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_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件

研读课文
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 的神态和心情。有何作用? ① 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② 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
③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④ 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 而突出了主题。
第三部分(20—25段) 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 何作用?
检查预习——理解词意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凛冽:刺骨地寒冷。 镌刻:雕刻。
浩瀚:水势盛大。
娴熟:熟练。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文中形容发动机的轰鸣声。
(2)明确舰载机着舰对于中国海军的意义,对于近代以来长期落 后的中华民族的意义。通过深化读者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激发读者的 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心,将读者的“个人情感”升华到“民族情感” 的层面,从深层次打动读者。
主旨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情势,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 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 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 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深入探究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承载着中国人和海军官兵 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 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 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深入探究
作为一篇新闻,本文是如何打动读者的?
(1)通过反复渲染、蓄势,让读者感受当时人们从期待到紧张再 到彻底释放的心理过程,从而受到情感上的冲击。用多种方法表现舰 载机着舰的困难,增强情感冲击力。用较多笔墨描写舰载机着舰后人 们情感的爆发,以感染读者。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 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给读者带来了非常 强烈的视觉效果。
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 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
文体知识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 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的类型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人物 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有三个显著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通讯常和消 息配发,或作为消息的后续报道,目的是将消息深入化、形象化、细节化,以满 足读者的需求;通讯的主题思想比较明显,主要是用事实和形象感染人、打动人, 所以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讯的用语比较细腻、形 象,感情色彩较浓。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
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 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 们的喜悦作铺垫。
第二部分(5—19段)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 喻的好处。
字词
殚( dān )殚精竭虑 惮( dàn )肆无忌惮
páo( 咆 pǎo( 跑 pào( 泡
)哮 )步 )茶
镌( juān )镌刻 携( xié )携手
wéi( 桅 guì( 跪 guǐ( 诡
)杆 )下 )计
字词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凛冽:刺骨地寒冷。 镌刻: 雕刻。 浩瀚: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 熟练。
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 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
文体知识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 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的类型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人物 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有三个显著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通讯常和消 息配发,或作为消息的后续报道,目的是将消息深入化、形象化、细节化,以满 足读者的需求;通讯的主题思想比较明显,主要是用事实和形象感染人、打动人, 所以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讯的用语比较细腻、形 象,感情色彩较浓。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
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 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 们的喜悦作铺垫。
第二部分(5—19段)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 喻的好处。
字词
殚( dān )殚精竭虑 惮( dàn )肆无忌惮
páo( 咆 pǎo( 跑 pào( 泡
)哮 )步 )茶
镌( juān )镌刻 携( xié )携手
wéi( 桅 guì( 跪 guǐ( 诡
)杆 )下 )计
字词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凛冽:刺骨地寒冷。 镌刻: 雕刻。 浩瀚: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 熟练。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3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4
自主探究
1 、 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结合全文说说副标题的作用。 2 2、你觉得文章可以分几部分?段落大意你是如何概括的? 3、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文章抒发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15
自主探究
1.思考: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结合全文 说说副标题的作用。(14分)
, 本文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简洁准确,生动形象, 一个“惊”字生动准确地表现“着”的惊心动魄。标题 , “着” 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 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读者的 ,阅读兴趣。副标题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 功着舰”补充说明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6
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11分)
(1)舰岛的主wéi gān(桅杆 )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
(2)—阻丝拦不索苟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ì sī bù gǒu
(
)浩地瀚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3)hào hàn(
)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
,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熟近百年。
不同点:消息,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 主 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一个片段。
13
文体常识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但通讯要求更 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 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 (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 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 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 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取所需。
自主探究
1 、 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结合全文说说副标题的作用。 2 2、你觉得文章可以分几部分?段落大意你是如何概括的? 3、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文章抒发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15
自主探究
1.思考: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结合全文 说说副标题的作用。(14分)
, 本文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简洁准确,生动形象, 一个“惊”字生动准确地表现“着”的惊心动魄。标题 , “着” 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 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读者的 ,阅读兴趣。副标题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 功着舰”补充说明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6
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11分)
(1)舰岛的主wéi gān(桅杆 )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
(2)—阻丝拦不索苟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ì sī bù gǒu
(
)浩地瀚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3)hào hàn(
)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
,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熟近百年。
不同点:消息,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 主 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一个片段。
13
文体常识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但通讯要求更 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 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 (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 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 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 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取所需。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4.一着惊海天(共46张PPT)

自主预习 【课题解析】
“春”是季节名称,是四季之首。“春”是作者描写的 对象,独字为题,简明严实,概括宽泛,富有美感和韵味, 给人以清新、简约、明丽之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 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论雅俗共 赏》等。其散文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绿》《春》 等,被视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作品。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1段的表达效果。
第1段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反复强调 “盼望着”,表达了作者盼春的殷切之情;运用拟人的修辞 手法,将春天人格化,借“东风”报讯让人觉得春天似乎也 有感情,懂得作者的企盼,使人感到春天的亲切,同时,为 全文奠定清新愉悦的感情基调。
3.试简要分析“春风图”描写的角度。
辽宁舰的航行位置 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 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 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 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文章的结构
第一层(1-4):交待时间、地点及事件的 重要性。
第二层(5-19):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层(20-25):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
们的激动心情。
合作探究
特色品鉴
1.结构严密,层次井然。
全文共10段,以“盼春”开始,以“赞春”结束,中间 的“绘春”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其中,第2段写的是春天的 “新”,第3~6段写的是春天的“美”,第7段写的是春天的 “力”。最后“赞春”部分的三段用三个比喻句,从“娃娃” 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又照应了“绘春”部分的 “新”“美” “力”,由此可看出文章的结构严谨、有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课件(共21张PPT)

精读品味
1.找出第①②段中的描写,说说有何作用?
简略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庄严紧张而又有条 不紊的氛围。也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 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2.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指出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对中国海军的意义——它承 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突出强调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风 险——它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 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咆哮( páo xiào )
殚精竭虑( dān jié )
◆多音字
(zhuó )穿着 (zháo )着急 着 ( )着数 (zhāo )顺着
zhe
( zǎi )千载难逢载()满载而归zi( chà )一刹那
刹 ( )刹车 shā
镌刻:雕刻。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 观测台的高杆。 凛冽:刺骨地寒冷。 浩瀚: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一丝不苟: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辽宁舰
成功着舰的歼-15 552号飞机
《 一 着 惊 海 天》PP T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一 着 惊 海 天》PP T
一着惊海天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 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 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 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 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 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一着惊海天》精品课件

2、速读课文,归纳层次
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
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中提高对议论文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创造性思维在生活中的意义,增强拥有创造力的自信心,主动地培养 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认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它的特点。
二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 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 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 性纸牌》 等。
随堂测试
课件PPT
参考答案: 1. péng wéi qì juān 冽 娴 瀚 哮 2.A (B.“惊心动魄”改为“触目惊心”;C.“震 耳欲聋”改为“天籁之音”;D.“殚精竭虑”改为 “处心积虑”) 3.突出了航母着舰过程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 题,指出这次着舰的危险和难度。
第八课 谈创造性思维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例,并说 明其作用。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 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 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 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 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 了下来。
《一着惊海天》ppt课件

环境描写,渲染壮美激越豪 情万丈的氛围,烘托期待战斗机 成功着舰的紧张激动心情,为下 文详写舰载机成功着舰作铺垫。
精读品味
、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 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 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 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烘托期待舰载 机成功着舰的紧张激动心情,为下文 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作铺垫。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
国航母舰载战斗 机首架次成功着
辽宁舰舰载机着舰
辽宁舰
成功着舰的歼 号飞机
• 桅é杆ā 浩瀚à 娴á熟 咆á哮à 紧绷ē
• 镌ā刻 一丝不苟ǒ • 殚ā精竭é虑 呼啸à • 澎é湃à 凛ǐ冽è • 循ú声望去 湛à蓝 千骑ì 揪ū
紧 默契ì
学习目标
、了解通讯有关知识。
、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 的能力。
第三层:()详细描述战斗机着舰 成功的伟大意义及人们的成功后的 喜悦。
精读品味
一、文章的标题有何妙处?
、吸引读者; 、“惊海天”运用拟人、夸张修辞, 突出强调战斗机成功着舰影响巨大;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中心,赞 美战斗机的成功着舰,表达强烈的民 族自豪感爱国情感。
精读品味 、第①段表达效果(段落作用)
、揣摩文章写作方法,品味文章 语言特色。 、培养爱国情操,激发富国强军的 豪情。
辽宁舰简介
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 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 舰次舰瓦良格号,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 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 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年月日抵达大连港。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原来 爱的太 深,心 有坠落 的感觉 。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 一个选 择问题 ;它不 是我们 要等待 的东西 ,而是 我们要 实现的 东西。
精读品味
、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 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 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 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烘托期待舰载 机成功着舰的紧张激动心情,为下文 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作铺垫。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
国航母舰载战斗 机首架次成功着
辽宁舰舰载机着舰
辽宁舰
成功着舰的歼 号飞机
• 桅é杆ā 浩瀚à 娴á熟 咆á哮à 紧绷ē
• 镌ā刻 一丝不苟ǒ • 殚ā精竭é虑 呼啸à • 澎é湃à 凛ǐ冽è • 循ú声望去 湛à蓝 千骑ì 揪ū
紧 默契ì
学习目标
、了解通讯有关知识。
、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 的能力。
第三层:()详细描述战斗机着舰 成功的伟大意义及人们的成功后的 喜悦。
精读品味
一、文章的标题有何妙处?
、吸引读者; 、“惊海天”运用拟人、夸张修辞, 突出强调战斗机成功着舰影响巨大;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中心,赞 美战斗机的成功着舰,表达强烈的民 族自豪感爱国情感。
精读品味 、第①段表达效果(段落作用)
、揣摩文章写作方法,品味文章 语言特色。 、培养爱国情操,激发富国强军的 豪情。
辽宁舰简介
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 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 舰次舰瓦良格号,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 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 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年月日抵达大连港。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原来 爱的太 深,心 有坠落 的感觉 。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 一个选 择问题 ;它不 是我们 要等待 的东西 ,而是 我们要 实现的 东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件

3、解释词语
娴熟
熟练。
镌刻
雕刻。
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 番事业。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①-④)
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 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19) 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4、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 意?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 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 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 强烈的视觉效果。
5、为什么详细描述塔台和飞行员对话, 略写其它细节?
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扣人心弦, 突出了飞机着舰前的紧张、但有序。
通讯)
蔡年迟 蒲海洋
作者简介
蔡年迟,湖北浠水人,海军大校,某报主任 编辑,硕士研究生。先后随同我国舰艇编队 出访18个国家,发表新闻、文学、摄影作品 2千余篇(幅),28篇在全国获奖,其中 《一着惊海天》一文入选全国中学语文教材 (八年级);6次荣获中国新闻奖,1次荣立 二等功,13次荣立三等功。
深入探究
1、“一着惊海天”文章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 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 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 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 指整个世界。“一着”和“惊海天”对比 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舰载战斗机着舰实 验,是一个复杂危险的系统工程,要把这一 切完全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 的。读者关注的是着舰能否成功。作者就是 抓住了这一环节来叙写。这个关键环节就是 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作者集中笔墨叙写了 着舰过程的状态,将此过程清晰展现在读者 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迁移训练
课外收集有关“辽宁舰”以及中国海军 发展的资料,办一期以“海上钢铁长城”为 主题的手抄报。
谢谢
“着”、“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 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 往下读。
2、导语中哪些词语给读者以很强的画面感, 找出来细细品味。
海风呼啸、斩浪前行、艳红的八一军旗……
这些词像画家一下画出了画的底色和格调,给人很 强的现场感。
3、详细描述塔台和飞行员对话,略写其他细节。 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扣人心弦, 突出了飞机着舰前的紧张、但有序。 4、文中用了很多比喻修辞,找出来,仔细品味。
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 事件?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有具体的勾勒出 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 载机的全过程。
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哪 些信?
辽宁舰的航行位置 ຫໍສະໝຸດ -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 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 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 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3、归纳出文章的层次
第一层:(1-4)概括叙述了辽宁舰的航行位置及训练 着舰时间。 第二层:(5-19)详细叙述了歼-15舰载机在地空的默 契配合下成功着舰。 第三层:(20到结尾)详细描述了着舰成功的伟大意义 及人们的成功喜悦。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标题的“着”、“惊”、“海天”给你 怎样感受?
美 语言美
情感美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课堂小结
这篇通讯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 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 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2、拓展延伸
这则通讯被评为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 奖一等奖,深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你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收获吗?
提示:可以用“读了这段话,或者读了这 句话”我感受到……的句式来表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 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辽宁舰舰载机起降视频
辽宁舰
成功着舰的歼-15 552号飞机
辽宁舰歼-15起飞训练 高素质的辽宁舰官兵
辽 宁 舰 内
部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字音检测
着陆( zhuò ) 桅杆( wéi ) 凛冽( lǐn liè ) 舰艉( wěi ) 浩瀚( hàn ) 娴熟( xiǎn ) 默契( qì ) 镌刻(juān ) 澎湃( péng pài ) 殚精竭虑( dān )
通讯的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弱的时间性。 (相对新闻消息而 言)
(4)描写的形象性。
(5)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 通讯一般分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概貌通讯、 工作通讯
通讯还可分为
一般记事通讯、
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
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 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 采访札记。
用“刀尖上的舞蹈”比喻着舰的危险,
用“凌波海燕”比喻歼-15轻巧的飞行, 用“疾如闪电”比喻舰载机飞行的速度。
讨论:本文在层次上的特点
一是叙事完整,铺排有序 二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三是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讨论:这篇通讯曾喜获解放军新闻一等奖,它 不仅展示了新闻的真实,更是一篇激动人心的美文。
动态美
2.掌握释义
娴熟 熟练 镌刻 雕刻 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
立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3.文体知识
通讯的定义 通讯,是运用叙述、 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 手法,具体、生动、形象 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 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 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 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 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 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 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 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 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和消息的区别
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不同点:
(1)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 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 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 人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并容许细节描 写。
(2)从表达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 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 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 言表现力;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 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