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热 疗 法 试 题

冷 热 疗 法 试 题
冷 热 疗 法 试 题

冷热疗法试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禁用热坐浴的病人是

A.阴道出血

B.外阴部充血

C.血栓性外痔

D,肛门部炎症

E.痔疮手术后

2.下列关于冰帽降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头部降温为辅,体表降温为主

B.可防止脑水肿

C.减少耗氧量

D.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E.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

3.不能使用热敷的病人是

A.下肢疖肿

B.肠胀气

C.末梢循环不良

D.面部三角区感染

E.肺炎

4.患儿,男,3岁。昏迷1周,四肢冰冷用热水袋保暖,水温应调至A.48℃

B.55℃

C.62℃

D.70℃

E.80℃

5.患者李某,男性,58岁。行颅内肿瘤切除术后伴高热,降温应选用A.冰袋

B.热水袋

C.冰槽

D.热坐浴

E.乙醇擦浴

6.患者李某,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口温40℃,脉搏120/min,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卧床休息

B.测体温每4小时1次

C.鼓励饮水

D.冰袋放置头顶、足底夕

E.每日口腔护理2~3次

7.有关应用热疗的目的正确的是

A.传导发散体内的热

B.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扩散

C.控制炎症扩散

D.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E.提高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8.为病人进行冷热疗法时,对温度要求正确的是

A.温水擦浴时水温应为32~34℃

B.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应用热水袋温度为50~60℃

C.温水坐浴时水温应为50~60℃

D.温热敷时水温应为60~70℃

E.局部浸泡时水温应为50℃

9.男性,40岁。左前臂二度烧伤5天,局部创面湿润、疼痛。可在局部进行

A.红外线照射,每次20~30分钟

B.热湿敷,水温40~60℃

C.冷湿敷,每次10~15分钟

D.放置热水袋,水温60~70~C

E.放置冰袋,每次30分钟

10.女性,10岁。扁桃体切除术后局部有少量出血,为配合止血可在颌下A.放置热水袋

B.放置冰囊

C.用乙醇纱布湿敷

D.进行红外线照射

E.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

11.热水坐浴的禁忌证是

A.肛门部充血

B.外阴部炎症

C.痔疮手术后

D.肛门周围感染

E.妊娠后期痔疮疼痛

12.不能用热敷的病人是

A.下肢疖肿

B.肠胀气

C.末梢循环不良

D.脏器内出血

E.肺炎

13.禁用热水坐浴的病人

A.痔疮手术后

B.血栓性外痔

C.盆腔器官急性炎症

D.盆腔器官慢性炎症

E.外阴部充血

14.关于治疗饮食下列哪项叙述不对

A.高热量饮食可用于产妇

B.高蛋白质饮食可用癌症病人

C.低蛋白质饮食可用于尿毒症

D.低脂肪饮食可用于胰腺疾病

E.高膳食纤维饮食可用于伤寒病人

15.为达到保暖、解痉、镇痛的目的,应选用A.湿热敷

B.温水浴

C.热水坐浴

D.热水袋

E.红外线照射

16.在对高热病人的护理中,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A.卧床休息

B.测体温每4小时1次

C.鼓励多饮水

D.热水袋放在头顶

E.每日口腔护理2—3次

17.乙醇擦浴的浓度应为

A.20%~30%

B.25%一35%

C.40%~50%

D.45%~55%

E.60%~70%

18.李先生,早晨下楼时不慎将脚扭伤,当时感到疼痛、下午肿胀明显,为减轻其肿胀和疼痛,护士建议可使用的方法是

A.放置热水袋

B.湿热敷

C.红外线照射

D.湿冷敷

E.乙醇按摩

19.关于冷疗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减轻疼痛

B.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C.降低局部或全身温度

D.促进炎症的消散

E.减少脑细胞耗氧量

20.为高热病人进行乙醇拭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乙醇的浓度为25%~35%

B.置冰袋于病人足下

C.拭浴时禁拭前胸、腹部、后颈

D.擦浴后半小时测体温

E.擦浴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

21.高热病人用冰袋降温,其原理为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D.蒸发

E.传导和蒸发

22.能用冷疗的部位是

A.枕后

B.腹部

C.腋窝

D.心前区

E.足底

23.关于冷热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热水袋温度应为50~60℃B.湿热敷时水温应为60~70℃

C.温水坐浴时水温应为50~60℃

D.温水擦浴时水温应为27~37℃

E.局部浸泡时水温应为50~60℃

24.为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选用

A.头部降温

B.大动脉降温

C.全身降温

D.药物降温

E.乙醇擦浴降温

25.有关热疗的目的正确的是

A.促进浅表炎症消退和局限

B.抑制炎症扩散

C.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D.传导发散体内的热

E.提高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232–88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lSO 7438–198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规定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2 引用标准 GB 2975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3 试验原理 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直径的弯心将试样弯曲到所要求的角度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4 符号和名称 弯曲试验中使用的符号和名称如下表和图1、图2所示。

5 试验设备 5.1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应具备下列装置。 5.1.1应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1.2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由有关标准规定,其宽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 5.2厚度不大于4mm的试样,可在虎钳上进行弯曲试验,弯心直径按有关标准规定。 6 试样 6.1试验时用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弯曲外表面不得有划痕。方形和长方形试样的棱边应锉圆,其半径不应大于2mm。 6.2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 6.3圆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材料作弯曲试验时,如果圆形横截面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35mm,试样与材料的横截面相同。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直径不大于50mm的材料亦可用全截面的试样进行试验。当材料的直径大于35mm,则加工成直径为25mm的试样,或如图3加工成试样。并保留一侧原表面。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6.4当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大于3mm,试样宽度为20±5mm。 6.5板(带)材、型材和方形横截面材料的厚度不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与材料厚度相同,试样宽度为试样厚度的2倍,但不得小于10mm;当材料厚度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应加工成25mm,并保留一个原表面,其宽度应加工成30mm。当试验机能量允许时,厚度大于25mm的材料,可以全厚度的试样进行试验,其宽度为试样厚度的2倍。仲裁时,按厚度减薄加工的试样进行试验。弯曲时,原表面位于弯曲的外侧。 6.6弯曲试样长度根据试样厚度和弯曲试验装置而定,通常按下式确定试样长度: L≈5a+150mm 6.7凡经加工的试样,其宽度、厚度或直径的尺寸偏差均为±1mm。 6.8试样的端部应打印或用其他方法标记试样的代号。 6.9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如有关标准有特殊规定,则按规定执行。 7 试验程序 7.1半导向弯曲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c1自然属性、c2经济价值、c3基础设施、c5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A1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A2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A3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 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G: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自经基政 准则层:然济础府属价设政性值施策 方案层:A A2A3 1 图 3— 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 (成对比较 )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 的标度,见表 标度 a定义 ij 1i 因素与 j 因素同等重要 3i 因素比 j 因素略重要 5i 因素比 j 因素较重要 7i 因素比 j 因素非常重要 9i 因素比 j 因素绝对重要 2,4,6,8为以上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 倒数若 i因素与 j 因素比较,得到判断值为, a ji=1/a ij,a ii=1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 6 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G c1 c2 c3 c4 c1 A1 A2 A3c1c2c3c4 1853 1/811/21/6 1/5211/3 1/3631 A1A2A3 11/31/9 311/8 981

c2 A1 A2 A3 c3 A1 A2 A3 c4 A1 A2 A3 A1A2A3 139 1/318 1/91/81 A1A2A3 129 1/217 1/91/71 A1A2A3 11/31/9 311/7 971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 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 (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 1) 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 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 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a ij,则λ比n大的越多,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 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四舍五入法试商 ︳青岛版

四舍五入法试商 教学内容:四舍五入法试商 教材与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逻辑起点来看,经过第一学段除数是一位数(及整十数)除法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笔算除法的直接经验, 能较好的掌握计算步骤和确定商的位置。为除数是两位数,但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而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能够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想成整十数来试商,因而学生只要有够解决试商以及调商等问题,就会很快的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 习的能力。 (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题中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运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试商与调商,并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复习铺垫。 1、请你说出下面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数?

21接近()72接近()39接近()68接近() 2、笔算:84÷20= 196÷40= 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余数要比除数小。 3、()里最大能填几?(个别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20×()<84 30×()<160 40×()<310 50×()<420 二、紧扣预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交流预习问题:(1)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根据这些信 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①回答问题②交流算式③观察算式(说说除数与上节课笔算除法算式的除 数有什么不一样?) 2、提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用“四舍”试商 (1)自学例题,探究算法 ①尝试计算266÷34 ②指名板演并汇报计算过程; ③引导学生质疑;(预设:理解为什么把34看成30来试商?这个266是怎么 来的?商写在哪个位置?把30用虚线圈起来,说明想在脑子里) ④指名说说计算过程;(除数34接近30,把它看作30,8个30是240,接近266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232-88 代替GB232-8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07438-198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评定。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2 引用标准 GB2975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3 试验原理 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直径的弯心将试样弯曲到所要求的角度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4 符号和名称 5 试验设备 5.1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应具备下列装置。 5.1.1应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1.2 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由有关标准规定,其宽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 5.2 厚度不大于4mm的试样,可在虎钳上进行弯曲试验,弯心直径按有关标准规定。 6 试样 6.1 试验时用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弯曲表面不得有划痕。方形和长方形试样的棱边应锉圆,其半径不应大于2mm。 6.2 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 6.3 圆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材料作弯曲试验时,如果圆形横截面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

35mm,试样与材料的横截面相同。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直径不大于50mm的材料亦可用全截面的试样进行试验。当材料的直径大于35mm,则加工成直径为25mm的试样,或如图3加工成试样。并保留一侧原表面。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6.4当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大于3mm,试样宽度为20±5mm。 6.5板(带)材、型材和方形横截面材料的厚度不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与材料厚度相同,试样宽度为试样 厚度的2倍,但不得小于10mm;当材料厚度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应加工成25mm,并保留一个原表面,其宽度应加工成30mm。当试验机能量允许时,厚度大于25mm的材料,可以全厚度的试样进行试验,其宽度为试样厚度的2倍。仲裁时,按厚度减薄加工的试样进行试验。弯曲时,原表面位于弯曲的外侧。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教案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4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 教学内容: 第12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 2、在学会试商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初步学会计算的方法; 3、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算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准备题训练 96÷30= 192÷40= 2、谈话:新学期开始了,几个同学正在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呢。电脑出示例题情境图,你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算法,掌握算理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小芳说:“这本书一共96页。”小云说:“我计划每天看32页。”学生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教师板书:96÷32 2、探究问题解决方法。 (1)第一种方法:“四舍”试商法。 ①谈话:我们先来研究96÷32怎样列竖式计算。板书竖式。 提问:96÷32与我们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 谈话: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那么32接

近几十?(接近30)在除数32上面用色笔板书:30。 想一想:96÷30应该商几?这个3是不是96÷32的商,还不能确定,所以是试商。自己在书上用铅笔算一算。 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③谈话: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解法和同学们一直分享?指名介绍计算过程,边说教师边完成板书。 ④谈话:我们还应该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下边各自验算。学生完成验算后,指名说说验算的过程。 (2)第二种方法:“五入”试商法。 完成“试一试”。192÷39 3、总结归纳试商方法。 (1)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板书课题) (2)小组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3)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用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 4、“练一练”。 (1)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做下去吗? (2)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谈话:课本中这几题的除数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的,以后做题时可以把它想在心里,不用写出来。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先说说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可以说给同桌听,每人说两题。(2)独立计算,同桌互相订正,发现错误,在班内共同分析错误原因。 2、完成练习第2题。 (1)指名读题。提问:你怎样理解“每天从17:00播放到17:32”这句话?(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题。 教学反思: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例题【可编辑】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 1、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举例 例:某企业200×年6月份生产甲产品,该产品顺序经过第一、二、三加工步骤,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后生产A半成品,交第二步骤生产B半成品,再交第三步骤加工成甲产成品,原材料在第一步骤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各步骤的加工程度逐步发生,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发出自制半成品的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1)产量资料 (2)期初在产品成本 (3)期初库存:A半成品月初库存60件,实际成本8700元,B半成品月初无库存。 (4)本月生产费用:

第一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步骤完工产量:240件 产品名称:A半成品 200×年 6月金额单位:元 (5)第一步骤成本计算 直接材料=31500÷(240+110)=90 直接人工=6490÷(240+110×50%)=22 制造费用=11210÷(240+110×50%)=38 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A半成品 36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半成品 36000 半成品明细分类账 名称:A半成品单位:元

第二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二步骤完工产量:200件产品名称:B半成品 200×年6月金额单位:元 (6)第二步骤成本计算 直接材料=41440÷(200+80)=148 直接人工=11280÷(200+80×50%)=47 制造费用=12000÷(200+80×50%)=50 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B半成品 49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本——B半成品 49000 半成品明细分类账

ABC分类法例题

某企业保持有10种商品的库存,有关资料如表所示,为了对这些库存商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该企业打算根据商品的投资大小进行分类。 (1)请您选用ABC分析法将这些商品分为A、B、C三类? (2)并给出A类库存物资的管理方法? 表

A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60%-80%,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5%-20%; B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10%-15%,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20%-30%; C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0%-15%,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60%-70%; 根据已知数据,按照商品所占金额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首先要把10种商品各自的金额计算出来),计算结果如下表一: 表一: 根据以上表格的计算结果,按照ABC分类管理的方法,(草稿纸上还要有计算比较,才能得到最后结果)可以对此企业的库存如下分类:见表二:

表二: (2)对于A类库存,即对b和j两种商品,企业需对它们定时进行盘点,详细记录及经常检查分析货物使用、存量增减和品质维持等信息,加强进货、发货、运送管理,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和顾客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来控制库存水平,既要降低库存,又要防止缺货,加快库存周转。

练习: 某企业保持有9种商品的库存,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为了对这些库存商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该企业打算根据商品的投资大小进行分类。 (1)请您选用ABC分析法将这些商品分为A、B、C三类? (2)并给出A类库存物资的管理方法? 表

练习解:(1) ABC分类管理方法: A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60%-80%,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5%-20%; B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10%-15%,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20%-30%; C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0%-15%,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60%-70%; 根据已知数据,按照商品所占金额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计算结果如下表一: 表一: 根据以上表格的计算结果,按照ABC分类管理的方法,可以对此企业的库存如下分类:见表二: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上册数教科书p76例3。 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一)准备 1、说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 52 63 89 21 78 19 2、笔算下面各题。 指名选一题,说说笔算过程。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1): 内容:76页例3(1)题,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填空。 思考: 1、把除数21看做()来试商,为什么? 2、商写在()位的上面。为什么? (二)自学指导(2): 内容:76页例3(2)题,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填空。 思考: 1、把除数62看做()来试商,为什么? 2、第一次试商(),这个商(),就要改为()。 3、商写在()位的上面。为什么? 三、合作交流 1、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试商,也就是用()法试商。 2、在试商中,可能第一次试商不合适,就要及时()。 四、质疑探究 1、怎样试商 整理笔算除法的过程,肯定了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重要性。 2、试商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小结检测a、先说说下面各题的除数可以看做几十来试商,再进行计算。 93÷31 208÷52 278÷82

71)332 83)188 42)284 b、计算。69÷23 235÷72 185÷31 272÷63 c、找朋友 154÷22 7 312÷52 248÷31 8 345÷69 d、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强调: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1、2、3、4,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个位上是6、7、8、9的两位数,试商时,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初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定 计算:73÷13 406÷32 827÷26 71)66242)378 23)584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1、把除数用 “四舍五入法”看成接近整十数来试商。 2、如果有余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平行结转分步法例题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生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4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相关资料见下表: 表1 各车间产量记录 表2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金额单位:元

表3 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

表4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要求: (1)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并把表2填写完整; (2)计算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并把表3填写完整; (3)把表4填写完整,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答案】 (1)第一车间的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40×100%+60=100(件) 直接人工: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 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 由于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400件)耗用第一车间的完工产品400件,因此,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时,还应该加上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数量400件,即:

直接材料:约当总产量=400+100=500(件) 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 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 直接材料: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2800+8000)/500×400=864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8640=216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500×100=2160(元)直接人工: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580+1800)/476×400=2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2000=38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476×76=380(元) 制造费用: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008+2800)/476×400=3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3200=608(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476×76=608(元) 表2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金额 单位:元

金属性能试验方法及标准

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351//1995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GB/T1479//1984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 GB/T1480//1995金属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干筛分法 GB/T1481//1998金属粉末(不包括硬质合金粉末)在单轴压制中压缩性的测定GB/T1482//1984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 GB/T2105//1991金属材料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及泊松比测量方法(动力学法)GB/T2522//1988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GB/T2523//1990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GB/T3651//1983金属高温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GB/T3655//2000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GB/T3656//1983电工用纯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3657//1983软磁合金直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3658//1990软磁合金交流磁性能测量方法 GB/T4067//1999金属材料电阻温度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4339//1999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5026//1985软磁合金振幅磁导率测量方法 GB/T5158.4//2001金属粉末总氧含量的测定还原-提取法 GB/T5225//1985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K值法 GB/T5778//1986膨胀合金气密性试验方法 GB/T5985//1986热双金属弯曲常数测量方法 GB/T5986//2000热双金属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GB/T5987//1986热双金属温曲率试验方法 GB/T6524//1986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光透法 …… 第二篇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31//19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GB/T1818//19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 GB/T2039//1997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 GB/T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3075//1982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 GB/T3808//2002摆锤式冲击试验方法 GB/T4157//1984金属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恒负荷拉伸试验方法

层次分析法例题94055

。数 学 建 模 作 业 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林志许、朱金波、任宇龙

。 学号:1211020115、1211020126、1211020134 层次分析法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 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1B 表示功能,2B 表示价格,3B 表示可维护性。1C ,2C ,3C 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解题步骤: 1、标度及描述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目标层 判断层 方案层 图 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注:a ij 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a ij =1/a ji ; a ii =1; i,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的重要度就越高。 2、构建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权重计算的重要依据。根据结构模型,将图中各因素两两进行判断与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B A-(即相对于物流系统总目标,判断层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C B- 1(相对功能,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2所示; ●判断矩阵C B- 2(相对价格,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3所示; ●判断矩阵C B- 3(相对可维护性,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4所示。 B A- C B- 1 C B- 3 3、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一般来讲,在AHP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必不需

金属材料(非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及程序文件

金属材料(非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及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2016-10-8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6年9月30日实施日期:2016年10月8日 制/修订记录

1.0 目的和围 1.1本文件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1.2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样的弯曲试样。 1.3本文件不适用于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样。

2.0 规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 2.2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3.0 符号和说明 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和说明见表1,图1,图2,图3和图A.1。 4.0 原理 弯曲试样是以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试样在弯曲装置上经受弯曲塑性变形,不改变加力方向,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试样两臂的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如为弯曲180o角的弯曲试验,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可以将试样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或两臂相互平行且相距固定距离,可使用垫块控制固定距离。 5.0 试验设备 5.1一般要求 弯曲试验应百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 a)配有两个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见图1; b)配有一个V型模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见图2; c)虎钳式弯曲装置,见图3。 5.2支辊式弯曲装置 5.2.1支辊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减去直径(见图1)。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支辊和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5.2.2除非另有规定,支辊间距离l应按如下计算确定: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总

金属材料检测标准大汇 总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系列钢铁及合金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系列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X量的测定 GB/T 系列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系列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系列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X部分X含量测定 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3488—1983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ABC分类法例题

例题:ABC分类管理问题: 某企业保持有10种商品的库存,有关资料如表所示,为了对这些库存商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该企业打算根据商品的投资大小进行分类。 (1)请您选用ABC分析法将这些商品分为A、B、C三类 (2)并给出A类库存物资的管理方法 表 ~

解:(1) ABC分类管理方法: A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60%-80%,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5%-20%; B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10%-15%,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20%-30%; C类:资金金额占总库存资金总额的0%-15%, 品种数目占总库存品种总数的60%-70%; 根据已知数据,按照商品所占金额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首先要把10种商品各自的金额计算出来),计算结果如下表一: ^ 表一:

| 根据以上表格的计算结果,按照ABC分类管理的方法,(草稿纸上还要有计算比较,才能得到最后结果)可以对此企业的库存如下分类:见表二: 表二: (2)对于A类库存,即对b和j两种商品,企业需对它们定时进行盘点,详细记录及经常检查分析货物使用、存量增减和品质维持等信息,加强进货、发货、运送管理,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和顾客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来控制库存水平,既要降低库存,又要防止缺货,加快库存周转。

? 练习: 某企业保持有9种商品的库存,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为了对这些库存商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该企业打算根据商品的投资大小进行分类。 (1)请您选用ABC分析法将这些商品分为A、B、C三类 (2)并给出A类库存物资的管理方法 表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教案)

笔算除法--“四舍法”试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 P76例3笔算除法--“四舍法”试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用“四舍”法进行试商; 能力与方法:理解两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试商、调商以及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里最大能填几? 20×()<85 60×()<206 40×()<316 90×()<643 70×()<165 30×()<282 50×()<408 80×()<505 2、列竖式计算 67÷20= 456÷70= 学生笔练、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用整十数除的笔算方法——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3、写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 41 67 72 89 13 问:怎样来找一个两位数最接近的整十数呢? (学生可能回答:当个位上是0~4的时候就舍去;当个位上是5~9的时候就向十位进一。)师:这种方法也叫做“四舍五入”法。我们经常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一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的除法计算。 媒体出示:笔算除法 二、新授

探究一、用“四舍”法试商--初商 1、媒体出示图片:张老师用84元,买了21本《作文选》。 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算式怎样列?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媒体: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84÷21= 师: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除数不是整十数,那应该怎样商呢?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用口算的方法直接得到商是4,教师应给予肯定。) 师:要想84里面有几个21,既要看除数的十位,也要看个位。这道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它的商。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大,不能一下子看出商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试除,也就是试商。那这道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试商呢? (再让学生尝试讨论,如果还是没有学生答出把21看作20来试商的话,教师可以引导:如果我们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是不是试商的时候就比较简便了呢?) (建议这是教师可以进行板书,直接将竖式中的除数改为20。) (点击逐步演示以上过程) 2、让学生笔练、经历试商过程、完成竖式计算 学生笔练、汇报交流 4 4 20 20 21)8 4 21)8 4 8 4 8 0 0 4 问:你们是把21看作几来试商的呢?怎样试商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在竖式的除数上写上20。 (学生可能回答:把21看作20来试商,84里面最多有4个20,所以商4。) 问:你们都是把21看作20来试商的,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哪个是正确的呢?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点击逐步演示以上过程,两个圆形按钮对应两种不同的竖式。) 师:我们在试商的时候,把除数21看成了20,但在试商后还是要把商去乘原来的除数。 谁能来把这道题的试商过程完整的来说一说。 (学生可能回答:84除以21,在试商的时候把21看作20。84里面有4个20,所以商4。4×21=84,没有余数,所以84除以21等于4。) 3、说一说、做一做 师:刚才这道题我们把21看作整十数20来试商,下面几题你又可以把除数看作几来试商呢?同桌先说一说,然后自己选择两道题做一做P76做一做第1题。

材料机械性能检测(弯曲试验)

材料机械性能检测(弯曲试验) 测定材料承受弯曲载荷时的力学特性的试验,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弯曲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脆性和低塑性材料(如铸铁、高碳钢、工具钢等)的抗弯强度并能反映塑性指标的挠度。弯曲试验还可用来检查材料的表面质量。弯曲试验在万能材料机上进行,有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两种加载荷方式。试样的截面有圆形和矩形,试验时的跨距一般为直径的10倍。对于脆性材料弯曲试验一般只产生少量的塑性变形即可破坏,而对于塑性材料则不能测出弯曲断裂强度,但可检验其延展性和均匀性展性和均匀性。塑性材料的弯曲试验称为冷弯试验。试验时将试样加载,使其弯曲到一定程度,观察试样表面有无裂缝。 试验特点 与拉伸试验相比,弯曲试验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弯曲试验试样样式简单(圆形、方形、矩形三种),适用于测定加工不方便的脆性材料。 2:对脆性材料做拉伸试验,其变形量很小。而弯曲试验可以用挠度来表示脆性材料的塑性。 3:弯曲试验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表面上的应力最大,因此其对材料表面缺陷反应灵敏。 4:对于高塑性材料,弯曲试验通常达不到其破坏程度,故一般不做弯曲强度试验。 5:弯曲试验操作比拉伸试验要简单方便。 试验应用 1:可以测定灰铸铁的抗弯强度。灰铸铁的抗弯性能优于抗拉性能,其抗弯强度是灰铸铁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2:可以测定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这些材料加工困难,难易制成拉伸试样。而弯曲试

样形状简单,故利用弯曲试验评价其性能和质量。 3:可以测量陶瓷材料、工具钢的抗弯强度。这些脆性材料测定抗拉强度很困难,且试样加工也比较困难,因而采用弯曲试验。 4:可以用来检测和比较表面热处理层的质量和性能。因弯曲试验对材料表面缺陷敏感。 5.可以用来检测材料在受弯曲载荷下作用下的性能,因为许多机械零件(如脆性材料制作的刀具等)是在弯曲状态下工作的,需要对这些零件进行弯曲试验. 国家标准: 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以上由青岛东标检测提供

层次分析法例题

某物流企业需要采购一台设备,在采购设备时需要从功能、价格与可维护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考虑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个不同品牌的设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从中选出能实现物流规划总目标的最优设备,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A 表示系统的总目标,判断层中1B 表示功能,2B 表示价格,3B 表示可维护性。 C ,C ,3C 表示备选的3种品牌的设备。 解题步骤: 1、标度及描述 人们定性区分事物的能力习惯用5个属性来表示,即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当需要较高精度时,可以取两个相邻属性之间的值,这样就得到9个数值,即9个标度。 为了便于将比较判断定量化,引入1~9比率标度方法,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同样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强烈重要、绝对重要,而2、4、6、8表示上述两判断级之间的折衷值。 注:a ij 表示要素i 与要素j 相对重要度之比,且有下述关系: a ij =1/a ji ;a ii =1; i ,j=1,2,…,n 显然,比值越大,则要素i 的重要度就越高。 目标层 判断层 方案层 图 设备采购层次结构图

2、构建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权重计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结构模型,将图中各因素两两进行判断与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B A -(即相对于物流系统总目标,判断层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C B -1(相对功能,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2所示; ●判断矩阵C B -2(相对价格,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3所示; ●判断矩阵C B -3(相对可维护性,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表4所 示。 1B A - C B -1 4C B -3 3、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一般来讲,在AHP 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必不需要较高的精度,用求和法或求根法可以计算特征值的近似值。 ●求和法 1)将判断矩阵A 按列归一化(即列元素之和为1):b ij = a ij /Σa ij ; 2)将归一化的矩阵按行求和:c i =Σb ij (i=1,2,3….n ); 3)将c i 归一化:得到特征向量W =(w 1,w 2,…w n )T ,w i =c i /Σc i , W 即为A 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 法”试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上册数教科书76页例3及练习十四第1-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2、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题目特点,学会灵活的选择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口算下面各题。 60×430×650×780×4 61×432×651×783×4 2、说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46526387217419 3、笔算下面各题。 指名选一题,说说笔算过程。 4、出示学习目标: 学会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进行有关的笔算。

5、揭示课题:看了学习目标,你能猜测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一)自学指导(1): 请认真看书77页例4(1)题,思考: ①当除数不是整十数时怎么办?(把它看成整十数) ②用什么方法?(四舍法) 3分钟后,比比看谁能做与例3(1)类似的题。 (二)1、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练习题,指名板演,其余在本上试做。 69÷23324÷81245÷72 ②学生自由更正,分析错因。 (三)自学指导(2): 请认真看书76页例3,思考: ①第一步把39看成多少来试商?用的是什么方法?(五入法) ②先试除前几位?前两位够吗?不够怎么办?商要写在哪位上? ③余数是多少?说明商4()了。如果商小了,就把商改()。 3分钟后,比比看谁先学会了与例3(2)题一样的计算题。(四)1、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