0 8 0 - 0 3
随着捣 固炼 焦 大 型化 的推进 , 煤 饼 的稳 定 性 越 来 越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 , 煤饼 的稳 定 性很 大 程 度 决 定于 入炉煤 的水 分控 制 。煤调 湿技 术 就是 利 用 焦 炉烟 道气 的余热 及适 当 的外 加热 源对 人 炉煤 进 行 干燥 , 使人 炉煤水 分 控 制在 ( 1 0±1 ) %( 质 量 分
云南 泸 西大 为焦化 有 限公 司 , 2 0 0 9年底 第 一
座5 . 5 m 侧 装 捣 固焦 炉 投 产 以来 , 一 直受 困于 泸 西 本 地煤 种 水 分 含 量 过 高 的 困绕 , 不 得 不从 较 远 的地 方 调 高价 煤 来 进行 水 分 调 整 , 调 整 后煤 的水
收稿 : 2 0 1 3 06 - 08 -
作者简 介 : 岳红 ( 1 9 6 3 一 ) , 女, 云南陆 良人 , 工程师 , 现从事化工工程管理工作 。
2 0 1 3年 第 5期

红: 煤 调 湿 在 捣 固炼 焦 中 的应 用
・8 1・
通 过 对 以上 3种 工艺 的综 合 分 析 与 评 价 , 项
目前 国内煤调湿 工艺 有 3种 , 分别 是 : 多 管 回 转 式干燥 机 、 流化床 干燥 机 、 回转 滚筒 干 燥 机 。工
艺 特点 比较 见表 1 。
表 1 煤调湿方案比较
T a b l e 1 Co mp a r i s o n o f c o a l mo i s t u r e

焦炉入炉煤调湿

焦炉入炉煤调湿

唐山德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焦炉入炉煤调湿技术煤调湿(CMC)技术概述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简称CMC)是“装炉煤水分控制工艺”的简称,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8.5%左右(捣固焦炉)或8.5%左右(顶装),然后装炉炼焦。

CMC不同于煤预热和煤干燥。

煤预热是将装炉煤在装炉前用气体热载体或固体热载体快速加热到分解开始前温度(150-250℃)上,此时煤的水分为零,然后再装炉炼焦;而煤干燥没有严的水分控制措施;干燥后的水分随来煤水分的变化而变化。

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能确保入炉煤水分恒定。

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近10年来煤调湿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开发了三代煤调湿技术。

第一代是热煤油干燥方式。

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

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

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的其它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对炼焦煤间接加热干燥。

第三代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装置,采用焦炉烟道废气对其进行加热的干燥方式。

煤调湿技术可降低入炉煤水分,将其水分控制在一个适宜的目标值,降低炼焦耗热量,增加入炉煤堆密度,提高焦炭质量等。

该技术是唐山德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并已取得多种专利技术。

现已在某公司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煤调湿技术应用的效果①由于装炉煤水分的降低,使装炉煤堆密度提高,干馏时间缩短,因此焦炉生产能力可提高7%-11%;②煤含水量每降低1%,炼焦耗热量(干煤)就降低62MJ/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部拆 除 。
2 2 5 t / h湿 煤 , 为 上述 4座 焦炉供 应 调湿煤 。
1 . 2 . 3 马 钢 模 式
煤调 湿是 将炼 焦 配 合 煤 ( 水分 1 0 %左右 ) 在 装入 焦炉 炭化 室前脱 除一部 分 水 分 并 稳定 在 6 %
左右 , 然后 进行 装 炉 炼 焦 的一 种 炼 焦 煤 预 处 理 工
安徽 马钢 4号 、 5号 焦 炉 为 2×5 5孔 6 m 焦
国 内应用 实例 。结合 梅钢 实际情 况 , 提 出 了在梅 钢 应 用的 设 想 , 制 订 了具 体 的 工 艺流 程 , 并预
测 了对焦 炭产 、 质量 的影 响和 产 生的 经济 效益 。
关 键词 : 煤调at i o n an d Pr o s p e c t o f Co a l M oi s t u r e Co nt r o l Te c hno l o g y a t Me i ga n g
炉, 年 产焦 炭 1 0 0万 t , 煤 调 湿 为 日本 新 能 源 及 产 业 技 术开 发组 织政 府机 构 与 国家 发改 委共 同选 定 的节 能环保 示 范项 目, 总投 资 1 . 4亿人 民币 , 2 0 1 1
艺 。通 过煤 调 湿不 仅 可 以降 低 焦 炉 炼 焦 耗 热量 、 改 善焦 炭质 量 , 而 且保 证 焦 炉 三 班 操 作 和 热 工 制
发 电后 的背压 蒸 汽 为 热 源 间接 换 热 ; 焦 炉 烟 道 气 在流 化床 内与 炼焦 煤进 行直 接接 触热 交换 。选 取
1 . 3 3种 流程 优缺 点 比较
重钢模式煤调湿工艺复杂 , 炉顶管道繁多, 影 响操作 ; 设备复杂 , 占地 面积大 、 操作环节多 , 投
万t 。配合 煤水 分 近年平 均 1 0 % 左右 , 4座焦 炉工
序能耗 1 0 3 . 7 9 k g c e / t , 与 国 内 同 行 先 进 指 标 相
宝 钢炼 铁 厂 炼 焦 分 厂 一 期 共 有 6 m焦炉 4 座, 年产 焦 炭 1 7 5万 t , 煤 调 湿项 目于 2 0 0 8年 1 2 月试 运 行 , 以 C D Q 干 熄 焦 发 电后 的 背 压 汽 为 热
Ke y wo r ds: c o a l mo i s t u r e c o n t r o l ; c o k e; he a t c o n s u mpt i o n
焦炉 煤 调 湿 工 艺 是 钢 铁 行 业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大 力开 展节 能减 排 的一项 重要 举措 , 是 当前 冶


任 学延
煤调 湿技 术 在梅 铜 的应 用与展 望
・ 3 7・
资较高 。 由于 配套设 备质 量 较 差 , 不 能 满 负荷 生 产, 多 次 引发 生产 事故 ,特别 是 炉顶 导 热油 外 泄 , 多次 在 炉 顶 引发 大 火 ,工 人 无 法 操 作 , 另 外 运 行 成 本较 高 , 不能 产生 效益 , 故该 套装 备 运行 不久 便
典型 厂家 对 3种工 艺介 绍 如下 。
1 . 2 . 1 重 钢 模 式
金 企业 一项 先 进 的增 加 焦 炭 产 能 、 增 加 弱 黏 煤 配 比、 改 善质 量 及节 能 降耗 新 技 术 。梅 钢 地 处 华 东
重 钢 煤 调 湿项 目 1 9 9 6年 1 2月 投人 生 产 , 是 我 国第 1 套 焦 化 煤 调湿 项 目, 即采 用 导 热 煤 油 吸 收焦炉 烟道 气 和上 升管荒 煤 气显 热 为 热源 ,在 多 管 回转 式 干燥机 内与湿煤 进 行 间接 热 交换 ,完成
比, 节能 潜力 较大 。煤 调湿 技术 目前 日趋 成 熟 , 国 内一些 厂家 已经使 用 , 并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1 煤调 湿原 理及 工艺 流程 1 . 1 煤调 湿 基本原 理
源 ,在 多 管 回转 干燥 机 内与 湿 煤进 行 间接 换 热 , 完成 煤 调 湿 的 工 艺 过 程 。干 燥 机 采 用 蒸 汽 走 管 内、 煤 走 管外 的形 式 。
煤 调湿 工艺 过程 。
1 . 2 . 2 宝钢 模 式
地区 , 共有 4座焦炉 , 年产焦炭 2 5 0 万t , 其中 1 A 、 1 B焦炉 为 2× 5 5孔 6 m焦 炉 , 年产 焦 炭 1 0 0万 t ;
2 A、 2 B焦 炉 为 2× 6 0孑 L 7 m焦 炉, 年产焦炭 1 5 0
度 的稳 定 。
1 . 2 3种 工艺 流程 简介
年9 月建成投产 , 其采用焦炉烟道气在流化床内 与 炼 焦 煤 进 行 直 接 热 交 换 ,对 炼 焦 煤 进 行 调 湿
处理 。
按利用 的废热 资源和传热 方式 分主要有 3
种: 上升管荒煤气的和烟道废气的显热间接传热 ;
G u J i a n R e n Xu e y a n
(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M e i s h a n I r o n& S t e e l C o . , N a n j i n g 2 1 0 0 3 9 )

3 6・
梅 山科技
2 0 1 4年 第 1期
煤调湿技术在梅钢 的应用与展望
顾 建 任 学延
( 梅 山钢 铁公 司制造 管理 部 南京

2 1 0 0 3 9 )
要: 简要 介 绍 了 目前 主要 的 3种煤 调 湿技 术模 式 : 包括 工作 原理 、 工 艺流程 、 优 缺点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