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合集下载

解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

解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

解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作者:王亮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9期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能体现出国家整体的艺术修养,也能实现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渴望,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竞争能力。

解析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通过综合的分析及研究,提出解决对策,促进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Resolve the Status of Arts Education in Public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WANG Liang(Taojiang County Radio and Television Bureau, Yiyang, Hu'nan 413400)Abstract College Public Ar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Public Art Educ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country's overall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but also to achieve the college's desire for art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improve self-competitiveness. Resol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rt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Key words public college; public art educ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1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1)缺乏教育理念的理解。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以江西为例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以江西为例
乐 ,欣 赏 一 下名 画 ,都 是 蜻 蜓 点水 式学 习 ,缺 乏 足 够 的 深度 ,
公共艺术课被边 缘化 。
1 . 2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盲 目性和 非理性
1 )课 程 安 排 简 单 随 意 。 高 校 各 专 业 课 程 的 开 设 是 各 领
e d u c a t i o n i n Ch i n e s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I n t h e t e x t , f o r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
t he c u  ̄e n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p me nt pr os pe c t s on pu b l i c a r t s e d uc a — t i o n i n c o l l e g e ma k e a n a n a l y s i s on e b y o ne , a nd ma ke a mod e s t c o n— t r i b ut i o n t o t h e s o un d d e ve l op me nt o f t he o v e r a l l q ua li t y of e d uc a i t on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3 . 2 1 . 0 7 0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 *
以江西为例
◆万义欣 李素萍
力度 ,既没有完整 的教学 计划,也没有足够 的师 资支持 ,只 是简单地增加一些艺 术类 课程,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够 健全 和 完善 ,严重影响 了普通高校公共 艺术教育 的健康发展。 2 )高校教 师和学 生理解 片面和浅 显。高校 固有的 学术 氛围和文化性格极 易影 响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 的形 成,这 导 致高校管理者对 公共 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的隐患直接在 教师和

2023年公共艺术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公共艺术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公共艺术专业特色简介
公共艺术专业是一门将艺术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学科交叉融合
公共艺术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它包括了美术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因此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的艺术素养,更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注重实践教学
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理念以实践为主导,强调从做中学、从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因此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感知和探索。

3.关注城市环境和公众需求
公共艺术专业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手段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形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因此公共艺术专业注重对城市环境的研究与认识,同时也关注公众需求,力求让城市公共空间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4.强调文化传承
公共艺术专业不仅追求创新与实践,更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文化,更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5.注重自我表达与审美观培养
公共艺术专业是一门强调个性与审美的学科。

学生需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自己的审美表达和自我实现。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个性和独特的才华。

总之,公共艺术专业是一门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通过跨学科融合、注重实践、关注城市环境和公众需求等特点,为美化城市、改善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公共领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和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公众的审美素养、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全面认识和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创造力和领导力的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 帮助学生掌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操作技能,包括项目策划、资源整合、推广等方面的能力;3. 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其对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和社会责任感;4.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教育问题的敏感度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公共艺术教育概论- 公共艺术概念和特点- 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公共艺术教育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与趋势2. 公共艺术教育理论- 艺术教育理论基础- 社群教育和社会变革- 公共艺术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分析3. 公共艺术教育实践- 公共艺术项目策划与管理- 公共艺术资源整合与利用- 公共艺术推广与传播效果评估4. 公共艺术教育案例分析- 国内外知名的公共艺术教育项目案例- 典型的公共艺术教育失败案例分析四、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

2. 实践操作设计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深入参与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推广,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课外实习鼓励学生到各种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或项目进行实习,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五、评估方式1. 学习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表现、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论文撰写等,形成综合成绩。

2. 课程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及时反馈课程的问题和建议,促进课程的改进和完善。

六、参考教材1. 《公共艺术教育概论》,罗红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 《社会学与艺术教育》,朱艳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3. 《公共艺术项目管理与推广实务》,刘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七、参考资料1. 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网2. 国际公共艺术教育协会3. 中国美术教育与教学研究院以上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大纲,希望能够为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并培养出更多的公共艺术教育专业人才。

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

广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
差; 三是课程安排不合理 , 经常被各种 活动 冲突, 时间不能保证 。
色 、地域特色 、民族 特色 、学科综合 特色等。如开设 “ 广西 民 族 民间戏剧 、戏 曲赏 析”课程 ,把广西特 色的桂剧 、壮剧 、彩 调 等及 地方艺术样式 纳入 自编的地方特 色课程 ,邀请具有一定 教学能力的剧团在职或离退演员到高校兼职 ,聘为客座 教师 。
范学院 的中国民间剪 纸艺 术与中 国传统文化 、柳 州师专 的桂 中 山歌 、贺州学 院的贺州民族民间舞 、桂林师专 的民间手工艺制 作等课程具有 民族性 、地方性特色 。相关情况可参见表 3 。 4教材建设 。教材使用率 低 ,教师 自编课件较多 ,这也是 . 目前全 国普遍存 在的现象 ,尽管许多 出版社 出版了公共艺术 教 育方面 的教材 ,但 良莠不齐 ,教师只拿来作 为参 考 ,绝大 多数 教师从 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 ,自理讲课纲要 。 5场地与设 备。 《 . 全国普 通高等学 校公共艺术课程 指导 方
术课 程指导方 案》要求 : “ 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 的开设 和教学 质 量 ,普通高 等学 校应设立专 门的公共艺术课 程管理部 门和教
学 机构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调查显示 ,只有 3 所 学校成立 了专门的教学机构 ,多数学校 的公共艺术教育挂靠
在其他部 门 ,高职高专没有成立专 门机 构。只有 4所学校针对 教育部的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 术课 程指导方案》 出台了 专门的落实 文件 或通知 。具体情况 见表 2 。
【 中图分类号】G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4098(020C 04— 3 05— 892 1)3 一 180

学校类型 学校数 教育部 调查结果 达标率 教育部 调查结果 达标率 要求 ( 平均数)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为促进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在总结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谢口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适用于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专科院校可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美育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

二、工作原则——坚持育人导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遵循美育特点,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面向全体。

高等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搭建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平台,完善面向人人的高等学校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坚持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高等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加强各学科的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完善评价机制,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服务。

三.课程目标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新局面。

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2 0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年第七期 《 音乐创作》
论 普通 高校公共 艺术教 育的课程体 系构建
陆 沁 凝
摘 要 :普 通 高校 公共 艺术教 育 目前在 课程 体 系构 建 上 仍存 在 着不 足 ,具 体 表现 在 :课 程 性质 上 仍 禾分 必修 课和 选 修 课 :教 学 计 划 尚待 完 善 ,课程 结 构较 为松 散 ,课程 定位 不够 清 晰 ,课程 之 间缺 乏 关联 性 :缺 少 专业 基础 课程 作 为整个 课 程体 系的 入 门课 程 。 本文 拟 通过 对 高校 公 共 艺术 课程 与公共 体 育 、公 共 外语 的 比较 研 究 ,分 析 与透 视 普通 高校 目前 在公 共 艺术 教 育课 程 体 系构 建 上 存在 的 问题 , 由此提 出符合 当下实 际 的可 行对 策, 以圆我 国普 通 高校 公共 艺术教 育赶 超世 界 一 流的 “ 中 国梦 ” 。 关键 词 :公共 艺术教 育 :课 程设 置 ;课程 定位 ;体 系构建
悟 的音 乐 主题 。 相反, 如 果 具备 了音乐 的入 门基础 知 识 , 老 师 在 分析 这 首经 典名 作 的 同时 , 可 以更 深入 地 与学 生进 行 交流 与 互动。 可 以 比较 贝多 芬 的九 大交 响 曲之 异 同, 从 音 乐创 作 与人 生 感悟 以及生 活 的 点点滴 滴 ,展开 全 方位 、 多 渠道 、 立 体化 的 音 乐欣 赏 。 勿 庸 赘述 , 音乐 类 的公共 艺 术教 育课 程 更 需要 专业 的音 乐基 础 以及 多学 科 的广 博知 识作 为 铺垫 , 才 能 真正 懂得 欣 赏 交 响乐 的音 乐特 质 和 文化 内涵 。又 以 《 美 术 鉴赏 》为 例 ,教 师 在讲 如 何鉴 赏 一 幅 国画 ,如徐 悲 鸿 的 《 奔 马》 ,除 了讲 授 画 的时 代背 景和 主 要表 达 的精 神 内容 、 思 想 内容 , 还 要讲 解 国 画 的用 笔和 画 法 , 比如 奔 马 的体积 感 是如 何通 过 墨色 的 搭配 实 现 的, 借 鉴 了油 画 的透 视和 画法 , 马 的鬃 毛是 借鉴 了中 国书 法草 书 的写法 ,以书 入 画 。 这就 需要 相应 的关 于油 画和 中 国书 画 的 专 业 背景 知 识 , 在课 时 有 限的情 况 下 , 老 师也 实难 把 油画 和 国 画 的背 景知 识详 尽 讲授 和示 范 , 更 难 以指 导学 生 亲 自动手 画 上 幅 国 画来 体会 。 相 反 ,如果 具 备 了美术 的入 门基础 知 识 ,老 师 在 分 析这 幅 画作 时可 以更 深 入地 与 学生 进 行交 流讲 解 。 可 以 比较 徐 悲鸿 的 《 奔 马》与 唐代 画 家韩 干画 的马 、 清 代 画家 郎世 宁 画的 马有 何 不 同。 2 . 课程 结 构 比较松 散 , 计 划不 完 善而 难成 体 系 。由于高 校 公 共艺 术 课 程缺 乏有 效 的 管 理和 足 够 重视 ,导 致课 程 难 成 体 系 ,缺 乏计划 性 。课 程 的开 设处 于无 序 的松 散状 态 。 开 设相 应 课程 的 教师 在 很多 高校 中没有 相对 合 理 的固 定编 制 , 课程 的开 设不 固 定 , 课程 之 间缺 少 关联 性 。 应 该看 到 我 国 目前 在普 通 高 校 公共 艺术 教 育方 面 与欧 美发 达 国家 相 比还 有很 大 差距 , 例 如 美 国现 行 的 《 艺术 国家标 准 》 中 就强 调要 求 在各 门类 艺 术之 间 以及艺 术 与其 它 学科 之 间寻 求合 理 的联 系 。 以现实 而 论 ,目前在 我 国普通 高校 的师 生 中 , 当然 音 乐专 业 师生 除外 , 能准 确读 识 简谱 和 五线 谱 的并 且能 够准 确 视 唱乐 谱的, 有 学者 估算 可 能还 不 到万 分之 一 。 这 种与 泱 泱大 国 毫不 相 称 的音 乐教 育现 状 是令 人 痛心 疾 首 的。 高 级知 识 分子 连基 本 乐 理都 不懂 何 谈创 新 能 力 , 何谈 与 欧美 发达 国家 比肩 。目前我 们 能做 的就是 在 高校 公共 艺 术教 育 部分 完 成艺 术教 育 的补 课 , 把 整个 民族 严 重缺 失 的部 分 弥补 回 来 。 因此 , 在 课程 设 置上 , 应有 艺术 基础 类 课程 作 为普 通 高校 公 共 艺术 教 育的 先 导课程 , 在学 习 完艺 术基 础 类课 程之 后 , 再 学 习相 应 的鉴 赏 类和 实 践类 、艺术批 评 或 理论 等课 程 , 才 能收 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艺术教育38ART EDUCATION 2012 · 07◆ 彭时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与当前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的。

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精神愉悦的教育理念,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回归生活的主体参与式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改革不断迈向深入。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建设 理念<内容摘要><关键词>马克思曾指出,艺术和审美作为人类精神需要和享受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的一个高级属性,“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①。

也就是说,现代人和现代教育通过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形式,已经成为完善和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阵地,通过课程化的途径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与内在要求。

课程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

美国文化哲学家列维(AlbertWilliamLevi )和艺术教育家史密斯(RalphA.Smith )就提出,教学的进程如同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统一体,从接触、熟悉和感知训练到历史意识、欣赏代表作和批评分析,整个过程的重点是从中学会发现和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强调讲授方式与对话教学法等。

③树立科学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理念,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与核心。

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理念进行了宏观的架构。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围绕该方案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辨别能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课程理念的最终指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素质却是要靠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的, 因此 。 我们要让
自己得 到全 面锻炼 , 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发展状态 。 这就要求 我们在 学习文化 知识 的同时 , 还要涉猎广泛 。只有这样 , 艺
术 的源泉才不会枯竭 。
体验和共鸣 。千百年来无数个 艺术 大师为我们 留下 了无穷
尽 的精神财富 ,这些精湛 的艺术作 品是 我们 取之不尽 的学 习宝库 , 结合 本校 的实 际情况 , 创造条 件 , 加丰 富地开设 更
艺术课教学的规范化 管理 。
二、 高校 艺 术 教 育 的 现 状 及 问题 分 析
作 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艺术 主要是满 足人 们多方面 的审美需要 , 而在社会 生活尤其是人类精 神领域 内起着 从 潜移 默化 的作用 。艺术着 眼于对现实生 活的某种模 写 、 反 映、 认识 , 成了基本的艺术 教育 的理论 , 有着其时代 的 便 具 历史原因。 公共艺术与社会 的教育是一种相辅 相成 的关 系。 相互作用又相互反映 , 同时相互影响。 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
质 的区别, 的受众面积更大。通过组织和参与校园 的文化 它
包 括政 治 、 经济 、 文化 等功能 , 这些功 能 的发 挥 , 不 同时 在 期, 进步 , 教育促进人 的发展进程 大大加快 。教育对社会发 展 的作用越驱显著 , 教育的经济功能更加 突出, 但教育 的政
治功能 、 文化功能也并没有削弱 。 有着不 同的表现。 当代 , 在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生产劳动和社会的复杂和丰富 , 科学技术
活动 , 在活动 中感受艺术的熏陶 , 以一种潜移 默化 的形式进
行艺术教育 。


公 共 艺术 教 育 的 性 质 、 用 及 意 义 作

艺术教育能够提高我们对客观世界 的审美认识 。科学
研究发 现 , 的大脑有 着无限 的潜 能 , 人 而且左 、 右大脑 有着
特殊的分工 , 具有各 自的优势思维特征 。 艺术训练就是通过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艺术教育 。
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赖以进行艺术思考的右半脑得到突出
锻炼 , 高我们对 客观世界 的感性认识 , 提 从而拥有对形 象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 , 学生个人 素质 的培 养中 , 化素 在 文
质尤为重要 。 尽管大脑左 、 右有别 , 但加强艺术修养 , 可以扬 长避短 , 是搞好素质教 育的前提 , 的确 当然 , 做好素 质 要想
教育, 从它产生起 , 具有两大基 本功能 : 就 教育 的社会 功能 和促进人的发展 、 实现个体社会化 的功能 。 育的社会功能 教
各种艺术类选修课程 , 以便满足学生 的不 同需求。
2 通过开展与艺术相关的课外文化活动来培养和提高 .
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 通过与其他 高校 的艺术教育方法的学习和探索 , 做到
教育 , 只靠单纯的艺术训练是不够的。而每个人所应具 备的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的主要任务是: 1 . 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时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多看 , 打开视野 。当学生接触到好的艺术作品时 , 可以激发审美 意 识活动 , 如想象 、 诸 认识 、 情感等心理变化 , 获得种种 的心理
的飞跃高校 的公共艺而发生变化 ,术教育 是以对学生 的心 灵进行教育并产生影响 的一 门重要课程 ,在实施 过程 中必
须按照一定 的社会要求 , 以艺术为手段进行 。 并且通过艺术
教育的实施 , 产生积极地社会作用 。教育和社会意识形态是 相互依存 、 相互作用的。教育 内容既是科学知识 和文化艺术 的体现 , 同时 也是一定 阶级 的政治思想 、 学 、 哲 道德等社 会 意识 的体现 。每 当某种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 教育 内容也会受
第 3卷 第 8期
2 1 年 8月 01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科 学 教 育 版 )
Ju ao h egU i r t si c & eu ao ) or l f in nv sy(c ne d ct n n Cf ei e i
Vo . . 1 3 No8
Aug 2 . 011
浅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徐素洁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 阳 6 80) 100
摘 要 :大学教 育的 目 标是培养具有创新 能力的 高素质人 才 , 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与能力 , 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 是对
任务之一 。公共艺术教 育的功 能是培养 以及提 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 养 , 提升对美的鉴 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是我 国教 育事业非 常重要的一部分 , 具有着积极 的社会 意义 。切 实加强高校公共 艺术教育 , 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
到影响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 的重要 内容和
途径 , 也是对 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 内容之一 。其根 本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 生的人 文精神 ,陶冶学 生的道德 情操 ,开发学生 的智力和创新 能 力, 促进学生 身心全面发展 。普通 高校 的艺术教育应 明确定 位在普及 的位置上 , 提高全体学生 的艺术修养 和人 文素质 ,
关键词 :高校; 艺术教 育; 文化氛围 ;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6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3 3 (0 10 — 2 5 0 17 — 2 12 1 )8 0 5 — 2
提倡 的素质教育是 以对学生 的全 面教育 为方针 ,德 、 智、 、 、 体 美 劳综合教育 。是从 思想 品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 面 全面推进 。相 比其他学科而言 , 公共艺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 整体素质教育 中,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艺术教 育的培 养 目标是结合课堂内外的艺术课程与活动, 重在培养学生 的 审美情操和想象能力, 以便提高学生 的综合 素质 , 成为全 面 发展 的创新性人才 。这个培养 目标 与专业艺 术教育有着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